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何温暖大气的相对数量是多少

当前位置:
>>>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 B、臭氧、二氧化硫、水汽 C、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 D、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硫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0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主要考查你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1、定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应。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3、影响 (1)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影响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分析: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气候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又叫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原因有CO2排放量增加和自然环境消耗CO2量减少。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示如下:3、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的影响(3)对水循环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它与《公约》的最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际排放贸易机制: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联合履行机制: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下面唯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中的承诺。
发现相似题
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001721466216459718304288510216609您现在的位置:&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 2012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数量达到新高,并呈继续上升和速度加快的趋势,这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并将对未来数百年、数千年的地球产生影响。
&&&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年度温室气体公报显示,1990年至2012年期间,由于CO2和其他诸如甲烷和一氧化氮等蓄热、大气寿命长的气体对气候产生的温室效应,大气辐射强迫增加了32%。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与化石石油相关的排放,其占比达到80%。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11年至2012年期间,大气中CO2的增量比过去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还高。
&&& 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中CO2的平均浓度增长了41%,甲烷增长了160%,一氧化氮增长了20%。人类活动排放的CO2仍有一半数量保留在大气中,其余的被生物和海洋吸收了。
&&& WMO秘书长Michel Jarraud指出:&WMO的全球大气监测网络的研究发现再次表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在打破大气的自然平衡,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他们最近公布的第5次评估报告中强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已经增长到近80万年以来的惊人水平。由此,我们的环境在变化,天气更加恶劣,冰盖和冰川正在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根据IPCC的报告,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可能比工业革命前上升4.6度,有些地区甚至更高。这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阻止气候变化将需要更大幅度地、持续地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我们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将危害子孙后代的未来。&
&&& 编译自世界气象组织
版权声明:本文为暖通空调在线独家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媒体、商业公司、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手段侵犯本网权利。 已获许可转载的,请注明“来源:暖通空调在线”。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本网。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暖通空调在线公众微信:ehvacr
每日行业微信日报,订阅有礼了!
关键词阅读:当前位置: >>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姓名:孙丽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国际贸易学 指导教师:何一鸣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刻不容缓。 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敦促相关国家进 行温室气体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国 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提供了法律框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具有 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国家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相关内 容,并就减排途径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排放贸 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1eall Developmem Mechamsm.CDM)指附件一国家(《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国家,以下同)可以在非附件一国家领土上实施 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或碳汇作用从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 目,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EnlissionReduction卜七E黜),利用项目产生的CE黜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联合履行机制(JomIIllplementation.JI)是允许附件一国家或这些国家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减少排 放、或增加碳汇的项目,共享排放量减少单位。排放贸易(ElllissionsTradillg.ET)指用市场方法达到环境目的,即允许那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于规定限度的国 家,在国内或国外使用或交易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剩余部分弥补其他源的排放。 国际排放贸易是国家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贸易,把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作为 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交易一方凭借购买合同向另一方购买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减 排量,以实现其减排目标。 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国际排放贸易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国际排放贸 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国际排放贸易开展的背景、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国际 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意义。 第二章对国际排放贸易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存在的外部性, 导致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关于解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的措施,国际排 放贸易比碳税更具有可行性,各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差异,是国际排放贸易产 生的经济原因。 第三章回顾了目前全球已经开始实施的排放贸易体系,从排放贸易方案的实 施时间、实施阶段、涵盖的温室气体、开展方法及有关罚则与价格管制等方面对 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第四章与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与重点。第四章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了 国际排放贸易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国际排放贸易的信用方式将增加,国 际排放贸易的主体范围将会扩大,国际排放贸易涉及的地域范围将会扩展,国际 排放贸易涉及的行业领域范围将会扩展。第五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国际排 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会对中 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贸易效应,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温室气 体减排技术会在中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投资会在中国产生一 定的就业效应,同时温室气体泄露问题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对策建议。中国应继续 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发展低碳经济,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为中国在未 来国际排放贸易中争取有利地位。’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排放贸易:发展趋势;影响效应:对策建议 Ana I ys lsof theI mpactsofI nternat ionaI’Em isssionsT rad i ng and I ts Deve I opment T rends AbstractonCh ina’Economycl洫1ate is warming,t0 reduce也e emissions of盯eeI山ouse. gases(GHGs)锄d relieve也e鼯eenhouse e丑’ect is becomillg more a11d more importa工1t. Intemational society Days much attemion t0也e climate isSue纽d takes measures to As也eglobalsolve’tMs t11eissue.U11itedaNationSFra工11e、Ⅳ0rkConventiononC1iIllatetoChlge(_∽虾CCC)provides1egal丘锄e、№rkfor intemational socie田to respondprovides910bal climate challge. Kyoto Protocol也edetailsofq啪titativerestrictions and emissions reiIuction iIl nle field of how to reiIuce the GHGs f.or moseco uI:Itriest11at如lfill the GHGs emissions reduction obligations.Meanwllj le,KyotoProtocol proVides也ree nexiblemech碰smsabout t11e reduction approaches:Clean andDevelopment Development coⅧ】埘esMechaIlism,Joint ImplementationEmissiollSTI’ading.C1eallMech砌smcallis t11e mechaIlism t11at a110ws Anrlex I countrjes to cany out reducet110se projects tllatorGHGs emissions in me territory of non―Annex Ieliminate GHGs f}om t11eCertifiedc砷on siIll(s to a慨nora恤osphere t11rougll cal.bon seques协ation or E血ssion Reductions-CE风t0 offSet meir盯eellllouSetogases enlissions reduction obliga.tions.Jointenterprises血these coun埘es emissionsn.adingorII工lplementation aUows Annex J cou】删es limit or redllce implement thoseprojects恤tGHGsiIlcreaset0carbonsinks toshareemissions reduction units.Emissionsacllieveenviro砌entalpurposesthrou曲market-baSedi11Stn】加ems.That ist0say也at aJlowiIlg吐10se coun埘es mat emissiolls reduction isuselower t11a11 tllat required to allowallcesoror仃ade domeSticG:HGsremajnillge血ssionssources.abroad to m砒,e up the emissions f如m omer GHGs emissionsIntemational emissio璐乜ading is也e tradillg mat to buy and sell GHGs emissions allowallces 锄ong cou玎埘es.The GHGs emissions 酿10waIlces are traded aScommodities.0neBasedonpartyof t11e trading buysacertain锄。吼tofGHGs“ssionstlle血emationalOnreduction allowances in order to acllieve也eir emissiollS reduction targetS. nle preceding research、Vork,t11is paperaselectsernissions订admg for也e specific stLldy a11d m a:kessystematic analysis about tlleChina’sdevelopment仃ends of i11temational emissiollS仃ading a11d its impacteconomy using bo也qualitative a芏1alvsis and quaI】titative a11alysis nlrougll general and specific,i11ductive a11d deductive research metllods砒1d also puts f.o刑ard some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first chapterof“spaDermakesasi工nple outlille of me back星,oundtoiIllplement证ce.mational emissions仃adill舀也estudy毗iectof廿1isp印er a11d也esig卿ficance ofernissionSStudyintemational emissionstr.ading and its development仃ends.The second chapter makesrelevant也eoretical analysisabout血emationaltrading.EXtemali11fluences of GHGs emissions lead to tlle largeSt marketf撕1ure i11 me world.To solve吐1e issue of extenlal innuences of GHGs eImssions. iIlteInationale血ssions仃adillgis more ef.f.ectiv℃t11an carbon tax.The di丘.erences of 也eGHGs锄issions reductjon costs be眦enThe mird chaDter reviews severaJcountries is吐le econornjc rootcause.intematiollal emissions仃ading systems nlathaS be母m to implemem m也e、Ⅳorld at presem iIlcluding t11e tramng periods,gases,sourcesTheand participams,aJlocation methodology and penal够and pdce cap. a芏1d t11e fiml are t11e majn and iIIlponant parts.The f0Ⅲtbf0呲chaptermrougllcha:pter an2Llyses tlle development仃ends of nleinternational钌nissiolns缸a曲lg inmtI也ods.The credit s付lesthe of丘】:tl】reperiodi11ductiveand deductiveiIltemational谢ssions住ading、析1l incre2Lse.The舳ge of t11e entities such弱coun仃yentities a11d company emities t11at participate iIl intemationa】emissiollS仃ading、衍ll e11large.Thegeogr印11icaliron戤1dC衄1a啊llbe i工Ⅳ01ved.The r锄ge ofe11large舶mindu嘶es of缸咖atiollal e越ssions仃ad她埘ll steel,cement,chenlical indust巧to na:nlra.I gaS,refi咖g a11dcbapter aIlaJyses也e efrects ofonraIlgeof血emational e血ssions n.ading谢11ema玛e andf.oreSt巧pr0CIucts.The fifmimemational锄issionsC11ina’s econoIny.Thetrading and its develoDment廿erldsCh由a’seconomy.Intemational删ssionson仃ading肌dGHGsits development仃ends、衍11 have仃ade ef五ectsernissionsreductiontecllllologyllsedin也eCDMprojects“veIl byGHGsnemationalemissions缸adillg、Ⅳill have spiUover ef:E.ects in ClliIla.The iIⅣesnnentsof CDM proj ectS谢1l haVe employment ef.fects in 1ea:kage is吼le will also ha【ve“Cllina.Mean讪lile,tlleCbilla’s econom.y.sornenegartive efrectSonTbe siXth chaDter D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_bout C11ina how to respond t0也e intemational emissions tradillg arld its development n.ends.Chilla should contmuet0 activelycar珂out CDM proi ectstoparticipate i11 glob甜GHGs emissions reductionto acllieveaction,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sustaillable development,activelyp矾cipate iIl c缸bonemissions trading ma】.ket and actively participace in intema:tionalanclimate challge negotiations to、析n i11tenlational emissions仃amng.Key words:GHGs Deve l opmentadvantageous position f.or C11i11a i11也e矗ItllreEmissions Reductlon: Effects: Suggest iInternationaIonsEmissionsTrading:Trends; 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未获得≤洼!垫遗直墓他益噩挂型直盟鲢:奎拦亘窒≥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否小葡蓦签字日期:2口哆年多月肜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 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 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诽历琴签字日期:加昕年多月7y日导师签字:自一刍签字日期:碲∥月舶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1月IJ吾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 观测记录,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6℃,误差为正负0.2℃,最暖的14个年 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预计到2100年,地球平均地表温度还会上升,将比 1990年上升1.4~5.8℃。近百年我国气候总体上也出现变暖趋势,气温上升 0.4一O.5℃,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 现了17个全国大范围暖冬。降水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 现了暖干化趋势1。 全球气候变暖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不利影响。 在自然生态系统方面,气候变暖会使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1995年3 月,英国科学家报告说,南极洲北端拉尔森陆缘冰一座长77km、宽35km的冰 山脱离南极大陆,坍塌融化2。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0一20cm3,到2100 年世界海平面将上升20一70cm(IPCC,2001)。海平面上升,会使许多沿海低地 平原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岸线和滩涂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侵蚀,世界上一些著名 的大河口三角洲平原将沦为浅海。气候变暖,会使冻土融化,中高纬生长季节延 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 花期提前等。 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气候变暖使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增加,农业生产的 不稳定性增加,影响农业进而影响食物安全;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气 候变暖情况下这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 率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直接影响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城 镇居民的生活。气候变化在历史上曾经导致生物空间分布和生物带的重大改变, 根据文献记载,在英格兰南部和德国部分地区在公元1100一1300年间由于气候温 暖,葡萄园广为分布,但在1430年以后欧洲进入寒冷时期,就不能种植葡萄了; 在20世纪20―50年代,气候增暖,生长季比18世纪延长了2―3个星期,在英格1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序言 2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58~159 3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1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兰又重新盛产葡萄:在公元15一18世纪西欧的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代低 卜2℃,在挪威就有一半农场被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几乎全都停止。一般认 为,气温升高l℃,可使小麦减产1%一9%;气温升高2℃,可使小麦减产3肾17%。 冬季变暖,昆虫和微生物容易越冬,虫源和病源成活率就会增大,如水稻和玉米 螟虫、粘虫、蚜虫、蝗虫等可能增加危害程度,害虫的休眠越冬期缩短,世代增 多,农田容易多次受害,防虫成本将增加卜5成,据估计,由于气候变暖,全世 界病虫危害将增加10铲13%,将使农业减产1。’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阀题给予了高度关注,1992年5月9日在联合国总部 通过了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盯CCC)(以下 简称《公约》)。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 会国家以及欧共体元首和高级代表共同签署。这是迄今为止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 域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国际法律文书。 根据《公约》,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 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这些人类 活动大幅度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增强了自然温室 效应,从而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增温,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产 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控制气候变化,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必须控制世界各 国温室气体排放。 《公约》提出,最终目标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受 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 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缔约方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履行公 约的相关规定。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发达国家对全球 气候变化负有主要的责任。根据《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涉及的所有有 关部门包括能源、运输、工业、农业、林业和废物管理部门,在这些部门当中促 进和合作发展、应用和传播(包括转让)各种用来控制、减少或防止温室气体的 人为排放的技术、做法和过程。 《公约》在其附件一中列出了需要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国家,这些国家 包括发达国家缔约方和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缔约方,并在公约中对其具体1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57~1582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承诺作了规定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它 为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并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规定了有区别的义务。该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 力,从1994年3月起生效。《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 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具体的减 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根据《公约》,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 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虽然发展中国家温室气 体排放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但是是为了满足其社会和发展需要。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旨在 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 定书》),规定了附件一所列缔约方2的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相关内容。根据 《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l款的规定,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应个别地或共同地确保 其在附件A3中所列温室气体4的人为二氧化碳当量5排放总量不超过按照附件B中 所载其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附录1)和根据本条的规定所计算的其分 配数量,以使其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这些气体的全部排放量从1990年 水平至少减少5%,对发展中国家未规定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中国政府于1998年签署并 于2002年8月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欧盟6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 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件。澳大利亚于2007年12月签署《京都议定书》。1附件一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欧洲共同体、奥地利、爱沙尼亚、白俄罗斯、芬兰、比利时、法国、保加利 亚、德国、加拿大、希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丹麦、冰岛、爱尔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俄罗斯联 邦、日本、西班牙、拉脱维亚、瑞典、立陶宛、瑞士、卢森堡、土耳其、荷兰、乌克兰、新西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挪威、美利坚合众国、波兰、葡萄牙。其中爱沙尼亚、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拉脱维亚、乌克兰、波兰为正在朝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2“附件一所列缔约方”指《公约》附件一所列缔约方. 3“附件A”指《京都议定书》附件A。.4“所列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D2)、甲烷(C日4)、氧化亚氮(Ⅳ2D)、氢氟碳化物(脓)、全氟化 碳(胁)、六氟化硫(JSF6)。5“二氧化碳当量”指对于给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混合气体,相当于多少能够引起同样的辐射强迫的二氧化碳的浓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当时成员国为12个。1995年,奥地利、瑞 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4年5月1日,东欧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至27个.3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 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就温室气体减排途径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DM)、联合履行机制(JI)和排放贸易机制(ET)。 清洁发展机制(C1eanDevelopmentMechazlism.CDM)指附件一国家可以在非附件一国家领土上实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1或碳汇2作用从 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目,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耐ssionReducti∞卜℃ERs),利用项目产生的CE黜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是帮助未列入附件一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益于《公 约》的最终目标,并协助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实现遵守《议定书》第三条规定的其 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清洁发展机制置于作为《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 《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权力和指导之下,并由清洁发展机制的执行理事会监督。 联合履行机制(Joint hnplementation.JI)是由《京都议定书》第六条规定的 市场执行机制,允许附件一国家或这些国家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减少排放、或 增加碳汇的项目,共享排放量减少单位。根据《议定书》第六条,附件一所列任 一缔约方可以向任何其它此类缔约方转让或从它们获得由任何经济部门旨在减 少温室气体的各种源3的人为排放或增强各种汇4的人为清除的项目所产生的减少 排放单位。同时规定:任何此类项目须经有关缔约方批准;任何此类项目须能减 少源的排放,或增强汇的清除,这一减少或增强对任何以其它方式发生的减少或 增强是额外的5;缔约方如果不遵守其依第五条6和第七条7规定的义务,则不可以1碳封存指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技术.2碳汇指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3源指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4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在没有‘京都议定书》关于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所定义的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时,减少源排放或增强各种汇的清除被视为额外的。这个定义可扩大到包括财政的、投资和技术额外性。在“财 政额外性”中、项目活动资金对现有的全球环境基金、附件一所列缔约方的其他财政承诺、官方发展援助 和其他合作来说是额外的。在“投资额外性”中,排放减少单位/经证明的排放减少单位的价值,将极大地提高项目活动的财政的和/或商业的有效性。在“技术额外性”中,项目活动所使用的技术将最适用于东道国。。关于第五条:附件一所列每一缔约方在不迟于第一个承诺期开始前一年确立一个规定的国家体系,估算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清除的方法学的使用与否、审评、修订和调整,用以计算附件A 所列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清除的全球升温潜能值的议定、审评和修订。 7关于第七条:附件一所列每一缔约方在其提交的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清除的年度清单内、国家信息通报中,载列必要的补充信息.4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获得任何减少排放单位;减少排放单位的获得应是对为履行依第三条规定的承诺 而采取的本国行动的补充。 排放贸易机制(E而ssions Trading.ET)指用市场方法达到环境目的,即允许 那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于规定限度的国家,在国内或国外使用或交易剩余部分 弥补其他源的排放。一般来说,交易可在公司内部、国内和国际间进行。《PCCl 第二次评估报告》同意对国内贸易体系使用“许可",对国际贸易体系用“配 额"的说法2。 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清洁发展机制下产生的CE风要转让给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国家,联合履行机制下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国家之间可以相互转让联合履行 项目产生的减少排放单位,这些减少排放的单位拿到排放贸易市场上进行交易, 就形成了排放贸易。国际间的排放贸易就形成了国际排放贸易。从这一角度来讲, 国际排放贸易不仅同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有联系,同时也同开展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一定的联系。图1.1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与排放贸易机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1.1.2研究意义 国际排放贸易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一种履约机制,目前在《京都议定书》on C1imatc Ch锄ge,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世界气 象组织(WMO?wDrld Meteofologica】Organizatjon)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 Nations1口CC:Intergovemmental PanclEnVironment Programme)于1988年建立。2《气候变化2001:综合报告》附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中建立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三种灵活合作机制中,发展中国家现在只通过 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并间接地参与国际排放贸易。承 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要工业化国家在能够或者已经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 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 通过转让经核证的减排量,与其他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主要工业化国家进行 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交易。因而,国际排放贸易虽然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一种 履约机制,但同发展中国家具有间接的联系。‘ 中国是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国家之一,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能 力建设项目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实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联合国基金(UNF)、挪威政府和意大利政府资助的项目。在2002 年8月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核准《京都议定书》。中国积极开 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积极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活动,参 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符合中国的整体国家利益。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京都议定书》第一个履约期内温室气体减排项 目的逐步开展,国际排放贸易将出现新的发展,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工作 也将面临着新的形势,研究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指导意义。1.2国际排放贸易研究述评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国际排放贸易是有关国 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灵活机制之一。1997年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 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 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为促使发达国家缔约方有效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 书》规定了三个减排市场机制: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自国际排 放贸易在《京都议定书》中提出并实施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于国际排放贸易的制度设计及面临的挑战:徐华清(1999)认为建立国际 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制需要三个初始条件,包括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量配额; 监督、核查和报告的标准化制度;保证有关缔约方履行其义务的有效机制。体制6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的构成要素包括:参与者身份的官方手球、排放量监测、排放全的分配、温室气 体贸易单位、贸易登记和核查、排放权的信用与贮存、贸易价格、标准化的报告 方式以及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和制裁。关于国际排放贸易制度面临的挑战徐华清总 结了四点: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是对义务与责任、公平与效率传统理解的 挑战;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不会也不可能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产生明显的 影响;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将对现有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构成挑战;国际 排放贸易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 对策建议: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坚持国际排放贸 易只能是国内实现减排承诺活动的补充;坚持技术进步及其有效扩散和转让是温 室气体减排的基本点;从对外谈判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实行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贸 易制度的条件;应加强有关国际排放贸易制度的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加快建立、 完善和强化国内排污贸易制度。国际排放贸易的制度设计研究和国际排放贸易制 度面临的挑战分析,有利于读者了解国际排放贸易这一新贸易形式的制度设计, 为有意参与国际排放贸易的国家提供了参考信息,也为国际社会完善国际排放贸 易制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于国际排放贸易的开展情况:潘家华、陈迎、庄贵阳(2006)提供了欧盟 的污染物排放贸易实践,介绍了欧盟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碳排放贸易计划。欧 盟的碳排放贸易计划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包括了欧盟25个成员国,由 成员国按欧盟内部达成的减排目标分解到企业。各国的减排目标是强制性的,有 明确的排放上限。吴向阳(2007)从市场的参与者、配额的分配、核实与报告、 注册与交易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英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要素及框架,并对其 政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英国排放贸易实践参与者都完成或超额完 成了减排目标,为英国带来了明显的环境效益,提供了丰富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 经验;同时,也提供了关于基线制定和分配激励资金的拍卖方法问题方面的经验教训。D.YC.Leullg,D砌el№g,Amallda Ng等(2009)介绍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计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参与区域排放贸易实验性方案,主要目的在于到 2010年将空气污染排放减少20.55%以提高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类似的排放贸易 方案扩展了国际排放贸易的外延,是对国际排放贸易的继承与发展。国际排放贸 易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而言,是一种比较新国际贸易形7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式,国际排放贸易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远比不上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但 也在摸索和实践中逐步开展起来。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规模最 大的排放贸易体系,英国的排放贸易实践也开始的较早,这对实施国际排放贸易 方案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于国际排放贸易的实施方案:Julia ReillaudandCe“c P11ilibert(2007)研究了国际排放贸易的趋势和前景。在文章中提供了200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国 际排放贸易方案的一些新进展,国际排放贸易方案包括现有的、公布的和拟定的 三种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方案,并考察了排放贸易方案的不同的潜在设计选择以及 这些选择在现有的、公布的和拟定的方案中如何处理。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庞杂的 系统工程,但如果没有方案的具体指导和约束,国际排放贸易市场将一片混乱, 所以排放贸易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JuliaReilla_ud andCe“c Pmlibert对200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排放贸易方案进行了梳理,可谓是开创性的研究。 关于国际排放贸易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朱庆华、刘立新、孙建民(2003)分 析了《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国际排放贸易的开展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其中 包括对发达国家、过渡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有利于发达国 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履行,能促进发达国家国内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个别发 达国家经济可能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促进过度经济国家环保体系的建设,使某 些过渡经济国家从现行国际排放贸易安排中获得巨额收益,能够吸引发达国家的 资金投入到过渡经济国家的环境项目中;能够减少向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泄 露,增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清洁项目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改善国内 环境政策手段的学习机会,并解释了泄露是指“由于发达国家受到《京都议定书》 排放义务的约束,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没有具体限制,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的边 际成本较低,有可能诱使发达国家将能源密集型生产设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 发达国家排放减少的同时,出现发展中国家排放增加的情况"。NielsAnger(2008)评价了将欧盟排放贸易方案同2020年后京都议定书下欧盟以外排放贸易方案相 联系的经济影响效应,用多国平衡模型对全球碳市场进行的数字模拟显示,连接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只带来很小的经济效应;认为由于清洁发展机制不能减弱连接 的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无效率,在一个平行的或联合的排放贸易制度中,发展中 国家在整个经济领域实施基于项目的减排方案的途径可以带来巨大的节省成本。8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国际排放贸易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的分析,可以帮助发达国家、过渡经济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了解国际排放贸易对自己国家的影响的利弊,以便各个国家趋利避害, 消除不利影响。不过关于泄露问题,文章中介绍了问题中的一种情况。根据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1:综合报告》附录B的术语解释,泄露是指《京 都议定书》附件B国家的部分排放减少量可能被不受约束国家的高于其基准线 的排放所抵消。这种情况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发生:(1)不受约束地区的高能耗工 业的重新配置;(2)油气需求的低迷可能造成其价格的降低,从而造成这些地区 的矿物燃料消费上升;及(3)良好的商贸环境带来的收入上升(同时造成能源需求 上升)。泄漏还指在某块土地上进行的无意识的固碳活动(例如植树造林)直接或 间接地引发了种活动,该活动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最初行动的碳效应。关于排放贸易与发展中国家:Ad锄Rose趾dDallW萌(2008)研究了太平洋周边国家间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主要围绕把发展中国家带到谈判桌上的政策分 析。发展中国家不受排放限制,成为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借口, 而且也有可能抑制以后各期各国的参与。分析详述了给予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带来 没有净成本甚至节省成本的许可配额规则让其参与排放贸易市场,向时使工业化 国家通过获得低成本的缓解办法来获得广泛的利益。这一分析将对国际排放贸易 的研究视角扩展到了发展中国家范围,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深入开展国际排 放贸易。 关于国际碳排放贸易的市场格局及准入条件:廖玫、戴嘉(2008)通过结构 关系示意图清晰地分析了国际碳排放贸易市场的结构,国际碳市场按减排强制程 度划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按贸易标的物不同分别 划分出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项目市场和配额市场按减排辖区划分为多级市场; 从国家参与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法律实体参与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分析了 国际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和京都市场的准入条件;同时也分析了非京都市场的 准入条件。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碳市场,准入条件不尽相同,京都市场的准入 标准高于非京都市场,强制性减排市场的准入标准要高于自愿性减排市场。在越 严格的准入条件意味着市场进入成本越高的情况下,通过选取欧盟、芝加哥气候 交易所和新南威尔士三个碳市场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一年均承诺减排率和实际履 约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了市场的进入成本越高、环境效益越大的结论,9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同时也指出现有的较高准入条件限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非附件一国家参与碳贸 易的途径,建议国际碳市场应适当放宽准入条件让非附件一国家也能真正参与其 中,使碳排放贸易真正向全球化、多极化发展。 关于国际排放贸易与中国:庄贵阳(2006)介绍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 制,分析了对中国的启示。全球碳市场的交易额仍将继续增加,较高的欧盟配额 价格以及各欧盟成员国的购买计划预示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将增加,这些国家都 把中国作为其清洁发展机制战略的中心。刘伟平、戴永务(2004)阐述了国际碳 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 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 进行了述评。因为中国不是承担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公约》附件一缔约方 国家,所以中国不作为贸易参与方之一参加国际排放贸易,但国际排放贸易与中 国并非毫无联系。文献中对国际排放贸易对中国的启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 析,有利子中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的影响,保持经济贸易的平稳发展。1。3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综上所述文献内容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的制度设计及面临的挑战、国际排放 贸易开展情况及各种方案、国际排放贸易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国际碳排放贸易的 市场格局及准入条件以及国际排放贸易与发展中国家,但没有分析国际排放贸易 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本文探索性地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在未来一段时期 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国际排放贸易的研究方面作了尝试性地创 新。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是提出问题,指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及国际排放贸易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分析问 题,分析国际排放贸易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是 解决问题。结合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就中国如何应 对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0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图卜2本文研究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 观点,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定量分析,采用归纳与演绎方法。通 过市场失灵之外部性理论,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存在着外部性影响,引起了全球 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国际排放贸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 一。通过国际贸易学中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的产生从经济学角度 分析是由于各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差异。通过归纳、演绎分析了国际排放贸易 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相关理论分析2.1外部性理论一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2.1.1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使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衡,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1。但是,在现实的经济中,帕累托最优状 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市场失灵的情况有垄断现象、外部 性现象、公共物品问题和不完全信息问题等。 (1)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垄断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 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该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在垄断 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售 量的办法压低市场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从而 实现垄断利润最大化2。 (2)外部性也指外部影响,如果某一活动主体的行为如消费者或生产者的 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产生了影响,就说该活动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外部影响, 该活动主体的行为存在外部性。 (3)公共物品是指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的商品。公共物品还可以分为纯公 共物品与非纯公共物品。如果某种公共物品同时还不具备排他性,则称之为纯公 共物品,如国防;反之,为非纯公共物品,如道路、电视广播3。在私人物品市 场上,由于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市场的均衡数量 就是私人的最优数量,每一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但是,在公共物 品市场上,由于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 费者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这是由于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每个消费者消费的都 是同一个商品总量,所以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但是对此总消 费量支付的全部价格却是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总和4),每一消费者的边际利益 的和与边际成本相等。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是私人物品,则市场均衡时的资源 配置是最优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保证消费者面对的是等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的 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则在既定的商品产出量上展开竞争。某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 商品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市场价格上卖给其他消费者的同样一单位商品,所以没有 哪个消费者会得到低于市场价格而买到商品的好处。但若是公共物品,任何一个 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零,即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 共物品与其他任何消费者竞争。由于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消费者在消费公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37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216~217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38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38712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共物品时就会给生产者尽量少的支付。如果所有的消费者都如此,则其支付数量 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导致公共物品的产出低于最优数量,甚 至是零产出1。 公共大气悲剧:大气环境是公有的,现实经济活动中的每个企业都力求使自 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会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产量,从而排污量也随之增加,但 是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每增加一些排污量都会给大气环境带 来一定的损害,这些损害由生活在大气环境中的所有人承担;作为理性经济人的 企业,通常只考虑如何扩大自己的产量以增加收入,而不考虑整个大气环境受到 的污染和因此引起的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物越来越多,大气环境受到的 污染越来越严重,结果,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到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和生活的程度, 所有居民不得不退出此区域或者付出大量的成本治理大气环境污染2,从而造成 “公共大气悲剧”。 (4)不完全信息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 生产者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消费者不一定充分的知道生产者 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出售怎样的商品,且商品的具体质量如何。信息不完全就会 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2.1.2市场失灵之外部性 外部性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为外部经济,负面的影响为外部不经济。(1)外部经济:如果某一活动主体如某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一项经济活动 给社会上其他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带来了益处,但该消费者或生产者自己却没有得 到补偿。此时,该消费者或生产者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 的社会利益,这种情况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如果一家居民新建了一个花 园或者对原来的花园进行了修整,那么他们的邻居在不需要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也 享受到了美好的环境,这就是外部经济。 (2)外部不经济 如果某一活动主体如某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消 费者或者生产者带来不利影响,但该消费者或生产者自己却没有为这种不利影响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388~389 2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4013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给予补偿,这种情况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一个钢铁厂在生产中排放了 大量的烟尘、污水,使附近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就是典型的外 部不经济。 各种情况的外部影响都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3)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关于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 了如下政策建议1: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活动主体,应该征税,数额等于给 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其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对形成外部经济的 活动主体,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其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合并的方法。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一个企业,则把这两个企 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 ③使用规定财产权的方法。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 些影响就不会发生。如某条河流上游的一钢铁厂使下游用水居民受到损害,若给 与下游用水者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财产权,则钢铁厂将因为把下游水质污染造成 其质量降到特定质量(如下游居民饮用水质量)以下而受罚。如果钢铁厂同下游 居民商量将其财产权买过来,然后让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下游居民也将用 其出售财产权得到的收入治理河水。2.1.3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全球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外部性。各国在生产或者消费中排放温室气体 的活动主体,在其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破坏了 大气层,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对其他活动主体带来了不利影响,便在 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外部不经济,从而出现了市场失灵。如果把全球看作一个市场, 那么就出现了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38314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PP0OXoXlX图2―1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分析如图所示,图中D司瓜线是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者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C为其边际成本曲线。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温室气体排放,造 成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故社会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的边际成本,所以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用MC+砸表示,m为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者增加一单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上其他人所增加的成本。 生产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定在MR-MC处,即为Xl;但使社会利 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使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即MR―MC+ME,此 时产量应当为X0。所以,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不经济造成产品生产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Xo。要消除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外部性,改善人们生存面临的大气环境,就需要 考虑如何纠正这一外部性。根据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的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 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对策: ①考虑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即给予不会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温室气 体排放的生产者或消费者以拥有一定质量大气的权利; ②若使用合并的方法,即把全球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合并; ③使用税收或津贴,对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征税。 规定地球上的人类对地球大气环境具有财产权,给予人们使用一定质量大气15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的权利,温室气体排放者将因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大气质量下降而受到处罚。温室 气体排放者便会将此种权利从人们手中买过来,然后再向大气中排放一定的温室 气体。如果这种权利由国家进行分配,然后获得这种权利的单位将这些权利进行 交易,就形成了排放贸易。 第二种方法即使用合并的方法,把全球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主体合并, 如果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某几个生产厂商通过协商合并在一起是可能的,但要在国 家和国家之间进行合并困难是非常大的,可以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二种办法 在此不可行。 第三种方法,对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主体征税也可行。这种方法即为征 收碳税问题。2.1.4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的措施――碳税VS限额与贸易2.1.4.1碳税(C砷onRlX)碳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征收的一种税。由政府对于应税源每单位二氧 化碳当量排放征收的税目。由于所有化石燃料1中的碳最终都会以二氧化碳的形 式排放,对化石燃料中的碳征税,即碳税,就相当于对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排放 征排放税。它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碳量的多少,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分配 或使用来征收税费。因CD2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而CD:排放量与燃料的 含碳量直接相关,因此按含碳量征税。征税的数额应等于由于排放给社会造成的 污染,从而使C0z排放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政府部门先为每吨碳排放量 确定一个价格,然后通过这个价格换算出对电力、天然气或石油的税费。征收碳 税有利于控制CDz的排放。同时,因为征税使得污染性燃料的使用成本变高,这 会促使污染性燃料的使用者减少污染性燃料消耗并提高其使用效率,而且在一定 程度上还能促使对替代能源的开发使用。征收碳税的收入可以用来资助环保项目。回顾一下刚才的分析:在没有征收碳税的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成本为MC。 现在征收了碳税,征税的数额等于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给社会造成的污染,图中等于Ⅷ,从而温室气体排放者的私人成本就等于了社会成本,这样此生产者的产量就等于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消除了外部不经济。1化石燃料:由碳化石沉积形成的碳基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16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丹麦是世界最早征收碳税的国家,在1991年通过征收碳税议案,其税率由 高至低分别为:交通事业、住商用电、轻工业、重工业。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卑诗 省2008年2月19日首次引入碳税(烟尘排放税),以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环 保举措。按该省新年度财政预算案规定,碳税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适用于所有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石油气以及家庭暖气用燃料等2.1.4.2限额与贸易(Cap.and.Trade) 限额与贸易又叫“总量管制与交易”,英文为C印.and.Trade。美国在2001 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之后,一些政策制定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气候变 化问题,制定的政策包括《气候责任法》和《美国气候安全法案》等。这些法案 体现的就是“总量管制与交易"(Cap.and.Trade),其机制为:首先由环保法规、政策规定某个主体(如火力发电厂)的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限额(cap);然后,如果这个主体总的排放量不超标,它就可以把它省下来的排放量卖给超标的其他主体(如化工厂);如果总的排放量超标,超标的部分从别的主体购买――这就是排放交易。这就使得各个主体需要事先自我衡量和计算一下这方面的成本 和它所能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2009年3月份,奥巴马提出的3.6万 亿美元的2010年财政年度预算中就包括了对抗全球气候变暖的“总量管制和交易”新规则的推行计划。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碳税与限额与贸易两种方法的作用存在着差异。陈秀梅 (2008)从有效性、不确定性及公平性上比较了两者的优劣。在有效性方面,先 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Pearce“通过征收碳税,提高碳的产品价格,会使私人成本 增加”的观点,分析征收碳税是有效的;可交易的排放许可权与碳税具有相同的 效果,也是有效的。在存在着利益不确定性和成本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碳税与可 交易的排放许可证的作用就不同,根据K01Stad的结论,当边际利润曲线较为陡 峭,而边际成本曲线较为平坦时,减排措施应选用许可证交易。当边际利润曲线 较为平坦,而边际成本曲线较为陡峭,政府则应征收碳税。陈秀梅通过分析,碳 税和许可证交易在有效性和不确定性上都各有优缺点,但认为从公平性角度看, 碳税是优选的政策,原因如下:(1)政策制定者不能单纯地把配额按人均数量进 行分配。若按人口来分配排放权,那么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获得更多的配额,产1htlp:∥bajke.baj“。com/view,1908382.h姐17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业有趋向于劳动密集型发展的倾向,产生反淘汰现象的隐忧。(2)若实行按每一 部门或产业依据其排放权分配量排放,则会致使排放权交易市场萎缩,导致市场 无排放权交易活动发生。另外从收入上看,碳税的收入是让钱直接流入政府手中, 如果政府把收入更多地分配给穷人,那么税收就比个人碳排放许可证更具进步 性,而许可证交易会使最先拥有许可的人变得富有。 但是,整体上来说,笔者认为限额与贸易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要优于 碳税。因为碳税是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碳量的多少,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 分配或使用来征收税费。碳税只要求按含碳量来征税,如果某个矿物燃料使用者 认为即使征收碳税,也不影响他的利润,那么虽然随着他扩大生产需要缴纳的碳 税会增加,他也会继续扩大生产,增加对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排放的温室气体 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因而会有无节制增加的趋势。而限额与贸易则对最高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规定,在总量限制下,生产主体通过衡量生产成本和经 济效益进行生产,剩余排放量可以进行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不会无节制的 增加,起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国际排放贸易体现了限额与贸易的思想。2.2比较优势理论一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分析2.2.1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撕d硒cardo 1772―1823),在其1817年出版的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根据李嘉 图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不~定要生产各种商品,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 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 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用来阐释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经典例证是关于英国和葡萄牙各生产酒和 毛呢的比较优势的分析。英国每年生产某一单位的酒和毛呢分别需要120人、100 人,葡萄牙每年生产相同单位的酒和毛呢分别需要80人、90人,我们可以看出, 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的劳动人数均少于英国,英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 处于不利地位。李嘉图认为,?葡萄牙生产酒所需劳动人数比英国少40人,生产 毛呢只少10人,+很显然,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的优势更大一些;英国虽然在 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在毛呢的生产上劣势少一些。根据李嘉图理论, 葡萄牙虽然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应取有利更大的酒的生产,英国虽然都处18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应取不利较小的毛呢的生产。通过这种分工,两国产量都 会增加,再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两国都会获利1。表2一1分工前后葡萄牙和英国的生产情况生产 国家酒产量 (单位)葡萄牙1 1所需劳动人 数(人/年)80毛呢产量(单所需劳动人 数(人/年)90分工位)l分工前英国 合计 葡萄牙120l1002200 17021902.125分工后英国2.2220合计2.1251702.2220从表中可以看出,分工前,两国的酒和毛呢的总产量为2单位、2单位,在 没有国际交换的情况下,葡萄牙、英国在酒和毛呢的消费上都分别为1单位。分 工后投入的劳动人数没有变,但酒和毛呢的总产量都增加了,酒的产量从2单位 增加到2.125单位,毛呢的产量从2单位增加到2.2单位。如果葡萄牙以1单位 酒向英国换1单位毛呢,那么两国最终的消费情况为葡萄牙1.125单位酒、1单 位毛昵,英国l单位酒、1.2单位毛呢,相比较分工前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两国 都从这种国际分工中获得了利益。可见,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两国都是有 利的,劳动配置更合理,生产总额增加。2.2.2温室气体减排比较优势一减排成本如同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样,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各国的减排成本也会 有所不同,有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可能会低一些,而有的国家温室气体减排 成本可能会高一些,而且不同的行业减排成本也不相同。这样,减排成本低的国 家或行业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减排成本高的国家或行业就具有比较劣势。根据日 本AIM经济模型测算,在日本境内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成本为234美元, 美国为153美元/吨碳,欧洲国家为198美元/吨碳。当日本要达到在1990年基1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66~6719、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础上减排6%温室气体的目标时,将损失GDP发展量的O.25%,而发展中国家的 平均减排成本仅几美元至几十美元1。 巨大的成本差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排放权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行 贸易,从而出现了国际排放贸易。 2,2.3国际排放贸易 2.2.3.1国际排放贸易概念解析 排放贸易(ET)指用市场方法达到环境目的,即允许那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低于规定限度的国家,在国内或国外使用或交易剩余部分弥补其他源的排放。一 般来说,交易可在公司内部、国内和国际间进行。国内贸易体系使用“许可’’, 国际贸易体系使用“配额”。排放许可是政府部门(政府间机构、中央或地方政 府部门)对特定区域的(国家、次国家的)或行业的(个体公司)单位分配的排放 许可额,为一种不可转让或可交易的权利。排放配额是在最大总排放和强制资源 分配的框架下总许可排放量中分配给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的比例或份额。在国际 间进行的排放贸易即为国际排放贸易。 国际排放贸易是国家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贸易,把温室气体排放配额 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交易一方凭借购买合同向另一方购买一定数量的温室气 体减排量,以实现其减排目标。国际排放贸易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实现温室气体 限排或减排目标,通过规定有关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限额,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 围内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贸易市场,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配额贸易,以通过市场 机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小成本j从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缓解气候变 暖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国际排放贸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种履约机制。根 据《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不超过某一基准年或 基准期的一定百分比,最多达到该百分比。有的国家排放额可能会低于规定的数 额,有的国家可能会超过规定的数额,前者可以将其减排额售于后者。这就是国 际排放贸易。 在排放贸易中,政府起着制定具体规则、规划实施过程并进行组织协调的作 用,作为社会及环境资源所有者的代表,把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的权利以某1新浪财经ll却W虹n缸∞.sil地coIILc叫/20080122,09254435671.蓟1切以20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种方式分配给排放者,排放者根据分配,排放规定数量的温室气体,或者在市场 上就这种排放权利进行贸易。 2.2.3.2国际排放贸易的例证分析 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排放贸易是怎样的: 如有两个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两公司每年都排放CDz 100万吨,但为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要求每个公司的排放额度为95万吨。但是甲、乙两公司 的排放都大于限定的排放量,所以两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按照规定,仅排 放95万吨,减少5万吨的排放;二、购买5万吨的排放量。采取哪种方式,由 这两种方式的成本决定:要考虑减少5万吨CD:排放量的成本高还是去购买5万 吨CDz排放量的成本高。 假设每吨C0:排放量的市场价格是每吨2英镑,甲公司减少排放量的成本为 每吨1英镑,乙公司减少排放量的成本为每吨3英镑,那么甲公司就会选择采取减少∞:排放量的方式,乙公司就会选择采取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量的方式。甲公司减少5万吨CDz排放量的成本为5万英镑,它将其减少的5万吨CDz 排放量以每吨2英镑的价格卖给乙公司。我们来算一下,甲公司得到了10万英 镑的收入,抵消其减排成本,甲公司净收入5万英镑;乙公司用10万英镑购买 了5万吨CD:的额外排放量,相比较自己15万英镑的减排成本,节省了5万英镑。企业在进入交易之前,首先需要查明本身减少排放的责任、减少排放的机会 以及对排放市场的风险评估,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订排放贸易计划的策略。如果 企业缺少排放配额,它可以在开放的市场上购买,以弥补它的不足,也可以在削 减排放量方面进行投资,将实际排放量降到排放配额允许的水平,甚至低于该水 平,然后把多出来的排放配额在市场出售。 这种贸易以国家为主体在国家间开展或者不同国家间某一活动主体(如企 业、某机构或组织)之间开展,是为国际排放贸易。国际排放贸易以配额交易为 基础,在国际排放贸易机制下采取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即前 文中提及的限额和贸易模式。 有关国际排放贸易的构想及倡导在《京都议定书》将其作为灵活机制之一加 以引入之前就已有,只是到了1996年才由美国将其引入到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2l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谈判中,范例包括美国国内的二氧化硫排放贸易制度和臭氧层耗竭物质消费量的 控制,由于得到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秘书处等国际组织和美国、俄罗斯等国 家的支持,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成为《京都议定书》的一部分,成为附件一国家实 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目标的灵活机制之一。3目前全球已经开始实施的排放贸易体系回顾3.1美国二氧化硫排放贸易机制美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建立了二氧化硫(.∞z)排放贸易制度。当时,由于美国的酸雨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经过研究发现,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的排放。美国政府颁布法规,严厉控制污染排放量,法规要求所有排放污染的企业都要努力减少各自的.如:排放量,以减少总的大气污染。此时,所有制造污染的企业必须同等地降低他们的排 放量。但是,企业减少排放,势必会影响生产,经济效益就会受损。经济效益受 到影响的企业对政府的法规越来越抵触,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逃避管制。 政府执法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而保护环境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同时整体经济的 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经济学家提出了解决酸雨问题的办法,这个解决办法被美国政府采纳, 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就是美国的酸雨计划。美国的酸雨计划涉及到环境 可以容纳的最大污染排放量和怎样分配这些污染量以保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前 提下实现最大的产值这样两个问题。关于环境可以容纳的最大污染排放量问题, 政府制定最大污染排放量,实行污染总量的控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 调整。关于如何分配这些污染量问题,通过平等透明的方式,把排放配额分配到 各个地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排放的单位,得到污染排放配额的单位就拥 有了排放许可。如果没有超过排放限额,这些单位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他们所 拥有的剩余的排放许可。 在美国实施酸雨计划以前,所有制造污染的企业被要求降低的排放量都是同 等的。但是,降低排放的困难度和所需的费用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不一样,有的 企业可能只需花费一点费用就可以达到降低排放的要求,而有的企业可能即使花 费很大的费用也难以达到降低排放的要求。所以,应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相 应地分配污染量。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美国的酸雨计划取得了成功。在实施酸雨计划以前,美国每年需花费50亿 美元以达到减排指标。实施酸雨计划的排污权交易以后,同样的排放总量只花费 了20亿美元,比计划制定者估计的花费40亿美元还低20亿美元。同时,参与 交易的企业,污染总排放量降低了45%,而那些没有机会参与交易的企业,排放 量却增加了12%。美国的酸雨计划后来被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都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后来,污染权交易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3.2欧盟排放贸易方案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EU EmissionsT'radingScheme)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国际排放贸易体系,学习欧盟排放贸易体系对了解国际排 放贸易的具体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也能对其他国家排放贸易方案的实施起 到借鉴作用。下面将从方案设计、发展阶段及新发展情况对欧盟排放贸易体系进 行介绍。3.2.1欧盟排放贸易方案设计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当时欧盟还没有东扩,有15个成员国,欧盟15国作为一个整体)承诺的目标是在2008―2012年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对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欧盟热心推动并积极为《议定书》的 实施做好各项准备。2003年10月13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了欧盟2003年 第87号法令(Directive2003/87EC),为欧盟制定了一个自2005年1月1日开 始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制度。 欧盟的排放贸易体系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覆盖了欧盟25个成员国 (包括2004年新加入的10个成员国),近1.2万个排放实体,占欧盟地区温室 气体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欧盟在成员国间推行责任分担协议(Burden Sh撕ngA黟e锄ent―BSA)机制,要求成员国依据各自的能力与责任,承诺《京都议定书》之外的减排责任, 希望借此能成功达到欧盟的整体减排目标。事实证明,欧盟所推行的责任分担机 制符合公平效率原则,取得了~定成效。 欧盟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对各成员国的减排目标要求和欧盟内部减排量分 担协议,确定各个成员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每个成员国准备和出版国家分配计划(NationalAllocation Plazl-NAP),在计划中成员国确定2005―2007年间的排放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许可总量以及属于排放贸易方案范围内的每个企业获得的排放许可量,再由各个 成员国根据国家分配计划分配给国内的企业。各国的减排目标是强制性的,有明 确的排放上限,当一个排放实体在同一设施和同一地点进行几项生产活动时,其 排放量要加在一起计算,如果总量超过了规定量,就需要排放配额,各成员国根 据国家分配计划将配额发放到各排放实体在国家登记处的账号上。欧洲委员会必 须确保各成员国的分配计划是透明和客观的,并且与各成员国按“分担协议"降 低排放量的任务是相匹配的。委员会将评估分配计划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框架,如 果一个计划与指令或条约相违背,委员会就会部分或者全部反对;如果委员会对 计划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成员国就可确定最终的分配计划。委员会的评估将保证 贸易方案的环境质量,并且确保内部市场竞争不被不正当的手段破坏。 3.2.2欧盟排放贸易的发展阶段 欧盟的排放贸易方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7年,第二阶段为2008―2012年。2005年一2007年是欧盟实施排放贸易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温室气体仅包 括二氧化碳,仅仅约95%的排放量额度免费发放。这一阶段,有10000家以上大 规模设施面临排放限制,涉及部门包括电力、炼油、水泥、钢铁、玻璃、陶瓷和 造纸。欧盟成员国也可通过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削减项目(如清洁发展 机制项目)而部分达到其《京都议定书》中的目标,但遭到环保团体反对,电力 部门希望尽量实行灵活机制,让更多排放额度进入市场,降低其价格和保持其在 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为把排放量控制在限额以内,所有存在排放问题的工业设施必须削减产量, 投资于降低排放量的技术,或向有排放量额度盈余的较为绿色的设施购买排放量 额度。 2008年一2012年是欧盟实施排放贸易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温室气体可能扩 展到包括甲烷等其他5种温室气体,都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成员国可以单方面 地将排放贸易机制扩大到其他的部门和温室气体种类,但要获得欧盟委员会批 准。排放贸易法令特别提到,为了提高该贸易机制的经济效益,化学、铝和交通 部门可能被包括在内。在第二阶段,允许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减排得到 的减排额度参与交易,并与日本、美国市场相联系,形成开放的全球碳排放贸易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市场。第一阶段只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交易,欧盟各成员国都将按对《京都议定书》 的承诺制定其国家计划。2006年对交易系统进行评估,以便在第二阶段能考虑 其他温室气体的交易并扩大到更多的工业部门。若不能完成规定的减排目标,在第一阶段(2005―2007年)要上缴每吨二氧化碳40欧元的罚金,在第二阶段(2008―2012年)罚金为100欧元,且不能以罚金抵消减排义务。排放配额在两个阶段之间不可通兑。表3―1 2001年欧盟各成员国温室气体减排成果 成员国 奥地利 比利时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京都议定书》中的目标一13。O%2001年的排放量+4.8%一7.5% 一21.O%+O.2%+1.8%vO.O%+4.7% +0.4%O.O% 一21.o%‘一18.3% +23.5%一+25.0%+13.o% 一6.5%爱尔兰意大利 卢森堡 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瑞典 英国 总和(15国)+31.1%+7.1%一28.O%一6.O% +27.0%一44.2% +4.1%+36.4%+15.O%+32.1% ―3.3%+4.096一12.5% 一8.0%一12.O%一2.3%资料来源:张秋、郭德华编译.欧盟排放贸易和国家分配方案问答.中国标准化,2004(5): 71~72(表中“一”表示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降低的百分比,“+”表示被允许比 1990年的水平增加的百分比,其中O.0%表示保持1990年的排放水平)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欧盟执行碳排放贸易从2005年进行至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价格从每吨 12欧元上升到2006年4月的36欧元,其后由于欧盟企业比预期少排4400万吨, 价格曾跌至每吨1l欧元,由于英国和西班牙超出排放限额,价格又恢复到每吨 20欧元。同时,欧盟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清洁发展机制所产生的减排量,价 格每吨仅5美元,但其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根据欧盟的法令草案,如果一些排放实体被认为正在进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的努力,这些实体可以在2005―2007年间不加入排放贸易机制,即“暂时退出条 款"。不过这种退出需要欧盟委员会依据严格条件加以批准,暂时退出的排放实 体的排放量也必须受到限制。表3―2 2007年10月评估的27国国家分配计划2008―20 122008―2012 2008―20 12 2008―2012第一阶段 成员国 总量2005年测允许的排放JI/CDM限拟定的排定的排放 放量 关) 量(同拟定相的额外排制(百分 放 比)O.35 5.0 10 8.4奥地利 比利时 保加利亚 塞浦路斯33.O 62.133.4 55.5832.830j 7(93.6%)63.3 67.658.5(92.4%) 42.3(62.6%) 5.48(77%)42.340.6 5.1n.a.12.55 105.77.12n.a.捷克共和97.682.5101.986.8(85.2%)n.a.10国 丹麦33.526.524.524.5(100%)12.72O17.01爱沙尼亚1912.6224.38 (52.2%)0.3lO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爱尔兰45.533.1 131.347439.637.6(94.8%) 132.8(100%) 453.1(94%) 69.1(91.5%) 26.9(87.6%) 22.3(98.6%)O.4 5.111.010156.5 499132.8 48213.5 2074.471.375.5n.a.910 1031.322.326.0 22.430.722.61.43、.n.a.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195.8意大利223.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大气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