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不再知敬畏方面存在的问题神,并全盘否认神的存在,思想和行为也失去了底线,无所顾忌,你觉得我们是否还需要重拾

敬畏神的心
敬畏神的心
读经:诗篇34:9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诗篇34:11众弟子啊,你们当来听我的话!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
今天分享的信息是敬畏耶和华。
之前分享过渴慕神的主题,神是我们心中的满足,只有上帝能够供应我们心灵的需要,我们在他面前渴慕他,畅饮他的恩典和美好。
我们爱主,渴慕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敬畏神。圣经说,我们怎么样才能得神的祝福,怎么样才能在神面前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就是敬畏神。敬畏神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根基。在神的面前,我们把上帝当上帝,把自己当人,这样我们才有正确的态度来到神的面前。
“敬畏神”这三个字在圣经里出现了192次,“可畏”两个字有46次,加上其他类似的词语,圣经中有三百多处跟“敬畏”有关的内容,可见圣经是教导我们敬畏神的一本书。许多人在未认识上帝之前没有敬畏之心,天下我最大,“老子天下第一”。信了主才知道,我们不是老子,有一位比我更大。宇宙没有诞生,他已经存在;当我去世了,他仍然存在。人生非常短暂,我们有什么可以骄傲呢?今天我们能夸耀的不过是一口气,我们在地上就争这一口气,但是我们如果知道有一位神,他掌管宇宙万有,那我们的心里就有正确的态度,就会敬畏神。
都说今天我们的社会没有信仰,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没有敬畏。面对大自然,面对地震海啸、灾难、疾病,我们人是那么脆弱渺小,但却天不怕,地不怕,不存敬畏之心,只靠法律有限的约束。但这个社会不光有法律,还要有道德,在道德以外,还需要有上帝。我们知道法律是社会的底线,道德是良心的底线,而敬畏神就是在上帝面前的底线。很多事法律管不了,道德来管,道德解决不了,只有上帝在掌管。
我们曾经对社会的不公和食品的安全感到深深的焦虑,有时对监管不力也感到无奈和抱怨。为什么地沟油有毒食品充斥我们的餐桌?因为现在的人没有敬畏,没有底线,人心的冷漠和诡诈就充分地暴露出来。所以敬畏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上帝创造人不光有良心,人心里也有惧怕,这种惧怕就是敬畏,英文叫“fear”,中文翻译得很典雅,“敬畏”:尊敬加上畏惧,这是非常好的翻译。人活在世上,至少你要遵循自然规律吧?遵循身体的规律,遵循人生的规律,宇宙的规律吧?所以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在上帝面前,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否则你连人都算不上。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他说有两件事让他深深敬畏:一是抬头仰望星空,看到的宇宙万物的奇妙,另外一个是人心灵深处的道德律。人心中就是被一种挥之不去的道德支配着,这不是后天的教育,这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你是何种肤色的人,有无受过教育,都是神把这个放在人内心深处,有一天上帝要来审判,这就是上帝创造的奇妙。
诗139:14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今天我们手机里面有些软件,这些软件设计好了在监督你,在搜集你的资料,记录着我们的生活轨迹。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记录在上帝的案卷里。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向上帝隐藏,连我们内心的意念都无法向上帝隐藏,我们怎么能够在上帝面前存轻慢的心呢?
加6:7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
这就是敬畏神。
今天人最怕的就是死,死是逃不掉的。多少人在活着的时候那么潇洒,以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活着就是吃喝玩乐、横冲直撞,只要法律管不着,或者自己钻法律的空子,但是终归有一天逃不出上帝的审判。什么是怕死呢?就是怕有一位掌管命运的要来审判他,要追讨他的罪。法庭只能够终结一个人肉体的生命,但他的灵魂是永存的,要面对一位无比可畏的、愤怒的上帝。要如何向上帝交账?人一生吃下去的东西要以吨来计算,但是你付出了什么?你一生能够荣耀神吗?如果你没有能够荣耀神,你便连动物都不如,动物至少为人类做了贡献,而你只是制造了一堆垃圾。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为了敬畏神。20世纪德国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史怀哲,他到非洲办医院,在那里服事贫穷的人,最后也死在那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非洲。他的著作《敬畏生命》也在国内出版了,书的主题就是关于生命,生命本就是上帝奇妙的创造,我们每一天所做的都必须向他交账。爱因斯坦是他的好朋友,长期保持书信来往,一位是基督徒,一位是犹太人,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就是“敬畏”。爱因斯坦说,宇宙是那么可畏,所以我越研究科学,越研究宇宙,心中对上帝的敬畏就油然而生,这就是科学家严肃的态度,他们从研究得出结论:宇宙中有一位是你无法了解的,是超越你的智慧,超越你的存在的,就是上帝。反观世人,许多人是自大。与宇宙万物相比,人不过是灰尘那么渺小。你去过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吗?你去过银河吗?对宇宙没有深入研究了解,你就认定没有上帝?
敬畏神,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享:
一、&敬畏神,要有正确的态度
诗篇90篇,主题是思考人生。前面1到10节讲到人生多么短暂,如睡一觉,如青草,如喘口气,如做一个梦。11节是全篇的转折点,后面就说到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诗90:11-12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圣经里面反复把敬畏和智慧连在一起。11节讲敬畏,12节讲智慧的心。无论是诗篇、箴言,还是约伯记,都讲到智慧来自于对耶和华的敬畏。现在科学奠基人大多数是基督徒,都是敬畏上帝的人,这是可以验证的。敬畏神,让人有智慧的心,知道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的一生要怎样度过。
我相信弟兄姊妹都是敬畏神的,但是我们敬畏得还不够。我们要知道,上帝不光是恩典和慈爱,上帝还有愤怒、有公义、有审判。上帝不只像慈祥的老爷爷,更是一位威严可畏的神。他恨恶所有的罪,对罪有公义的审判。在教会里,也许是因为讲上帝的爱太多了,有些人就少了敬畏之心。不要说敬畏神了,好像连上帝都要怕你,怕你跑掉,怕你不信了,怕教会少了你。有没有这样呢?这是我们轻慢上帝到了一种地步,是我们无知的表现。
我们必须树立一种真正敬畏上帝的心。虽然主耶稣爱我,为我们舍命流血,免去神在我们身上公义的审判,但是他让我们来到上帝面前,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不要再在罪里面,不要轻忽了上帝的恩典,要有一个敬畏上帝的人生。我们信上帝,这个“信”应该包含着敬畏,否则你的相信就是空的。有了敬畏之心,我们的人生才能翻转。
二、&敬畏神,是基督徒生命的起点
雅2:19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你信是不错,魔鬼也信,但是他仍然是魔鬼,没有改变,魔鬼也不可能悔改,“鬼魔也信,却是战惊”,等待将来最后的审判。今天你说你相信神吗?真的相信吗?怎么来衡量你相信呢?就是敬畏神。敬畏神是我们立身之本,是我们基督徒属灵生命的起点。原来在心中我们对上帝是没有感觉的,但是等我们信靠神之后,我们认识他之后,敬畏感就油然而生。每一次来到上帝面前,我们面对这一位公义可畏的神,我们心中肃然起敬,正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我们不要忘记是上帝创造了我们,不是我们创造了上帝。上帝不光是我们需要的供应者,他也是公义的审判者。
圣经里面有一个人物,他生下来是天不怕地不怕,虽然他也说是信上帝,但是他的生命真正改变,是从敬畏开始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雅各。雅各是敬虔之家的第三代,他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生长在敬畏上帝的家庭里,但是他并不是从起初就有敬畏之心。他从小是以自己为神,玩弄大家,他聪明诡诈,以自己为中心,获取一切对自己有用的利益,用红豆汤交换长子的名份,用欺骗得父亲的祝福,这些圣经里面都有记载,活生生地记录了一个自然人的状态,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活着,否则就会吃亏。雅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是有一天,他的机关算尽了,他的哥哥以扫要找他算账,跟他不共戴天,以扫玩弄不过雅各,但是拳头厉害,所以雅各的妈妈就叫他回到自己老家去找舅舅,他只好离家出走。
这样一个从小被宠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终于被上帝逮到了。圣经上记载,在伯特利的夜晚,他前途茫茫,带着一种不安入睡,在梦中他看到天梯。这是梦,人生从梦开始。他在梦里,上帝向他说话,他的灵终于开启了,看到神和灵界。创28:17&“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他产生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惧怕。雅各可能从来都没有惧怕感,但是现在开始他有了惧怕感,他说这个地方何等可畏,虽然充满了神的慈爱,但也是可畏的。这是雅各第一次遇见神,从此以后,他一步步走在神的计划里,经过造就和磨炼,直到改名为以色列,成为带给别人祝福的人。
今天也是这样,当我们认识到有一位神是值得你敬畏的,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当我们在上帝面前醒悟过来,被上帝唤醒这种敬畏感,我们就会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以神为中心,就能在这个世界上昂首挺胸,为神而活。
约翰卫斯理是英国教会教会重要的历史人物,培养了大批的传道人,复兴了整个英国,在全国创造了一种敬虔,一种复兴,推动英国进入现代社会的繁荣。英国在十九世纪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约翰卫斯理是一个功臣,今天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设有卫斯理学院和卫斯理教堂来纪念他对英国的贡献。约翰卫斯理的名言就是:“给我一百个除了罪恶别无所惧,除了神别无所慕的讲道人,不管他们是正式的传道人或是平信徒——他们将要震动地狱之门,在地上带来天国。”
三、&敬畏神,要渴慕天堂,恐惧地狱
今天有的时候我们不怕神,所以我们就怕人怕事,怕天怕地,把生命中的困难想得比上帝还大,你就会害怕困难而不害怕上帝。但是当你害怕上帝的时候,就会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了,上帝掌管着万有,所以即便是有一天生命都要失去了,但是有谁可以害你的灵魂呢?
太&10:28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
这就是今天我们基督徒应该有的惧怕。上帝掌管的不光是天堂,也掌管地狱。你不要觉得天堂是上帝掌管,地狱是魔鬼掌管,那是二元论,不是基督教。上帝掌管宇宙万有,上天下地所有的一切都掌管在上帝的权柄之下。所以我们要带着敬畏的心,对天堂有一种渴慕,对地狱有一种恐惧,因为那个地方就像圣经的比喻,始终像张开的口,不断吞噬那些灭亡的人。为什么人怕死,就是因为地狱是真实的,每个人当他断气的一霎那,他不是到天堂就是到地狱。为什么我们感恩赞美?因为主耶稣救了我们,但是你有把握今天地狱跟你没关系了吗?主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神有权柄把我们每一个人都灭在地狱里,只是因为他的儿子担当了我们的罪,所以我们可以脱离罪的刑罚,地狱就对我们奈何不得。但是当我们再一次故意犯罪的时候仍然难逃地狱的火,这是耶稣的话。“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太&5:22
)这是指着信徒说的。
太&5:28-30“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这是指的恨恶罪恶,是一种当头棒喝,以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比喻来强调要惧怕地狱,要恨恶罪。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5章里三番四次讲地狱,请注意这不是对街上还没信神的人讲的,是对基督徒讲的。虽然有的基督徒认为我一旦信主,天国的门票就买好了,你怎么做都不会下地狱,这是自欺欺人。圣经里充满了警告,随时都可能下地狱。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而被弃绝。(林前9:27)有的人以为我不是已经得救了吗?耶稣不是已经使我的罪得赦免了吗?我口里承认,心里相信不就得救了吗?但是圣经说,你是不是仍然在罪中?你对主耶稣、对上帝有恐惧吗?你对罪有惧怕吗?所以要“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2:12)。
当然在我们信主的一霎那,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得救了,信的人有永生,这不用怀疑。信主的人有永生,这是圣经坚决强调的,不是靠着你自己,是靠着信心。但是圣经说到的那些半途而废的人,那些重新落入黑暗权势的人,落到地狱火里面去的人,是那些在罪里自欺欺人,不再受圣灵的感动,心灵麻木的人。圣经说,“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提前4:2),如同烙铁反复烙在皮肤上,起了老茧,皮肤起了硬块之后就感觉不到温度了,再多的圣灵感动他都感受不到了,圣经说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求神今天帮助我们,让我们存着敬畏神的心,使我们能够远离一切的罪恶。当我们敬畏神的时候,罪就远离我们。
诗&33:18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
今天的人是没有隐私的,你打电话,你走路,去过哪里,你上过的网站,浏览过的网页,都可以通过记录查到。科技就像一双眼睛,无处不在,天天监视着人们。你有没有想到,神也有一双眼睛,公义圣洁的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我们。这双眼睛让你敬畏。
当你敬畏他的时候,他带着慈爱怜恤和恩典看你,就像妈妈一样无限地疼爱你;当你犯罪,神等待我们回转,但是当你不顾他的劝告,一意孤行的时候,他的眼光带着责罚,带着愤怒,带着无奈,看你灭亡。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他不能代替你悔改,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自由意志,上帝尊重人自己的选择。
今天求神让我们有敬畏的心。圣经反复提到说“敬畏上帝的人,什么好处都不缺”,我们读经,有时候会把敬畏仅仅理解成相信,但是相信和敬畏差了十万八千里,相信是你已经知道和了解,但是你有敬畏吗?圣经说到的是敬畏耶和华的人什么好处都不缺。
最后有一节经文送给大家:
林后&7:1亲爱的弟兄啊,我们既有这等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
让我们敬畏神,过圣洁的生活,过敬虔的生活。一个人的敬虔,通过一举一动会表现出来,从他的话语,他的表情,他做事的方式,他的生活习惯都能看得出来,他不是一个松松垮垮的人,不是一个夸口不能信任的人,也不是一个诡诈的人。有敬畏的人就是有底线的人,有敬畏的人就是一个可靠的人,一个能被上帝使用的人。所以圣经要求我们除去一切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要以敬畏来侍奉神,因为圣经说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求神祝福我们,让我们有这样的敬畏感在心中弥漫,让我们沉浸在这样一种敬畏感里面,我们的心就会平静安稳,我们也可以更多地享受上帝丰盛的慈爱和祝福。求神帮助我们!(B)
经文背诵:
诗34:9,11;诗139:14;加6:7;诗90:11-12;太&10:28;诗&33:18;林后&7:1
小组讨论:
1、我生命的起点在哪里?
2、分享敬畏神的见证。
3、如何理解“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
4、你有什么罪还没有悔改吗?让大家为你祷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箴言书中敬畏神和智慧之间的关系_王坐谋_新浪博客
箴言书中敬畏神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一、敬畏神与认知的关系
二、敬畏神与行为的关系
三、敬畏神与品德的关系
四、敬畏神与岁月的关系
五、敬畏神与依靠的关系
引言:“敬畏”一词在整本圣经里共出现了168次,
约伯记中共出现了10次,诗篇中出现了44次,箴言书中总共出现了20次,
在传道书中出现7次,雅歌书里没有,如此,智慧书里面总共出现了84次,换句来说,智慧书中“敬畏”一词的出现频度,居然占了整本圣经中“敬畏”一词数量上的50%,而且每次出现的时候,多半和“智慧”一词连用,或者和智慧的定义比较近意的词连用。正因为这样,本文试想就敬畏神和智慧之间,力图厘清它们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此之前,有必要先知道智慧的定义是什么,智慧在“《辞海》的定义是‘智’愚之对,智慧也:识也。”至于“《牛津美国当代英语词典》对‘智慧’有四个定义;第一,聪明;第二,结合经验与知识;第三,谨慎、常识;第四,聪明的言语和思想。”旧约圣经中的智慧‘חכמה’是指一种才能,当人具备智慧,他便能洞悉整理和克服从自然界和人伦关系和所带来的各样问题。五卷智慧书中“敬畏”一词次数颇多,因篇幅所限,故打算以箴言书为文本,做些力所能及的尝试。
一、敬畏神与认知的关系(箴1:7;箴1:29;箴2:5;箴9:10;)
在箴言书1章7节里这样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心中敬畏神的人,必会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地去学习、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规律和原则,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一种严谨的态度和能够获取到真正的知识,反之,一个无法无天,无所顾忌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无所谓常识、无所谓规则、无所谓底线,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对秩序一种维护建立,有时无知的力量也很巨大,所不同的是这种力量常常会对规则和秩序肆意的蹂躏和颠覆,这种人受本能、血气和个我喜恶的牵引,恰如箴1章29节所说:“因为你们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愚顽无知的人,既不愿意学习、接受和委身于各样的真理&,箴言书力图导引,一个智慧人,最初阶的素质就是学习、操练敬畏神,箴言书2章5节教导读者说:“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一个认识神的人,就是一个敬畏神的人,一个敬畏神的人,自然就是一个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对于跨入智慧的殿堂,是一个重要的发端。因此,箴言书9章10节总结性的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二、敬畏神与行为的关系(箴3:7;箴8:13;箴13:13)
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体现出令人惊诧的生物智慧,即有效地抉择一种适宜自己的成长方式,对人而言,就要学会怎样趋利避害,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人,就被认为是智慧的人,在箴3章7节里说:“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这里提到,不要自以为有智慧,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心中有所敬畏,小心翼翼,远离恶事,才可能接近真智慧。基于此,人应当爱憎分明,避恶近善,在箴言书8章13节所表达的:“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敬畏神与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箴13:13)。所以在践行方面,人要敬天畏君,谨慎交友,“我儿,你要敬畏耶和华与君王.不要与反覆无常的人结交.”(箴24:21)
三、敬畏神与品德的关系(箴14:2;箴15:33;箴16:6;箴19:23;)
一个敬畏神的人,他的内在的道德品质会有哪些特质呢?本段就此做了一些归纳:第一,正直,“行动正直的,敬畏耶和华.乖僻的,却藐视他。”(箴14:2);第二,谦卑,“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5:33)在箴22章4节也有类似的表述:“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第三,怜悯诚实,“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敬畏耶和华的,远离恶事。”(箴16:6);第四,恒久知足,“敬畏耶和华的,得著生命.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箴19:23);第五,不嫉妒罪人,“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箴23:17);第六,常存敬畏,“常存敬畏的,便为有福.心存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箴28:14)。箴言书中敬畏神的人,其道德内涵,跟智慧的人所拥有的特点,明显有很多雷同相近之处。
四、敬畏神与岁月的关系(箴10:27)
箴言书中透露出敬畏神的人都当抑恶扬善,并且知道当行什么,不当做什么,自然就会蒙上帝赐福,这样的人就能够万事亨通,凡事顺利,而且能在世长寿,“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箴10:27)这样的信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一定是绝对的,诚如中国有一句这样讲,“雷劈孝顺子,财发狠心人”,长寿跟敬畏并无绝对必然的关联,或者说长寿的必然要素可能是一果多因的,但箴言书把它简化为只要敬畏神,就可以得着长寿,让读者第一时间明白敬畏神的重要性。换个角度来说,一个敬畏神的人,总会小心谨慎,尊重规则。因此,失败、受挫和毁坏的概率就会降低,成功和长久就在可能之内。在世长久,它的原因之一是智慧选择的使然,智慧抉择的首要原因,是敬畏神的结果。
五、敬畏神与依靠的关系(箴14:26-27;箴15:16;箴31:30)
人一生,会有所依靠、有所持守、有自己安身立命的理由,有自己恒久不变的终结关怀,“现代神学家田立克(Paul&Tillich)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其终极关怀(ultimate&concern)。终极关怀就是每个人心中那些最重要的东西,物质性的关怀会不断的转变,不能使人满足而感到失望,使生命失去方向。所以,人类心底真正的终结关怀只能是完美永活得上帝。”箴14章26节中说道:“敬畏耶和华的,大有依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这种依靠,是生命中的定心丸,人生不再是是浮萍,不再是晚霞朝露。不单自己,就连儿女都需要这种依靠,这使敬畏神的人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源头和归宿,“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14:27)人不断积攒财富的原因,就是要找到一些保障和内心的安全感,敬畏神,让人拥有一种强于物质的内在平安,“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箴15:16)除了神本身之外,一切物质和看得见的事物都是浮华,都是过眼云烟,都不是敬畏神的所汲汲追求的,“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31:30)正所谓大智若愚,敬畏神的人所渴望追求的,正是智慧人之所为。
结语:综上所述,“敬畏神”,必启开了“智慧”殿堂的大门,观览殿堂中例举的林林总总,无不体现皆是出自敬畏神的必然结果,“敬畏神”与“有智慧”,常常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斩不断,理还乱。
“To&fear&the&Lord,means&to&show&him&respect&by&living&a&moral&life.Proverbs&are&
short&sayings&that&help&people&make&wise&choice.”
​但无论怎样,箴言书中的“敬畏”和“智慧”,都是一种正能量,是值得每个拜阅者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
“Wisdom&is&described&as&the&most&desirable&possession&of&humankind.He&who&
gets&wisdom&pleases&both&God&and&people,lives&successfully&in&this&life,and
&obtains&favor&from&the&Lord.&”
这种追求无疑会让实践者的认知、行为、人生及信仰,发生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会得到人的认同,同时会获得神的喜悦。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28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根源方面存在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