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学效率不行,现在爱你不行吗都八月份了,我报班还来得及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五道口经验大全(改革后5.25更新,2014前),五道口,五道口电影院,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服装市场,北京五道口,五道口购物中心,五道口职校,五道口华联,五道口酒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五道口经验大全(改革后5.25更新,2014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何在考研时每天保持十小时以上高效学习?
来源:互联网
一件事能每天坚持十小时的只有两种情况:发自内心的热爱;逼上绝路的无奈。
把每天都当做末日来学习。一分一秒都学到泪水掉下来。
二战考研飘过
考的985工科
每天十个小时我真的感觉不够用。7.00-8.00英语晨读+单词,8.00-12.00数学,下午14:00-14:30单词,14.30-17.00英语17.00-19.00专业课,20.00-21.30专业课,21.30-23.00政治,23.00-23.30单词。这就是我每天的作息,不知道题主从我的作息能感受到什么。我想说以下几点,你要明白为什么这么拼的学习,思想上不是被动的,是很主动的。有梦想,坚持支撑每天的学习。再者,高强度的学习一定要严格的执行力,否则一切都完蛋!自制最重要!考研很枯燥,很孤独,在这之中一定要静下心,沉住气,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这远比考研本身有更多价值。抽时间锻炼身体,没有身体,什么都扛不住!一定要自信,我今年一定能考上,绝对的自信,不要让一切打垮你!高手都是跟自己玩的,平庸的才陪别人玩。既然没学死,就玩命往死里学。
4月6号更新:初试第二,复试加权成绩第一,预录取了,就等最后的通知书了。从物理成功转到经济。—————————————原文———————————————题主你好。我认为,首先你要从思想上意识到考研对你有多么重要,然后要合理的规划你的时间。努力做到坚持、勇气和自制。另外赞同@神爱乐乐 的那句“ 把每天都当做末日来学习。 一分一秒都学到泪水掉下来。”目前正在全力准备考研中。我想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去年考研准备的很水,连国家线都没过。因为考之前听学长们介绍考研经验的时候,学长们一致认为考研不难,按时准备就行,因此压根就没想过考砸了怎么办的问题,还很中二的拒绝了一北京国企开出的基本工资5k包食宿的offer。事实上,直到考前两周,我连一篇完整的英语阅读都没做过考研英语有什么题型更是压根不知道。成绩出来后给了我当头一棒,连国家线都没有过,数学78专业课82英语政治都是59。这时我才开始切实为自己的出路前途发愁,后来看有同学申请了英国硕士,于是决定也跟着申请一个。当然因为当时14年的硕士申请十分紧张,所以我申请的是15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学校把雅思看了看,一放假就去考了雅思,一次性考了7分,其中阅读满分。然後剩下的事就交给了中介。暑假里我和家人也探讨了很多次,究竟是只等出国了还是说再考一年,权衡很久后我决定再考一次,因为看网上对英国的一年制硕士都不很看好,再一个就是毕竟还是喜欢国内。八月份开始准备数学一,平均每天看数学时间五个小时,九月七号开始看专业课,哦对了顺便说一句,我的本科专业是应用物理,看得专业课是半导体物理,当我开始看专业课后我才发现半导体物理这种纯抽象的东西对于我太难了,我对着书,笔记和往年试题看了一整天,结果悲哀的发现即便看着书我都不一定能做出来题,于是果断决定换专业,换到了一个经济类的专业,不考数学,两门专业课,加起来6本书,也就是说八月份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是当我开始看经济学的时候我发现显然经济学更适合我,宏观微观基本上看一遍就能明白,别的管理学之类需要记忆的更是我的强项。九月十号开始到三十号,我把五本书都过了一遍总结了笔记。每天学习时间大约在8小时以上。好了现在解释下我每天的具体生活轨迹,现在我已经成功的把生物钟扳到了六点半,每天六点半睁眼,三十五起床,吃完早饭七点十分左右,开始用平板刷百词斩或者拓词,大约半小时,三百单词左右的量,之后休息一下,开始看政治,大约看一小时后开始看专业课直到十二点,中间累了的话就在屋里走走,做做平板支撑。中午吃完饭订上闹钟睡五十分钟,然后起床一边看政治一边恢复清醒,大约一小时后继续专业课,直到吃晚饭。晚饭后接着看专业课,中间洗脸洗澡什么的略过不说,晚上十点下楼跑步,现在我锻炼的已经可以一口气跑上2.5公里了(插句嘴,现在已经可以跑6km了···)。跑完步回来一边休息一边随便拿本书翻翻,十一点多和朋友聊会qq,十二点前上床睡觉。这样的生活一开始可能无法适应,但是我会强迫自己,这就要说到思想建设了。我所谓的思想建设其实就是多问自己几次。“朝九晚五庸庸碌碌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还想重复你父母的生活轨迹吗?”“你不是一直认为自己很特别吗为什么连考研都考不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对自己加以这种精神刺激。此外我删掉了平板上的所有游戏和论坛,手机上学期从肾5s换成了wp8……咳,这个系统大家都懂的。至于电脑,我九月十三号到三十号就没开过机…(补充:直到考试前我开机次数屈指可数,主要是打印准考证查考场什么的)总之就是要断绝任何可能给你带来诱惑的东西。然后强迫自己去看书。当然,我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你,我只是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诉你我的经验。现在我一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可能超过了十个小时,但是除去喝水上厕所发呆走神之类的时间后那是肯定不够的,我打算争取在十月十五号前突破每天净学习时间十五小时的大关。另外关于思想建设这事,这个虽然很因人而异但是我还是想多说几句我的看法…我是真的害怕成为以前我见到的我的表哥表姐或者别的长辈他们那样的人。可能是我想太多但是我是真的觉得我应该通过考研换专业(应用物理的就业面之窄超乎想象),然后我相信凭借我的能力只要能最后拿个研究生文凭一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咳没错其实我就是为了混文凭来的…)。努力吧题主~另外如果有精力而且又担心考不上的话可以考虑下出国。。。我已经拿到谢菲尔德的无条件offer了,还在等爱丁堡和南安普顿的。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在国内读研还是英国读研的问题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够在国内考上的…原因一:换专业了诶远离理工科了诶多幸福呀!原因二:我就是要证明老子能考上。暂时就说这些吧。希望可以帮到你。
进击的土豆M:
我能高效学习3小时就会激动到奖励自己再学3小时!
一.如何能保证每天学习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特别赞同
,关于这点想对他的答案做个补充,再说点自己的看法。1.发自内心的热爱能每天坚持10小时以上做同一件事,你甚至要给自己打上“洗脑式的偏执”的烙印,这种偏执正是你的梦想、你对成功的渴望造成的。这时候,不管别人说你不行,或你在前进的路程中遇上多大的阻碍,你都不会放弃。我本科是个美术生,跨专业考的非本校新闻学的研究生。那时候你基础差、别人说你不行,甚至一开始都质疑自己,到底行吗?但是,当你有一个梦想在熠熠发光的时候,你周围的一切简直都黯淡掉了!举个夸张点的例子,你嗑了药除了去感受嗑药有多爽还会想别的吗。对,没错就是嗑了药的感觉…简直被注射了兴奋剂啊,整天在想考上了那感觉简直要飞起来了好嘛,哪管别人怎么说,哪会觉得自己不自量力。所以,首先问问你自己对考上研的渴望有多大,是可考可不考、考不上无所谓还是“必须要考上否则会很失落甚至想想都觉得自己跌落到谷底了”如果你考研是因为:我妈妈要我考,大家都在考啊等类似原因,那么麻烦放弃吧,坚持10个小时?浪费买书的钱而已。2.逼上绝路的无奈先想想除了考研你还能做什么,能轻松拿到很好的offer?或者已经有接近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方案?如果抱着“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的想法,建议还是不要吧,当然不包括基础特好的学霸,学霸根本不需要10小时也能考上好嘛。真的佩服拿到某大牛公司的offer又考上研还来问到底工作还是读研的问题的人,我还以为他们考研的目的是拿到牛B的offer呢!大三快结束的时候我真的很慌,因为要为自己以后的路考虑了,去做设计师?!no!impossible!我非常不喜欢通宵熬夜做设计的感觉甚至讨厌,所以必须找别的出路,。好,那就跨考,用了三天的时间决定考新闻。其实,想法太多不去做真的没用,就算你走了一条错误的路,那至少你行动了呀,你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真的,最后我发现想太多会得神经病的。坚持大概2个月的时候,会发现真的非常困难。我跟你们不一样,你们英语好,我高考英语没及格,囧。4月份才开始,当时英语词汇量才几百,要考的专业又是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基础差”的debuff简直贯穿我全身把我折磨得生死不如。但是你已经开始了,退后还能干嘛呢?继续学设计,想想更痛苦!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了,很多人都在实习了,你跟别人一开始走的就不是一个路子,折回去追赶他们?更亏!so…看看前方,至少梦想还是熠熠发光的。二.如何能保证每天进行高效率的学习10小时以上每天学习10小时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你带零食、ipad、女朋友了嘛。所以一定要去自习室,如果没有去自习室的条件,就像我,全程基本在家复习的,那就一定要有一颗打了鸡血的心,因为我觉得从宿舍去自习室每天会浪费一小时看书时间。每天认认真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够10小时就算完成任务了?你是在”创业”,不是给别人打工啊。或者你就把自己当个产品经理,整天挖空心思要想怎么把东西卖出去——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时我没有报任何考研班,我们已经是可以独立思考的成年人了,可以通过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任何可以提升自己的方法。我认为任何非1对1的辅导浪费的时间成本远不是你所获得的回报所能弥补的。认真想投入考研的时候你不会想让时间快点过,所以这么宝贵的时间,你必须集中一条线去攻。去各大考研论坛,看别人的经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举个例子,你去上英语班,老师在讲语法。你心里在想“啊,老师讲的这个语法点我早就烂熟于心了”,于是讲这个语法的时间(可能是10分钟)就被浪费了,积少成多,恩。关于英语:你们直接可以做题,我要从背单词开始。我在某宝上买了6000多张卡片,一遍一遍的看,会的就放一边,再看不会的,会的再放一边,然后周期性将所有的卡片再筛一遍。就酱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这个方法真的有奇效,单词量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当然我会发现我单词量达到6000的时候我还是看不懂文章,然后怎么学就不说了,会成话痨的。但是我想根据实际感受说一句话:考完研再做6级题觉得6级就是渣渣渣。关于政治:我光看书了,加上如果自己逻辑思维能力还行,不会太低分。当时看一遍书就在封面画一划正字。顺便说句我逻辑思维能力真差啊,不然分数高点。关于专业:不想说,血泪史。考研的时间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20天,这对我来说我晴天霹雳,这意味着我必须将每天10小时的学习时间增加到12小时,也许你会想,12小时,so easy啊,在家早上7点半起来,8点开始看书,看到晚上10点,中间休息2小时,就12小时了。那可未必,要达到平均每天12小时的学习时间,意味着你要没有社交,不能出门买任何东西,没有时间去奶奶家陪她唠唠嗑,没有时间去学校准备论文等,这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所以后期怎么能保证12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呢?我每天都在手机日历上做标记,记录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比如今天有事情耽搁了,只学了11小时,第二天我就一定会多学一小时把它补上,如果今天我精力超级充沛,可以学到12点哎哟喂,那我把这多学的两小时存着,下次哪天少学了拿出来抵扣。养成习惯后你会觉得不能打破这种做法,就像一件很好的衣服如果破了个洞会让人特别难受。总之,你必须集中一切火力去攻击任何可以帮助你提高的点,干别的都是扯谈。如果有人问我困不困,其实每天上午9点都好困的,但是喝咖啡的buff一般要在几个小时后才发挥功效,于是我每天定个4点的闹钟起来喝咖啡,酱早上起来就跟打了鸡血般…如果再问怎样才可以做到4点起来泡咖啡,先参考第一段,然后你还要有个愿意在大冬天凌晨4点起来给你泡咖啡送到你床边给你喝的妈。泪…
有没有10小时不重要,关键还是投入度和学习效率
保持十小时高效学习的方法就是拿出其中两小时聊天,锻炼,游戏。多少人撑足了时间量却只是个空壳……浓缩才是精华,与其做增量,不如做存量吧。另外,考研学习很关键一点是怎样进入状态。当你走入自习室开始看书的时候,可能有些反感,有些难以静心与学不进去。那么从自由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过渡是很关键的。我认为刚一开始坐定的时候可以听点音乐,甚至是有声书,再看看轻松些的杂志或者自己喜欢的书。等半小时左右心就沉静下来了,到时候再打开考研书来看效果好些。而且要用大块时间看书,因为读书状态有一个从刚开始看到看出来感觉的过程,也就是需要一定时间进入高峰学习状态。所以一天看几小时且不论,真正起效率的是高峰学习时段的那些收获,要把握好这种时段。
和你同学一起复习,你看见他已经复习了那么多,心想:“卧槽,我落后他这么多...”然后你不愿离开课室;然后你同学看见你后又:“卧槽,他居然复习了这么多...”于是你同学也不愿走。
题主你好,今年大二在读,冒昧回答一下。
首先不知道你说的“高效”是个什么概念,以我高考的经验来看,一般每天能保持8小时或以上精力高度集中的学习是需要长时间锻炼形成习惯或者是在某个强有力的刺激(比如女票已保研,如果考不上就得分手云云……原谅我的YY-_-||…)下激发的,就你提出这个问题来看,显然你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而动力又不足以强烈到让你打了鸡血忘乎所以的地步。所以,除了你自己,别人对于该如何保持长时间精力集中并产生高效率不会提出针对你的特别有效的建议。能不能保持专注全靠你自己。不过其他答主分享了很多自己考研的经历,其中一些好习惯是很值得借鉴的,我也学习了一下,谢谢大家(^_^)
建议题主从另一个方面提高“效率”,那就是学习方法,在这里说几个我学习时觉得比较有用的技巧 1.总结
比如看了一本书或做了一套题之后,不要急于攻克下一本,而是问自己,通过做这一套题,我发现了哪些考研的重点,哪个重点我掌握的不好,为什么没掌握好,我应该怎么做等等,然后对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练习。同时通过做题总结规律,解题技巧,争取做到做有所获。2.回顾,一天下来,回顾自己一天复习的课程,想想自己都学了什么,犯过什么错,加深印象,确保下次不会再犯 3.计划
列好今天要做什么,哪个最重要,哪个其次,哪个需要花的时间长,让每天的时间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我觉得,“高效”并不只存在于学习的过程中,每日学有所获,也不失为另一种高效。最后,祝题主考研顺利(≧▽≦)!
不可能的,保持十个小时的方法我可以教你。高效学习的方法我也可以教你。十个小时高效学习的方法我真教不了你。吐个槽:虽然我当时没考清华,但我觉得就算考清华也用不着十个小时。。
每天高效学习十个小时不是考研目的,也不是考出高分的方法。而考研的目的,就是初试拿高分,复试包装自己、展现自己。应试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准备,事半功倍。举个例子,我的英语水平应试还可以,大学时不做任何准备,考试排名中游,考前花几个小时看看考试题型,翻翻课本,能考到第三名左右。下面以我跨专业考研的个人经验,针对初试来说,大部分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复习时要针对考试题型和内容,把握做题时间,分析自身能力,扬长避短。要求会的一定做对。不会的问题不要自暴自弃英语:阅读:分析真题和答案,每道问题考的到底是什么作文:套模板单词:个人不喜欢背单词,但词汇量小确实会影响考试成绩,特别是翻译阅读(注:作为参照,我英语四六级都是580、590+,比较擅长分析,词汇量不够还是影响到我。如果有水平比我差的同学,可能需要提高词汇量)专业课:买目标院校的真题,帮助非常大。比如我考研的学校专业课经常考察细节,那我复习时,就要细致。数学:考研试题比复习全书要简单很多,而且数学的选择填空大题,都是有答案,对错分明。我认为比较容易考高分。我的个人情况:数学、英语基础好,跨专业需要准备专业课,不喜欢政治。考试目标:数学140+,英语75+,专业课110,政治70。最后总分达到了目标。准备考研早没有问题,但是每天都要求自己高强度长时间的复习,压力非常大,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可以给自己定个计划,复习哪本书或者哪一科。另外提醒考研的同学,心态一定要放好,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听了别人的话,就心神不定。多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稍微说一下我的经验吧。首先,对题主强调的“每天十小时”我很怀疑。所谓这个每天,是一年半年中的每天,还是一个月半个月中的每天?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说除非有外力逼迫否则几近不可能,如果是后者其实也没什么了,冲刺阶段嘛。如果题主想坚持半年以上,我建议不要“每天”,至少每周有一天的晚上不学习,留出来放松一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如果楼主决定这么个学习法的话,我建议楼主最好不要同时“减肥”或者“省钱”,相反,要尽量满足自己除了学习外的其他任何需求。想吃的就吃吃吃,想买的就买买买,这样最不容易积攒下压力。从我个人来讲,最大的经验就是制定日程表。日程表一般来讲是季度—月—周—日这个顺序。也就是说先制定到考研结束为止所有的任务(暂时不考虑能否完成),然后把这些任务下放到月,然后下放到周,然后下放到日。当下放到周时,你大概就能知道你的任务量是否合适了,这时你就可以对你的任务进行大体的修改。当下放到日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出相对来讲精细的规划。比方说今天要看两小时英语,你不能说就是早8到10点的空栏上光写“英语”,你要写上具体的任务,比方说“背单词”或者“写作文”或者“做真题”,然后当一天结束时你就要进行反馈:我完成了这些任务了吗,我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我自己预测的大致相等吗,我完成这些任务时的效率如何,这些任务量规定的合适吗等等。给楼主看一下我去年的日程表,楼主大概更能理解我制表的过程。然后就是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过程,只要自制力比较强,一般问题就不大了。
每天不到六点起床,六点半就开始学习。到中午十一点吃个饭,吃完饭十一点半继续,到下午饭点的时候吃饭,吃完饭接着学到十点。没一个星期,这强度太高了,现在在寝室躺着休息。建议题主一定要抽时间锻炼。否则,日复一日身体会很虚的,受不了就一定要休息。否则更多的时间浪费了。其实之前每天都有运动的,运动过后神清气爽。后来运动量渐渐减少,每天的精神也逐渐萎靡。我目前先休息一会儿,然后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运动量。这样下来还有12个小时。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睡觉去了~~
每天学10个小时
对我这种需要考400分 但一共就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准备的考研狗
是完全不够的
我现在每天8点到晚11点
抛开 中间午饭 晚饭各一个小时。
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
不要带手机、电脑,去自习室。然后强迫自己学习,建议每门课轮流复习一小时,累了就刷刷单词。PS:每天辅助必要的锻炼,吃好饭以及必要的休息娱乐时间(建议找研友一起锻炼聊天)。
题主,虽然我自己不是很行但是还是想吐槽一句:如果只是考普通院校的话,需要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的话,还是不要考了。。。
每天保持一个小时高效的锻炼,学习效率就提高不少。
楼上的有些回答你是不是看了热血沸腾?如果是的话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0.任何事的起点和核心都是独立思考,题主你还远远做的不够,请先独立思考,总结以往的教训,再通过别人的建议来进一步实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下面是通用的建议:1.效率永远是最重要的,这点大家都知道。2.是否实际可行,也就是是否具备可执行性这是要每个人要自己去解决的。3.会学习的人一定懂得休息。4.有自己的节奏。5.有好的身体。6.如果可以的话请在白天学习的时候远离手机电脑。先占坑,以后再更,我要自习去了。
占坑,我是16考研,按完看结果再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清华附中校长叫停女儿奥数班,只有极少数学生适合学奥数,你的孩子在学吗? | 特别关注
都说假期是反超的好时机,家长们是否早早地安排好了孩子假期的辅导班,想让孩子过一个充实的暑假?中教君最近就听说,有家长看着别人家孩子通过奥数比赛在某些好学校的录取中得到了加分资格,颇为羡慕,于是也琢磨着给自家孩子报个班。
不过有媒体报道,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主动把女儿的奥数班叫停了。
为什么叫停女儿的奥数班?除了王殿军,还有没有家长试着让孩子逃离“奥数”呢?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学奥数呢?
喊停孩子奥数课 不止这么一位家长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为何要喊停女儿的奥数辅导班?——他自己做不出奥数题。
其实在当校长前,王殿军曾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他称做不出奥数题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奥数班解题的方法是“不正常”的,这会让学生们“思维走歪了、兴趣学没了”。
跟风容易,退班则需要做决定的勇气。那么,除了王校长,还是其他家长这样做吗?中教君发现,在刚刚过去的春季学期,还有位爸爸也为女儿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我不想她变成学习机器,而希望她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王先生的女儿小洁就读于某公办重点小学3年级。读一年级时,她开始上课外奥数班。“当时身边的小朋友都在学,也就帮她报名了”。
这样一上就是2年半。
“之前她的周末都是排满的。周六上午3小时奥数课,7点不到就要起床,下午还有跳舞课和游泳训练——这两样是她自己喜欢的。周日在家,要做学校作业和奥数课作业,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然后又是下一周……一直在赶路,太累了”。
后来,王先生发现小洁状态一直很不好,睡眠不够,没时间休息,做作业效率也低,并且造成了恶性循环。“女儿几次跟我说,她根本就不喜欢学奥数。我在陪读时观察她,3小时的奥数课,无精打采,而且后面2小时基本都在神游,看她坐在那里真是煎熬啊。”
今年春季开学,王先生决定来一个改变——停掉奥数课。王先生表示,奥数课取消后,多出来的其实是一天半的时间。
“虽然奥数上课时间是3小时,但还要做课后作业,要预期复习,起码再搭进去一天时间。
“原本周六上午的奥数课时间,现在让她睡到自然醒,然后做点喜欢的事”。
王先生表示,奥数课取消后,多出来的其实是一天半的时间。“虽然奥数上课时间是3小时,但还要做课后作业,要预期复习,起码再搭进去一天时间。”
仅仅几周过去后,王先生发现,小洁变了一个人。“你别小看那一个上午,那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这个上午空下来了,而且还是去掉了她不喜欢的课。孩子放松下来,有充足的睡眠,还能有时间玩,她的状态就好起来了,做作业也快了,多出来的时间又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进入良性循环了”。
“我的勇气在于,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机器,而希望她是一个丰富的人,课余时间跳跳舞、游游泳,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可能现在像我这样的家长是少数,但是我希望以后渐渐多起来,形成另外一种氛围。”
王先生在采访中还说:“我理科很好,高考从外地考到上海的重点大学。我研究过女儿的奥数题目,无非就是把初中、高中的数学题目提前给小学生做,一些他们现在还理解不了的公式和原理,还要死记硬背。除非天赋异禀,或者对数学真的感兴趣,否则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其实就是拔苗助长,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可能三年级的孩子,平时花很多时间在奥数上,但是两位数的乘除却没学好。”
何以一边“点赞”一边“继续奥”?
王先生还提到了另一种“怪象”:在把为女儿“退奥”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后,引来不少朋友点赞,可是多数爸妈还是一边点赞一边“继续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为升学保驾护航:从遵循兴趣培养到屈从升学“硬需”
培养孩子,说起兴趣先行、素质优先,家长都懂,但是实实在在的升学需要摆在眼前,就有人妥协了——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9月将升四年级,之前也给孩子报过课外辅导,不过都是钢琴、画画之类的兴趣班,她希望孩子能开心地接受素质教育。
但今年暑期还没过完,她就给孩子报了奥数培训班。
“原本跟我理念一样的朋友,已经开始安排孩子去学奥数,而身边的邻居几乎都帮孩子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王女士说,单位的同事也劝她,现在小学不安排孩子学奥数,学习成绩会跟不上,特别是小升初时奥数成绩是必备的。
下学期才上一年级的孩子也被“卷”了进来——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去年暑假,汉口的李先生给即将上小学的女儿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秋季奥数班,“我同事的孩子一年级就学奥数,现在初中了,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年级前几名”。
为锻炼思维能力:报班但不强求学习成绩
除了有的学校将奥数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一项标准,而导致一些家长对奥数班趋之若鹜外,还有不少家长其实只是想通过奥数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曾说:“我认为‘奥赛’是用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是引起大家关注数学的一个渠道,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业余活动、课外活动。”
有专家表示: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奥数,你家孩子真的适合吗?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奥数班,把它当作开拓思维的捷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总领队熊斌却认为:“在中国,只有 5% 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数学思维上的启发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以‘应试’的思想来应对奥数的学习,只能事倍功半。”
有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为了更好的升学机会,强迫原本不适合不喜欢奥数的孩子去学奥数,但是学了之后,对孩子真的有帮助吗?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还能怎么做?听听老师、专家的建议。
数学思维需要建立,但奥数不是人人要学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学奥数,但是对数学思维的培养确实必不可少的。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可是由此认真去思考学生数学思维系统启发培养的人很少。其实,数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孩子认知发展的了解。
以下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是被广泛认同的。中教君与老师、家长们分享。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认知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但这些阶段都是必经的。有些孩子发展快,自然就有孩子慢。
有些教育者深谙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才会说奥数对有的孩子是“超前”的。
其实,学生都需要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能够感受数学之美,但不是都得成为数学家、奥赛冠军。
“低年级最好在生活中学数学”
“家长对奥数追捧,主要是因为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育才二小数学老师鄂敏认为,望子成龙的心态,加上忙于工作无暇管孩子,让很多家长认为送到培优班后孩子可以学到更多。
“学奥数本身并无坏处,它能满足有相关潜质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孩子通过学习确实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但有不少孩子仅仅只是通过技巧的记忆来实现所谓的思维训练。”
鄂敏表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过度超标超纲的奥数虽然满足了家长为孩子升学考虑的单方面心理需求,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可能带来的是厌恶数学学习等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干扰学校正常的数学教学,“低年级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最好的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吴正宪也认为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在教授自己外孙的过程中,她最关心的不是孩子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孩子的好奇心有没有得到最好的保留。
“我会给他买个模块拼接的积木,让他自己发挥创意;我会给他讲一本科普类的书,告诉他老虎为什么会吃人、宝宝从哪里来、吃的食物怎样在肚子里消化。”吴正宪说,实际上,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家长与其逼着孩子去学奥数,不如在生活中找到数学”。
“一边走路,一边也可以一路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边走边聊天,好奇心都在生活中。”吴正宪说。
如果您的孩子真的是这难得的5%中的一员,当然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天赋,通过报班强化学习不失为一种手段。但即便孩子确实没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也别勉强孩子,或过早放弃。不妨听听这位老师的建议,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
不要盲目报班,求精不求多
沪上某知名数学培训机构的一位资深奥数老师说,在自己的班上,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学得很吃力,也很痛苦。
“就算在提高班上,也有这样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本身不适合学奥数,但往往家长不愿承认这一点,还拼命给孩子加压、刷题,有的孩子最后产生了厌学。”
这位老师建议家长,学不学奥数,应该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千万不要盲从。
上海数学会副秘书长黄华就认为,小学阶段市面上所谓的奥数班,大多只是打着奥数幌子的敛财工具,“谁要是说小学有奥数班,那这个奥数,是要打个引号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针对小学生的数学竞赛”。
现在社会上各种打着“奥数培训班”旗号的培训班,质量参差不齐。给孩子报奥数班不仅应该结合孩子自身特点来选择,而且报名前最好对辅导班进行实地考察。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是靠报地越多越好的辅导班,而是靠真实能学到的知识、思维和能力,应保持理智,不要盲目。
用心规划培养计划,不为求“心安”报班
湖北经视的记者采访了当地某培训机构的学生,小男孩儿表示:“我妈妈给我报了四个班,数学、英语,还有游泳,围棋。”而学生家长表示,假期给孩子安排的挺满的,一直上到七月底,八月中旬继续上,八月份也会学习游泳。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叶显发认为,很多家长其实就是花钱买自己安心,首先要问孩子愿不愿意,孩子不愿意去哪里都白搭,社会诱惑很多,孩子的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小编常遇到有家长留言说,趁着培养孩子这几年,该学的都让他学学,哪怕花冤枉钱我也认了。自己不留遗憾,将来孩子长大也不埋怨我们不舍得投资。
想一想,这大概就是想求得的“心安”吧。对教育没有明确规划和想法,但是孩子还是会一天天长大,就用“花钱报班”来做心理安抚。
文|来源: 中国教育报(Zhongguojiaoyuba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爱你不行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