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能治好吗活多久

“渐冻人”钱敏丹:活着可以有100个理由,钱敏华老师的博客,渐冻人王甲病前照片,渐冻人王甲去世了,为什么会患渐冻人症,什么原因引起渐冻人病,渐冻人杀妻震惊美国,渐冻人症能活多久
“渐冻人”钱敏丹:活着可以有100个理由
时间: 19:06:1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渐冻人”钱敏丹:活着可以有100个理由,钱敏华老师的博客,渐冻人王甲病前照片,渐冻人王甲去世了,为什么会患渐冻人症,什么原因引起渐冻人病,渐冻人杀妻震惊美国,渐冻人症能活多久
  新华网南京11月7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倪瑞捷 凌军辉 李光正)自考上大学、写下20万字自传、成为心理咨询师救助百人……今年37岁的钱敏丹,2岁无法行走,10岁无法站立,13岁遭遇车祸身体无法坐直,如今仅剩下两根手指存有微弱的力气,她用渐渐“冻结”的力量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与感动。  “活下去可以有100个理由,但是选择死亡的理由只需要一个——放弃。”“渐冻人”钱敏丹总是这样鼓励自己和他人。  身患重病坚持学习 终圆大学梦  10月底的苏州还未入冬,钱敏丹就已经换上冬装,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了,轮椅上的她虽不能移动丝毫,但她已经可以娴熟地告诉母亲该如何帮助她了。她喜欢笑,笑起来有江南姑娘特有的甜美,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却像一个演说家一样富有感染力。  因患有先天性进行性疾病,钱敏丹早就记不得站着是什么样的感觉了。9岁时,钱敏丹执拗地让父母送她上学,一边同病魔斗争,一边坚持学习。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一次上学的途中,钱敏丹被一辆三轮车撞倒,造成左腿骨折。连续几次手术之后,连坐直对钱敏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车祸之后,钱敏丹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时间慢慢“吞噬”着钱敏丹的身体,最终她全身上下就只剩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还残存一些微弱的力气,她连一张薄薄的书页都翻不了了。一次就诊时,医生和钱敏丹的母亲急了:“要读书还是要命?她这个身体活不过16岁。”就这样,钱敏丹永远地离开了学校。  通过网络,钱敏丹找到了可以重新上学的机会——自考。2009年,钱敏丹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大专课程。“或许不用多久,我手指的力气也会消失,就只剩下说话的力气了。那时,我还可以用我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帮助那些感到迷惘的人,让更多人积极地面对生活。”钱敏丹说。  那年的自考为钱敏丹破了例:自考办在钱敏丹的家里设了一个特殊的考场,两位老师亲自上门监考,允许钱敏丹以口述的方式答题,由妹妹代为执笔。钱敏丹成功了!3年后,她以高分通过全部13门课程,取得了她梦寐以求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证书。2014年,钱敏丹又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开网店、写自传 养活自己感化他人  钱敏丹曾经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生命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一天晚上,钱敏丹突然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不管怎么动都不听使唤,她仿佛听到了生命正在倒计时。“我开始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如果可能,我得慢慢地去学着养活我自己。”  躺在床上,钱敏丹自学了网页设计,给公司做网站,后来她还学会了在淘宝上开网店。钱敏丹的网店最高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她证明了通过努力自己也一样可以自食其力。  钱敏丹感概,活着真好!依靠仅存的两根手指和手写板,钱敏丹把她的故事写成了一本20万字的自传《活着的100个理由》。许多人被钱敏丹的事迹感动,她也相继受邀到学校、街道、企业等地演讲。钱敏丹不知疲倦地讲了60多场,累计有超过5万观众听到了她的人生感悟。  在常熟的少管所里,钱敏丹告诉这群懵懂的少年:“我被命运剥夺了行动自由,被宣判生命有限,上天给我的判罚比你们重得多。犯一次错没关系,只要不放弃,你们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话音刚落,原本不屑一顾的孩子们竟然落下了悔恨的泪水,他们向这位“敏丹姐姐”保证绝不自暴自弃。  钱敏丹收到来自苏州女子收容所几个失足女子的来信,她认真地回复了每一封信件:“加油,小妹!生活真正的美好不是物质上多奢华,而是心灵上的温暖充实。”她把《活着的100个理由》捐给了西藏希望小学和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希望以此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一些正常的孩子读过了钱敏丹的自传,打电话告诉她“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开通心理热线 帮求助者重拾信心  2015年年初,钱敏丹开通了“敏丹心灵旅”的心理热线,以一名心理咨询志愿者的身份,帮助求助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没想到,这个心理热线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短短几个月来找钱敏丹的求助者就已接近一百人。  前不久,一位叫小慧的姑娘不远万里来到位于常熟的钱敏丹家中,为的就是见一见这位让她重拾生活勇气的“敏丹姐姐”。从小,小慧与妈妈及双胞胎妹妹相依为命。小慧外出打工时,不料妈妈和妹妹相继离世。万念俱灰之时,小慧认识了钱敏丹,钱敏丹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开导小慧。“从我认识小慧以来,她没有一刻不在哭泣,当她离开我家的时候,她笑了,那是她几个月来第一次笑。”  钱敏丹偶然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留守儿童小华,亲情的缺失和对城市生活的陌生让她厌学、沉迷网络。当钱敏丹看见屏幕上一行“面对中考的压力,我真的想过自杀”的字句,她的心都颤抖了。钱敏丹只要看到小华在线便会主动去开导,一下就坚持了两个月。小华起初都不怎么回答,慢慢地,她被这位姐姐的真诚所打动,也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小华告诉钱敏丹,她以后也想做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别人。  面对残疾人,钱敏丹更加感同身受。一名16岁的常熟女孩不慎摔伤导致高位截瘫,钱敏丹把自传送给她看,还鼓励她报名学习轮椅乒乓;常熟支塘镇一位母亲带着她10岁高位截瘫的孩子前来求助,钱敏丹告诉他要和健康人一样去追逐梦想;一名女孩不幸失明,钱敏丹陪她一同感受黑暗……  钱敏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这些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对生活有所期待,它不需要多强大,只需要在自己绝望的时候温暖一下自己就够了。”现在,她“活下去的理由”正激励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如此强大,如此温暖。  作者:倪瑞捷 凌军辉 李光正
本文相关推荐ALS(渐冻人症)的患病原因有哪些?是否遗传,大概能活多久,病人的感觉大概是什么样的。目前能被治疗吗? - 知乎4被浏览376分享邀请回答还没有回答→ 渐冻人晚期的症状,能活多久
渐冻人晚期的症状,能活多久
健康咨询描述:
隔壁的大叔已经换了渐冻症很久了,最近越来越严重,每次看见大婶,都拉着我哭,我想咨询下,渐冻人晚期会怎么样?能活多久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渐冻人晚期的症状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844次
&&&&&&你好,渐冻人至疾病晚期,双侧胸锁乳突肌萎缩,患者无力转颈或抬头,不能吞咽而靠鼻饲进食。呼吸肌一旦受累,即致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无力,常死干呼吸肌麻痹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平均病程4年,20%的患者存活过5年
参考价格:8.6
参考价格:28
参考价格:30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本品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什么是渐冻人 渐冻人王甲病前照片 渐冻人症能活多久
来源:&&&&&
09:01&&&&&
责任编辑:农商行
导读:一种被称为渐冻人症的疾病已夺走王甲这位27岁的青年健硕的体魄、说话的能力与站立的力量,留给他的,仅是一根多少使得上力气的手指,全身瘫痪的他只剩下右手食指力量尚存。渐冻人又称葛雷克氏症,在英国被称为运动神经细胞病,在美国被称为卢伽雷症渐冻人又因
一种被称为&渐冻人症&的疾病已夺走王甲这位27岁的青年健硕的体魄、说话的能力与站立的力量,留给他的,仅是一根多少使得上力气的手指,全身瘫痪的他只剩下右手食指力量尚存。&渐冻人&又称&葛雷克氏症&,在英国被称为&运动神经细胞病&,在美国被称为&卢伽雷症&&渐冻人&又因美国著名棒球明星Luo Gehrig死于此病而称为葛雷克氏症 。
正是因为渐冻人的治疗比较费钱,国外一些民间的公益组织,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募集善款,帮助生活贫困的家庭。冰桶挑战在由美国公益组织发出倡议后,受到了科技界、体育界等诸多社会名流的响应,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被点名参加,不过奥巴马表示,&钱我是会捐的,挑战就算了吧。&
什么是渐冻人 渐冻人王甲病前照片 渐冻人症能活多久 渐冻人症病因 als渐冻人是什么病 渐冻人王甲死了吗
&&&&&&&&&&&&
|||||||||||||||||||||||||||||||||||||||||
&>>&&&&&正文
和时间赛跑的“渐冻人”
和时间赛跑的“渐冻人”
  自从五年前被宣判为“渐冻人”,张红便开始亲眼目睹身体的零部件一个个失灵,从双腿、双臂到咀嚼、吞咽……直至某一天,呼吸衰竭而死。科学巨匠霍金也是位“渐冻人”,而在中国,至少有20万患者。
  经历了悲痛、愤怒、无奈,心情归于平静时,张红决定用理性和智慧去帮助和她一样的患者,让他们从容地走完生命最后一步。
  “亲爱的朋友!您能想象一个思维异常清晰,却全身瘫痪、完全失语、吞咽艰难甚至呼吸困难的人内心的苦楚和无助吗?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这活生生的一幕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患“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又名“渐冻人”)的张红说,她就是其中一位,而在中国,和她一样的人至少有20万。在经历了患病初期的悲痛、愤怒、无奈,当心情归于平静时,张红决定用她的理性和智慧去帮助和她一样的患者,让他们从容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
  张红被“五花大绑”在一张塑料靠背椅子上,从充气颈托里伸出来的头一动不动,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的电脑屏幕。
  面对这个身体像坚冰一样冻住,已经失语的女人,记者有些担心接下来的采访能否进行。
  “现在身体哪里还疼吗?”谈话从这句看似简单的闲聊开始。
  张红顺着声音,微微扭头看了看记者,笑了笑,又继续注视着电脑屏幕。接下来,戴着手套的左手慢慢地推动握着鼠标的右手一点一点地移动,右手的中指滑动着鼠标,点击屏幕键盘输入一个又一个字母:x-i-a-n,“现”……z-a-i,“在”……
  她想说:“现在也比较疼,但自己的耐受力提高了。”但就这么16个字,却用了两分钟。
  其实,除了眼神,张红和外界交流的“工具”只剩下了电脑和这根勉强能动的指头。自从五年前被宣判为“渐冻人”开始,已过不惑之年的张红便开始亲眼目睹自己身体的“零部件”一个一个地失灵,从双腿、双臂再到咀嚼、吞咽……直到某一天,呼吸衰竭而死亡。
  这一切,都将在她神志清醒、思维清晰的情况下发生,也就意味着她将一步步地逼视自己走向死亡。
  每天的轨迹
  日下午,西安南郊一普通居民楼内,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打在白色的床上。
  张红坐在客厅的电脑前,脖子上戴着充气颈托,身子被几条绳子从不同的角度固定在椅子上。电脑屏幕上,QQ对话框不停地闪烁,她则艰难地用屏幕键盘回复着网友的祝福。
  保姆三妹坐在张红的旁边,偶尔露出微笑,一勺一勺地给她喂饭。每次,张红都将嘴张得尽可能大,保姆迅速将饭塞进她嘴里,她再用尚未失灵的喉肌吞咽下去。
  饭是张红80岁的老母亲做的,每天少不了鸡蛋、豆腐、黄瓜、芹菜,有时还有一小碗剥好的虾。84岁的老父亲每隔一天便大汗淋漓地爬5层楼给她送些水果、鸡蛋、点心。
  11月6日,记者再次采访的那天,老母亲知道要停水停电,早上4点多就爬起来,将家人的饭菜先做好,然后再休息会儿,9点又开始给张红做一天的饭菜。为了让菜慢点凉,老人自制了一个小被子,每做好一个菜,就装到盒子里,再放到被子里保暖。她要把所有的菜都做得烂烂的,便于张红吞咽。“有段时间她喜欢吃螃蟹,她妈就把螃蟹的壳敲开,把里面的肉一点点地抠出来给她吃。”老父亲说。“我只负责张嘴,用妈妈的话讲是‘给什么都张嘴’。是的,吃不成再说呗。”张红开玩笑说,有时候,真想把肚子切开,把吃的东西一股脑倒进去,免去大家的辛苦。
  之前至少两年时间里,张红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
  她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每天中午12点左右起床,保姆帮助她上厕所、梳洗、刷牙;下午1点多开始吃饭,一般用2个小时左右。如果边上网边吃饭的话,需要3个小时或更长;下午4点多在电脑旁的沙发上休息2~3个小时,再起来坐在电脑旁吃第二顿饭;晚上十一二点上完网后洗澡,睡觉已经到凌晨的1点或者2点。
  三妹来自陕南,和张红相处了两年多,每天和张红的丈夫轮换着背张红上厕所、洗漱,还帮她抹雪花膏。如今,张红的一个眼神,三妹就能知道她要什么。“有时候给她喂饭,自己坐着都睡着了。”三妹不好意思地笑了,“时间长,如果打扫卫生就不会睡着啦,呵呵。”
  除了这些,互联网是张红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2010年10月,张红开通了博客,一周内,她的粉丝增加到6200人。每次上网,都有很多人给她鼓励,祝福她幸福坚强。虽然无法用嘴说话,但上网交流,让她很开心。
  生病后,张红开始写博客。她的一篇名为《我的路》的博文写了22篇,从童年写到上学、工作、跳槽再到后来生病。写到生病,突然中断了。她的生活不再有实际上的路,电脑、电脑旁的沙发、卫生间,被家人抱来抱去,成了她每天的轨迹。
  我该怎么办?
  对于张红来说,倒霉的日子始于2005年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周末。
  那天,她像过去一样去杭州品茗拜佛,却“发现穿高跟鞋无缘无故地走不动路”,买了双平跟鞋才算解决问题。以后的日子,这种状况越发频繁,到了6月份便开始无故地摔跤,上下台阶也很困难,尤其是下楼梯,更是摔了无数个“屁股墩”。张红说,她家单元门外两阶没有扶手的台阶,竟然成了她“不可逾越的障碍”。
  到底是怎么了?张红到了北医三院、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宣武医院、西京医院、湘雅医院,从运动医学到骨科,从神经外科到神经内科反复检查,最后在协和医院确诊为“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即ALS)。
  这种病,张红当过医生的老母亲都没听说过。医生说,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进而说话、吞咽和咀嚼受到影响;当累及呼吸肌时,患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整个过程,身体就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所以又叫“渐冻人”。患者大多患病3―5年死亡。人们熟知的一代理论物理学大师、科学巨匠霍金就是位“渐冻人”。
  “这病怎么治,需要开什么药吗?”趁着张红在外面给同事打电话,老父亲小声地问医生。
  “这病没法治,开药也只能是‘安慰药’,吃也可,不吃也可,总之治不了病。”医生说,“还是趁早看孩子想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吧。”
  其实,当时的张红对这种病还没有什么概念,直到第一次住院。
  在北医三院,她看到一个患者,躺在那里完全不能动,靠呼吸机和胃管维持生命。护士淡淡地说:“他也是‘ALS’,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我的心一下子收得很紧很紧,沉重得喘不过气来。我也会有这么一天的。”张红说,她当时满脑子都是“我该怎么办?”思想如困兽般挣扎,苦不堪言。
  此前,42岁的张红有一段平凡但积极的人生。1963年生于北京,1970年随工作的父母迁到陕西,取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01年到北京发展,曾任北京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西安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航天某研究所副所长。
  在北京工作的几年里,张红在北京买了房子和车;登过玉龙雪山,也品尝过异域韩国的美味……
  在家里,她有疼爱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姐姐、孝顺可爱的女儿,一切都相当完美,张红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天鹅,过着温暖而充实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ALS。
  沟通成了她和家人之间
  最大的障碍
  确诊之后,张红的身体每况愈下。2006年初,她的右腿变得僵直,瘸了,右手感觉无力;4月,她停止了工作,因为“再待下去就成累赘了”。
  5月,她开始拖着残疾的身体四处求医,河北、陕西、山西、广东等地都走遍,却没找到能够救她的医生。
  那年年末,她开始四肢无力,双腿僵直痉挛,走路需人搀扶,说话断续无力。她选择回到父母身边,也就是那个时候,她第一次领教了什么是饱受折磨。她在博客里写道:两条腿不停地“强直性抽筋”(我自己发明的非医学术语);全身疼痛不止;整整两个月几乎不能入睡,尤其到了夜晚,我和保姆看着表,一分一秒地捱着盼天亮,“姐,你最长一次睡了20分钟。”保姆每天给总结。我甚至打算切断两只脚的跟腱,就不会再抽筋了,我实在受不了啦!……
  2007年夏天,她不会翻身了。她戏谑自己是名副其实的“黄世仁他妈”。起初,保姆帮她翻身还比较容易,只需把她的身体侧翻过来,剩下的胳膊、腿、头自己可以对付。可渐渐地,胳膊、腿都“叛变”了,保姆帮助把身体侧翻过来,但手脚硬是不跟着“走”,不那么听话地留在原地。
  张红说,她这才觉得:自己“领导”自己的“零部件”是多么惬意。“幸亏我尚能够只言片语地告诉保姆,把手‘领回来’放在哪儿,‘找到’脚后如何处置!悟性好的保姆只需‘劳’我‘指导’三天,即可独立操作。”
  可半年后,她连这点也做不到了。她开始舌肌无力,说话变成了“单字”或“双字”。到了2008年末,她已经完全不能说话了,甚至连咀嚼、吞咽也开始出现问题。
  家人都没来得及适应她的变化,母亲说:“你说能怎么办?她脑子清醒,但是不能用手,不能用嘴巴,着急的时候,只能乱喊乱叫。”
  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到来,沟通成了她和家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她在博客里写道:一直以为自己的内心丰富得足够对抗ALS带来的瘫痪、无言和疼痛,但是当为亲人所不懂,被身边人误解时,仍会出现短时的崩溃,一时间只有一个念头,“求求你们让我死了吧!”因为不能表达,在场的人或关切或不屑或鄙视,“别闹了好不好?这样折腾对你有什么好处!”
  张红说:“我所谓‘闹’的极限无非是甩开腮帮子肆无忌惮地大哭而已,如果能像健康人不痛快时摔门砸盆或者干脆宣泄一通,俺就不是‘渐冻人’了。”
  害怕哪天再也按不动鼠标
  经历了患病初期的悲痛、愤怒、无奈,当心情归于平静时,张红突然发现,“理性和智慧也回归了”。
  有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36岁体重只有18公斤的艾米,却用一根手指成为优秀的动画师。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她,她决定“运用智慧去抗争”!于是,她开始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能放纵自己浪费已经不多的时间”。
  第一件事便是编写《ALS患者家庭护理手册》。“因为身在其中,我了解患者的心态,我知晓亲人的情感。”张红说,她想为那些与死亡做斗争的ALS病友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和行为上的帮助。
  2008年12月,张红开始编写《护理手册》。她在前言里写道:“我只想让我的病友能够从容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
  编书时,张红每天平均在电脑前花6~8小时,以每分钟5~6个字的速度不停地打字。她不敢懈怠,“因为害怕突然哪一天再也按不动鼠标。”
  第38天,初稿终于完成了。在手册里,张红从认识疾病、患者的态度及家人的关爱、患者的日常护理、饮食与治疗、按摩与锻炼以及自己的治疗心得等几个方面对ALS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参考和护理方法。“好好活着,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张红对每一个病友的鼓励。
  后来,这本总共5万字的《ALS患者家庭护理手册》付梓出版了。张红自费印刷了3000册,通过中国医师协会送给ALS患者及其家属。更让她高兴的是,《护理手册》跨越台湾海峡,参加了两岸“渐冻人”的交流。
  2009年5月,张红开始给监狱的服刑人员写信,鼓励他们好好改造。信写好后,用打印机打出来,让爱人或者保姆帮忙寄走。
  张红的坚强感染了很多服刑人员。“每次给姐写信,就有一个愿望,希望姐多注意身体,保重身体,好好养病。日后弟出狱后,还想带姐去西藏布达拉宫看雪山呢!”一位服刑人员在给张红的信中写道。
  今年3月,她在网上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服刑人员读的书籍,购买了200本捐赠给他们。“因为有很多人给我打电话、留言表达爱心,我好感动。想着我不能一个人独享这些爱心,就想到了监狱。”
  和时间赛跑
  在为数不多的时日里,张红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有生之年能为生活困难的病友募捐20台呼吸机。
  在日本和台湾,因为使用无创式呼吸机,“渐冻人”患病后平均能活到10年。而据张红了解,目前在中国医师协会登记的“渐冻人”有3000人,这也只是全国病友数量的1.5%;实际的患者或许有20万,可能更多。但很多患者因为生活困难买不起呼吸机而生命提早结束。“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因为没钱治疗,2009年去世了。”张红说。她下决心为贫困病友募捐购买呼吸机,她算过,购买20台呼吸机需要60万。
  日,张红写了一封募捐倡议信。她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您能想象一个思维异常清晰,却全身瘫痪、完全失语、吞咽艰难、甚至呼吸困难的人内心的苦楚和无助吗?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段摧毁,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简直能把人逼疯!这活生生的一幕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但倡议信已经发了半年多了,没有募捐到多少钱。她也想借助媒体,“抛头露面、丢人现眼,在所不惜。”
  最近这段时间,张红正抓紧时间修改和完善《ALS患者家庭护理手册》。她想在好友中组织有心理学、护理、医疗背景的人成立一个爱心团队,以便能够系统地帮助病友;她还想和中国医师协会一起建立“渐冻人”基金……
  “我也希望有人给我捐款”,张红说,“我想建立一个渐冻人工作室,我一个人的力量单薄,建立家庭护理网站和经营淘宝网店,这需要花钱啊。”她希望有计算机和医疗背景的专业人士能够有偿地帮助她,“我可以做到每一分钱都有去处,每个月给捐款人提供报表,要对捐款人负责。”
  记者最后一次采访离开时,天色渐晚,房间里开始暗了下来。沙发上,张红戴着呼吸机静静地睡去,输液吊瓶里的药水慢慢地流进她的身体,只有制氧机里的水汩汩地响着。
  张红在博文里说,她想活到50岁,而她今年47岁,剩下这三年时间,要想实现这些愿望,她必须和时间赛跑。。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渐冻症早期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