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不懂,我的写法工作情况通报的写法。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3880人关注)
&(4243人关注)
&(2127人关注)
&(4480人关注)
&(5587人关注)小学语文第03册教案(人教版新)
识字学词学句(一) 1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认读 8 个词语,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 了解北京的有名建筑物,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之情.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识字学词学句,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八幅图,八个词语.前四 幅图是北京有名的古建筑,后四幅图是建国以来北京新建的现代化建筑.第二 部分是一句话,这句话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了北京古老而又现代的国际大都市的 特点.第三部分是生字和作业.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北京有名的建筑物.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准备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 请学生收集有关北京有名建筑物的相关资料.(可以是学生或亲戚朋友自己 去北京时拍的照片,也可以是从书报上收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取争当合格小导游的活动,激发学生自 学和熟悉本课内容.然后指名学生介绍课文中的八个建筑物,检查生字的认读 情况.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安&,&坛&是前鼻音. &首&,&场&,&世&是翘舌音. 这一课的生字大部分是由熟字和熟部件组成的,比如:&安,故,宫,坛, 际,纪,首,华&等,这些字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识记. 2 写字教学. 可以把这课的生字按照字形结构分类,在观察字形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写好这 些字应注意的地方.如:&场,际,纪,坛&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右 宽窄;&故&右边的第二撇要撇到&古&下面;&场,坛,纪&左边的&提& 不要写得过长,等等. &世,场&两个字容易写错,要注意提示笔画和笔顺. 世:世 场:右边的笔顺是.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八个词语,通过看图就能了解它们的意思,再结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可以更加丰富对这些建筑物的了解.&古都&&大都市&这两个词语学生不易 理解,教师可以作适当讲解.古都,即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大都市,一般指 繁华的大城市. 本课用&……也……&的句式介绍了北京既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又是现代化的 大都市.要指导学生用自豪的语气朗读句子,表达自己对祖国首都的热爱. (四)朗读指导 读句子时,首先要读准字音.提醒学生不要把词读破,要注意句中的自然停 顿.&都&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ū&.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看拼音,写词语.既是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又是对本课生词掌握情况的 检测.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四题是扩展练习,要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北京的有名建 筑.这道题也可以在学文时结合进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新世纪北京游&模拟活动.可以分成(或自由组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轮 流担任导游,领着本组其他成员游览北京的有名建筑.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可 以提出问题由导游解答,通过不同的导游介绍和与游客的对话,学生可以得到 更大的收获.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儿吗?你去过北京的什么地方,请给大家介绍 一下.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北京的几个有名的建筑. (二)边看图认识建筑物的名称,边学习词语. 1 出示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照片上的建筑是什么.学生 不认识的,教师再让他们借助词语了解建筑的名称. 2 区分哪些是古代建筑,哪些是现代建筑. 3 看图读词,识记生字. 利用熟字和学过的偏旁,部件来分析记忆字形.如: 故,左边是&古&字,右边是反文旁. 宫,上边是宝盖儿,下边是两个&口&. 坛,左边是提土旁,右边是&云&字. 首,上边与&前&字的上面相同,下边是&自&. 图,外边是方框儿,里边是折文儿下面加上两点. 4 做&找朋友&的游戏,把生词卡片和相应的图片放在一起,并请学生介绍 收集到的有关这几个地方的情况,教师可适时补充. 根据介绍,板书:闻名世界的古都 现代化的大都市 借助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理解&闻名世界,古都,现代化,大都市&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表达自己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练习写字. (五)完成课后第三题,集体订正. 五,参考资料 天安门:天安门坐落在北京市区中心.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 乐 15 年(1417 年),称&承天门&.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天安门便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故宫:在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占地 72 万平 方米,有房屋 9000 多间.周围环绕着高 10 多米的宫墙,墙外有 50 多米宽的 护城河.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造型非常美观.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天坛:原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 丘,皇穹宇.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圆殿,高 38 米,是木结构建筑的珍贵遗产. 著名的回音壁就在天坛. 颐和园:享誉中外的北京颐和园,在北京西郊.原为帝王行宫花园.清乾隆十 五年(1750 年)又改建,名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 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 四年(1888 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面积约 2
9 平方公里,主体是万寿山和 昆明湖.在万寿山依山就势建有一群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名为佛香阁,是全 园的核心建筑.整个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又有梦境般的 神奇浪漫色彩. 国家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图书馆.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图书馆,是国 家总书库和书目中心.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相邻.国 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 14 万平方米,内设目录厅,检索室,资料室,复制室,咨 询室等. 中华世纪坛:坐落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之间,占地约 4
5 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 4
2 万平方米.世纪坛南面入口是低于地面 1 米的圣火广场,它用 960 块花岗岩地砖铺成,象征 960 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 地.主要景点由主体建筑,青铜甬道,圣火广场,世纪大厅等部分组成.主体 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直径 47 米,倾斜 19
4 度的旋转大圆坛&乾&,它的转 动速度是可调的,大约每 2
6―55 小时转动一周.除外部景观工程外,主体 内部还建成了 2 万平方米的世纪坛艺术馆.中华世纪坛集现代建筑,园林,雕 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承载着深厚的人 文思想和精神,展示了世纪末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是首都北京为 迎接 21 世纪而兴建的标志. 小鸭子得救了(口 语 交 际) 一,教学要求 1 通过看图,了解小鸭子的处境,设想图上的动物是怎样救出小鸭子的. 2 在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想一些救小鸭子的办法,把救小鸭子的 办法说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二,教材说明 本课有一幅图,画的是一只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了土坑,怎么爬也爬不上来,急 得嘎嘎直叫.小象,小熊,小猴听见了,连忙跑来相救.小象想用自己的长鼻 子把小鸭子救出来,小熊想往坑里灌水把小鸭子救上来,小猴想用竹竿把小鸭 子救出来……究竟怎样才能尽快地救出小鸭子呢?这得靠大家想办法. 图下有两点要求:一是讨论图上的动物们能不能救出小鸭子,是怎样救的;二 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救小鸭子的更好办法与大家交流. 三,教学建议 (一)指导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想一想: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只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了土坑, 怎么爬也爬不上来,急得嘎嘎直叫.小象,小熊,小猴听见了,连忙跑来相 救.)看看图上提供了哪些救小鸭子的有利条件.象的长鼻子,猴子拿的竹竿, 熊提着的水桶,还有池塘里的水.再想想小鸭子自身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 件.小鸭子会浮水,这是小鸭子的有利条件,可是小鸭子脚上的蹼不利于抓住 东西,这是它的不利条件. (二)分小组讨论.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提问:图上的动物能把小鸭子救出来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提问:动物们可能会怎样救出小鸭子?小象想用自己的长鼻子把小鸭子从坑 里卷出来;小熊想往坑里灌水让小鸭子浮上来,可是土坑渗水,短时间不可能 灌满水;小猴想用竹竿把小鸭子救出来,可是小鸭子脚上有蹼,抓不住竹竿. 相比之下,大象用长鼻子救小鸭子最简便. 在学生对图上的三个动物怎样救小鸭子进行讨论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 么办法能救出小鸭子?让学生尽情地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引导学生拓宽思 路,开展合理想象.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要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的独特想 法要注意保护,千万不要求全责备.学生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鼓励他们自行创 造,进行表演. 2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和 8 个词语,认识 3 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 了解一些树木生长的特点. 二,教材说明 本课识字学词学句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八幅图和八个词语.八幅图 分别介绍了八种树,八个词语是树的名称.第二部分是韵文,讲了八种树的一 些特点.第三部分是本课生字和作业练习. 学习生字词,了解这几种树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准备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2 请学生收集这些树的有关知识.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学生借助拼音,对照图片反复读准字音,识记生字.利用生词卡片进行&找朋 友&的游戏,在游戏中检查字音是否读准.注意容易出错的字音,如: &榕,壮,掌,装&是翘舌音. &披&读&pī&,不读&pēi&. &杨,柏,桦,枫,榕,梧,桐&,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记忆. &掌,季,披,装&,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识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分类指导,第一类:有&木&字旁的字,书写时注意木字旁写在左半格靠近中 线的地方,&木&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壮:左边的笔顺是:丶冫丬,右边是&士&字,不要写成&土&字. 季:最后一横要写得长一些. 装:上面的&壮&要写得扁一些. 掌:整个字形不要写得太长. (三)词句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看图自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借助拼 音读准字音.再看图自读韵文,了解这几种树木的特点,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 合起来. 教师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出示挂图或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八种树木 各自的外形特点,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每一种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行相互交流. 教师在指导学生熟读韵文的基础上,可打乱课本图画顺序,按韵文顺序出示几 种树木的图片,启发学生复述韵文,说出树木的名称及特点. (四)朗读指导 朗读重音,停顿的建议: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读背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做动作加深印象. (五)练习提示 第二题写一写,可以在指导写字时完成. 第三题是读一读,再抄下来.题中的三个句子进一步介绍了四种树的特点.先 读一读,再抄写下来.抄写时注意句子中逗号和顿号的正确书写. 第四题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树,把它画下来,看谁画得好.可以画课文中 的树,也可以画另外的树.画好后可以进行评比,展览. (六)扩展活动 制作小报:《我喜爱的树》.选一种或几种自己喜爱的树画下来,在图画周围 写上有关它的资料.可以留给学生一周时间,以后安排时间展出他们的作品.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布置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 看图上的树木,读出每种树木的名称. 2 反复朗读短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3 读短文下面方格中的生字,画出偏旁相同的字. (二)检查自学情况,进行识字教学. 1 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2 说说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树木,出示挂图(或图片),让学生把树木名称卡片 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3 先识记词中的生字,再识记短文中的生字.注意揭示形声字的特点,指导 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忆字形. 4 指导写字. (三)读韵文,识记要求认识的生字,学习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1 帮助学生理解&喜暖&和&耐寒&的意思. 2 让学生说说短文讲了哪几种树木的哪些特点. 3 指导学生朗读短文.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树木,它们的外形或树叶有什么特 点.也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或学校附近认一认本课没有出现的树木,丰富学生 的知识. 3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 6 个生字. 2 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二,教材说明 这课识字学词学句是以笔画简单的字加偏旁组成生字的形式识字,生字后边编 有词语和句子.句子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有助于学生在语言环境中 识字学词学句. 学习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制作能换偏旁的活动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先认读&人,火,加,大,采,路,生,包,青&等熟字,再借助拼音认读由 熟字加偏旁组成的生字和词语.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生字时,要注意&认, 架,达,胜,抱,雹,晴,情&等字的声调的变化.要读准后鼻音的字,注意 &认识,牲口,抱着,雹子&四个词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最后让学生借助拼 音读句子,认读 6 个要求认识的生字. 分析字形时,要引导学生比较熟字与生字的不同,结合字音,字义,使学生初 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 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要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如: 彩: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三撇间隔要匀称,长短要 适中. 牲:左边的第三笔是&竖&,不是&竖钩&. 露,雹:雨字头要写扁一些,&露&下边的&路&,两部分要紧凑.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句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先自读,再提问的方式进 行词句教学.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再作适当讲解.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让学生用加偏旁的方法构字,组词,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应鼓励学 生多组词. 第四题读句子,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教学 时,不要讲解和分析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体会. (五)扩展活动 猜字游戏:出示学生未见过的形声字(声旁是学过的字),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 和意思.如:姑,愿,袋……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复习. 复习学过的偏旁&讠,亻,木,辶,,,扌,日&,认读学过的熟字&人, 火,加,大,采,路,生,包,青&. (二)自学课文. 1 自学生字,比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本课的生字. 2 观察每组横线两边的字,想想这两个字在音,形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 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进行正音. 2 说说每组熟字与生字的异同点. (四)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1 以学生自己识记生字为主,进行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形声字 本身的特点.认识新偏旁. 2 请学生猜一猜&姑&(尚未学的生字)的读音和意思,激发学生自己识字的 兴趣. 3 读词语和句子,了解意思. 4 指导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注意提示笔画的变化.如:&彩&的左边写法与 &采&不同,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露,雹&两个字雨字头的第 三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4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 5 个生字. 2 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可以&说句子,写句子.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二,教材说明 这课识字学词学句,是按照汉字的表意特点编排的.要求学会的生字中,多数 是会意字.这些会意字分两部分排列:前六个字各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后四 个字各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生字后面编有词语和句子,体现了字,词,句的 联系,为生字的学习设计了一个语言环境. 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以拆分,组合的生字卡片(或投影片),词语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指导学生观察本课生字的组字规律.即多数生字的字形是由两个或三个字构成 的,生字的意思是由前边两个或三个字的意思合成的.如:&歪&字,字形是 &不&和&正&构成的,字义与&不&和&正&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相同.教 学时,要引导学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识记. 可以通过比比谁认得快,记得牢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会意字的特点自己记忆 生字. 组成&甜&的两个字都是生字.学习&甜&之前,要让学生先了解&舌&和 &甘&的意思.特别是&甘&,应让学生了解它就是甜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 是由词语带出的生字&亮&,应注意其读音是边音,不要读成 niàng.字形可 以和&高&字对比着记. 2 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的字形结构种类多,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也有品字结构的 字. 品字结构的字,应注意上面部分要写在上半格的中间,下面部分的两个部件要 写匀称. 其余结构的字,要注意提示部件的大小,占格的位置,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容易 写错的笔画和笔顺.如:&甘&的笔顺是一甘;&尘&的第一笔是&竖&,不 是&竖钩&;&歪&字上面的&不&要比下面的&正&小一些;&休,信&两 个字,要注意左窄右宽,等等.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语与字义联系紧密,句子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一读,便可理解其 意.教学时,不必用过多的时间讲解词句的意思. (四)练习提示 第二题,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后完成. 第三题是读读比比,再组词语.通过形近字的比较,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可 让学生先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然后口头组词语,最后进行书面组词练 习. 第四题,通过读句子,联系学生日常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了解&可以&的用 法.先口头用&可以&说句子,然后再练习写句子. (五)扩展活动 老师课前准备一些会意字卡片,与同学们玩一玩猜字游戏.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学生自读字,词,句. 自学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要求学会和要求认识的字. 2 把句子读通顺. (二)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生字,词语,注音正音. (三)出示&不&&正&&歪&,启发学生自己感悟&歪&的字义是&不&和 &正&合起来的意思. (四)学习其余的会意字,了解字义,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 (五)学习词,句.通过读词句,了解其意思. (六)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要求学会的生字. (七)完成练习第三,四题. 五,参考资料 会意字:会意,是我国古代造字法&六书&的一种,指把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 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会意字,是用&会意&的方法所造的字. 5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 2 认识 10 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以儿歌的形式列出了十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中有八组单音节词和两组双 音节词. 学习生字,了解这十组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反义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以把每组反义词中的一个 词(已学过的词)贴在黑板上,通过找反义词的游戏,检查学生自学字音的情 况.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 &慢,短,恨,暖,浅,紧,简,单&是前鼻音,&冷,容&是后鼻音. &暖&字的声母是&n&,不是&l&. 本课生字的字义不难理解,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形上.要注意指导以下几 个字. 冷: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令&,不是&今&. 黑:上边不要写成&里&,笔顺是黑. 暖:右边不要写成&爱&. 容:不要漏写四,五两笔. &恨,冷,简&三个字,可借助熟字&很,铃,间&识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有的笔画比较复杂,有的笔画容易写错或漏掉,进行写字教学时,要 有重点地指导. 慢:右边的&&和&&要写扁些,三个部件要写紧凑,左右两部分高矮相等. 紧:由四个部件组成.中间的&&要写小一些,整个字不要写得太长. 反: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短:第五笔是&点&,不是&捺&. 浅: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词语多数是由一个学过的词引出的意思相反的词.理解词义时,要注意 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反义词的一些规律.如:一组反义词,前后 两个词字数相同,词义相反,一个词可能有几个反义词等. (四)朗读指导 本课以儿歌的形式编排了十组反义词,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可采取引 读,对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还可以在朗读时用手击拍,以引起朗 读兴趣和活跃气氛. (五)练习提示 第二题结合写字教学完成. 第三题是巩固本课刚学过的反义词,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订正. 第四题是反义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读一读,使学生知道反义词有许多,不仅 是课文中所提到的.通过读读记记,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六)扩展练习 分组进行&找反义词&比赛.也可以分男女生为两大阵营,互相提出一个词, 让对方说反义词,看哪一方对得多.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做&接词语&游戏.老师说:&西瓜大,苹果――&,让学生补充下面的词 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句子,意思要浅显,使学生易于接答. (二)认识反义词. 1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感知反义词就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 自读课文,进一步感知反义词. (三)自学生字. 1 自读课文,画出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 2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 3 同桌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四)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五)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利用熟字和学过的偏旁记字形;用 换偏旁或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字形,等等. (六)再次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可先让学生相互答疑,最后解决不了的问 题,教师再作讲解.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 (七)指导书写生字.指导写字要抓重点,在学生动笔之前,要提示学生先观察 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再临写.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反义词. 复习一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八项内容.一是给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巩固拼音和所学生字; 二是写偏旁相同的字;三是比较形近字并组成词语;四是写出反义词;五是读 词语复习要求认识的字;六是区别同音字的不同用法,选字填空;七是读儿 歌.最后安排了写字训练. 二,教学建议 1 第一题,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每个字后面有两个音节,这两个音节的 声母不同.可先让学生读汉字,再读音节,然后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通过练习区别 Z,C,S 与 zh,ch,sh 的不同读音. 答案:森 sēn,众 zhòng,场 chǎng,彩 cǎi,胜 shèng,装 zhuāng. 2 第二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这项练习是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可先 让学生说说偏旁的名称,回忆一下哪些字里包含这些偏旁,然后按要求写几个 相同偏旁的字. 参考答案: 亻:伙,伴,休,信,件,做. :杨,柏,桦,枫,榕,桐. 忄:情,慢,快,恨. 宀:宫,安,容,字,它,完. 3 第三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区别形近字.这 四组字,每组字的字音不同,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教学时,要学生先读出每 组形近字的音,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区别,比较字形和字义,然后练习 口头组词,最后把词语写下来. 参考答案: 伯(伯伯)睛(眼睛)跑(长跑)杨(杨树) 柏(柏树)晴(晴天)抱(抱着)场(广场) 4 第四题,填反义词.练习时,可让学生读读词,说说词义,再指导学生写 出它们的反义词.要提醒学生,这些词都是单音词,它们的反义词也应该是单 音词. 参考答案: 正――(反)白――(黑)深――(浅) 好――(坏)长――(短)后――(前) 5 第五题,读一读.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可采用多种方 法,多种形式,做到人人读,读正确. 6 第六题,看拼音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这项练习共有三组形近音同的 字,可先让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区别每组字的异同,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语 言环境据义定形,填好后再把句子读一读. 答案: (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2)这盒(彩)色铅笔有 24 种颜色. (3)小华送给亮亮一个笔(记)本留作(纪)念. 7 第七题,读儿歌.练习读这首儿歌,实际是练习读绕口令.这种练习形式 可以训练学生说普通话.另外,还可使学生从中了解关于雾的一些知识.如, 雾一般出现在深秋或初冬的早晨,风可以把雾吹散.这首儿歌全文注音,训练 时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儿歌的内容,然后反复朗读,做到读得正 确,流利. 8 写字训练. 这项练习要求写六个字.这六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要把字写得匀称,美 观.书写时要注意字的左边约占全字的三分之一,右边约占全字的三分之二. 要在田字格中按照字的笔顺规则书写,特别要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及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坛:左边略高于右边.左边的&&,第一笔&横&略高于横中线.右边的 &云&,第二个&横&稍长,要写在横中线上. 伴:左右高低基本一致,右边略微高一点点.左边的单立人占全字的三分之 一.右边的&半&,第三笔&横&要短,最后一笔&竖&靠近竖中线. 披:左右高低基本一致.左边的提手旁占全字的三分之一,第一笔&横&要稍 短.右边的&皮&,第一笔&横钩&起笔处与提手旁的&横&的收笔处一样 高,第二笔&撇&的收笔处靠近提手旁&竖钩&的&钩&,第三笔&竖&的起 笔处与左边提手旁的&竖钩&的起笔处同样高,第四笔&横撇&的&横&要写 在横中线上. 暖:右边高于左边.左边的&日&字约占全字三分之一,右边的&长撇&和 &捺&要写得舒展. 棉:左右高低基本一致,右边最后一笔&竖&的收笔处略低于左边的木字旁. 左边的木字旁占全字的三分之一,第一笔&横&要稍短,第四笔&点&写在横 中线上.右边的&帛&上部分&白&写在横中线的上面,下部分的&巾&写在 横中线的下面. 慢:左右高低基本一致.左边的竖心旁占全字的三分之一.右边上面的&日& 稍窄,中间的&&稍宽,&又&的两笔收笔处要宽于&&. 9 课时安排:教学本次复习可用 3 课时,其中写字训练用 1 课时. 让我告诉你(口 语 交 际) 一,教学要求 1 把自己暑假里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讲给同学听,并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 2 学习与同学进行交谈. 3 把自己讲的活动写下来. 二,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通过图画营造了一个同学之间在交谈的情境.图下面的一段文字 提出了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形式.即把自己假期里最感兴趣的活动讲给别人 听.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互相交流感兴趣的活动. 三,教学建议 (一)看图,以图中两个同学的交谈为例,启发学生的谈话内容,激发学生的交 谈欲望. (二)由老师设计&学游泳&,&学电脑&的交谈内容进行示例.如果学生当中 有在暑期&学游泳&,&学电脑&的,最好请这些同学进行交谈,老师给以适 当的指点. (三)让学生回忆自己暑假里参加的活动,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做好交谈前 的准备. (四)交谈的形式要多样,可以同桌交谈,也可以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交谈.交谈 的过程中可以互相提问. (五)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 (六)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讲得好的同学.最后,可请几名学生作示 范发言. (七)鼓励学生把自己讲述的内容写下来,不必要求字数,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不会写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课文 1 悯农(二)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让学生大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 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另一首《锄禾》第一册已经学过.古诗的作 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种下一颗谷物,秋天会有许多收 获.尽管四海之内没有荒废的耕地,农民还是免不了活活饿死.诗人用&春 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 动.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 死&.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二胡独奏曲 《江河水》音乐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要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粒,饿&两个字,可以 用熟字&立,我&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夫,颗&,可以用与熟字&天,棵& 比较字形的方法识记;&死&,可以拆成&一,夕,匕&三个学过的部件来识 记. 2 写字教学. 要注意指导以下几个字. 粒:米字旁要写窄一些,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闲:门字框里边的&木&,&捺&要变成&点&. 死:&匕&的笔顺是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三)词句教学 结合字形让学生了解&粟&是谷物,&万颗子&是很多谷物,从中感受到&春 种&到&秋收&,&一粒&到&万颗子&的变化. 结合插图(或投影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四海&,泛指到处;&无 闲田&,就是没有空的田地;&犹饿死&,即还是饿死的意思.从中体会到古 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悯&字的意思. (四)朗读,背诵指导 这课古诗押&i&韵.要在读通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然后结合插图或投影进行 想象,经过反复朗读大致了解诗的内容.朗读时可辅以《江河水》忧怨的音 乐,烘托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在脑子里浮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 饿死&的悲惨情境,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由此产生同情感.经过 反复朗读和吟诵,达到背诵.背诵在课内进行. 本诗朗读的节奏,重音建议: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五)练习提示 第一,二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第三题是形近字比较,要提醒学生注意 它们在字形上的差别和字义的不同.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谁能背诵一年级学过的古诗《悯农(一)》?学了这首古诗,我们知道农民种 田很辛苦.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怎样呢?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 1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读古诗,想象图画的意思. (三)自学生字. 1 一边读古诗,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 2 用生字卡片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四)了解词义,指导朗读. 通过看彩图和讨论,大概了解&粟,万颗子,四海,无闲田,犹饿死&的意思 和诗文的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出节奏感. (五)品读背诵. 借助彩图(或投影),采用各种形式的反复吟诵(配上音乐),启发学生想象 诗文描绘的悲惨情境,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六)指导识字,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李绅:字公垂(772―846),唐代诗人,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之一,对唐诗歌的创作与繁荣,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曾写过 《新题乐府》二十首,可惜今已失传.李绅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 2 蚕妇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 二,教材说明 《蚕妇》这首诗分两层来写.第一层两句,诗人用明白如话的诗句向我们描绘 了这样的情境:一位养蚕的妇女,昨天到城里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哭得泪水把 手巾都浸湿了.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向读者补述了蚕妇痛苦的原因:她看到全 身上下穿绸缎衣服的人,都不是养蚕人,这是多么不合理啊!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带. 2 让学生了解养蚕以及由蚕丝到绸缎的大致过程,了解其中的辛劳.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蚕&是平舌音,&者&是翘舌音,&遍&的声母是&b&,不是 &p&,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着重提醒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满: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两&. 养:共 9 画.笔顺是养. &昨,者&:可以利用熟字&作,都&识记. &妇,归&:右半边相同,左边偏旁不同,注意区分字形. 2 写字教学. 满:左窄右宽,不要把&三点水&写在&草字头&下边. 遍:先写&扁&,后写走之. 蚕: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要舒展. (三)词句教学 诗句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式进行,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读和 悟进行点拨.&市&指集市;&巾&指手巾;&罗绮者&指穿绸缎的人. 在理解&为什么养蚕的人穿不上蚕丝织的衣服,不养蚕的人却全身上下穿着绸 缎&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相机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感知作者的写作意 图. (四)朗读,背诵指导 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句间的停顿与重音,示例如下: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诗意,反复朗读古诗的过程中进行背诵.可以了解一句背一 句,也可以学完后由看图提示背诵过渡到直接背诵. (五)练习提示 第一题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第三题抄写时,要一个词一个词地抄,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出示课题,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蚕妇图,向学生介绍蚕妇就是养蚕的妇女. (二)正确朗读,提出疑问. 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在教师的 引导下解决疑问. (三)动口,动脑,动手,读懂古诗. 1 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辅以直观形象的拼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学习. 如学习第一行诗时,可让学生先读诗句,再出示相应的剪贴图,让学生按照诗 意把蚕妇的剪贴画放入集市图中去.了解&市&是做买卖或赶集的意思.学习 第二行&归来泪满巾&,学生可以边读边动手把蚕妇慢慢移至农舍中,再给蚕 妇的脸上,手帕上添画上泪珠.让学生懂得&泪满巾&是泪水把手帕都浸透 了,说明蚕妇十分伤心. 2 讨论:为什么养蚕的人穿不上蚕丝织的衣服,不养蚕的人却能全身上下穿 绸缎? (四)学生借助图画背诵古诗.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屡考进 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 闲适生活.著有《白云集》. 3夜 宿 山 寺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教材说明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 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 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 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 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 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 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 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 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 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 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 题. 4 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 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 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朗读时要读出惊讶, 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五)扩展活动 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图,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由原有认知导入新课. 1 回忆一下,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些诗?能试着背一两首吗? 2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投宿在山上寺院内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 山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 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 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找出寺院.提问: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 上会有什么感觉? 2 讨论:你从诗中哪儿可以看出楼很高?作者是怎样讲楼高的? (四)指导朗读,背诵. 1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2 自由朗读,指名读. 3 学生提问题,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先由学生解答,后由教师讲解. 4 参照插图试背古诗. 5 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达到人人会背.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陕西成纪(今甘肃内),出生于碎 叶城.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 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 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 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著有《李太白 诗集》. 4 梅花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7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二,教材说明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全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却包含 着丰富的内容.不但讲了梅花开放的地点,还讲了梅花的三个特点:开放的时 节――寒冷的冬天;颜色――洁白如雪;香味――清香徐来,表达了作者对梅 花的赞美和喜爱.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 梅花的挂图或投影片,有关梅花的资料,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数&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ù,不读shǔ.字形可以借助熟字&楼&来识 记. &梅,独,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墙,寒,遥&三个字笔画多,要重点进行指导. 墙:左窄右宽,右上的笔顺是. 寒:中间部分不要少写一横. 遥:先写&&,后写走之.&&的上下两部分要写紧凑,不要漏写第五笔 &撇&. (三)词句教学 重点理解&数枝,凌寒,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意思.可利用插图(投 影),实物,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教学.理解 &数枝&,可用实物进行比较一枝与数枝梅花的不同;结合梅花盛开时节的气 候特点,理解&凌寒&是&冒着严寒&的意思;还可以结合实物让学生看一 看,闻一闻,了解梅花洁白,幽香的特点,理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的意思.在反复吟诵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本首古诗押&i&韵,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重音和韵味来.朗读时,可 辅以优美的古曲,启发学生在脑子里再现冰天雪地,百花凋萎,独有梅花冒着 冰寒霜雪,抖擞着枝骨,绽苞吐蕊那精神,灵秀,美好的形象.在读中体会梅 花不怕冷,白,香三个特点,由熟读到背诵. (五)练习提示 第一,二题,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第三题,在正确背诵的基础上完成. 第四题,在练习之前,要让学生知道梅花是什么样的.可以告诉学生,梅花除 了有白色的,还有粉红色的和红色,黄色的.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利用图画导入新课. 出示梅花图片或挂图,投影片,简介梅花的特点,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产生 美感.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作上记号,再逐句把诗文读正确. (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再读课文.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再让学生反复读诗文,达到正确,流利,对诗文 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四)反复吟诵,体会感悟.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或实物,让学生大概了解 &数枝&,&凌寒独自开&,&遥知&,&为有暗香来&这些重点词句的意 思.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 (五)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 美.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1)梅花开在什么 地方?(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 诵. (六)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七)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第四题是让学生画梅花.练习时,不要强求学生都给梅花涂成白色.有绘 画能力的学生还可画画梅花开放的环境. 五,参考资料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代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 清新,小诗精练而富有意境.现存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 江雪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 7 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二,教材说明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江雪》,即江上雪景.&千山鸟飞绝,万 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 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 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 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 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注意读准&踪,舟,翁&的字音.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绝,孤,翁&,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径,钓&,可用熟字&轻,的&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 写字教学. &绝,径,踪,孤&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与右边的部件长短也不 同.书写时注意,&径&的右上不要写成&又&;&孤&的右半边不要写成 &爪&. 翁:上面的&公&要写扁一些,下面&羽&字左边的&习&比右边的&习&要 略小一点儿.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三)词句教学 充分利用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观察,让学生边读边悟,初步了解诗意,再进行背 诵. 开始可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雪景入手读懂江雪是写江上的雪景.接着,启发学 生提出问题&江上雪景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读诗边看图,领悟出&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其中的&千&&万&都是指许多.&鸟飞绝&,是没有了鸟 的踪影.&人踪灭&,是没有人的足迹.全句写出了大雪覆盖的严寒景象.然 后边读诗边看图,理解&孤舟&是孤零零的小船;&蓑笠翁&是身披蓑衣,头 戴斗笠的老人;&独钓&,是一个人垂钓;&寒江&,寒冷的江面上.最后了 解这两行讲的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 大雪覆盖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就行. (四)朗读,背诵指导 结合看图,投影,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去感受诗的意境.示例如下: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画练习背诵这首诗. (五)练习提示 第一题,在学习课文时完成. 第二,三题,在识字,写字教学时完成. 第四题,在学生背诵课文后完成.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怎样的雪景?今天我们去看看唐代诗人柳宗元 笔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图或投影,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 上雪景. (二)边读边想读诗句. 1 正确朗读全诗. 2 引导读懂诗句. 学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请同学们回忆《夜宿山寺》中&百 尺&的&百&表示什么意思?这儿的&千&,&万&与&百&的意思一样都是 指&许多&,&很多&. (2)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请同学们观察图,在图上找 &鸟&与&人&的踪影.(学生找不到,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找不到.) (3)用词意连接法,体会诗意所描写的寒冷景象. (4)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诗句. 学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用看图法读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 思. (2)用词意连接法让学生说说大意. (3)用看图记诗句的方法背诵诗句. (三)朗读古诗品品味,记住诗句自然成. 1 在古朴的音乐中,让学生看图,想象,读出诗的韵味来. 2 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五,参考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州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进士,授校 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变法,被贬为永州司 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 八大家&,并称&韩柳&. 复习二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一是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二是区别,比较形近 字并组词;三是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读一读;四是默写古诗《夜宿山寺》;五 是读短文.最后安排了写字训练. 二,教学建议 1 第一题,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首先学习大写字母,指导学生认识每 个大写字母.然后出示字母表逐个教读名称音.不会读名称音时,可以读小写 字母的呼读音.最后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背诵时按字母表排列特点分成 六块记忆,即: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还可以教唱&字母 歌&辅助记忆. 字母的大写与小写要让学生分辨清楚,一一对应. 拼音字母歌 1=C4[]4 2 第二题,比较形近字再组成词语.一共有八组.这八组形近字的字音有的 相同,有的相近(&立,粒;京,惊&这两组音相同,其他六组音相近).从 字形上看,上面四组都是在第一个字的左边加个偏旁就成了第二个字.下面四 组,每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但部件的位置不都在右半边.教学时,要让学生 先读出每组形近字的音,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上面四组及下面四组形近 字在字形上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认真区别比较字形和字义,然后练习口头组 词,最后写下来. 参考答案: 立(立正)京(北京)皮(皮球)每(每天) 粒(一粒米)惊(惊动)披(披上)梅(梅花) 作(工作)饱(吃饱)很(很好)鹅(白鹅) 昨(昨天)抱(抱着)恨(恨人)饿(不饿) 3 第三题,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时,先让学生练习背诵古诗《蚕妇》和 《梅花》,然后把诗句补充完整.提示学生标点也要写上,检查完再读一读. 答案: (1)不是养蚕人. (2)遥知不是雪, 4 第四题,默写古诗《夜宿山寺》.教学时,先指名背诵古诗《夜宿山 寺》,然后默写,提示学生标点也要写上,订正后再读一读. 5 第五题,读一读.这篇短文用汉语拼音全文注了音.教学时,先让学生借 助汉语拼音自读短文.读几遍后指名读,引导学生读懂意思,使学生懂得为什 么孔融只拿小梨而不拿大梨.这项练习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除了读 准字音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语气来,重点指导爸爸与孔融的对话.教师 可采用范读,引读的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理解. 6 写字训练. 这次写字训练是练习写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宽右窄.教师要指导学生 观察范字,看清楚每个字的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了解了这些字的 特点的基础上再描红,临写.具体指导如下: 外:右边略高于左边.左边的&&第一笔&撇&收笔处正好碰到横中线,第二 笔&横撇&拐弯的地方正好碰到竖中线,第三笔&点&在横中线上起笔.右边 的&竖&距离竖中线较近,最后一笔&点&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刚:左边的&横折钩&的&折&写在竖中线上,里面的&撇&&点&在横中线 上交叉.右边的&竖钩&比左边的&&稍长. 彩:左边&&的&横&,在横中线上起笔,收笔处略过竖中线.右边三撇比左 边的&&稍长. 那:左边&横折钩&的&折&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右边的&竖&要靠近竖中线,收笔处要低于左边的&&. 刻:左边的第三笔&&,折过来要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要长,第五笔 &撇&稍短,最后的&点&要小,顶住第五笔.右边&竖钩&的起笔要稍高于 左边的&&. 都:左边&者&中的&土&写在横中线的上边,第四笔&撇&起笔点与第一笔 &横&的收笔点同样高.右边的&&要低于左边的&&. 7 课时安排:教学本次复习可用 3 课时,其中写字训练用 1 课时. 秋天里(口 语 交 际) 一,教学要求 1 学习观察自然景物. 2 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与别人进行交流. 二,教材说明 (一)图意:远处稻田一片金黄,庄稼成熟了.树下有落叶,孩子们在捡落 叶.近处有葡萄架,两个孩子帮大人摘葡萄. (二)图下有两道题.第一题提出了&观察&和&说&的要求;第二题具体提 出了互相讨论交流的内容,重点要突出&有趣&. 三,教学建议 (一)观察 这是一次观察口语交际活动,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 有话可说,最好开展一次&找秋天&的活动.活动前提出观察的要求,活动中 引导观察,启发想象.观察的内容如: 秋天的气候:气温,风,雨,阳光,云…… 植物:树木的枝叶,花草,农作物…… 动物:大雁(或其它候鸟),牛羊,蝴蝶…… 其它景物:山,江河,公园,田野,城镇街道,农家小院…… 人们:衣着,神情,活动…… (二)看图 培养仔细观察图画的良好习惯.指导看图时,可设计几个问题:图上画了哪些 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看出是什么季节?让学生自己独立看图,然后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交流 学生在交流图画内容时,教师板书&秋天里&.接着让学生先分小组将自己观 察到的秋天景色,有趣的事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多启发,多指导,可采 取互问互答互评的方式,给每个孩子都创造交流的机会.在分组交流的基础 上,可推选一两名同学在班上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录下同学讨论交流的发言,然后放录音评议,增强学生的 兴趣和交流的效果. (四)扩展活动 1 观察,交流,评议之后,可让学生绘一幅&秋天里&的图画. 2 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歌词换成秋天的有关内容,唱一唱. 看图学文 6 秋天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 惯. 5 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 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二年级起始,正值秋天时分,教材安排《秋天》一课,意在将课文内容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他们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认识秋 天,了解秋天的特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初步认识秋天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描绘秋天景色的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 布置或组织学生到户外寻找具有秋天特点的景物.如:树木花草,瓜果庄 稼及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等.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有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要注意指导. 蓝:声母是&l&,不要读成nán. 金:不要读成jīng. 落:不要读成lè. 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í. 当: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àng,不读dāng. 要求认识的三个生字,也要进行正音. 分析记忆字形时,要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蓝:笔画较多,上边是草字头;中间的左边是两竖,右边是半个&竹字头&; 下边是&皿&. 落:上下结构,三点水在草字头的下边. 报:可用熟字&服&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 写字教学. 学生临写生字之前,教师要有重点地做些指导.然后让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 范字,再动笔书写. 熟:上半部左边的三个部件要写紧凑,右边的&丸&不要写成&九&. 落:先写草字头,三点水要写在草字头下边,不要将其误写成左右结构的字. 塘:第八笔&横&要写长一些,右边出头.第十笔&竖&上下出头. 底:第三笔&撇&要写长一些,包住里面的&氐&. 写字在课内进行.教师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 写字习惯. (三)词句教学 可先让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或投影片,然后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这幅图画的是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在看,读,想,议中,理解 &那么高,那么蓝&是说秋天的天空云雾少,空气清新,显得很高很蓝.稻田 一片金黄,说明稻子已经成熟,又描述了稻谷丰收的景象.&一片一片的黄叶 从树上落下来&,这是秋景之一.最后天气变凉,燕子南飞,这正是秋天特有 的景象.特别对&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蚂蚁爬上去,来回 跑着,把它当做运动场&这两句,应抓住&游,藏,爬,跑&这四个词,让学 生在读中悟出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里,小动物仍然十分活跃,给秋天增添了几 分生气.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看到的秋天景物,说说在秋天里还有哪些变 化,以加深学生对秋天的认识. (四)朗读指导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指导有感情地 朗读结合起来,读出秋天景色的美丽,读出小动物们活泼欢快游戏的情景. (五)练习提示 第四题读两组句子,意在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高高 的&,&一片一片&的意思.可启发学生把每一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然后想 一想:你认为哪个句子好?在读中体会,每组的第一句简明地表达了一个完整的 意思;第二句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 (六)扩展活动 学完这一课,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实物,分别举办&金色的秋 天&的诗歌朗诵会和物品展示会,进行交流,评比.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启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 提问: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板 书课题:秋天. (二)指导看图. 1 初看.学生自由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 细看.按顺序说出图画上的景色.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初读.让学生自由地读,要求不加字,不丢字,不读断词,把字音读正 确,把句子读通顺. 2 细读.可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图文对照,带着两个问题:①秋天 是什么样的?②课文主要讲了秋天的什么景象?在小组内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讨 论,然后全班交流.相机比较课后第四题的两组句子. 3 熟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4 听课文朗读的录音,想象课文中描述的秋天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四)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五)完成课后练习. (六)课后举办有关秋天内容的诗歌朗诵会,实物展览及板报比赛等活动. 7 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认识 3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 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 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 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 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 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 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 2 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葫芦&一词中 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 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 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 &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 写字教学.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 几个字. 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 要长一些. 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 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 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对照课文理 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 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因为 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理解&挂&可用换词比 较法,把&挂&与&长,结&比较,体会用&挂&很形象:葫芦的柄长,从藤 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第二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会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 的话.重点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种葫芦的人只看到小葫 芦,一心只想小葫芦快长,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 第三段,可以抓住&奇怪&一词进行讨论:&那个人为什么会对治叶子上的虫 子感到奇怪?&因为他一心想着的是葫芦,因为他不懂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因为 他觉得邻居对他的劝告是不必要的担忧――我要的是葫芦,你怎么劝我治叶子 上的虫?再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到邻居与种葫芦的人,他们在对待葫芦叶子长 了虫的态度是不同的:一个说要治,一个说不用治. 第四段,采用看图或多媒体演示,结合课文朗读体会&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 一个一个都落了&.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由于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 实的关系,又不听别人劝告,结果他一心想要的葫芦终究没有得到.因为叶子 被虫子破坏了,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只能慢慢地变黄,落掉.这都是没 有及时治虫造成的.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既有描述,又有对话,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可用自读,对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 以下几个地方:种葫芦的人看见小葫芦挂在藤上的高兴心情;叶子上长了一些 蚜虫,他却只&盯&着小葫芦时心里所想的话以及他自言自语所说的话;邻居 劝他治虫时的对话.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让学生给词语加上修饰成分.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 可以填不是本课所学的词语.填好后读一读,学生之间可以交流. 课后练习第四题可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朗读和体会.通过 读句子,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学生通过对 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不同语气的朗读,自己体会到:虽然每组句子表达的 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 烈些. (六)扩展活动 1 如果课文有第五幅图,第五自然段,该怎么画,怎么写? 2 续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编好故事以后,说给同桌听一 听.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出示实物,引出课题. 出示葫芦,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就是与葫芦有关的故 事.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看图,学文. 学第一段从整体入手,看图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学生回答 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关系没有?让学 生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内在关系.学了第一段,可以直接学习第四段.通 过看图学文,思考:那么可爱的小葫芦怎么会变黄,都落了?以此激励学生去探 究原因,自然进入第二,三段的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的方 式,探究出那个人错在哪里.最后可以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体会. (三)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字形,有重点地指导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进行扩展活动. 让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想好之后可以同桌 或分组交流.也可以假设种葫芦的人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让学生编一个故 事讲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开白色花.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多样,大致中 间细,上,下部膨大,像大小两个连在一起的球.嫩时可食用,干老后可做容 器或供观赏.葫芦,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8 难忘的一天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 8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通过读课文,知道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 视.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得到邓爷爷赞许的 事,反映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课文共六段.第一段讲 1984 年 2 月 16 日,&我&为邓小平爷爷做了电子计算 机表演.第二段讲&我&见到邓爷爷之前紧张,激动的心情.第三段讲&我& 和邓爷爷见面的情景.第四段讲&我&进行计算机表演.第五段讲表演后邓爷 爷询问情况,并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第六段讲这一天让 &我&终生难忘.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国家对青少年学习现代技术 的关心和重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如:&算,连,队,晨&和&展,览,责,任& 等. 分析字形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 己学习生字的能力.注意提示下面几个字. 算:中间是&目&,不是&日&. 业:笔顺是业. 连:先写&车&,后写走之. 各:上边是折文儿,不是反文儿. 2 写字教学. 指导写字时,要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临写.要利用 田字格帮助学生写好字. 晨: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爷:第三,四两笔要写长一些,舒展一些,盖住下面的&&. 算,意: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以免字体过长. 计,忙,队:要注意左窄右宽. (三)词句教学 &难忘&是本课的重点词语,不要以词解词.要通过读课文,了解&我&能为 邓小平爷爷做计算机表演,邓爷爷看后很满意,并且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 从娃娃抓起&等内容来体会&难忘&的意思. 学习&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 两个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邓小平爷爷的和蔼可亲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 从小进行现代技术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文字浅显,语言明白流畅,可以由学生自己朗读,体会进行学习.注 意读好&想到马上……跳个不停.&&邓爷爷来啦!&&天,仿佛格外的蓝;阳 光,仿佛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体会 &我&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心情,并从中领悟到国家对青少年的期望,青少年 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巩固生字词,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多读几遍,记下 来再抄写.抄写时,应以词为单位,记一个词语写一个词语,不要看一个字写 一个字. 第四题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先自己读读每个词,再认真读读连线的题 例,然后自己口头上试着连一连,读一读,有把握了,再动笔.完成后进行集 体订正.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题设问. &难忘的一天&会是怎样的一天?什么事会令人难忘?可以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 全文.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 同桌检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 4 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5 指名轮读全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三)再读课文. 1 自己或与同学合作解答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2 汇报各自或小组学习的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9兰 兰 过 桥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认识 7 个生字. 2 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了解新型的桥,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科幻故事,讲兰兰的爷爷带她外出途中经过的两座桥,一座是架在水 中的奇特的潜水桥;另一座是能折叠的方便携带的塑料桥.课文给学生新奇的 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创新发明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 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几个字的音. 座:不要读成zhuò. 结:多音字,在本课读jiē,不读jié. 实:本音是二声,在&结实&一词中读轻声. 专:不要读成zuān. &座,实,提&,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结:右边上面是&士&,不是&土&. 野:右边不要写成&矛&. 2 写字教学. 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 兰,专: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座:广字旁的&撇&要长,包住里边的&坐&. 野:左短右长,&里&的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三)词句教学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不同的词语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如:&原野&, 可借助图来理解;&结实&,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特别&,可以放在句 子中理解,也可以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总之,要视词语来定方法,方法要灵活 多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 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 提包里&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感受桥梁工程师爷爷发明,创造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向往科学和 发明创造的兴趣. (四)朗读指导 本课长句子比较多,要指导读好句中的自然停顿. 注意朗读体会下面的句子: &兰兰,下车看看大桥吧!& &别急,我带着桥呢!&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在这三句话中,前两句表达出爷爷为自己的设计,发明感到自信,骄傲的心 情.第三句中的&真是&含有对爷爷的敬佩之情.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练习口头组词语时,可鼓励学生多组一些,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第四题读两组句子,意在让学生通过对用了比喻和没用比喻的两个句子的比 较,从中感受到用了&像……&的句子能更形象更具体地反映出桥的形状,加 深对桥的神奇印象. (六)扩展活动 组织&我是小小发明家&的活动.先让学生找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 难,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发明创造去解决;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未来的桥或 其他的建筑会是怎样的.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桥?还听说过什么样的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 2 检查自学情况. (三)借助课文题目,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兰兰过了几座桥?引导学生分 两部分学文. (四)学习一至四段,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描述潜水桥的句子.通过反复朗 读,体会这种新型桥的特点,作用. (五)学习五至九段,了解塑料桥小巧轻便的特点. (六)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七)分析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八)完成课后练习. (九)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桥梁专家,你会造出什么样的桥?鼓 励学生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心里想的桥 画出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复习三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八项内容.一是认读大写字母并区别它们的形体;二是读词语, 注意轻声的读法;三是比较形近字并组成词语;四是读词语,复习要求认识的 字;五是练习量词与词语搭配;六是读短文;七是学写留言条.最后安排了写 字训练. 二,教学建议 1 第一题,认读八组大写字母.要求读音正确,并能区别它们形体的不同. 可先指名认读大写字母卡片,如果认读有困难,可借助小写字母(卡片两面分别 写有读音相同的大写和小写字母).然后,教师出示用小黑板写好的八组大写字 母,指名认读,说说每组字母形体的不同之处(用彩色粉笔标出).教师还可以 用一些比较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如&P 是右硬耳,R 像'尺'字&;&两 个尖角向上 M,两个尖角向下 W&;&O 是一个圆,Q 要伸'舌头'&等. 2 第二题,读词语,注意轻声的读法.教师可出示用小黑板写好的八个词 语,指名认读,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告诉学生每个词语后面的字要读得轻而 短. 3 第三题,比较形近字再组成词语.一共有 6 组.上面三组有的音相近,有 的音相同.从字形上看都是第一个字加个偏旁就成了第二个字.而下面三组, 音不同形相近,两个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同.教学时,可先指名读出每组形 近字的音,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上面三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第一个 字加个偏旁就成了第二个字).再说一说下面三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异同,然后 练习口头组词,最后写下来. 参考答案: 古(古代)坐(请坐)辰(星辰) 故(故乡)座(一座桥)晨(早晨) 名(名字)买(买东西)领(带领) 各(各处)实(结实)顶(山顶) 4 第四题,读一读.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可采用自己小声 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做到人人读,读正确. 5 第五题,填空,再读一读.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将量词与词语搭配恰当.教 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条,座,首,片,棵,个&这些量 词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使用,举例说说.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将这些量词 重叠起来表示什么.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有什 么不同,使学生懂得将量词重叠起来表示数量多. 参考答案: 一条(河)一片片(树叶) 一座(山)一棵棵(大树) 一首(歌)一个个(葫芦) 6 第六题,读短文培养阅读能力.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小声练习 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要一边读一边想,弄懂每一小段讲的是什么.在理解 短文的基础上,再反复练习朗读.读后可引导学生讨论:先生为什么夸奖韩愈 聪明?加深对短文的理解. 7 写话. 此项练习要使学生学会写留言条,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写留言条,留言条在格式 上有什么要求.教学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告诉学生,当两个人没见到面,但又需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的时 候,可以写个条子留给对方.这个条子就叫留言条. 第二步,读一读书上所举的例子,对照例子讲清留言条在格式上的要求.要先 写清条子是留给谁的,称呼要顶格写,加上冒号.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出告 诉对方的事情,要写得简单明白.最后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姓名(称呼) 和日期. 第三步,结合生活实际,自己练习写一张留言条,写完后要检查内容是否简单 明白,格式是否正确. 8 写字训练. 这次写字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当,芦,奇,单,岸&六个字的间架结构, 上面部分要写得短些,下面部分要写得长些.教学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的田字 格中书写这六个字,让学生认真观察,说出这六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地 方(这六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而且都是上短下长),然后通过对比(教师可将 &奇&字写成上短下长,上下一般长,上长下短三种样子)让学生感知:这六个 字只有写得上短下长结构才匀称,美观.接下来,逐个观察书上田字格中的范 字,分析上下两部分各占的比例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写两个,临 写四个. 9 课时安排:教学本次复习可用 3 课时,其中写字训练用 1 课时. 打电话(口 语 交 际) 一,教学要求 1 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2 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说话要简洁明了,有礼貌. 二,教材说明 本课有两幅图:第一幅图是女孩给妈妈打电话(女孩在电话亭打投币电话);第 二幅图是两个男孩打电话.两幅图的人物对话只有开头,没有具体内容,可以 启发学生进入角色发挥自己的想象续说内容,进行打电话练习. 图下有两道题:第一题要求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第二题要求学生创设情 景,练习打电话.练习打电话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从图入手,了解口语交际的环境.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请同学说 说两幅图上各有哪些人,他们(她们)在做什么.学生一般能看出:第一幅图是 小女孩在电话亭给妈妈打电话;第二幅图是两个男孩互相打电话.通过对图的 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在电话中说什么呢? (二)进入情境,补充通话内容.让学生置身于图画所创设的口语交际环境,引 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角色对话.然后分析一例打电话的情况, 引导学生注意做到听清楚,说明白,不嗦,有礼貌. (三)掌握了打电话的基本要领后,让学生离开角色的限制,练习自由打电话. 可以同桌练习,也可以自选伙伴练习. (四)教师(或请学生)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 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你 们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 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 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 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 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 &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 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 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五)扩展练习.设计可能遇到的通话情况,例如,对方不在,该怎么请人转告 等等. 10 捞月亮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猴子看见井中月亮的影子,以为月亮 掉到井里了,大声叫嚷.听到的猴子一个接一个都跟着叫嚷,并且想法到井里 捞月亮,结果什么也没捞着,后来发现月亮在天上.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 四段讲猴子们看见井中月亮的影子,都在叫嚷.五至七段讲猴子们一只接一只 倒挂着捞月亮.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捞,另&的声母是边音,&另&还是后鼻韵母;&附&是第四 声,不要读成fǔ;&伸&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倒&是多音字,在本 课读dào,不读dǎo.重点引导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猴:左右结构,右边是时候的&候&字少中间一竖. 掉:右半部上边不要写成&十&. &捞,咱,倒,另&,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2 写字教学. 猴:不要漏写&亻&,最后一笔是&捺&. 倒: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亻&和&&都比中间部分长.第八笔是 &提&,不是&横&. 井,另: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三)词句教学 课文的语言浅白,比较好理解.&喘着气&一词可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理解. &老猴子听见了,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对&也&字的理解,可承接前 面小猴子,大猴子的叫来理解,表示老猴子没有思考,同样地叫起来. (四)朗读指导 注意指导四个&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的朗读.可引导学生想象猴子 看到井中月亮那着急的神态,动作和心情,并进行体会.朗读时两个&糟啦& 连接紧一些,第二个&啦&字的声音稍拖长点,以表现出猴子喊叫时着急的心 情.四个句子的朗读速度可以逐渐加快,反映出焦急紧张的气氛.最后一段老 猴子的话可以用喘着气,很累的语气进行朗读.第一个&不用捞了&后面的逗 号,根据内容及语气表达的需要,停顿时间可稍长一点,表现出老猴子喘着气 说话的样子.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加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语.学生只要对照本课的生字就 不难完成,只是&另&的偏旁&口&加在上边,其余的都加在左边.组词语的 时候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组与本课不同的词语. 第四题是三个&也&字句,学生通过读这几个句子,可以进一步体会&也&字 的用法.如果学生能用&也&字练习说话,教师应当鼓励. (六)扩展活动 想象说话或编故事 1 听到老猴子说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时,下面那些倒挂着的猴子有什么反 映,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2 许多年以后,当年参加&捞月亮&的小猴子已经成为老猴子的时候,当他 和儿孙们坐在井边面对井里那轮明月时,他会怎样说,怎样做?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谁捞月亮,谁在哪里捞月亮,为什么捞月亮,是怎样捞的, 结果如何,等等. (二)教师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 分小组学习,互相讨论,解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自学生字. 1 同桌两个学生互读互听,互相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2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识记生字字形的,给学生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捞月亮》的故事.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进行扩展活动. 1 收集有趣的童话故事,开一次故事演讲会. 2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 进行创造性地发挥. 11 狐狸和乌鸦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4 知道乌鸦上当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听奉承话.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 骗上当的道理.课文共八个自然段.前三段讲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乌鸦为孩子 们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见了想吃乌鸦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讲狐狸是怎样 用花言巧语骗到那片肉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明白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能表示狐狸用好听的话骗取肉这个过程的课件或教学挂 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 乌鸦,狐狸的头饰. 3 让学生课前了解狐狸,乌鸦的特点,收集有关资料.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流,肉&的字音容易读错,要注意正音.在字形识记上要重点 指导以下几个字. 亲:上面是&立&,下面是&&,不是&木&. 雀:上下结构,上边是&少&字少一撇,下边的笔顺是:雀. 流:右上是&&不是&亡&. &鸦,洞,漂&都是左右结构,可以引导学生用偏旁加熟字(或熟部件)的方法 识记. 2 写字教学. 肉:同字框要写方正,里边是&撇,点&,不是&撇,捺&. 流:右下的三个笔画间隔要匀称. 亲:第五笔横长,第六笔横短. 漂:右下的第二横要写长一点,托住上面的部件. (三)词句教学 本课没有难理解的词.应重点抓住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反复朗读,从而体会 狐狸是怎样骗到肉的,乌鸦是怎样上当的.第一次,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 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这是狐狸对乌鸦假惺惺的问候和亲近.&想了 想&是指狐狸在打那片肉的主意.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狐狸想了些什 么?朗读第二次狐狸的话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二段体会为什么狐狸要问候乌鸦 的孩子.读狐狸第三次说的话,可用比较的方法理解.比较麻雀和乌鸦的羽 毛,比较乌鸦难听的叫声和狐狸夸奖的话.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狐狸说这些不 符合事实的话是别有用心,故意奉承,使乌鸦放松警惕,达到让乌鸦开口的目 的. (四)朗读指导 这是一篇学生喜爱朗读的课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故 事情节的发展,并悟出其中的道理.朗读重点是四至八段.狐狸第一次说的话 要用尊敬,问候的语气读.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读音应略 高于第一次.第三次夸乌鸦的话要读出赞美的语气.读乌鸦的声音&哇……& 时,声音适当放低,拉长,把省略号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一句&钻进洞里去 了&应有些耐人寻味的感觉.朗读时,应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对确有困难的地 方,教师可以范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表演时对学生创 造性的发挥应给以肯定.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看拼音填空后再读句子,所填的都是含有生字的词语,注意 写正确所填的词语.在朗读这两个句子时要注意运用不同的语气.第一句应读 出狐狸奉承,恭维的语气.第二句应读出乌鸦得意忘形的语气. (六)扩展活动 1 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 提示: (1)乌鸦的肉被骗走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 (2)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以后会怎么说,怎么做?以后乌鸦还会上当吗? 2 利用活动课搞&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会或关于&狐狸和乌鸦&故事的专场 表演.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找出有几个自然 段,标上序号. (二)再读课文,找出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检查时,以 &每次都是怎么说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狐狸说话的有关句子.可以出示乌 鸦和麻雀的投影片,比较谁的羽毛漂亮;播放乌鸦的叫声,听听它的叫声是否 好听.让学生通过实例感悟狐狸的狡猾. (三)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生字词. 1 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读词语卡片,用生字口头扩 词. 2 启发学生识记分析字形. (五)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 (六)完成课堂练习. (七)戴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在表演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创造发挥. (八)引导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平时,你听到,看到过像狐 狸和乌鸦这样的事吗? 12 坐 井 观 天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7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 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 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 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 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 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小鸟,青蛙的头饰.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弄&是后鼻音,不要读成nèng.&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yàn. &答&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á,不读dā. &别&,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沿,错&,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 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 &喝&字是口字旁.两个字右边的笔顺是:曷. 2 写字教学.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弄: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渴,喝: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三)词句教学 教学时可以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本课讲的是什么事,再想想青 蛙小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并找出有关的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 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两句 话说明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是不同的,可让学生看有关课件或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书或本子卷成一个圆筒,从筒的一端向 窗外看去.这样,便会有青蛙在井里看见天很小的感觉,借以帮助学生理解青 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换词理解&大话&,并把所换的词带进去朗读体 会.最后两段可抓住&青蛙笑了&和&小鸟也笑了&读句子,从中体会他们都 自信自己正确.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要引导学生体会小鸟试图说服青 蛙,青蛙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心情,从而读出相应的语气.注意第四段中感叹 句和反问句的朗读,其中&别说&,&井口&,&那么&这几个词语可以读得 稍重一些.第七段小鸟真诚告诫青蛙,劝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要读得诚 恳.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并组词.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在读准字音分 清字形的基础上分别组成词语.可以鼓励学生多组一些词语. 第四题是&一……就……&的句子练习.先让学生读懂两个句子,并注意体会 &一……就……&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即紧密地连接起前后两个动作.然后 启发学生用&一……就……&说句子.如:&我们一进公园就闻到了花香.& &小狗一见生人就汪汪叫.& (六)扩展活动 1 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个成语故事会. 2 联系课文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 1~2 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2 指名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1 出示问题: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 天有多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 指名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3 引导想象.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 4 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进行扩展活动. 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13 小 马 过 河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 11 个生字,认识 7 个生字.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 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二,教材说明 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 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 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 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 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与课文插图内容相应的课件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 课前观看老牛,小马,松鼠的外形,了解其身高. 3 老牛,小马,老马,松鼠的头饰.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如,然&是翘舌音,&挡&是后鼻音,&突&是第一声,不读 tù.着重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匹:外边是三框儿,里边是&儿&字.笔顺是匹. 袋:衣字底,上下结构. 突:上边是穴宝盖,下边是&大&字加一点. 然:上半部左边不是&夕&. 低:可用熟字&底&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 写字教学. 如:右边&口&的高矮要掌握好. 突: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地图题写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