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脊正骨和整脊有什么不同一样

毛氏扶阳整脊网
景岳保健按摩部
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正脊中心(景岳保健按摩部)
淄博市桓台县槐荫路54号东&&&&&&&
&&&&&&&&&&&&&&&&&
(农贸市场街西侧)
&桓台县卫生街红十字会门诊
(卫生街东段肺科医院西)
&8222417&&&&&&
毛氏祖传正脊部&&&&
(卫生街中段)
&&&&一;&腰椎检查:
&正常脊椎有四个生理弯曲,脊椎活动度为:颈段前屈后伸45°,左右侧弯也达60°
,腰段在臀部固定条件下前屈后伸45°,右左侧弯各30°,旋转为45°&&.&重点查看是否有脊柱畸形,&棘突的压痛、叩击痛及椎旁肌肉压痛.&&&&&&&&&&&&&&&&&&&&&&&&&&&&&&&&&&&&
&&&&&&&&&&&&&&&&&&&&&&&&&&&&&&&&
&&&&&&&&&&&&&&&&&&&&&&&&&&&&&&&&&&&&&&&&&&&&&&&&
检查脊柱侧弯,生理曲度改变,腰功能检查示前屈障,后伸障,侧弯障,棘突偏歪,椎旁压痛,棘间压痛,放射痛,叩击痛,皮肤感觉改变,膝反射改变。特殊检查阳性率: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仰卧挺腹试验,仰卧屈颈试验,坐位屈颈试验,侧弯僵硬试验,臀中压迫试验。
     
脊柱外观检查 包括正后方外观与侧面外观。正后方外观主要通过观察患者侧弯畸形来了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邻关系,而侧面外观主要通过观察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来判断突出物的大小及症状的轻重缓急。
腰功能检查 腰突症患者腰部是前屈受限还是后伸受限明显,观察到当突出物不大,硬膜囊受压明显,或硬膜囊周围尚有较多脂肪间隙时,患者以前屈受限为主;当突出物较大,硬膜囊周围脂肪间隙明显变小或黄韧带肥厚致相应的椎管狭窄时,以后伸受限为显。通过观察腰椎向健侧弯痛还是向患侧弯痛,可判断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还是外侧;如向两侧弯呈交替障碍,一般提示中央型突出,若向两侧弯均障碍,表示突出物较大,顶起神经根或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本检查是腰突症的一项特征性试验。检查时应先作健侧抬腿后作患侧检查,当健侧抬高引起患侧痛,提示突出物紧靠神经根腋部,或突出物较大;如健侧抬腿引起健侧痛,提示中央型突出,若健患侧抬腿呈交替阳性,表示突出物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这一点对术前诊断很重要。一般抬腿角度越小,则突出物越大,神经根水肿及粘连越广泛;如果直抬阴性而加强试验阳性,则可考虑突出物不大,神经根受压不重或中央型突出或慢性缓解期病人。因此可以说加强试验比直抬试验更实用。它的价值还体现在排除肌源性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屈颈试验 屈颈试验的机理是通过牵拉硬脊膜和脊髓而刺激神经根,因此牵拉的张力与阳性率是成正比的,根据牵张力的大小,本试验可分四步:(1)仰卧位屈颈试验,(2)坐位伸膝试验,(3)坐位伸膝屈颈试验,又称坐屈试验,即Lindner氏征,(4)坐位伸膝屈颈屈踝试验,又称坐屈加强试验。本试验对中央型或中央旁型突出而无明显神经根刺激症者很有诊断意义。
膝踝反射检查 本检查对定位诊断有相当的可靠性,但阳性率低下,操作时要注意生理性反射迟钝或亢进的存在,要双侧比较,反射的不对称性才是神经损害的指征。
皮肤感觉检查 本检查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定位诊断上,如果患者多处皮区感觉改变或双侧改变应考虑中央型突出,本检查需注意患者的主观麻木与客观麻木同样有诊断价值。
&&&&&俯卧位检查
&&&&&棘突偏歪与压痛检查:棘突偏歪应与椎旁阳性反应物结合起来才有临床意义。如棘旁压痛,指下有条索状,肥厚感,饱满感等,它与椎旁压痛检查的结合有很高的定位诊断价值。而臀中肌及坐骨神经通路处的压痛检查则对定性诊断有帮助。
&&&&&&胸腹垫枕试验 该试验价值主要体现在鉴别椎管内外病变。
&&&&&股神经牵拉试验 本试验是发现高位腰突症的一个主要方法。若配合膝反射检查,往往可大致作出判断。
&&&&&腰突症的临床检查方法虽多,但实际上很多检查是机理相同,仅是方法不同而已。如拉塞克氏征与直腿抬高试验,坐骨神经牵拉试验与屈颈试验等,而有的检查不易到位或易引起不适而不大被临床采用,再如颈静脉加压试验,对一些年老或高血压病人易造成出血,也不太被临床采用;基于这些原因,本课题的开展就是希望在众多检查中,筛选出一套既简洁又全面,操作方便,诊断准确且具有一定鉴别意义的检查方法,临床若能系统检查,一般可大致判断椎间盘有无突出、突出的节段,方位,大小及神经根、硬膜囊受压情况等,对腰突症的早期诊断,防治方案的选择有现实意义。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除检查脊椎外,还应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着点是否劳损。
  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步确定.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1 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等病症。
2 分析椎间关节错位的部位,方向(类型)、有椎间盘突出者可行CT检查
3 分析椎间盘变性程度(早期及中期者可通过牵引下正骨法治疗),骨质增生部位与症状部位的关系。
4 观察椎间关节有无炎症,骨质松疏及钙化部位。
不宜治脊疗法治疗者: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局部有化脓病灶,有出血倾向及各种危重病人。一步:神经定位诊断,即症状定位诊断。询问病情时,根据其主要症状表现的部位,分析属于哪个椎间和哪种病理变化,作出初步定位: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定位,例如沿尺神经区麻痛者,应以C6~T2椎间为发病范围;大腿内侧疼痛,以内收肌群痉挛为主要症状者,闭孔神经是L2~4椎间范围;
有内脏、器官病症者,按交感神经节段判断。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交感神经节段以T5~T8椎间为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C4~C6椎间为主,并注意颈部交感神经节相关颈椎,如颈上交感节属C1-3横突前;
症状只在脊柱局部周围的,按局部肌肉、韧带和相关的脊椎为主;无上述三项症状者,按动脉供血范围,淋巴循环,交感神经支配范围作分析,是脊椎直接伤害血管、淋巴管,或因交感神经受脊椎伤害而致病,例如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应定位椎动脉第2、3段的颈椎;多汗症,应定位于上胸椎伤害交感神经,应检查C7~T4;双膝关节发凉不适,应定位于上腰段的脊椎错位损害交感神经。
分析椎体小关节错位的部位、类型、椎间盘突出情况:在侧位片中,观察椎体后缘联线,有联线中断者,为滑脱式错位,中断后移多属退变性,中断前移多属外伤性,连续两个中断前移之间的椎体属仰位错位,连读两个中断后移之间椎体属倾位错位,仰位和倾位错位者,均是在伸、屈体位时的暴力性创伤所致。而椎间关节“滑脱式错位”,是小于半脱位的椎间错动,有此类病情者,不能用颈轴、腰轴的标准为依据,因目前放射诊断尚无统一的椎关节错位标准,故必须结合临床作出诊断。滑脱式错位者,大多数伤及椎间盘,病情重的
( 脊髓损害者 ) ,应作 CT 、 MRI
检查,以明确诊断;观察椎体后缘和关节突的排列状态,对出现的双边征、双突征作具体分析,投照体位造成的双边、双突征,是呈系列性,而病理性者,是上、下椎间出现不同形态或个别椎间有双突;若大部分为双突,其中一个为单突者,应采用触诊法鉴别错位的椎间关节,在双突与单突之间,究属哪个错位?亦可观察整体情况分析决定,或在斜位片观察椎间孔形态决定。正位片观察的重点:棘突的位置,个别或系列的偏移,属旋转式错位或侧弯式错位,两侧椎旁联线出现个别侧摆者,棘突无偏移而椎体水平出现倾斜者,属侧摆式错位。棘突同时偏歪者,属混合式错位
( 侧摆并旋转 )
。颈椎侧摆,病程较长的,其钩突多有骨质增生,注意分析其对椎动脉和神经根的影响,可在斜位片中观察。张口位片是诊断头昏、头痛、脑部外伤后遗症、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除放射科的诊断标准外,正骨推拿前,应观察分析,明确是
C1 抑或是 C2
错位,是旋转抑或是侧摆式错位,结合颈椎侧位片观察。张口位示环齿间距左、右不等宽时,应观察枢椎形态,若 C2
齿突与棘突不在垂直线上,属枢椎旋转式错位导致此间距不等宽,若枢椎是正常的,属环椎侧摆错位,结合侧位片中的 C1 形态分析:旋转式错位,有三边征、四边征;仰位式错位,后弓向下移
(C1 后结节与枕骨间距离增宽 ) ;倾位式错位,后弓向上移 (C1 后结节与 C2 棘突间距离增宽 )
;若仰位、倾位并有三边征者,属混合式错位,称为仰旋或倾旋;张口位和侧位片均同时有错位的亦属混合式错位。
观察脊椎退行性变的表现:仍以脊柱的退行性病理变化为重要依据,作为脊椎病的诊断标准,对各段脊椎,除对轴线、曲度有测量的标准线外,特别以椎间盘的退变性的程度和椎骨、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的形态、程度,椎管内及椎周的韧带钙化
,椎管矢状径等,作为脊椎病的主要诊断依据。由于此类病理性变化难以逆转,使医患双方对治疗此类疾病的信心不足。
&&& 椎间盘变性,在
线侧位片观察到椎间隙由正常而变窄:早期退变,椎间隙轻微变窄,椎体多无明显骨质增生;中期退变,椎间隙有明显变窄,且椎体、椎小关节均有较明显骨质增生;晚期退变,椎间隙显著变窄,椎体前、后缘多巳骨桥形成。研究证明,早期和中期属椎间失稳期,是发生椎小关节错位的内因,必须按上述方法观察椎间关系的病理性变化,在错位椎间,若有椎间盘突出、膨出,有骨质增生者,椎管、椎间孔的代尝功能减低,故临床症状加重、复杂,老年患者,韧带钙化、肥厚,更易造成椎管狭窄,代尝更差。骨质疏松亦较常见,均应在决定治疗方案时作出决定。对晚期退变患者,骨桥形成的椎间,不是本次发病部位,多在其上或下方的椎间发病,应与症状定位诊断和触诊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定位诊断。
龙氏治脊疗法总论
概述:由于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植物神经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
以脊椎病因理论作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保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为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包括几方面:
1 主治法:
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损伤。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其目的为放松颈后肌群、止痛;水针疗法:(针剌、电针、埋线)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概述及治疗范围
整理:章瑛 审定:龙层花
概述:由脊柱关节错位或脊椎及其周围组织退变而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静脉等)而致病者,称为脊椎病因。以脊椎病因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这种病症(异病同治法),称治脊疗法。
治脊疗法包括三方面
1 主治法:正骨推拿主要针对椎关节错位。牵引主要针对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其目的去除骨性压迫对神经、血管的损伤。
辅治法:热疗(理疗)、脱水疗法(药物)可消除无菌性炎症(神经根水肿)。目的放松颈后肌群起止痛作用。水针疗法可促进劳损组织吸收及内固定作用。
3 预防复发:练保健功、太极拳、气功等。使用保健枕、硬板床及纠正不良生活姿势,防止外伤、受凉、勿过疲劳等。
(水针疗法及练保健功可治疗脊椎失稳。保健枕及防止外伤可预防复发。)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2)——治脊疗法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要领、口诀
脊椎病因学基本理论
1 三步定位诊断法(神经症状定位诊断、触诊定位诊断、X线片定位诊断)。
2 熟练掌握颈椎小关节错位类型。
3 颈椎病临床、病因分型及分期治法。
4 熟练掌握正骨推拿法。
学习治脊疗法要领
1 要求做到稳、准、轻、巧,手法中须柔中带刚。
稳:对病情要细心分析,排除治脊疗法禁忌症。触诊脊椎偏歪时,注意分析是生理性(畸形)还是病理性(符合三步定位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对于颈椎错位须分清类型,尽可能以少而准的正骨手法纠正。防止急于求成,判错方向又粗暴复位,发生意外损伤而加重病情。对于病情复杂者,须分析清楚,先易后难,逐步复位。
准:病因分型准确(主治法选准),临床分型准确(辅治法选准),三步定位诊断准确(治疗部位选准),错位类型准确(正骨手法选准)。
轻:手法能轻勿重,先轻后重,老少弱者用缓慢复位法。
巧:利用体位、杠杆力、对顶力、对拉力、牵引力复位。
2 治脊疗法中须采取标本并治,预防复发等综合措施。
鉴别传统诊断、治疗与脊椎病因学中诊断、治疗的异同点。治疗中须调动医生及患者两个积极性,其中医生占60%,而病者占40%,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治愈。
正骨推拿口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勿粗暴伤病人,“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1 对于严重的灼性神经痛者,急性期先作椎旁封闭。
2 有椎间盘病变或脊髓损害者,同时应用微波治疗。
3 椎间关节炎症水肿者,治后应用超声波(或磙疗)治疗。
4 椎间盘失稳者,每次治疗后水针作半环形注射,椎旁分层注射法,连续3-5次,起内固定作用。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3)——治脊疗法操作程序,四步十法,正骨十法
1 放松手法:揉法、按法、拿法、滚法。
2 正骨手法:正骨十法中选用。
3 强壮手法:(分筋、理筋法)、调和阴阳:弹(拨)法、拿(捏)法;推(擦)法、点(穴)法。
4 痛区手法:镇静止痛法及兴奋调理气血法,揉(捏)法、抚(摩)法、搓(擦)法,点(穴)法,叩(打)法、震(颤)法、运动法。
快速复位法:适用于青壮年(闪动力)。缓慢复位法: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生理运动)。
摇正法:仰头摇正主要针对C1、2关节错位;低头摇正及侧头摇正主要针对C2-5关节错位;摇肩法主要针对C6-T2关节错位。目的纠正左右旋转式错位。
推正法:侧(仰)卧推正法主要针对C1-6关节错位;俯卧(床边悬吊)冲压法主要针对C7-T3关节错位。目的纠正前后滑脱式错位。
搬正法:侧卧搬按法(拉肩法)主要针对C1-6(C6-T2)错位;挎角搬按法主要针对C2,3关节错位。可纠正侧弯、侧摆式错位。
4 牵引下正骨法:主要针对椎间盘变性并错位、椎间盘突出、多关节多型式错位者。
5 反向运动法:对拉舒筋及对顶复位(冻结肩),适用于松解肌痉挛,肌性牵涉性痛和肌挛缩。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4)——正骨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病因分型中颈椎关节功能紊乱型的主治法。它是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法既治骨又治软组织、具有准确、轻巧、无痛、安全及有效的特点。
  正骨推拿法的手法操作分为四步,即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及痛区手法。
放松手法:其目的使患者颈椎上下6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充分放松,主要通过掌心和拇指揉法,也可应用擦法、按法和摩擦法,在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紧张压痛点处做震法。手法应柔和轻松,避开椎小关节肿痛处,或者使用轻手法。
正骨手法:分快速复位法和慢速复位法两种。前者多适用于青壮年及健壮者。后者适用于儿童及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对体质弱和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受快速复位手法者,也可应用缓慢复位法。快速复位法应先选好“定点”及“动点”,在操作中加一个有限制的“闪动力”,以使颈椎关节因受短速有力的“闪动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的动作与快速复位法基本相同,只是不用“闪动力”,重复3-5次的连续动作,让关节在运动中受“定点”的阻力和“动点”的动力而还纳复位。
强壮手法:对于椎旁硬结粘连组织,可用弹拨、拿捏、推拿等理筋法,以散结调理软组织的平衡机能。对于松驰、萎缩的软组织,可用指针点、捻、叩打、摩擦生热等法,以温热补气与强壮,并可选取一组穴位行调和阴阳,行气活血的补益法。强壮手法对病程长,体质虚弱和老年病人尤为必要,同时对颈椎关节失稳有康复作用。
痛区手法:脊柱病除椎旁疼痛外,由于神经、血管继发性损害,还可在四肢、头、胸、腹部出现症状和病症。传统推拿以病症局部治疗为主,治脊疗法的正骨推拿法则是以脊柱部位治疗为重点,只要祛除(改善)脊柱病的骨性压迫,临床症状常可立竽见影地减轻或消除,局部病症也可不治而愈。但对病程长,症状重的病人,在结束治疗之前,于脊柱复位后,应在痛区局部常规施行简易手法,起到促进局部组织康复的作用。根据局部症状可以选用补虚泻实的手法。常用手法有揉法、搓擦法、捻弹法、捏拿法、震颤法、叩打法,点穴法和运动法等,必要时随症选用。
  正骨推拿的要领在正骨,其它手法可以随症变通选用。正骨手法的目的是达到复位。一般选1-4种正骨手法即可,治疗时间短暂而快捷。揉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手法治疗的每个阶段(开始、结束及每个重手法之后),故又称调整手法。病情轻者只用放松手法与正骨手法即可,无颈椎关节错位或关节错位已复正者,可停用正骨手法,加强强壮手法。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5)——整脊疗法各配合疗法
1 对于严重的灼性神经痛者,急性期先作椎旁封闭。
2 有椎间盘病变或脊髓损害者,同时应用微波治疗。
3 椎间关节炎症水肿者,治后应用超声波(或磙疗)治疗。
4 椎间盘失稳者,每次治疗后水针作半环形注射,椎旁分层注射法,连续3-5次,起内固定作用。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6)——三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3 有脊柱局部症状的,除检查脊椎外,还应检查所支配肌肉及韧带附着点是否劳损。
  第二步:触诊、检查诊断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
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
(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触诊容易有误差,以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第一、二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
1 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
2 分析椎间关节错位的部位,方向(类型)、有椎间盘突出者可行CT检查
3 分析椎间盘变性程度(早期及中期者可通过牵引下正骨法治疗),骨质增生部位与症状部位的关系。
4 观察椎间关节有无炎症,骨质松疏及钙化部位,为治疗提供参考。
不宜治脊疗法治疗者: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局部有化脓病灶,有出血倾向及各种危重病人。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7)——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颈椎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伸屈、侧屈、旋转运动。
  伸屈运动时可引起前后滑脱式错位。X线侧位片呈: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推正法。
  侧屈运动时可引起侧弯、侧摆式错位。X线正位片呈椎体、棘突、钩突排列侧弯、侧摆现象。正骨手法可选用搬正法。
  旋转运动时易引起左右旋转式错位。颈椎X线侧位片呈双边、双突征。正位片见棘突左、右旋转,纠正错位可选用摇正法。
  伸屈运动时暴力损伤易引起倾位、仰位式错位。X线侧位片除椎体后缘连线中断、成角、反张外,还可见椎体倾、仰变化。纠正错位可选用牵引下推正法及牵抖冲压法等。
  混合式错位(综合上述变化在同一椎体间);多关节错位(一种错位型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多关节多型式错位(二种以上错位型式发生在多个关节处)。颈椎X线片兼有上述表现,治疗根据情况分别选取用搬正法、推正法及摇正法等。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8)——颈椎病分期及分型
1 颈椎病分期
早期——椎体轻度骨质增生
中期——椎体中度骨质增生(早、中期出现椎间失稳)
晚期——骨桥形成,椎间重新稳定。
2 颈椎病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临床症状为基础,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交感型、颈型及混合型六型
3 颈椎病病因分型
骨关节损害型、关节功能紊乱型,软组织损害型及混合型四种
骨关节损害型:病因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及椎小关节炎(骨关节炎)。其X线片显骨质增生浸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椎间隙变窄,椎小关节炎引起小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改变,骨质增生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定位相一致,发病多缓慢。
关节功能紊乱型:病因为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或椎间盘突出。其X线表现为颈轴变异:变直、中断、成角、反张,双边征、双突征,椎间孔变形狭窄,椎体轻度滑脱,韧带钙化,临床上增生部位与症状的定位多不一致。发病易突然。
软组织损变型:病因为颈部急性损伤后软组织痉挛,或颈肌慢性肌纤维织炎。X线多无变化,临床上增生部位与症状定位诊断多不一致。起病缓慢者多于突发者。
  3.4 混合型:临床症状兼上二或三型。颈椎X线表现同样兼上二或三型。发病多突然。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9)——颈椎关节错位型式
  颈椎小关节错位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病因。颈椎椎间关节包括颈椎间盘、左、右钩突关节及左、右后关节五对,不同姿势引起的作用力可导致不同关节错位方向的不同。
前后滑脱式错位:当椎间盘损伤、退变时易发生椎间盘关节滑移。触诊同一平面横突左、右两侧均隆起或凹陷。X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上一椎体向后或前滑移。
左右旋转式错位:椎间盘尚好,颈椎扭转时易发生。触诊错位椎的横突偏歪为上下二椎方向相反。X线侧位片可见错位椎体双边、双突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反张,斜位片见椎间孔内小关节移位而致椎间孔变形、变窄,其左右多不在同一椎间孔。
侧弯侧摆式错位:椎间盘受损或已变性,颈椎侧屈过度或颈椎侧位挫(撞)伤时易发生(习惯高枕或偏一侧睡者多见)。横突触诊颈椎向一侧偏歪或侧弯隆突,另侧 陷(症状常出现在错位关节的凹陷侧)。X线正位片可见颈轴侧弯,或某二个椎间钩突关节偏歪不对称(侧摆),病程长者常见钩突关节变尖。
倾位或仰位式错位:多见于急性外伤或有外伤史者(尤以挥鞭性损伤常见),有时合并有旋转错位。横突触诊兼有前后滑脱式和侧摆式的关节偏歪情况,棘突触诊间距不正常(一宽一窄)。侧位X线片可见椎体(棘突)倾位或仰位(上宽下窄为仰位,反之为倾位)。
  5 混合型错位:与上述各型兼有二型以上者。
钩突关节型错位:好发于早期变性的椎间盘部位。后关节错位触诊易于发现,钩椎关节错位,除侧弯侧摆式易于触诊外,轻度的扭伤或滑膜嵌顿,虽症状较明显,但关节变形不易触诊。检查确诊时,注意下列三个特征:1.斜角肌紧张呈索状硬结;2.术者以手指沿此索状硬结向上触诊至横突处,重症者可触及绿豆大的粒状硬结,为横突间肌及软组织痉挛形成;3.该处压痛明显,重按可诱发症状。当关节复位后,症状可即行缓解或消失。X线正位片可见椎体侧摆,病程长者,可见钩突关节骨质增生(变尖)。
后关节滑膜嵌顿:由于后关节襄松驰,当关节张开在某种姿势较久致关节内膜牵张松驰后,突然活动关节,襄中的内膜(又称滑膜,分泌滑液,内含丰富交感神经组织,由脊膜返回支神经支配,痛觉十分敏感)因松驰而被关节蛟合于关节内,称为关节滑膜嵌顿。最常见于落枕患者,起病突然,颈部因剧痛引起反射性肌痉挛而致活动功能显著受限,出现斜颈。触诊于发病关节处有包块样隆起,(关节内膜受伤后,渗出水肿至关节肿胀),多呈半球形,按之剧痛,其有关颈部肌肉保护性紧张。颈部X线侧位片可见该椎间关节椎间隙后缘增宽,密度略增高(关节炎表现)。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0)——颈椎病正骨十法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侧向搬正法:适用于颈椎2-6侧弯、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挎角搬按法:适于C2-6后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且关节肿胀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头偏向健侧前屈,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手拇指轻力弹拨其颈部紧张肌腱(提肩胛肌、夹肌多见)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并揉捏颈肌使之放松。然后一手拇指“定点“于肿胀隆起的偏下方,另一手扶对侧头面部,将头搬起屈向健侧前外45度,再搬头向患侧后外45度,如此斜向扳按压该隆突关节,重复2-3次即可复平。
俯卧冲压法(旋转分压法):适于颈胸交界区(C6-T3)的关节错位。以C7棘突左偏,T1棘突右偏伴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在床边悬空,面向颈部放松。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棘突左侧,力点落在椎板(棘突根)部,左手掌根部按于T1-T3棘突右旁作定点,令患者深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有限度的冲压力下按,右手“动点力“稍加大,可重复2-3次,由于术者双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旋转式错位较易复正。对滑脱式错位,可改为双拇指同按于后突的椎旁两侧,在双掌牵位头颈时双拇指加按压力,以达到牵引推正之目的。本法亦常用于胸椎段错位。
侧卧推正法:适用于各种前后滑脱式错位,对颈轴变直,反张者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术者用拇指、二指夹持后突棘突两旁椎板处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使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反张的椎体在运动中被推正。滑脱较重者,用牵引下推正较易成功,或取仰卧位于推正时加牵引力,亦可复正。
9 牵引下正骨法
方法:用QY-6型牵引椅。
牵引重量,16-20kg,时间5-15分钟。
手法:选用推正法(滑脱式),摇正法:摇头、摇肩(旋转式),搬正法(侧摆式)、综合法(倾仰式、混合式)、反向运动法(斜角肌)
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膨出)、椎间盘变性并发错位(徒手复位困难者)多关节多型式错位,倾位、仰位式错位及骨质增生合并错位者。利用牵引使椎体间隙相应增宽,加大三条纵韧带拉压力,有利于前后滑脱式错位的复位。牵引后选用摇正法、推正法、侧向搬按法复位,对小关节有交锁和滑脱嵌顿者较为安全和适用。研究证明,对于老年人的椎间盘变性并发错位,用牵引下正骨法复位,较安全,舒适(无痛)而且疗效显著。本法对于重症颈椎病病人,可以减少其手法复位的副损伤或免除手术之苦。对于C1、C2错位同时伴有眩晕者,应先用卧位徒手复位,再用本法治疗中下段颈椎错位,以避免因牵引剌激椎动脉而致眩晕加重。牵引下正骨法与上述徒手正骨法原理相同。
  患者坐于QY-4型牵引椅上(牵引力及角度同牵引疗法)。术者站其后,双手扶病人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回中立位,嘱患者双手随身体做前后摆动,颈肌放松,此为预备(放松)手法。
牵引下推正法:适于前后滑脱式、倾位、仰位式和左右旋转式错位者。术者双手拇指“定点”于后突之棘突旁椎板处(滑脱、倾仰者“定位”于同一棘突旁,旋转者“定点”于棘偏处左右不同棘突部),双手拉其双肩到最大角度,向前推动时双手拇指加力推正之。若颈椎为前滑脱(暴力性损伤),则改为由前向后推,拇指“定点”于前滑脱的椎体横突前侧,左右侧分别进行,术者站于病人的侧方。
牵引下摇正法:适用于C2-T2旋转式错位者,或作为颈椎关节紊乱的常规调整法。手法与徒手低头摇正法及摇肩法相同。选用复位角度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坐椅后部以保持颈部前屈位,术者一手拇指按压一选好的“定点”隆起横突后侧,另一手用摇头或摇肩法完成正骨。以C4、C5椎间左右旋转式错位为例,触诊横突部C4右侧后突,C5左侧后突,取30度牵引角度,左手坶指“定点”于C4右侧后突的横突,右手扶下颌作摇头动作,在头右转达最大活动度时,左手拇指加阻力,以迫使C3,C4椎间复位。可重复2-3次(缓慢复位法),或加闪动力(快速复位法)。术者改用右手拇指“定点”C5右隆起之横突后侧,左手托扶下颌作摇头活动,当左转头达最大角度时,右手拇指加阻力,迫使C4,C5椎间关节复位,可加“闪动力”或重复2-3次。如错位在颈胸交界处(C6-T2),则改用摇肩法,以拇指按于横突后侧或棘突偏歪处为“定点”,另一手掌由前向后推肩,(单侧肩后旋使上体活动),重复3-5次,再如法做另一侧。
牵引下搬按法:适用于侧弯侧摆式错位(钩突关节错位)。术者一手虎口扶于错位椎旁隆起之横突侧方(力点以第二指掌关节处为主)作“定点”,另一手握患者对侧肘部或腕部,徐徐用力向下拉,使患者颈部侧屈20度左右,此时“定点”手加力推按,然后还原,重复3-5次,颈椎关节侧摆复正即完成。若为系列“C”形侧弯或“S”形侧弯,则应按序列每个按压复位,先作健侧(无症状侧),后作患侧(有症状侧)。
反向运动法:用于松解肌痉挛、肌性牵涉性痛和肌肉的挛缩。如颈椎病正骨治疗后屈颈时仍感颈连背处有牵拉性疼痛者。患者坐于凳上,术者立于其后,用同侧拇指或屈肘按住病人背部痛点(稍上),另一手扶其肩部,嘱患者头先仰,然后用力前屈,在病人前屈头时,术者用力按住痛点,力的方向与屈头方向相反,使痛点肌肉因两人作用力相反而得以松解,反复1-3次,常可使顽固性痛点消失。又如,钩突关节错位引起斜角肌痉挛,用牵引下正骨复位后,触诊时仍有肌紧张者,亦可应用牵引下反向运动法使之松解,对于颈肩综合征或老年性肩周炎者,如触诊时有后斜角肌紧张者,同时可触及C5-C7横突前方隆突处压痛,作头手对抗或肩手对抗法,同样可起到作用。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1)——辅治法:水针疗法
  脊柱错位,必然导致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或慢性劳损,只有同时治疗软组织损害,才能促使椎间失稳的彻底痊愈。脊柱损害可造成椎小关节和神经根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损害局部或其神经支配区疼痛,易引起脊柱功能障碍,神经根受骨性压迫或剌激,在其后支支配的颈背部肌肉会出现紧张状态,表现为局部板硬、压痛。交感神经损害时,可引起内脏功能障碍及血管痉挛,并出现肢体冷劂感,故在综合疗法中,除主治外,应配合辅助治疗,以促进康复和彻底治愈病症。
  水针疗法是有效的软组织劳损治疗方法。能促进软组织粘连软化,使慢性劳损的韧带、肌腱恢复功能,加速脊柱稳定性的康复,而达到病愈。故在主治法使病情缓解后配合椎旁软组织劳损点水针治疗,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作用机理
促进劳损组织康复:椎周软组织劳损即软组织损伤后,创伤修复不完全,局部组织纤维性变(触诊有摩擦音)、机化、钙化(触诊有硬结)。劳损点水针注射,针剌能激发局部创伤修复机能。注入10%葡萄糖和复合维生素B液,补给组织营养、热量,有利于创伤的修复。注入10%葡萄糖配合30%胎盘组织液,能软化或松解硬结,促进机化逆转,达修复作用。
内固定作用:利用大剂量注射液对失稳的椎间或椎旁注射,造成人为的水肿区,可对椎间失稳达到一时性的内固定作用。如半环形注射,对早期变性的椎间隙牵引增宽后予以水针注射,可使牵引效果获得巩固。棘突间注射法,对倾位或仰位错位的椎体正骨推拿后棘突间距变窄处水针注射,有助于加强纠正错位的作用。棘突旁注射法,根据棘突偏歪方向选择注射点,在手法复位后注射,有明显的稳定作用,此项注射法葡萄糖液量须增多至每注射点8-12ml。
  注射点选择
劳损点:以拇指垂直触诊椎间连接的韧带与肌肉附着处的肌纤维,有摩擦音,筋结滑动感处,即为劳损点。好发部位常见于:病椎上、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棘突旁1-2cm处的多裂肌、夹肌、半棘肌、大小菱形肌的附着点;棘突旁开3-5cm处的最长肌;颈椎横突后侧各肌附着点。
与脊柱连接的中深层肌肉远端附着点,如肩胛提肌(肩胛内上角);大小菱形肌(肩胛骨内侧缘);前、中、后斜角肌(颈椎横突处)。
  常用药物
1 劳损点: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ml混合后,分注于两侧劳损点。
软组织粘连、硬结点: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入30%胎盘组织注射液2ml,分1-3点注射,注射后局部行拇指揉压松解手法。
半环形注射法:用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加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ml。在棘突间韧带处注入8ml,另外注入椎板后(后关节附近)左右侧各7ml。
  水针疗法多在脊柱病急性症状缓解后(牵引、正骨推拿后)应用。急性期无菌性炎症多较重,(椎小关节炎、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药液注入炎症区常可引起剧烈疼痛反应。
  水针能促使软组织劳损康复,其疗程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一般采用隔日一次,每次注射2-4点为宜,失稳者亦可每日注射一次,选取两组注射点轮换注射,10-20次为一疗程。劳损点以摩擦音消除为治愈。硬结以软化为治愈。病情以脊柱恢复稳定性为治愈。
龙氏正脊疗法与颈椎病(12)——保健操及保健枕
  保健操及保健枕的使用是颈椎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龙氏治脊疗法的组成部分。
  脊柱病治疗中,有关固定制动和积极锻炼在不同阶段应各有侧重。固定有利于创伤修复,在创伤急性期,短时间适量制动,能尽快减轻剧痛的表现。当颈椎关节复位,骨性压迫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如果仍采用固定制动法,则不但不利于各肌群的锻炼,影响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长期固定还会使有关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给脊柱的稳定性带来危害。因此龙氏治脊疗法认为“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治则。在急性期,应劝告患者注意休息。有脊髓损害的重症患者,必要时可用颈托作短期制动。康复期(急性症状改善后)则应鼓励患者进行医疗体育,按患者的不同疾病、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作出适宜的锻炼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注意防止锻炼不当而加重病情。康复后,要选择一些保健功作为强身健体,预防复发。
  脊柱保健功可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其中包括三部分,自我推拿:具有舒筋活血作用;自我复位:对各段脊柱骨小关节不稳定及轻度错位,能在脊柱运动中得以纠正;增强体质:包括脊肌练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作用,保健功最好在每晨醒后练习15-20分钟。
龙氏简易脊柱保健功操
侧卧转体法:侧卧位,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上方手叉腰,上身作前后转体活动,辐度越大越好,使腰部充分旋转,左右各3-6次。
仰卧推肩法:仰卧位,双臂平放床上,屈肘,双手放胸前,头转右时,右肩用力向前推动(右肘不离床),头转左侧,如法推动左肩,左右各3-6次,(双手有晨僵或全手麻木感者,可多做几遍,肩周炎患者加耸肩、摇肩动作,再配合锁骨上窝痛点按压法)。
拿捏后颈法:仰卧位,一手托头后,另手掌放在颈后部,用2、3、4指与掌部用力捏拿后颈,手指触及肿痛或隆突的椎关节时,可停在该处多拿捏几次,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遍,达到左右转颈均感舒适为佳。
仰头摇正法: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左手托头后部,头向右转30度,右手掌托下颌部,(右手各指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推下颌部,使头作仰头向右上方复正,每次2-3下。双手换位,如法作左侧,如有头颈单侧麻痛的,应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引身舒脊法:仰卧位,双手重叠托住后颈枕部,双下肢屈曲,足跟尽可能向臀部靠近,臀部轻微抬起离床,双下肢同时用力将双膝向下按压,足部向上蹬,使身体受牵引力而下移,由于双手将头颈部稳住,达到颈、胸、腰椎椎间受牵引而使各椎间距增宽,对位良好,具抗衰老和治疗脊椎病的作用。如遇病痛较重时,可先作单腿牵引法,左右侧各牵拉2-3下后再行双下肢牵引法2-3次结束。
仰卧挺胸法:此法能提高脊柱稳定性,减少发病。仰卧位,双手重叠托后颈部,双下肢伸直自然舒适,以头、臀部作支点将背部抬起离床,(同时吸气),用力将背放回床上,(同时呼气),动作自然、轻快为佳,10-100下。初练者每10下停一次,呼吸顺畅后继续练至30下。 
(以上六法,于每晨起床前操练一次。)
熟练后只需8-10分钟完成。初期每天一次,三个月后有效时改为每周2-3次,持之以恒,保持健康。
保腱枕的使用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睡眠姿势不正确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科学选择枕头是解决睡眠时颈椎过度扭曲的唯一手段。脊椎病因学的创始人之一龙层花教授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几千例正常人生理指标测量,研制出可适合不同体形、肩宽的颈椎舒适枕系列。30年来经过近万例颈椎病患者的使用,证实颈椎舒适枕不仅可以预防颈椎病,也是正常人颈椎保健、舒适安眠的好伴侣,保腱枕另外对头痛、头晕、失眠、打鼾、高血压、神经衰弱、颈肩疼痛等疾病也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
1 仰卧:头宜睡枕部中央。本枕设计了两种弧度,使患者可根据个人颈部弧度选择舒适的一侧。
2 侧卧:头宜睡枕部一端,注意侧卧时头颈部均睡在枕上,颈部不能悬空,以舒适自然为度。
本枕附有两个枕垫,置于枕袋内。当仰卧时,感到枕高不够时,可将小枕垫放在枕中央的低部或边缘部,调节至颈部舒适为度;如感觉枕头过高时,可将底层大枕垫抽出,用一段时间后再将此垫放回底层。
颈椎舒适枕应严格按肩宽选择使用,肩宽等于两侧肩关节盂段(肩胛冈外段)之间的距离;也可按穿中号衬衫者用小号枕,以此类推,但依据肩宽选择最标准。
龙层花正骨手法 治脊疗法
正骨推拿手法要诀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1、仰头摇正法
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
2、低头摇正法
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
3、侧头摇正法
适用于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低枕,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
4、侧卧摇肩法
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4、侧卧摇肩法
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
5、侧向搬按法
适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病人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的手同时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
6、挎角搬按法
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先搬向健侧前外侧45度方位,后斜向外侧45度方位,重复3~5次即可。
7、俯卧冲压法(1)
又称分压法,适用于颈胸椎交界处前后滑脱式和左右旋转式错位。
也常用于胸椎错位。
本手法缺乏准确的“定点”力,有一定盲目性和危险性,应认真注意冲压时力点应尽可能准确地落于隆起的棘突上,以免造成新的损害。
俯卧冲压法(2)
以颈7棘突偏右,胸1棘突偏左为例。
病人俯卧于软枕上,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头面转向右侧。术者立于床头,左掌根部按于颈7棘突右方,右手掌根部于1~3胸椎棘突上左方,令病人呼吸,当其呼气约1/2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压力下按,有关节弹跳感即是复位。
8、侧卧推正法
适用于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尤其对反张的颈轴有效。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用拇食二指挟其向后突起的棘突两旁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将其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后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之在运动中推正。
9、牵引下正骨法
牵引时前后纵韧带拉直,有利于前后滑脱式错位关节的复正,
牵引能使早期变窄的椎间隙增宽,对椎间盘变性并发关节错位者易于复正。
中下段颈椎错位在牵引下正骨易于复位。
牵引下正骨法
病人坐于牵引椅上,术者站于其后,双手扶其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病人双上肢随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要放松。约1~2分钟后进行正骨法。
& (1)牵引下正骨法*推正法
前后滑脱式错位者,术者双拇指按于其后突的棘突旁,
左右旋转式错位者两拇指分别置于左、右偏向不同的两个棘突旁,
当向前运动时双拇指加力推正之。
& (2)牵引下正骨法*摇正法
选用复位角度时先将病人向后拉至某一角度时,嘱病人双手抓住牵引椅后脚上,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然后术者选好“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复位。
& (3)牵引下正骨法*摇正法
以颈4、5错位为例,触诊横突C4偏右C5偏左,牵引角度30度,术者左拇指按C4右偏横突后侧,右手托其左颊摇向右方达最大角度时稍加“闪动力”而复正。重复2~4次。
再以右拇指按C5左偏横突后方,左手托其右颊摇向左方,重复2~4次。亦可用摇肩法达一定角度作一闪动力来复位。
& (4)牵引下正骨法*侧按法
术者一手虎口扶于病人颈部错位椎旁隆起处作“定点”,另一手握病人健侧手腕,徐徐用力向下推拉使病人颈部侧屈约20度,然后轻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4次。一般先作健侧,使交锁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侧复正较易成功。
10、反向运动法
用于松解肌痉挛和肌牵涉性痛,亦有复位作用。
例如斜角肌痉挛(锁骨上窝处可触到索状硬结)多为钩椎关节错位的体征之一。
手法:术者右手食中二指按于其锁骨上窝的右侧中斜角肌紧张肌腱处,让病人转头向右,术者按压加力同时嘱病人用力将头转向左,重复上述动作2~3次即可。
10、反向运动法
再如正骨后仍感颈背牵涉性痛者。病人坐于凳上,术者站其背后,嘱病人头略仰,术者一手扶其肩,另手拇指或屈肘按于其背部痛点上,开始加力按压同时嘱病人用力屈颈低头。重复2~3次即可。
此法可立即收效,解除肌痉挛及牵涉痛.
&&&&&&&&&&&&&&&&&&&&&&&&&&&&&&&&&&&
中医外治法治疗腰腿痛经验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正脊中心
摘要:目的:探索和运用一种速效,安全,经济、舒适的治疗腰腿痛方法,应用扶阳正脊治疗多种腰腿痛。结果:选100例腰腿痛伴腰突症治验,统计资料说明:总有效率为93%。结论:绝大多数腰腿痛患者可用中医正脊疗法康复。(许多腰突症可一次见效或愈)。
笔者从事中医按摩正脊工作和研究20多年,在治疗腰腿痛方面用中医外治法。近15年来有所创新、腰突症治疗方法运用扶阳正脊通经法,使数千个腰腿痛患者疼痛消失,恢复原工作,享受现代生活。
&& 1,1一般资料:腰突症是一种多见的腰腿痛,在随机抽样100例腰突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7~68岁;病程10d~13a,L3/L4,19例,L4/L5,69例,L5/S1,45例,突出4mm以下,57例,4mm以上,33例,突出8mm以上,8例,伴下肢痛6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9例,伴椎管狭窄21例,治疗随访时间3~12个月。
临床资料:
1.2诊断标准:所有腰突症引起腰腿痛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断疗效标准》中腰突症的诊断标准:一,腰(椎旁压之)痛向臀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加重;二: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三: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符合腰突症诊断。
2、治疗方法:
2,1.患者用专方中药热敷腰部后,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用压揉法,点按肾俞,关元俞等,及下肢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太溪、昆仑、缓解疼痛。
2.2、正脊机运用:正脊机属立势导引和双压头装置,有双臂承托式,双臂环抱式装置两种,机身架宽1m、长1.2m、高0.9m,上有可转90度。靠背、背长0.94
m、宽0.66 m常用导引角度30-75度,导引是病人自发用力调整和医者辅助调整,此时可按压3-6
min、,点压力8-12kg。
2.3、敷贴专用活血消肿止痛膏药。
&& 3、疗效标准: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主诊断标准》判定治愈:腿腰痛消失、能恢复原工作,直腿抬高70度以上;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症状和体症均无改善。
3.2、治疗结果:阶段随机取样100例病中:3次治愈者3例,4-6次治愈者39例,好转5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
从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为统计资料;治疗组应用上述中医特色疗法,对照组位普通按摩手法治疗3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中医扶阳整脊治疗腰腿痛疗效显著,稳定可靠。
&& 4、典型病例:
于先生,男,54岁,唐山镇人,于日来诊:患者于1周前出现腰痛,3日前出现左下肢及臀下痛疼,L4-5椎旁压痛,左下肢及小腿出现放射痛,畏寒,得热则舒。
查体: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20度(+)、自带CT检查资料:L4/5推间盘突出0.6cm,椎管有效状径1.3
cm,硬膜囊轻度受压。用上述方法治疗一次见效,12次后,诸证悉除,随访一年后未复发。
王先生,男,62岁,即墨市段泊岚镇人。&
&&&左腿痛跛行4年。4年来,左腿疼痛不能落地,走路几十步需要坐下休息,夜间痛甚,伴排尿不畅。之前在即墨市某医院CT&检查:第4腰椎滑脱,骨质增生。多家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否则有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的可能。
检查;&痛苦面容,&L4&前位移约三分之一椎体,伴棘突肿大,压之痛。左膝关节肿大压痛,双小腿肌肉严重萎缩。自法测量骨盆偏移。
&&&脉象:寸弱,关尺铉涩,舌质红,苔薄腻。
&&&中医辨证:肝肾亏虚,气滞血淤。
&&&治则:补益肝肾,活血化淤,整脊复位。
&&&处方;&中药补肾活血热敷加口服,俯卧调曲,并整脊机调整。加贴扶阳活血膏药。针灸足太阳膀胱经加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膝关节局部帖扶阳活血膏。
&&&经两周整脊调曲,中药补肾活血化淤热敷,口服和泡脚,患者第二天说夜间腿已不痛,第五天走路好转,上下楼梯不用扶助,走一二里路不必坐下休息。小便已通畅。患者送予一匾:“德术双修,滑椎复原”。3月17日上午回家是在即墨南泉高速路口下汽车,正逢下雨路上人稀车少,只好淋雨天冷走路二三里路后腿没有痛,自己说意外又满意。
于女士:46岁,淄博市桓台索镇人,诊。腰腿痛一年余,5日来因右腿痛不能入睡住院3天,3月26日靠注射杜冷丁止痛只能维持8小时,注射2次后大夫认为不宜再打,专家建议手术。患者丈夫:“痛的厉害,已六神无主”,儿子说:“如能治好,答谢2万”。午夜间邀余以家属名义探视,简易中医正脊,止痛3小时,患者要求出院随余救治,予扶阳整脊复位,针夹脊,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活血止痛,至半小时许入睡,6时许可下床走动,7时随丈夫外面早餐,已无大碍,余嘱需卧床,继治一周。周满果愈,共收费395元,殊深铭感。
5、经验分析:
5.1: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机理:相当多的一些腰腿痛伴腰突症。腰突症为一种常见的腰腿痛,是腰椎间盘周围维纤环受压破裂,髓核突出物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坐神经痛的临床证候群。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的痹证范围。外伤及风湿是外因,“久坐伤肉”,腰部运动量减少或肾虚是本病的内因。机能失调,阳气受阻,淤血凝滞,不通则痛;也有的气血不足,肝肾虚亏。腰椎为督脉,为诸阳之会,腰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足太阳经气不振,阴寒凝滞,从而致气血紊乱,引起腰腿疼痛,实践中应用整脊通经,温肾助阳,祛寒燥湿,活血消肿散结方药热敷,如附子散寒止痛,通行十二经,外达皮肤散寒湿,里达下元除冷痛;苏木,麻黄、水蛭,红花活血消肿化瘀,通络止痛;独活,千年健通经络,活血脉,化淤滞,解痉挛;乳香、没药通脏腑外传达经络,伸筋脉,芒硝走血分,破淤血,推陈除新;配芳香行气之冰片,走串经络,开窍透肌。现代药理认为:辛香类中药有挥发油和辛辣素,这些物质对表皮细胞产生刺激,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皮肤汗腺开口增大,有利于大分了药物和脂溶性药物的吸收。中医药外治法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同季节处方有别,夏季可加石膏、枳实,冬季加桂枝、麻黄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腰腿痛治验丰富,西医可认为:通过作用区的神经体液调节,减轻局部缺血和酸中毒,加速致炎致痛物质以及酸性代谢产物的排除,减轻神经根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和营养代谢。中医外治法通过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系,减轻髓核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力,纠正错位和松解神经根粘连,从而促进内外平衡和髓核还纳和位移。临床上述多种方法同时运用,可以提高治愈率。
5.2:导引和正脊机医理:腰脊椎之导引运动系多角、多方向调整椎间隙,瞬间发力产生负压,并牵拉后纵韧带,挤压神经根和突出物位移,松解粘连改变压迫现状,屈位多角导引和外周韧带张力加大、产生回归弹力。压点反应区和夹脊穴向对侧下方用力,使受到积压粘连阻滞的神经根受到疏利,促进髓核还纳和位移。中医外治法,通过神经纤维支配的肌肉及椎体后部的结构复合体的媒介传递,将点压力传导至突出物的位区内,这个点压力对突出物及神经根的对冲挟挤,形成物理作用(动能和势能)与化学作用(中药渗透)引起化学介质刺激的整合效应从而激发椎间孔内的后根,前根和突出物的免疫反应。整脊(物理作用)和中药热敷(化学作用)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中药使腰部或腿痛部位的代谢增强,消除炎性渗出,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使标本兼治,经脉通畅,筋骨健壮,达通则不痛之目的。
6、中医外治法治腿腰痛特点:
中药外治避免了口服中药温燥伤阴败胃的弊端,无肝脏的首过效应,局部用药,药气离子直达病所,疗效迅速、安全简便、经济。93%以上腰腿痛(如腰突症)适合用中医外治法,整个治疗分急性期和恢复期二个阶段。急性阶段应:“消炎整复、温经通络”,恢复期的任务是“功能锻炼,巩固疗效”。中医扶阳整脊疗法有效地解决了腰腿痛治疗过程的各种矛盾。
&&中医外治法之起源,有伏羲制九针,烧石止寒痛之说,当年北京猿人所用的“烧石”,是以散寒止痛为外治工具,《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有外治法的应用。清代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吴氏选药配住严密,“反”“畏”温凉并用,善取生猛香药,每用必验,效如桴鼓。
&&现代医学认为,热敷在皮肤表皮上的药物,可通过汗腺通道,皮肤角质层和表皮深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介质扩散,通过水合作用使角质层膨胀成多孔状态,中药分子大者也能经细胞外液进入血液循环。
&中医外治法临床应广泛,疗效快捷,副作用小,传统方法在民间盛行不衰,必有内在的特点和实用价值,深入研究中医外治法,有助于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精华使之更好地为海内外大众服务。
533& 8163031
&&&&&&&&&&&&&
&&&&&&&&&&&&&&&&&&&&&&&&&&&&&&&&&&&&&
&&&&&&&&&&&&&&&&&&&&&&&
&&&&&&&&&&&
—&谈谈用《内径》阴阳法则指导临证感悟
&&&&&&&&&&&&&&&&&&&&&&&&&&&&&&&&&&&&&&&
&&&&&&&&&&&&&&&&&&&&&&&&&&&&&&&&&&&&&
&淄博市&桓台县中医景岳保健按摩部
&&&&&&&&&&&&&&&&&&&&&&&&&&&&&&&&&&&&&&&&&&&
&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整脊中心
&&&&&&&&&&&&&&&&&&&&&&&&&&&&&&&&&&&&&&&&&&&&&&&&&&&&&&&&&&&
&&&&&&&&&&&&&&&&&&&&&&&&&&&&&&&&&&&&&&&&&&&&&&&&&&&&&
一:生命源于天地之气
《内径》认为人类生命源于自然界,(素问
.宝命全形论):“夫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曰人。”悬,悬挂,关联之意,人类秉受天地之气而生,如阳光,雨露,空气,水等物质,气为细微流动的物质,都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素问,天元记大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高贵产物。天地阴阳之气的矛盾运动,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认为:天为阳,地为阴,生命的延续过程是阴阳对立统一按一定进化规律矛盾运动。
《素问,六节脏象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吸入清气,摄取食物和水,才能保证人体营卫,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为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所决定,形成了保持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以及适应于外界变化的活动能力。从临床上看,观察人体呼吸和心率及吸入清气的变化,可测心肺功能;观察病人食欲食量及喜冷热的变化,可治脾胃病变,-—据此测知脏腑寒热虚实及转归。
天地化育万物,太阳,月亮等天等天体运动引起地球光热变化形成四时,昼夜阴阳的消长引起寒暑的往来和阳刚阴柔现象。阴阳二气一升一降,双方既对立有统一,推动世界上有机生命(按特定规律)的发生发展。《内经》关于生命的起源,可帮助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理解“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告诫我们要重视保护地球村的环境,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大气和水质,减少污染。如珍惜清气,减少浊气。保护人民享有天年的客观环境。
二:生命以阳气为动力
1:卫气是人体表之阳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如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靠阳气推动一身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摄入水谷与空气用于体内代谢,“阳化气”,是说人体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气的推动,故把肾中之阳气视为“立命之本”,称为“真阳,真火”,营气是推动血脉运动之阳气,卫气是推动体表之阳气,可见阳气是代表了人体具有阳性特征的精微物质,他的基础是精,功能是火,真阳来源于先天,靠后天补充,人体的阳气如太阳作用地球一样发挥功效,是人体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动力。卫气向上向外行于体表,与营气相表里,温养皮肤肌肉,管汗孔司开闸,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
如果阳气虚弱,就易被六淫侵袭,外感风寒,风热。卫气布浮于体表,皮肤分肉之间,抗御外邪之用。称之为“卫阳”,卫阳生化于水谷,靠肾中阳气协同作用上达于肺,肺气宣发运行全身,卫气是人体阳气重要组成部分,卫气充足可抵御外感(如各种感冒),才有人体免疫力。
2: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为人体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的动力,如局部和整体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的衰退而发病。张景岳在《真阴论》指出:“如火亏于下,则阳衰于上,或为神气之昏沉,或为动履之困倦,有头目眩晕而七窍偏废者,有咽喉哽咽而呕恶气短者,皆上焦之虚也。有饮食不化而吞酸反胃者,有痞满隔塞而水泛为痰者,皆中焦之阳虚也。有清浊不分而肠鸣滑泄者,有阳痿精寒而脐腹多痛者,皆下焦之阳虚也。又或畏寒洒洒者,以火脏之阳虚,不能御寒也。或肌肉鼓胀者,以土脏之阳虚,不能荣筋也。或寒嗽虚喘,身寒自汗者,以金藏之阳虚,不能保肺也。或遗精血泄,二便失禁,腰脊如折,骨痛之极者,以水脏之阳虚。精髓内竭也。凡此之类,或以阴强之反克,或由元气之被伤,皆阳不足以胜阴,病在阴中之火也。”惜余之前曾无视阴阳,曾几次在患肺心病之阳虚虚衰危重阶段的老人面前(也有亲人)只能束手无策,靠强心药(如西地兰等),坐以待毙,痛夫!不辨阴阳,蒙蒙昧昧,蠢如游魂,危若冰谷,至于是也!老人的遗憾唤醒了我们,告诫我们若不懂阴阳两纲分析病情,学医不如不学也!这可能是老人为我们留下的遗训——这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决离,精气乃绝。”要,要领,有关键的之意。固,致密,固密之意。说明只有阳气维护于外,阴精才能固护于内,阴阳互根,阳主阴从。在维持阴阳动态平衡过程中,阴阳并不处在同等地位,阳气起主导作用。明确这一点很重要,是中医的精髓,中医工作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张景岳:“夫阴以阳为主,所关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也者,”石寿棠在《医原》中说: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
在气虚阳微病人面前,给予适当的扶阳急救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等),可回阳救逆,或延缓或改变病情恶化,或起死回生。“阴以阳为统,阳以阴为基。'
说明阴阳互根关系中阳气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贵阳贱阴”,而是在阴为基础的前提下认识阳气的作用。从临床上看,阳虚当扶阳,阴虚当滋阴,滋阴是为了制约阳气过于亢奋而保阳。阴阳两虚者重补阳而用甘温之剂。《灵枢.始终》:“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张仲景治虚劳里急,诸不足,主以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饴糖),或黄芪建中汤,此甘温之剂体现了以阳为主导,回复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则运化水谷正常,有胃则生,则主证缓解或愈。“阴以阳为统,阳以阴为基。'
说明阴阳互根关系中阳气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贵阳贱阴”,而是在阴为基础的前提下认识阳气的作用。
当阳气虚衰卫表不固时,则津液外泄,常见自汗或多汗;如果阳气亢热盛于内,则汗出过多口燥喝便秘,张仲景用人参白虎汤清热益气生津,体现了中医顾护阳气的原则。与在临床上以此法救治一些病人(有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有阳明病者),的确效果很好。
《内径》认为四时阴阳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较大,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繆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载:“假令阴虚之人,虽当隆冬,水既不足,不能制火,则阳无所依,外泄为热,或反而汗出;药当益阴,地黄,五味,鳖甲,枸杞之属是已;设违时令,误用辛温,势必立毙;假令阳虚之人,虽当盛夏,阳气不足,不能外卫其表,表虚不任风寒,洒淅站栗,思得热食及于重裘,是虽天气之热,已不足以抵其真阳之虚,病属虚寒,药宜温补,参,芪,桂,附之属是已。设从时令,误用苦寒,亦必立毙。此药之舍时从证也。”此审证审时用药通权达变,保阳护阴,我等可效仿之。“养生治病,以扶阳为纲,保天下众生长寿健康”。所以卢氏几代业医,所用药物多以辛温扶阳之品为主,使人体的机体五脏六腑安和,经脉畅通,气血调畅,生机勃勃。
三:生命必须珍惜阳气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阳气未充,病后易传变。我们诊小儿外感,发热低于38.5度时,不可急于退热,以免误伤阳气。外感风寒是阳气被困,可辛温解表,但麻桂慎用,可用荆芥穗2-3克,苏叶1-3克,生姜1-3克,加红糖少许煎汤,分3次服。外感风热易损阳气,可辛谅解表,芥穗1-3克,连翘3-6克,薄荷1-3克,甘草1-3克,煎服2-5次,风热重症,用银翘散辛凉解表,为保阳气,未满周岁小儿不用石膏。当热盛伤阴时,此时“留的一份阴液,便留一份生机”(也可用肛滴法给药)。此时养阴为护阳。阴平阳密,营卫和谐,气血畅通,表里无病。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小儿就会健康生长。
慢性和支气管炎,老人肺心病持续喘咳,脾肾阳虚,如专事“消炎”,动辄头孢,青霉素,必犯虚虚之戒。痰是体内阴阳失调的产物,必须跳出“炎症”的框框。可分为寒痰,湿痰,燥痰,热痰。沫清是寒痰,多而易出是湿痰,稠浊是热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是燥痰。寒湿属阴,燥热属阳。四诊合参,寒痰当温化,即“病痰饮者当用温药和之”,脾肾阳虚者,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脾阳不运者,里中二陈汤,肾阳虚,加减真武汤;痰湿当燥之,二陈二术汤;热痰宜清金化痰汤;燥痰当润之,养阴清肺汤;肾阳虚者,重用附子扶阳抑阴;我用巩志贤老中医的扶肾蠲饮汤,即四逆汤加桂枝半夏细辛,可用于畏寒肢冷,咳喘动则尤剧,咳白泡沫量多,舌淡白苔滑脉弱者效佳。
&肺合皮毛,肺阳虚,易感冒,饮内伏,必寒化,表寒里饮者,小青龙主之;可补阳,加参芪;挟热者,加石膏;喘为主,水鸡声,射干麻,亦治水;痰黄白,定喘汤;肺热甚,麻杏石甘,清肺保阳;肺气虚,玉屏风;脾气虚,六君子,加香砂;肾虚者,动则喘,酌加金匮肾气,麦味地黄。此时为补肾阳而补肾阴,此肾阳根于肾阴也。
四:生命需要清气
清气为太阳(如紫外线)与大地之气(如氧气)结合之精华,清气属阳,清气中的负离子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换位警察),负离子可有效夺取空气中尘埃和微生物(如病毒)的表面电子,清除室内异味和有害气体。每天吸入清气可使人精力旺盛,改善心肺功能。清气可有效抵御呼吸道病毒而防治感冒,头痛。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厂烟筒污霾,空调室内吸烟,室内装修之甲醛,笨污染之浊气,消耗了空气中的负离子,给人们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肺为生血之祖”,肺阳被遏,多病(如血液病)丛生。关于负离子每毫升含量:空调室内少于20个,住宅封闭区少于50个,可诱发头痛感冒,街道绿化区100-200个,可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公园里负离子1-2千个,可维持健康需要;田野中5千-5万个,山里和海边5-10万个,森林和瀑布区10-50万个,有杀病毒作用,可增加人体免疫力和自愈力。
清气为阳,浊气为阴。是说“久卧伤气",阳虚的人在室内呆久了可形成”浊闭卫虚证,闭塞的的室内浊气污染,空气变酸性,损伤卫阳,易患外感,犯“虚虚之戒”。余进城不久住四楼,把患肺心病活动不便的老父亲接来楼上居住,因没有下楼活动机会,客观上剥夺了老人下楼户外活动的机会,致反复感冒哮喘,三次住院和在家一年半中常常输水喘定,抗生素太多,苦寒伤胃,每况愈下。不懂扶阳护理,当时没有以温药而和之,就不可能“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就没有扶阳抑阴驱走阴霾!教训之惨痛,悔之晚矣!有一个70岁中风后恢复期老人,曾反复外感发热,弱不禁风,被子愈盖紧,窗门愈禁闭,发热愈频繁。形成浊闭卫虚证。输水抗菌素等一年多无明显效果,后来动员老人户外轮椅活动,三年中未见感冒复发。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说明了清气和卫阳的密切关系,它对人类健康有多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强调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WHO
亚太地区主任浘身茂说:每日运动可使患心脏病及糖尿病机率降低50%,呼吁人们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运动维护健康,我们治病必求于本(阴阳),
养生也必求于本(阴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活动就是阳气(能量)的释放和发挥,休息就是阳气和阴精(能量)的蓄积,平衡,调整。活动和休息是对立的统一,运动(动为阳)
始终拥有主导地位。&&&&&&&
&&&&中医按摩整脊是一种特殊的健身运动,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脏腑经络关节局部阳气的必要调整,,对于治疗和预防腰突症,腰肌劳损,小关节紊乱,椎管狭窄等局部阳气被遏的一种重新调整,有立竿见影之效。扶阳整脊机,是一种仿生学脊柱运动疗法,对于腰椎部亚健康人群有很好的治未病作用,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健身项目,调曲和导引使脊柱在一定范围内伸展折叠,牵动任督二脉,增加了脊椎关节的韧性和伸展度,有行气血,通阴阳,除百病,荣于身,强筋骨,通关节之作用。
六:生命就是阴阳平衡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是前人关于自然界和生命科学的总结,天地万物无不具有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于人体生命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始终。祖国医学运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基本规律,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指导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体,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两方面相互依存和制约,是人体生命活动维持正常的必要条件。相反,“阴阳绝离,精气乃绝。”阴阳在互根的关系中,阳气起主导作用方面,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临床上常见“阴津易补,阳气难复。”可见阳气的珍贵,可见扶阳之重要。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珍惜阳气,视为生命之本,人体阴阳在不断消长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临床上见到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的各种复杂病理机转,要“查色按脉,先别阴阳”,把辨别阴阳作为认识和侦察疾病的纲领,即可起到执简驭繁工具,正如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误,治焉有差?”
才能理解卢崇汉:”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抛弃了它,就抛弃了辨证论治。如何洞察人体阴阳之变使之达到平衡,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始终要了解和掌握的核心,
问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着眼点。阴阳是个纲,纲举目张。体现了阴阳学说在中医临床上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2008年11月在上海颜德馨中医基金会上交流及《中医杂志》上发表)
&&&&&&&&&&&
&&&&&&&&&&&&&&&&&&&&&&&&&&&&&
毛氏正脊机产品介绍
&&&&&&&&&&&&&&&&&&&&&&&&&&&&
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正脊中心
&&&&&&&&&&&&&&&&&&&&&&&&&&&&&&&&&&&&&&&&一.设计经历:
20年前,我们系统地研究民间老中医的传授方法,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新的一套正脊保健康复科学技术,简称“毛氏扶阳正脊法”。效果奇佳,立竿见影,副作用小。即是对老年整脊师亦可轻车熟路运用,通过几十年研发革新,创新了现在的毛氏整脊机。并申请到了国家专利(一种腰部康复器)。整脊机在治疗腰椎疾患方面效果更是一次见效,且易推广。是祖国医学中医外治法的一个创造。
&&&&&&&&&&&&&&&&&&&&&&&&&&&&&&
二、从腰椎保健看正脊机
腰痛发病率相当高,现在16岁左右的学生也有腰痛发生,七十多岁以上的老人也有一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相当高,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
&&&&&&&&该产品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健和预防作用。
&&&扶阳牌腰部康复器(毛氏正脊机),对于久坐,久站,用力不当形成的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腰肌劳损,腰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关节突移位,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椎间孔变小等均可应用,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多数人一次见效,或一次治愈。对于腰部亚健康的人群有较好的“治未病”
作用。是比较理想的康复器材(详见2005,6《中医外治杂志》)。使用本机在人体本身韧带保护下既能适当的给予腰大肌等和腰椎一种有效负压,又有一种局部冲压力。避免了一般牵引治疗造成韧带拉伤和疼痛等副作用。对长期受压迫的腰椎间盘有着放松作用,有利于松弛腰背部肌肉痉挛,逐步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使腰椎后关节恢复到正常位置。我们认为:毛氏正脊机是脊椎相关疾病防治的有效产品,对于多数患者有着治和防保健双重作用。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面,方法众多。作为医者和按摩师,为患者创造一种新型的治疗办法,效果一定要好,又要副作用降到了最低,或者说几乎没有副作用(我们自己有着二十年的使用经验和体会)。让我们祖国中医按摩技术得以发展和创造,让中医外治法的正脊技术普及应用,也让老百姓在患此病时能了解本机,也希望本机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我们在多年治疗腰椎间盘疾病过程中,在我们发明了本机后,多数患者立竿见影,无副作用,有广阔的开拓前景。让老百姓迅速恢复健康,那会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多数慢性腰痛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或继发的。现在脊椎相关疾病人群越来越多,该产品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
&&&三:技术原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腰椎康复器包括靠背和上臂支撑背部横向和纵向旋转运动等,调曲提升装置,周围压头装置。患者上机后,术者按住开关操作,患者在不同角度蹬旋和导引运动。调整腰椎曲度和椎间隙,使腰大肌要小肌腰骶多列肌回旋肌等有效调整梳理,促进突出物位移。
为了该专利产品适合规模生产和提高疗效,本人不断对正脊机进行了技术改进,确保效果更好。毛氏正脊机的调曲通经,负压推正功能,还有改搬点压功能。对于脊椎相关疾病防治效果明显,多数一次见效。相当多的患者在一到几个疗程恢复原工作。实为中医外治法之新型器材,是可放心使用的正脊健身器材。
&&&&&&&&&&&&&&&&&&&&&&&&&&
&&&&&&&&&&&&&&&&&&&&&&&&
光明中医赋:
&岐黄兮,中华文明;中医药,伟大宝库;瑰宝兮,顺天运,应人需存;凝练成术,传承光大。国粹兮,恩泽于民;杏林巨著兮,功数千年。精医技兮,万代永存。银针,祛疾之神哉。中药,延年之奇哉。医技兮,通阳之妙哉。整脊兮,调曲复位,扶阳通经。经络兮,天地之数。脏腑兮,寰宇五行。四诊兮,天人合一。天道兮,统以阴阳。体天意,救万民,源远流长。
余辈布衣,逢盛世,躬耕国粹,春暖杏林。光明校友,不以愚卑微,邀谈校友,咨余当世之草医,由是感激,厚德立志以弘学。现值西化倾覆,受任于中兴之际,定当光明我中华国粹,德艺双馨。快哉!天运到兮,国昌盛。发扬传承,中医兴。值此会友,余信心百倍,雨读晴耕。使命兮,团结同道,博采众长,光明中医。
(光明中医赋有毛承元,沈文芝同学合作写成)
毛氏扶阳正脊特色&&
1,方法可靠:以温通人体督任和足太阳膀胱经阳气为整脊前提,如压揉、中药热敷,膏药等,可温经止痛,解表散寒,扶阳温中;
2,珍惜阳气:以清热养阴为整脊扶助,如点拔清热、祛湿、抗炎、止疼,减少阳气损失;
3,安全速效:多数人一次见效,多数患者一个疗程恢复原工作。因为中医外治法组合使用,安全舒适稳妥,这在目前国内医院也不一定在如此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或许有些专家学者也难以相信的。这样的中医外治法可能解决好多患者的看病难问题;
4,调曲正脊:以正脊机调曲复位,新式转压,瞬间负压推正或锤正,整脊后以腰背肌逐步放松,肢体痛麻减轻或消失,椎间盘突出病人整复后直腿抬高可大于70度;为有效依据。正脊时调整脊椎各曲度。
5,经济舒适:以复位后阳气通畅为整脊标志,如腰腿疼痛较快好转,如头痛头晕胸闷酸痛消失,恢复原工作为正脊有效。
&&&&&&&&&&&&&&&&&&&&&&&
毛氏祖传正脊,助您享有健康。
有许多为颈肩腰腿痛等脊椎相关疾病困扰时候,明明知道有突出症,却只知道吃药打针输液,简单推拿按摩和膏药等外治方法,有的轻易选择手术方法,有时候一治再治效果不佳。实事求是地讲有时候这可能是延误病情的。我们认为扶阳正脊复位可有效地调理相当多的脊椎相关疾病,有效地解决压迫神经根和局部组织形成淤血或炎症的问题。我们想让广大老百姓分享一种好的中医外治方法,我们衷心地祝愿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传承& 求精& 务实
&最安全有效的调曲正脊技术;
最经济实惠的中医外治方法;
我们拥有让老百姓放心使用的. 可让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在较短时间内或一次见效的整脊技术设备,实为颈肩腰腿痛患者康复之首选,如果有人建议你手术治疗的话,可先运用此法如不效再说。
扶阳整脊可以防治脊椎相关疾病,如感冒,头痛,头晕,臂痛手麻,腰腿痛等。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中医非明智。
是突出?是错位?是寒凝气滞?是阳气被遏?是炎症?是血瘀?具体的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解决当地群众(特别是经济上有困难的患者)看病难问题。
毛氏正脊,温经调曲,负压推正,一次见效,健康有你。
&&&&&&&&&&
&&&&&&&&&&&&&&&&&&&&&&&&&&
&&&&&&&&&&&&&&&&&&&&&&&&
&&&&&&&&&&&&&&&&&&&&&&&&毛承元小传
毛承元,男,汉族,1955年生,山东青岛即墨市人,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85级)毕业,&滨州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学历,山东省即墨市农村卫生工作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淄博桓台县景岳保健按摩部中医按摩师,中华中医学药会会员,桓台县毛氏正脊中心正脊机(国家专利号:.x)发明人.
幼年时患病就诊于毛贵凯大爷,受先生关于“习好中医,救人救己”的启蒙,在即墨五七大学工作的五年中,自学中医学基础和针灸学,用传统手法和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服务当地的部分患者。1981年9月在即墨县医院中医科跟随林子善主任学习内科病的四诊合参和理法方药;1989年在青岛毕业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前后在青岛海军401医院进修4年(),1993年在即墨中医院进修学习华玉祥,焦栋山中医诊疗技术,2000年5月拜师于民间医李月秀和周敦福先生,2002年淄博中医按摩学校考核为中级按摩师,2004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2005年8月学习韦一宗教授整脊理论,2008年滨州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毕业,学习吴荣祖,卢崇汉教授中医扶阳论述和实践。2009年7月年学习周嘉荣老师宗筋疗法,2010年6月学习钟士元教授龙氏正骨手法,2011年4月学习王廷臣教授龙氏正骨三步定位诊断和手法。2011年8月学习邱雅昌关于董氏奇穴临床应用。年在青岛海军401医院从师于张荣耀和孙咸茂副院长等中医专家教授,这比较重要的4年的进修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针灸科等有进一大步的提高,为以后的中医临证做了铺垫。
&&&&在即墨市段泊岚医院工作3年多时间,有附近乡镇来诊者众,之前曾被选为即墨市段泊岚镇人大代表。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正脊中心工作的十多年中,认真总结以往临证经验教训,找到扶阳正脊通经方法,为数千名腰腿痛病人(有90%上伴腰椎间盘突症患者治愈并恢复原工作)解除病痛,相当多的病人一次见效,被当地群众誉为"放心单位”;“毛氏扶阳膏药”外敷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无副作用,安全有效。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炎、多种感冒,头痛,支气管炎等效果良好。
2005年5月在全国全国第二届疑难病症防治经验研讨会上,发表论文《谈谈中医外治法治疗腰腿痛》,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前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国家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吴刚等的接见。
&在多年临床应用实践中,研制一种腰部康复器——“毛氏扶阳整脊机”以扶阳整脊通经中医外治法,治愈相当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整脊机在2010年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X)
&&&&毛氏扶阳正脊网(),欢迎中医药同道和专家和按摩师,整脊师参与研讨进修和加盟,有利于为当地群众保健服务。
毛氏正脊机可以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病痛,恢复原工作。实为中医外治法之新型器材。
毛氏正脊机的调曲通经,负压推正功能,对于脊椎相关疾病防治效果明显,多数一次见效。是可放心使用的正脊健身器材。
&&&&&&&&&&&&&&&
淄博市桓台中医毛氏正脊中心
&&&&&&&&&&&&&&&
桓台县城区景岳保健按摩部
&&&&&&&&&&&&&&&&&&&&&&&&&&&&&&&&&&&&&&&&&&&&&&&&&&&&&&&&(
)脊椎的整复与稳固同等重要,脊椎稳定对保健更重要。正脊
可以通阳,姿势调整和针对性的导引锻炼可固阴,通阳和固阴
相辅相成,阴阳才能趋于和谐,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精神在脊柱按摩疗法中的应有体现。通督按摩法或者为扶阳正
脊术,扶阳正脊方法的过程,是我们继承罗氏正骨,龙氏正骨
之后于中医脊柱按摩路途上的成功之得。头痛,多是颈椎上段
错动所致,正脊后头痛可得到即时减缓或消失,但患者习惯性
久坐,歪头,低头所致的头痛诱因不解决,头痛复发的概率还
是很大的。治病必求于本作为中医的扶正祛邪防患大法,自始
至终贯穿我们的保健行程。习惯性久坐,歪头,低头是造成颈
椎错的位置和引发头痛的重要原因.腰腿痛很多是腰椎错位和突
出所致,用毛氏正脊机整复后这些腰腿疼痛明显减轻和消失,
毛氏正脊可以有效地纠正颈腰椎错位和突出现象。指导患者矫
正工作的不良习惯,运用八段锦健身操等保驾疗效就可以稳定
选择中医治近视
中医博大精深,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对于近视治疗,貌似很多患者首选的便是佩戴近视矫正镜以及激光、准分子治疗等等一系列西医治疗方法,然而,您考虑过中医治疗吗?
近视眼由阳衰阴盛,经络气血涩滞所致者,治宜扶阳抑阴,温补心脾肾阳气为主,兼以行气活血,养肝明目,则阴阳平衡,气血和畅,晶珠发光远近正常。如秘要云:“此证非谓禀受生成近视之病……盖阳不足阴有余病于火者……治之在胆肾,胆肾足则神膏厚,神膏厚则经络润泽,经络润泽则神气和畅而阳光盛矣。”
治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神光由命门发生,通过胆气和心气的升发运用而表现出来。肾为水火之脏,真火所藏。命门属于肾的一部分,肾阳虚(命门火衰),肾精不足,则神光不能发越于外,而拘敛近视。
方用:1,中医整脊,调曲通经。
2,益火聪明饮:肉桂(后下)6g,黄芪20g,石菖蒲6g,附子(先煎)10g,
枸杞子15g,仙灵脾12g,菟丝子15g,红花6g,炙远志10g,草决明10g,夜明砂6g,羌活6g。
方义:方中肉桂、附子补火助阳为君药。黄芪补气健脾助桂附升阳化气;仙灵脾温阳益火补肾;草决明、夜明砂明目退翳,与桂附相配则阳气旺、神光足、视物清晰,共为臣药。配以枸杞子、菟丝子补肝益肾,益精血;炙远志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散肝舒脾,开心利窍,宁神健胃;红花活血通络,还能缓解睫状肌的收缩紧张状态,对治疗近视眼十分重要,共为佐药。全方共奏温肾阳,补精血,健心脾,滋肝脏,明目益智之功效。
随证加减:心阳不足者,加炙甘草3~6g,当归6~10g,柏子仁6~10g;脾阳不足者,加白术8~12g,红枣8~15g,党参12~16g;食欲不振偏重者加神曲6~10g,山楂4~8g;肝肾亏虚者,去附子、肉桂,加肉苁蓉12g,桑椹子12~16g。
&&&&&&&&&&&&&
中医整脊,防治近视
“近视眼”即看近清楚,看远模糊。可分为“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两种;“轴性近视”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正常,但眼球的前后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所引起的近视;“屈光性近视”是由于眼的屈光中间质屈折率增强引起,例如“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使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增强,房水成分的变动,或晶状体硬化混浊导致屈光指数的增加等。近视眼的发病率也随之趋向于低龄化!
  由于“近视眼”绝大部分发生在学生时期,是因为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看近时距离过近,易疲劳,这时睫状肌过度紧张,屈光力增强,物像不清而形成近视,称“假性近视”。如果采取措施使睫状肌放松,视力可以得到恢复,如果继续不当用眼就会使眼球发生病理改变,使眼功能与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调节紧张,集合加强,眼肌牵拉,眼压升高,长期眼球充血致眼内容增加,巩膜延伸,使眼球发育超过了正常比例,最后致眼轴延长而成“真性近视”;
由于“近视眼”患者大部分都发生在长期从事屈颈低头的学习工作中,颈椎的关节突之间的关节面位置接近水平,稳定性差,长时间的屈颈低头,椎间韧带容易疲劳;加上在屈颈低头的工作状态中,颈椎间的间隙一方增宽一方变窄,在椎间隙内产生高于常位倍加的压力,颈椎容易发生方向性错位。错位的颈椎:一则压迫支配相应区域或器官的神经,而导致出现神经根压迫症;二则错位的颈椎还可使横突孔管腔变窄挤压椎动脉,使得脑局部区域供血不足,而出现诸如“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及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病理症状;在它们的作用下,神经的兴奋性降低,睫状肌挛缩和晶体的向前面突出,促使眼球内的压力增高,眼压的长期升高,压迫眼球壁,促使巩膜扩张,眼球前后轴延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整脊正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