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capto adhere 说明书经常 和哪个介词搭配

最新自考资讯
猜猜下面是您感兴趣的内容汉语介词兼类与英译 三亿文库
汉语介词兼类与英译
2001年9月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EducationSep.2001V01.22No.5第22卷第5期汉语介词兼类与英译陈常青1,杨炳钧2,李新春3(1.西南政法大学外语系重庆400031;2.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715;3.湖南新宁一中422713)摘要: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汉语介词兼作动词这一兼类现象。“在”“给”“有”等在语篇中的英译须体现这种兼类特征。对鲁迅《野草》英译本的有关译文的考察表明,介词兼作动词这一兼类特征的体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英译,英译本身又反过来使兼类词的类别特征更加明晰。关键词:兼类;英译;《野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whichcan文章编号:1000―5544(2001)05―0036―05functionbothasAbstract:Chineseprepositionsspondingtranslationofthemareprepositionandverbandthecorre―commonin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Translatingofthewordslikezai,gel,youintoEnglishmustreflectthisfeatureofprepositioninChinese.Adetailedinves―tigationofLuXun’srencyWildtOGrassanditstranslatedversionshowsthattherealizationoftheEnglishwillinturnconcur― willlenditselfbettertranslation,andthehelptOfurtherclarifythefeaturesoftheseChinesewords.Keywords:prepositionandverbconcurrency;Englishtranslation;WildGrass一、引言Eugene二、汉英介词差异为说明问题,我们先从语言学角度谈谈汉英介词间的差异。汉语“介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马氏文通》(1898)。有研究者认为《马氏文通》在介词研究上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首创“介字”一类(程克江.1989:101)。章士钊在《中等国文典》(1907)将“介字”改称“介词”。《马氏文通》还指出:“泰西文字……名代诸字各变六次。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文心雕龙?章句》有云‘之而于以者,制句之旧体’。‘剁句’者,盖以实字之介绍耳。”(马建忠,1983:246)。此外,《马氏文通》还以“为”字为例解说了汉语分词的兼类现象(马建忠,1983:271―2)。有研究者认为《马氏文通》刻意模仿西方语言,提出废止介词的构想(陈承译《国文法草创》)。吕叔湘、王力、赵元任、高名凯等则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名称――“关系词”、“联结词”、“前置外动词”、“半动词”。高名凯甚至称汉语介词为“准动词”。对此,黎锦熙等(1982:458―9)作了比较中肯的评述:“问题之所由起,基本上可A.Nida在1964年尝试利用语言学研究成果以研究翻译问题,他以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提出了由源语言结构转换成目标语结构的8个过渡核心句模式,即“动态对等”论(Nida,1964)。20多年后在他与谭载喜合著的一文中,他们指出,“采用语言学途径研究翻译,重点是比较原文和译文的语言成分。这种途径对两方面的问题特别感兴趣:(1)语法范畴的对应;(2)词汇范畴的对应”。(谭载喜。奈达.1987)。有人进一步指出,翻译的普遍语言学理论考虑的是语言形式方面各层次的等值,主要是语义等值。我们认为,语义等值且语法词汇层尽可能等值才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源语言,做到“神似形也似”,除非二者不能兼顾而仅考虑语义等值。换句话说,从原则上讲语法范畴、词汇范畴与语义范畴同等重要。本文就是通过比较汉英介词差异及汉语介词兼类词的英译来探讨这一问题的。限于篇幅。我们只讨论介词兼作动词的情况。?36?万方数据以归为两个类型:其一是一味从正面去比附西文,误认为汉语的介词就等同于西文的介词……其一就是一味从反面去比附西文.误认为汉语介词既然有些不同,所以汉语就不能有介词……。”可见,汉语介词与英语介词是有差异的。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别有二。首先.汉语介词在语篇中关系重大.徐枢指出“用错了一个实字,通常只限于实词本身;而用错了一个虚词,则往往会影响整个组合的关系或全句语气,它的使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徐枢,1997:57)。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指的也是包括介词在内的虚词在语篇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中的介词却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险,许多情况下用错了介词并不影响到整个语篇的内容。其次,汉语介词多数从动词演化而来,有些词仍兼作动词。孙玄常认为“汉语的特点之一是介词往往兼作动词”(转引自林泰安,1993:101―4).故而把这种特征上升到更高层次。英语介词从古至今只有形式上或意义上的变化,没有从动词演化而来的情况,而且现代英语中介词兼作动词的情况并不存在(Groom 1934,Cannon1987,Bauer1994)(英语中介词except与save兼作介词与动词,但词源不同。比如,save的介词与动词用法分别源自法语介词sauf与动词sauver)。需要说明的是,regarding,con―sidering,including。touching,concerning等介词并没有兼作动词。因为它们本身不是动词,只有去掉词尾之后才作为动词使用。况且,这些词是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而来。可见,英语介词与动词间没有汉语介词与动词间那样的兼类关系。三、汉语介动兼类词的英译如前所述,汉语介词有时兼作动词,翻译时需小心对待,否则难以准确传达原义。这要求首先确定兼类词在具体语篇中的类别。马真(1988:17―8),周小兵(1997:110)提出了区分兼类词中介词用法与动词用法的一些方法。比如,兼类词作动词时可带“着/了/过”,作介词时没有此项功能等。但具体操作不易把握,翻译中可以采取对译检验的方法加以把握。关于汉英介词差异的一个典型译例恐怕算是对for与against的汉译。普遍认为.类似Iamforyourplan与Iamagainstyourplan中介词for与against应分别译为汉语“赞成”与“反对”,而不能译为汉语介词。反过来,遇到汉语“赞成”与“反对”也可以分别万方数据用for和against加以英译。事实上,介词for有近20种用法,其中一个便是用来表示赞成、拥护或支持一个对象,相当于汉语“有利于、倾向于”(陆谷孙,1993:673)。而approve,adhere,favor,endorse,agreewith等通常表示法律专业的“赞成”;lendourcoun―tenance,declarefor,heldwith.holdwith,infavourof,ingoodpart,second,optfor等常见于商业领域的“赞成”;concur,consent则常用来表达航空专业的“赞成”。显然,for与“赞成”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等同。前者的语气是非常弱的。又如,有人将Weareallhappyatthenews中的介词at译为“听到”.并指出类似句型中的at都应译为动词。既然如此,那么Weareallhappyatyourarrival中的at应该译为“听到”或是“看到”或是“知道”呢?显然,这是无法类推的。实际上,汉语中的介词“因”“由于”等介词完全可以表达以上类似句型中的at。比如,Weareallhappyatthenews可以译为“我们都因这则消息而感到高兴”;Weareallhappyatyourarrival可以译为“我们都因你的到来而高兴”。我们发现,有不少的误译或漏译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汉语介词具有兼类特征而造成的。确定兼类词的类别是重要的一步,英译应尽可能体现其类别特征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原意。反过来,无法确定兼类词的类别时也可以通过英译加以检验。不能够译为英语介词的通常不是汉语介动兼类词中的介词。将汉语介词译好,关键是要把握介词的兼类特征。一味强调语义等值而忽视词汇语法等值会造成翻译中的一些误区。以下我们以“在、给、有”为例并参照《野草》及其英译本的译法来讨论介动兼类词的翻译问题。1.关于“在”汪树福(1984:115―122)认为介词结构是全能结构,可以充当主语、状语、补语、宾语、定语及谓语。这说明了介词结构的功能,但未能找到区分介词与介词兼类的途径。比如。以下结构中“在”是动词还是介词呢?(1)瀑布在襟袖之间。(朱自清《绿》)(2)地在山与水之间…(郭沫若《峨眉山下》)(3)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通常.汉语“在…之间“在…中”的结构中“在”被当作介词。但是,如果当作介词看待,以上几句的英译就可能是:(1a)。Thewaterfallbetweenthefrontand?37?sleeveofgarment.(2a)’Landbetweenmountainsandwaters.(3a)’Heintheprison…显然,这些译文都有问题,缺少谓语动词。这表明,上述例子中“在”用作动词,译文中需要加上动词才能正确表达原意。《野草》使用“在”字的典型句子及英译略举如下:(4)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秋夜)))Behindthewallofmybackyardyoucanseetwotrees.(5)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底罩上喘气。(《秋夜》)Onthepapershadetwoorthreeothersrest,panting.(6)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影的告别》)AtthetimewhenIlosetrackoftime,Ishallgofarawayalone.(7)但暗夜又在哪里呢?(《希望》)Burwhereisthedarknight?(8)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的是雨的精魂…(《雪》)Ontheboundlesswilderness,under heaven’Schillyvault,thisglitter―ing,spiralingwraithistheghostofrain...(9)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影的告别》)ThereissomethingIdislikeinheaven;1donotwanttOgothere.(10)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雪》)ButbeforemyeyesIcanseethewintryflow―ersinthesnowywilderness.句(4)、(5)、(6)、(8)中的“在”都属于介词,英译也采用介词表达,原意与译意完全吻合,无懈可击。句(7)的英译文已没有介词,这进一步表明原文“在”是个动词,其译法也没有问题。而句(9)与(10)的译文值得商榷。句(9)的“在”译为介词in并与heaven搭配,英译文的意义就成为“在天堂里我有不乐意的”。隐含着“在其他地方我有乐意的”或“在天堂里我仍有乐意的”,不会导致强烈的后果“我不愿去”。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该句中“在”用作动词。如果把“在”的动词意义译出来,上述误解就可以避免,即“SomethingIdislikeis(exists)inheaven.IdonotwanttOgothere.”这表明,是因为“有我不乐意的存在于天堂里”所以“我不愿去”。句(10)的不足之处仍然出自“在”。原文“在雪野中”之前有动词“开”,故译为介词词组“inthesnowy?38?万方数据wilderness”没有错。但“在雪野中”的“在”仅仅用作介词,它不能替代动词“开”所表达的意义,它也没有兼作动词而概括“开”的意义。换句话说,“在雪野中”并不表明正在“开”。因此,需要在inthesnowywilderness之前添加一个动词,可用blossom或blossoming。2.关于“给”朱德熙(1979:2)认为,“大夫给病人打针”和“我给妹妹买了一辆自行车”中的“给”是不同的,后一句的“给”从意义上来说可以表示“给予”,是动词。而齐沪扬(1995:83―9)认为该句的“给”缺乏真正的动词意味。从汉语角度出发,这种争议各执一词,都有道理。但如果用英译反过来检验就不难区分了。“我给妹妹买了一辆自行车”不会译为“(Igavemysisterabikebybuying”,也不会是“(IgavemysistertObuyabike”,即此处的“给”无法用动词来表现。该句可译为Iboughtabikeformysister.“formysister”体现了“给”在该句中的介词特性。因此我们认为,“我给妹妹买了一辆自行车”中的“给”是介词。《野草》使用“给”的典型句子及英译略举如下:(11)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求乞者》)Idonotgivehimalms,IhavenowishtOgivealms.Istandabovethosealms―givers.ForhimIhavemydis―gust,suspicionandhate.(12)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复仇II》)Thesoldiersputonhimapurplerobe...(13)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复仇II》)Aftertheyhavemockedhim。theystripoffhispur―pierobe...(14)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风筝》)Nowthespringofmyhomeisintheairofthesestrangepartsagain.Itcarriesmebackmylong―departedchild―hood...t15)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立论》)WhenheisonPmontholdtheycarryhimOuttOdisplayhimtOtheguests.(16)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灯火给我接续的光。(《一觉》)WhileIhavebeeneditingthesunhasset。andIcarryonthelamplight.句(11)的“给”与“与”同义,两者合起来作“动词”用,英译用have与for搭配,表达意义很完整;句(14)中“给我+名词”的结构表明“给”是动词,用“carriesmeback假如“有”与“没有”不能用作介词。那么遵循尽可能体现原来词类特征的原则,句(17)、(18)、(20)的译法不恰当,都应当改为动词。但改为哪个动词呢?Have或是own?看来都不妥。因此,(17)用voidto”来表达“给我…回忆”也没有问题;句(15)中“给”是表对象的介词,译为“to(theguests)”很合适。对于句(12)和(13)中的“给”,学者们颇有争议,有些把类似“给某人做…”这一结构中的“给”当作动词,有些则把它当作介词。如果当成介词,(12)与(13)的英译可分别为Theaof,(18)用not…with,(20)用without都较理想地表现了“没有”的介词特征。(19)用are来表现作动词用的“有”也是合适的。对于介词“有”译为英语介词。再看以下两例:(21)那块钻石有核桃那么大。(林泰安)(22)他有他哥哥那么高。句(21)与(22)中的“有”是无法以表动词“有”或“拥有”的英语词来表达的。简易、清晰的译法就是采soldiersputonpurplerobeforhim及Aftertheyhavemockedhim,theystripoffthepurplerobeforhim.句(16)的译文对“给”的处理欠佳。理由有三:一是“灯火给我接续的光”突出“灯火”以与“夕阳”形成对比,译文以“I”开头,原文的客体“我”成为主体。二是“给接续的光”相当于“接续的光给我”或“为我接续的光”,“给”用作介词。三是虽然“夕阳西下”,但“灯火”“给我接续的光”,具有强烈的转折意义。由此看来,该句中的“给”的介词特征应当体现出来,而且要表现其对比意义。试改译为Whileeditingthesun用英语“as…as”结构,即Thewalnut.Heisasjewelisasbigasatallaashisbrother.该结构中,后面的as是介词,aswalnut和ashisbrother分别表达了“有核桃”与“有他哥哥”,介词as则表达了句中的“有”,这里的“有”都是介词。四、结语说汉语介动兼类词非得分别译为英语介词和动词,或英语介词非得译为汉语介词不可。那是绝对化的说法。我们也并不是想说一种语言里解释不清的Ihavebeenonhasset,butthelamplightcarrieslightforme.3.关于“有” 词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通常,汉语语法书都把“有”当作动词或助词。宋玉柱对“那块钻石有核桃那么大”这类的句子中“有”的词性提出了疑问(转引自林泰安,1993:100)。林泰安(1993:100―4)认为.“有”和“没有”都可以用作介词。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呢?《野草》英译本中关于“有”与“没有”的翻译兴许能作答。“有”用作动词是学者们所公认了的,但用作介问题一定得用另外一种语言中的现象媳以锯释。不过,依据我们的考察,英译汉语介动兼类词时尽可能体现其类别特征有助于更准确地翻译,英译本身反过来又更进一步明晰兼类词的类别特征。如果把握并应用好这一点,那么在汉语语篇英译中对介词的处理会更趋准确、达意。(17)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情,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希望》)Butmytranquil,voidofloveandheartisvery参考文献[1]Baker,M.InOtherhate,joyandsadness,wo一5~4CoursebookonTransla―colourandsound.tion[M].London:Routledge,1992.[2]Cannon,G。英语史[M].尹敬勋译.北京:中国对外翻(18)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风筝》)Proppedupagainstathebigstool译出版公司,1987.[3]HsunLu.WildGrass[M].FengYu―sheng(trans).ForeignLanguagesPress,l974.wasthebambooframeworkofpastedyetwithpaper.butterfly―kite,not(19)雪竹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雪》)InsnowywildernessaretheE43Nida,E.A.TowardSpecialaScienceofTranslating:withattdProceduresIn―blood―redcamellias...ReferencetoPrinciplesvolvedinBiMe1964.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20)回到媾去,就没有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过客》)Ifback,there’SnotaIgoa[5]程克江.汉语介词研究综述[J].新疆大学学报.1989(2):10l一8.placewithoutacelebrities,notplacewithoutlandlords,notsionandcages...placewithoutexpul―[6]黎锦熙.刘世儒.汉语介词的新体系I-J3.载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M].上海教育出版社.原载《中国语?39?万方数据文》1957年2月号.[7]林泰安.介词“有”家三探[J].殷都学刊.1993(43:100―4.处理[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1997(7):56―8.[16]杨炳钧.汉语成语中概数词“一”的文化内涵与英译[J].香港《翻译季刊》,1999(13)一(14).[17]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野草》赏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18]张美芳.翻译学――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A].载黄国文、张文浩编《语言研究群言集》[c].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19]周小兵.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1997(3):109一115.[20]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口].中国社会科学,1980(1):173―8.[8]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j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1]齐沪扬.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J].上海师大学报,1995(4):83―9.[12]孙瑞禾.汉语虚词英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3]谭载喜,尤金?奈达.论翻译学的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l987(1).[14]汪树福.介词结构是全能结构[M].安徽师大学报,1984(4):115一122.收稿日期责任编校2000―.06――19[i5]徐枢.谈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虚词条目的薛旭辉《外语教学》向海内外广大读者作者致意值此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时,金风送爽、万象更新之际,中国外语核心期刊《外语教学》杂志主编杜瑞清、副主编周世范、王和平暨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海内外新老订户、广大读者、作者及所有外语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对《外语教学》的支持与厚爱。《外语教学》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备。《外语教学》深深扎根于 外语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永远是广大外语工作者的忠实朋友。2000年《外语教学》当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并再度被确定为中国外语核心期刊。2000年11月《外语教学》编辑部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学会工作单位。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在创新思想指导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千年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新世纪扑面而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和平进步,让我们脚踏实地用扎扎实实的工作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创造新世纪的辉煌。编辑部电话:(029)5309400邮编:710061传真:(029)5261350?40?万方数据
联系客服:cand57</注册化工工程师含金量很高,在经济建设中从事化工工程(包括化工、石化、化纤、医药和轻化)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有这个证书。那么全国注册化工工程师报考条件,注册化工工程师考几年,注册化工工程师如何备考~等等这些问题你都知道吗?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评录音:--网友的作品
评录音:--网友的作品
关注该文章的人还关注
赚金币提示:把下面的链接地址复制分发给您的朋友或其他网站,每个点击就赚10金币!/newsclick-481-85392-0.html
英语新词汇与常用词汇高瞻远瞩放眼全球
每天学英语
想进步,请坚持参与每天学英语活动!
每天一词:
最新社区精华帖子
走遍美国教学版
哈利学前班[英语儿歌]
海绵宝宝 英文版
风中的女王第1季
经典学习方法
文章资料目录导航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资源播放平台,如果站内部分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Copyright &
大耳朵英语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dher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