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根据Google Trends帮助页面的解释:Google Trands通过分析部分Google网络搜索,计算出相对于Google全部搜索量的某个关键词的搜索量,通过搜索量图表表现搜索趋势。搜索量下方的图表是相关新闻数量,表现的是该关键词出现在Google新闻搜索的新闻标题中的数量。当Google在这些新闻图表中发现曲线的陡升线时,将自动在右侧列出某个点所对应的摘自Google News的新闻标题。现在,Google只能显示英文新闻标题,未来将推出非英语新闻标题。
搜索量和相关新闻图表的下方,Google Trends提供了所查第一个关键词的热门搜索城市、地区和语言。
今天,Lela试用了Google Trends,测试的关键词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总体感觉是,目前Google Trends没有很强的实际用途。原因有:1、通过测试,Google Trends上可搜索的关键词数量有限,普通大众化词语很容易搜索到,但某些产品关键词无法获得搜索量。比如水晶牙饰、注射器、度假,英文的如Aviation Adventures,transport management solution,traffic detection,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Alarm Accessories,Wireless FM Modulator等。2、Google Trends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关键词的搜索量和搜索趋势,没有任何数字标识,因此用户只能得到一个总体印象,无法用具体数字对关键词搜索量进行比较。
相信Google Trends的推出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大家一乐。如果Google能够增加更加详细的数字资料,那么它将是网络营销客户的极好的帮手。因为我们通过分析关键词搜索量和新闻相关数量的曲线图,加之相应的数据,不仅能够更加准确的选择关键词进行广告投放,而且还能选择具体到城市的地理位置,还有国家语言。事实上,这些不正是修正搜索营销效果的必要数据吗?
百度指数也是类似的服务,但百度指数也有缺点。比如只能提供30天的检测结果,只能对两个关键词进行比较,还必须是检测榜单中的关键词。此外,百度指数无法提供搜索量产生的地理位置,这一点大大逊色于Google Trends。但是百度指数提供了搜索量大致数据,并利用曝光率、关注度说明某个关键词的热门程度。
如果百度指数和Google Trends的长处能够结合起来,互相弥补了各自的短处,那将相当~~~完美!^_^
— Lela @ 4:07 pm
是Lela真的很菜,还是???为什么从昨天开始,Lela的博客评论就无法显示了呢?开始以为是页面下载速度的问题,结果快两天了,一直没有显示评论。还有,评论功能有时候不能即时显示别人的留言。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呢?Lela应该怎么解决呀?
— Lela @ 1:56 pm
我这人记性不好,上午在一篇博客上看到一句话,说是关注博客排行的。要是记性好,我就链接过来了,现在忘了,也实在是找不到了。那位朋友就抱歉了,无法给你trackback了。就是那句话,让我知道了记录博客排行的gougou,这是继搜狐博粹后的第二家。于是,Lela来到gougou。打眼一看,嘛丫,晕了!要不咋说自己菜鸟呢,第一眼愣是没有看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右侧的分类排行榜中,那么多名人博客,当然知道是名人了,他们的名字时常映入眼帘的。像对牛弹琴,木木的身体日记,按摩乳,等等,这些名博Lela还是知道的。可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哪里呢?首页上就近千家名博吧,Lela有自知之明,肯定不会轻而易举的在这里找到。呵呵~哦,看到个注册。没办法,注册贝!然后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扩展一下思维,首先应该把&初生牛犊不怕虎&提交给狗狗,它才能知道计算出Lela的排名呀,肯定是这样的啦,就像搜狐博粹一样。虽然至今不知道怎么让博粹知道Lela的,但人家写的明白,得告诉它,才能统计你的排名。好,就这么办。找来找去,只有&我的订阅&像是可以增加博客网址的。果然,通过&增加订阅&,Lela自己订阅了自己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然后在左侧点击lela的订阅,也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右侧就看到Lela的排名,以及订阅Lela博客的朋友。gougou显示,现在有5个注册用户,5个未注册用户订阅Lela的博客。Hooray!自我感觉良好,Lela可以受到大家的认可,真是很满足。嘿嘿,虽然大家的数量还不多。想起来,很多名博都加了狗狗的标签,可以看的他们的订阅次数。Lela也应该能够加上呀。于是,找啊找啊。呵呵~找到了,点击首页右侧的&狗狗标签&,或者顶部的&狗狗标签&,就可以得到HTML代码了。大家看,现在我已经在左侧加入了狗狗标签,显示有11位朋友订阅呢。嘿嘿,当然其中一位是Lela自己啦。
好了,目的达到了。总结一下下,Lela真是菜鸟,太落后博代步伐了。应该奋勇前进,不耻下问,多多益善,尽量沟通,呵呵,言辞错乱了。总之的总之的总之,就是Lela应该努力,不要落后哦!
最后,Lela感谢这5位知道名字的朋友,以及另外5位还不知道名字的朋友,对Lela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关注和订阅。他们是:、、、&和 ,再次致以真诚的感谢!^_^
— Lela @ 1:37 pm
今天再次查看&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搜狐博粹的排行,就像之前说得,仍然发现也。如下图所示,今天上午发表于 的,在博粹收录的时间居然是下午19:32了,奇怪之极啊!
有那位高人帮忙,替Lela解此大惑啊?
— Lela @ 1:50 pm
前几天使用了支付宝,感觉蛮好用的。我觉得支付工具作为一种中介,等买卖双方都满意后再打款,确实保证了双方的利益。不过使用中也遇到一个意外,我的卖家发货不全,当然我们有过前提约定的,缺货的不计,因此我的货款没有全部用完,这时候,我想是不是可以给卖家打部分款呢?(因为第一次用,不熟悉支付宝,嘿嘿)后来仔细阅读帮助,才知道没有这种功能。不得以,我只好向卖家发起收款,对方才退回差额。还有,支付宝要求必须填写单价,数量,运费,好像挺麻烦。就算添上,也不一定符实,这样的话,意义就不大了。
以前注册过Paypal,但是一直没有用,当然用户名,密码也都忘了。但是我发现我的注册邮箱一直收到Papal的邮件,通常就是xxxx试图进入你的帐户,之类的邮件,起初看了后还害怕,可是后来几乎一个星期就好几封,就烦了。反正里面也没有填写什么私人信息,就不管它了。
能告诉我,Paypal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
— Lela @ 3:09 pm
Internet Explorer无法下载文件
&Internet Explorer无法下载..bid=&format=tsv_excel来自。&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该Internet站点。请求的站点不可用,或找不到。请以后再试。
今天下载adwords报告,可是出现了以上的提示。昨天早上8:40左右也一直出现这样的情况。点击确定后,下载对话框消失。四个AdWords客户的报告都无法下载,急死人啦!众位前辈,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指点一下Lela,好不好?难道Lela的机子有毒素了?救命啊!!!偶菜鸟啊~~
— Lela @ 8:58 am
人穷志短朋友说不久前在超级市场中见到店员抓到一个偷窃者。那Shoplifter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店员问他身边有没有钱够付所偷货价。那少年说有,店员就让他付钱购物而去。
  店员解说,如果报警,让少年留下案底,可能误了他一生,不如教训他一顿,特别是当众教训他,令他感到羞耻。
  朋友说他当时想到我们常说的一句老话:人穷志短。穷困会令人减低了志气。
  后来他又想到曾经见过的一句格言,指出许多人何以贫穷原因:New beer, new bread and green wood will make a man’s hair grow through his hood。喝的是新酿之酒,吃的是新焙面包,住在绿阴深处,指其人生活十分讲究,所费不赀。这样的生活,令他的头发长穿头巾。
  头发长,没钱理发。头巾旧了,容易穿孔。这个hair grow through one’s hood,喻其人之穷也。
  一个人作不知羞耻的言行时,英语有:Shame is past the shed of your hair!称之。
  Shed,苏格兰语,即parting。羞耻之感从头发分线之处透出去了。相熟的朋友常会以此作戏言。
耳大招风一个人好奇,凡事都想知道,盘根问底,英语明喻以&兔耳&(rabbit ears)喻之:Have rabbit’s ear,亦作:Have long ears,或Have big ear。
  长耳、大耳都足以招风,有什么风声全听得到。这个ear的明喻,常用以指消息灵通之辈:John has long ears,指他消息灵通也。刺耳尖声(shrill),有ear-splitting明喻形容,震耳欲聋亦即裂耳也。耳朵受伤,有以cauliflower ear作明喻者。耳朵外形有如花椰菜,拳赛中耳部多次被击(repeated blows to the ear)造成的伤害。
  耳中有跳蚤,flea in the ear,喻责骂、申斥。明喻:Send somebody away(或off)with a flea in his ear指将某人申斥(或者讥诮),让他碰个钉子走了。The man went away with a flea in his ear。以go away with a flea in one’s ear喻其人碰了个钉子走了。明喻有catch fleas for somebody,替某人捉跳蚤,则是和某人非常亲近的意思。据说猴子替猴子捉跳蚤,是表示亲热而有讨好的意思,因此catch fleas for somebody也多少有点讨好、拍马屁的意思了。
揶揄手势啡友P说月前参加一个宴会,同席有位可以说是&假洋鬼子&的客人,说一口英语,谈的全是上流社会活动情况。啡友P座旁的客人是中学英语教员,悄悄评道:He talks with a plum in his mouth!嘴中含着一颗李子说话,啡友P说正是一句颇为形象化的,带mouth的明喻,不是说其人说话含糊不清,而是喻其人发音装腔作势,作上流人说话腔调。
  Have a plum in one’s mouth亦作:Have marbles in one’s mouth。嘴中含着多颗石弹(粤语说的&波子&)讲话,装腔作势,一如含着一颗李子也。此君说话常以:Take my word for it,保证自己说的是实话(等於说:You can trust me and accept my word as a guarantee of truth。)更加强其威风也。啡友P说have(或者keep)marbles(或者a plum)in one’s mouth是揶揄一个人装作上流社会人士说话腔调,令人讨厌,因此他座旁那位客人又说:May be I should put my finger in my mouth。此言出於明喻put one’s finger in one’s mouth and make an obscene noise,伸指入嘴作个放屁之声,表示揶揄的动作也。
清洁鼻子啡友H认识一名不修边幅的朋友,有个不雅的习惯,常常当众挖鼻。
  有人对他说不该如此,他说: I wish to keep my nose clean。以鼻作直喻的to keep one’s nose clean,是to stay out of trouble,置身于麻烦之外。
  啡友H说此君该知道直喻中指的鼻子与鼻孔无关。好管闲事,有poke ( put, 或 thrust ) one’s nose into somebody’s affairs之喻,鼻子放进别人的事务中,不免有点沾污,是以用keep the nose clean告诉我们闲事少管。
  由此喻引来的have a clean nose,直喻没有过失,完美(faultless)以及无罪(be innocent)。
  啡友H说他有一天在街边遇到一个人在派送一包一包的tissue paper,是用以抹嘴抹鼻子的卫生巾。他接过一包,发现原来是一家财务公司的广告宣传品。他想财务公司大概有助人stay out of financial troubles之意,提醒人们要keep your nose clean。
  鼻子生在脸的正中,向前直伸,因此口语中有follow one’s nose,直喻向前直行。寻找邮局问路的人得到的回答是:Follow your nose and turn right, you’ll find the post office。直行右转可以见到邮局也。
拉长着脸一个人在遇到令他高兴的事时板着脸不笑,我们说他:He keeps a poker face,或者:He keeps a straight face。两句中的keep都可以说成:pull, wear, draw, 或者put on。
  直脸 (straight face)指把脸拉着,因此直喻有pull a long face指板着脸,而我们的口语中也有&拉长着脸&的说法。
  一个人天生脸长,我们以&马面&喻之:She has a horse face,一般指女人长得不太好看。但是如果说:She has a long face,多数是指她拉长着脸。相当于:She pulls (或者draws) a long face。
  直喻中又有have a face as long as a fiddle,说那张脸长到有如小提琴 (fiddle 即 violin,常见以play second fiddle之拉第二小提琴喻play a secondary role,做配角,演次要角色,当助理工作之意也。)
  一个人脸如瓜子,偏拉长脸:His face is made of a fiddle,也用以喻其人老是板起面孔,自以为了不起。
  表情严肃而忧郁,是 a Friday face,亦作Friday look,据说与耶稣基督在星期五那天受难有关。Friday is an unlucky day也。
心安神泰朋友说一个人睡得好,早起精神好;精神好,脾气也好。西洋老话所谓:He that sleeps well thinks no harm. 睡得好的人不会有坏心思。
  啡友C说此话有理,但也有贪杯醉酒者的自辩之词:The drunkard’s argument: He that drinks well, he that sleeps well, he that thinks no harm, therefore he that drinks much, is a good man. 好酒的朋友试译作:饮酒多者睡得好,睡得好者无邪念;无邪念者是好人;是以饮多者是个好人。他说这该是酒吧的广告。他说酒吧中喝了酒闹事之辈,其实是没有好好喝酒,喝得不够,借一点儿酒意胡闹,not a good man。
  一个人要睡得好,英语有:Be able to sleep on both ears。意思说睡时侧身,无论是右耳或者左耳在下方都能入睡。此语源于拉丁文:In utramque dormire aurem。英译作:Sleep securely on both ears(或者on either ear)。心中无事,睡得安宁。
  一个人能心安神泰:He is able to sleep on both ears。拉丁文有:Non omnibus dormio,英译作:I don’t sleep to all。说自己并非对一切都闭目不视
分梨之道谈起啤梨,对人际关系有兴趣的啡友S说西洋格言中说:Share not pears with your master either in jest or in earnest。不论是开玩笑(in jest)还是认真(in earnest),都不要和你的主子(老板)一起吃啤梨。
  他说这是上下相处之道。他说以吃梨喻主仆关系,另有一句老话说:He that eats pears with his lord picks none the best。和主子一起吃啤梨时不要拣好的吃。意思是要把最好的留给主子。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吃梨,看中了那只大梨,不要去拿,待老板先取。如果老板挑走了那只你想要的啤梨,不要生气,要记得另有一句西洋俗谚:The worst hog often gets the best pear。这话意思说天下的事往往出于偶然,并无公平可言。
  于是,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不必介怀了。啡友C说西谚有:Plant pears for your heirs。以pears 和 heirs 谐音组成,为继承人植梨树,我们说的:前人种树后人凉也。另有一句:You ask an elm tree for pears,向榆树要梨子,则是我们说的:缘木求鱼了。此谚又作:Expect not pears of an elm。榆不生梨也
伤树不损皮爱喝酒的朋友说私酿玉蜀黍威士忌酒以其性烈,称为white lightning。现在俚俗语中之lightning,又指强烈的杜松子酒(gin)。
  杜松子酒浸青葡萄干,日进六七颗,据啡友Y说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但口语中之lightning亦指廉价劣酒。劣酒不宜常饮,啡友Y说西谚有:Lightning never strikes twice (in the same place),喻&福无双至&或者&事不过二&。
  但另有一句较少人知的:Lightning bruises the tree but breaks not the bark。闪电劈伤了树但是没有破开树皮。此谚喻表面没有伤害但内层受损害颇深。
  常饮劣酒有害身体内部。一家公司内部改组,损害不浅,但外表如常,也是闪电劈树无损外皮。
  防雷劈要有避雷针&&lightning rod。避雷针喻承受攻击的对象。公司改组,经理承担经营不当责任以平股东们的攻击:The manager became the lightning rod to absorb attacks from share holders.
  To become a lightning rod for something. 常见于新闻报道:The case has become a lightning rod for anticorruption movement。事件已成反贪污运动攻击对象。
好管闲事经济新闻评政府税收有:Though it sounds negligible, the tax is a case of allowing the camel’s nose into the tent之论,评政府拟加收一项税目,其数听来微不足道,但是&让骆驼鼻子伸进帐篷&的事例。
  To allow (the) camel’s nose into the tent 或者 to get (the) camel’s nose into the tent 是&为达到最终目的做安排布置&。
  政府拟定税目虽然非常低微,但它是为全面加税做的布署。这个骆驼鼻子,令人想到口语中常说的 to poke one’s nose into something,指好管闲事。He is always poking hi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他总是好管他人的事,好管闲事者也。此语中之poke,又作stick,或者put, thrust以及shove。
  劝朋友不要去管不相干的事情:Do not stick your nose into things that do not concern you!简单的说法作:Keep your nose out of things that do not concern you。以keep one’s nose out of something 表示不要牵涉某事之中。
  朋友对你过度关心,事事都要替你出主意,如果你感到烦,不妨说:I’ll thank you to keep your nose out of my affairs。
落泊潦倒骆驼长相难看,啡友E说洋人有说人look like a camel以指look stupid者。但是我们说一个人一副&骆驼相&(luo-tuo xiang)则是指其人一副落泊潦倒的样子。
  啡友E说一个人流落他乡,贫病交迫,到了像秦琼那样要卖他的黄骠马的地步,难免不是&骆驼相&了。
  他说北方还有一句话也颇见骆驼命运可怜:骆驼上车。骆驼一辈子载重,死后被车载送去肉店中剥皮割肉,只有那次是自己被车载送的;而&骆驼上车&就指&死了&。
  啡友K说他记得在澳洲坐火车,列车有以Afghan Express名者。朋友说这和骆驼有关。澳洲开拓内陆时,从阿富汗运了许多骆驼去搬运造铁路的材料,对建造铁路贡献很大,故以&阿富汗快车&之名记念骆驼之功。
  俄国的彼得大帝曾组成骆驼部队,十八世纪初对瑞典作战。瑞典的骑兵部队见到骆驼吓得拍马落荒而逃。&骆驼相&能说是Stupid吗!
  英语中有关骆驼的成语很多,在此曾予介绍。不久前见到有这样一段新闻:Though it sounds negligible, the tax is a case of allowing the camel’s nose into the tent.&&&骆驼鼻子&竟进了经济新闻。
骆驼与猫那天听几个喝酒的北方朋友谈起从前街头叫卖的下酒菜,提到的有猪头肉和驴肉等,只有一名说他吃过骆驼肉,说其味胜过驴肉。
  啡友E说叙利亚一带贝多因游牧民族,传统的肉食是烤骆驼肉,非但味美,而且含脂肪成分达6.5%。至于驼峰,属于珍品,阿拉伯人以炸驼峰奉享贵宾。我们列驼峰为山珍海味类中的极品,但啡友E说似乎以红烧为主,大概不如炸驼峰那么有驼味的了。
  骆驼主要有两种,以峰别之。双峰者英语名作:Bactrian,源于中亚古国巴克塔里亚(Bactria,大夏)之名。单峰者是dromedary,源于希腊语dromos,是runner(跑步者、信差之意)。
  骆驼和马一样,都是重要的载重远行的家畜。但是骆驼似乎不像马那样受人喜爱。啡友E说这是因为骆驼长相笨拙,同时也由于骆驼不大希罕人的喜爱。
  研究古生物的专家说骆驼的始祖是一种像猫那么大小的动物,见于北美洲。数百万年前有的灭绝,有的越过阿拉斯加当时还存在的海峡陆地到北非和欧洲。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见到七八千年前已有骆驼作家畜的残骸。
  埃及人五千年前已经饲养骆驼。南美的野生羊驼(guancos)可能也是&猫&的后代。
当心雷劈爱看云的啡友P说,西谚说得好:No day so clear but has dark clouds。天再晴朗也不会没有暗云的。他说晴朗之日看天空,的确不会看不到云的。
  此谚一般用以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特指人总是有缺点的。日本俗谚&西施也有丑处&,也是这个意思。
  以云喻人的谚语,啡友C说他记得一句挺有意思的谚语:He that pries into every cloud may be stricken by a thunderbolt。作不及物动词用的pry是窥探,刺探,尤指对不相干的事物的打探,和into或about连用。
   To pry about the room,在房间里到处探望,to pry into someone’s private affairs 打听某人的私事。He that pries into every cloud,每一片云都要偷看一下的人,may be stricken by a thunderbolt。会遭霹雷所击。好奇心过重,过度好打听闲事的人,当心&雷劈&。
  口语中说一个人受到非议,有be under a cloud 的说法。人在云下,受到云的遮掩,是在shadow之中。Robert left his company under a cloud after getting drunk and insulting his boss。罗拔因醉酒和侮辱波士,受非议而离开了公司。
九重天上口语中的be under a cloud,指一个人受到怀疑或者非难之中,相当于be under suspicion或者in disfavor。
  John has been under a cloud at the office since he made some careless comments about the company’s business。阿尊自从对公司业务作了一些大意的批评后,在办公室中一直受到冷遇。
  有时be under a cloud作&意气消沉&解,例如:Jean has been under a cloud ever since her beloved kitten died。阿珍自从她所爱的小猫死去后一直沮丧不欢。
  相反地表示非常高兴,则有be on cloud nine的说法:Jean is on cloud nine because she has got another kitten。阿珍因为有了另一只小猫,高兴得如在九宵云上。
  高兴到如登九天的be on cloud nine,原来作be on cloud seven,在七重天上。七重天之cloud seven来自seventh heaven,天国共有七个,第七个是天神所在的极乐世界,故be in seventh heaven指非常快乐,然后有be on cloud nine,比七重天更高两层,口语中表示非常快乐。
  美语有加以点明而作:Be in seventh heaven of delight, extremely happy也。
一片小云云的形状变化多,爱看云的啡友P说他曾见人以手喻云作&巴掌般大小的云&,觉得挺有意思。
  一片小云,英语成语中有cloud like a man’s hand,典于圣经旧约列王纪上第十八章第四十四节:第七次仆人说,我看见有一小片云从海里上来,不过如人手那样大。(Behold, there arises a little cloud out of the sea, like a man’s hand。)形容那是一小片云也。新约第十二章第一节: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英译:Therefore, since we are surrounded by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also lay aside every weight&&见到a cloud of有a crowd of,或者a great number of之意。
  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在他的名著《金银岛》(Treasure island)中有一段描写小群海盗突然出现的场面:Suddenly, with a loud huzza, a little cloud of pirates leaped from the woods on the north side。突然间,一小群海盗高叫一声好哇,从北边的林子中跳了出来。cloud是crowd的同义词也。
雨过天青啡友P谈儿时乡间夏日生活乐事之一,是在柳树下乘凉,仰望天上的云,想像自己坐在云上,遨游太空。
  他说这也许是看《西游记》的影响。他还记得农民对云的变幻也相当注意,因为那和晴雨有关。他曾见英语谚言有: Red clouds in the east,rain the next day。想是英国农民看云测晴雨的经验谈。
  他说乡谚有&日没火烧云,明天晒死人&,说黄昏时西方的红云,是次日天气炎热之兆。他说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在谚语中常用以喻人生遭遇,如:After clouds, calm weather一语,来自:After a storm comes a calm weather, 亦作After black clouds comes clear weather, 正是我们说的&雨过天青&,喻情况由坏转好。
  不过,西谚中另有一句:All clouds bring no storms(亦作no rains),即使乌云密布,未必一定下雨。此谚常用以提醒我们世事发展未必定如预见。形势欠佳,未必一定十分不利。
  老板对伙计发脾气,有人安慰伙计道:Don’t worry. all clouds bring no storms!老板发怒,不会炒鱿鱼的!啡友P说,晴雨难测,谁都难说明天如何,但要记得:After clouds, calm weather。&
四方正直啡友C说他每天下午散步,走过附近一条红砖铺成的行人道时,会想起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五章第七节,法老吩咐督工的和官长说的话:你们不可照常把草给百姓作砖,叫他们自己去捡草。英译作:You shall no longer give the people straw to make bricks, let them go and gather straw for themselves. 他说从前埃及人用泥造砖,要加草混入泥内。现在他脚踏的红砖不必加草,溶炼得如此坚硬,见到人类不断发展改进科技的成就。
  源于圣经的成语: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用以喻完全不可能做成的事情:To run any business without sufficient capital is 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没有足够的资金什么生意都做不成也。Brick是廉宜的建筑材料。
  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说过:I found Rome brick, I leave it marble.我接受到的罗马是砖造的,我留下(给后代)的是大理石造的。From brick to marble, 建设之功也。美国口语中称真正的男子汉为a regular brick, 喻其如砖之square, solid, plain和reliable.
令人难堪的问题平日与人相处,特别是和自己认为相当密切的亲友相处时,言行可能会随便一点,令对方不快。啡友W说口语中有:Don’t get sore,劝对方不要生气。朋友喜爱的杯子,你粗心大意碰掉在地上,碎了,要说明自己不是有意闯的祸:Don’t get sore。I didn’t mean to break the cup。此get sore,后面省去了at me。我们以a sore subject喻令人难堪的问题,一提起它就令人感到 sore也。Sore subject有如sore point,相当于&痛脚&。啡友W说一个人的痛处,往往是他的短处,越不想人家注意,越会Stick out like a sore thumb。不过所谓Sore thumb,是好是坏,并不一定有什么标准。不喜欢胡须的人会劝留胡须的朋友:You’d better shave off your beard。It make you stick out like a sore thumb。你最好把胡子剃掉,它太招人注意。说话的人当然不知道有人留胡须目的原在sticking out,也可以说成standing out-不想outstanding,不想出人头地的人不多。不过like a sore thumb并不好看。美语有stick out a mile,也是very notice-able之意。
满腹牢骚啡友R说他有位叔伯辈长者,孤家寡人,脾气相当怪僻,爱发牢骚:He is a sorehead。When he loses at mahjong(麻将,亦作mahjongg),he complains that someone cheated him。美语中的sorehead,指失意政客。此辈从来不肯认输。输不起,输了只会怪这怪那。凡是输不起的人,定是满腹牢骚,称为a sorehead loser,简为a sorehead。
  形容词sore,原指肉体的疼痛,口语中亦指精神方面的疼痛,伤心或者生气。Be sore at someone,对某人生气也。Jean is sore at John for he broke their date last night。阿珍生阿尊的气,因为他昨夜没有赴约相晤。阿珍说:I can’t help feeling sore at John for breaking his promise。阿尊说话不算数,我禁不住要生他的气。作名词用的sore,在这种情况中指令人生气之事,一般指&痛心之事&。手指中姆指受伤,最易受人注意。stick out like a sore thumb强调不当或者欠佳事物特别令人注意。When I first arrived in America, my accent stuck out like a sore thumb。初到美国时说话口音不太好听也
鸭子爱水英语中以duck soup喻轻易的工作,因为杀鸭做汤轻而易举。啡友M说北京烤鸭有&一鸭二吃&和&一鸭三吃&等名堂,还没有包括鸭身上除肉和骨架以外可供食用的东西如鸭肫(亦称鸭珍)、鸭掌(凉拌下老酒最佳)、鸭舌、鸭翼(上海以前有小贩叫卖的:鸭膀、鸭舌头,也是下酒佳品。此外还有一味;鸭臊(y~s1o),鸭屁股也。煮熟的禽类屁股,不论是鸭臊、鸡臊或者鸽臊,都有人特别爱吃。家禽臀部,口语叫作Parson’s nose,牧师的鼻哥,亦作Pope’s nose,神父的鼻子。啡友M说不知何以有此名称,可能由于家禽屁股突出翘起,pop up读歪了,而成为pope,然后由pope转成了parson。
  不喝酒的朋友在宴会中遇到主人劝酒,会以:I drink only with the duck表示只喝水。鸭子离不了水,出水之后羽毛上不留水痕,因此我们以: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喻不留痕迹的事物。下雨天,我们说:It’s a fine day for ducks,鸭子爱水也。但是鸭子最怕打雷:Like a duck in thunderstorm,像在雷雨中的鸭子,形容一个人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鸭子吃食野鸭经饲养而成为现在的家鸭。野鸭之mallard一词源于作雄性解的masle,成为家鸭,是domestic duck,却是雌鸭。西谚:P but it is the duck that lays the eggs。空谈是空谈;但生蛋的总是鸭子。可知duck原来是母鸭。此谚意思是空谈无用,成功还是要采取能成功的手段。
  母鸭是duck,公鸭是drake,小鸭是duckling。英国人看鸭子的动作,觉得可爱;于是称可爱的人儿为duck,以ducky形容可爱;美国人觉得鸭子动作笨拙,称可笑的人为duck。跛脚鸭之lame duck,用以称落选而任期未满之议员,不能再竞选连任的总统,引伸指不能履行财政债务之股票投机者。A dead duck在美语中指命定失败的人或事物。When the tax office has found Mr. Wang cheated on taxes, his company is a dead duck。税务局发现王君报税作弊,他的公司完蛋了。口语:Not till the ducks have eaten up the dirt,用以强调:Never!鸭子吃东西时尾部翘动,样子不好看。因此我们以&鸭子吃食&形容一个人吃相难看。鸭尾短,我们以&鸭子放账&喻放账连本钱都蚀掉。
腿短人矮,人们戏以duck’s disease名之,啡友J说令他想起一句开玩笑的谚语:Better to have loved a short girl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 tall。爱过一个矮女郎胜过从未爱过一个高女郎。这话原来是从一句老话转来的。那句老话说:It 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恋爱而失恋胜过从未有过恋爱。把at all读歪一些,变成a tall了。另外有个笑话说有duck’s disease的男士,讲究衣装,打扮得十足像位公爵。他追求一位女士。有人问那位女士对他观感如何,提到他颇似一位公爵。那位女士回应道:Like a duke? Like a duck!像公爵吗?像只鸭!我们每一个人徒有虚表,有时仍用Like a duke? Like a duck! Duke和duck,音近而地位相差很远。英语中家鸭是duck,又称domestic duck;但野鸭不能叫作wild duck。野鸭是mallard。据说此词源于古法语masle,是由拉丁文转来,原是雄性之意,加以接尾语之art而成为malart,再英语化而变成了&野鸭&。Mallard经饲养成家禽,是为duck
以图代词炒字复原的字谜(scrambled word),一定要有提示。像:RAYMENG, ANSIP, HINCA, WEDNES,如果不提示猜的是国名,便无从着手。(它们分别是:Germany, Spain, China, Sweden。)啡友G说这种游戏之称为&回文&,其回指回复原字。另有一种文字游戏Palindrome,顺读和倒读都是一样的词,词组,句或数字等,称为palindrome,才是真正的&回文&。这种回文中最有名的是人们代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伯岛时说的话:Able was I ere saw Elba。(我见到厄尔伯岛前挺有办法。)单字回文中最长者,据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列举者为:Redivider(重新再分开的事物)。
  英语文字游戏中有所谓Rebus者。此词来自法文,源于拉丁文:Non verbis sed rebus,意为:Not by words but by things,以绘画的东西代词语或词语音节作成的谜,也就是我们说的画谜也。画谜中常用眼睛表示I,因为eye和I音同也。画一只眼睛和一只罐头:I can。加上一个绳结(knot)和一只苍蝇(fly),就成了&我不能飞&(I cannot fly)。
炒字游戏英语文字游戏中的Anagram,以单字字母变换顺序,将一字变为另一字,是相当有趣的拼字(spelling)游戏。例如作听解的LISTEN,可以拆开重拼成SILENT,变成了&静默&,不要出声:Silent and litsen!一句话中的字母,同样可以改变,例如:The nudist colony(亦作nudist camp,天体营)可以用同一字母改变而成:No untidy clothes。变成服装不整者禁止入内的告示了。
  Guinness Book(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录入最长的单字anagram(变换顺序单字字谜)之例中有:conservationist(自然环境保护论者)改了顺序变成:Conversationalist(擅长说话的人)。有人将这种文字游戏叫作&拆字游戏&,也有称之为&回文游戏&者。拆字重拼游戏中还有所谓scrambled word(啡友G说炒蛋是scrambled egg,炒字是scrambled word),给你一些乱排的字母,让你复原成原来的单字。这种游戏一般都先予提示,例如字谜单字是:RAYMENG, ANSIP, HINCA, WEDNES,提示要复原的是国名,你才能猜到它们分别是那几个国家吧
教授看病啡友W说有人主张看笑话学英语,其实任何语文都可以用笑话帮助学习和记忆。他又提出一则absent-minded教授的笑话:
  An absent-minded professor went to the doctor for a check-up.&Stick out your tongue and say&ah&&said the doctor. The professor obeyed. &Your tongue looks all right, but why the postage stamp?&asked the puzzled medico. &Oh,&cried the patient,&so that’s where I left it!&这当然不会是出于真实生活中的笑话,天下不会有如此失魂的教授的。
  啡友W说对初学英语的朋友,像go to the doctor for a check-up,看医生检查身体之类的说法要学会如何运用。例如伤风去看医生:go to the doctor for a cold等。还要注意的是medico(口语中的&医生&,亦用以称&医科学生&代doctor,是避免一词重复再用的写法。但最重要的是so that’s where I left it中的so不可和that’s… 连续,要停顿一下,因为它是表示突然醒悟的&啊&。失魂的教授说:&啊,那个,我忘记放在那儿啦!&
包内午餐朋友说他从前读大学时有位教授,可能属于absent-minded的学者,上课时常常带错了讲义,便说东道西,随便谈些历史掌故。由于他的讲古,有趣动听,因此常挤满了旁听的学生,颇受欢迎。他的上课时间多数在午饭后,往往在下课铃后要多讲几分钟,然后似乎忽然想记,说到:&我吃过午饭没有呢?&显然&失魂&到忘了自己吃过饭没有了!
  啡友W说西洋笑话有近似的失魂教授:An absent-minded professor of biology once said to his class:&I am now going to show you a fine specimen of a dissected frog which I have in this parcel.&Unwrapping the parcel he found that it contained a sandwich, a hard-boiled egg, and some fruit. He looked at the food in bewilderment, and muttered: &But I know I’ve already had my lunch.&这位生物学教授告诉学生,他拿的小包中包着要给他们看的解剖了的青蛙,可是打开包包见到的却是他的午餐。他记得自己已经吃过午餐&&他到底吃了什么东西下肚了?多想一想,更是令人发笑了。
正想问你朋友说absent-minded可以说是心不在焉,也就是转眼即忘,是比较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笑话。牛顿将手表当蛋煮,可以说是典型的absent-mindedness。
  西洋笑话中这一类的&失魂&笑话主角,往往是&教授&,可以说是书呆子的笑话。不过笑话中的教授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absent-minded的。例如有这样一则笑话:A college professor:&My memory is excellent. There are only three things l can’t recollect. I can’t remember names, I can’t remember faces, and l can’t remember what the third thing is.&(一位大学教授说:&我的记性非常好,只有三样东西我记不住。我记不住姓名,我记不住面貌,还有我记不住第三样东西是什么。&)
  啡友T说人上了年纪,很容易忘记人家的姓名,也难将人的面貌和他(或她)的姓名连在一起。他有一次参加一个聚会,有个熟眉熟眼的人过来打招呼,两人谈东说西之际,又过来一个熟眉熟眼的人,和他们两人打招呼,参加谈话,说了几句后走开了。原来那个熟眉熟眼的人问他:&他是谁?&啡友T老实答道:&我正想问你。&
出于污泥Fling dirt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向一样东西抛污物,总会有些沾粘住的。此谚喻攻击一个人,说他的坏话,说多了总会有人信的,足见人言可畏也。
  与此相应的谚语:The way to keep a man out of the mud is to black his boots。朋友说此语有两解,其一是:擦亮了皮靴(to black one’s boots),是使一个人不进污泥之法。To black one’s boots指提高一个人的声誉,有了声誉,不会陷入污泥之中。其二是一个人见到自己的皮靴擦得又黑又亮,自然会避开污泥,免得沾污。
  又有一句话说:Fish bred up in dirty pools will stink of mud。在污水池中生长的鱼总有泥臭。一个人要能出污泥而不染,并非易事。不过mud之中有泥鳅以及黄蟮,不能说stinking,故西谚又有:All that breed in mud are not eels,泥塘中成长的并非全是鳗鱼或者蟮鱼,说明有的是fish with stink of mud 也。
  如以mud喻不良环境,则另有以鳗、蟮与污泥为喻之:Mud chokes no eels一语,指出身不良者不受环境影响,不必以出于污泥为耻;也不必担心some will stick的mud (dirt)了
一团污泥美语中的Here’s mud in your eyes!相当于:Good luck。举杯向朋友祝酒说声:Here’s mud in your eyes!然后自己饮一口酒(或者bottoms up,干杯),祝他好运。
  口语表现中的mud,无论作泥浆或污泥解,都无好运之意,因此朋友说:Here’s mud in your eyes之成为Good luck,大概由于这句话说得稍快些,自然带出像是Good luck!的回响。Mud,一团污泥,看不到什么东西。美语中说的as clear as mud,像污泥一样清楚明白,正是说反话,有点讽刺意思。
  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说的话,你说你明白、了解;但是我不明白。于是我说:May be you understand it, but it’s clear as mud to me。于是,你有再按你的了解向我解说,我还是不明白,说道:Thank you for your explanation。Now it’s as clear as mud。这当然是说我还是不清楚了。
  说人坏话,攻击某人,口语可作to throw mud(或者dirt)at somebody。西谚:Throw(或fling)mud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亦作:It you throw mud enough, some of it will stick。攻击得多,会令人信以为真
干杯祝贺贪杯的朋友每逢宴饮,借&敬酒&和席上客人们&干杯&,爱用英语说&bottoms up!&啡友W说这话中的bottoms指的是酒杯之底。杯底向上,正是&干杯&。他说我们&干杯&,先要各人杯中有酒,因此主人提议干杯前会问:Has everyone been served ?然后说:All right, then, bottoms up。
  这个 bottoms up 更常听到的说法是:cheers!三五知己或者一般朋友有人提议干杯,只要说:bottoms up或者cheers,是为正式的宴会。为了表示对人或事的庆贺祝酒,提议&干杯&时用:I propose a toast to…的说法。例如为合资事业成功祝酒:I propose a toast to the success of our joint venture 是对事的祝酒。祝贺新婚夫妇:I propose a toast to the happy couple。通常有起立举杯说:I would like to propose a toast ! 不加 to… 的说明,更随便一点就说:Let’s drink to the success of our venture 或者 Let’s drink to the happy couple 者.
言多必失俗信认为头大者聪明,不是会fool;但是苏格兰俗谚中有:Mickle head, little wit之语。Mickle是古苏格兰语,相当于现在的large,原系名词,指多量,很多的东西。头大而没有智慧,用以喻大而无用的人,日语中所谓uto no taiboku(独活 木)也。这个古词在苏格兰格言中常见。例如在:Make not mickle of little,其mickle是much之意。此语劝人勿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但:Make a little make a mickle,又是说小做可以大成。一个人独自努力,叹息说没人帮手:Mickle ado and little help。(I have mickle to do and few to do it for me。)Mickle spoken, part must spill,相当于:Talk much, err much,言多必失也。Mickle would have more,相当于:Much would have more,得多了还想更多得些,得陇望蜀也。Moyen does mickle, but money does more。苏格兰语中moyen是influence之意,在此语中指&权势&。权势可以发生很大的作用,但金钱的作用更大,有钱能使鬼推磨也。Of a little take a little, of a mickle, mickle。少就少拿,多则多拿-总之,要拿!
远离纷争朋友说我们以fool作骂人之词:That guy is a fool!那家伙是个蠢蛋!这个fool当然不是&自得其乐&,像儿童一样,不是:Children and fools have merry lives之谚中所说的fools了。
  朋友说他们该是圣经箴言第二十章第三节中说的fool。他曾见从前此节英译作:Every fool will be meddling。其中meddle指mingle in fight或者engage in conflict,后来的英译,此节全文作:It is an honour for a man to keep aloof from a strife;but every fool will be quarrelling。(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都爱争闹。)
  不过引用圣经金句成语者一般仍用:Every fool will be meddling。朋友说愚妄人所以都爱争闹,原因在总以&愚见&为正确的看法。事物的发展结果如何,可以改变他的看法;是以西谚有:Fools are wise after the event。我们所说的&事后诸葛亮&也。愚妄者事后成了诸葛亮,自以为聪明了,因此:Fools will still be fools了。西谚又说:Fools are (held) wise as long as (they are) silent。不说话,人家会说他聪明。不说话,当然也没有meddling或者quarrelling了
自得其乐咖啡小憩(coffee break)时听朋友谈儿时生活,想起西谚有:Children and fools have merry lives。为什么儿童和愚人有快乐的生活呢?
  庄子说得好: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Fools,无能者也。他们像孩子一样,所求者不多,生活自能快活。
  西谚又说:Fools will still be fools。此still是always同义词,愚者永远是愚者,一辈子都活得&自得其乐&,无所求也。
  朋友说:Fools will still be fools正是《论语》所说的&下愚不移&,而这个&下愚&,孔夫子说和&上智&有个共同之处,即在&不移&。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有英译作:There are only the wise of the highest class, and the stupid of the lowest class, who cannot be changed。朋友说stupid和foolish虽然是同义词,但前者往往用以指天生愚蠢,其同义词中有dull,dumb,以及Simple&&因此我们不可随便说人Simple。
  我们常说:傻人有傻福。西谚有相同的说法:Fools have fortune,亦作:Fools are often fortunate,或者:Fortune favours fools。无所求而自得其乐者,often fortunate者也
好马要教西谚有:A kindly aver will never make a good horse。其中kindly 相当于natural, aver是work horse。此谚说:天生拉车的马绝对成不了骏马。一个人资质欠佳,可用此谚说:He is a kindly aver,或者:He will never make a good horse 。但是天生好马也需善加训练(驯服,breaking),正是另一句谚语所说的:The best horse needs breaking and the aptest child needs teaching。最好的马要驯服,最聪明的孩子要教导。人和马一样,要好好教导。我们常以白马为骏马,可是西洋迷信认为马四脚全白者不祥且无能,故有:A four white-foot horse is a horse for a fool, a three white-foot horse is a horse for a king, and if he has but one I’ll give him to none。四脚全白的马给蠢人,三脚白者是帝王之马,一脚白的是宝贝,绝不送人。我们称易受人利用的老实人为:A willing horse, 正是谚语说的: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愿意帮助人的老实人,大家都把事情推给他去做,让他一个人去负担,去work like a horse
多谢礼物朋友说西洋笑话中以儿童说的真话为主题的很多。孩子说的话,反映大人生活中一些真情,有时的确令人感到可笑。朋友的女儿生日,姨母送她一个小洋娃娃,小得可怜;但是朋友告诉女儿要向姨母道谢。他同时想到一则笑话:侄子向姑母道谢她送的生日礼道: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resent。姑母答道:Oh, That’s nothing to thank for!侄子说:That’s what I thought, but mother told me to thank you just the same. (侄子说:多谢您的礼物。姑母说:噢,那不值得道谢的。侄子说:我也那么想,可是妈叫我还是要谢谢您。)孩子说的真心话,那样的礼物原来不值得一谢的呀!
  西谚有:Do not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人家送你一匹马,不要检视马的门牙。马的门牙显示马的年龄,因此: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是找马的缺点。此语用以喻对人家送的礼物多加挑剔,to find fault with a present。马龄一看门牙就知道,因此有from the horse’s mouth之词喻千真万确。I’m telling you the truth, I got it from the horse mouth。强调真确也
伪善之笑朋友的孩子对上学没有太大的兴趣,朋友说那是: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他小时读书也是那样。他说自己当年怀疑是否有孩子喜欢上学的。他记得有这样一则笑话:Teacher:&Johnny, can you tell me what a hypocrite is ?&(尊尼,你说伪君子是怎样的?)Johnny:&Yes, ma’am, it’s a boy who comes to school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是,老师,那是面带笑容来上学的人。)他说自己背着书包进教室时总是装出一副高兴的神气,讨老师欢喜也。
  伪善者(hypocrite)一词和动词同用,常见者有:play the hypocrite(作伪善状);expose the hypocrite, 揭露伪善者)。形容伪善者有:a sanctimonious hypocrite(装作神圣、虔诚的伪君子),an utter(或a complete) hypocrite(彻底的伪善者)。与前置词同用:He was a hypocrite about her donations to charity。(他捐助慈善事业是出于伪善。)一个人自己道德方面缺点不少,只顾批评他人这方面的缺点:He is hypocritical about others’ moral failings。伪善也
妇人考源爱说笑的朋友E君喜欢作英文俗解。他说有些英文词先有汉语根源,例如我们称女人为妇人,英语作woman,在man之人前加个读音如&妇&的wo,成了妇人。不过他说曾经正式考源,知道woman一词原是由作女性解的wif,和作人解的mann合并成的wifmann发展而成的。八世纪到十三世纪时,通用的wifmann因时代变化而发音变为wimman,更进而成为wuman,然后变成现在的woman。原来的wifmann中的wif,又发展成现在英语中作妻子解的wife。
  Wuman之变为woman,其间受到各种语言的影响,单是w后面的u的读音变成了o,就是法文接字习惯。据说woman成为近代英语用词是1475年以后的事。E君说有趣的是woman一词,发音和拼法都近似作子宫解的womb,是女性特有的器官,但这两字并无关系。E君又说,wu之变成o,另有一解在o字更似一张嘴,张开的嘴。妇女一般爱多说话,故西谚有:Silence is the best ornament of a woman。源于拉丁古训:Mulierem ornat silentium(沉默装饰妇人)。这又是俗解了
大头的人一般人认为头大者聪明,但是北方话中&大脑袋&(danaodai)指的是&老好人&。一个人太老实,凡事肯让步、吃亏,是老好人,也就是大脑袋。有人说这个词儿有贬意,指老好人容易被人骗而老实到近于愚蠢。朋友又将&大脑袋&译作a big blockhead者,大概是强调这个意思。这个大头,绝不聪明。朋友说这样的big head,往往好心不得好报,上人家的当。
  一个人自满自大,我们说他:He had a swelled head,脑袋睡眠,并非真正的大头。Don’t get a swelled head because you got a promotion。不要因升职而自鸣得意。To get a swelled head,也可以说成to get a big head,或者to get swelled。这话又可说成:Don’t let the promotion go to your head。Go to one’s head是&冲晕了头&的意思。酒喝多了,人太兴奋,过于得意,都是go to one’s head。因升迁而冲晕了脑袋:The promotion has gone to his head。又可说:The promotion has turned his head。以Turn someone’s head喻使其人自满自大。
两个脑袋西洋笑话有从格言中来的,乍看难明其意。例如以head说笑的笑话:A retired Navy ensign, who believed in the wisdom of English proverbs, built two toilets in his new home。退伍海军少尉造新屋有两个洗手间(厕所),不足为奇,更没有什么可笑。如果没有那段介绍:Who believed in the wisdom of English proverb,自然不觉可笑。退伍海军少尉相信英国格言的教训才造了两间厕所,令人想起那句: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原来head一词除了:头&外,还有很多意思。较大的词典中此词有二十多个定义。在&美国俚语辞典&中已可以见到(the) head指的是a bathroom or &men’s room esp., a toilet or urinal。浴室或特指男厕所。厕所之称为head,源于1935年时美国海军用语。军舰上称厕所为&隔壁近处&(bulkhead),简作head。这位信奉格言的退伍海军少尉认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因而新屋中要有two heads。此格言有加上尾巴者作: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except during a hangover。宿醉头疼,一个脑袋好受些.
集思广益教英语的朋友谈起他中学时学习英语的经验,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记住生字,因为词汇(vocabulary)多,阅读兴趣增加,而多读多看,常读常看,是学习任何外国语文的基本功夫。
  为了增加词汇,他曾经尝试记住一本英汉词典中的生字;可是没法记住,A字部记了二三十个字,过了一两个月能记得十来个,已是难得。于是他发现记得的字,多半是和生活有关的,也是经常会想到、用到的字。原来要记住生字,一定要常常想到它,用到它,熟了自然记住了。
  这就是说,记生字要常想。怎样使自己想起一个字呢?朋友说他有个名为&从头到脚&(他说英语&从头到脚&是:From head to toe,非但到脚,还要到脚趾头,认真彻底)。他说你要记住head这个字时,有空时先查明head在英语中除了作&头&外,还作&头脑&解,用以喻:思考、智力和领导地位。作思考解的隐喻表现有:Put our(或者your, their)heads together表示共同思考:Let’s put our heads together and come up with something。大家一齐来想个办法,集思广益也。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凡事有个商量的好
优柔寡断某君在某大机构中工作多年,以谨慎见称,升任一个小部门的主管。和他同时升迁的人,有的另有高就,有的再见升职,只有他留在那不高不低的位置上不动。啡友们Coffee break时谈起,有人说他的问题在于&优柔寡断&,做事慢吞吞,不能作出决定。这样的人英语称为:A very indecisive person。优柔寡断的indecisive,比喻表现中以果子冻(jelly)喻之。据说从前美国有位政坛要人,拒任总统顾问,原因在他认为总统是个jelly head。阿尊是个优柔寡断的人:John is a grape jelly person,说成葡萄果冻,可能由于葡萄有酸有甜,也难断定。
  优柔寡断的结果是迟延(delay)。西谚:&Time enough&lost the ducks。说&不迟&(够时),失去了鸭子。指养鸭人没有及时关上鸭笼,作好防护措施,会让狐狸趁机吃掉鸭子。因此:Delays are dangerous。迟延造成延误,危险。时光流失,Time lost cannot be recalled,逝者不能再求,都是说:Don’t be a jelly person。不过:Delay is The antidote of anger。迟延是愤怒的解毒剂。优柔寡断或者可以少生气。
进入俗世爱用隐喻表现的朋友在信中提到儿子阿尊的婚事时说:John and Mary went into the world last week.以&进入俗世&喻结婚,原是昔日英国上流社会用的表现方式,莎翁在《皆大欢喜》(All’s Well That Ends Well)中首用此语。同剧中还有一句提到结婚生活的名句:A young man married is a man that’s marr’d. 据说源于十六世纪中叶流行的一句谚语:Marrying is marring. 结婚就是毁损。因此:年少结婚,自毁前程。
  结婚的隐喻表现颇多,John and Mary got married又可以说成:John and Mary got hitched. 以马套上车喻结婚。John and Mary jumped the hurdle, 以越过障碍喻结婚,说明要有勇气克服困难乎?John and Mary tied the knot.以结绳喻结婚,很有意思。非正式的婚姻(姘居)以jumping over the broomstick作喻(to marry over the broomstick), 骑上扫帚柄双双飞去也。骑在扫帚柄上飞来飞去的,不会是女巫(witch)和男巫(wizard)吗?西洋传说中的女巫一副丑老婆子模样,据说会变成野兔,蟾蜍和狼,可怕
阿福有福眼界颇高的朋友评事物,爱用absurd一词。这词是foolish及ridiculous的同义词,但亦有不合逻辑,不合理(illogical及irrational)之意,因此这位朋友常说的:Absurd!相当于:荒唐!
  有一句格言将fool和absurd结合而成:The fool is most absurd when he is least foolish。又作:A fool is most absurd when he plays not the fool。蠢人装聪明是最笨的事。因此,啡友K说大愚不可若智;但是,自认愚笨的人究竟不多,虽然我们在生活中:Sometimes people have to play fools。&慎子&内篇有&不聪不明不能王,不瞽不聋不能公&之训,做到帝王,一定要聪明,要做公卿,有时就要play the fool,装聋作哑。
  啡友K说,不聋不哑难做阿公,也指做公婆者,与儿媳相处,宜装聋作哑,避免加深代沟:Playing the fool is one way to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他说以前有个朋友初作阿公,他曾以&不瞽不聋不能公&之语相赠,但是那位朋友听不进去,终于加深了两代之间的隔阂。他说:I regret I didn’t listen to your advice。装聋作哑,阿福有福!
高举吐司从事翻译工作的朋友谈起作&祝酒&解的toast说举杯祝酒常用raise作动词。例如宴会中主人举杯祝酒时说:I would like to raise a toast to our guests。由于toast亦作烤面包片解,曾有个笑话说有人将raise a toast译作&举起一块面包片&。原文说:Mary raised a toast to her guests,竟译成了:玛莉向客人们举起一块面包片。
  英国人早餐,将不到一公分厚的切片方面包,放进烤面包的toaster中烤,make a toast in a toaster,有烤得干脆可口者,称为Melba toast亦即crisp toast。十六世纪中期,人们祝酒干杯,喝的是葡萄酒。当时习俗先将一片烤面包放入杯中,据说可以增加酒的美味并吸去所含杂质。祝酒时干杯,只留下杯中剩下的那片toast,因此toast便成了祝酒干杯的同义词了。此词又引伸作&祝词&解,宴会中举杯祝词者称为toast master,又引伸作司仪解。此外Toast又作&名人&解:Joan’s new book has made her the toast of the city。阿琼的新作令她成为本市名人。烤面包片的toast音译作吐司,土斯或者多士。
独立自主啡友W谈儿时吃西餐时对叉最感兴趣,因为可以用它把很多东西送进嘴(还可以在盘中追豆类食品)。但是餐桌仪态十五戒中第十项说:Do not load up your fork with food。叉上不可装太多的食物。小孩子好玩,用叉叉两三块食物进口是常事。
  啡友M说有一次吃饭(中餐),侍者送上水果,西瓜和香瓜切片同盘,有位爱吃水果的女士伸出一叉,贯通两瓜各一片,颇为得意,不知按西洋规矩是失态之举也。
  戒律第十一:Do not sit down in an untidy state at the table。在餐桌旁就座时要注意坐相,an untidy state,一副懒散相,哪像是准备吃饭的。
  第十二项:Do not pick up your bread with your fork。叉可以取食,但不可用以取面包。西餐中的刀,用以切食肉类,吃鱼另有鱼刀,因此戒律第十三项说:Do not use a
use fish-knife or a fork and bread。勿用钢刀进食鱼肉,用鱼刀或者用叉和面包。现在用叉和面包夹鱼的吃法较为通用。餐桌上取物,不可伸长手臂取较远处的东西,Do not reach across the table for anything。戒律第十四项也。
不可吹气要吃或者要喝的东西热得发烫,我们用嘴吹气使它快凉,不足为怪。但是十五条西洋餐桌仪态第七项说:Do not blow over(upon) your food to cool it。不要对着食物吹气使它凉。啡友M说有一次请外国朋友一家四口(两夫妻加两个女娃娃)饮茶,娃娃要吃豆沙汤圆,但是那碗汤圆太烫,她们便用嘴去吹。母亲见到说道:Don’t blow upon your food!可能口吹样子难看,有失仪态。啡友M告诉那位朋友说这样吹凉食物,无伤大雅。朋友说此一戒律另有他意:You should not blow away the food given to you。食物乃神所赐,不可吹走也。
  戒律第八项说:Do not gesticulate with a knife or fork when talking 。讲话时做手势,以动作示意,名词作gesticulation,动词是:to gesticulate。进餐时说话,不可手持餐刀或叉示意。动刀动叉,不太文明。
  第九项说:Do not lay a used knife or fork on the tablecloth。用过的刀或叉不要放在桌布上。按西洋迷信,刀叉放在桌布上会引起争吵,甚至动武打架。啡友W说他儿时第一次吃&大菜&(沪语称西餐为大菜),对叉特感兴趣。
前倾后仰啡友K说十五项not-to-do’s原是从前英国规矩,因此饮水之Do not drain your cup to the dregs,指的是喝茶不要喝得只剩茶渣。
  英国规矩有的和美国人饮食习惯不符。十五项中第三项说:Do not chop all your meat up into pieces before you begin eating。吃肉食(如牛扒、猪扒等)时不要先全部切割成小块后进食。英国人是一面吃一面切块的;但是美国人多数是先全部切割成小块,然后进食的。
  第四条和坐相有关:Do not tilt your chair backward or forward on two legs。不要只用椅子的两只脚支撑后仰或前倾。啡友K说好动之人坐不定,有爱两只椅脚着地前倾或后仰者。前倾还好,后倾有倒地危险,不仅是有失仪态的问题了。
  第五条是:Do not tuck your napkin in your collar。餐巾不要塞(挂)在衣领中。餐巾塞在衣领中挂下来,挡在胸前,是婴儿喂食时的模样,自然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啡友K说有人为了怕饮食沾污衣服,有这样挂餐巾的。自己一人进餐,也许是个办法。
  第六项:Do not toy with the salt-cellar or pepper-pot。盐瓶是salt-cellar,胡椒瓶是pepper-pot,都不是把玩的toy.
一饮而尽那天几个朋友到一家西餐厅午餐,餐后来了咖啡,啡友S忽然提起洋人吃洋餐的规矩。他说方才见到邻桌一家人进餐,发现不合规矩之处不少,如果到洋人家中作客,颇为失礼。
  例如那个男孩子喝水,有如牛饮,一吸而尽,就是没有table manners,有失仪态。他说table manners有所谓:things not to do at table,列举十五项不可在餐桌上做的事,其中第一条戒律便是:Do not drain your cup to the dregs。渣滓是dregs(用复数,常用以转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废物),to drain是to drink,而指喝得精光。一个人酒量好,一口饮下一大杯白兰地:He drained a glass of brandy。喝茶时拿起杯子往嘴里倒,喝得只剩茶叶滓渣,是to the dregs。西餐桌上那杯白水,不可一饮而尽,要慢慢一口一口喝。
  啡友K说现在孩子们上馆子吃饭,一般都要冷饮,更不可drain to the dregs,有碍消化,不合卫生之道也。戒律第二条曰:Do not play with, or give food to, animals。不要逗动物或者喂东西给动物吃。此动物指的是pets。吃饭时不要喂猫喂狗,那是有失仪态的。
Put out your tubs when it is raining。天雨放桶去接水,是告诉我们:不要坐失良机。啡友C说有时只说:Put out your tubs,就是提醒人家不要失去机会。他说有个朋友胆小谨慎,逢事犹豫,他曾买了一只小桶作生日礼物送他,提醒他put out your tubs也。朋友鼓励还在读高中的孩子去做暑假工,还提到另外一个以桶作喻的格言说:Every tub must stand on its own bottom。桶要立着,一定是桶底在下,用以指人要自主必须独立。朋友说孩子暑假工作,学会&独立自主&,是很难在学校或者书本中学得到的人生原则:He must stand on his own feet也。
  啡友K说从前航海,遇到鲸鱼袭击时船上人员举起一只桶投向海中,分散鲸鱼注意,以避袭击。因此有句老话:Throw out a tub to the whale,喻遇到危险时分散对方注意。装葡萄酒的cask亦作tub,西谚:Every tub smells of the wine it holds。酒桶中装的酒,香味透出桶外。桶装什么样的酒,就有什么样的香味。此谚喻一个人内心真诚(如好酒),外表(如酒桶)可以见到。伪善之辈的桶中,不会装什么好酒,不会有香味的。
— Lela @ 10:50 am
第一个词是cock。这个词是一开始学英语就学到的基本词汇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公鸡&的意思,可是在美语里,最好就不要用它了,因为它的意思早就不是&公鸡&了。在俚语里面,它指的是男性生殖器。比如你要说:&他有两只公鸡。&,千万不要说:He has two cocks。这样一定会让人误解的。那么用哪个词表达&公鸡&的意思呢?这时候,Rooster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例如你要说:&我是鸡年生的。&,就可以说: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rooster.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在美国的一些中国餐馆里,经常看到垫餐盘的纸上印着中国十二生肖的介绍。而有很多在&鸡年&的介绍里,用的就是cock这个词,大概有不止一次看到老美读这一段的时候讪笑了。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词是rubber。学英语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是&橡皮&的意思,但在美语里面,说&橡皮&用的是eraser,而不是rubber。Rubber在美式口语里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的是&轮胎&,也就是automobile tire或者tire。例如一个人说:The rubber on my car is ruined.她的意思就是:我车子的轮胎已经被毁了。
Rubber的第二个用法是rubber check,指的就是&假支票&,或者那种支票上的金额大于银行存款的支票。
Rubber的最后一个意思指的就是&避孕套&。如果一个人说:He always carries a rubber &just in case&.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他总是随身携带橡皮,以防万一&。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他总是随身携带避孕套以防万一&。
可见,好多不能乱用的词语是和&性&有关的。这些词语一旦用错了,不仅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还很有可能影响个人形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看看老美是怎么用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
一、什么是不能说出口的英语:禁忌语与俚语a. 禁忌语与俚语
本书介绍的语言,在英语是属于淫秽的语言(obscene language),也可以说是脏话(dirty words)。往往是不便说口的话,因而能说是隐语(shadow language),也可以说是&成为禁忌的语言&(tabooed words)。 其中,尤其不便说出口的话有fuck(性交,干),因为刚好是四个字母, 所以禁忌语也可以说成four-letter word(四字经)。此外,shit(大便)是四字,cock(阴茎)也是四字,所以four-letter word有&不便开口的话&之意。 所谓禁忌语并不是现代才有,受迷信或传统支配的古代或原始民族更多, 这是在某种环境或状况下,不便说出口的话。这也不限于淫秽的话,也有正相反的情形。
例如在缅甸或朝鲜、大溪地等国家,国王或皇帝的名字是至高无上, 不可以随便说出口的,日本到今天还是如此,外国的报纸会不客气地说Emperor Hirohito (裕仁天皇)或Prince Akihito(明仁皇太子),但在日本的报纸上却不能写出名字。
并不限于未开发的国家才有禁忌语,例如英国对有关宗教的语言- God( 神 ) 、devil(魔鬼)、Christ(耶稣)等-是除了认真谈话时以外,不可以随便说出口的。 如在开玩笑或轻松的谈话时说:Jesus Christ (耶稣基督) ,一定会被认为你是不懂礼貌的人。 在骂&你是个畜生!&或&可恶的东西!&时,英国人会使用有关神的话。 For Christ’s sake! (为了基督!) God damned! (神啊,受诅咒吧!) Hell! (可恶的地狱!) Oh, damn it! (诅咒它吧!) 这些话比我们骂&你这畜生!&更为严重,因为这不仅是&骂人&, 也是对神的冒犯。 就广义而言,slang(俚语)也可以列入禁忌语,但有许多话除了高尚集会或正式场合以外是可以说出口的。 俚语( slang)是最能生动表现出时代时代心声的语言,即便是有高深学问的人,在使用俚语能使谈话更有效时,往往也会使用。不过在俚语中,属于cant或jargon 的话只有在特殊的团体-如学生之间或黑社会-之间才能理解,一般是很少使用。侮辱性地描述一个民族或国民,或阶级的俚语也是禁忌。例如黑人会带着怨恨称白人是snake(蛇),而白人则轻蔑黑人为nigger而不是称Negro。这些话在相同的种族间也是禁忌,更遑论向黑人或白人这样说,无疑是不要命的行为了。 此外, 关于性行为与排泄的 slang 是 tabooed 。 而本书就是试图要对这两种tabooed words做详尽的介绍。 虽然是禁忌语,但因为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又颇有生动的气氛,还是常会使用到,而且这些话&强有力的影响我们的思想&。 美国的著名诗人渥尔特?惠特曼是这样说的: &应该多收集slang,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而坏的slang往往更美妙。&
b. 字典英语与生活英语之差异
凡是努力学过英语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不会区别文章与口语。 美国人批评我们的英语是: classroom English (教室英语) exaggerated English (夸张的英语) 而我们却不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 虽然英美人士告诉我们说他们在日常生活里不使用big words(难字),但很难判断究竟哪些是big words。 一般而言,为表示同样的意思本来有很短的字,但我们喜欢用较长的字, 所以批评说&用太多的big words&或&夸张的英语&。 That’s a tough question. 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往往会说称That’s a difficult question。 一般认为出自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英语是大众化,而以拉丁语为源流的英语是 big words,至于性行为或排泄用语也是相同的情形。 我们对这方面的英语亦是如此,对&艰难学术用语&熟知能详, 而一般英美大众使用的,或在小说中出现的简单形容却不了解。 例如,阴茎penis或阴户vagina是属于拉丁语系的&有教养的英语&,有关这些字我们都知道。可是关于阴茎使用cock或dick等字,在小说中更常使用,而且, 有不知道vagina的英美人,而不知道cunt、pussy或crack意思的英美人则无。 当然,在字典上也许能查到penis或vagina,只是往往没有代表这种意思的slang。 一想到后者的使用更为&活生生&,并且在英美的使用度极为频繁时, 不能不对我们字典编汇的方式产生怀疑。 以下首先介绍我们字典上的&艰难高级字&。 penis (阴茎) testicles (睾丸) semen (精液) erection (勃起) ejaculation (射精) scrotum (阴囊) vagina (阴户) urethra (尿道) copulation (性交) cohabitation (同居) fornication (通奸、婚外性交) urination (排尿) defecation (排便) feces (排泄物) 以上这些字在英美人眼里看来,会感觉到&太长&或&听来不顺&、&矫情&等。 vagina(阴户)等虽然是短的字,但和前面提到的cunt(阴户)比较,有&矫情、 装模作样&的感觉。况且在平常的谈话中,绝不会使用defecation表示&小便&,只有在医学论文才使用得上。其中,只有penis会在小说中出现,除此之外仅用于&高级文章&。 在小说中描述&性交&时虽然会有He had sex with Mary. 但绝不会说: He copulated Mary. 在字典里虽然会出现有sexual intercourse&性交&,但会话中不会说: Will you have sexual intercourse with me? 率直的说法充其量是: Will you sleep with me? (&和我上床好不好?&等程度的表达)。 也从来没有听过小便时说urination,常听到的是piss。大便是shit,绝不是象字典上写的defecate或have a bowel movement。笔者在学生时代也曾拼命地背过英语辞典上的这些字,但后来发现完全派不上用场。 但是,在我国也会避免直接形容说&我想去大便&,而改说&厕所在哪里? &或 &洗手间在哪里?&,当然英语也会绕圈说: May I wash hands? (我可以去洗手吗?)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至友或男人之间说这样的行为时,不说defecate , 而说shit。 同样地面对面地谈性行为时,还是会绕着弯说:Let’s go to bed. 一般人通常不会直接对女性说Let’s have sex. 可是男人之间的谈话, 或有女性在场,而且是非正式的集会中,想说&和玛丽有了吗?&时,就说: He had sex with Mary. 而不会说成He had copulation with Mary. 这就是笔者特别要强调的地方。 现在针对&迂回的说法&再举几个实例说明。 十九世纪后期,清教徒在美国还有势力的时期,&脚&leg或&胸&breast都成为不可使用的字,就是连鸡脚或鸡胸也不可以。这样的结果,鸡的&胸脯肉&就成为&白肉&white meat,&脚肉&就被成为&黑肉&dark meat。即使是&雄鹿&buck,&公猪&boar,&雌犬&bitch,&种马&stallion等在当时也列为禁忌。 在今天,&雄鸡&cock一字正如后面会谈到的仍是禁忌字, 这是因为另外还有属于禁忌的意思。而在那时,仅因为是&雄&或&雌&,就成为不可使用的对象。 &公牛&是bull,但因为是要&传种的公牛&, 所以十九世纪的清教徒将其成为he-cow。cow是&母牛&,但大概是又成为对牛的一般总称,所以才可以使用吧。 虽然同样是&公牛&,但ox的&粗犷&之意强过&性&的印象,因此将bull 特意改说成seed-ox(种公牛)。这样说来,似乎把目的说得更清楚,但seed的字义是& 植物种子&的语感较强,大概因此而被认为seed-ox比bull有清洁感吧。 请看第三章就知道,关于&方便&也有极其繁多的婉转说法。当时对这种毫无意义的事也列为禁忌字,但是到今天, 对于女性&怀孕&也绝不可以说&pregnant&这个字。而应该绕着弯子说: She is &expecting&. (她在&待产&中。) 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她正&怀孕中&。) She is &well-along&. (她&心满意足&。) She is about to have a &blessed event&. (她不久会有&喜事&。) She is about to be &in a family way&.(她不久就要走向&家庭之路&。) 我们也会说&她有喜了&。可见在形容微妙(delicate)的事情时, 不问中外都会采用拐弯抹角的说法。另外,虽然同是&怀孕&, 但未婚的女性在不希望的情形下怀孕时,就说: She is &in trouble&. (她&有了麻烦&。) 当然,in trouble也是和一般的苦恼通用,但对年轻的女性说in trouble, 就要当作&怀孕&解释了。 当走在辽阔的山野时,如果女性说: I want to pick flowers. (我想去摘花。) 实际上就是想去&方便&的意思。 如果说illegitimate child(私生子)时就显得太严肃,但使用俚语bastard又显得太露骨,于是说成: He was born &out of wedlock&. (他是在&婚外&生的。) 很自然地,&婚生&就成为born in wedlock,这也是常可看到的用法。 &去势&是castrate,但也因为过分露骨,因此对公狗的去势说: alter a male dog (改变公狗)或: fix a male dog (处理公狗) 在报上随便说的话也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尽量避免使用直接的形容, 这种情形在英语也一样,正如我们避免用&死&字,英美人也很少说He died,他们会说: He went to his rewards. (他去领奖了。) He fell asleep. (他躺下长眠了。) He passed away. (他离去了。) He breathed his last. (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如是军人就绝不会说: He was killed. (他被杀了。) kill是禁忌字。他们会说: He fell in battle. (他为国捐躯。) 关于&溺死&也避免使用drown,而形容说: The sailor was &lost at set&. (海军士兵&沉没在海里&。) 由以上的情形可知,对有关性行为采取更为迂回的说法,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了。 &强奸&是rape,但在报上的报导绝不会说&女性遭强奸&(She was raped.) , 最婉转的说法是: She was &betrayed&. (她&被骗失身&了。) 以为这个人绝不会做出那种事,放心地和他在一起走时,突然他骗了她。 也有如我们报上说的&遭侮辱&的形容法,英文是: She was &attacked&. 使用(痛苦、苦恼)molest一字时,人们也能联想。 She was molested. 有些人开始认为即使是绕着弯说,大家也能了解真正的意思,所以没有价值了。 这种看法逐渐强烈,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的今天, 在小说或成人杂志便开始大量使用大胆的形容。 She is the victim of &felonious assault&. 所谓felonious是法律用语&重罪(的)&的意思,能判&重罪的&,也许除了强奸以外还有其它的行为,但说&她成为可判强暴重罪的牺牲者&, 其代表的意思自然只有一个了。另外还有&凶恶的&意思,大概可以译成felonious crime( 凶犯罪恶)。既然&怀孕&都不可说,&堕胎&abortion一字更不能使用了。最近在杂志或小说中虽然已经频频使用,但在报上或高雅一点的说法是: criminal operation (犯罪的手术) 这样一来,就是不想要孩子,也不得不生下来了, 绕圈的说法常在无意中代表哪个国家的国民性或习惯,耐人寻味。 &妓女户&如果直译是house of prostitution,不过在英语中还是要避免使用。 house of ill-repute (不名誉的家) disorderly house (妓院) sporting house (寻乐窝,妓院) 最后的sporting,与其译为&喜好运动的&,倒不如译成&寻乐&。 在一起会很有趣的人是: He is a sport. &家庭不和的家庭&虽然也是&无秩序&,但说成disorderly house会引起误解。 &妓女&也不直接使用prostitute,而说: fallen woman (堕落的女人) 更高雅一点的说法是: fallen angel (堕落的天使)
二、什么是不能说出口的英语:禁忌语受限制的历史
人们都不会忌讳谈论嘴或鼻子,即使是吐痰或流鼻水的污秽排泄口, 也不会象下面的排泄口那样成为不便从嘴巴里说出来的禁忌语。penis或vagina 所以会成为tabooed words,可能不在其肮脏,而是由于它还得兼做性行为的关系。
尤其在基督教国家,这种限制更为严格。 圣约翰固然否定男女间的一切性行为,可是也不得不承认婚姻生活的房事。在基督教的这种严格戒律下, 否定了婚外的性行为,也可以说否定一切不是以生殖procreation为目的的性行为,只要看美国各州的法律,就知道受这种影响的事实。 &私通&fornication或&通奸&adultery或&同居&cohabitation等罪,最高可判十年徒刑。
由于是这样的国家,当然对&four-letter words&非常严格。例如,举世闻名的伟大文学家亨利?席勒的作品,至今仍是禁书; 琼斯的杰作《从现在到永远》是描写军队生活的作品,为忠实的描述,当然会出现four-letter words,所以出版社也不敢出版。据说到后来出版社要求把出现258次的fuck减到108次,将shit从135次减到50次,cunt与prick则全部删除才出版。
在本书里引用的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据说在出版当时, 也曾受到极大的压力。作者之一的Stuart Flexner,在成年人的高级月刊杂志Esquire中回忆说,书中收录的二万字中,只因有250字是obscene(猥亵的),在加州几乎成为禁书。 对字典尚且如此,可见人们对dirty words是极度的反感。
不过,一般来说对禁忌字的严格性已有松弛的倾向。 近十几年来许多年来许多禁书得以重见天日,就是一大证明。Fanny Hill或 My life & Lovesby Frank Harris,或亨利?席勒的带有四字经(four-letter word)而不再用&&&&或& ○○&等记号的小说陆续问世。
一般大众看的畅销小说也使用相当多的 four- letter word 或猥亵的形容。 在Pornography and the Law《色情文学与法律》中,就有从超畅销书Peyton Place及其它大众化的小说选出的词句。 fuck (意味性交的禁忌字) shit (意味大便的four-letter-word) ass (意味屁股的禁忌字) pussy (意味女性性器的禁忌字) prick (男性的阴茎) cock (同上) 另外也有人使用dildo,意思是&女性同性恋者使用的类似勃起penis的人工器具&,在《美国俚语字典》的解释是: dildo [taboo] an artificial device resembling an erect penis, used by female homosexuals. &阴毛&是叫pubic hair或pubic floss,也常出现在美国大众化小说之中。这些字眼使用在色情的文章里时,必然会造成相当强烈的刺激感。son of a bitch(&妓女的儿子、婊子养的&是最恶毒的骂人字眼)这是一般人难以启齿的话,另外还有cherry(处女)或queer(变态男性)、crotch (女性阴户)等。 I feel it like a hard finger. (我觉得那个东西象根硬的手指。) Is it up good and hard? (那个东西硬得竖起来了吗?) shove it in. (插进来吧。) 这些字在我国很可能被列为禁书。 我们研究英语的人,遇到这些字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不能理解, 自然就看不懂现代文学了。 如果追溯历史就可知道古代对性行为是更为宽待的。对于猥亵(obscenity)的禁制大约开始于维多利亚时代。 从旧约圣经可看到同性恋、鸡奸(sodomy)、强奸(rape)等字, 可见那个时代是很光明正大地描述各种性行为的。 希腊人大大方方歌颂性行为是很闻名于世的, 在希腊神话中就常出现有关性生活的描述,性行为在希腊不仅没有变成禁忌,而且是哲学家、剧作家最好的题材。 罗马人也一样,在他们古典作品中大部分会出现性行为, 所以如果小学生要看罗马古典作品,就不得不看删改版了。 古代盎格鲁?撒克逊文学虽然流传不多, 但仍可从中看出对性行为的描述仍旧是直言不讳的(frank)。 到了中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势力之勃兴,性行为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但还是有《十日谈》(Il Decamerone)及《坎特布里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等书的出版。 在十五、十六世纪已有许多以性为取笑对象的书出版,而且在伊莉莎白王朝时代,对排便或放屁等也并未列入禁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很多猥亵的形容, 也是很出名的事。 至少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前,作者在作品中写four-letter-word是自由的, 鸡奸虽然是被禁止的坏事但只要说明是坏的,画家也可以画成画。可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突然严格,只容许夫妻在床上有性行为,但严禁描述性行为, 可以说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性的&象征&或&描述&比性行为本身更感到恐惧。 自从十八世纪中叶以后,&four-letter-word&开始从字典上消失。在伊莉莎白时代的英义字典上还有许多four-letter-word,而进入十九世纪后,也不在文学上出现了。 诺亚?维布史塔提出出版圣经的改删版以及Thomas Bowdler 从莎士比亚的作品删除淫秽的文句(boudlerize)也是在这个时候。 因此,十九世纪的作家们必须在不能描述有关性行为的环境下写小说,实在很艰苦。如马克吐温等还得使用含有resistance意味的《1601》的猥亵字出书, 虽然如此,一般的文学家仍不得不在层层的严格限制下从事小说创作。 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对&性&的抑制完全成功, 故在制定法律方面也受到影响。 这种严格的限制开始出现破绽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叶以后, 由于&道德的松弛&以及战争,而在新闻媒体上开始自由的使用four-letter-word或猥亵的词句。 巴纳德?D?鲍特在Harper’s magazine(美国的高级月刊综合杂志)说过:&这些单音节(monosyllable)字在1930年左右仍属于禁忌, 而今在许多有教养的人或富有的都市妇女之间,以使用这种话作为有率直性、世故达练、自由人、 富有社会性地位的表征。& 所谓&单音节字&系指拉丁系有教养人士使用的copulation,相反的,fuck 等单音节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无教养的话。
三、有关&性&的英语与表达:genitals,penis and vagina genitals
对性器genitals可用以下的俚语形容。 family jewels (传家之宝) private parts (阴部) privates (阴部) secrets (阴部) secret parts (阴部) equipment (装备) gadget (道具) &传家之宝&的形容妙不可言,在我们也有用&宝贝&来形容。 Hard sex,当然能想象到是指&男人硬挺的东西&,同样的,也可以知道hot sex指的是什么。 privates字典上是指&高级住宅区的私邸&之意,但通常是指&性器&。在 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一书中,有如下的一句: He’s so fat he hasn’t seen his privates for twenty years. (他因为太胖,二十年来没有看到自己的那个东西。) 在足球等运动中说kick in privates,就是&踢到要害&。 在American Thesaurus of Slang中是以male pudendum与female pudendum指&男人性器&、&女人性器&,而所谓&pudendum&是意味着&可耻的地方&, 也就是指&外阴部&。此字的复数是pudenda,所以对性器的总称应该使用pudenda。 在此顺便一提的是男人的东西叫penis,女人叫venus;其发音是: penis [pi:nis] (阳物) venus [vi:n(s] (阴户) 如果对P与V听不清楚,就不知道指的是哪一边了。也许有人说字尾的nis与n(s) 不同,但这是以发音音标学习英语发音的人说的话。如果前面有重音, 后面的发音会很轻,所以就不容易分辨nis与n(s)了。 penis形容男性的那个东西有很多种的说法。以下列举笔者从各种小说收集, 或直接从英美人口中听来的字。 bat and balls (球棒与球) nuts (睾丸) cock (阴茎、公鸡) Dick或Dickey (最常见的男人名字) dingbat (容易投掷的石、棒等) John或Johnnie (最常见的男人名字) joy stick (欢喜的手杖) pecker (啄击的东西) pencil (铅笔) pencil and tassel (铅笔与饰穗) ramrod (装药棒,以前用此在火枪填装火药) rod (手枪、棒) prick (扎刺的东西) pad (狗、猫等的前脚) short arm (短臂) arrow (箭) 在&前言&中曾说道: Jack has a bat and two balls. 即使含有严肃的意思,还是容易令人产生奇妙的联想,最好不要使用。 希望英文老师们除了字典上的意思外,也能注意到语感。 英语中&派克家族(人)&是用复数The Parks表示,唯在提到Mr.Ball 而说到&保鲁家人&时,不说The Balls。很显然的,这是表示balls有erotic的意味。& 查遍美国的电话簿找不到姓Balls的人。可是,字尾有s的Jones或Williams等姓氏则到处可见。 当然,美国人也会在无意中把ball说成复数。 高尔夫球名将萨姆?史尼德曾有一段著名的逸话。 在电视访问时,记者问史尼德夫人:&你先生为什么能保持那样好的成绩? &,夫人回答: I kiss his balls every time he goes golfing. (每次我丈夫去打高尔夫球时,我吻他的球。) 据说记者听后, 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当然, 史尼德夫人不会在电视访问中说出balls的另一种含意。可是听到his balls的记者所想的并不是用来打的球。 书名为Darling的小说里,对性行为的描述十分详尽,其中有男人对女人说: Play with my balls. 如果译成&和我的球玩吧&就不知其所云了。在《美国俚语字典》是解释为: balls [taboo] the testicles. (balls是禁忌语,指&睾丸&) have him by the balls. 意思是指&握有他的弱点,或掌握了他&。这句 slang和其它许多禁忌语一样,兴起于第二次大战期间。 打到睾丸时的痛苦经验,大概英美人也有相同的感受,所以把&艰苦的工作, 不易有成就的工作&说成ball-buster或ball-breaker。当然这句话也是来自balls,所以是禁忌语。 ball一般是广泛的做为比喻使用。在说&镇静一些!小心一点!&时,常听到: Get on the ball. 而在American Dictionary of Slang中也解释为: on the ball – to be alert. &有过快乐时光&在口语上是have a good t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质量问题如何投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