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儿童哮喘喘病是什么意思啊

什么是小儿哮喘啊,和哮喘病一样么?
什么是小儿哮喘啊,和哮喘病一样么?
孩子突然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有时候还会出现咳痰的现象出现喘息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呼吸疾病、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擅长: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擅长:哮喘、肺气肿、呼吸疾病等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青少年成长期心理疾病,婚姻危机,轻微抑郁和躁狂症。
&&已帮助用户:5807
健康指导:你好,小儿哮喘和过敏性哮喘几乎症状差不多,只是处于初级状态,幼儿哮喘积极治疗有可能在青春期结束前治愈,如果不能治愈将成为终身性顽疾。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小儿肺炎
&&已帮助用户:19001
问题分析:这类是一个病,小儿哮喘,其实就是说小孩子的哮喘,这个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这个病可以表现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发作,这个情况,需要积极治疗。意见建议:很多时候,这个病是因为过敏因素引起的,需要查过敏原,在食物中避免吃鱼和虾之类易过敏的食物,这个病在急性期发作的时候,需要选择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职称:二级营养师
专长:健康减肥、美容瘦身、健康管理
&&已帮助用户:5014
健康指导: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 会反复发作 只能通过正规的治疗来控制 哮喘发作症状有呼吸困难 咳嗽 呼吸生很大 有轰鸣声 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有很多 伤风 受凉引起器官收缩
长期感冒 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都会引起哮喘
问一年内喘了三次被诊断为儿童哮喘
职称:三级营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
&&已帮助用户:93121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1.核桃仁:取核桃仁1000克研细,补骨脂500克为末,蜜调如饴,晨起用酒调服一大匙。不能饮酒者用温开水调服,忌羊肉。适用于肺虚久嗽、气喘、便秘、病后虚弱等症。   2.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研细,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两次温热食。能宣肺化痰、止咳定喘,为治咳喘之良药。   3.糖水白果:取白果仁50克,小火炒熟,用刀拍破果皮,去外壳及外衣,清水洗净切成小丁。锅洗净,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煮片刻,入白糖50克,烧一沸滚,入糖桂花少许,即可食用。   4.蜜饯双仁:炒甜杏仁250克,水煮一小时,加核桃仁250克,收汁,将干锅时,加蜂蜜500克,搅匀煮沸即可。杏仁苦辛性温,能降肺气,宣肺除痰。本方可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问小儿支气管哮喘食疗
专长:梅毒、淋病、湿疹
&&已帮助用户:221957
你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食疗:(1)患儿可多吃一些润肺化痰的食物如百合、白木耳、柑橘、萝卜、梨、藕、蜂蜜、猕猴桃等(2)哮喘发作时出汗多进食少使患儿失去较多的水分所以患儿要多饮水还有利于稀释痰液使痰易排出(3)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炎症修复及营养补充如蛋类、牛奶、瘦肉、鱼等脂肪类食品不宜进食过多(4)增加含维生素多的食品如各种水果、蔬菜*你好食疗可选用南瓜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等功能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病症每周2-3次可熬粥食用易于消化
问小儿哮喘的症状与预防
专长:颈腰椎病、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0
你好 严重病例,可表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语言不连贯。如完全不能说话或意识丧失,则为哮喘危急状态,可迅即危及生命。
问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专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27303
您好小儿支气管哮喘想要彻底根治首先要积极控制感染促使排痰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室内空气补充负离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及过敏原可预防或减少本病发生
问哮喘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啊?
专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219331
病情分析:哮喘发作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主要是由于气道的内壁肿胀,分泌物增多,环绕气道的平滑肌收缩,而使支气管径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哮喘发作时,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而肺内常有过多气体贮存而呼不出来,所以还能引起胸部饱满、肺气肿。意见建议:哮喘病人因吸入一些致敏原,如屋尘螨、动物的毛发等,而引起气管过敏反应。病人往往有鼻过敏(如鼻痒)、眼发痒、皮肢过敏的症状。
问儿童哮喘要怎么治疗才比较好?
专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220665
你好, 急性发作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多吃水果,避免吃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海鲜、虾、蟹等。大便要保持通畅,如有便秘,可冲服蜂蜜水或使用润肠通便药物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使患儿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由于每个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特点不同,在饮食上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健康儿吸入带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
哮喘疾病患者除了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外,科学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每日在线答疑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哮喘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
12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2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2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0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4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驱痨补肺,镇咳祛痰。本品主要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
参考价格:¥12.4
本品适用于 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
参考价格:¥26儿童哮喘病的饮食宜忌
  现在有很多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成为了每一个家庭都很关注的一个对象,小孩的身体健康,生活节奏和饮食起居成了很多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由于现在的空气污染严重,导致很多的小孩患有呼吸道的疾病,也是小孩子期间会患有的疾病,那么,对待哮喘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以及在上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就是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儿童小儿患有哮喘吃什么好
  1、蜂蜜生姜汁
  我们需要用30克的生姜和50克的蜂蜜。将生姜捣烂了取其汁液与蜂蜜一起搅拌均匀,分为3次用开水进行冲服。这种适用于寒性的哮喘疾病。
  2、南瓜蜜糖
  取南瓜1个,蜂蜜50毫升,冰糖30克。先在瓜顶上开口,挖去部分瓜瓤,纳入蜂蜜、冰糖后盖好,放在盘中蒸1小时即可。适用于寒性哮喘。
  3、鲜芦根粥
  取新鲜芦根150克,竹茹1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将鲜芦根切碎洗净,加水与竹茹同煮2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冰糖食用。适用于热性哮喘。
  儿童哮喘不能吃什么
  1.奶及奶制品
  对待儿童的过敏性的哮喘我们不可以选用牛奶。因此,对于需要进行乳类喂养的婴幼儿来说,应该积极主动的主张进行母乳的喂养,以减少牛奶在喂养的过程中所引发的过敏性的哮喘的发病机会。
  2. 海产品及水产品
  这些食物的致敏原通常耐热,其熟食品也常常诱发过敏性哮喘,特别是食用不新鲜的海产品可使过敏性哮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要尽量避免食用。哪些海产品是过敏性哮喘患者不能食用的?
  3. 部分水果
  少数水果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如桃子、苹果、香蕉、草莓、樱桃、椰子等,虽仅为个别情况,但亦应提高警惕。
  4. 鸡蛋
相关阅读推荐:
日常生活中榴莲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相信大家都知道,晚餐要吃得清淡、少量,而且晚餐对...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觑,...婴幼儿哮喘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婴幼儿哮喘
喘息是婴幼儿罹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的炎症,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粘液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
婴幼儿哮喘概述
大多数婴幼儿喘息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关,最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研究发现,某些婴幼儿可能仅有单次、轻度的喘息,持续2-3天,常是由于首次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细支气管炎症。另一些婴幼儿,可能每次受凉后即有喘息发作,需每月住院;其中部分(约30%~40%)患儿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喘息并最终演变为典型。
婴幼儿喘息伴发临床常见。由于症状的反复发作,可干扰患儿睡眠和白天的正常活动,包括运动和游戏,并是监护人旷工的常见原因,因此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统计,5岁以下儿童受累者估计有1300万,因喘息或而住院者达164,000人次,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细支气管炎症的特征性表现包括有肥大细胞、、单核/、、嗜酸粒细胞等许多和它们所分泌的细胞组分参与的炎症以及支气管高反应。由于浸润,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上皮剥脱和破坏,进而导致基膜下胶原沉积,杯状细胞增生和平滑肌肥厚。这些形态学改变可能不完全可逆并可能导致。因此强调对婴幼儿喘息必须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
婴幼儿哮喘流行病学
据英国一份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婴儿人群中约30%在出生后头一
婴幼儿哮喘图片
年中至少有一次喘息发作,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和暴露于吸烟环境。美国 Tucson 的一份调查,同样提示了全部儿童中约20%以上在出生后头一年中至少有一次伴喘息的下呼吸道疾病,其中60%被证实是由于,以最常见,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我国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有84.8%的患儿在3岁以内起病。被筛查出的患儿中,婴幼儿哮喘占25.4%。2000年的全国第二次0~14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婴幼儿哮喘占哮喘发病总数的11%。
伴喘息的下第一个发生高峰在生后2~4月龄,6月龄以后显著减少,与等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相同。大多数(约60%)早期儿童阶段有喘息症状者,在学龄前期6岁左右症状可消失,。仅部分(约40%)儿童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喘息。有遗传性过敏体质背景以及在婴儿期多次发作而必须住院的重症患者是发展为持续性喘息或是的高危因素。但是,大部分喘息症状已消失的儿童,尚可能持续存在轻度的支气管高反应,其肺功能也可能持续降低直至11岁左右。对青春后期及成年早期的随访研究也提示若在生后头2年中有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者,更容易出现清晨咳嗽症状,肺功能常轻度降低。我们曾对年间曾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访发现于出院后曾反复喘息发作者占29%,已被确诊为者占17%。
婴幼儿哮喘病因学
许多潜在因素可影响的发病,这包括婴幼儿出生前、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的影响。出生前的高危因素有基因遗传、宫内过敏原暴露、母亲吸烟、母亲及胎盘免疫功能改变等。出生时的易感因素则有关于的处理,例如前列腺素、激素以及其它药物的应用和是否早产等。出生后的发生与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呼吸道感染、早产儿肺部疾病以及伴有婴儿期肺功能下降的下呼吸道病变等均相关联(表1)。我院曾测定新生儿脐血IgE同时调查其一级、二级亲属过敏性发病情况,并随访婴儿至1岁,发现婴儿的双亲或上代亲有患哮喘或、、或曾发生者,该婴儿的脐血IgE多数升高,生后1年内出现和/或鼻炎者较多。瑞典学者曾对一组双生子进行研究,发现发病一致率以单卵双生子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分别为19%和4.8%。
表1早期婴儿喘息与晚期儿童喘息并不完全相关
婴儿期喘息
学龄期哮喘
暴露与吸烟环境
接触空气中过敏原
婴儿奶方喂养
低出生体重
婴幼儿哮喘早期征兆
婴幼儿是指3岁以下孩子的哮喘,在儿童哮喘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影响有针对性的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婴幼儿,侯伟副教授指出:应根据疾病特点尽早确诊并规范治疗,否则随孩子年龄增长,治愈机会将越来越小。而儿童哮喘又有以下特性,家长需要注意:
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诱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即1~2天的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咽喉疼痛及咳嗽,症状以晨起及活动后较重。随后即出现喘息,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也增加,多不伴发热症状。
2、婴幼儿哮喘发作时多有紫绀及鼻翼翕动,呼气延长不像年长儿童那么明显,听诊肺部可闻及,但其喘鸣多较粗短、低调,常同时有。
3、患儿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儿虽有喘息,但一般情况仍较好,食欲及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但有的患儿、喘息,每年发作5~8次以上,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需静脉输液或住院治疗,有时喘息持续较长时间,可达2~4周,喘息难以控制。
4、常用平喘药对婴幼儿的治疗效果不好,常需应用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
5、在诊断婴幼儿时应特别注意家族及个人特应性病史。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或患儿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则患儿发生哮喘的几率明显增加。
6、若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及时给予正规合理治疗,患儿的病情可获良好控制,随年龄增长,免疫力提高,呼吸道感染次数逐渐减少,多数哮喘患儿到3~5岁后可停止发作。
婴幼儿哮喘分类
喘息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婴幼儿,远期可能显示不同的疾病转归类型。Tuscon儿童的呼吸研究中心的一个大的,纵向的儿童呼吸病分析,确定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不同转归类型,总结于表46-22。如表46-22所示,参于该研究的儿童51.5%从不喘息,19.9%有暂时性婴儿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年有喘息但在6岁时不再喘息,13.7%有持续性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 年有喘息6岁时仍然有喘息,以及15%有晚期喘息(定义为生后头3 年无喘息,但6岁时出现喘息)。
患暂时性喘息之婴儿在婴儿期肺功能显著降低。患持续性喘息或晚期喘息之儿童,其于婴儿期的肺功能与从不喘息的儿童相似,无明显降低。在6岁时,早期暂时性喘息儿童的肺功能显著低于从不喘息之儿童,而持续性喘息的儿童肺功能则已降至各组中的最低者。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考虑是由于患有暂时性早期喘息的儿童的支气管肺发育相对较差,致使生后早期出现喘息。当支气管肺随年龄增长而发育渐趋完善时,这些儿童很少会在期间再发生喘息。作为对比,那些患持续性喘息的儿童在出生时,其气道功能正常,但随时间推移而恶化,表现了慢性气道疾病过程的影响。随访研究提示持续性患儿血清IgE水平增高、g-干扰素产生减少支持了上述解释。
表2,婴幼儿喘息的分类和特点
肺功能(VmaxFRC)
425(51.5%)
164(19.9%)
113(13.7%)
124(15.0%)
意图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区分暂时性喘息抑或持续性喘息尚存在问题。因为在婴幼儿期进行肺功能测试有很大困难;同时,目前还没有可靠的遗传标记物可作为确定持续性喘息的金标准。然而,若联合应用临床和生化标记物,如血清IgE水平升高、出生后第一年有和(与上呼吸道感染不相关)、因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而需住院以及在6 岁时通过肺流量计测定提示肺功能减低、有和/或过敏家族史特别是父母有哮喘史以及围产期过敏原或被动吸烟暴露等有助于对持续性喘息的预测。
Tuscon儿童研究中心曾创立用以确定反复喘息婴幼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指标,该标准总结于表3。
表3:确定的临床指征
1.医生诊断父母患有哮喘
2.医生诊断患儿有异位性皮炎
1.医生诊断患儿有过敏性鼻炎
2.非感冒引起的喘息
3.嗜酸粒细胞≥4%
★ 预测的严格指标:早期反复喘息 +主要指标2项 或次要指标3项中2项。
★预测的不严格指标:早期喘息 +主要指标2项中1项 或次要指标3项中2项。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严格的指标包括在生后头3年中反复喘息加上另一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或湿疹史),或3个次要危险因素中的2个(嗜酸粒细胞增多、非感冒所致喘息和过敏性鼻炎)。
不严格的指标包括生后头3年任何一次喘息加上述相同的危险因素。
应用这些指标发现:6~13岁时有症状者,不严格指标的儿童有59%、严格指标阳性的儿童为76%,严格指标阴性的儿童95%以上在6~13岁时不发生哮喘。应用这些指征可正确、合理地预测以后的发生。
婴幼儿哮喘婴幼儿哮喘的症状
婴幼儿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短促和胸闷。伴随症状有疲劳和夜间觉醒。可有喂养困难以及吸奶时喘鸣。较年长的幼儿可能逃避运动和游戏。诱发因素通常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环境刺激物和暴露:运动,过强的情绪表达如大笑和大哭是其激发因素。并可能由于同时存在但尚未经诊断和/或治疗的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和胃食道反流等而导致
一、 鉴别诊断
婴幼儿中反复发作性咳嗽和/或喘息并不都是因为,为避免对这些婴幼儿作不恰当的长期哮喘治疗,诊断应谨慎。尤其是对那些发作年龄早,生长发育落后,喂养时呕吐,或伴有青紫和/或趾,对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抗炎剂治疗效果差的患儿,更应及时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一)与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首先,婴幼儿必须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其特征见表4。尽管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是最常见的症状,但最重要的仍是听诊时可有细湿罗音或,呼吸急促并伴(肋间凹、锁骨上凹和胸骨下凹),鼻翼扇动,或呼气时呻呤。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体征见表4。
表4;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特点
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过敏原,运动。
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病毒
2岁左右50%,5岁左右80%
是(特有的)
70%(&2次)
过敏原或运动可诱发
上呼吸道感染的伴随症状
过敏和哮喘家庭史
&2次以下发作之儿童少见
伴有病毒感染时,体征类似毛细支气管炎,
不伴有病毒感染时,可闻及高音调的呼气性喘鸣。
吸气时可闻及细的、捻发音和粗罗音伴呼气时喘鸣。
并存过敏表现
升高(如果过敏)
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
好(特点)
不反应或部分反应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二)与其他原因的喘息及其伴随症状和体征的鉴别诊断(见表5):
表5有助于鉴别诊断之伴随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
伴有喘息的疾病婴儿 年长儿
大血管畸形,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生长发育差
纤维囊肿,气管食道瘘,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纤维囊肿,慢性过敏性肺炎,a1-抗胰蛋白酶缺乏,支气管扩张
伴喂养因素
气管食道瘘,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
环境激发因素
哮喘,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急性过敏性肺炎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哮喘,异物吸入,
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过敏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急性过敏性肺炎,
喉气管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哮喘,喉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或支气管不张,大血管畸形,喉气管支气管炎
异物吸入,喉气管支气管炎
纤维囊肿,支气管不张,BPD
摘自: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注:1伴吞咽困难或气管食道瘘而有吸入者常有喂养时窒息和咳嗽的病史。
2喂养时常有呕吐或激惹则支持胃食道返流,
3异物吸入常见于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发生在婴儿期,症状常表现为突然发生。
4反复喘息的患儿尚可能存在或纤维囊肿,都伴有生长困难和反复感染。
5伴有气管的结构缺陷的症状,包括气管支气管软化,是在婴儿早期出现并常在哭吵或喂养时突然发生。
6常在早期婴儿时出现喘息并可伴有喂养困难。
7纵隔肿块的外源性压迫气道,在任何年龄组包括婴儿都能导致喘息。
8患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可有反复、严重或异常的感染,由于肿大心脏的压迫气道以及肺充血而导致喘息以及喂养困难和青紫。
(三)鉴别诊断时应包括的检查
体格检查能界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体检发现同时存在过敏性和/或过敏性鼻炎则支持的诊断,但是不一定能排除其他疾病。例如,任何一个儿童有鼻息肉,应注意对纤维囊肿的考虑。同样,反复感染的病史应考虑作免疫学评估。
检查常可提供有用的线索,例如:胸廓前后径增加提示由于或纤维囊肿导致的慢性,胸廓不对称则提示异物。,听诊闻及具特征的及局限性喘鸣音有诊断价值:弥漫性或散在性,多音调的呼气性喘鸣提示;局限性单音调、吸气性喘鸣则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气道压迫。
有助于确定喘息的鉴别诊断范围,表6所列为选择性,
表6 评估喘息的选择性
选择性诊断试验
免疫球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
先天性心脏病
胸部X 线, EKG, ECHO
胸部X 线,吞钡,ECHO, MRI
吸气/呼气胸部X线,内镜
胃食道返流
PH探测器,内镜,上消化道造影
支气管扩张剂试验
摘自: Gentile et al 57th AAAAI Annal meeting 2001
有学者曾检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后血清ECP值并观察其与该患儿以后喘息反复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共入选患儿94例,结果发现S-ECP≥8μg 25例 占27%, 反复喘息发生率为76%,S-ECP≥16μg 14例 占15%,反复喘息发生率为86%,提示该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喘息患儿的评估,S-ECP升高的病例,应作为高危婴儿而纳入长期管理。
预期将来发展各种诊断技术以帮助婴幼儿的诊断。近期发展的非损伤性肺功能测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其他可用的包括基因标记物如细胞因子基因型和非侵入性技术测试气道内和水平。婴幼儿诊断的进展需要医生能更早期的正确诊断和积极抗炎治疗。
婴幼儿哮喘治疗
关于对婴儿或反复喘息的治疗很少有报道。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组别:由于所致喘息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喘息。前一组的病因与成人和年长儿相似,所提供的指南也可推荐相同模式的治疗,包括ICS。在后一组中,反复病毒感染是诱发最常见的原因,有关研究尚很少。详细的治疗计划可见扩展阅读。
(一)对小婴儿的治疗
某些新的有效药物提高了对小婴儿哮喘的治疗能力,并向现有的指南和有关于治疗运算法则的地位挑战。例如,近来已证明某些应用于成人和年长儿的药物可用于年幼儿,这些药物有利于填充以前存在于患儿中为控制治疗所必须做的选择和FDA没有正式批准之间的差距。新的选择包括各类ICS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那些被认为用以控制治疗婴幼儿持续性的药物。
显然,为了能从应用ICS得到最大的好处,不但包括适当药物的选择和了解利/ 弊信息,也涉及到合适年龄的合适装置的选择,以使药物能最好地输送至下气道,在婴幼儿中这些问题更重要。目前ICS已被建议用于治疗小婴儿的持续性。布地奈德雾化悬液是第一个最近被FDA批准的可用于4岁以下幼儿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临床研究已证明在1岁左右的儿童中应用既安全又有效。起始用药剂量不必低于预期用于年长儿和成人的量。效果优于雾化吸入色甘酸钠。许多极年幼的患儿能接受每天一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其依从性超过色苷酸钠(每天需3~4次用药)。
有关于ICS的安全性,在成人和年长儿乃至小婴儿均需考虑,一般,在药物的输送和是最优化的对照设置情况下,曾观察到对患儿的生长有一小的(&1cm),暂时的(限于第一年)、短期的影响,这些观察也包括了小婴儿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应用。一些双盲、对照、多中心的研究证实:不管ICS如何应用,患儿最终可达其最后预计的成人身高。 然而,尽管有这些可靠的信息,我们仍必须在ICS的收益巨大及其虽然小、却是肯定有风险之间搞平衡,尤其是在婴儿这一年龄组。
安全性只是通过生长监测的方式管理。应和父母/病人交流有关可选择的治疗途径,如应用“”、和“减少激素用量”的最佳措施(如:控制吸烟/环境过敏原、接种流感疫苗、检出和治疗共存疾病《胃食道反流、鼻炎/鼻窦炎》和适当应用联合治疗)。
婴幼儿应用ICS 抑或非 ICS?该问题已通过CAMP研究:1,041例轻~中度哮喘患儿,用布地奈德400mg/天,或尼多克罗米8mg/天,或安慰剂。布地奈德吸入组的住院次数、急症次数、需要用急救用沙丁胺醇以及泼尼松冲击的次数等均为最佳,并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二)对反复喘息婴儿的治疗
患有反复因诱发喘息的婴儿组成了最困难的治疗组并包括到预防。最近的研究提示其病理机制可能与不同。对一组患有严重的学前儿童研究中发现,其发作前几乎均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常必须住院。在出现最初症状时,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同时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结果提示:在口服泼尼松龙的一-组住院率减少90%。另有报道:对因病毒诱致急性哮喘发作在 出现最初症状时,应用大剂量吸入性二丙酸培氯米松(每次750mg, 每天3次,共5天)获得成功。最近的研究是应用吸入性布地奈德,结果支持了上述的观察。但另一些研究报道则认为:对患有病毒诱发的学前儿童应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每天400mg)吸入治疗,未能显示任何改善,最近的一些研究是规范应用二丙酸培氯松吸入治疗(400mg/天,用6个月),对学龄儿童中伴有病毒感染的喘息发作,仍未能提供临床上显著的改善,只是肺功能有好转。另一项前瞻性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当喘息婴儿存在中度细支气管阻塞危象时,应用氨茶碱静注与常规应用雾化吸入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静注相比,疗效增加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对于与相关的喘息婴儿,无论是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静注或吸入,以及或是应用氨茶碱静注,其疗效均不能完全肯定,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但是,如果给予因喘息而住院的婴儿早期抗炎治疗,有助于降低以后发生反复喘息和的风险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提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抗炎药(如布地奈德或色甘酸钠)16周,一年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45%,未用药组则为61%。另一项同样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对反复喘息发作婴儿应用大剂量布地奈德短期雾化吸入以快速诱导临床反应,结果发现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可获迅速、显著的改善,临床反应出现的平均时间为3天。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则报道早期给予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1 mg 一天三次,共7天,或0.5mg 一天两次共2个月,2年后,其发生的风险率分别为16%和12%,而对照组则高达37%。
当今对&4岁儿童控制治疗选择的考虑:是否有给予未患儿童不恰当治疗的危险?该可能必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应该认为有危险,因为按指南规范治疗应该是很安全的。一般可在最初治疗一定时间后,若不再出现喘息等症状的反复发作或急性加重的证据时,即予以阶梯式减量和停药,最后,没有的儿童应停止控制治疗。
由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原因,常导致需急症治疗和住院,近年来,儿科哮喘病例数增加,死亡率也增加。婴幼儿喘息的正确诊断依赖于症状,而且,大多数儿童在2岁以前就出现症状,由于缺乏明显的标记,很难估计各例儿童的预后;然而,呼吸道症状开始在早期婴儿阶段、或持续至3~4岁与将来患显著相关。的炎症本质要求对所有患持续性哮喘的病例常轨应用吸入治疗,研究提示早期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并可预防在后期更严重的哮喘和不可逆的气道阻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哮喘有什么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