92.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读《论语》

为什么要读论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要读论语
&&为什么要读论语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手上路:第四章 了解读经
之前我们讲过,比如盖房子,有人随便弄一点茅草、木头之类,就说是盖房子,成本之低,工程之简陋,没有什么地基、结构,就像是现在的国学读经,大部分的学校、幼儿园,随便整一本《弟子规》《三字经》,就说是国学。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如果我们要盖十层的高楼,只弄这些茅草、小树枝之类的,行不行?第二,如果要盖十层以上的高楼,成本要多少?是不是随便整些免费的茅草、树枝就行了?
然后,回到读经这个层面,再思考:第一,国学只读《三字经》《弟子规》,能不能培养人才?或者培养的是什么人才?第二,读经不系统,没有一套方案行不行?第三,全国哪些读经机构提出了系统读经的理论?第四,培养百层高楼的高级人才,成本要多少?我们愿意付出多少?
大家可以发散一下思维,比如再思考:《论语》是不是经典?或只读一本经典行不行?或只读“四书”行不行?
只要大家学会了思考,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也就会发现,当世许多所谓专家,提出的许多理论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以说育心教材贵的人,请到一边去。几百万、上千万的宝,便宜送给你,还说贵,人家随便整个“速算法”“记忆法”,哪个不收你几千、几万的?
读经典有没有用,不是经典的问题,是读经人的问题。你认为有用,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用;你认为没用,不坚持,不努力,那肯定就没用。赖老师读经典,现在不是证明赖老师读经有用吗?家庭、孩子、事业,都相得益彰,怎么会没用呢?那么自己有没有用,是靠别人,还是要靠自己?赖老师告诉大家:自己读《易经》一年多,上百遍也,从来不去想懂不懂的事。也许这就是笨人。确实,你们都比赖老师聪明,才七遍,就想懂《易经》。现在弟子们天天早上听我讲《易经》,哪个弟子会说赖老师不懂《易经》?懂从何来?如果我才读几遍,就认为读《易经》没用,那么这一大群弟子,也就没有机会学《易经》了。
所以,读《易经》(包括其他的经典)有没有用,我们已经说得太多了!每个人自己去权衡,去判断。问赖老师,不用问也知道答案,赖老师肯定会说有用。难道赖老师会说没用吗?有没有用不在经典,不在赖老师,在乎自己的用心,自己的信心。大家最少读一百遍,然后再来说有没有用的问题,会比较合适。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读《易经》,不知学问之大也。
育心经典首倡系统读经,而不是只读某部经典,这是育心经典与其他读经机构的显著区别之一。在所有经典中,我们指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所以叫做“易根”。仅仅读“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读“根”。读根教育,也是育心首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理论创新。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就要求我们:要成才,必须从小打基础。
现在看我们的许多专家,鲜有四十不惑的;五十知天命的,更是基本上没有了。许多年轻人,三十岁根本立不起来,不要说人格上立身行道,就是经济上也立不住,需要父母不断地救济。
这几年看到一些老同志,六七十岁了,还在四处奔波,发挥余热,精神可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实在是醒得太迟了。三十岁之前,自己的地基不牢,立不起来;四十岁的时候,自己的悟性不够,不明事理;五十岁的时候,要知天命了(现在好像没有几个人还相信有天命的),却还没有任何感觉;一些人到了六七十岁,终于有一点感觉了,才四处奔波,但已经来不及了。到头来,免不了碌碌一生,一事无成。试想:万世功业到六七十岁才开始,怎么可能完成?因此我们应该明白,让孩子从小读经是多么重要!特别是读《易经》,此根因缘一牵起,天地六曹鬼神惊!
孔子,正是三十而立。他三十多岁就广收门徒,开班办学。毛泽东、诸葛亮,这些英雄人物,也是少年英豪。所以我看到一些老同志,不知老之将至,仍然四处奔波,一方面叹其精神可嘉,一方面哀其人生不幸。六十耳顺,这个时候,听什么都能够理解,做什么都合乎正道,而且应该不妄作劳,以休养生息为主,但是现在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今天想到这个年龄的问题,愈发地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那些还在犹豫、还在等孩子长大再学的家长将会断送孩子的前程,他们的思想真的很可怕。
泰亮有幸,年近四十,能够接触大道源头的《易经》,经三年浸泡,现已可立,且也不惑,也自认明了自己的天命。各位不到三十、四十,却能够接触《易经》的朋友,你们的福气何其深厚!希望精进求学,争取三十而立,三十五而不惑,四十而知天命。苟如此,斯可谓善莫大焉。
与大家共勉!
经典,有系统性,不能只执一部。如同盖房子,不能只要水泥,或只要钢筋,那是不可能盖起大楼来的。经典,还有根本性,找不到根本性的经典,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东奔西跑,浪费精力、时间。根本性的经典,是2500年前,那些叫“经”的东西,而不是2500年后,那些连“经”的边都沾不上的东西。
没有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原则,死读书,读死书,多矣!
蒙学,也就是一些小菜、花生米之类,吃不吃,都没关系。直接用《易经》就可以“蒙”了,比什么“蒙”得都好。古圣贤都没有读过这些蒙学的,不过后人以为聪明,越写越多。有空可以看看,但不必当真;当真的,还是《诗经》《易经》《黄帝内经》。经典万花筒,大家仔细想想就明白。这就是《易经》看象思维,懂得这样看,一切都简单。
自己不通没关系,找到明师去跟从。现在关键是,自己不懂,又不懂学习。最可怜是跟错师父,是故《学记》有云:“择师不可不慎也。”
这些话,如同说“读经,如果不懂,就没有用”一样,都不需要说。用与不用,没有读的人,何必去管。先读好,用不用,不是我们能管的。事实上,读好了经的人,怎么会不用?我本人时常会冒些古文的句子,会写些给大家打气的诗。我们的小佳佳也一样,会用文言文写日记、写作文。就怕你没读好,还怕你不去用?
不一定,读经只是一个手段。在读经过程中,每家采用的力度、原则,包括其他内容的学习,都不一样,我们讲的,均只是参考,不是标准。方法不同,原则不同,效果就不同。有的人读经变坏了,也是有的。正如开车,开车是手段,有的人通过开车达到了目标,有的人开车却会车毁人亡。其中道理,需要深思。
读经变坏人的,多得很,要看你怎么读。书中有道理,明白道理,用于正事,则有益;学会道理,用于邪事,则不但无益,比不读书的人更甚。正如同看电影,警匪片,是有益呢,还是无益呢?看你怎么看,有的人学会道理,洁身自好,与匪划清界限;也有人学会了匪徒的犯罪方法,却用于自己的犯罪。
读经不一定能让人们的良心发现。读经界也是社会,同样有好人,有坏人。有的人读经,是修行,是实践;有的人读经,是资本,是技巧。我们做好自己,并不断影响更多的人。人生路上没有路牌,大家要好好分辨。
家长:我们看到一些打着学习《论语》旗号的私塾读经机构,也没有真正理解《论语》里面的思想内涵,让孩子每天大量读经,而且主要诵读的也是《论语》。其实我个人觉得,封闭式管理,易子而教,这些都不是常态的教育,是一种短期行为。我觉得是没有真正理解“学而时习之”的思想内涵啊!远离学习的土壤和环境,何谈“学习”二字!
赖老师:学习的内容,要明白指月之指与月亮的关系。故多能鄙事,什么事都要做,哪有时间大量读经?而且所读者,无非《论语》。
人家说,孔子没有学,不表明我们不要学。如果不回源头,争论将永无穷尽。有限的生命,是学习“六经”,还是“四书”?是学习《易经》,还是《论语》?这些都是学术的问题,相信真正的学者,都是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的。我们正是用生命在实践,在验证,在比较。
圣贤讲“学”,是让我们学习什么呢?是学这句话,还是这句话后面的真理?指月之指,是研究这根手指,还是研究手指所指的月亮?圣贤讲“习”,是理论家整天的口号,还是真正的实践?有朋远来,什么才是有“朋”远来?一个人是不是“朋”?几个人是不是“朋”?还是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才叫“朋”?什么叫“远”来?是距离的远,还是心灵的远?当我们越过万水千山,走到一起,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开心,如此幸福?这是什么样的境界?人不知,乱说;人知之,故意乱说,我们要不要正本清源?这些,学习经典的我们,都要好好思考。道在脚下,行之则近;路在天边,累积不远。学习经典,不是用来玩花招的,是用来指导生活的。什么叫生活?点点滴滴,都是生活。圣贤不是超人,他就在我们身边;大道不是魔术,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育心,是大家学习成长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大家来育心,育心靠大家。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洲。
读经也好,教育也好,分清楚我们能力可以达到的部分,做好能做到的部分,不能做到的暂时不管。如同百步登顶,一下子要登上去,做不到;但登一步,是做得到的。一步一步,每一步做好,完成百步就是时间问题。不求而达,不思而得。读经,庶几其易哉!教育,庶几其易哉!
读得比较长时间的是我和赖思佳。我现在是育心公司的董事长,赖思佳在深圳某中学,年级组多项科目考第一,不久前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美国交换生计划测试。
赖思佳在美国交换生测试中,以最高得分获得资格。项目老师承诺将减免赖思佳的多项费用,明年8月将赴美国学习。虽然是好消息,但是我心里却比较难过,因为这样,孩子将会一年内不能回家了。
现在家长们,都喜欢让孩子聪明,却不知要让孩子更智慧。其实孩子们都是够聪明的,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乃是智慧,因为许多家长也不够智慧。
智慧的孩子,是不需要让家长操心的,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我们努力的价值。佳佳可以说完全不用我们操心。但是许多聪明的孩子,父母却要天天为之操心。本月22号,深圳一位初中女生因为妈妈说几句就跳楼的情况,这就是聪明的悲剧。智慧的孩子是不可能这样的。
价格和价值的问题,许多家长也是完全不清楚的。一瓶酒几百、上千元,都不会嫌贵;一件衣服、一双皮鞋,乃至一个手袋,要花几百元的比比皆是。可是面对教材,几十本书,几十张光盘,以及相联系的孩子一生的幸福,几百元、上千元,就贵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基础、结构与装修不分;第二,过程与结果不分;第三,价格与价值不分;第四,聪明与智慧不分;第五,身份与心态不分。这部分内容,如果我们弄清楚了,就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
家长:现在我们这样的家长自己没有前途了,就特寄希望于子女。我是个老实人,是很实干的一个人,但总没有什么好结果。看着孩子一大本背下来,感动得流泪了好几次。我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会去干什么,没有一个理由可以让我自己读,但孩子是要发展的。
赖老师:自己没前途?也不见得。我自己以前也是感觉没前途,但是读经典后,前途就来了。我最喜欢老实人。真的实干,就先把经典,统统干上百遍,什么《易经》《道德经》《诗经》《黄帝内经》《孝经》,看你是不是实干?继续努力!背不背得下来,不重要;能不能有读经的习惯,才重要。
我这辈子就做经典这行了,我是没有一个理由让我不读经典的。经典让我家庭幸福,孩子优秀,个人成长,而且,还有一大批支持我们的家长朋友。我还不好意思,收了几十名弟子,大家天天早上起来,听我乱讲《易经》。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现在得到的知己,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太多了。如果不是经典,我到哪里去找这些知己呀?
系统读经,是指内容遵守多样性原则,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将我们提倡的经典全部学完,而不是只读一样或只读某几样。特别是许多读经机构,不读真正的经或重点不是真正的经,而是典、传、记、规类,这些都不是系统读经。
连续和随机是一种手段,刚开始可以随机,定力和习惯养成后可以采取连续。
系统读经是真正的人才培养之必要。我们对孩子要有信心,对经典要有信心。如果我们一开始也认为佳佳学不了这么多,而不给她机会,那佳佳的损失就大了,我们的损失就大了,家庭的损失就大了。几乎所有的人认为孩子不能学《易经》,不能学《黄帝内经》。当初我们就是这样的“一念之差”,相信孩子,相信《易经》,大家有没有想一下,其意义是多大?佳佳现在13岁,对《易经》的感悟已经是许多30岁的人无法相比的了。如果到14岁、16岁、18岁,孩子每一年的体悟,估计是一般人十年也不及的。等孩子18岁,可能《易经》的水平就是一般人80岁的高度了。这是什么样的格局?什么样的结构?以常人去想,如何能够想象!
不系统学习,我们的“原始股”也会增长,但充其量只能增长一倍、五倍;只有系统地学习,才可能增长千倍、万倍,这就是系统读经与非系统读经的本质区别。
一、错误的习惯思维
(一)读、用不分,觉得读了不懂,故不读;
(二)价值、价格不分,不看价值,只看价格;
(三)经、典不分,总是认为从《三字经》《弟子规》开始比较好,置最有价值的经典于不顾;
(四)自己的身份不分,认为自己是上帝,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求学者,需要排空自己,好好学习;
(五)购买教材的目的不分,爱讨价还价,重点不在如何教育孩子上,而在如何省钱上。
二、解决方法
(一)先读,管他懂不懂,读了也许不懂,但不读就永远不懂;
(二)仔细了解,确定价值所在,没有价值,再便宜也不要;有价值,而价格这样便宜,则要更加珍惜;
(三)系统读经,经、典同步;
(四)确定自己的角色,哪个更轻,哪个更重?
(五)确定自己的目的,尽量把精力用在主要目标上。
没有什么标准,要自己去判断。遵守天地自然规律,就是正确的;符合经典圣贤教诲,就是正确的。《易经》云:“积小以高大”。所以,一切不符合规律,妄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一天读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这样的读经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要教育好孩子,应如《易经》云:“蒙以养正”。而许多机构试图通过一套规矩来规正孩子,这也是不正确的。用自然规律来判断,用圣贤经典的精神来判断,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读经方法。
天地不言,春风化雨。大爱无声,润化心田。正确不正确,全在一念间。
哪里难呀?只是不少家长还没有真正从内心认同读经,认同累积法。拿一本书,开始读;不会读,就开始听;差不多了,换一本。何难之有?说读经难的人,就像说吃饭难一样:我家的孩子还不会吃饭,怎么办呀?我家的孩子还不会用筷子,怎么办呀?可怜的赖老师因此天天回答:孩子还不会吃饭,别急呀,孩子还小呢,先喝粥。
《易经》的学习宜早,不宜迟。这里有一个次第问题。看起来,学什么先后都可以,但是先学简单的,往往思维就简单了,格局就不同了。先学《易经》再学其他的,和先学其他的再学《易经》,结果完全不同。现在很多成年人,虽然也想学《易经》,但是却难以入门,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小时候把格局学小了。
简单反问一下,不先读《易经》,你想先读什么?先读《易经》三年再读《三字经》好,还是先读《三字经》三年再读《易经》好?再放大一些,读《易经》十年再读《三字经》,和读《三字经》十年再读《易经》,哪个好?如果懂得十年的区别,为什么就不懂得一年的区别,一个月的区别呢?要想让孩子变得智慧,就让孩子学习最有智慧的东西,这是千古皆然的道理。只是到现在,满世界的人几乎全部失去了思考能力,连用大米做饭的道理都不懂了,试图用变馊了的米水、米汤做大米饭。因为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大米”,因此也无法再造圣贤,悲哉!
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就用最优秀的、最有智慧的经典给孩子学习吧;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简单的、听话的木头人,就让他学习听话的《弟子规》吧。中国自古以来,只听说读《易经》成才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读《弟子规》能成才的。谁能告诉我,历史上有哪一个伟大人物,是学习过《弟子规》的?而学习过《易经》的优秀杰出人物,大家能找到吗?如此简单的事实,可惜我们的社会集体瞎眼。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整个社会,瞎了眼睛?特别是那些专家、教授,胡说什么《易经》太难。《易经》,为什么叫“易”经?如果这么难,为什么还叫“易经”?
如果读《易经》没有益处,请问,读什么有益处?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却不让孩子学习能成才的东西,这不是非常奇怪的行为吗?我们的家长,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只有在我们育心经典,才会如此反复其道,不厌其烦,每天引导新进来的朋友去学习成长。
赖老师:不多,基本没有。那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没有几个老百姓家里有《易经》,更没有全文注音、全文录音的《易经》,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引导你怎么学。所以偶尔有个别有缘的,学通了《易经》,就成为当时的英豪。
家长:那时私塾不都教这个吗?
赖老师:那时是指哪时?这个“古时”,包括了几千年,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之前,流传的《易经》,全国也没有几套。
家长:就是“五四”运动以前。
赖老师:“五四”运动之前,上古有三千年,大约是伏羲时代,那时连私塾都没有;以后的中古也是三千年,到周文王时代,《易经》有《连山》,有《归藏》,还没有文字,同样当时也没有私塾。
家长:《易经》很长啊!是周文王创的啊?那时会的人不多啊?
赖老师:周文王根据自己的领悟,将《易经》推演成六十四卦,并且给每卦写上卦辞。之后,周文王的儿子周公继续完善,给每爻写上爻辞,在周朝形成了《周易》原经。这个时候,估计全国能找得到的《易经》书,不到一百套,而且也极其难懂,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周朝过去五百年后,到春秋战国,出现了孔子,这个旷世奇才、千古圣贤人物。孔子从小学习《易经》,但早期并没有真正学通《易经》;后来经过求学于老子,始悟易道精髓;晚年穷尽心力,作《易传》《彖传》《象传》等,将《易经》引入哲学。
因为自己不受益,故说受害。但是不受益的人,因为不受益,所以不知什么是受害。比如:一个健康的人,没有生病,也不知病之害;但是生病的人,一则要花钱,二则要花时间,三则要受痛苦,其害深矣。如果我给你一种方法,告诉你,你听了,就可以不生病,是受益也。受益者,知所受之益也。
学习《易经》,是生命的最重要的锻炼方法,不知可以减少心灵中多少疾病!可是多少人,因为不懂《易经》,心灵充满疾病,也不知病从何来,其所损大矣,但却并不以为有什么损失,不亦悲乎?
有人说,我让大家读《易经》,是骗大家买我们最贵的教材。《易经》好不好,读了才知道。外面有四十元的《易经》教材,干嘛要买这么贵的呀?如果不用我们的教材,能学好《易经》吗?别人说:我就不信,不用你赖老师的就不行?殊不知,不是教材本身的问题。这个就是格局,要看到教材后面的东西,编写教材的人。与教材结缘,才能与编写教材的人结缘,才能参与其中的团队,共同成长。大易社每天的《易经》讲座,值多少钱呀?所以没有格局的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看不到其中蕴藏的价值。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到里边的本质。
一个普通的家长,在我们这里,只要按我们的要求,仅仅一年时间,就可以通读《易经》百遍,可以进入《易经》的大门,甚至可以开讲《易经》。我们大易社,短短一年时间,能讲《易经》的家人已经有一批了。这是什么价值?哪个机构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服务?而我们认识的许多人,买了无数种版本的《易经》,参加过无数的《易经》课程,他们懂了一点点《易经》了吗?他们花了几万,甚至上百万,却一遍《易经》也没有读完过,什么也说不出来。互相比较,不是有天地之别吗?
而后面所付出的,也同样是天地之别。我们付出的,仅仅是教材的一点点费用,而花几百元所得到的,是他们百万也得不到的,姑且不说理解了多少,仅仅是读的次数,就可以笑傲江湖。所以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念天地之悠悠,独携《易》而远游。问君何时同秉烛,再话当年读《易》时。
大家抬头看一下群名称和群公告,发现什么没有?从今天开始,育心经典正式启用专有名词,“读根教育”。育心从哪里开始?就从读根开始!
为什么育心的许多普通家长成长这么快?这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神奇的家长学校?在这里的家长朋友们,包括赖老师、邹老师、梁老师,及无数的老师们,如果都是一棵树,我们能够成长迅速,是因为我们有一片育心这样的土地。而育心的土地,主要的营养,就是《易根》为首的经典。问天地之间,还有比《易根》更好的道德营养吗?而普天之下,懂得用《易根》培养孩子、培养人才的,有几人呢?看到许多专家舍《易根》不用,整天枉谈教育,舍本而逐末,呜呼哀哉矣!什么《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什么《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根,无外乎如此。
庆幸吧,庆幸吧。此世何因缘?相聚在育心。结此同道友,共学大《易根》。开心吧,开心吧,我育心,我幸福!我育心,我快乐!
谢谢大家,一路的相随。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一切因缘!
请大家学唱育心经典“读根教育八我歌”:
我育心,我幸福。我正音,我进步。我累积,我收获。我读根,我快乐。天下第一,读根教育群,大家收藏此表情。
正音,读根,是育心的显著特点。累积是方法,育心是目标,正音是手段,读根是内容。
育心是读根教育。读根育心,育心读根。
一般都会按顺序。也有人说,必须先读《系辞传》什么的。不过,在我们这里,先读什么都没关系,反正,都要读够百遍以上。百遍之后,没有顺序也有顺序了;如果还不懂顺序,是不够熟悉而已。这就是学习的心法,管你怎么读,读到心中透亮。
赖老师:不建议先学“四书”。这里有个格局的问题,经先行,典随后。以《论语》为主,与以《易经》为主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格局。特别是以《论语》先,《易经》后,格局受限,对新思想的接受变难。可以观察社会,大多数喜欢《易经》的人的格局,绝非喜欢《论语》的人可以相比,天上地下的区别,请各位自己去体会。
家长:佳佳好像也是先读《论语》吧?会背“四书”后才背《易经》。
赖老师:我们已经校正过来,而且佳佳未能喜欢《论语》,反而接触《易经》后,很快就喜欢《易经》。这是我们的实践经验,听不听是各位的事。《论语》,古圣人未有一人读过。《易经》,才是真正的圣人所学。
很多人认为,经先还是典先,问题不大。以前,我是没有明确这个问题的。某些专家教授认为经比较难,不要先读,要先读典,才容易明白经。现在有必要说明一下了,大家心中如果有疑惑,行动就会受影响,这个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能够看到我的用心,能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我就会非常开心。
某教授明确表示,必须典先经后,对经典的学习更有益。所以,某教授的建议是“四书”先,诸经后,与《三字经》里讲的是一样的。
我们再看一看房子的建造过程:经,好比是钢筋,起结构的作用;典,好比是水泥、火砖,起丰满、完善的作用。这个比喻,不知大家能不能接受?那么先把结构做好,再做砖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先做砖墙,然后再加钢筋,我们会发现,已经加不进去了。以水泥、火砖为先,造成的结果,是很难再建高楼。经典的次第,我认为这个比喻,是恰当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经难?就是因为先读典,先读容易的。这是个学风问题,不是现在造成的,从朱子以来,“四书”排到“五经”之前,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所以中国的读书人,越来越没有出息。而在“四书”没有排到“五经”之前,在先秦、唐汉,我们出了多少厉害的人物。
现在大多数的专家、教授,仍然受到这个学风的制约而跳不出来。为什么我可以跳出来呢?就因为我是经典的门外汉,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虽然我是先读《论语》,但是完全不懂。之后开始读《易经》。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可以说我是同步进行的。在经典融会贯通的时候,我才发现,真正重要的是经,不是典。其实,经也包括了典的精华内容,比如讲做人,讲君子,讲仁,《易经》中同样大量涉及。但是,典就不一定有经的内容。经,仿佛是大海;典,仿佛是河流。所以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不能再典先,必须经先,如果我们真是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的话。
近期所进行的经典教育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认为对孩子很难的经,事实上孩子们同样可以愉快地接受;而且,喜欢经的孩子,明显比喜欢典的孩子多得多,喜欢的程度要高得多。读典的孩子,多数给人感觉不阳光、阴气重。包括喜欢经的成年人,与喜欢典的成年人,都有鲜明的区别。喜欢经的,开朗、开明,容易接受新思想,胸襟开阔,生活也丰富,精神、物质均较富有。喜欢典的,固执、顽固、自大,不接受新思想,理论为主,实践能力弱,甚至生活困难。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我认识的,不在少数。
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不要再迷惑。这些道理,不是外面的专家会告诉你的,是我们这样的实践者,实践出来的。今天大家听到这些观点,个人认为价值连城。如果我们还不明白经典的次第,中华文化,要谈复兴,只能是一场梦。
家长:某教授在东莞长安做演讲时说:去学“四书五经”是荒唐的,如果“四书五经”有用,1840年中国就不会败于鸦片战争。
赖老师:这样的人现在还很多,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四书五经”有没有用,还有很多制约的条件。诚如清朝时代,确实仍然是学“四书五经”,为什么国力会如此不济,不经一打?如今我们主张的“四书五经”,内容上,方法上,原则上,如果照清朝的做法,会是什么结果?清朝出了个《弟子规》,可没有阻止清朝的没落。这些情况,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反对、争吵。
现在的私塾,关起门来读经,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是不是真的会成为治国安邦之才?谁能保证?这就是我们提出“累积法”的原因所在。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诲,此“四不离”原则,不可不察也。如果我们的孩子,通过读经,变得迂腐不堪,理论一套套,实践全不行,引经又据典,就是没有钱,这样的读经,我们要吗?
大家不妨讨论,如何读经?读什么经?我们要什么样的读经结果?好好想,好好思考。
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论语》《弟子规》是同类性质,是对人性进行规范。如治水采用堵的方式,是《论语》《弟子规》也;采用导的方式,是《易经》《诗经》也。
昨天与我们同行的夫妇,有三个孩子,他们对经典教育的热爱,令人非常感动。他们先是让孩子到一家经典幼儿园,学了二年《弟子规》,然后把孩子送到福建学习《论语》,去年又送到山东某读经学校。别人是一年交三万,为了表示支持,他们交四万,三个孩子就交了十二万。去年他们认识了我,但因为听了不少关于我的负面消息,只把教材请回家,并没有真正认同我们的方法。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他们因为对读经学校的效果非常怀疑,可以说进行不下去了。天天读经几十遍,孩子们非常反感、痛苦,大人也一样。特别是他们的孩子在读经学校,因为得了小病,读经负责人不愿意承担责任,让他们夫妻坐飞机到山东。事实上只是小病。当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他们开始清醒,开始了解我们的方法,并且参加了几次我们的读经班,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的方法简单、有效,也真实地看到了我和佳佳,还有其他孩子身上的变化。而这些,在整天读经的私塾的孩子身上是完全看不到的。他们现在很难过,特别是对于读经的内容,孩子读经越多越固执,越不听话。他们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读经内容不正确,对孩子的负面后果。几次跟我交流之后,他们终于决定把孩子接回来,按照我们的方法实施。
读经的内容不正确,就算读经的方法正确,同样会有严重的后果。大家可以仔细地思考,圣贤到底学的是什么?而书呆子、酸书生学的都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读书的,好辩、固执、不包容、不能听不同的意见?读经好,读经好,读经的方法不正确,就未必好。要读经,要读经,可是看看你读的是不是经?多少人走了多少弯路呀!甚至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代价,我们岂可不慎?
最近发生的学习《弟子规》出问题的新闻,引导大家了解一下。
2013年5月21日新京报(北京)新闻:男子称弟弟违背《弟子规》中孝道将其打死
昨日,因认为同母异父的弟弟违背孝道,出手教训时将其打死的哥哥王安,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缓。
不过在案发前几天,王安因琐事跟母亲拌嘴离家出走,找到了份临时工,并按照单位要求学习《弟子规》。等案发当天他回家取衣服,结果发现了弟弟又在玩网络游戏。
本案在今年3月曾进行过一次庭审,当时被告人王安反应迟缓,几乎每个问题都要想片刻,有时还瞪着公诉人发愣。为此检方首次适用新刑诉法申请传唤了包括精神病鉴定专家、家属等多人到庭,不过根据当庭鉴定人的介绍,王安负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曾为弟弟陪读洗衣做饭
“我大他整整一轮,一直当是自己的亲弟弟。”王安称。一家人相认后,王安跟着继父在北京学装修,黄某在安徽老家读书,每年只有寒暑假才来北京,2009年底黄某反映在老家学校受欺负,王安还曾经回去陪读了两个月给弟弟洗衣做饭。
一个学习《弟子规》,力行《弟子规》的人,产生的结果,却如此让人们无法接受。这个是特例,还是有内在的规律值得我们思考,希望更多的家长学会分析。教育孩子,是用道,还是用术?是养正,还是规正?是用营养,还是用药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思考的;否则,后果严重。
有因缘,接触到,能行动,都不晚;
能虚心,能学习,能坚持,能成就。
累积法,是大道,又简单,又有效;
心诚者,事竟成,心不诚,也没用。
不晚,不晚!比我们好多了。佳佳五岁时,我们才知道经典,那时还没有这么好的教材,也没有什么专家会帮助我们,更找不到一起努力加油的伙伴。
我,真的,很嫉妒你们。你们怎么这么有福气:你们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经典;你们做父母的,不懂,可以找赖老师;你们可以轻松得到童音跟读的教材;你们可以加到一个这么大的学习交流群;还可以有一个网站平台写日记。懂得珍惜的人,发现找到了宝,在这里挖宝;不懂得珍惜的人,只会哈哈大笑!
来得及,我是四十岁读《易经》的,所以大家都是来得及的。
才几岁的孩子,读就好了。二十岁、三十岁再明白、实践也不迟。到网站上多学习,这样的问题都有答案的。
为什么要怕他不喜欢?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要先问自己喜欢不喜欢。我们自己能做到的,就是让自己喜欢,而不是让孩子喜欢。如果孩子不喜欢上学,你就让孩子不上学吗?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吃饭,就可以不吃饭吗?父母是引导者,如果父母都怕,孩子还能喜欢吗?响鼓不用重锤,先到网站学习七天吧。
他有没有感觉,你怎么知道?七个月,给孩子吃东西,有感觉吗?吃饭、读经,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吃饭,明天就长高,没有这样的事。但是只要坚持吃东西,孩子就会长高,这是基本道理。今天读经、听经,会有什么效果?没什么效果。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效果。当然,吃什么,有讲究;怎么吃,也有讲究。请先到网站好好学习,七天之后,再提问。
先用心学习,学习七天以上。七天以上,确保自己对育心经典的理论、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再作决定。
生活中,我们太容易听信专家的论断,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心血来潮的决定非常多,不但浪费金钱,也浪费精力,浪费时间。在教育孩子这个大问题上,我们不希望大家心血来潮,如果判断不清楚,不能坚持,还不如不做。而一旦我们做出了决定,就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育心经典,就是引导大家学会思考。
新朋友先到网站学习,把博客的内容看完了,这些问题就会清楚了。如果说自己没时间看,那只能说明自己不关心教育,不关心孩子。网站的内容,是我们精选出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倘若我们连看的时间都说没有,几天的付出都不愿意,又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提问呢?要知道我们要准备这些内容,可不是几天就能写出来的,是我们十几年心血的结晶,大家自己思量吧。
在经典的学习中,首先选择最高级的经典,站在高处,再学习其他经典,就容易触类旁通;道德学问,就可以一日千里,飞速成长。在我们育心,无数的有心人,正是这样成长着。
学习内容的不同,方法的不同,包括教材的不同,都导致每个人的成就不同。低级的内容,粗劣的教材,错误的方法,到底能够给我们什么?我们真的有时间去试验吗?十年,二十年?我们要如何确定自己要走的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在育心的学习,早生智慧,早作决定。无数的育心亲人,已经做出了榜样。
买《易经》《黄帝内经》多好呀!点读?真不清楚大人想什么呢?《易经》不到一千元,多少人说贵;学好《易经》的价值,多少人看不到。点读笔,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孩子能学到什么呢?一批一批的商家,正是瞄准家长不懂教育,乱教育的心思。前天陪孩子去书城,看到很多家长,在花花绿绿的电子产品柜前,买这些真是舍得;在经典教材的柜前,基本没有家长。我们育心的教材,如果放到书店,估计一年也卖不出几套。
好的工具,是学习的利器。有的人说,不用育心的录音,也可以读。当然可以读,但是有没有育心的录音,用过的人就清楚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玩具,则天地都是玩具,是大玩具。我们小时候,就是玩石头、泥巴。一般孩子,有些拼图、积木之类,就很不错了。圣人早就指明了,“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圣人所以为圣,不外如是而已。明其简易,则成其不世之功,况于儿童乎!况于教育乎!今人不明此理,徒以复杂乱其心性,而皆以为聪明,不亦惑乎?
我的更多文章:
( 10:12:41)( 09:36:29)( 12:04:40)( 07:17:38)( 10:41:22)( 17:24: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