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哪些

怎样在知乎找到我感兴趣的人以关注他们? - 知乎112被浏览9310分享邀请回答/question/19550915)这个问题中的答案总结,转贴如下:知乎上有哪些【业界领袖】?知乎在【互联网 IT 】领域有哪些专家级人物?知乎上有哪些知名【产品经理】?知乎在【投资】领域有哪些专家级人物?知乎在【媒体、出版】领域有哪些专家级人物?知乎上有哪些知名的【blogger 】?知乎在【电影】领域有哪些专家级人物?知乎在【法律】领域有哪些专家人物知乎在【音乐】领域有哪些专家级用户?知乎在【摄影】方面有哪些专家?知乎在【日常生活、文艺、星座】这方面有哪些专家用户?知乎上有哪些 Geek ? 1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6 年,心理学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研究? - 知乎634被浏览38025分享邀请回答mp./s/zDRslS4ypJIIS0Fv1pzrGg
)痴迷型的人虽然渴望亲密,但同时“被拒绝”又是他们最核心的担忧。
该研究就发现,痴迷型的人对无手机的恐惧,是因为担心自己无法及时回电或联系他人,从而带来他人的误会,导致对方相应对待自己——这是一种对“被抛弃/被拒绝”的恐惧。 2.一些人的“恐同”情绪可能是由于被同性吸引
“恐同情绪”(homophobia)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恐同者想要否认内心来自同性的吸引。Boris Cheval等研究者(2016)针对这一可能的现象做了一组实验。线下招募来的38名异性恋男性先接受了“恐同程度测试”,接着他们分别观看一对异性伴侣及一对男同性伴侣的照片,直到可以做出评论即可关闭照片。 结果显示,低恐同情绪者观看异性伴侣照片的时间明显比观看同性伴侣时间长,而高恐同情绪者观看同性伴侣照片的时间与异性伴侣照片一样长。另外,高恐同情绪者对同性伴侣照片的“愉悦度评定”(pleasantness rating)也高于异性伴侣照片。 研究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受到了小样本量的影响,但也从心理实验的角度给“恐同者其实被同性吸引”这一观点提供了更多证据。
3. 抑郁症影响着亲密关系中的双方
抑郁症被称作“我们的疾病”(we-disease),因为当抑郁袭来不只是患有抑郁症的人会受到影响,他/她身边的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Liesel L. Sharabi等研究者(2016)通过向抑郁症治疗机构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了135对抑郁症恋人(伴侣中有一人患有抑郁症)的有效问卷,通过填写开放式问卷,研究者分析了抑郁症在亲密关系中的9种影响。其中包括“对对方的情绪消耗”、沟通问题,孤立感等8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一个正面影响:增强的亲密感(enhanced intimacy)。 研究结果显示了这九项影响都存在于抑郁症恋人之中,抑郁症通过“传染”(比如患有抑郁症的一方拒绝社交活动直接导致他/她恋人的社交活动也大大减少),“共同作用”(比如患有抑郁症的一方压抑了性冲动,他/她恋人的性冲动也将无法得到满足)等模式影响着抑郁症患者及其恋人。
4.把过往创伤当作身份认同的核心,会让创伤的影响更持久 过往的可怕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可能有很大不同,那些将创伤经历当作身份认同的核心的人,受创伤的影响会更加严重与持久。 Ines Blix和她的同事们(2016)跟踪调查了259位在2011年经历了恐怖袭击的政府工作人员,在恐怖袭击过去后的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参与者分别向调查者报告了自己的创伤症状,包括神经紧张,过于警惕, 或麻木等。同时,他们还要报告“这次恐怖事件对他们的人生是否是至关重要的(central)”。 结果显示,那些将可怕经历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的人,通常受创伤症状比其他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更明显。Blix(2016)认为,将创伤经历当作身份认同核心的人“升级”(launching)了创伤,这一发现或许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更好的创伤后治愈,因为这种“创伤事件为中心”(event centrality)的观念可以通过干预被改变。
5.拥有暗黑人格的人在速配约会中更容易成功
暗黑人格的特质,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黑暗三角”的三种人格特质——自恋、心理变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被认为与速配约会有着密切关联。(要了解“黑暗三角”,点击查看
Emanuel Jauk和他的同事们(2016)通过网络招募了90名被试者(46名女性,44名男性,均为异性恋),并为他们安排了两两间的速配约会。被试者在约会前均完成了暗黑人格测试,大五人格测试(用于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格测试,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五个维度)以及外表吸引力测试。每位被试者最终会给每一个约会对象打分(作为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发展对象的分别打分)。
结果显示,无论被作为短期关系还是长期关系发展对象被打分时,具有“自恋”特质的在男女在速配约会中均收到了欢迎(男性中自恋与外向的组合,女性中自恋与外貌魅力的组合,尤其受欢迎)。而在短期关系发展中,女性的心理变态倾向则受到了欢迎。6.这一代人比前一代人更害怕长大 “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指的是青少年晚期(late adolescence)到真正成年之前的这段时间(一般认为是18-25岁的这段时间)。April Smith等研究者(2016)做了一项关于“对成熟的恐惧”(maturity fears)的研究。 该研究的结果来自于对两组数据的分析。第一部分数据来自美国一所东北部私立大学,共3291名在不同时期就读于该校的大学生,分别在,年填写了关于“成熟恐惧”的问卷;第二部分数据来自美国东南一所公立大学,共673名在不同时期就读于该校的大学生,于, 年填写了关于“成熟恐惧”的问卷。 结果显示,现在的大学生们对“成熟”的恐惧程度比起以前的大学生愈发强烈。研究者分析,导致这一心理现象可能有几个主要原因:竞争激烈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持年轻”的社会压力,以及个人内心对责任加重的惧怕。 7. 经历过刻骨铭心爱情的人更相信自由意志,同时也更相信宿命论 体验深度恋爱可能对人们关于自由意志的信仰及对命运的看法都会产生影响。Jordane Boudesseul等研究者(2016)通过网络招募了共257名来自印度和美国的被试,并请他们在网络上填写了一份问卷,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过往或当下恋爱关系的强烈程度(intensity),第二部分则是对自由意志(如,人们对自己的决定有完全的掌控力)的信仰,以及对宿命论的看法(如,是否相信人的未来完全是天注定的)。
结果显示,越是体验过刻骨铭心爱情的人,不仅更信仰自由意志,也更相信“命中注定”。研究者分析,这样的结果显示人可以是“兼容者”(philosophical compatibilists),即我们可能同时相信人是自由的且命运是天注定的。而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恋爱一方面让人觉得自己是快乐且充满力量的,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让人失去了一部分自由。8. 人们倾向于把很久以前的不好经历想得更加严重 Robert Smith和Norbert Schwarz(2016)最近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人们会倾向于把很久以前发生的坏事想得比实际情况更加严重。 Smith和Schwarz给了164位被试一个假想情景——你有一个外地的朋友Dan去了一家餐厅吃饭,接着你会拿到一条来自Dan对这家餐厅的评价,并根据这条评价描述对餐厅的印象。其中,部分被试者被告知Dan是上周去的这家餐厅,另外的人则被告知Dan是去年去的这家餐厅,而不同被试者拿到的Dan对餐厅的评价也有好有坏。 实验结果显示,在同样拿到Dan对餐厅负面评价的被试者中,那些被告知Dan是一年前去餐厅的被试者对餐厅的印象更加不好。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记忆是会随着时间而被遗忘的,因此那些过了很久还被清晰记起的记忆一定是“更加重要且极端的”。研究者建议,如果你对一件事有更新更具细节的记忆,可以用它替换掉更早的不好记忆,以防止你对过往不好经历的记忆走向极端。 9. 受重度抑郁困扰的人依旧有可能再次找到快乐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离开抑郁的“情绪牢笼”是有希望的。Esme Fuller-Thomson 和他的同事们(2016)基于2012年加拿大国民心理健康调查(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 Mental Health)数据进行了一项关于抑郁症康复的研究。 数据显示,20,955位加拿大国民中有2528位曾被诊断为抑郁症,这个群体中有2/5已经完全康复(远离抑郁症状及心理健康问题超过一年及以上)。那么,这2/5的完全康复者与剩余的3/5群体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 研究者通过这2528位被试者填写的问卷发现,完全康复者的最大特征是拥有“情感支持系统”(supportive relationships)。完全康复者在 “我有给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人际关系”这一项上勾选的“是”次数比尚未完全康复者多出七倍。该研究还发现,生理健康程度及收入也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此外,患抑郁症的时间长短与是否可以完全康复没有相关关系,而这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此前是否有过患抑郁症的病史则对能否完全康复有重要影响。10. 爱思考的人可能比不爱思考的人更“懒”?
热爱思考的人比较不爱运动吗?Todd McElroy等研究者(2016)在佛罗里达海岸大学随机招募了一批大学生进行“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测试,选出30位爱思考的学生和30位不爱思考的学生,并向他们发放手环记录仪器,对比了这60位“爱思考者”和“不爱思考者”的肢体运动状况。 结果显示,在工作日期间,爱思考的30位学生的运动量大大低于不爱思考的30位学生;双休日期间,这个差距则近乎为零。研究者表示,工作日期间的对比数据说明了人们此前的一些看法是有迹可循的:不爱思考的人比爱思考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并且厌恶无聊。研究者称,60位学生的样本量不足以解释这个现象的全部,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不爱思考的人会试图通过运动来逃避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的验证。)References1. Konok, V., Gigler, D., Bereczky, B.M. & Miklosi, A. (2016). Humans’attachment to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sty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1, 537-547.
2. Cheval,B., Radel, R., Grob,E., Ghisletta, P., Demicheli,F.& Chanal.J.(2016). Homophobia: An Impulsive Attraction to the Same Sex? Evidence From Eye-Tracking Data in a Picture-Viewing Task.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13,825-834.
3. Sharabi, L., Delaney, A., & Knobloch, L. (2015). In their own words: How clinical depression affec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3 (4), 421-448. 4. Blix, I., Birkeland, M., Solberg, Hansen, M., & Heir, T. (2016). The Launching and Ensnaring Effects of Construing a Traumatic Event as Central to One’s Identity and Life Story.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doi: 10.1002/acp.3224.5. Jauk, E., Neubauer, A., Mairunteregger, T., Pemp, S., Sieber, K., & Rauthmann, J. (2016). How Alluring Are Dark Personalities? The Dark Triad and Attractiveness in Speed Da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oi: 10.1002/per.2040.
6. Smith, A., Bodell, P. L., Denoma, J., Joiner, T., Gordon, K., Perez &M., Keel,P.(2016).“I don’t want to grow up, I’m a [Gen X, Y, Me] kid”, Increasing maturity fears across the deca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doi:10..
7. Boudesseula, J., Lantiana, A., Covab,F. & Bèguea,L.(2016). Free lov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belief in free will, determinism, and passionate love.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36,47-59.
8. Smith,R. & Schwarz, N. (2016). Metacognitive Inferences From Other People’s Memor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2,285-294.
9. Thomson, E., Agbeyaka, S., LaFond, D.& Klug, M.(2016). Flourishing after depressi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complete mental health among those with a history of depression. Psychiatry Research, 242,111-120.
10. Todd McElroy, David L Dickinson, Nathan Stroh, Christopher A Dickinson.(2016). The physical sacrifice of thinking: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1,1750 – 1757.
以上。想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欢迎关注 。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307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十二星座测试最感兴趣工作领域是什么?
十二星座测试最感兴趣工作领域是什么?
月光小屋乐园
摩羯座:艺术家摩羯座天生爱艺术,脑子里的idea特别特别多,所以他们适合搞艺术,搞创意,给人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大多摩羯座最后都成为了特别出色的设计师,他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高水准审视角度,使他们具有超乎常人的优势。水瓶座:家庭化办公水瓶座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种朝九晚五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样太墨守成规的工作纪律会让他们备受折磨,所以,如果可以,他们比较倾向于家庭办公化的工作,就是那种在家睡到十点起床,花数个小时搞定工作之后,自由做自己想做事情的情况。或许自由撰稿人是个不错的选择。双鱼座:记者双鱼座特别喜欢和人交流沟通想法,所以他们很适合去当记者,不断和牛逼的人接触,然后学到新的知识,都会让双鱼座们受益匪浅,而越是自我提升,他们工作起来也越起劲了,如此良性循环,大双鱼一定会是个合格的记者。双子座:咖啡厅双子座喜欢文艺的一切,文字,歌曲,食物……和文艺有关的内容他们都很感兴趣,甚至一家有文艺情调的咖啡厅和书店,他们都是十分愿意去那里工作的。然而,还得考虑到双子座的玻璃心,他们比较适合那种开朗善良的上司,如果上司太过苛刻爱摆架子,双子座是接受不了的。巨蟹座:公务员巨蟹座心目中,与世无争的工作才是最好的,他们对于工作领域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太有压力了,否则他们会在压力之下活得很痛苦艰辛。因此,巨蟹座感兴趣的工作莫过于公务员了,铁饭碗,稳定,一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适合想要过得简单又安稳的巨蟹座。狮子座:演艺圈狮子座感兴趣的工作领域,一定是要能够让他们在大众视野里大放异彩的那种,比如说混迹于演艺圈,成为特别有名气的模特,或者歌手,或者演员,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一个让世人看见他们的奠基点,他们就可以带来一场风靡全人类的“风暴”。处女座:医生处女座对颜色有着偏执和强迫症,他们喜欢那种比较安静、单调的色彩,太过鲜艳的色彩会让他们觉得心情很浮躁不定。因此,他们或许还是比较适合当一名医生或者护士吧,每天面对着纯一色的白或者粉,也就省去了很多对于颜色的挑剔。天秤座:美食试吃员天秤座这个对于美食爱到不行的星座,如果有机会,他们一定想要找到一个一边吃一边工作的工作,其实这个工作还真的有,那就是美食试吃员,在吃美食的同时给大家做节目,朝大家介绍某个美食的口感和特殊香味。真是吃喝和工作两不误,适合大天秤!天蝎座:网站设计天蝎座感兴趣的工作领域,莫过于一些能够最快速给他们带来成就的工作了,比如说搞网站建设,做产品运营,诸如此类的能够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施展,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需要高智商才能完成的,天蝎座超级喜欢挑战。射手座:老师射手座从小就想当一名老师,报效祖国,继续培养祖国下一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愈发觉得,和纯洁无心机的小孩子们待在一起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不用面对尔虞我诈的技俩和攻心之计,或许可以活得快乐些吧。白羊座:娱乐事业不错白羊座不适合太过气氛凝重的地方,对于爱笑爱闹的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煎熬。所以,他们一般会考虑有娱乐性质的工作,比如说做一档娱乐节目的编导,那么就恰好和他们的欢脱性格相匹配了,每天都会有好心情~金牛座:各大银行金牛座对能够看见实际利益的工作特别有兴趣,那种每天和money打交道的感觉简直不要太棒,虽然不是自己的,看一看过过眼瘾也是不错的,所以他们适合去各大银行工作,每天摸着那特别有质感的人民币,爽呆了吧,哈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月光小屋乐园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只有不断寻找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兴趣的领域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