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言文写一篇水浒人物吴承恩小传文言文,150字左右。急,在线等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怎样用古文写一篇个人小传呢?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你可以参考一下文言文的自传如等,把自己的情况用文言说出个大概意思就行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位置: &
150字文言文加注释 正文
150字文言文加注释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中考文言文150个常用实词注释 中考文言文150个常用实词注释12
5 篇二:文言文注释 必修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荆轲刺秦王》 7.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荆轲刺秦王》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荆轲刺秦王》 9.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荆轲刺秦王》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刺秦王》 11.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荆轲刺秦王》 12.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荆轲刺秦王》 1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荆轲刺秦王》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 1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荆轲刺秦王》 16.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17.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18.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鸿门宴》 19.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鸿门宴》 2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鸿门宴》 21.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鸿门宴》 22.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隔阂、嫌怨)――《鸿门宴》 23.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 2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鸿门宴》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烛之武退秦师》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烛之武退秦师》 1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烛之武退秦师》 11.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烛之武退秦师》 1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荆轲刺秦王》 1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荆轲刺秦王》 1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荆轲刺秦王》 1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荆轲刺秦王》 16.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荆轲刺秦王》 17.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荆轲刺秦王》 1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荆轲刺秦王》 1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荆轲刺秦王》 2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荆轲刺秦王》 2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荆轲刺秦王》 2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 ――《荆轲刺秦王》 2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荆轲刺秦王》 2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或力量)
――《荆轲刺秦王》 2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荆轲刺秦王》 2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荆轲刺秦王》2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荆轲刺秦王》 2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荆轲刺秦王》 2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
――《荆轲刺秦王》 3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
――《荆轲刺秦王》 3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鸿门宴》 3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鸿门宴》 3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鸿门宴》 3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鸿门宴》 35.沛公奉卮酒为寿(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
――《鸿门宴》 36.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嫁娶的事)
――《鸿门宴》 3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鸿门宴》 3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鸿门宴》 39.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鸿门宴》 4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同前)
――《鸿门宴》 4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鸿门宴》 4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鸿门宴》 4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鸿门宴》 4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鸿门宴》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烛之武退秦师》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
――《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烛之武退秦师》 9.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烛之武退秦师》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烛之武退秦师》 11.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 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13.阙秦以利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 ――《烛之武退秦师》 1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烛之武退秦师》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
――《烛之武退秦师》 16.以乱易整,不武 (乱、整: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严整之师) ――《烛之武退秦师》 17.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荆轲刺秦王》 18.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荆轲刺秦王》 19.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荆轲刺秦王》 20.樊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刺秦王》 21. 又前而为歌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刺秦王》 2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荆轲刺秦王》23.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荆轲刺秦王》 24.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荆轲刺秦王》 25.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26.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 ――《荆轲刺秦王》 27.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荆轲刺秦王》 2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荆轲刺秦王》 29.(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荆轲刺秦王》 30.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荆轲刺秦王》 3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刺秦王》 32.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荆轲刺秦王》 3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荆轲刺秦王》 34.非有诏不得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荆轲刺秦王》 35.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荆轲刺秦王》 36.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荆轲刺秦王》 37.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鸿门宴》 38.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鸿门宴》 39. 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占有)
――《鸿门宴》 40.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鸿门宴》 41.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鸿门宴》 4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转 载于: 在 点 网:150字文言文加注释)连夜)――《鸿门宴》 43.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鸿门宴》 44.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鸿门宴》 45.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鸿门宴》 46.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鸿门宴》 47.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鸿门宴》 48.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鸿门宴》 49.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鸿门宴》篇三:如何快速有效的记住文言文的注释 如何快速有效的记住文言文的注释 马治平 近年来,在对文言文的考察中,解释加 点的字词、翻译重点句子等题型成了考试的常见题,可是从学生的答卷看这些题的得分率并不高,如何然学生快速高效的记住注释成了老师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如下经验,说来向各位同仁见教。 一、上课前预习时自主把课文往下 通译,不会就看注释, 按着全文顺下来,多看几遍就会很熟悉。在自主翻译的时候,把课文下面的关键注释,如重点实词、虚词的翻译摘抄在课文中这个字的旁边,对于课下注释上没有的字词,自己还不会翻译就请教老师或查字典把这些注释用另外的颜色抄录 在课文中这个字的旁边,这样便于区别。这样,眼过手过,印象深刻。学生以后在学习课文时、做作业时、复习时、背诵课文时会不断的看到这些的注释,不断的重复一定会牢牢的记在心中。这种方法非常管用,效果神奇,不信,各位同仁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去试试。 二、课堂上,对重点词语的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和重点实词)要归类专门讲解,提问学生,让他们做好笔记,课后通过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就这样举一反三学生记不住才怪。 三、一定要教育学生理解着去记忆。如 把对注释的记忆放在对句子的理解中去记 忆,这样就不容易忘记。又如在不会时要大胆猜,学古文,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字词的理解总有差异,但是人的思想是不会变的,所以一定要抓住作者的主体思想,这比什么都重要啊。 其次,对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同学可以找 人一起背的,相互提问,这样背得轻松且快。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背一次就能永远记住的,任何人都会遗忘要经常重复记忆,这样才会形成长久的记忆。篇四: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 常用字注释 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 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⑦比喻 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 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通“屏”(摒)。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 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ang(剩)。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ang(剩)。量词; 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ng(纵)。南北方向。⑧z?ng(纵)。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大概,恐怕;④通“怠”。懒惰; 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引导;⑧dǎo。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 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 而: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 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 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 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 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如“奉答”、“奉和”;⑤供给,供养;⑥俸禄,薪俸 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背靠着;③违背,背弃;④失败,与“胜”相对;⑤亏欠 更:①改变;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gang。另,另外;⑤gang。更加;⑥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 孤:①幼年死去父亲;②孤独,孤单;③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④辜负 股:①大腿;②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③量词 故: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原因,缘故;④副词。故意;⑤副词。通“固”;⑥连词。所以,因此。 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鄙陋;③副词。本来;④通“故”。连词。 顾:①回头看;②探望,拜访;③关心,照顾;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⑤副词。反而,却; 观:①仔细看;②观赏;③给人看,显示;④认识,看法;⑤guàn(贯) 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底、食邑;③国都,京城; 躬:①身体,引出“亲自”的意思。 规:①圆规,画圆形的工具;②法度,准则;③规划,谋划;④告诫;⑤kuī。通“窥”,窥测; 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⑤归趋,归宿;⑥kuì(溃)。通“馈”,赠送; 过: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越;③错误,过失;④访,探望;⑤量词 好:①容貌美,引出“善,好”的意思;②友好;③hào。喜欢,喜爱;④hào。古代圆形有空的钱币或玉器,孔外叫“肉”,孔内叫“好”; 号:①háo。大声喊叫;②宣称,称;③号令,命令;④称号; 河:①黄河的专称;②银河;恨:①遗憾,不满意 会:①回合,聚会;②相和,符合;③时机,机会;④领悟。理解;⑤副词。正好,恰巧;⑥必然,一定;⑦kuài。算账;⑧【会稽(kuài jī)】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惠:①仁慈,仁爱;②恩惠;③柔顺,柔和; 或: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又;④语气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⑤通“惑”,迷惑; 及:①赶上,追上;②到,至;③趁着;④如,比得上;⑤和,与; 极:①脊檩,房梁;②尽头,极点;③最,非常;④标准,准则;⑤疲乏,疲劳;⑥通“亟(jí)”,急;⑦放在驴背上用来驮物的架子。 集:①群鸟在停在树上;②聚集;③诗文集子;④成功;⑤通“辑”,安定; 计:①算账,计算;②盘算,谋划;③计谋,策略; 加:①家在??上面,放上;②增加;③副词。更,更加;④连词。加上,加之 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⑤假,与“真”相对;⑥jià。假期,休假; 间:①jiàn。夹缝,间隙,空隙;②jiàn。间隔,间断;③jiàn。隔阂,疏远;④jiàn。秘密地,悄悄地;⑤jiān。中间,期间;⑥jiàn。置身其间,参与;⑦jiān。近来;⑧jiān。量词;⑨xián。空闲; 简:①竹简;②简易,简略;③忽视,怠慢;④选拔,选择;⑤检阅,检查; 见:①看见;②见解,见识;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④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⑤xiàn。出现; 津:①渡口;②中医指人体内分泌出的液体 尽:①完,没有了;②竭尽,全部用出;③达到定点;④都,全部;⑤jǐn,尽可能,尽量;⑥jǐn,任凭 景:①日光;②景致,景色;③仰慕;④大;⑤yǐng,影子; 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居:①坐;②居住;③留,停留;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⑤占,占据;⑥积蓄;⑦平时;⑧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 举:①举起,抬起;②推荐。推举;③举动;④攻下,占领;⑤全; 具:①准备,背板;②饭食,酒肴;③全,都;④陈述;⑤器械,器具;⑥才能;⑦量词 绝: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横渡,横穿; 可:①可以;②合宜,适合;③大约,约计;④正,当;⑤【可汗(ka
hán)】我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名族的君长的称号; 怜:①怜悯,同情;②恋爱,爱惜; 寇:①劫掠,入侵;②盗匪; 类:①种类;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 临:①从高处往低处看;②降临;③面对;④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后起之意);⑤lìn,哭吊; 名:①名字,名称;②名义,名分;③名声,名望; 乃: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副词。于是,这才;③副词。却,竟然;④副词。只,仅仅;⑤是,就是;⑥语气词;⑦【乃尔】如此; 戚:①斧,古代一种兵器;②亲,亲属;③忧愁,悲伤;④【戚戚】心动的样子 其:①第三人称代词。表示另有;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③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④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⑤形容词词头; 期:①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②期望,要求;③jī。周(年、月);④jī。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 启:①开,打开;②启发;③【启处】“启”指伸直腰股坐,也叫“跪”或“长跪”,“处”指坐;④萌芽,开始;⑤陈述; 且:①连词。而且。而且,并且;②连词。况且;③连词。尚且,还;④副词。暂且,姑且;⑤副词。将要,快要;⑥jū。语气词; 穷: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③生活困难;④穷尽,完结;⑤穷究,追究到底; 趋:①快走;②趋向,奔向;③cù。通“促”,催促; 去:①离开;②除掉,去掉;③距,距离;④前往,到??去(后起之意);⑤jǔ。通“l”,收藏; 入:①进入,与“出”相对;②收入,收纳;③交纳; 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友好,亲善;③善于,擅长;③善于,擅长;④爱惜;⑤应答之词。表示同意;⑥副词。好好地 少:①数量少,缺少。与“多”相对;②削弱,减少;③轻视,看不起;④不多时,一会儿;⑤shào。年幼,年轻;⑥shào。小;⑦shào(哨)。副职;⑧shào。次序排在后边的; 胜:①(旧读shēng)能承担,能承受;②尽(旧读shēng);③胜利,与“负”相对;④胜过,超过;⑤优美的;⑥妇女的首饰; 市:①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②买; 食:①吃,吃饭;②接受,享用;③sì。供养,给??吃;④日食、月食; 使:①命令,派遣;②任用,支配;③出使(旧读shì);④放纵,放任;⑤连词。假使; 适:①到??去;②女子出嫁;③适合,适宜;④副词。恰好;⑤副词。刚才,刚刚;⑥dí。旧时指正妻;⑦dí。专主,主张;⑧zh?。责备,惩罚; 书:①记载,书写;②文字;③书信;④文书;⑤书籍; 舒:①展开,舒展;②抒发,发泄;③迟缓,舒缓;④安详,舒畅; 孰:①熟,煮熟了的;②的果实、种子成熟;③仔细,周详;(①②③后写作“熟”)④疑问代词。何,谁; 属:①zhǔ。连接;②zhǔ。委托,交付;③zhǔ。嘱托;④zhǔ。聚集;⑤zhǔ。倾注;⑥隶属,归属;⑦亲属;⑧类;⑨zhǔ。通“嘱”,看;⑩zhǔ。副词,适逢; 损:①减少;②损害;③丧失; 说: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shuì。劝说,说服;④shuì。止息,休息;⑤yua。喜欢,高兴;⑥tuō。通“脱”,解开,脱下; 素:①没有染色的绢;②白色的;③朴素;④真情;⑤清贫;⑥向来,一向; 溯:①逆水流而上;②面向,向着; 汤:①热水,开水;②汤药;③菜汤;④【汤汤(shāng shāng)】水大的样子;⑤人名;⑥tàng。加热;⑦tàng。游荡; 涕:①眼泪;②鼻涕篇五:中考文言文1字 1 比 ①并列,靠近 ②比较,相比 2 鄙 鄙陋,目光短浅 3 兵 ①兵器,武器 ②兵士,军队 4 病 ①疾病,生病 ②疲劳,困苦不堪 5 察 观察,明察,识别 6 彻 穿透 7 乘 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 8 从 ①跟从,跟随 ②顺从,听从 9 当 ①对着,面对 ②在,正在 ③当前 ④占着,把着 ⑤应当 ⑥(dàng)相抵,当作
10道 ①路,途 ②思想,道理,主张 ③说,谈论 11得 ①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当,合适 ③能够,可以
12定 ①安定,稳定 ②平定 13伐 ①砍伐 ②进攻,征伐 14犯 ①侵犯 ②触犯,冒犯 ③冒着 15方 ①方形 ②方圆,周围 ③地域,区域 16负 背,以背载物 17赋 ①征收,敛取 ②赋税 18覆 ①覆盖 ②颠覆,灭亡 19更 更换 20故 ①缘故,原因 ②故意,特意 21顾 ①看望,拜访 ②回头看 22观 ①看,观赏 ②观察,考察 23归 ①返回,归来 ②归还 24好(hào)喜欢,喜好 25号 ①(háo)大叫,呼啸 ②(háo)大声哭 26还 ①返回 ②同“旋”,回转,掉转 27惠 恩惠,给人以好处 28及 ①赶得上 ②至,到 ③趁着,等到……时 29极 极点,尽头30计 ①计算,计量 ②统计,汇总 31加 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32假 借,借来 33间 ①间隙,中间,期间 ②(jiàn)隔开,间断 ③(jiàn)参与 34简 挑选,选择 35见 ①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 36节 气节 37竭 ①竭尽,尽力做某事 ②枯竭,完 38尽 完,没有了 (过完) (毫无保留) 39进 ①向前,前进,上进 ②进献,献上 40居 ①居住 ②处于 ③停留 ④在时间词前,过了 ⑤相处 41举 ①提拔,举荐 ②发动 ③全 42具 ①具备,具有 ②详细 43俱 在一起,一起 44聚 征集 45苦 愁苦,被某事物所苦 46类 类似,相象 47良 ①精良,美好 ②贤善,贤良 48临 ①面对,对着 ②靠近 ③正当,将要 49虑 ①思想,心思 ②顾虑,担心 50论 ①议论,述说 ②学说,观点,论断 ③判定,定罪 51漫 ①满,弥漫 ②不可辨认 52灭 ①暗,看不见 ②灭亡,消灭 53名 ①名称,名字 ②有名气,著名 54明 ①明亮,光明 ②照亮 ③明智,贤明 55命 ①命令 ②指派,差遣;吩咐 ③使命 56谋 ①咨询,谋议,考虑 ②商量,谋划,出主意 57难 ①不容易 ②(nàn)灾难,祸殃 58平 ①平坦,无凹凸 ②铲平,削平 ③公正,公平59戚 悲伤,忧伤 60启 开,打开 61奇 ①奇特,特别 ②(jī)零数,余数 62强 ①壮健,强盛,强大 ②(qiǎng)勉强 63清 ①凄清,冷清 ②清爽 64请 请求,请允许(我) 65穷 极,尽,(走)完 66秋 日子,时期 67求 ①寻找,寻求 ②要求,谋求 68取 ①拿 ②索取 ③获得,开出 69去 ①离开 ②除掉,去掉 ③损失,失去 70全 ①完整 ②保全 71任 ①责任,职责 ②任用,委任 72入 ①进入,与“出”相对 ②交纳,进献 ③收入,收进 73塞 ①(sāi)充满,塞满 ②(sè)阻塞,堵塞 74善 ①好,好的,善良的 ②善于,擅长 75少 ①数量小,不多 ②(shào)年幼,年轻 76舍 ①放弃,离开 ②(shè)房屋,住宅 77身 自己,身体,生命 78生 ①草木生长,长出 ②使……活 ③生活,生计 ④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超过,胜过 ②忍得住,能承受 80师 军队 81施 ①施行,实施 ②设置,安放 82实 诚实,真实 83食 ①吃 ②食物 ③同“饲”,给吃,供养 84使 ①命令,派遣 ②出使 ③致使,让 85属 ①类,类属,一类 ②同“嘱”,嘱托 86说 ①说,讲,告诉 ②同“悦”,喜悦,高兴 ③古代的一种文体 87素 白色的88汤 ①热水,开水 ②同“烫”,用热水焐 ③(shāng)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9通 ①达,到达 ②通过,畅通 90痛 悲痛 91亡 ①灭亡,消亡 ②使……遭到灭亡 92望 ①远看 ②对着 93为 ①替 ②做,作(雕刻)(写)③任,担任,充当 ④变为,成为 ⑤当作,作为,认为 ⑥是 94徙 迁移 95狭 窄,不宽阔 96鲜 鲜艳 97向 以前,原来 98效 ①见效,奏效,有成效 ②任务,重任 99信 ①言语真实,诚实 ②信用,守信用 ③相信,信任 兴①(xīng)起,兴起 ②(xīng)兴盛,复兴 101行①行走 ②做,实行,从事 ③品行 ④(háng)(军队)行列
102形①身体 ②形状,样子 ③表露,表现 103修①整治,修理,修建 ②长 104徐 缓慢,缓缓 105许①同意,答应,允许 ②表约数,上下,光景 106寻①找寻,寻求 ②顷刻,不久 107业①事业,功业 ②职业 108遗①遗留 ②(wèi)给予,赠送 109夷 平坦 110贻 赠送,送给 111异①不同 ②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③其他的,别的 ④诧异 112易①变换 ②换,交换 113诣 往,到……去(见) 114益①增多,增加 ②益处,好处,得益 115阴 山之北,水之南116引 引用 117应①理睬,响应 ②答应,回答 118盈①满 ②充足,增长 119游①游水,在水中浮行 ②出游,游览 120余①我,我的 ②遗留,剩下(的)③其他,此外 ④整数后表不定余数 121语 说话,谈论 122缘 沿着 123远①遥远,空间距离大 ②久远,指时间漫长 ③深奥,深远 ④不接近,疏远
124云①说 ②如此,这样(常与“尔”连用) ③云朵(“云”的简体字) 125阅①看,观览 ②经过,经历 126责 责备,责罚 127章①印章 ②花纹 128知 知道,懂得 129止①停止,停留 ②阻止,劝阻 130治 惩治,治罪 131致 取得,得到 132质 质地,本体 133众①众人 ②多,众多 134专①专一,专心 ②独有,独占 135走 跑,逃跑 136足①脚 ②足够,充足,满足 ③值得,配 137作①起来,振作,兴起 ②发出,表现出 ③制作,写作 ④劳作,劳动 ⑤做,充任 138坐①坐 ②座位 ③触犯,犯罪 139卑鄙 地位低下,见识鄙陋 140布衣 平民,百姓 141菲薄 轻视,小看 142间隔 断绝往来 143交通 彼此相通
150字文言文加注释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承恩小传文言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