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条纹间距和频率测得的一组数据的频率怎么算

小磊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1.2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10cm.(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组别次数动滑轮重G/N拉力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总功W总/J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机械效率η/%小磊10.30.20.2420.10.283.320.32.20.20.4440.10.490.9小明10.31.30.20.2620.10.220.32.30.20.4640.10.487.0请帮助小明计算出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提升的物体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两组实验过程中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大小不同;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或没有竖直拉动测力计),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等.
解:(1)实验中研究的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只有弹簧测力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绳子的拉力;故答案为:竖直向上匀速.(2)①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1N下面第1个小格上,因此读数是1.2N;②由图可见钩码从0cm提高到10cm,因此钩码上升的距离是10cm.故答案为:1.2;10.(3)①由表中记录的数据,小明第1次实验中W有用=0.2J,W总=0.26J,因此机械效率:η=有用W总×100%=×100%=76.9%;②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故答案为:76.9;省力;提升的物体越重.(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实验过程中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大小不同;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或没有竖直拉动测力计),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等.故答案为:两组实验过程中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大小不同;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或没有竖直拉动测力计),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等.(1)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功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绳子的拉力相等;(2)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在读数时要认清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和刻度进行读数;(3)①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即η=有用W总×100%=×100%.②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等.21ic官方微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1417|回复: 19
单片机测距,要求显示距离,并发出不同频率的报警声
&&已结帖(20)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单片机测距,要求显示距离,并发出不同频率的报警声
满意回复+20
楼主意思是如何测距?如何设计根据距离发出不同频率的报警声?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7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7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87 积分
楼主意思是如何测距?如何设计根据距离发出不同频率的报警声?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嗯,主程序是调用测距程序,调用显示程序的循环,求达人指教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5%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听过最多的就是超声测距了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2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2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6%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2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2 积分
用定时器来实现声音的频率不同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当然是通过定时长短来实现频率的不同了,笨!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40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4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6%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40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2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40 积分
这个很简啊,可以用激光也可以用超声波测距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6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6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6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86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 积分
倒车雷达吗?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6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5%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6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4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6 积分
倒车系统在打开测距功能时,使报警器随距离的减小声音的间歇时间缩短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8%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我严重怀疑用光电鼠标的原理也可以测距,不知有没有高手试过?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12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3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12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3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6%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12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3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12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37 积分
测量的距离不同 被测物的特性不同 可能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手段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8%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34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79 积分
激光测距我觉得单片机可能搞不定,光束太快了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zyf部长 发表于
用定时器来实现声音的频率不同
朋友做的基本都是超声波测距,可以坐小车什么的,不过我没做过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9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05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41 积分
测底下有没有东西还行,测距就别想了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超声波测距,设计流程很简单,通常都是使用传感器发出脉冲波形,再接受反射回来的脉冲,然后算出从发射到接收所用的时间,再与脉冲速度相乘/2,便可以测出距离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思路出来了,很简单。可以选用C51这款片子,功能够了,本身并不需要考虑功耗等问题。底层驱动很好写,设置一下端口定义,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74%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27 积分
如果功能多一点,外围电路加个看门狗,数码管显示之类的,呵呵。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嗯,我再琢磨琢磨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4%
主题帖子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技术达人, 积分 91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 积分
结贴了哈,大家晚安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专家等级:结帖率:85%
主题帖子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资深技术员, 积分 3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 积分
juventus9554 发表于
激光测距我觉得单片机可能搞不定,光束太快了
激光测速是测试相位差的,使用合适的传感器,
这个单片机是可以搞定的
21ic公开课,21ic网友共同的学习圈子!学单片机、嵌入式、模拟、电源……就看这里
移步更多21ic独家微课:
技术高手奖章
人才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31.35cm/s,全过程加速度a=49.6cm/s2.②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作法如下:①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听到水滴每次碰盘子的声音,仔细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碰到盘的瞬间,同时第二滴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②从听到某个水滴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到数到“100”,计时停止,秒表上时间为40s.③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2&m/s2.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双流县模拟)(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AC.(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 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0.41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0.76m/s2(注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两条U-I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图线,可知ADA.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B.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C.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D.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2)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BC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右端&&&&&&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3)根据图(b),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2.0Ω,电源电动势E=1.5V,内电阻r=1.0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该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能否达到0.6A,试说明理由
科目:高中物理
(2011?揭阳模拟)(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1)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1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0.405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0.756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A)电压表:0-3-15V;(B)电流表:0-0.6-3A;(C)变阻器R1(总电阻20Ω);(D)变阻器R2(总电阻100Ω);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①电压表量程选用0-3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变阻器选用R1.②在如图(2)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③如图(3)所示的U-I图上是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1.50V,r=0.5Ω.
科目:高中物理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秒表、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2)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将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按打点顺序依次标为A、B、C…,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速度/(m?s-1)
0.994(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2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画在答卷上)(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m/s2.方向是(填A→B,或B→A)
科目:高中物理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1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图2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①②③④.(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并在图3所示坐标中已画出a-F图线.:
1.53?①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操作中的问题是.?②从图线中求出系统的质量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知识点 & “(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习题详情
2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7%
(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0.02&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说明:频率升高,周期变短)(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电压为6V以下;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3)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0.74&m/s2,②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4.36&cm,③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0.47&m/s.④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0.47&m/s.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50Hz,设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1)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0.02秒打一次点.(2)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50Hz,设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2)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故A错误.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故B错误C、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C错误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故D正确.故选D.(3)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x45-x123t2=0.74m/s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x23=x12+at2=4.36cm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v3=v12+ao32t=0.47m/s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得: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即为0.47m/s故答案为:(1)电磁,电火花,0.02,偏小(2)D(3)0.74,4.36,0.47,0.47
了解实验的装置和工作原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主要考察你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与“(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相似的题目:
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小球在4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约为&&&&m/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约为&&&&m/s2.&&&&
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记录下的一条纸带.纸带上选取1、2、3、4、5各点为记数点,将直尺靠在纸带边,零刻度与纸带上某一点0对齐.由0到1、2、3…点的距离分别用d1、d2、d3…表示,测量出d1、d2、d3…的值,填入表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和纸带上打下点3时小车的速度v3,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距离d1d2d3d4d5测量值(cm)加速度大小a=&&&&m/s2,方向&&&&,小车在点3时的速度大小v3=&&&&m/s.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m/s(取2位有效数字)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用SA、SB、SC、SD和f表示)&&&&
“(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2(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打点计时器和&&&&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说明:频率升高,周期变短)(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电压为6V以下;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3)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②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cm,③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④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
3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打点计时器和&&&&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说明:频率升高,周期变短)(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电压为6V以下;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3)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②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cm,③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④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
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m/s.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说明:频率升高,周期变短)(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电压为6V以下;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3)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m/s2,②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③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m/s.④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m/s.”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若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每隔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说明:频率升高,周期变短)(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电压为6V以下;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C.要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D.为减小摩擦,每次实验操作前应先将纸带理顺(3)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m/s2,②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③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m/s.④第1个计数点与第5个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m/s.”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条纹间距和频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