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饱和水汽压差带越厚饱和水汽压差效果越差么

引用本文 0
周尚文, 薛华庆, 郭伟, 李晓波, 修伟.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储层可动油饱和度测试新方法[J]. 波谱学杂志, ): 489-497.
ZHOU Shang-wen, XUE Hua-qing, GUO Wei, LI Xiao-bo, XIU Wei. Measuring Movable Oil Saturation in Reservoirs with Low-Field NMR Technology[J].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 489-497.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储层可动油饱和度测试新方法
周尚文1, 2, 3
, 薛华庆1, 2, 3, 郭伟1, 2, 3, 李晓波1, 2, 3, 修伟4&&&&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 廊坊 065007;2.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 065007;3.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 065007;4. 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00
作者简介: 周尚文(1987-),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应用.
*通讯联系人: 周尚文,电话:010-,.cn
摘要: 在评价储层的可动用储量时,可动油饱和度是重要参考参数之一.为了准确测试储层的可动油饱和度,在借鉴可动流体饱和度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油驱水、水驱油离心实验来测试可动油饱和度的新方法.选取马岭油田的24块岩样进行了可动油饱和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28 MPa、0.22 MPa 分别是低渗砂岩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实验的合理离心力;24 块岩样的可动油饱和度分布为17.06%~60.49%,平均为41.95%;可动油饱和度主要由0.5 μm 以上的喉道控制,喉道半径越大,控制的可动油越多;可动油饱和度与渗透率的相关系数达到0.845,要好于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较符合目标区块的实际情况,证明了通过该新方法来测试岩心可动油饱和度是可行的,改进了仅根据油相T2 谱的左峰和右峰测试可动油饱和度的传统方法.
核磁共振(NMR)&&&&可动油饱和度&&&&最佳离心力&&&&油驱水&&&&水驱油&&&&
Measuring Movable Oil Saturation in Reservoirs with Low-Field NMR Technology
ZHOU Shang-wen1, 2, 3
, XUE Hua-qing1, 2, 3, GUO Wei1, 2, 3, LI Xiao-bo1, 2, 3, XIU Wei4&&&&
1.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Langfang, Langfang 065007, C2. Key Laboratory of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CNPC, Langfang 065007, C3. National Energy Shale Gas R&D (Experiment) Center, Langfang 065007, C4. Dongxing Oil Production Factory,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ongying 257000, China
Abstract: Movable oil satu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consider when evaluating movable reserves. Adapted for the method to measure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a new low-field NMR method to measure movable oil saturation was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through oil-driving-water and water-driving-oil centrifuge experiments.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24 samples from Maling oilfiel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sonable centrifugal forces for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in oil-driving-water and water-driving-oil experiments were 2.28 and 0.22 MPa, respectively. The movable oil saturation was measured between 17.06% and 60.49%, and the average was 41.95%. Themovable oil saturation was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roat with a size of 0.5 μm, and the volume of movable oil increased with the throat radiu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ovable oil saturation and permeability was found to be 0.845, higher tha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ovable oil saturation and porosity. The results of these agreed well with the actuality of the form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movable oil saturation is valid and practical, and represent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Key words:
NMR&&&&movable oil saturation&&&&optimum centrifugal force&&&&oil-driving-water&&&&water-driving-oil&&&&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核磁共振测井,二是核磁共振录井,三是低场核磁共振室内岩心分析[, , , , , ].在评价储层的可动用储量时,可动油饱和度是重要参考参数之一[].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可动油饱和度时,前人常认为可动油对应为核磁共振油相T2谱的右侧高峰部分,不可动油对应为其左侧低峰部分[, , , , ].但是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岩心的T2谱并不都是呈双峰的,并且可动与不可动的界限也不能粗略的通过双峰的交汇点来划分.
前人在研究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时,通常采用气驱水和油驱水离心方法,默认为离心后减少的含水饱和度即为可动流体饱和度[, , , , , , ].在借鉴此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和油驱水、水驱油离心实验来测试可动油饱和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对此方法的应用准确测试了目标区块岩样的可动油饱和度.并且定量给出了不同喉道半径区间控制的可动油饱和度大小,分析了可动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关系,为标定储层的可动用储量,研究储层的动用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1 低场核磁共振测试原理
在对岩石等多孔介质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时,通常利用横向弛豫时间T2来表征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弛豫特征,横向弛豫时间T2可表示为[]:
(1)式中,T2B、T2S和T2D分别表示孔隙中流体的体积弛豫时间、表面弛豫时间以及扩散弛豫时间,单位为ms.对于固有弛豫时间较长的流体,如水、轻质油,体积弛豫1/T2B可以忽略不计.
其中,扩散弛豫可以表示为:
(2)式中,D为扩散系数,25 ℃水的扩散系数为1.4×10-9 m2/s;g为旋磁比,氢核的旋磁比为2.68×108 s-1 T-1;G为磁场梯度,大小为0.000 27 T/m;TE为CMPG序列的回波间隔时间,实验参数为300 μs.计算得到,在25 ℃温度条件下,当岩心中饱和水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时,其扩散弛豫1/T2D为5.5×10-8 ms-1,可以忽略不计.
其中,表面弛豫又可以表示为:
(3)式中,ρ2为孔隙中流体的表面弛豫率,μm/ms.S/V为孔隙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孔喉大小成反比,S/V = Fs/r,Fs为孔隙几何形状因子,对于球状孔隙,Fs = 3,对于柱状喉道,Fs = 2;r为孔喉半径,单位为μm.
综上所述,岩石孔隙中流体的弛豫主要来源于表面弛豫,所以,横向弛豫时间T2可以表示为:
对于一块岩样,表面弛豫率ρ2可近似看作常数,因此由(4)式可知,核磁共振T2谱能够反映岩石孔喉半径的分布情况,并且孔喉半径与T2弛豫时间成正比.在渗流过程中,当孔喉半径减小时,渗流阻力增大,当孔喉半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孔隙中的流体受到较大渗流阻力,难以流动.在T2谱上,该孔喉半径临界值对应的T2弛豫时间称为T2截止值,该值将赋存在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分为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选取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4口代表性检查井共24块砂岩岩样进行可动油饱和度实验,其层位为侏罗系延10组和延8组,均为亲水性岩样,岩样资料如表 1所示.其孔隙度分布为11.54%~17.33%,平均为15.32%;渗透率分布为0.219×10-3 μm2~343.29×10-3 μm2,平均为68×10-3 μm2.实验用水为模拟地层水,矿化度为13 g/L,表面张力为72×10-3 N/m;实验用油为氟氯合成油,粘度约为5.95 MPa×s,密度为1.844 g/cm3,油水界面张力为5.464×10-3 N/m.
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中测试的信号是岩心内部流体中氢元素的信号,当岩心中含有油和水时,测出的T2谱线会包含油的信号和水的信号,无法区分油水信号.为了把油水信号有效区分开来,选用去除氢元素的特殊合成油进行实验.这样在核磁共振测试时,探测到的信号始终为水的信号,从水信号的变化中可以得到油在孔隙内部的分布变化情况.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测量岩心干重、长度及直径,利用氦气法测试岩样的孔隙度,利用压力衰减法测试岩样的渗透率,将岩样抽真空饱和地层水后,称湿重.
(2) 测试岩心饱和地层水状态的T2谱,主要测试参数为:回波间隔时间300 μs,回波个数1 024,扫描次数64,等待时间3 000 ms,增益50.
(3) 选取9块岩心进行油驱水离心实验(岩心完全浸没在油中),离心力分别为0.02 MPa,0.11 MPa,0.22 MPa,1.11 MPa,2.28 MPa,每次离心60 min,每次离心后称重并测试油驱水后岩心的T2谱,测试参数与步骤(2)中的相同.比较不同离心力离心后岩心T2谱及含水饱和度变化,确定建立束缚水状态适用的最佳离心力大小.
(4) 对另外15块岩心分别进行最佳离心力下的油驱水离心实验,离心后测试每块岩心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的T2谱,测试参数与步骤(2)中的相同.
(5) 对9块饱和油状态岩心进行水驱油离心实验(岩心完全浸没在水中),离心力分别为0.01 MPa,0.02 MPa,0.11 MPa,0.22 MPa,每次离心后称重并测试水驱油后岩心的T2谱,测试参数与步骤(2)中的相同.比较不同离心力离心后岩心T2谱及含油饱和度变化,确定水驱油离心适用的合理离心力大小;
(6) 对另外15块岩心分别进行最佳离心力下的水驱油离心实验,离心后测试每块岩心水驱油最终状态下的T2谱,测试参数与步骤(2)中的相同.
表 1 岩样资料表
Tab. 1 Petrophysic property of the 24 sandstone samples
气测孔隙度
气测渗透率/×10-3 μm2
含油饱和度/%
饱和水状态
饱和油状态
水驱最终状态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最佳离心力确定
油驱水离心实验目的是为了建立岩心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为此,首先要确定建立岩心饱和油束缚水状态的最佳离心力.依据岩心不同的渗透率级别,本项实验选取了9块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了最佳离心力标定实验,分别进行了0.02 MPa,0.11 MPa,0.22 MPa,1.11 MPa,2.28 MPa五个不同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每个离心力离心后都进行了核磁共振测量,获得每个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2谱,代表性岩样的不同离心力离心后的核磁共振T2谱如图 1所示.
图 1 24号岩心不同离心力离心后的T2谱
Fig. 1 T2 spectrum under different centrifugal forces of NO.24 sample
根据T2谱可以得到不同离心力下岩样内剩余含水饱和度的变化,9块岩心不同离心力离心后岩心含水饱和度变化数据见表 2.以离心力从0.22 MPa增大至1.11 MPa、从1.11 MPa增大至2.28 MPa为例,施加0.22 MPa~1.11 MPa离心力后,含水饱和度平均减少量为15.31%,变化较大,所以1.11 MPa不是最佳离心力,而施加1.11 MPa~2.28 MPa离心力后,含水饱和度平均减少量仅为5.57%,变化已经很小[, , ],可以认为2.28 MPa是油驱水离心最佳离心力,2.28 MPa油驱水离心后岩心状态为饱和油束缚水状态.建议以后在进行油驱水离心实验时,至
少采用2.28 MPa的离心力建立岩心的饱和油状态.
通过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水驱油离心实验的最佳离心力为0.22 MPa,0.22 MPa水驱油离心后岩心状态为水驱最终状态.建议以后在进行水驱油离心实验时,至少采用0.22 MPa的离心力建立岩心的水驱最终状态.
9块岩心油驱水和水驱油不同离心力离心后含水饱和度
Tab. 2 Statistics of water saturation of nine cores after different centrifugal force
油驱水离心后含水饱和度/%
水驱油离心含水饱和度/%
3.2 可动油饱和度测试结果
利用确定的最佳离心力,对另外15块岩样进行最佳离心力下的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实验.如图 2所示,饱和油束缚水状态的岩心内部流体由束缚水、束缚油、可动油组成,对饱和油状态岩心进行离心水驱油后,离心出来的部分即为可动油,可动油饱和度即为可动油体积占总赋存流体体积的比值.此比值可以通过计算岩心3个状态(饱和水状态、饱和油状态、水驱最终状态)的T2谱线与横轴包络面积得到.那么,可动油饱和度Som可以表示为:
图 2为代表性岩样3种状态(饱和水状态饱、饱和油状态、水驱最终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2谱.通过计算得到,24块岩心可动油饱和度分布为17.06%~60.49%,平均为41.95%.该目标区块实际开发过程中的可动油饱和度在平均在40%左右,说明利用该方
法测得的可动油饱和度较符合目标区块的实际情况,原油可动用性较好.
图 2 23号岩心3种状态下的T2谱
Fig. 2 T2 spectrum under different state of NO.23 sample
3.3 不同喉道区间控制的可动油饱和度
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高速离心实验,不仅可以准确的计算岩心总的可动油饱和度,而且还能定量给出岩心不同尺寸喉道区间控制的可动油饱和度大小.
对于水驱油离心过程,油水两相界面张力σ = 5.464×10-3 N/m,接触角θ = 0°,由毛管压力公式得不同离心力下对应的岩心喉道半径r值.图 3中所示喉道半径0.05 μm,0.10 μm,0.50 μm,1.01 μm分别为0.22 MPa,0.1 MPa,0.02 MPa,0.01 MPa离心力所对应的喉道半径.岩样水驱油离心实验时最佳离心力为0.22 MPa,表明该储层的可动油是指r& 0.05 μm的喉道所控制孔隙空间中的原油.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动油饱和度主要由0.5 μm以上的喉道控制,喉道半径越大,控制的可动油越多.主要是由于小孔喉的渗流阻力较大,孔隙中的原油很难动用.油藏水驱开发
过程中,不应该只考虑总可动油饱和度的大小,还应该综合考虑可动油在不同喉道区间的分布情况.
图 3 不同喉道半径区间控制可动油饱和度分布
Fig. 3 Distribution of movable oil saturation controlled by throat with different size
3.4 可动油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性
24块岩心可动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如图 4所示.
图 4 可动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关系
Fig. 4 Correlation of the movable oil saturation with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rock samples
从图 4中可以看出,可动油饱和度与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差,对孔隙度接近的不同岩心而言,其可动油饱和度也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孔隙度主要表征储层的有效孔隙所占的比例,不能很好地表征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而可动油饱和度表征的是孔隙中的原油的可动用性,受到孔隙大小及其连通性的影响,所以导致孔隙度低的岩心可动油饱和度可能很高,孔隙度高的岩心可动油饱和度反而可能很低,但总体而言,可动油饱和度是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而渗透率与可动油饱和度的相关关系要好于孔隙度与可动油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45.随着岩心渗透率增加,可动油饱和度也增大.相比较而言,储层原油的可动用程度对渗透率参数反应较为敏感,储层渗透性越好,则原油越容易动用.提高储层渗透性,便可提高原油的可动用程度,这也是储层改造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通过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的方法来测试岩心可动油饱和度是可行的和可靠的.在油田的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地质条件、开发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可采储量要比可动用储量小.因此,在不考虑任何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利用此新方法所测定的可动油饱和度值来计算的可动用储量为可采储量的上限值,为油田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提出了利用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实验来测试可动油饱和度的新方法,并且建议至少使用2.28 MPa、0.22 MPa分别作为低渗砂岩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实验的离心力.
(2) 通过此新方法可以定量给出岩样不同喉道半径区间控制的可动油饱和度大小,结果表明,可动油主要由0.5 μm以上的喉道控制,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不应该只考虑总可动油饱和度的大小,还应该综合考虑可动油在不同喉道区间的分布情况.
(3) 可动油饱和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要好于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储层原油的可动用程度对渗透率参数反应较为敏感,提高储层渗透性是储层改造的有效途径.
(4) 利用此新方法测得的可动油饱和度较符合目标区块实际情况,可动油饱和度的准确测试为标定储层的可动用储量,研究储层的可动用能力提供了有效依据.
Xiao Li-zhi(肖立志). Some important issues for NMR logging applications in China(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J]..
Yue Wen-zheng(岳文正), Tao Guo(陶果). An approach to calculate bound water saturation and average pore radius with NMR logs and petrophysical experiments(用核磁共振及岩石物理实验求地层束缚水饱和度及平均孔隙径)[J]..
Wang Zhi-zhan(王志战), Qin Li-ming(秦黎明), Gai Shan-shan(盖姗姗), et al. The effects of oil-mixed drilling fluid on oil layer identification studied by NMR spectroscopy(利用NMR 技术判识混油钻井液条件下钻遇的油层)[J]..
Xu Xiao-qiong(许小琼), Wang Zhi-zhan(王志战), Ci Xing-hua(慈兴华).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zone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s for mud logging(MR-ML) technology(利用磁共振录井技术定量评价水淹层)[J]..
Cheng Zhi-gang(成志刚), Wang Li(王黎). Establishment of bound water interpreting model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Data(利用NMR 资料建立束缚水解释模型)[J]..
Wang Zhi-zhan(王志战), Xu Xiao-qiong(许小琼).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separation with MR-MLtechnology(利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定量评价储层的分选性)[J]..
Sun Qing-he(孙庆和), He Xi(何玺), Lin Hai(林海), et al.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vable oil in very low permeable reservoir(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油的测量及应用)[J]..
Liu Yue-qiang(刘曰强), Zhu Qing(朱晴), Liang Wen-fa(梁文发), et al. Research on the movable oil in reservoirs with lowpermeability in Qiuling oilfiel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丘陵油田低渗储层可动油的研究)[J]..
Wang Rui-fei(王瑞飞), Sun Wei(孙卫), Yang Hua(杨华). Micro mechanism of water drive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微观机理)[J]..
Huang Yan-zhang(黄延章). The Porous Flow Mechanism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Beijing(北京):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石油工业出版), 1998.
Liu Yue-qiang(刘曰强), Qiao Xiang-yang(乔向阳), Yuan Zhao(袁昭). Study on percolation capability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用核磁共振研究低渗储层渗流能力及驱替机理)[J]..
Wang W M, Miao S, Liu W, et al. Using NMR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movable fluid index of rock matrix in Xiaoguai Oil field[J]..
Ding Shao-qing(丁绍卿), Guo He-kun(郭和坤), Liu Wei(刘卫), et al. Application of NMR rock sample analysis technique in reservoir evaluation(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Li Zhi-shuo(李治硕), Yang Zheng-ming(杨正明), Liu Xue-wei(刘学伟), et al. Analysis of NMR moveable fluid parameter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glutenite reservoir(特低渗透砂砾岩储层核磁共振可动流体参数分析)[J]..
Yang Ping(杨平), Guo He-kun(郭和坤), Jiang Peng(姜鹏),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ovable fluid of super-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Changqing(长庆超低渗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实验)[J]..
Yang Zheng-ming(杨正明), Miao Sheng(苗盛), Liu Xian-gui(刘先贵). Percentage parameter of the movable fluid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its application(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及其应用)[J]..
Wang Wei-min(王为民), Guo He-kun(郭和坤), Ye Chao-hui(叶朝辉). Th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 by the aid of NMR movable fluid detecting technology(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J]..
Zhou Shang-wen(周尚文), Guo He-kun(郭和坤), Meng Zhi-qiang(孟智强), et al.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oil driving water and water driving oil based on centrifugation by NMR Technology(基于离心法的油驱水和水驱油核磁共振分析)[J]..
Mai A, Kantzas A. An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low field NMR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s[J]..中华医学会MRI医师考前培训试题
我的图书馆
中华医学会MRI医师考前培训试题
1、发现核磁共振物理现象,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是:A、BlockH和LautcrburB、Damadian和BlockC、Mansfield和PurcellD、Block和PurcellE、Damadian和Lautcrbur2、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A、 5年B、 10年C、 20年D、 30年40年 3、不属于常导磁体的缺点的是:A、磁场可以随时关闭B、产生热量大,需要水冷却C、磁体均匀度受温度、外部环境影响大E、磁场强度低E、耗电量大4、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MRI磁场中的安全范围是:A、1高斯线之外B、5高斯线之外C、10高斯线之外D、15高斯线之外E、20高斯线之外5、关于失超的叙述,错误的是:A、失超表示超导环境的突然失去B、人为因素可以导致磁体失超C、当液氦液面降低到安全线以下时,可能会发生失超D、强烈震动(如地震)也可以导致磁体失超E、失超后的磁体必须更换6、不属于匀场技术的是:A、利用超导线圈的有源匀场B、使用常导线圈的有源匀场C、贴小铁片的无源匀场D、梯度线圈可以用于匀场E、磁屏蔽用于匀场7、体内有下列哪种金属物的患者能做MR扫描:A、固定骨折用钢板B、心脏起搏器C、大血管手术夹D、固定椎体的镍钛合金板E、体内存留弹片8、影响梯度性能的因素中,错误的概念是:A、梯度的线性度好可消除几何畸变B、高梯度场强可克服因组织磁化率不同引起的磁场不均匀性C、快速梯度切换率,能够缩短成像时间D、、梯度的工作周期长,能连续工作E、优化设计梯度线圈可从根本上消除涡流影响9、关于发射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发射RF能量B、产生的电磁场与主磁场平行C、发射线圈比接收线圈的Q值低D、具有均匀的射频场E、正交发射线圈可减少患者的RF功率沉积10、关于射频线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射频线圈的形状都是马鞍形B、表面线圈用于接收信号C、相控阵线圈具有较好的信噪比D、发射线圈用于射频激发E、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不能同时使用11、第一幅人体头部MR图像是哪一年获取的:A.1946年 B.1952年 C.1972年D.1977年 E.1978年12、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好C.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 E.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13、下列元素中哪个不能进行MR成像:A.13C B.31P C.2H D.23Na E.19F14、下列等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1T(特斯拉)=10G(高斯) B.1T=102GC.1T=103G D.1T=104G E.1T=105G15、磁场梯度包括:A.层面选择梯度 B.相位编码梯度 C.频率编码梯度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6、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A.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相位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B.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C.只有相位编码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D.三种梯度磁场均不能互换 1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梯度场越大,层面越薄 B.梯度场越小,层面越厚 C.梯度场越大,层面越厚 D.射频频带宽度越窄,层面越薄 E.射频频带宽度越宽,层面越厚18、梯度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应特别注意其:A.均匀容积 B.线性 C.梯度场强与变化幅度D.梯度场启动时间 E.以上均是19、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A.扩大了成像容积 B.提高图像信噪比C.缩短成像时间 D.增加空间分辨率 E.增加对比度20、不属于MRI系统现场调整的程序有:A.匀场 B.梯度场调节 C.主磁场调节D.RF发射系统调节 E.RF接收系统调节21、金属物品带入磁体孔腔内会导致A.磁场强度改变 B.磁场均匀度破坏C.对射频产生影响 D.图像对比度下降 E.磁场稳定度下降22、MRI装置所不包含的内容有A.磁体系统 B.梯度磁场系统 C.高压发生系统D.射频系统 E.计算机系统23、不适用人体MR成像装置的磁场强度为 A.0.2T B.0.5T C.1.0T D.2.0T E.4.7T24、MRI扫描程序直接控制的内容有A.扫描脉冲序列发送 B.MR信号采集 C.图像重建D.显示及后处理 E.以上全是25、磁共振成像设备有哪些操作模式A.键盘操作模式 B.触摸屏操作模式 C.电笔操作模式D.鼠标操作模式 E.以上全是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2>T2*>T1 B、T2*>T2>T1 C、T1>T2>T2* D、T1>T2*>T227、在0.5Tesla的场强中,氢质子(1H)的共振频率约为:A.6.4MHz B.21.3MHz C.42.6MHzD.63.9MHz E.85.2MHz28、关于横向弛豫的叙述。正确的是: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29、纵向弛豫是指: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30、在MR成像过程中,三个梯度磁场启动的先后顺序是:A.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 B.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 C.相位编码—频率编码—层面选择 D.频率编码—相位编码—层面选择 E.相位编码—层面选择—频率编码31、在MR成像过程平面信号的定位中:A.频率编码起作用,相位编码不起作用 B.相位编码起作用,频率编码不起作用 C.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共同起作用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32、付里叶变换的主要功能是:A.使信号从时间域值转换成频率域值 B.使信号从频率域值转换成时间域值 C.使信号由时间函数转换成图像 D.使频率函数变为时间函数 E.使信号由频率函数转变成图像3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与扫描时间完全无关:A.重复时间 B.平均次数 C.相位编码数 D.频率编码数 F.矩阵大小34、T1值是指90°脉冲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何种程度的时间:A.37% B.63% C.36% D.73% E.99%35、T2值是指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何种程度的时间:A.37% B.63% C.36% D.73% E.99%36、SE序列中,90°射频(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值上升到63%的水平37、SE序列中,180°?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38、反转恢复(IR)序列中,第一个180°RF的目的是: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39、在SE序列中,TR是指: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40、在SE序列中,TE是指: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41、在SE序列中,T1加权像是指: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42、在SE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43、在SE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44、有关组织的信号强度,下列哪一项正确:A.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强 B.T1越长,信号越强;T2越长,信号越强C.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弱 D.T1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弱 E. T1越短,信号越弱;T2越短,信号越弱45、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大所获图像越接近于:A.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46、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小所获图像越接近于:A.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47、在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48、在GR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49、在部分饱和脉冲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0、在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1、在IR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2、在具有S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3、在具有GR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4、在具有IR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A.α<90° B.90°—90° C.90°—180°D.90°—180°—180° E.180°—90°—180°55、在不同区域的K空间数据与图像质量的关系中:A.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 B.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 C.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对比D.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细节 E.只有K空间的中心部分对图像的质量起作用56、血流信号降低的影响因素为:A.高速信号丢失 B.涡流 C.奇数回波失相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57、血流信号增加的影响因素为:A.偶数回波复相 B.舒张期假门控 C.流入性增强效应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58、MRA是利用了流体的:A.流空效应 B.流入性增强效应 C.相位效应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59、下列哪一项不是MRA的方法:A.TOF法 B.密度对比法 C.PC法D.黑血法 E.对比增强MRA60、若欲对大容积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慢流血管,常先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D.3D-PC E.黑血法61、若欲显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常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D.3D-PC E.黑血法62、若欲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D.3D-PC E.黑血法63、若欲定量与定向分析流体,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D.3D-PC E.黑血法64、若欲较好地显示血管狭窄,宜采用:A.2D-TOF B.3D-TOF C.2D-PCD.3D-PC E.黑血法65、MR造影剂的增强机理为: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66、低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67、高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68、超顺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A.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D.T2不变,T2延长 E. T1延长,T2缩短69、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A.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D.T2不变,T2延长 E.. T1延长,T2缩短70、顺磁性物质缩短T1和T2弛豫时间与哪种因素有关:A.顺磁性物质的浓度 B.顺磁性物质的磁矩 C.顺磁性物质局部磁场的扑动率 D.顺磁性物质结合的水分子数 E.以上均是71、Gd3+含有几个不成对电子:A.1 B.3 C.5 D.7 E.972、Gd-DTPA的应用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Gd-DTPA口服不吸收 B.静脉注射后,由肾脏浓缩以原形随后排出 C.Gd-DTPA不透过细胞膜,主要在细胞外液 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易透过血脑屏障73、注射Gd-DTPA后,不应采用的成像的方法有:A.S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B.GR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C.T2加权成像 D.T1加权辅以磁化传递成像 E.T1加权辅以脂肪抑制技术74、有关磁场强度对组织弛豫时间的影响中:A.T1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B.T2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C.T1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D.T2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E.以上均不是7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磁场对环境的影响范畴:A.依机械原理工作的仪器、仪表 B.磁记录装置 C.具有电真空器件和光电耦合器件的设备 D.建筑物中的钢梁、钢筋 E.心脏起搏器、离子泵等体内植入物7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对磁场的影响范畴:A.地板内的钢筋网 B.大功率电缆、变压器C.轮椅、担架 D.小轿车、卡车 E.心脏起搏器、离子泵等体内植入物77、在MRI系统中,均匀性是以主磁场的多少作为一个偏差单位来定量表示的:A.万分之一 B.十万分之一 C.百万分之一D.千万分之一 E.千分之一78、影响MR图像分辨率的因素有:A.观察视野 B.矩阵 C.层面厚度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79、平均次数与信噪比及采集时间的相互关系为:A.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也增加一倍,采集时间亦增加一倍 B.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 C.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 D.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2倍,采集时间增加一倍 E.平均次数增加一倍,信噪比增加一倍,采集时间增加2倍80、MR图像切层面的特点不包括:A.投影 B.重建 C.层厚 D.曲度 E.位置81、有关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化学位移伪影是一种装备伪影B.化学位移伪影与呼吸运动有关C.化学位移伪影与主磁场强度有关D.化学位移伪影与观察视野有关E.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通过改变相位编码的方向加以识别82、卷褶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83、截断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84、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A.减少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85、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改善下述哪一项伪影:A.运动伪影 B.化学位移伪影 C.卷褶伪影D.截断伪影 E.中心线伪影86、颅内病变GD-DTPA增强后,最宜与T1加权成像匹配的技术是:A.呼吸门控技术 B.心电门控技术 C.磁化传递技术 D.化学位移成像 E.以上全是87、下列哪些患者可以行MR检查:A.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B.心脏病患者 C.术后动脉夹存留者 D.换有人工金属瓣膜者E.体内有胰岛素泵者88、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A.头颅病变 B.颅颈移行区病变 C.肺部病变D.肝脏病变 E.骨关节病变89、早期脑梗塞最适宜的扫描方式为: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加权成像D.弥散加权成像 E.灌注成像90、既具有T2加权图像特点,又使脑脊液信号抑制了的序列为:A.FLASH B.FLAIR C.TSE D.TGSE E.FISP 91、为区分水肿与肿瘤的范围,常采用: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加权成像D.Gd-DTPA增强后T1加权成像 E.Gd-DTPA增强后T2加权成像92、下列造影技术中,哪些不属于MR水成像范畴:A.MR胰胆管造影 B.MR尿路造影 C.MR血管造影D.MR脊髓造影 E.MR腮腺管造影93、严格来讲,MRCP、MRU采用的是哪种成像方式:A.T1加权 B.T2加权 C.重T2加权D.质子密度加权 E.弥散加权94、在心电门控技术中,其触发波为:A.P波 B.R波 C.Q波 D.S波 E.T波95、在颈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96、在胸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97、在腰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98、在MRA技术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99、超导磁体中使用液氮的目的:A.是使用液氦前为达超导低温状态的予制冷过程B.使磁体达到超导状态C.使磁体温度升至8K以上D.使磁体温度降至8K以下E.使磁体环境温度达负173℃左右100、超导磁体中有关液体的温度错误的是:A.超导线圈应保持在绝对零度B.绝对零度等于负237℃C.绝对零度等于137℃D.维持超导状态的温度不低于8KE.超导体温度高于10K后会导致失超101、在表面线圈的应用中,下述内容最贴切的是:A.大范围线圈,大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B.大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C.小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D.大范围线圈,大区域检测,具有高信噪比 E.小范围线圈,小区域检测,具有低信噪比102、MR成像中,哪些与图像的对比度有关:A.脉冲序列 B.脉冲参数 C.造影剂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03、下述哪一项不是MR图像质量组成:A.噪声 B.对比度 C.清晰度 D.分辨率 E.伪影104、下述哪些为影响MR信号强度的参数:A.组织参数 B.测量参数 C.系统参数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105、下述哪些为影响分辨率的因素:A.层厚 B.观察视野 C.矩阵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106、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最优化MR图像的条件:A.信噪比 B.伪影 C.分辨率D.对比度 E.检测时间107、在二维层面参数中,层面间距的作用是:A.防交叉对话效应 B.防部分容积效应C.防化学位移伪影 D.防卷褶伪影 E.防截断伪影108、肾脏横轴位T2加权,肾和肾周脂肪之间出现一侧黑色,另一侧白色月牙状阴影是: A、卷折伪影 B、截断伪影 C、化学位移伪影 D、交叉对称信号伪影 E、部分容积效应109、眼球病变扫描时选择最佳的线圈: A、头线圈 B、环行表面线圈 C、眼眶专用小表面线圈 D、体线圈 E、头正交线圈110、耳部扫描参数与其目的不符的是: A、512×192矩阵:提高空间分辨率B、2~3mm层厚:提高信噪比C、固定患者头部:减少运动伪影D、增加信号平均次数:提高信噪比E、脂肪抑制技术:清楚显示半规管、耳蜗111、与鼻咽部MR扫描方位不妥的是: A、常规采用横断位、冠状位、失状位B、扫描范围上至蝶窦、下至颈1、颈2C、横断位做T1及T2加权,冠状位及失状位做T1加权D、冠状面相位编码方向取L-RE、于采集面上、下两方设定平行于层面的饱和带112、腮腺扫描技术中错误的是: A、SE序列T1加权加脂肪抑制B、层厚5mm,间隔1mmC、线圈中心对准患者口部D、取横断位和冠状位E、增强扫描加脂肪抑制技术113、不影响胸椎扫描效果的运动伪影是: A、呼吸运动伪影B、吞咽运动伪影C、心脏搏动伪影D、脑脊液波动伪影E、大血管搏动伪影114、腰椎扫描鉴别椎间盘脱出与肿瘤时。最佳措施是: A、加做冠状位B、增强扫描C、在病变处做薄层扫描D、改变相位频率方向E、加脂肪抑制技术115、心脏MR检查适应症,不包括:A、心肌梗塞B、心绞痛C、肥厚性心肌病D、心包积液、心包肿瘤E、粘液瘤116、常规扫描时,必须有失状位的部位是: A、垂体 B、眼眶 C、肝脏 D、腮腺 E、肾脏117、癫痫患者在扫描时,无需选择的是: A、包括整个颅脑的横轴位T1、T2加权像B、冠状位T2加权像C、冠状位层厚4~5mmD、冠状位T1加权像E、冠状位要包括整个颞叶,海马118、无助于海马病变显示的脉冲序列是: A、失状位T1加权B、冠状位T2加权C、横断位T1加权D、横断位T2加权E、冠状位FLAIR序列119、垂体微腺瘤MR检查中,错误的是: A、失状位及冠状位T1加权像B、层厚为2~4mmC、增强扫描仅做失状位D、必须做动态增强扫描E、必要时加做T2加权像冠状位或失状位120、常规肝胆扫描时,患者呼吸方法最合理的是:A、平静呼吸B、做小频率呼吸C、呼吸频率要尽量小D、扫描时做深呼吸E、不规律呼吸可用呼吸门控调整121、不易显示肝脏病变的影像技术是: A、MRI B、CT C、B超 D、X线平片 E、DSA122、前列腺扫描时最好的层厚是:A、3~4mm B、5~6mm C、7~8mm D、9~10mm E、以上均不能使用123、不能用MRI诊断的纵隔病变: A、脂肪瘤 B、膈疝 C、胸腺瘤 D、神经源性肿瘤 E、小儿支气管异物124、显示胆囊、胆总管结石最好的脉冲序列是: A、SE序列横断位T1加权B、FSE序列横断位T2加权C、MRCP水成像D、FSPGR梯度回波E、回波平面成像(EPI)125、髋关节MRI扫描技术正确的是: A、T2加权必须用脂肪抑制B、常规扫描位置横轴位、失状位C、扫描层厚7~8mmD、相位方向:横轴位左右向E、只做患侧髋关节
答案:1D、2D、3A、4B、5E、6E、7D、8E、9B、10A、11E、12B、13C、14D、15D、16C、17C、18E、19B、20C、21B、22C、23E、24E、25E、26C、27B、28B、29C、30A、31C、32A、33D、34B、35A、36C、37D、38B、39D、40C、41C、42B、43A、44C、45A、46B、47C、48A、49B、50D、51E、52C、53A、54E、55A、56D、57D、58D、59B、60A、61B、62C、63D、64E、65B、66A、67D、68C、60C、70E、71D、72E、73C、74A、75C、76E、77C、78D、79D、80B、81D、82B、83C、84A、85B、86C、87B、88B、89D、90B、91D、92C、93C、94B、95A、96B、97C、98E、99E、100C、101C、102D、103C、104D、105D、106B、107A、108C、109C、110B、111C、112A、113B、114B、115B、116A、117D、118A、119C、120A、121D、122A、123E、124C、125A
馆藏&2633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磁共振终末带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