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习语言这门艺术饶有兴趣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
理论建构&应用研究&中国视野&&&第十二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综述曲英梅 林正军(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一、引言& & & &&& & & &-17日,由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銘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绍杰教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山东大学屠友祥教授、苏州大学赵爱国教授作了主旨发言,胡易容教授和余红兵博士代表青年学者发言。此外,杨忠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田海龙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辛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林正军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腊宝教授(苏州大学)、贾洪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汪少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曹进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和王军教授(苏州大学)等学者也参与了研讨。来自全国各地四十多所学校的近百名专家代表齐聚长春,紧紧围绕&符号学之理论构建和应用&的会议主题,从符号学理论、语言符号学、社会符号学、翻译符号学、符号学与传媒、符号学与艺术等方面探讨符号学相关议题,会上发言各抒己见,会下讨论生动热烈。炎炎夏日,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为北国春城注入了一股学术清风。本次会议内容代表了我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展现了符号学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即开拓性、应用性和本土化。
二、理论建构:语言符号学理论的多维拓展& & & & 自1994年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在胡壮麟等学者带领下,中国符号学研究不断发展,成绩斐然。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于西方,以法国、美国和俄罗斯为中心不断发展。关注国际符号学研究动态,引介重要符号学理论是中国符号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苏州大学的赵爱国教授对俄罗斯形式主义范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介,深入把阐释罗斯形式主义符号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除了善于学习先进理论之外,我国的符号学研究能够在&语言符号学等优势研究基础之上,关注新兴增长点,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苏晓军,2016)。理论的建构拓展也是本次研讨会重要特征之一。以胡壮麟教授、张德禄教授和张绍杰教授为代表的与会专家立足于传统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分别在功能维度、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拓展和深化了符号学理论论述。2.1 功能维度& & &韩礼徳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秉承了索绪尔语言符号的&系统&观,但与索绪尔不同的是,韩礼徳没有从结构入手,而是从意义,即功能入手来描写语言符号系统。系统功能主义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在不同层级的功能(语义)系统内对意义潜式做出的选择。胡壮麟先生作为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一直把系统功能学研究和符号研究紧密结合。本次会议上,先生做了题目为&谈符号学研究的适用性&的报告,论述了& 适用语言学&之&适用性&对推动和发展我国符号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韩礼徳(2008)在《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一书中提出了&适用语言学&的概念,指能够&适用于帮助众多在工作中需要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语言打交道的语言学理论&,适用语言学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最新研究热点。胡壮麟先生认为&适用性&是一种关乎如何进行研究的指导思想,对符号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先生首先从符号与意义之间关系入手,阐明了&意义是符号化过程的本质&的观点,符号意义即为一定语境下语言使用者所作的&精确选择&,而这种选择受到&社会理据&的制约;&适用性&指导下的符号学研究需要从符号外部估量符号研究的目标和价值,避免理论和使用的割裂,指导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解决语言(符号)有关的种种问题,即从不同的社会、职业、教育和学术语境入手,发展和建立适用于有关语境的语言(符号)理论模式;在适用性原则下,符号学研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符号学理论应该能够指导解决与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汉语规范化问题,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问题,路标的设计和表述等,因此好的理论应该是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以指导持续的、有效的实践。先生同时指出,从目前我国符号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的还不够好,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至今没有成立符号学研究机构,高校还没有建立培养符号学人才的院系或专业,符号学研究还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因此符号学研究学者任重而道远。2.2 社会维度& & & &作为语言符号的本质性特征之一,社会性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次会议中,除了胡壮麟先生在适用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了语言选择的&社会理据&之外,张德禄、田海龙、卢德平等学者也从不同方面深化了语言符号的社会学阐释。& & & &张德禄教授做了题为&社会符号学与语境研究&的主旨报告。他首先探讨了社会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符号系统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与其他符号系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符号的选择和运用与情景语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符号所适用的情景和在情景中的功能等。以多模态话语为例,张教授探讨了如何使多符号系统的选择成为可能,并且通过对语言语篇语境和多模态语篇语境的比较研究,讨论了多符号语境和语言语境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方面表现出来的异同。最后,张教授提出希望建立一个从系统到应用,从文化语境到情景语境的统一分析框架,这一点与胡壮麟先生关于建立&适用性&符号理论的主张不谋而合。Hodge & Kress(1988)认为所有的符号行为都是社会行为和过程。而任何社会行为和过程都是在一定语境下发生的,因此符号及符号系统赖以生存的语境理应成为符号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遗憾的是目前关于社会语境的论述尚不多见,张德禄教授的发言及后续研究必将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与张德禄教授聚焦于符号使用的&语境&不同,田海龙教授定位于能指和所指之间、符号与其社会意义之间来解读符号系统及符号行为,在符号学的社会维度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田海龙教授在题为&语言符号的社会意义&一种间接性阐释&的报告中,提出了&符号与其社会意义之间媒介性关系&的主张。田教授首先指出,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直接的。但是当所指为一种抽象的社会意义时(或者联想意义),符号与其社会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直接性,而是媒介性,言语者的兴趣、目的和态度以及权力关系等是媒介的重要因素。正因为这种媒介性,符号与意义之间呈现出动态特征,语言使用才具有了无限张力和创造力。田教授融合了社会学和批评话语的视角来阐释符号与社会意义关系,为符号意义的动态解读提供了依据,为符号意义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卢德平教授在哲学家舒尔茨的&多重实在&理论框架下,论述了符号对于人在日常生活、宗教、文学、科学等多重社会实在之间栖居、活动和转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社会符号学在意义方面的研究&体现了后结构主义意义研究的倾向,迎合了哲学领域关于意义研究的社会构建理论,也丰富了语言符号学对意义生成的理解和阐释& (田海龙,2015)。因此,社会符号学将会是符号学研究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2.3 认知维度& & & &索绪尔认为符号学是关于心智运作的&普通心理学& (Miers,1982),胡壮麟先生指出这里的&普通心理学&即为今天的认知科学(胡壮麟,2010)。符号学与认知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次会议上东北师范大学的张绍杰教授和山东大学的屠友祥教授分别从&共时同一性&和&居间介质&的角度讨论了符号意义范式,两位学者的研究不约而同谈到心智认知或人的意识因素与意义生成之间的关系,相关观点对还原索绪尔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 张绍杰教授长期关注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本次会议的发言题目为&共时的同一性:心智认知的机制&。他首先引用了索绪尔的比喻来说明什么是符号的&共时同一性&,例如晚上八时四十五分日内瓦-巴黎快车,相隔24小时开出,虽然每一列车的乘客不同,可能乘务员也不同等,但人们还是认为它们是&同一&列车。&同一性&指不依赖于形式(物质)的相同,也不依赖于意义的完全相似,而是具有相同心里现实的符号价值关系。符号的共时同一性揭示符号是音义结合的心理实体,是有价值的语言单位,而符号的价值是语言社团集体确立的。接着张教授又阐释了语言与交际的意向性,区分了个体意向和集体意向,并指出意向性源于人的心智(mind),指心智的指向,意向是通过对符号编码后的命题来表达,对意向的认知就是把编码后的命题作为理解的起点。张绍杰教授认为从心智的内部考察,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从心智外部考察,符号间构成的价值关系体现同一性,同一性为语言形式的选择和意义表达提供了认知理据。因此,共时同一性是心智认知的机制,为语言建构世界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通过对符号&共时同一性&、&意向性&及&心智认知&的分析,张教授提出了三个根本性问题,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普遍原理?其认识论是唯理主义还是经验主义?索绪尔本人是语言学家还是语言哲学家?这些问题的再思考必将会引起人们对索绪尔及其理论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 & & & 屠友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语言单位:居间介质和话语链&。他认为从意义整体来确认语言单位,展现了心智纵向聚合的一面,中间介质是其最重要的表征,而横聚合的一面,则呈现为话语链。居间介质是概念和听觉印象的相互蕴含体,而言说主体的语言意识是居间介质的确立者。屠教授强调正是由于居间介质的区别作用、差异作用,语言单位得以产生,符号世界和意义世界能够合一。居间介质这一概念可能使我们以前对索绪尔理论的理解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索绪尔理论作为符号学理论的源头始终是符号学研究的热点,会上不但有资深专家剖析,也能听到青年学者的声音。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金毅强博士认为当前一般符号学理论不足,难以担负其在人文社科中基础性作用,并提出建立一个能够描述符号过程之间联系(符号过程内在机制)及符号与世界之间联系(符号过程外在机制)的系统化符号理论。山东大学张延飞博士介绍了索绪尔理论在符号理据性和像似性方面的论述,并分析了索绪尔相关思想在中国的&误读&及其成因。& & & & 除了从心智认知来阐释索绪尔理论之外,会上部分研究还采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对符号话语进行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张宇和林正军教授对语言使用中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进行了解读,南京师范大学汪少华教授采用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分析美国政府话语符号背后的框架和隐喻。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于鑫教授对构式概念作出了符号学阐释。
三、应用研究:符号学&地形图&的丰富& & & &&符号学理论作为一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王銘玉,)。符号学较强的学科间性是符号学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近年来应用符号学在语言、艺术、传媒等领域发展较快,硕果累累,出现了《现代语言符号学》(王銘玉,2013)、《社会符号学》(林信华,2011)、《艺术符号学》(冯钢,2013)等多部著作。总的来说,符号学的应用研究大体可以分为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所谓理论应用指把符号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构建符号学视野下的学科理论,如翻译符号学、社会符号学和电影符号学等;实践应用指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分析具体符号过程和符号使用之中,通过对大量符号事实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符号相关的问题。第12届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的重要特征之二就是符号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既有理论应用,也有实践分析。3.1 符号学与翻译& & & &符号学与翻译研究联系紧密,我国学者早在20年前已经开始探讨符号学关照下的翻译活动(隋然 1994;李广荣 1994,尹城 2002;陈宏薇 2003;衡孝军 2003;贾洪伟 2007)。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符号学与翻译学终于&联姻&(贾洪伟,2016a),形成了翻译符号学 (semiotics of translation)。王銘玉(2015)把翻译符号学界定为符号学门类下的一个分支领域,专门用来探讨翻译发生过程中的符号转换现象及相关问题。贾洪伟(2016a,2016b)从翻译概念的历时演变出发,论述了建立翻译符号学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翻译符号学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对象给予了界定。两位学者的著述极大推进了翻译符号学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 & & & 本次研讨会上,贾洪伟教授继续关注符号翻译学的发展,做了关于&批评与建构 --雅格布森三重译域之翻译符号学剖析&的报告。以洛特曼的&符号域&及其相关思想为参考,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贾洪伟教授对在语言学、符号学和翻译学三界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雅格布森&三重译域说&进行了批判和重构,提出建构适用于翻译符号学的&域内&、&域际&和&超域&三类译域范畴。此外,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吕红周博士引介了Peter Torop的文化符号学翻译观,区分了文化符号学和翻译符号学的研究领域,并探讨了符号学和翻译学方法论综合的可能性问题。除了理论应用研究之外,本次会议也出现了一批将符号学运用于翻译实践的议题。如黑龙家大学的李家春博士从文化符号的默认意义视角,讨论了跨文化翻译策略;沈阳师范大学的佟颖老师,在社会符号学框架下讨论了翻译等值实现问题;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林晓宁同学,基于社会符号学相关理念,对一些中国传统菜名的翻译进行了饶有兴趣的讨论;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杨晋老师对口译笔记的语言符号进行了特征描写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原则。本次会议研究显示,符号学在翻译领域正在开辟越来越广阔的空间,这必将促进翻译符号学的快速成长。&3.2 符号学与教育& & & &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人的符号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既然符号学家论证了符号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理应让学生成为一个体认符号、理解符号、运用符号的符号人。&(程然,2015)。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把符号学和教育研究相关联,并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发现,直到2010年加拿大符号学家马赛尔&德西尼首次提出教育符号学的概念(edusemiotics)。国内关于教育符号学的论述目前尚不多见,苏晓军教授(2016)曾经撰文强调符号学在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他认为&对教师来说,教育符号学提供了一种对认知、情感、教学策略的整合方法,有助于审视教育问题和指导学生的知识习得&。受苏晓军教授的启发,在本次会议上,青年学者余红兵博士做了题为&符号模型和教育(Semiotic Modeling and Education)&的报告。基于Thomas Sebeok 的建模系统理论,他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符号学?& ,&什么是教育符号学?&两个问题,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阐释了符号学和教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符号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余博士认为符号本身就是认知和启发学习的工具,而教育符号学是介于符号学和教育哲学之间的关于人类认知的科学,符号学方法论上的优势可以弥补西方教育研究自心理学转向以来在哲学思考、本体论等方面的不足。除了教育符号学的理论和引介之外,本次会议中也出现了符号学视角下关于英语教和学的具体研究,来自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陆丹云老师从符号学视角分析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嘉峪关第一中学的郭忠民老师做了&符号学视阈下中国学生英语拼读错误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发言,东北师范大学的高洪波副教授及几位研究生对教师课堂话语符号进行了分析。教育符号学在中国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符号学理论及方法论之于教育和教育研究的价值有待于更多学者去研究发现。&3.3 符号学与传媒& & & &上世纪90年代,符号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之后,我国学者开始有意识的把符号学和传播学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周军,1994等)。近二十年来,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文化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成为传媒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传播符号学的学科地位逐渐形成。基于符号学的话语分析和叙事学研究方法成为传播符号学研究的重要取向(丁和根,2010)。四川大学胡易容教授在本次会议上作了&传播符号学中国进路二十年&的报告,他从符号学的哲学源起、符号学学科化过程谈起,回顾了中国传媒与符号研究的二十年进路,分析了中国传播符号学的学术路径和典型方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播符号学未来发展的可能判断。胡易容教授认为当前世界符号学运动逐渐走向多学科融合与多样化对象的复杂局面,而传媒技术成为导致符号样式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符号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是走出自己的道路,建构起自己的独特学术话语体系的关键时期。 在小组讨论中,符号传播学展现出多样化的主题,出现了关于微博、微信、广告、历史建筑物语、和城市屏幕等传媒符号的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李珺老师借助皮尔斯对符号表意系统的研究来分析了微信表情包,关注了表情包中图像与意义的关系,以及表情包实际使用中的问题。西北大学的曹进教授的发言题为&表意符号的网络再生及其生成逻辑脉络&, 运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网络传播表意符号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介入表意符号传播后,汉语言文字传播进入一种特殊表意状态,网络空间成为大众对民间语文符号再解构和再符号化的场域。& & & &关于符号学应用研究呈现多元化态势,除了翻译、传播和教育领域外,部分论文还涉及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符号学与文学艺术的应用研究。苏州大学的沈鞠躬明博士作了&跨文化符号学理论构建研究&的发言,融合跨文化交际研究、文化符号学和交际符号学研究三个领域,提出了建立跨文化符号学研究框架的理论构想;厦门大学的李力教授从符号价值角度探讨了术语的标准化和本地化问题。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对一些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符号学解读,对时下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分析等。如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穆浩老师在Gunther Kress 和 Theo Van Leeuwen创立的视觉语法指导下分析了《星球大战》两个版本海报中所呈现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探讨同一主题电影不同版本海报内符号差异所导致的表义性差异。& & & 本次会议充分发挥了符号学的跨学科优势,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平台。符号学方法论的介入,为翻译学、教育学、文学、传播学等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学者对本领域一些基本问题重新思考,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常用&地形图(map)&来比喻符号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本次会议上符号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无疑会为中国符号学研究的地形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中国视野:符号学的本土化研究& & & &中国符号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发展的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王銘玉,2003)。众多学者对索绪尔、皮尔斯、莫里斯、巴特、巴赫金等学者的符号学理论从引介、批判到广泛应用,符号学研究硕果累累,中国元素不断增加。随着符号学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符号学资源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追溯中国符号学思想,试图建立中国本土的符号学理论。& & & & 王铭玉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符号学的发展路径&的重要发言,他指出符号学起源于西方,法国、美国、俄罗斯被誉为&符号学三大王国&,和西方符号学相比,中国学者对符号学进行有意识的研究历史仅有三十多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学术资源独特而丰富。王教授详细阐释了13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学研究领域,包括易学符号学、名学符号学、训诂学符号学、汉学符号学、《文心雕龙》符号学、佛教哲学符号学、术学符号学、典故符号学、艺术符号学、音韵符号学、人类符号学和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在符号学视阈下透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为中国符号学理论建构搭建了宏观框架。符号学的本土化研究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符号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此王铭玉(2003)、赵毅衡(2009)、苏晓军(2016)和王永祥(2016)等学者都做过相关论述,会上王铭玉教授首次对中国视野下的符号学研究作系统分类阐释,勾勒了中国特色符号学发展的远大图景,并对中国成为&符号学第四大王国&充满信心,令参会代表倍感激励和振奋。& & & &南京师范大学的王永祥教授也作了关于&从三个角度看中国符号学的发展趋向&的报告,从符号学理论框架体系、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符号学在中国发展的现实状态三个方面预测了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兰州大学的祝东教授对《老子》的&自然&思想作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符号学分析。他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中,人用符号系统模塑了自然,并从中获取了不同的意义。《老子》中作为概念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之意,从符号域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尊重域际交流自主性,用&无为&来维系符号域内部和符号域之间交流的平衡。《老子》一书作为自然界的自然乃是用&天地&、&万物&指代的,而这种文本意义的建构是与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相关。& & & & 除了理论建构和展望之外,小组发言中涌现一批符号学本土化的实例分析。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牛月明教授运用符号学思想和方法,分析中国语符系统的特征;新疆大学的颜秀萍教授对新疆于田显达里雅博乡300多个维吾尔族语和田土语地名符号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构词方式和命名理据。西北大学张硕老师和天津外国语大学魏小薇同学分别对比了中西文符意指活动和中西词汇文化,吕梁学院燕晓芳老师从语言相似性角度分析了三叠品字字符的意义。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必将会有更多学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学思想和符号资源。
五、结语& & & & 经过两天热烈的研讨,交流了学术,增加了友情,第十二届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闭幕。在闭幕式上,研究会新任秘书长王军教授宣布了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理事会的决定:深受大家爱戴的胡壮麟先生辞去了会长职务,王铭玉教授经选举成为新一届语言与符号学会会长。在新会长发言中,王铭玉会长回顾了我国语言符号学发展的三十年道路,对胡壮麟先生为中国符号学研究作出的贡献高度评价并表达诚恳的致谢,对未来语言与符号学的发展作出了短期和长期的系统规划。第十二届语言与符号学会议既是一次总结大会,也是一次展望大会,完成了研究会组织的新老更替,在我国符号学研究发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Halliday, M. A. K. .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Edward Arnold[2] Hodge, R&&&G. Kress, 1988. Social Semiotics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3] Mier, P. 2002. A&Cognitive Program&for Semiotic Functions [J]. MLN, (5):.[4] 陈宏薇. 2003. 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 (1):11-15+170.[5] 程然. 2015. 论教育符号学[J]. 齐鲁师范学报. (1):1-6.[6] 冯钢. 2013. 艺术符号学[M]. 东华出版社.[7] 衡孝军. 2003. 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 中国翻译. (4): 23-25.[8] 胡壮麟. 1983. 韩礼德[J]. 当代语言学. (2): 60-63.[9] 胡壮麟. 1984. 韩礼德的语言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23-29.[10] 胡壮麟. 1990. 韩礼德语言学的六个核心思想[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2-8+80.[11] 胡壮麟. 2000.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 88-94.[12] 胡壮麟. 2010. 认知符号学[J]. 外语学刊. (5): 21-25.[13] 胡壮麟. 20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认知观[J]. 外语学刊. (3): 44-50.[14] 胡壮麟. 2015. 韩礼德的中国梦[J]. 中国外语. (6): 1+10-13.[15] 贾洪伟. 2007. 从符号学视角看歇后语的汉译英[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1):85-87.[16] 贾洪伟. 2016a. 翻译符号学的概念[J]. 外语教学. (1): 94-97.[17] 贾洪伟. 2016b. 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可能性[J]. 山东外语教学. (3):90-100.[18] 李广荣. 1994. 论翻译中的等值──一种社会符号学的方法. 中国科技翻译. (1): 1-7.[19] 林信华. 2011. 社会符号学[M]. 东方出版中心.[20] 林正军,王克非. 2013. 语言符号论与构式论探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3):351-362.[21] 苏晓军. 2016. 符号学在中国发展的三个进路[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 71-72.[22] 隋然. 1994. 符号学翻译观与文化翻译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S1) 35-39.[23] 田海龙. 2015. 符号意义的赋予与解读-社会符号学视角[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6): 1-7.[24] 王銘玉. 2013. 现代语言符号学[M]. 商务印书馆.[25] 王銘玉. 2015. 语言符号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6] 王銘玉. 2016. 中国符号学的理论依归和学术精神[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64-66.[27] 王永祥,潘新宁. 2016. 从三个角度看符号学的发展趋向[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69-70.[28] 尹城. 2002. 符号学与翻译学[J]. 中国俄语教学. (1): 38-42.[29] 赵毅衡. 2009. 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12):169-172.[30] 赵毅衡. 2016. 第三次突变: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67-68.注明:此文转载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66~70页。第一节 准确翻译实词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A.扬言. B.宣传时说的话. C.用声明.文告上的话说. 答案 A——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第一节 准确翻译实词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A.扬言. B.宣传时说的话. C.用声明.文告上的话说. 答案 A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余秋雨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有可能,你们的宣传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的确,国际问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这是出于政&&&治偏见吗?其实不是,拿中国参加两次世界博览会来说吧,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据民意测验,在。最想去看的馆”中,中国馆排在第二位.我去看过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灯箱,再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天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很少有人在某一个角落停步,都是用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观众一般需要排队等侯参观,法国馆三小时,日本馆四小时,而中国馆却基本不需要等待,借着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引申开来,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这是文化交流的起点,必须认真面对。第一,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如果&&&我们更多地承认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心底里承认,情况就&&&会大大改现.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馆大厅是一大堆未完成的德国伟人塑像,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等等,告示牌上说,德国伟人都无法在自己国家完成,都走向了全世界,因此有理由让世界备国观众在心中去完成.而且,还请世界各国观众在黑板上补充在自己&&&国家出名的德国人.德国人那么骄傲,却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里去,希望世界各国现众出主意,它们都突出了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第二,实际上,文化在呈现形态上,以差异为第一特征,以差异间的互相欣赏为第二&&&特征.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正如我心中的欧几里德、黑格尔、康德,遇到我心中的孔子、苏东坡、王阳明,是互相欣赏、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互相取消。因此,我不赞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赞成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那句话:我们为差异而欣喜。第三,我们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产生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文化自傲,&&&还把别人的文化反思批判成了文化自卑。我诚恳地希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人,一方面,&&&需要对外停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一一文化本身的支点.第四,最近几年不少官员和文人越来越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别人搞明白其中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我记得,德国诗天歌德对中国人情感方式的惊喜发现,是通过中国古代一部三流小说《风月好逑传》,而不是通过他早年就读过的《论语》和其他中国经典。其实,我们对德国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过什么官方话语,而是通过歌德、贝多芬、巴赫。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利玛窦、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会是官员.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节选自《环球时报》)1.下列关于“文化孤立”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孤立”是其他国家因政治偏见而造成的不愿认同、接纳中国文化的一种必然现象。
B.“文化孤立”是指一国文化囿于本民族文化范围之内,盲目自大,不能与世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进而共同发展。
C.造成中国“文化孤立”于世界文化的原因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中,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D.正是因为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所以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诺威世博会与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显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孤立现象,说明中国展&&&馆的设计方案还欠缺智慧,欠缺创新,欠缺互动性,欠缺亲和力。B.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文化内涵丰富,有实例证明,西方人发现、接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往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阅读而实现的。c.文化交流的结果,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应把让外国人捉摸不透的概念式语言强加给外国人。D.作者建议,要改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利的现状,既要注重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又要以国际标准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3.根据原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如果改变以往单一的展示展品等枯燥的形式,多一点创新,多一份智慧,多一些想象,将会使中国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B.作者认为文化上存在差异是值得欣慰的,南非大主教图图也说,我们为差异而欣喜,可见,中外有识之士,都希望文化能百家争鸣而不是某种文化一统天下。
C.从泰戈尔、海明威、鉴真、姚明等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人物起到的作用看,将来的文化交流中,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演员等也将发挥巨大作用,而政府官员则不再起作用了。
D.尽管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文化孤立”状态。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桥梁,《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是最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对撞、比拼。比拼的结果,不是分出谁高谁低,在中文和英文的对撞里,它们魅力各显,激越飞扬,淋漓尽致。 1.从英文到中文 有这么一段英文: Soon they had finished their tea and sat down to a collection of choice wine and delicacies. 上面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可以翻译成:他们很快喝完了茶,然后,坐下来尽享美食佳肴。——这样的中文译文,应该说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实际上,这句英文是《红楼梦》一句话的翻译结果。我们看看曹雪芹的原话是什么: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第八回) 上面这段英文是标准的英文,上下文衔接连贯,句式紧凑,而曹雪芹的原文呢,无疑是非常好的中文,是流水句式,生动鲜活,比起“基本合格”的中文来说,有天壤之别! 2.从中文到英文 第17回“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我们看这句《红楼梦》里的中文,第一小句8个字,中间小句4、5、4个字,结尾7、6个字,流水句,节奏感好,情景清新明快,画面感强,是典型的优美的中文。 我们看看英文翻译: “A stream gushed through an opening at the foot of the garden wall into a channel barely a foot wide which ran to the foot of the rear terrace and thence round the side of the house to the front, where it meandered through the bamboos of the forecourt before finally disappearing through another opening in the surrounding wall.” 我突出句中的逗号,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是英文的一个大长句。这个英文长句,很气派,前半句竟然有40个词,后半句有19个词,蔚为大观,就像一列火车,呼啦啦拽起了那么多的车厢,轰然前行。中文习惯于短句子,读写听说,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短句子会让我们更加便利,更加舒服。如果说英文是一列长长的火车,那么中文呢,就像个手推车,一人一车,翻山越岭,细步款款。 3.“火车中文”的尴尬 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今天,我们已经写不出曹雪芹那样的中文了。近代以降,我们草草地放下了手推车,急急火火地上了火车,以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中文才能够“现代化”。今日的“中文”,叫做“现代汉语”,是在繁琐缜密的语法规则下制造出来的中文,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的中文,中文成了“产品”,已经不是曹雪芹的“中文”了。沧海桑田,一言难尽……
有人说要恢复“曹雪芹式的中文”,要恢复传统中文的魅力,怎么办?我以为我们还是从培养鉴赏力开始吧,要知道“曹雪芹中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学会鉴赏她,欣赏她;要让人们知道,传统中文又“美”又“好”,她比现代汉语“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语言文字仅仅是个工具,她不仅是工具,而且是媒介,是文明传承的介质,是人们获取精神美感和灵魂归属的介质。中文已经存在几千年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准则才不过100多年的时间,用100多年的尺子,去规范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语言文字,这把尺子太弱,太短,太贫乏无力了。 提高传统中文的鉴赏力,必须要克服的就是“火车中文”。 比如:尽管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23日呼吁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实现停火,但布什对此表示拒绝并反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停火。 上面这句话,前半句也是40个字,赫然展开,虽然气派,但是让人眩晕,我们阅读起来,也很吃力,习惯了读短句子的中国人,也许得憋着一口气才能读完这个“火车中文”。越到最后,气息越短,这样的阅读感受多么糟糕啊!中文上了“火车”,跟《红楼梦》渐行渐远,跟中国人愉悦的阅读感受渐行渐远。 再看“那则让她哭了整整一夜的她母亲昨晚因车祸受重伤而不治身亡的消息对她来说的确是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这句话是“超级火车中文”,简直就是动车组,竟然包括了整整45个字,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崩溃的句子,现代汉语的语法却无能为力,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在这里,“曹雪芹的中文”已经死了,是被“火车中文”撞死的。 品红楼,品的是曹雪芹的中文,这是一种审美的语言,让人感叹,也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的中文说“女孩”,曹雪芹中文则说“豆蔻”; 今天的中文说“女人”,曹雪芹中文则说“巾帼”; 今天的中文说“美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 今天的中文说“老人”,曹雪芹中文则说“白发”; 今天的中文说“海棠花在春天里静静地开放着”,曹雪芹中文则说“海棠春睡”; 今天的中文说“一个美女一生总是会受很多的痛苦和伤害,命运总是不理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薄命”。 今天的中文说“白色的眉毛”,曹雪芹中文则说“秋眉”; …… 13.本文题目“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题目起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 &&&&&&&&&&&&&&&&&&&&&&&&&&&&&&&&&&&&&&&&&&&&&&&&&&&&&&&&&&&&&&&&&&&&&&&&& 14.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认为的“曹雪芹式的中文”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所说的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 &&&&&&&&&&&&&&&&&&&&&&&&&&&&&&&&&&&&&&&&&&&&&&&&&&&&&&&&&&&&&&&&&&&&&&&&& 15.第26回,“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会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会金鱼。” 这段话在写宝玉春困打盹,袭人劝他出去走走,消消困。阅读了本文之后,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 &&& &&&&&&&&&&&&&&&&&&&&&&&&&&&&&&&&&&&&&&&&&&&&&&&&&&&&&&&&&&&&&&&&&&&&&&&&& 16.该文是《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一书中的一个章节,从上文来看,作者用莎士比亚来借代什么?用林黛玉借代什么?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你能举出一个“曹雪芹式的中文”的例子吗?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 ”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具:准备,备办B.不及以闻,自追之闻:听说C.若亡,何也若:你D.王素慢无礼素:一向小题2:选出对下面活用的词分类正确的一项(&)①滕公奇其言&&&&&&&&②王必欲长王汉中&&&&&&③何奇之&&&&&&&&&&&&&&&&④何闻信亡,不及以闻&&&&&&&&&&⑤吾亦欲东耳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②④⑤小题3:对“一军皆惊”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韩信本为楚人,未必真心归汉。B.韩信拜为上将军,迁升太快。C.韩信逃跑,未加惩处反升迁,出乎预料之外。D.人人自以为得大将,未曾想到韩信。小题4: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韩信随着“亡者数十人”而离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刘邦重用的希望。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这一细节写出了萧何急于要追回韩信的迫切心情。D.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言听计从,说明汉军的实际领导人是萧何而不是刘邦。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4分)译文:&&&&&&&&&&&&&&&&&&&&&&&&&&&&&&&&&&&&&&&&&&&&&&&&&&&&&&&&&&&&&&&&&&&&&&&&&&&&&&&&&&&&&&&&&&&&&&&&&&&&(2)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3分)译文:&&&&&&&&&&&&&&&&&&&&&&&&&&&&&&&&&&&&&&&&&&&&&&&&&&&&&&&&&&&&&&&&&&&&&&&&&&&&&&&&&&&&&&&&&&&&&&&&&&&&(3)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3分)译文:&&&&&&&&&&&&&&&&&&&&&&&&&&&&&&&&&&&&&&&&&&&&&&&&&&&&&&&&&&&&&&&&&&&&&&&&&&&&&&&&&&&&&&&&&&&&&&&&&&&&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完美的猎物[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著&张维&译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顿时映入了她的眼帘。“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亲爱的,再加点茶?”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小题1】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几段对室内摆设如家具、雕塑、烛台等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征,为下文情节中“萨莎”为自己的诈骗对象选择得当而沾沾自喜作铺垫。B.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老妇人”的骗术十分高明,她和“萨莎”的一番对话就使“萨莎”放松警惕,放心地在沙发上入睡,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露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E.“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小题2】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概括并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完美的猎物[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著&张维&译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顿时映入了她的眼帘。“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亲爱的,再加点茶?”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小题1: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几段对室内摆设如家具、雕塑、烛台等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征,为下文情节中“萨莎”为自己的诈骗对象选择得当而沾沾自喜作铺垫。B.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老妇人”的骗术十分高明,她和“萨莎”的一番对话就使“萨莎”放松警惕,放心地在沙发上入睡,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露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E.“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小题2: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概括并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