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头围标准表快满月了头围有长就看没到脑门跳动这样正常吗

头型会影响婴儿大脑发育?
青年时报 微博
[导读]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小孩子如果睡姿不当,头睡扁了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这是真的假的呢?  昨天,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勤告诉记者,最近常有新妈妈带着满月的宝宝来医院。前两天,就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长疏忽睡姿问题,在里让孩子的头朝一个方向睡觉,长时间下来,孩子的头睡歪了。而记者看到,网上也有流传称,小孩子如果睡姿不当,头睡扁了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  小孩刚出生时的睡姿真的能影响头骨形状吗?如果有影响的话,怎么睡才有利于头骨发育?浙江省中医院儿科董勤主任认为,的睡姿的确会改变小孩子的头型,孩子的睡姿不当,可能带来不少危害。特别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哮喘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儿,千万不能趴着睡,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窒息。而婴儿塑造头型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一个月,但睡扁头会影响大脑发育,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  睡姿影响婴儿头部造型  中国传统习惯让婴儿仰天睡,把后脑勺睡平,显得富贵大方;西方却鼓励婴儿趴着睡,圆头高鼻,五官更加立体。为了使得婴儿能够有一个扁平的“好头型”,中国的家长往往习惯让婴儿仰睡,家住转塘的邓妈妈就为此感到头疼。  “宝宝现在已经快满月了,最近睡觉的时候老是爱动,不喜欢仰着睡觉。我和老公给他制作了一个特别的枕头,用毛巾包住一些质地柔软的纸片,再将毛巾两侧向内折进几圈,使孩子仰睡的时候能保持固定姿势。”  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勤认为:“睡姿可以影响头骨的形状,如果长期压迫同一位置,头骨就会变形。”  美国儿科学会工作人员也指出,6个月之后,大部分婴儿睡觉都会翻来翻去,并不会保持一个睡姿不动。而头骨的生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就算之前睡扁了,6个月之后也会慢慢圆回来,家长不必为此担心。  美国儿科学会工作人员同时也给了一些建议,比如睡觉的时候,家长可以每次适当改变孩子头着力的位置,比如稍微向左偏或向右偏,另外,当婴儿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多让他们趴着玩耍。只有头骨严重变形时,才需要矫正,但这样的情况非常少。  睡姿不当易致婴儿猝死  不当睡姿,除了影响婴儿的头型外,严重的还会给婴儿带来各种危害和风险。据了解,以往在西方,家长普遍推崇让婴儿趴着睡,认为这样有利于胸廓和肺部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婴儿的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  但到了1992年,西方就不再广泛呼吁婴儿趴着睡觉,因为这种姿势是造成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最大危险,尤其是吐奶、咳嗽的婴儿绝不能趴着睡。  董勤主任告诉记者:“趴着睡会压迫婴儿的心胃等器官,如果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哮喘或者呼吸系统有疾病的婴儿,千万不能趴着睡。”  此外,目前不少家长给婴儿实行的是左侧睡或右侧睡的姿势。表示虽然侧睡对婴儿压迫最小,但不宜长时间侧向一边睡觉,这会导致婴儿左右脸不对称或歪头。  头型与大脑发育未必相关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家长普遍让婴儿采取仰睡的姿势。但不少家长发现,宝宝的脑袋睡扁了,这让他们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感到担心。头型与婴儿大脑发育到底有没有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婴儿的大脑发育?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此前有研究显示,颅骨畸形的儿童,在6个月时,其发育会较正常儿童迟缓,但到18个月时,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  美国华盛顿医学院精神与行为科学  系布伦特·卡利特博士与同事刚刚完成了研究,他们发现颅骨畸形的婴儿,与发育滞后存在关联。“这种关联的根本问题是:谁是在先的,是颅骨变形还是发育迟缓?还有,孩子长大之后,这种迟缓还会存在吗?卡利特认为,相较之下,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发育问题在先,“也就是说,存在发育问题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颅骨变形,进而引起大脑变形”。  对于这种说法,董勤说:“目前我没有听说头型与婴儿大脑发育或是智力存在关系。婴儿的大脑发育主要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闭合、前囟大小及前后囟门闭合时间来综合评价的。如果脑发育不良时,就会出现头围小、前囟门过小或闭合早等情况。”  疾病也会影响头颅形状  除了婴儿睡姿会影响头颅形状之外,医学上认为疾病也会影响婴儿的头颅形状,例如舟状头在大多数情况下与颅缝早闭有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舟状头对婴儿发育具有不利影响,有些地方认为舟状头的婴儿不仅不漂亮,而且智力发育上也存在问题。有些地方又将舟状头称之为“南北头”。传统认为这是家长让婴儿侧睡导致。但现代研究表明,舟状头和婴儿睡姿并没有关系,传统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据了解,颅缝早闭是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颅缝过早闭合,以致颅腔狭小不能适应大脑的正常发育,通常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董勤表示:“一般来说,颅缝早闭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例如某些先天遗传病、产妇难产、婴儿代谢病,或者是病毒感染等。如果是患有颅缝早闭的婴儿,头型可能也会异常,例如舟状头、塔状头或尖头畸形、枕部或前额斜头畸形。但大多数颅缝早闭的婴儿在出生时症状就已经很明显了,与婴儿的睡姿没有关系。”  提醒  头围小于同龄宝宝需警惕  董勤认为,家长需警惕的是,婴儿的大脑发育与头围大小存在一定关系。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婴儿从出生到2岁的时候,头围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则会变慢。一般来说,新生儿(即脐带结扎后28天以内的婴儿)为34厘米,6个月为43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8厘米。家长可用软尺从孩子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一圈进行测量。  “如果家长发现婴儿的头围小于同龄宝宝,而且抬头、坐立、行走或者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不上同龄宝宝的话,就要警惕婴儿是否大脑发育迟缓了,这时候应该及时带着宝宝到正规医院检查。另外,头围也需要定期测量。没有特殊情况下,婴儿的头围生长速度异常加快,也可能预示患上某种疾病。”  仰卧俯卧侧卧交替睡觉  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睡姿,才能让孩子睡得香甜、健康又安全呢?董勤主任专家建议,婴儿的三种睡姿各有优缺点,建议家长应当让婴儿以仰卧、俯卧、侧卧三种姿势交替睡觉,每天不要固定一个姿势,最好每3至4小时翻身一次。  董勤主任告诉记者:“孩子在睡觉时,不论哪种睡姿,都要注意不能让棉被等外物遮掩住口鼻而导致窒息。部分家长习惯将宝宝抱到床上,夹在父母之间,认为这样可以做好保暖工作。但如果不小心,棉被过高或者长度超过孩子脸部,就容易有危险。”  董勤提醒新妈妈们,在使婴儿保持仰睡姿势时,也要防止仰睡时,由于婴儿溢奶造成的窒息现象。“仰睡时婴儿吐出来的奶水,会聚集在婴儿的咽喉处,如发现不及时会堵塞口鼻,严重的还会吸入肺腔内,后果则不堪设想。”  对于现在部分商家推出的调整婴儿头型的头盔等产品,董勤则认为没有使用的必要。董勤说:“婴儿的头型问题,关键在于第一个月的时候,家长能够多留心多用心,避免孩子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造成挤压,或者回奶窒息。”  第一个月是塑造头型关键期  董勤主任说,婴儿的头部是由颅和面两个部分组成的,而颅部内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由于颅骨骨化不全,骨质较软。并且新生儿头部比较大,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新生儿的颈部肌肉尚无力转动沉重的头部,当某一片骨头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时,其生长的形状就会受到影响。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婴儿漂亮的头型是指颅后部较为扁平,也流传着几个“土方法”,例如使用蚕沙枕头,或是用米粒做成的米袋枕头。  什么样的头型最漂亮,董勤认为这与个人审美有关,但关键是不要出现类似反骨的情况,是指脑后有多余的骨骼形成棱角。“比如后脑勺扁平的头型较为漂亮的想法也能理解,毕竟后面若突出一块并不好看。这些民间方法也是可行之策,像蚕沙枕头还能使婴儿感觉到一丝凉意。但归根结底,它们的目的都是使婴儿的头放置在较为柔软的材质上,避免枕头过硬挤压孩子的头部。”  董勤主任提醒家长,要塑造婴儿头型,第一个月是关键。刚出生的婴儿,头颅顶端和后部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小孩子的骨头还没有发育完全,相对来说比较软。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使小孩子长期保持某个姿势睡觉,例如仰睡,后脑勺长期受压,自然会形成扁头。  “说到底,孩子的头型是什么形状,只是个审美问题,重要的还是得健康,不能落下病根或造成肢体畸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lingjuanwu]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生儿照顾详解(从1个月到12个月)
我的图书馆
新生儿照顾详解(从1个月到12个月)
新生儿照顾详解(从1个月到12个月)&第一个月&& &新生儿像嫩苗全靠父母来照料 提示语&新生儿像刚出土的幼苗,生命力脆弱,需要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了解新生无私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过程,是照料婴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喂养婴儿,没有什么比母乳更好的了。 &预防接种可使您的宝宝在传染病前得到有效的保护。&做母亲的您,固然要照好婴儿,可也不要忘了您自己。产后保健对您和您的宝宝都很重要。&分清哪是正常生理现象,哪是疾病,可帮您解除不必要的忧虑,又可使您的宝宝得到及时的诊治。&新生儿发育特点&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可以帮助您认识不正常表现。&国内以出生到满月(满30天)为新生儿。新生儿时期是小儿从胎儿时期依靠母亲到依靠自己独立生活的过度时期。这个时期新生儿抵抗力低,容易得病。父母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和正确的护理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出生时胎龄为37至42孕周,体重大于2500克(即5斤),身才大于4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孕满28周但未满37孕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5厘米的婴儿叫早产儿。有的婴儿尽管满40孕周,但体重低于2500克,称低体重出生儿,亦称为足月小样儿。一般情况下,都把早产儿与低体重出生儿视为一体。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即3斤)的新生儿,称为极低体重出生儿。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大于42周的出生婴儿,称为过期产儿,亦称为过熟产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000克(即8斤),称为巨大儿。&新生儿外观&足月新生儿,头发分条清楚,全身覆盖胎脂,基本上已无胎毛,耳壳软骨发育良好、轮廓明显,乳腺可摸到结节,指甲长到或长过指端,整个足底有足纹交错分成,男婴阴囊有较多皱褶、睾丸已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早产儿头发稀少而短,皮肤仍可见长的胎毛,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乳腺摸不到结节,指甲尚未到指端,男婴睾丸尚未降至阴囊,女婴小阴唇突出,手掌足底皱褶少。&新生儿皮肤。&新生儿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白色油腻样的东西叫胎脂。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很薄,皮下血管丰富,所以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但出生后由于光、空气中的理化因子及温度的刺激,使新生儿的皮肤变为斑状鲜红色,以颜面暴露部位最明显,称为新生儿红斑。红斑与红斑之间有正常的皮肤,3~4日红斑逐渐消退。&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呈现紫色。从出生第一声啼哭起,便开始呼吸。通过呼吸给血液输送了大量的氧气,由此皮肤便渐渐转向红色。如果紫色长时间不退,是血液供氧不足出现的紫绀,这多数是新生儿心脏或呼吸系统有病,应到医院小儿科去看病。&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必须在阳光充足情况下才看得清楚,巩膜(白眼珠)更为清楚。黄疸在第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黄疸可持续3~4周。新生儿虽出现黄疸,但一般状态好,吃奶好,没有什么不适表现,也没有贫血,大便不发白,可能是生理性黄疸。如果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周,早产儿在生后4周,黄疸仍未消失,则应到医院请儿科医生看病。&新生儿的呼吸。&新生儿的呼吸有两种类型,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胸廓起伏的称胸式呼吸,呼吸时表现为腹部起伏的称腹式呼吸。成人以胸式呼吸为主,新生儿呈现腹式呼吸。当新生儿呼吸急促时,常表现为小肚子起伏加快。足月新生儿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0~45次。睡眠中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正常未成熟儿呼吸频率可达60次/分,呼吸快慢、深浅不均更为明显。新生儿呼吸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现象,应找儿科医生诊治。&新生儿的心跳。&人每分钟心跳次数叫心率。心率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年龄越小则心率越快。新生儿心跳波动较大,出生时心率较慢,每分钟100~120次,以后逐渐加快,到7天时心率最快可达每分钟140~180次。以后逐渐减慢,到满月时达120~160次/分。未成熟儿心率比足月新生儿快。&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排第一次小便。如出生24小时尚未排尿的,应找儿科医生看病。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0~12小时内排第一次大便,称为“胎便”,呈黑紫色。若生后24小时尚未排出大便,尤其是有肚子胀和呕吐的,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新生儿胃容量。&了解新生儿的胃容量,可以掌握每次喂奶量,也可间接了解是否吃饱。足月产儿的胃容量约为20~45亳升,平均为30亳升。出生后第二周后明显增加。各婴儿钦入量的差异也愈来愈大。早产儿的胃容量较足月儿要小,体重越低,胃容量愈小。如出生体重为2000克(4斤)者,胃容量为10~25亳升,平均15亳升;体重为1500克者,胃容量仅6~14亳升,平均9亳升。&新生女婴阴道流血。&女婴在生后5~7天时,阴道可见少量血液流出,一般1~2天不经处理而自行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孕妇体内的雌性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当婴儿出生后,雌激素的影响突然中断,因而出现阴道出血。如阴道出血时间提早或延晚,出血的量较多,出血的时间延长,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出血,则应到医院诊治。&新生男、女婴乳房增大。&新生儿不论是男婴或女婴在出生后3~5天时,乳房内可发现黄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乳房表面皮肤不发红,也没有发热感,触之婴儿无反应,说明不痛,有时可挤出些乳汁。肿块会在2-3周内自然消失。这不是乳房内长东西,而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用手去挤,防止细菌进入,引起局部感染。&新生儿的“马牙”。&在新生儿的上腭中线上可见到灰白色小点叫上皮珠。在齿龈边缘也可见到灰白色隆起,俗称“板牙”或“马牙”。这些灰白点都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滞留而引起的肿胀,一般经九周或数月自然消失,对婴儿无任何不良影响,也不影响婴儿的吸吮,所以不必作任何处理。有些地方,特别是老人,认为必须把马牙用针挑破。这种做法不仅不必要,而且有危险。口腔粘膜挑破后,口腔内的病菌可由伤口进入血液而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马牙”千万不要挑破。&新生儿的“螳螂嘴”。&在新生儿二侧颊部可见到隆起的“疙瘩肉”,医学上叫“吸奶垫”,有些地区俗称为“螳螂嘴”。此系发达的咀嚼肌,是适应婴儿吸奶的需要而存在的,是有用的东西。但在有些农村,有一种传说和习惯,认为这块肉是肿物,不割破会长大,故用小刀将其割破,经常因此而发炎,这是错误的,千万不要这样做。&新生儿一过性斜视和眼球颤动。 人的眼球运动受肌肉和神经支配。新生儿的眼球运动还不能很好协调,可以看到两个黑眼珠不向同一方向移动,这种情况叫斜视,俗称“斗鸡眼”。有的新生儿的黑眼珠上下或左右颤动,医学上叫眼球震颤。这二种情况如发生在大孩子或成人身上是一种病态,而在机关报生儿时期是正常现象,经2~4周会自行消失。&新生儿的蛙形腿。&新生儿仰躺着时,二腿的膝关节常呈屈曲状,和青蛙腿的姿势一样。手也常因肘关节屈曲,放在胸前,手常常是握拳状。这是新生儿的正常姿势。如新生儿的四肢是伸直的,或四肢肌力偏低,反而是不正常,是有病的表现。&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所谓免疫功能,就是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人体的免疫力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体。总的来讲,新生儿时期细胞免疫功能基本成熟,但免疫的水平较低。非特异免疫力包括多方面,如皮肤、粘膜、毛发、淋巴组织等。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新生儿的皮肤妖嫩,防线不够坚固,易被病菌突破而入。口腔粘膜是防止病菌侵入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防线,新生儿分泌唾液少,口腔粘膜易干燥,病菌常有机会可乘。这些都是造成新生儿疾病的原因。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 &胎儿在母体内的体温比妈妈高0.5℃,出生后进入外界环境,即使分娩室温度高达24℃,比新生儿体温还低13℃。这么大的温度差,加上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多等使其散热更快,出生后1小时体温可降至35℃;如当时室温在30~32℃,那末体温在生后6~8小时可恢复至36℃~37℃。室温第二天须降至22~26℃,这样体温才能保持正常水平。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室温过高,新生儿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若同进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新生儿就会发生“脱水热”。所以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通风,供给足够的水分。冬天天气寒冷,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快,能量贮备不足,容易发生硬肿症状及肺炎,所以冬天要保暖。 &新生儿的特殊反射。 &在新生儿时期有许多特殊反射,它是大脑皮层未发育成熟的暂时表现,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新生儿时期没有这些反射或这种反射长期不消失,都是不正常的表现,是脑部有病的表现。以下是新生儿时期的特殊反射: &吸吮反射 &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为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层功能障碍。 &觅食反射。新生儿面颊部触及母亲乳房时,头即转向乳房,找乳头;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之,亦有类似反射,其意义同吮吸反射。 &握持反射。又称“达尔文反射”,用手指或木棍触新生儿手掌,引起指节屈曲活动,手抓紧手指或木棍。手的握持反射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为随意动作取代。新生儿期该反射缺失或二侧不对称均为病态;6个月后仍存在,也提示大脑病症。 &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操作者一手托其肩,一手将其头抬高15,然后迅速将手从头下撤出,其头即迭落。这时其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节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出生后暂时消失,提示大脑损伤;若一侧消失,考虑为臂丛神经损伤或锁骨、肱骨骨折;若长期存在消失现象则为大脑疾患。 &新生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 &新生儿不是只能吃,只能睡,而是已有丰富的感觉能力: &视觉。新生儿在出生后10~24小时,就可以将眼睛转向光源。但由于小儿出生2~3周内,两眼的活动常常是不协调的;同时,一遇到光线,眼睛就眯缝成线或闭合起来。因此,一般认为,此时新生儿还没有视觉集中(注视)现象。出生后第3周时,才开始出现视觉集中现象。 &听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的听觉是不灵敏的。原因是新生儿外耳道粘膜肿胀和羊水堵塞,并不能听到普通的声音。但心理学家魏兹曼的研究发现,出生后几秒钟的新生儿就能正确地把头转向声音出现的方向。 &味觉。新生儿喜甜味,对酸、辣、苦味表示拒绝并呈痛苦表情,但不如年长儿那么敏锐。 嗅觉。生后闻到母亲的气味,会感到欢愉,并且喜欢乳汁特殊的香味;对刺激性强的气味表示痛苦。 &全面了解衡量,看您的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提高。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成长为一个60~70公斤的成人,同时运动能力和智力不断增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对了解小儿健康情况极为重要。因此父母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生长发育既是一个连续过程又有阶段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就是说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这个系统发育快,有时那个系统发育慢。因此,一定要全面衡量生长发育情况,才能做出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结论。体重。&体重是反映儿童健康的营养状况的指标,也是最简便和敏感的指标,因而也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定期测量体重是了解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最重要工作,称为生长发育监测。健康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4公斤(5~8斤),在此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出生后一周之内,体重可下降6~9%,称之为生理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近年来由于提前开奶,重量体重下降时间已缩短,体重下降程度已减少。一周以后体重迅速增加,每天约增加25~30克。&身长。&身长是仅次于体重的、反映婴儿健康状况的指标,必须定期测量婴儿身长,以了解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47~53厘米。新生儿时期身长增加3~3.5厘米。&头围和囟门。&头围和囟门是反映婴儿是否有脑部和全身疾病的重要指标。&头围就是用塑料软尺从后脑勺突出的部位量到前额眼眉上边的周长。新生儿头围男孩平均34.8厘米,女孩33.7厘米。新生儿时期一个月头围增加1~2厘米。头围过大或过小,长得过慢或过快,都是不正常的,应到医院去检查。&婴儿头的前额上部有一菱形发软的无颅骨区叫做前囟(俗称囟门),前囟隆起或凹陷都是不正常的,应到医院检查。&新生儿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快满月的新生儿俯卧时,有时稍能抬头。由于脑的发育还未成熟,因此动作不协调,二手握拳,手舞足蹈。遇到刺激的声音,容易受惊和啼哭。新生儿对任何不愉快事情的反应都是啼哭,如饥饿、寒冷、过热、疼痛、尿布湿了等。 优育须知&新生儿初来人世,对环境适应能力很低,对疾病抵抗力也低,又不能正确表示自己舒服与否,因而新生儿护理十分重要。父母、老人必须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并且细心耐心地护理好新生儿。&房间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室温对保持新生儿健康很重要,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室温要保持30~32℃,第二天后逐渐降至22℃~26℃;对早产儿还要高一些,可保持在24℃~28℃。湿度也很重要,湿度就是指房间内潮湿的程序,一般湿度都用相对湿度。一般家长对湿度不太重视。温度与湿度有密切关系,如室温高、湿度低,会使温度增高,造成“干热”;如室温低,湿度高,则温度更低而感寒冷。湿度高有利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减少呼吸感染的机会,但也不能太高,太高则影响散热。新生儿的所需要的相对湿度以35~65%为宜。在家里,为保证湿度,可以在暖气上放湿毛巾。如烧煤炉取暖,则可在炉上放盆开水,通过水蒸气,提高湿度。在炎热的夏天可用湿拖把,多拖几次地,以保持需要的湿度。&洗澡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关键是要掌握室温、水温和方法。&年轻的妈妈不知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因小宝宝太小,手重了怕把骨骼折断,手轻了怕抱不住摔了。年轻的妈妈可让小宝宝仰卧在左臂上,头放在手掌内,先洗头部和上身,后洗下半身。用拇指和中指或无名指压住耳壳,堵外外耳道口,以防水进入外耳道。头稍下垂,先洗头,后洗脸。洗完头颈部后,让宝宝坐在盆内,头放在肘部,手托住臀部,洗胸产、腹部及下半身,最后轻轻翻过身,洗背部。在洗澡前,应先准备好大毛巾和需换的内衣裤。如在寒冷季节,毛巾及内衣要适当加温,水温应适中,用手浸水时不感到烫即可。在洗澡过程中,如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洗澡应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洗澡时翻动过多,引起吐奶。洗完澡后不要立即畏奶,因宝宝疲乏,需适当休息。&新生儿脐带的护理。&由于采用结扎脐带的方法不同,因而脐带脱落的时间不同。脐带未脱落前,注意不要让湿尿布浸泡脐部,如局部有点液体,可用消毒的棉棒擦去,涂以紫药水。如有红肿,先用棉棒沾酒精擦洗,再涂以抗生素软膏;如同时有发热、精神不好,吃奶不好,应到医院去检查。脐带脱落后,要注意局部有无分泌物,有无红肿,分泌物是一般液体还是脓性液体。如局部是脓性分泌物,尤其新生儿有发热、吃奶不好,精神不好,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 & 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妖嫩,易被擦伤和引起感染。因此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和防止损伤。在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采用干洗,即在换尿布后于皮肤的皱折处涂以少许植物油。除会阴部及臀部外,不用水洗。脐带脱落后可用盆浴,用无刺激性的肥皂,浴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不要用力擦。浴后,在皮肤褶处及臀部撒少许滑石粉,不要撒得过多,过多会因受潮而结成硬块,颈部不宜直接用容器撒粉,应撒在手上再涂抹,以防新生儿吸入。每次大小便后均用温水洗,以防发生尿布疹皮炎。尿布洗后必须多用几次清水洗净,以防肥皂的碱性未去干净而刺激皮肤。要经常注意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脓疱疹;如有,即使很小,也要重视。有的新生儿头上有针尖大的不透明小疱,这是皮肤感染,可用50%酒精局部涂抹,有明显效果。&新生儿的五官护理。&五官包括眼、耳、鼻、口腔、咽喉等器官。婴儿哭闹后或喂奶后溢奶,易将眼泪及乳汁流进外耳道,容易引起中耳炎。外耳道如有分泌物,不要直接用手挖,可用棉棒轻轻擦去。正常情况下,鼻孔也有一定分泌液,起到湿润鼻腔的作用;由于室温高,分泌物易变粘稠,甚至成干垢。婴儿鼻孔小,小的干垢也可造成鼻堵而致呼吸不畅。当宝宝张嘴呼吸时,就应想到可能是鼻腔有堵塞。可用棉棒或牙签卷上棉花轻轻地将鼻垢取出。眼有分泌物或眼屎时,不要用毛巾擦,最好用纱布浸温水后洗。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尽可能不用布去擦,以免造成损伤。多喂水是清洗口腔的好办法。&正确包裹新生儿。&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自然习惯地保持在胎内的姿势,屈曲着双腿,双上肢也习惯地抱在胸前,这种姿势是正常现象。有的人怕孩子总保持这种姿势,长大会出现“罗圈腿”,就把孩子的腿拉直,绑上“带卡子”,上肢也一起缠上“带卡子”,把孩子捆得紧紧的。这样,就会妨碍孩子的呼吸和运动,对孩子的发育不利。罗圈腿因孩子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佝偻病有关,和新生儿期绑不绑腿根本无关。&正确包裹的方法是,先把一块大尿布铺开或叠成大三解形,再用几块小尿布叠成长条,夹在孩子的双腿之间,一端压在孩子的屁股下,一端放在肚子上,然后把大尿布的双角,分别从孩子身体二侧围过来,压住小尿布,大尿布的外面放一块无毒的塑料薄膜或用一块尿兜,再把孩子放在夹被或毛巾被上,轻轻地放下双手,用被包紧后用宽布带打上结就中以了。这样小脚可在被包里自己活动,夏天可以把二只小胳膊也放在被包外边,以防过热。解放前,在农村有将新生儿放在沙土布袋里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新生儿破伤风,一定要废除。&细心观察新生儿啼哭。&人们常把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看作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如果生下来不哭,就意味着不正常。生后窒息的孩子一般不哭,这往往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哭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可以说哭是呼吸运动的一个标志,有力的哭声就是深呼吸的体现。父母亲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哭声。足月产的新生儿哭声宏亮;早产儿哭声弱小无力;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哭声小、弱、短,有时哭声发哑;有肺炎的孩子哭声小且短;孩子饿了哭声由小变大,一旦喂奶,哭声骤然停止,吃奶即不再哭,有时还会露出笑容;尿布湿了,室温过高,孩子也会大声哭闹;孩子消化不良、肠痉挛引起的哭闹,哭声尖锐,哭时二腿乱蹬。孩子哭闹得厉害找不到原因,尤其有时有呕吐、腹胀、精神不好、不吃奶、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新生儿臀部护理。 新生儿皮肤细嫩,臀部常被尿布敷盖,通气不良,如果尿布湿了没及时更换,可致臀炎。尿布宜用柔软、浅颜色而有吸水性的棉布,禁用带色的红布或蓝布。尿布要用弱硷性肥皂来洗涤,再用清水漂净肥皂,热水烫一次,最好在日光下曝晒,干燥后使用。婴儿的尿布湿了要及时更换,大小便后要冲洗臀部,以保持皮肤清洁。若婴儿腹泻,大便后除要冲洗干净外,也可涂一薄层植物油。涂抹时应用小棉棒在臀部皮肤上慢慢滚动,不可一下一下刷抹,不要使用油布或塑料布直接包裹臀部。&如果婴儿臀部护理不当,常易造成臀炎。表现为臀部皮肤潮红,有散的红色丘疹,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糜烂。臀炎时禁用肥皂水冲洗臀部,应用手撩水冲洗,或用小壶冲洗,洗后毛巾吸干,松开尿布,在室温条件允许时暴露臀部于空气中。也中用灯泡照射臀部,灯距患处30~50厘米,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烤后酌情涂以油剂或药膏,有破溃糜烂时,应到医院皮肤科诊治。&空气浴和日光浴。一般没有特殊异常的婴儿,出生三周左右,应使婴儿逐渐接触室外空气。最初选择天气好、风不大的日子,打开室内窗户,使婴儿接触室外空气5分钟,连续3~5天,适应之后再包出室外。抱婴儿到室外,要选择婴儿情绪好、身体好,天气晴郎的日子。春、秋季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夏天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以后;冬天大约掌握在吃吃饭前后。到室外进行空气浴,最初的时间大约掌握在5分钟左右,持续3~5天。以后,逐步增加到10~20分钟。最好每日能坚持室外空气浴。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只需打开窗户,不要抱婴儿以室外。室外空气浴,一定要戴帽子,注意不要使日光直射头部。&日光浴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化骨骼和牙齿,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并且能促进黄疸消退。新生儿日光浴要在室内进行,在中午日光照射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起不到作用)。开始让日光晒足部,以后逐渐增加到膝部、大腿、臀部、胸部等,直至全身,但不要直接晒头部,尤其是眼睛。开始晒4~5分钟,持续3~5天,以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头部应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带上帽子。&空气浴和日光浴只有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 从营养、卫生、方便、经济诸方面看,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 只要奶水充足,就不必再为婴儿添加别的食品。 初乳是个宝,千万别挤掉。&& & 要喂好婴儿,就要爱护您的乳房,并注意加强营养。 & & 为预防佝偻病,别忘记添加浓缩鱼肝油。 & & 母乳喂养。&& &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母乳喂养有很多优点。&& & 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的需要,并能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而改变其成份和分泌量,这是其他任何乳类所不能比拟的。&母乳容易消化、吸收。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母乳的蛋质含量虽较牛乳低,但其中乳白蛋白质较高,约占2/3,在婴儿胃内可形成较细软的凝块,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高,且完全溶解于乳汁中。乳糖能促进肠道生成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使婴儿腹泻减少。母乳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并含有较多脂肪酸,故脂肪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钙磷比例适宜(2:1),使钙容易吸收,故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低钙抽搐和佝偻病。&母乳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质A抗体,在肠道内不被消化,附在肠粘膜表面,抵御感染与过敏原侵入,从而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母乳中还有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也具有抗感染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母乳喂养方便、卫生、经济。在小儿需要喂奶时,随时可吃到温度适宜,无菌的母奶。如果不喂母乳而喂其他乳类,都要煮开消毒,等凉了以后再喂,那就麻烦多了。尤其在晚上,孩子饿了,母乳喂养成的母亲一个人就可喂饱孩子;而不用母乳喂养的,那就要一家人起来帮忙,全家都休息不好。此外,有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煮沸时会遭到破坏。由于母乳直接喂养,维生素C不会被破坏;而喂其他乳类时,维生素C由于煮沸而遭到破坏。&母乳喂养利于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新生儿感觉的发展。母乳喂养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包括拥抱、抚摸,嘴与奶头、皮肤与皮肤、眼对眼等各方面接触和传情,使母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满足新生儿的“依恋”心理,使之具有“安全感”。&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实验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婴儿生后一周能区别其母亲与别人的乳罩气味;生后十天能区别其他母亲与有牛奶味的乳罩来,嗅觉能力较高。在母乳喂养中,随着母乳分泌量的增加,母乳的脂肪浓度、干燥万分和PH值都会上升。这样变化必然引起婴儿味觉反应,促进味觉发展。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可促进婴儿触觉、听觉、视觉的发展。&哺乳的产妇子宫恢复加快。哺乳过程可使子宫的恢复加快,子宫可早日进入盆腔恢复原位。同时,哺乳能刺激泌乳素分泌增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和排卵,起到避孕作用。过去妇女就是依靠哺乳来推迟再妊娠的。当然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可靠。随着科学的发展,哺乳期妇女应采用更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初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天然良药,初乳是指刚生完小儿到产后6天内的乳汁,这种乳汁浓稠而发黄,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初乳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含免疫物质的量高。&新生儿通过吃初乳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此外,初乳中含脂肪量较低,正好与刚出生的小儿胃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相适应。所以,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重要食物,初乳的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易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食用。有许多妇女不了解初乳的好处,而把数量不多的初乳做为坏乳白白地挤掉,不给新生儿吃,这是极其错误的。&要尽早开奶。过去曾错误认为孩子出生后4~6小时喂奶。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新生儿应在出生后断脐带后半小地即喂奶。这是由于:(1)奶是吮吸以后才多的,不是奶多了才吮吸。初哺乳时,母乳分泌量少,但通过小儿多次的吮吸刺激,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乳汁很快增多。到分娩后1周,乳母每天的泌乳量可达600~900毫升,基本能满足婴儿出生后最初3个月的营养日需要量。(2)能避免初乳的丢失。(3)提前母婴儿接触,能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母乳喂养不定时不定量。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能严格规定。当婴儿哭闹要吃奶时,不要给婴儿限制吃奶的时间,应满足其要求。夜间母亲往往必须起来喂几次奶,因而使母亲睡眠不足,的确很辛苦。不过,这个时候,母亲也只好多吃点苦了。在新生儿期,每天哺乳次数可达8~10次,甚至更多。新生儿每1~2小时便要吃一次奶,睡眠很不规律。随着奶水的增多,喂奶逐渐形成规律,大体每2.5~3小时喂一次奶。新生儿吃奶有连续吞咽声,吃完后能安静入睡,睡后精神愉快,体重稳步增加,表示奶量足够。哺乳时间每次保持10~15分钟比较合适。在哺乳的前5分钟里,婴儿便可吃到奶量的一半。因而虽说哺乳时间长,不一定吃的奶量多。当婴儿吃20分钟奶,仍不愿离奶头时,应考虑奶量不足。不要用奶瓶喂糖水,以前习惯在喂母乳前先喂糖水,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喂糖水。经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这是错误的。糖水比母乳甜,用奶瓶咽不费劲,因此新生儿用奶瓶吸糖水,咽母奶就不肯用力了。这样会使母奶减少,况且奶瓶消毒不易干净,用奶瓶容易引起新生儿腹泻。一般母奶中水分够婴儿生活所需要的。因此,除婴儿腹泻或炎热的夏天,两次喂母乳之间不必另外喂水。喂水时要用小匙,不要用奶瓶。&喂奶的正确姿势&母亲在哺乳前应把准备工作做好。首先要检查小儿是否排了尿或大便,更换干净布,再洗净自己的手,用清洁毛巾和温开水擦净奶头的周围皮肤,然后开始喂奶。母亲最好采用坐位、把小儿抱起。为了喂养方便,母亲应将哺乳一边的脚用矮凳垫上,使大腿抬高,让小儿斜靠在母亲大腿和手臂上,使母子都感到舒服。在小儿吮吸几分钟后引起下奶反射,乳汁会自动流出,俗称起痉。这时因下奶多,小儿来不及下咽而引起呛奶。因此,喂奶时母亲必须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夹住奶头,控制奶的流量。同时也能防止乳房堵住小儿的鼻子影响小儿呼吸。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打其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喂完奶后不要让婴儿继续含着奶头,以防止乳房或母体堵住婴儿的口鼻引起窒息。特别是夜间哺乳时尤应注意。 & & 要注意乳房保健。&乳房集中了很多血管,稍微不小心就容易淤血、红肿,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乳汁分泌。按摩乳房会帮助血液循环。乳汁分泌少,乳头周围发硬难以哺乳,乳头的乳管出口没有全张开,婴儿吮吸困难,都要进行按摩,疏通乳腺,乳汁分泌就会多起来。按摩可从产后第二天开始,1天1次或2次,每个乳房15分钟,自己按摩。乳头也易发生淤血和肿胀,另外乳头下陷常常使婴儿难以吸奶。利用按摩使乳头变得柔软,便于婴儿吸奶。乳房按摩时,按照以下步骤:⑴用右手横抓住左侧乳房。⑵向中央堆压。⑶用手抓住乳房斜下部。⑷双手向斜上方堆。⑸从下面托起乳房。⑹用二手向上推。⑺按摩右侧乳房,重复上述1-6。⑻用右手抓住乳头和乳晕。⑼用左手托起乳房。⑽右手推拉乳头。⑾右手上下捏奶头。⑿把乳头和乳晕顺钟向和逆钟向揉搓。⒀用二手由乳房向乳头按摩。&母亲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哺乳前必须洗手,接触乳房的毛巾要清洗且煮沸消毒。乳房有伤口时,哺乳完毕,用附有硼酸软膏纱布盖好。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捂乳房5分钟,将前几滴乳汁挤掉,然后再喂婴儿。婴儿吃剩下来的奶要挤出来,让乳房变空。哺乳完,把浸在盐水中的毛巾拧干,擦干净乳房。&哺乳期妇女特别要注意营养。&哺乳期妇女负担二人的营养,一个是母亲自己,一个婴儿。产妇为了产后身体复原和哺乳的需要,每日三餐要吃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般每日吃的食物要比平日多30%以上。乳母膳食的营养成份应比平日更要注意合理搭配,严防偏食、挑食。要多吃含有蛋白、脂肪、维生素、铁、钙等丰富的食物,要荤食和蔬菜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如肉、鸡、鱼、蛋、豆腐、猪肝,各种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等。为了乳汁丰富要多吃汤水类食物,如牛奶、豆浆、排骨汤、鸡蛋汤、鲫鱼汤等。哺乳期间不要喝烈性酒,不要抽烟,不喝咖啡、红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辛辣物不要吃得太多。我国对没有满月的产妇(俗称做月子)的膳食较重视,但满月以后膳食恢复到平日一般质量,这就是不对的。事实上满月后婴儿需乳量更多,产妇更需要营养。因此在整个哺乳期,乳母的膳食都必须注意营养,才能喂好孩子。&妈妈的精神状况和营养状况,正确的喂奶方法都影响母乳的量。&产妇在产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乳汁开始分泌并且逐渐增多,乳房膨胀起来,奶愈 愈多。新生儿吸吮力量逐渐增高,吸奶技艺也高明起来,乳汁分泌更加旺盛。乳汁分泌因人而异。既有在生后1~2天出奶就很多很好的人,也有在生后3~4天,甚至一周才下奶的人。因此下奶晚的要想一切办法来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尽管乳房很小,但乳腺发育很好,一旦婴儿吮吸,就能顺利出奶;也有尽管乳房胀得硬梆梆很难受,但因初产,乳管出口不顺畅,出奶不好。此地要按摩乳房、奶头,使乳房和乳头周围变软,挤出乳汁,疏通乳管。&妈妈精神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乳汁分泌。由于只生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家务活和照料婴儿双重劳累,心情急燥,晚上婴儿哭闹,妈妈休息不好,这些都影响母奶的量。妈妈必须不急不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父亲这时必须关心妈妈,担负起家务劳动,不与妈妈争执。婴儿的奶奶和外婆必须照顾好妈妈的饮食,教给妈妈如何护理好婴儿。&如果用了以上方法,母乳仍然较少,中药对下奶有较好效果。可到医院申请产科医生开中药方。此外,有一个多年行之有效的药方可试用: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加猪蹄一付,慢火水煎,吃肉喝汤,每晚一次。&注意不能喂奶的情况。 乳腺炎。当婴儿还不习惯吃奶,并且母亲哺乳技巧也不高明时,就会延长每次喂奶时间,吮吸时间一长,乳头皮肤常损伤,出现皲裂、开口,甚至奶头上出现纵向裂伤、出血。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就痛得不能喂奶了,而且细菌容易从伤口侵入,这也是造成乳腺炎的原因。有时因婴儿吸奶力很强,造成乳头表面破损,脱落,甚至出血。特别是不习惯哺乳,出奶又不好的初产妇,更容易造成伤口。乳头有伤口时,涂上硼酸软膏保护,仍可喂奶。皲裂很深,疼痛厉害时,或一直不见好转时,停止直接哺乳,用吸乳器吸出奶汁喂给婴儿。这期间要抓紧时间治疗。&即使乳腺分泌乳汁很顺畅,但因乳管出口不畅,或婴儿刚开始不太会吃奶,造成乳汁存留在乳腺中,使乳腺变得很硬。这就是乳汁滞留症。乳腺红肿,疼痛蔓延到整个胸部,有时还引起发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乳腺炎。对此,可借助于乳房按摩及吸奶器,忍痛把滞留的乳汁吸出来,以免化脓菌进入乳房,可起乳腺炎。刚开始乳房内出现结块、疼痛,以后红肿导致整个乳房发硬、发热。此时应及早到医院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把存留乳汁吸干净,局部热敷以促进炎症消退。如疏忽大意而延误处理。炎症加重,就会出现化脓,脓液滞留,疼痛加重,发高烧。此时必须切开脓肿放脓。&乙肝三项阳性的母亲不宜喂奶。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现在认为母亲只有乙肝表面抗表面抗原阳性而其他项均为阴性者,可以母乳喂养,同时婴儿在初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三次。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均阳性(俗称三阳)。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因此不宜给婴儿喂奶。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接种乙肝疫苗,但第二次疫苗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接种,因此并不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即对乙肝病毒有了完全免疫力。这个时候吃了含乙肝病毒的母乳是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的。如果坚持要喂母乳,则应给婴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母亲患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肾、肝等疾病且有脏器功能不全、糖尿病、癌症、精神病等,不宜哺乳。母亲患急性传染病时应暂停喂奶。母亲患感冒,哺乳时应带口罩。 添加浓缩鱼肝油。&新生儿生后二周就要开始增加浓缩鱼肝油。因为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小儿缺钙所引起的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3。浓缩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25000单位、维生素D2500单位。刚开始可每天三次,每次1滴,一周后可改为每天三次,每次2滴。&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增加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 足月产新生儿应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接生医院为您提供这种服务。&乙型肝炎疫苗需接种三次,请您注意各次时间,不要延误。当地防疫站或妇幼保健站为您提供服务。&预防接种就是通过注射或服疫苗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预防或减轻某些传染病。由于预防接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程序,有计划地按时预防注射,因此也称为计划免疫。由于预防接种多数是注射疫苗,因而群众通常称为预防针。新生儿时间进行的预防接种是注射卡介苗和第一次乙肝疫苗。 & & 新生儿要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结核病就是群众叫的“痨病”。结核病是结核菌引起的。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抵抗力,而且新生儿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急性严重结核病。因此,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5公斤(即5市斤)且无严重疾病的,应在出生后4~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对早产儿及体重小于2.5公斤的,可在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中,现在用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解肌处,接种后局部出现一个白色小泡,10分钟后消退,留下一个针尖大小的痕迹,几天后自行消失。3~4周后接种处皮肤又出现黄色黄豆大小的丘疹,皮色暗红,有的在中央部形成小脓疱,溃破后流出小量脓性分泌物,2~3周后结痂,留下一个小疤痕;同时左腋下淋巴结可稍肿大,一般不超过直径1厘米,以后肿大的淋巴结会自行缩小,这些都是卡介苗正常反应。有时注射局部要发生贵疡,可涂1%龙胆紫(就是紫药水)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有部分小儿接种处的贵疡经3~4周不愈,溃汤周围皮肤发红,或者出现腋下淋巴结异常肿大时,家长应带小儿到医院看病。&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相对的,就是说种了卡介苗得结核病的机会少了,就是得结核病也轻了,但不是绝对不得结核病。因此,对亲戚或邻居中的结核病人,仍尽量不要接触。&新生儿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是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打针、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而传染。若母亲在怀孕期患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传染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有良好的效果。乙肝疫苗的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法,共注射3针。第一针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第6个月注射。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获得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可保持3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反应很轻微,只有少数人有低热或接种局部出现小的红晕和发烧,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前。①接种前要洗澡,保持清洁。②接种前测量一下体温,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③要填写母婴健康手册。&接种后。①当天禁止洗澡,如没有什么异常,第2天可洗澡。②不要触摸打预防针处。③接种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注射处是否红肿,孩子是否发烧、腹泻,精神状况如何,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烧、抽搐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预防接种要在身体健康进进行。预防接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因此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作预防注射:①孩子有发热、感冒、腹泻等急性病时,暂时不能预防接种。②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和贫血时,不能作预防注射。③有过敏体质,如有严重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预防接种时可起起严惩的过敏反应,不宜预防注射。④有脑发育不全、脑病或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不宜预防注射,以免加重病情。&预防接种的反应。&接种后的反应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二方面。局部反应主要见于注射接种,多在注射后24小时左右出现,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现象。红肿直径小于 2.5厘米者为弱反应,2.5~5厘米者为中等反应,大于5厘米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时,局部的淋巴结可肿大、疼痛。全身性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5℃以上为强反应。此外,尚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对中度和中度以上反应应到医院诊治。 优育知识问答&& & 为什么年轻的父母要注意新生儿的各种症状?&小儿容易得病,新生儿更容易得病。症状是得病后的表现而不是病。一样的症状可以由不同疾病引起的,同一个疾病可以有多种症状。譬如发热是症状,感冒可以发热,肺炎也可以发热;肺炎患儿多数咳嗽,但也有少数肺炎患儿不咳嗽。新生儿时期各种病的症状不典型,因此对疾病诊断较为困难。&新生儿体温不正常有哪些原因?&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表散热快,因而体温波动大且不稳定,正常新生儿体温腋表36~37℃,腋表低于35.5℃为体温过低,高于37.5℃ 为发热。新生儿体温常受环境影响,因此环境温度太高如室温过高,睡热炕或电热毯等都可引起发热。新生儿出生后2~4天,如环境温度过高,出汗过多以及喝水太少,体内水分丢失多,补充少,孩子烦躁、干哭,体重下降,无感染中毒症状,补充水分后体温可迅速下降,称为脱水热。以上二种情况都不是由于新生儿感染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菌药物。除以上二种情况外,新生儿发热都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家长应送孩子到医院诊治。&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受外界气温影响,环境温度太低时,体温可过低(不到35.5℃),有时新生儿严重感染非但不发热,的而体温过低。新生儿其他严重疾病也可引起体温过低,并且体温过低可进一步危害新生儿健康,产生其他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因而体温过低是一个危险的现象,必须到医院诊治。&新生儿抽风怎么办? 惊厥俗称为抽风,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典型的惊厥有全身的抽动,牙关紧闭、嘴唇发青、意识丧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惊厥表现不典型、不易识别而被忽略。早产儿可以表现为突然的咀嚼动作、伸舌动作、流涎,眼球震颤、二眼凝视、突然睁大眼睛、发作性哭泣、呼吸暂停等。较大日龄的新生儿可以表现为一个肢体或一侧身体转到另一个肢体或另一侧身体的抽动,二眼凝视,眼球震颤,呼吸暂停,伴有意识丧失,但也可意识不丧失。有些新生儿会有一些不自主的肢体颤抖,需与惊厥区别。区别的方法为,当牵拉肢体时,颤抖可因此停止,而惊厥则不能。&惊厥发作时可用拇指掐人中,有时可使惊厥停止。惊厥原因很多,但都是严重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及病等,都应及时送患儿到医院诊治。&您会区别溢乳与呕吐吗? 新生儿呕吐很常见,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呕吐必须与溢乳相区别。溢乳是新生儿吃奶后从口角溢出奶液,量少,缓慢流出,随日龄增长可自愈。&呕吐有时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如一次吃奶过多,吃奶太急,吃奶前哭闹,吃母乳时婴儿嘴唇未贴紧乳房,喂牛奶时奶头里未充满奶汁或奶头孔太大吸进了空气,吃奶后婴儿体位变动(如换尿布、衣服等)等。所以喂奶后要轻轻抱起小孩,使他靠在妈妈的肩上,轻轻拍他的背,使他嗝气,也就是排出胃里的空气;然后再以轻地把他放床上,身体稍往右侧,头部和上半身捎垫高,这样可使胃里的奶随着人体胃肠的自然位置流下去,即使呕吐也不致把奶倒吸入鼻腔、气管而引起窒息。有的新生儿由于分娩时吞入的羊水太多刺激胃,生后当天或第二天可发生多次呕吐,当他将羊水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干净以后,可以自行缓解。&如果新生儿呕吐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尤其是同时有大便减少或没有大便、腹胀、发热或呕吐物中有血,那么应及早到医院诊治。&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青紫?&青紫也称紫绀,在口唇和指(趾)甲最为明显。青紫分为中心性和周围性。新生儿中心性青紫是由于血中氧不够而引起,口唇和指(趾)甲青紫都很显著,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如肺炎,羊水吸入)或脑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节律不整、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暂停等。中心性青紫都是严重疾病。新生儿周围性青紫是由于寒冷或休克等原因使血液流动缓慢、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过高,指(趾)甲青紫明显,口唇青紫不明显,手脚发紫、发凉。新生儿受冷后常出现周围性青紫,经过保暖后很快可以恢复。新生儿周围性青紫经过保暖不恢复尤其是有精神萎靡,不吃奶等现象的,应及早到医院诊治。&新生儿腹胀是病吗? 由于新生儿腹壁肌肉薄弱,肠子相对较长,肠道产气较多,因而腹较胀。正常成人肚脐低于剑突,而正常新生儿肚脐与剑突平。新生儿肚脐不高于剑突。腹部柔软,按腹部无哭闹和痛苦的表现,大便正常,无呕吐,腹壁不发亮也不发红,那是正常的。如果新生儿肚脐高于剑突,腹部较硬,按腹部时有哭闹或痛苦的表情,无大便,反复呕吐,腹壁发凉或发红,那是病的表现,应一医院诊治。&为什么有的新生儿黄疸重,持续时间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已在新生儿生理特点中作了介绍,但新生儿黄疸并不都是生理的。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②黄疸进展很快;③黄疸程度重;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生后第二周未或早产儿在生后第四周末眼睛仍能看出黄疸);⑤大便同时发白。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应到医院看病。&您知道新生儿咳嗽多半是患了肺炎吗?&咳嗽在年长儿和成人是很常见的症状,感冒、气管炎和肺炎大都有咳嗽。但在新生儿时期咳嗽很少见,有的孩子得了肺炎也不咳嗽。有的专家研究指出,只要新生儿有咳嗽就是有肺炎。因此,新生儿有咳嗽必须予以重视,尤其同时口吐白沫,口周发青,吃奶费力,应立即到医院诊治。&您是不是重视新生儿腹泻?&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多于3次),同时有大便性质的变化(含水量多或有脓、血)。新生儿时期尤其是喂母奶的,大便次数一般较多也较稀,如果每天不超过4~5次,大便中无粘液或脓、血,吃奶好,体重能按时增长,那末这种腹泻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因而称之为生理性腹泻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因而称之为生理性腹泻或乳性腹泻,也不必治疗。新生儿如果大便次数很多,大便很稀或有粘液、脓、血,尤其有腹胀、呕吐、小便少,就是有病,应多喂水,同时到医院诊治。&如何预防鹅口疮?&小儿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常见于颊粘膜、舌、齿龈、上腭等处,可蔓延到咽部,初起时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强行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出血点。患处不疼,不流涎,稍影响吃奶。鹅口疮是一种霉菌叫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病儿容易发生鹅口疮。鹅口疮通常是由于乳瓶、乳头等消毒不彻底或在分娩过程中经过污染的产道而致病。对鹅口患儿,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在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以1%龙胆紫(就是紫药水),每日1~2次;或用制霉菌素10万单位研粉后加水1~2毫升,用棉签涂于患处,每日3~4次。如经以上治疗不见好转或鹅口疮面积很大,应到医院诊治。&为什么要重视新生儿皮肤硬肿的预防?&新生儿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缺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患处皮肤发硬, 不能用手捏起,尤其常见于两下肢和臀部,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多发于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温不当;早产儿或出生体重低者,患感染性疾病、有出生窒息史等也可在夏季得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吃、不哭、体温不升,体温可低于30℃。&新生儿硬肿症是一严重疾病,关键在于预防。预防措施是要做好孕期保健,避免早产、产伤、窒息。冬季出生的婴儿应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低于24℃,生后即擦干羊水,尽早喂奶,预防感染,转运途中要有保温措施。已得了新生儿硬肿症要及早到医院诊治。&怎样处理脐炎?&脐炎表现为脐与脐周皮肤红肿,脐带残端有脓液流出,并有恶臭味。脐炎是由于出生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细菌由残端侵入且繁殖引起的急性炎症。新生儿脐炎轻症只需用双氧水清洗局部,无菌消毒包扎;重症需到医院诊治。&如何处理新生儿便秘?&便秘是指大便数少,排便的间隔时间长,而且粪便坚硬,排出困难。人们解大便的次数和间隔时间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的每天大便1~2次,全也有的1~2天大便一次。如果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无呕吐、腹胀,排便容易,都属于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2天仍然没有绿色的胎便排出,尤其是有腹胀或呕吐的,应考虑小孩有肛门或小肠畸形。新生儿便秘不伴有腹胀的,可能由于饮食不足,或质量不当,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对于便秘并有腹胀、呕吐或持续性、经常性便秘的,应及早到医院诊治。对于临时性的,可以用甘油栓、开塞露或泡软的肥皂条,注入或塞入肛门,以刺激肠壁,滑润粪便,便于排出大便。 为什么新生儿要哭喊?&婴儿还没有学会讲话,他的要求都通过哭喊来表示,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逐渐掌握自己的孩子哭喊的含意。哭喊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的哭喊有以下几种:&饥饿性哭喊。常常是在将要喂食的时间以前,婴儿的哭声很宏亮。一抱起来,他的头就会转来转去找奶头。奶头一塞进他的嘴里,哭就会停止。如果你在给孩子哺乳,孩子吃了一口又哭,应该注意母亲的乳头是否太大、太小或者太短,婴儿一口没有吃到奶,就又会哭闹。有时因为奶的分泌过多,过急,呛着婴儿了,婴儿就会把头让开奶头后哭闹。若是人工喂养的,更要注意奶是否过冷或过热等。&鼻塞的哭闹。这是因为鼻子塞住,吃奶时透不过气来,会大声哭喊,常发生在刚睡下不久。解除了婴儿的鼻塞,就会安静入睡。&不舒服引起的哭喊。如尿布湿了,衣服穿得过多太热,或衣服穿得太和过冷;或衣服包得太紧,影响他的活动;或有什么硬的物体碰痛了他的身体;或强的光,过响的声音,都会使婴儿发生哭喊。这就需要父母仔细去查找,去除了这些因素,哭喊就会停止。&因为有病而哭喊。最常见的是腹部不适。如果通过各种检查,都未发现哭喊的原因,孩子仍哭喊不止,应到医院诊治。&怎样区别产瘤和关颅血肿?&产瘤又名先锋头,是新生儿出生即发现颅顶部有水肿块,可超过中线和颅骨缝,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或稍红,不需特殊治疗,一般1~2天内自然消失。产瘤是由于产程过长,头先露部位组织受压而发生水肿所致。&头颅血肿是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到数天在头颅出现肿块,迅速增大,数日内达到极点,以后逐渐缩小,按之有波动感。血肿多位于顶骨,偶见于枕骨和额骨,以一侧多见,偶发于双侧。因骨膜紧贴该骨的边缘,故血肿不超过骨缝线,患处皮肤正常。血肿开始饱满,在吸收过程中逐渐变软。由于骨膜边缘的钙质沉积,血肿基底周围形成硬坏。血肿之下颅骨一般无骨折,但可能为线形骨折。有时产瘤与血肿同时存在,血肿隐于产瘤中,待水肿消失后才显出血肿。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时胎头与骨盆摩擦或胎头负压吸引时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留在骨膜下所致。头颅血肿根据肿物大小,可在职1~4个月内完全吸收 ,不论血肿大小,尽量不用注射器往外抽,以免造成感染。&为什么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要立即去医院诊治? 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症状,是指呼吸急促伴有缺氧表现,有的表现为呼气困难或吸气困难,有的表现为呼吸急促,患儿常伴有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在新生儿时期主要有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等。新生儿呼吸困难是一个危重症状,要立即送医院诊治。&& & & & & & & & & &第二个月&& & & & & & & & &合理安排婴儿生活 & & & & & & & & & &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提示语&带孩子讲究科学,应多看一些育儿书籍或请有经验的人指教。&本月进入婴儿发育的最快时期,营养要跟上。保证母亲的营养,才能保证婴儿的营养。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这个月做起。 母乳喂养,仍然是您最好的选择。 婴儿发育特点&第二个月婴儿离开母胎时间短,适应能力差,代偿能力差,要依靠家长及时发现任何细小的变化,进行细心照料和护理。&第二个月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时期,需要营养多,而营养都要从母乳中得到。因此,一定要保证母亲的营养,使母乳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有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身体不能储存,必须每天摄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要逐步建立各种良好习惯,必须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习惯等。&生理性黄疸已消退,足月儿生理黄疸2周退尽,未成熟儿的黄疸3~4周退尽。如第二个月仍有黄疸,应到医院诊治。&测量体重和身长,可帮您判断宝宝是否健康成长。 体重。生后第二个月体重可能增加600~700克,即由满月时约克长至4200克至4700克,有的甚至可达到5000克。&身高。生后第二个月可增长2.5~3厘米,即由满月时的52~55厘米长到第二个月末的55~57厘米。&生长监测图的使用。&小儿生攻监测图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为系统管理婴幼儿所推行的方法,民适用于其年龄的儿童。其最大的优点是让父母能直观地了解小儿的营养状态和生长趋势,连续观察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小儿生长监测图是根据1985年测得的不同月(年)龄儿童的正常体重范围所制定的。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双色图,另一种是三色图。双色图是卫生部妇幼司向全国儿童推行的监测图。该图用二条生长曲线构成一个黄色区,划分上、下二个蓝色区。黄色区代表正常儿童的生长区,上线代表该月龄的最高正常体重,下线代表该月龄的最低正常体重,小儿生长曲线在黄色区内,且基本上与上、下线平行即为营养良好的健康儿童。如果小儿体重在上线以上,有肥胖的可能;如果体重在下线以下,则表示有营养不良的可能。三色图是北京儿童保健所为城市儿童制定的。它在双色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绿色区。绿色区代表警戒区,如小儿生长曲线落在绿色区内,又增加了一条标准曲线,这条曲线表示该月龄小儿体重的平均值,绝大多数小儿的体重处在标准曲线附近。这条标准线能帮助家长视察小儿生长的趋势。如果你的孩子生长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向上,则表示生长良好;如果生长曲线平坦或下降,不能与标准曲线平行,虽在黄色区内,也应找一下原因,或请医生诊治。&生长监测图使用方法是,家长应每月定期测小儿体重(以净重为准),并把测得的体重值接月龄点在图上,然后把前后二点用直线连接,构成小儿生长曲线。这样就可以了解小儿的营养情况和生长趋。健康儿童体重每月均有增长。如果发现体重不增或下降,那一定有原因,如疾病、喂养不当、腹泻等。所以,家长要利用生长监测图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疾病,改善喂养和护理条件,以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头围。以满月时的35~36厘米,到第2个月末长至36~38厘米。头围过大的应考虑是否有脑积水、头围过小应考虑是否有脑发育不全。&五官的感觉。&视觉。1个半月时会注视活动的物体,并作出色彩选择。如将红色球与灰色球同时放在他眼前,他会选择红色球。当球移动时,两眼会跟着移动90。这时家长可以在喂奶前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用手在他眼前晃动或抱到光亮处看亮光,或用红色球在眼前慢慢移动,引起婴儿的注意兴趣。2个月的婴儿,视觉相对较集中,已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并会用眼睛注视大的物体。特别爱看亲人的脸,注视人脸的时间比注视物体的时间长。婴儿满月时眼睛能看20~30厘米远,1.5~2个月能看到1~1.5米。&听觉。婴儿满月后,在哭闹中听到母亲的说话声或者听到柔和的轻音乐,会立即停止哭闹,安静下来,似乎在细细倾听。这一时期,母亲应该多和婴儿“对话”,多给他听音乐,以训练他的听觉。到2个月婴儿能把头转向声源。此时,父母可以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源的能力。&味觉。对不同的味道会表现出不同反应。对有甜味的东西喜欢吮吸和吞咽,而对有苦味、酸味、咸味的东西则表示拒绝,用舌头把东西推出来,甚至引起哭泣、恶心和呕吐。&嗅觉。虽然不能分辨各种气味,对刺激性小的气味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弱,但对强烈的气味则能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如呼吸节律的改变,屏气或啼哭不止。&皮肤感觉。发育还不成熟,不能确定受刺激部位,不能出现局部逃避反应,而是引起全身性运动。对寒冷的刺激较敏感,外界温度低时就会啼哭,甚至发生战栗,保温后马上安静下来;对热的刺激较迟钝,对过烫的热水袋不知道躲避,因而易引起烫伤,父母必须小心。触觉在某些部位较敏感,轻划其手掌或足底时能引起手指或足趾的运动。痛觉发育较差,不敏感,对皮肤某一点的疼痛刺激,反应出的却是该点所在整个部位的疼痛。&运动的发育。第二个月开始婴儿会把拳头放在嘴里,并开始能在垂直位抬起头来。婴儿俯卧位可以增加肌肉的运动,特别是颈肌和胸廓肌肉。从第二个月开始,在婴儿睡醒换好尿布,喂奶以前让他俯卧一会,把他的二手臂曲放在胸前,每天做二次,这时婴儿可逐渐抬起头来。&情感的发展。第二个月开始,婴儿会微笑,开始无意识的,有时在安睡时出现微笑,逐步发育成为有意识的,如看见母亲,听到轻快、柔和的音乐时会有微笑。&语音的发生。儿童从第二个月末出现语音,开始了他(她)语言发展的历程。 优育知识&保持适合的室温难以做到,因此,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为婴儿增减衣服和包裹。 室温和湿度 & 最适合的室内温度是经常保持20℃左右,相对湿度40%~50%为最好。要在室内常年保持这样的温度是困难的,要随时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增减衣服。大致的保温标准为室内温度18℃时给婴儿穿二件单衣,外面包一小毛毯或小被子即可。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清新。&掌握常给婴儿洗澡的方法,是当妈妈的必修课。&洗澡最好用盆浴 & & 让婴儿和大人在同一个浴盆里洗澡,易发生事故和细菌感染,不是一种安全的方法。第2个月婴儿应使用婴儿浴盆洗澡。冬天洗澡时居室和洗澡间必须保温。水的温度,夏天38℃~39℃,冬天39℃~40℃为宜。冬天室内温度应保持20℃左右。因冬天水凉得较快,可适当准备一些热水。加热水时,为避免烫伤,应将婴儿靠一边,顺盆沿慢慢注入,或抱起婴儿一次注入。&为缩短婴儿洗澡时间,要准备好洗澡所需的东西,包括:婴儿浴盆、婴儿香皂、纱布做的手绢、洗脸盆、浴巾等。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准备一些婴儿爽身粉、棉棒等。为防止婴儿着凉,要准备好换的衣服和尿布。&婴儿新陈代谢快,出汗多,有条件的要每天洗澡。有以下情况时要停止洗澡:①发烧时。②感冒咳嗽。③鼻子堵塞严重,吃奶受影响。④呕吐、腹泻。⑤打预防针的当天。婴儿有病不能洗澡时,可用湿布擦洗。冬天擦洗时,房间内要暖和,动作要快。先将婴儿的衣服脱掉,用浴巾包住,把纱布浸上热水,拧干,打上些肥皂,擦洗婴儿的脖子、腋下、屁股、大腿根等难洗的部位。擦洗时,只要把擦洗的部位从浴巾中露出擦洗。用微热毛巾擦洗2~3次,把身上的肥皂彻底擦掉,注意毛巾不要过热。&给婴儿洗澡较困难,初做妈妈的人要好好学一下。这里介绍一下婴儿洗头的方法:①将穿着衣服的婴儿抱起,将浸湿的纱布打干,轻轻擦洗婴儿的眼睛周围。②用同样的方法擦嘴及面部。③用脸盆、纱布洗头。④用肥皂擦在手掌上洗头。⑤用温水将肥皂水冲洗掉。&婴儿虽小,但大人需要经常整洁的地方,他(她)也需要。&婴儿的指甲长了,容易挠伤脸,应把它剪去。洗过澡之后,指甲较软,容易剪,所以尽量在洗澡之后剪指甲。但由于婴儿手紧握拳,剪指甲不容易,只好在睡着后再剪。剪的时候要细心,不要剪得太短。&如果婴儿的鼻孔内有鼻垢或鼻涕时,影响吃奶或呼吸进,要把婴儿的头抱紧,用棉棒来回旋转,将其掏出,注意不要掏得过深。&耳朵里有耳垢时,用棉棒来回旋转、清洁耳垢。耳朵上及耳朵后,也要用棉棒擦净。掏挖耳垢时,就把婴儿头抱紧,以防婴儿突然活动,造成危险。&尿布要勤换;要垫在脐部以下,以防脐部感染;日光暴晒是为尿布消毒的最好方法。 勤换尿布 & &给婴儿垫尿布是为了防止弄脏衣服和被褥。如垫的不合适,粪便容易溢出。但如果把尿布缠得过紧,易使婴儿髋关节脱位。婴儿的大腿好似青蛙,自然叉开,所以要顺其自然地垫尿布。第二个月婴儿虽然大小便次数多,但量少,只用尿布靠大腿根垫上即可,不必担心溢出。婴儿是用腹式进行呼吸的,并且有的新生儿脐部没有干,所以尿布要垫在脐部以下,预防感染,这样也可防止湿尿布湿了肚子。给婴儿更换尿布时,动作要迅速,过慢婴儿下半身易受凉。婴儿大便后,可利用没被污染的尿布给婴儿擦屁股,然后,再用浸上温水的纱布或卫生棉擦洗。婴儿小便后,如不用清水进行擦洗,易患尿布皮疹。给婴儿擦洗大便时,女婴特别注意,要从前往后擦,因大便中含有大肠杆菌,如进入女婴阴部,易引起膀胱发炎。&尿布要洗干净,否则尿布上的洗涤剂及尿中的氨刺激婴儿皮肤,引起尿布皮疹。尿布需要消毒,用日光暴晒消毒法最好。在阴天无法凉晒时可用熨斗熨干。一次性纸尿布以及各种“尿不湿”,使用方便,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用。&合理安排婴儿生活,对宝宝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婴儿的生活制度是根据其年龄特点,将婴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食、活动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的安排。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对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及满足儿童营养的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个月的婴儿每天喂奶7次,每次间隔3~3.5小时,活动持续时间为1~1.5小时,睡眠共计16.5~18.5小时,白天睡4次,每次持续1.5~2小时,夜间睡眠10.5小时。&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婴儿健康成长的生活条件之一在睡眠过程中氧和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消除疲劳;生长激素分泌增加3倍,有利于小儿生工发育。小儿睡眠不足会烦躁、易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引起睡眠困难,不易入睡,夜间易醒,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婴儿每日需要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成反比,年龄愈小,睡眠时间愈怅。但个体差异很大,不宜作硬性规定。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婴儿足够睡眠的前提,要尽早培养。日间除了喂奶,清洁卫生外,均为睡眠时间;夜间则应任其熟睡,勿因喂奶而将其惹醒。其次要避免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如睡觉用摇篮或抱在手中抖动、口含奶头等。睡眠要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新鲜,被褥温度要合适,让其自动入睡。&室外空气浴。第二个月的婴儿逐步适应和增加空气浴的时间,每次10~20分钟。 生命在于运动。婴儿体操能促进婴儿动作发育,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 婴儿体操。婴儿体操是一种适合2~12个月小儿的,与运动相联系的锻炼方法,在7个月前主要是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即完全由成人帮助完成每项动作,7个月以后作主动运动。婴儿体操能加强婴儿的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促进动作发育;能健壮呼吸器官,使肺活量增加;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能维持愉快的情绪和促进神经心理的发育。做操时成人的动作要轻柔而有节奏,时间在喂奶后1小时。小儿以裸体或穿少量以便的衣服为宜。但衣服要逐渐减少。室温保持在16℃左右。将婴儿衣服脱掉后,先进行全身按摩,使皮肤毛细血管充血,温度升高。冬季成人的手要温暖,做操时应在铺着褥子和床单的桌子上进行。&婴儿被动运动体操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节:二臂胸前交叉。&预备姿势:婴儿仰卧,成人双手握住婴儿双腕,大拇指放在婴儿掌心里,使婴儿握紧,二臂放于体侧。将婴儿二臂向左右分开,然后向胸前交叉,再还原,共做8次。&第二节:臂伸曲运动。&预备姿势同第一节。弯曲婴儿肘关节,使手触肩再还原,左右轮换着做,每侧4次。 第三节:上肢回旋动作。&预备姿势同第一节。以肩关节为轴,将上肢由内向外旋转,左右轮流着做,每侧4次。 第四节:二手左右分开、向上举、前平举。预备姿势同第一节。二臂左右分开,向上举,前平举,然后还原,共做8次。&第五节:二腿同时伸曲。&预备姿势同第一节。成人二手握婴儿脚腕(踝部),把婴儿二腿同进曲缩到腹部,然后再还原,共做8次。&第六节:二腿轮流伸曲。&预备姿势同第一节。做法同前,二腿交替着做,各做4次。 第七节:二腿伸直上举。&预备姿势同第一节。二腿伸直,成人双手握住膝部,把婴儿二腿伸直上举,使之与腹部成直角,共做8次。&第八节:下肢回旋动作。&预备姿势同第一节。使婴儿下肢以髋关节为轴,由内向外旋转,左右轮流着做,每侧4次。&科学家研究证明,全母乳喂养至少四个月以上,对婴儿最为有利。这期间,当妈妈的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让您的宝宝吃到充足、质量高的奶水。两个月的婴儿吃母乳,不要定时、定量。&产后第二个月一定要力争全母乳喂养,即除了母乳以外不加期其他辅食。产后第二个月开始到9个月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这个时期的乳汁,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比初乳少,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什么变化,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而且乳汁分泌到高峰。母乳喂养方法仍贯彻不定时、不定量的原则。由于小儿胃容量逐渐增大,婴儿吸入母乳量也增加。母乳喂养不要硬性规定时间,因为进入奶量有多有少,小儿活动量大小和睡眠时间长短不一,因此,硬性规定喂养时间不适于小儿的生理需求。绝大多数的小儿对哺乳时间和次数是随着生活节奏而逐渐趋向规律,也就是自然形成定时喂养。第二个月小儿一般每1~2小时左右要吃一次奶,睡4~5个小时,很不规律。当婴儿哭闹要吃奶时,不要给婴儿限制吃奶时间,应满足其要求。哺乳时间每次保持10~15分钟比较合适。&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大量母乳,而母乳来自母亲,哺乳中的母亲要负担婴儿的营养,所以必须比平时多摄取一些营养。除主食以外,必须多吃一些辅食,如肉食、鸡蛋、豆类、蔬菜、猪肝等,当然也要多喝汤,多喝水,有条件可喝些牛奶。新生儿体内铁储备足够生长发育到三个月的,对于早产儿,婴儿满月时铁储备已大量消耗。母乳中含铁量不多,因此母亲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鸡血、猪血、猪肝、鸡蛋黄等,也可服硫酸低铁以提高母乳中的含铁量。&混合喂养是母乳不足不得已而为之,但要先喂母乳。哺乳会刺激母乳的产生。&如果母亲奶量不足,经过各种努力如多吃营养物质,吃中药等,奶量仍不足婴儿需要,则可用混合喂养。混合喂养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每次母乳与牛奶(或奶粉)各半;一种是隔次换,即一次服母乳,一次服牛奶(或奶粉),二者交替。尽管采取混合哺乳方式,但一定要母乳优先,并且要继续想办法增加母乳量,否则随着母乳哺乳次数的减少,母乳会越来越少。因此,哺乳时要注意让婴儿吃母乳。&喂婴儿牛奶或奶粉的人工喂养,是母亲因故不能喂奶才采用的办法。 如果母亲有病,不能喂奶或母亲实在没有奶,只好喂牛奶(或奶粉)。每天的鲜牛奶或奶粉用量要根据婴儿的食欲灵活掌握。一般第二月的鲜奶量在每次75~90毫升,(鲜奶中加糖6~8%,即100毫升牛奶中加糖6~8克,亦可用奶粉按重量1:8(即1克奶粉加8克水即成鲜奶)。&维生素D、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而婴儿又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因此,要给婴儿服鱼肝油、喂果汁来补充。&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维生素D较多,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晒日光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D不足。因此第二个月的婴儿可加服浓缩鱼肝油。开始喂浓缩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5万单位,维生素D5000单位),可每天喂3次。每次1滴,一周以后加至每次2滴,每天喂3次。各种新鲜水果都含有丰富维生素C,第二个月婴儿可喂新鲜水果汁。&婴儿生后42天时要到医院去检查是否健康,同时作结核菌试验、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要重新接种卡介苗。&常见症状及处理第二个月婴儿常见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咳嗽、惊厥、青紫等同新生儿时期。 优育知识问答&如何判断婴幼儿的体重是否正常?&婴幼儿的体重是表明婴幼儿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体重在2.5~4.0公斤之间均为正常。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加最快,每月增加750~900克;头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600克;7~12月平均每月增加500克;1岁时体重为8.5~9公斤,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1岁以内婴儿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6个月以内婴儿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10%以内)。&例如:如果你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3.5公斤。长到3个月时,你想知道他的体重是否正常,即可用3.5+3*0.6的公式计算,得数为5.3公斤。如果这时你的宝宝的实际体重不高于或不低于5.3公斤的10%,即为正常。&7~12个月婴儿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5(+ -10以内)。 如何判断婴幼儿的身长是否正常?&新生儿身长在47~53厘米为正常范围。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长3~3.5厘米,4~6个月每月平均长2厘米,7~12个月平均长1~1.5厘米。正常婴儿1岁时身长约75厘米,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相当于增加半个身长。在以上范围内均为正常。&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小儿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除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外,婴儿的身长、体重、体型等,都有着一定的遗传基础。&营养。婴幼儿必需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人体热量,矿物质、维生素则能调节人体生理,也为营养必需品。如缺乏蛋白质的钦食,不仅使小儿生长发育落后,也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容易患病。如饮食中维生素不足,则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病,如佝偻病、坏血病等。&环境因素。婴儿的生活环境,如居住环境阳光是否充足,室内空气是否新鲜,都直接影响到婴儿的健康。日常生活的接触,对婴儿的护理,良好习惯的养成成也能促进婴儿的身体和精神的发育。预防接种可以防止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卫生,婴儿衣服被褥的洗晒,经常给婴儿洗澡,定期喂奶、喂水、喂饭、排大小便等,对婴儿的发育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第三个月&& & & & & & & & & 母乳加钙养分足 & & & & & & & & & 训练防病要及时 提示语&您的宝宝又长大了,眼睛看得远了,对声音也能做出不能的反应了。更让您感到甜蜜的是,宝宝认识妈妈了。&逐步增加婴儿户外活动时间,多晒晒太阳,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缺铁、缺钙会使婴儿发生营养性疾病。当母亲的要多吃含铁、含钙的食品,使乳汁营养丰富,同时别忘了给宝宝服鱼肝油。&从这个月开始要给您的宝宝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以后每月服一次,连服三个月,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婴儿发育特点&第三个月婴儿发育仍不成熟,容易得病。&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充足的营养,如供应不足,易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要注意培养各种良好生活习惯。&体重。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很快,第三个月内体重增加650~750克。第三个月满时体重克。&身高。第三个月满时身高55厘米到60厘米。 头围。第三个月满时头围38~40厘米。 动作发展。&第三个月俯卧(爬着)能抬起头,能支起前身,会侧身,听到声音能转头。 知觉发育。&第三个月的婴儿能看4~7米远,注视、追视(眼睛追着一个物体看)、移视(眼睛由一个转向另一个物体)都已经较完善地发展起来。能辨别声音方向,听到音乐能微笑。&语音发展。&此时的婴儿在成人逗他(她)时开始发音,如ai、ei、a、e、ou等,主要是韵母;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有m音。&情绪发展。&第三个月婴儿会笑,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现,手脚能轻轻晃动表示愉快情绪。 优育须知&室温、湿度和洗澡同第二个月。 室外空气浴。&逐步延长室外空气浴的时间,由每次5分钟慢慢增加到每次20分钟。&婴儿适当地在日光下活动,可以增加体质,有利于骨骼的生长。您是否坚持让您的婴儿进行日光浴锻炼?&婴儿在逐渐适应室外空气浴后,在第三个月可开始日光浴。日光浴不但有与室外空气浴相同的效果,而且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壮骨骼和牙齿的功效,并能增加食欲,促进睡眠。日光浴与室外空气浴一样,需循序渐进。最初,在中午光照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达不到效果)。连脚部都让日光晒到,每天一次,每次晒4~5分钟,持续2~3天。此后,按照以上方法晒膝盖、大腿、臀部、腹部等直至全身。适应后,时间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全身日光浴要注意:第一,婴儿的头、脸、特别是眼睛要避开阳光,注意把头部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戴上帽子。第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只在婴儿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尽量保持日光浴的连续性。夏天直射的阳光对婴儿刺激过强,可利用反射光或把婴儿置于树荫处;冬天寒冷时,可在换尿布时将臀部对着太阳晒一会。婴儿的嗓子容易干燥,日常浴结束后,要喂些水或果汁。&婴儿良好的习惯,必须通过培养和训练养成。婴儿出生后3个月开始训练小便习惯。可把睡前、醒后、哺乳前后、外出前和回家后,作为进行小便训练的固定时间。&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大小便完全是无条件反射,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关的条件反射。培养小便的习惯时,家长要细心观察婴儿排尿地的表现、间隔时间,估计婴儿有尿布时再把,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声,并采取一定姿势。白天,小儿在睡前或吃奶后让孩子排尿,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这样即使婴儿膀胱内尿不多,只要一解开尿布,摆出这种姿势并听到嘘嘘声,小便也会自然解起来。这样,便可在临睡前、起床后、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如果把了1~2分钟不尿,过一会再把。把的时间过长,婴儿感到不舒服,就会造成拒绝,习惯就不易形成,一般把3~5分钟为宜。&婴儿大便习惯的培养也很有讲究,家长可注意观察婴儿排便的表情,掌握规律,然后逐渐培养固定时间排便。&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开始用力屏气,出现面红、使劲、发呆等表情,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号。这时要立即解开孩子的尿布,握住双腿,嘴里还要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帮助他加油用力。这样的动作、姿势和声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由于进餐后可使肠蠕动加快,因此吃奶后“把”大便,往往比较容易。&只要家长细心培养,3个月的婴儿也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3个月的婴儿每天饮食6次,每次间隔4小时,活动持续时间1.5~2小时。睡眠时间共16~18小时,白天睡眠时间每天3次,每次2~2.5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3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转头、听声音、会微笑,这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被婴儿所感知。所以婴儿的早期教育应从眼、耳、手对事物的感觉入手。&3个月的婴儿能看到4~7米远了,可注意引导婴儿的视觉发音,如母亲在喂奶和抱婴儿时,进行面对面的引逗,让婴儿看玩具等,但挂在婴儿前方的玩具不要偏向一侧,以免使婴儿长时间斜眼观看,造成永久性斜视病。&3~4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此时,父母可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音来源的能力。婴儿还能倾知音乐的声音,对轻快、柔和的旋律表现出微笑和手脚轻轻晃动等愉快情绪。群众总给婴儿精神发育的规律是“一哭、二笑、三认母”,这句话就是说婴儿出生第一个月会哭,第二个月会微笑,第三个月已认识母亲,见到母亲脸面会露出笑容。&婴儿3个月时爬着可以抬起头,听到声音会把头转过去,俯卧位可以用肘支起前身,会把身体翻向侧面。家长可适当训练运动的功能。&3个月的婴儿不再紧紧握拳,而是经常半张着手,当手碰到东西时会紧紧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东西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桌上或悬挂着的物体。家长应经常训练婴儿的手抓握能力。&采取措施,引导婴儿发音,锻炼发音,婴儿3个月时,已开始发出语音,虽然大多数是基本韵母。家长应该在孩子睡足、吃饱、精神头好的时候,经常逗引他(她),以便促使他(她)不断发出语音,锻炼发音器官。&婴儿食量增加,生长发育较快,母亲应多摄取营养,保证供给婴儿充足的乳汁。 第三个月的婴儿仍应使母乳喂养。由于婴儿前三个月生长发育很好,并且体重增加迅速,奶的需要量也增加迅速。因此母亲必须比平时多摄取一些营养。与主食相比,要多吃一些副食品,如:蛋类、肉类、鱼类、豆类、猪肝、蔬菜、水果等。尤其是早产儿体内铁储备少,生长发育需要多,因此在第三个月的早产儿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母亲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和猪肝、猪血、鸡蛋等,也可每次服硫酸低铁0.3克,每日三次。通过母亲服铁剂,增加母乳含铁量,以防治婴儿缺铁性贫血。第3个月以后,随着奶水增多,喂奶也要形成规律,喂奶的时间间隔,大体保持在2.5~3个小时喂一次即可。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尽管这样,夜间也必需起来1~2次。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以解除母亲睡眠不足之苦。&混合喂养。&对于母乳少,实在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可在千方百计增加母乳量的同时,给婴儿添加鲜奶或奶粉。千万不要放弃母乳喂养,可先喂母乳,仍不够婴儿需要时,增加适量年奶或奶粉,也可以一次母乳和一次牛奶或奶粉交替喂养。&人工喂养。&对于经过千方百计努力仍无母乳的,只好喂养牛奶或奶粉。必须注意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能增加淀粉类食物,如大米或小米稀饭。人工喂养每天6次,每次喂养鲜牛奶100~120毫升,或喂奶粉按重量1:4冲喂。&继续喂浓缩鱼肝油和新鲜水果汁。 优育知识问答&什么是小儿麻痹症?您如何预防?&第三个月的婴儿要开始服脊髓灰质炎糖丸。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糖丸又称小儿麻痹糖丸。小儿麻痹症是世界性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粪便排毒,红口传染给健康儿童。未服糖丸或未服全3次糖丸的孩子可能患病。患病的孩子可有四肢中的一个或几个肢体的麻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头围增长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