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设计的依据树木分类所依据的主要性状有哪些

园林树木学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
1. 简述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主要内容有园林树木的种类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价值、产地分布和园林用途等。 2. 试述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集中、特色突出、独放异彩的四大特点。
3. 如何理解“谁掌握了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如何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我国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⑴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是携带各种不同种质的园林树木的总称,包括了众多的野生类型及栽培品种。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出好的品种。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可以通过引种驯化可直接用于园林建设,又是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材料,缺少这些优良资源,园林树木的育种将无法进行,可见园林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⑵植物资源的保护及保存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方式。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的途径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制订严格的法规外,对栽培的种和品种一般是搜集活材料,集中栽培于适合其习性要求地区的品种圃, 在植株衰老前, 通过营养繁殖及时更新。对于一、二年生草花,为防止天然异花授粉,一般实行定点、分区保护栽培,组成隔离保存优良品种原种的网点;或采用网罩等人工隔离措施,以保证原种纯正。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多采用建立种子贮藏库贮藏种子的方式。、建立种质库(基因库),对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织和活植株等实行长期保存。其中茎尖组织的超低温贮藏新技术尤有发展前途。凡搜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均需经过严格的检疫,编号登记,作出初步评价,并将有关形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方面的情况和研究结果详细记入科技档案。
⑶①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搜集:资源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资源的调查与搜集工作。目的是查清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并收集种子及活体材料,为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②园林树木种质资源评价及性状鉴定: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必须对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性状鉴定。首先可以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与鉴定,为合理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③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④种质资源信息库的建立⑤种质资源的研究⑥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新品种的培育 4.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有哪些? ①引种驯化②育种应用
1. 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种以下有哪些分类等级,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物种又称为“种”,它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以下根据桃花为例,说明其分类位置。
⑴界.. 植物界⑵门.. 种子植物门⑶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⑷纲.. 双子叶植物纲⑸亚纲.. 离瓣花亚纲⑹目.. 蔷薇目
⑺亚目.. 蔷薇亚目⑻科.. 蔷薇科⑼亚科,,. 李亚科 ⑽属..李属⑾亚属.桃亚属⑿种..桃花
3) 集合相近的种为属,将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类似的目集合为一纲,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2. 种及种以下各分类等级如何命名,试举例说明。 ⑴能确切反映新品种的特点,生动形象;⑵以二至三字为原则,最多不超过5个字;⑶避免用同音字或生僻字;⑷品种要简洁通俗、富有诗情画意;⑸不用紧跟政治形势的政治术语。关于栽培品种,是种名后直接写品种名称,但需加上单引号。这种写法不附命名人的姓名。如:垂枝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 ‘Pendula’
3. 园林树木依生长类型可分为哪些类?每类各举2例。 ⑴乔木类:雪松、冷杉、落羽杉、南洋杉、深山含笑、樟树、广玉兰等⑵灌木类:如:绣线菊、溲疏、千头柏等。 ⑶草坪与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等;地被植物,如三叶草、车轴草、矮生栒子、铺地柏等⑷藤蔓类:根据其攀附方式,可分为:①缠绕类:如葛藤、紫藤等②钩刺类:如木香、藤本月季等③卷须及叶攀类:如葡萄、铁线莲等④吸附类:如凌霄是借助吸附根攀援,爬山虎借助吸盘攀援。
4. 园林树木依观赏特性可分为哪些类?每类各举2例。 答:⑴观形植物:榕树、龙爪槐⑵观花植物:牡丹、白玉兰⑶观叶植物:银杏、鸡爪槭⑷观果植物:柚子、复羽叶栾树⑸观枝干植物:白皮松、红瑞木⑹观根植物:榕树、池杉。
5. 园林树木依据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可分为哪些类?每类各举2例。
⑴根据对土壤酸度条件的适应性分为:①酸性土植物:铁芒萁、杜鹃等②碱性土植物:如蜈蚣草、铁线蕨等。③中性土植物:月季、木槿等
⑵根据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分为:①旱生植物:仙人掌、仙人球等。 ②中生植物:如桑树、紫穗槐等。③湿生植物:鸢尾、海芋。④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⑶根据所需日照时间长短:①长日照植物:如金盏菊、羽衣甘兰。②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一品红等。③中日照植物:如月季、扶桑等
⑷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①阳性植物:金琥、仙人球。 ②阴性植物:铁线蕨、君子兰。③中性植物:罗汉松、常春藤
⑸根据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①耐寒植物:松、梅②喜温植物:扶桑、紫叶李③半耐寒植物:六月雪、铺地柏、 6. 园林树木按园林用途可分为哪些类?简述其概念,每类各举2例。⑴独赏树(孤植树):即树形优美适于独赏,作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的树木,主要表现其体形美,能独立成景供观赏。雪松、巨杉等。 ⑵庭荫树:主要能形成绿荫供纳凉和装饰用。包括针叶类,阔叶常绿类、落叶类。如樟树、槐树。
⑶行道树: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起美化、遮荫和防护作用。包括针叶类、阔叶常绿类、落叶类,一般在道路二侧起遮荫又能构成街景的树种,通常枝下高在3.2m 以上,悬铃木、椴树。
⑷防护树类:以各种防护作用而分类。如防火、防风固沙等,珊瑚树、醉香含笑。
⑸花灌类:又分为乔木、灌木、丛木,藤木。紫藤、杜鹃花等。
⑹藤本类(1) 缠绕类:以茎本身旋转缠绕其它支持物生长者,如紫藤、猕猴桃类、五味子。(2)卷须及叶攀类:借助于接触感应器官而使茎蔓上升的树种或借助于叶柄之旋卷而攀附他物者,如靠卷须的有葡萄,铁线莲。 (3)钩攀类:借助于茎蔓上的钩刺而使自体上升。如菝葜、悬钩子。(4)吸附类:借助于吸盘向上或向下生长。爬山虎、常春藤。
⑺植篱类:植篱类植物在园林中主要用于分隔空间、屏蔽视线、衬托景物等,一般要求植物枝叶密集、生长慢、耐修剪、耐密植、养护简单。如大叶黄杨、洒金珊瑚。 ⑻地被类:指那些低矮的、铺展力强、常覆盖于地面的一类植物,多以覆盖裸露地表、防止尘土飞扬、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幅射、增加空气湿度、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常春藤、铺地柏。
⑼盆栽及造型类:主要指盆栽用于观赏及制作成树桩盆景的一类植物。树桩盆景类植物要求生长缓慢、枝叶细小、耐修剪、易造型、耐旱瘠、易成活、寿命长。如日本五针松、棕竹等。
⑽室内装饰类:主要指那类耐荫性强、观赏价值高,常盆栽放于室内观赏的一类植物,如散尾葵、鹅掌柴等。
1. 树形在景观营造中有何作用?如何通过树形的搭配组合营造不同的场地氛围。
答:⑴在绿化配置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不同树种的树形,主要由遗传性决定,但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园林中整形修剪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妥善的配置和安排,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种种艺术组景的效果。至于在庭院、草坪、广场上的单株孤植树则更可以说明树形在美化配置中的巨大作用了。各种树形的美化效果并非机械不变的,它常以配置方式及周围景物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在乔木方面,凡具有尖塔状及圆锥状树形者,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具有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谧的效果;具有圆钝、钟形树冠者,多有雄伟浑厚的效果;而一些垂直类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在丛木灌木方面,呈团簇丛生的,多有朴素浑实之感,最易用在树木群丛的外缘,或装点草坪、路缘及屋基。呈拱形及悬崖状的,多有潇洒的姿态,宜供点景用,或在自然山石旁适当配植。一些匍匐生长的,常形成平面或坡面的绿色被覆物,宜做地被植物用,此外许多种类又可供作岩石园配植用。
⑵为了加强小地形的高耸感,可在小土丘的上方种植长尖形的树种,在山基栽植矮小扁圆形树木,借树形的对比来增加土山的高耸之势;为了突出广场中心喷泉的高耸效果,可在其四周种植浑圆形的乔灌木;为了与远景联系并取得呼应、衬托的效果,可在广场后方的通道两旁各种植树形高大的乔木一株,这样可以在强调主景的同时又引出新的层次。
2. 园林树木叶的观赏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叶的观赏特性主要表现在叶的色泽、形状、大小和质地。
⑴叶形的观赏特性:单叶方面:针形类、条形类、披针形类、椭圆形类、卵状类、圆形类、掌状类等。复叶方面:羽状复叶和掌状复叶。
叶色的观赏特性:⑴基本叶色:植物的基本叶色为绿色,由于受树种及受光度的影响,叶的绿色有墨绿、深绿、黄绿、亮绿等差异,且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①深浓绿色叶的树种②浅淡绿色叶的树种
⑵特殊叶色:植物除绿色外而呈现的其他叶色,增加了园林景观的丰富性,给观赏者以新奇感。根据变化情况,特殊叶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常色叶类:有单色与复色两种。
②季节叶色类:指植物的叶片在绿色的基础上,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的有显著差异的特殊颜色。季节叶色多出现在春、秋两季。春季新叶叶色发生显著变化者,称为春色叶树种。而在秋季落叶前,叶色发生显著变化者,称为秋色叶树种。A. 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树种B. 秋叶呈黄色或黄褐色的树种
⑶叶的质地:叶的质地不同,观赏效果也不同。革质的叶片,具有光影闪烁的效果;纸质、膜质的叶片常给人恬静之感;粗糙多毛的叶片,则富于野趣。
⑷叶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例如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具有热带情调;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素朴的感觉,大形的羽状叶给人轻快、洒脱的感觉。
⑸叶的大小:一般而言,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叶均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地区的植物,叶较多,如榆、槐、槭等。 3. 列举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树种各2种并注明叶色,简述色叶树种的园林应用。⑴①春色叶树种: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②秋色叶树种:枫香呈紫红色。银杏呈黄色③常色叶树种:紫叶李全年呈紫色;金叶女贞全年为黄色;
⑵①遵循画理的图画美,即色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符合画面构图及写意需要②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如到了秋天,秋水明净,枫叶染霜,水天仿佛一片丹霞燃烧,这种热烈、旺盛又给有人另一种体会。③符合色彩学原理的色彩美,利用人眼的视觉原理,将色叶树种与常色树种及园林要素进行和谐配置,营造园林景点和意境。在园林中色叶树种也经常种植在水边,与各类水体相互呼应。也经常种植在建筑周围,与建筑相协调,这是建筑与植物融为一体,丰富了建筑的美感。
4. 园林树木花的观赏特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⑴花形方面:早春开放的白玉兰硕大洁白,有如白鸽群集枝头;初夏开放的珙桐、四照花,以其洁白硕大,如鸽似蝶的苞片在风中飞舞;小小的桂花则带来了秋天的甜香;蜡梅和梅花的凌霜傲雪,使得人类坚定了等待春天的信念。
⑵花序方面:总状花序,如金链花;穗状花序,如车前;柔荑花序,如杨树、柳树;肉穗花序,如天南星科、棕榈科植物;伞房花序,如山楂、梨树、苹果;伞形花序,如报春、三桠绣球;头状花序,如菊科;隐头花序,如无花果;圆锥花序,如女贞、珍珠梅;
⑶花色方面:①白色系花:女贞、玉兰、栀子花、白杜鹃、刺槐等②黄色系花(黄、浅黄、金黄):迎春、金钟花、棣棠、金丝桃、鹅掌楸等③红色系花(红色、粉色、水粉):海棠花、贴梗海棠、石榴、紫薇等④兰色系花:紫藤、紫丁香、木兰、泡桐、八仙花、蓝血花。 ⑷园林树木的花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干生花相:如槟榔、木菠萝、可可、紫荆:②线条花相:如纯式线条花相者有连翘、金钟花;呈衬式线条花相的有珍珠绣球、三丫绣球等。③星散花相:如鹅掌楸、白兰花等。④团簇花相:如玉兰、木兰、木绣球等。⑤覆被花相:泡桐、广玉兰、七叶树、合欢、珍珠梅、接骨木等。 ⑥密满花相:如樱花、榆叶梅、毛樱桃。⑦独生花相:如苏铁类、昙花、金银忍冬。
⑸花香方面:清香(如茉莉、九里香),甜香(如桂花、米兰、含笑、夜合),浓香(如白兰、玫瑰、依兰、栀子、丁香),淡香(如玉兰)等。
5. 什么是纯式花相和衬式花相,每类各举2例。
答:①纯式花相:指先叶开放的花(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白玉兰、紫玉兰、紫荆、连翘、金钟花等。②衬式花相:指后叶开放的花(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如珍珠绣球、三丫绣球等。 6. 列举春、夏、秋、冬观花树木各2种,并注明花色及科名。春季观花树种:贴梗海棠为蔷薇科;花色为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碧桃为蔷薇科,花色有白、红、粉红、紫红及红白相间等多种颜色。
夏季观花树种:杜英杜英科,花色为白色。红花石榴为石榴科,花色为红色。
秋季观花树种:桂花为木犀科,花色乳白色、黄色。双荚决明为苏木科,花色为黄色。
冬季观花树种:腊梅,腊梅科,花色为黄色。金花茶,山茶科,花色为金黄色。
7. 列举主要香花树种6种,注明科、属,并编检索表加以区别。桂花属于木犀科木犀属;含笑属于木兰科含笑属;刺槐属于豆科刺槐属;白玉兰属于木兰科木兰属;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梅属于蔷薇科梅属。 1. 常绿性。
2.花簇生于叶腋或聚伞状,核果,花期9~10月,叶长椭圆形,全缘或上半部有细锯齿,花小,黄白色,浓香,核果椭圆形,树皮不裂---桂花
2.花单生于叶腋,骨葖果,枝上具有环状托叶痕,也倒卵状椭圆形,叶柄极短,密被粗毛,花直立,淡黄色而瓣缘常晕紫,花期3~4月---含笑 1. 落叶性。
4. 萼、瓣各5。
5.核果,球形,小枝细而无毛,多为绿色。叶广卵形至卵形锯齿细尖,多仅叶背脉上有毛。花1~2朵,具短梗,有芳香,在冬季或早春叶前开放,黄绿色,核面有凹点甚多—梅
5.荚果,带状扁平,开裂,枝条具托叶刺,冬芽小,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叶端钝或微凹,花蝶形,白色,芳香,成腋生总状花序---刺槐
4.萼、瓣各9,枝上具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于枝顶,幼枝及芽均有毛,叶卵状长椭圆形,先端突尖而短钝,花大,纯白色,叶前开放—白玉兰
3.灌木或小乔木,枝条粗壮无毛,叶广卵形,通常宽度大于长度,先端锐尖,全缘,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花萼钟状,有4齿,花冠堇紫色,端4裂开展,花药生于花冠筒中部或中上部,蒴果,长圆形—丁香
8. 列举红、白、黄、紫各色木本花卉各2种,并注明花期及科名。①红色:一品红:11月到翌年2月
凤凰木:花期5~6月
②白色:栀子花:花期6~8月
白鹃梅:花期3~4月
蔷薇科 ③黄色:云南黄素馨:花期3~5月。木犀科
金丝桃:花期5~7月
④紫色:紫藤:花期3~5月 豆科
紫花含笑:花期3~5月
9. 列举秋天观果树种6种,注明果色及科名。
山楂,红色,蔷薇科;火棘,红色,蔷薇科;柚,黄色,芸香科;梨,黄色蔷薇科;木瓜,黄色,蔷薇科;葡萄,黄绿色至紫红色,葡萄科。
10. 列举观枝干树种6种,注明其科名及干皮的观赏特征。紫色:紫竹属于禾本科。绿色:梧桐属于梧桐科、青榨槭属于槭树科。白色:白皮松属于松科;白桦属于桦木科。斑剥: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榔榆属于榆科。 树皮的开裂方式不同也具一定的观赏价值,①光滑树皮:表面平滑无裂,多数幼年期树皮均无裂,也有老年期树皮不裂的,如梧桐、桉树。②横纹树皮:表面呈浅而细的横纹,如山桃、桃、白桦。③片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片状剥落,斑驳状如白皮松、悬铃木。④丝裂树皮:表面呈纵而薄的丝状脱落,如青年期的柏类。⑤纵裂树皮:表面呈不规则的纵条状或近于人字状的浅裂,多数树种均属于本类形。⑥纵沟树皮:表面纵裂较深,呈纵条或近于人字状之深沟。例如老年期的核桃、板栗等。⑦长方块裂纹树皮:表面呈长方形之裂纹,如柿树、黄连木等。⑧疣突树皮:表面具不规则的疣突。如木棉表面具刺,山皂荚、刺楸。
树干的皮色对美化配植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街道上用白色树干的树种,可产生极好的美化及范围路宽的实用效果。
11. 植物材料的质感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
不同的植物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其株型、花果稠密度、颜色等都会影响植物的整体质感。除了植物材料本身的质感特征外,观赏距离、人工修剪、环境光线以及其他景观材料的质感特征等也会影响植物材料的质感。粗质型植物有较大的明暗变化,看起来强壮、坚固、刚健,外观上也比细质登植物更空旷疏松。因此,粗质型植物可在景观中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但粗质型植物不宜使用过多,避免使景观显得零乱无特色。 而细质型植物比较柔和,没有太大的明暗变化,外观上常有大量的小叶片和稠密的枝条,看起来柔软纤细。因此,可大面积运用细质型的植物来加大空间伸缩感,也可作背景材料,显示出整齐、清晰、规则的气氛。 由于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以及观赏距离、人工修剪、环境光线或者其他景观材料的质感特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材料的质感,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植物质感的这种可变性,综合把握整体环境和非植物材料的质感,营造符合主题且具特色的景观。 通过修剪、整形等操作手段可以改变植物的轮廓和表面特征,进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也可以大大改变植物本身的质感。例如,绿篱的质感在修剪后由柔和变得硬朗,草坪的质感在修剪后由粗糙变得精细而富有弹性,盆景摘叶后叶片变得细小轻盈。而同种植物与不同材料对比也会产生不同的质感效果,比如书带草栽植于毛石砌作的种植池中显得精细,而栽植于抛光的花岗岩种植池中则显得粗糙。
12. 如何运用园林树木的季相美创造变化多姿的植物景观?由于季节的不同,在同一地区可以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谓之季相。例如,春季在岸边到处可见的堇菜、二月兰等蓝堇色的花朵,不久则是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布满各处。入夏则羊胡子草的新穗形成一片褐黄色,浮于绿色的叶丝上。暮秋则银白杨的白茅迎风飞舞。即在一年四季之中表现为不同的形色。首先,应作到四季各有重点,三季有花开。如: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前后应当有花果可赏,有园景可览。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应当考虑的。如:牡丹忌烈日、大风,为使牡丹花期长一些,对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故宜在大树下或背风向阳处。
13. 试述园林植物意境美的含义。如何通过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创造园林的意境美。⑴意境美是指既是造园者内心情感、哲理、体验,以及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的驰骋和再创造的过程。
⑵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松、柏四季常青,又象征着长寿、永年,紫荆象征着兄弟和睦,含笑表示深情,红豆表示相思、恋念,而杨树、柳树却有“白杨萧萧”表示惆怅、伤感,“垂柳依依”表示感情上的依依不舍、惜别等。总之园林工作者应善于与继承和发展树木的联想美,将其精巧的运用于树木的配置艺术中,充分发挥树木美对于人们精神文明的培育作用。
1. 简述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功能和保护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㈠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功能:⑴空气质量方面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②分泌杀菌素③吸收有毒气体④阻滞尘埃⑵温度方面⑶水分方面①对水质的净化作用②对环境的增湿作用⑷光照方面 ⑸声音方面
㈡园林树木保护环境功能: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①园林树木增加降水功能②园林树木的蓄水功能③园林树木使地表免于冲刷⑵防风固沙①防风作用②固沙作用⑶监测大气污染
1. 简述园林树木配植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⑴园林树木配植的概念: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 ,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⑵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①生态适应的原则②美观的原则③满足功能要求的原则④经济的原则
2. 简述孤植、对植、列植、丛植、林植、篱植的概念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孤植: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一般采取单独植的方式,但也偶有用2~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主景,孤植树定植的地点不能只注意到树种本身而必须考虑其与环境的对比及烘托关系。应布置在突出位置,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在树的周围应有开阔的空间,最佳的位置是以草坪为基底,以天空为背景的地段。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它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1
不可栽植其它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和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⑵对植: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株树、3株树,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动势向轴线集中。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⑶列植:树木呈行列式种植。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⑷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
⑸林植: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在自然风景游览区中进行林植时应以造风景林为主,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疏林与密林的变化、林中树木的选择与搭配、群体内及群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等措施。
⑹篱植:凡是由灌木和小乔木以近距离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的、结构紧密的规则种植形式,称为绿篱或绿墙。种植时应注意一般绿篱株距:0.3-0.5m ,行距:0.4-0.6m 。绿墙,株距:1-1.5m ;行距:0.7-1.2m 3. 试述园林树木与其它造园要素如何协调相配创造完美的景观效果。⑴丰富感:建筑物在配植前后的外貌,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配植后则变为优美丰富。 ⑵平衡感: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类,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⑶稳定感:在园林局部或园景一隅中常可见到一些设施物的稳定感是由于配植了植物后才产生的。实际上中国较考究的石桥在桥头设有抱鼓尾板,木桥也多向两侧敞开,因而形成稳定感,而在园林中于桥头以树木配植加强稳定感则能获得更好的风景效果。
⑷严肃与轻快:应用常绿针叶树,尤其是尖塔形的树种常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例如莫斯科列宁墓两旁配植的冷杉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一些线条圆缓流畅的树冠,尤其是垂枝性的树种常形成柔和轻快的气氛。
⑸强调:运用树木的体形、色彩特点加强某个景物,使其突出显现的配植方法称为强调。具体配植时常采用对比、烘托、陪衬以及透视线等等手法。 ⑹缓解:对于过分突出的景物,用配植的手段使之从“强烈”变为“柔和”称为缓解。景物经缓解后可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而且可增加艺术感受的层次感。 ⑺韵味:配植上的韵味效果,颇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只有具有相当修养水平的园林工作者和游人能体会到其真谛。但是每个不懈努力观摩的人却又都能领略其意味。
总之欲充分发挥树木配植的艺术效果,除应考虑美学构图上的原则外,必须了解树木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异的生态习性要求,在掌握有机体自身和其与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的规律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知识,并有较深的文学、艺术修养,才能使配植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
此外,应特别注意对不同性质的绿地应运用不同的配植方式,使如公园中的树丛配植和城市街道上的配植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前者大都要求表现自然美,后者大都要求整齐美,而且在功能要求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配植的方式也不同。
4. 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配植与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如何与其主导功能相适应。
⑴群植树的选择:要求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的乔、灌木成群配植称为群植,适宜群植的植物称为群植树。群植树常用于面积较大的公园或是风景区当中,尤其在风景区中占较大的比重。群植在一起的植物称为树群,树群可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种树群,也可由多个树种组成的混交树群,混交树群是树群的主要形式。群植树的选择条件比较宽泛,一般都选择那些栽植在一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乡土树种。
⑵群植树的配植:树群规模不易太大,在构图上要四面空旷。最好采用郁闭式、成层的组合方式。由于树群的树种数量多,特别是对较大的树群来说,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变的突出,因此在树群的配置和营造中要十分注意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创造满足其生长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配置出理想的植物景观。配植中要注意耐荫种类的选择和应用。从景观营造角度考虑,要注意树群林冠线、林缘线的优美及色彩季相效果。一般常绿树在中央,可作背景,落叶树在外围,要注意配置画面的生动活泼。树群在园林中的观赏功能与树丛比较近似,在开朗宽阔的草坪及小山坡上都可用作主景,尤其配置于滨水效果更佳。由于树群树种多样,植物数量较大,尤其是形成群落景观的大树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又有巨大的生态作用,是今后园林景观营造的发展趋势。
5. 城市中的人工栽培群落如何借鉴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完善其综合功能及景观效果。
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是解决现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构建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应采取最大多样性的方法,即尽可能地按照该生态系统退化以前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种植植物。在恢复地带性植被时,应大量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忽略先锋物种、首选乡土树种,构建乔、灌、草复合结构,抚育野生地被。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植物配置时既要注重观赏特性对应互补,又要使物种生态习性相适应。多个物种的生态习性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很复杂的,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总之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②重视生物多样性③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④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⑤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城市中模拟恢复地带性植物群落不仅能扩大城市视觉资源,创造清新、自然、纯朴的城市园林景观,而且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生态效应,这一科研成果值得在各地推广。
6. 以某几处城市绿地为例,分析其栽培植物群落景观,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在选择城市园林树种时,注意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的骨干树种的要求:①街道广场树种----要求主干通直,树大荫浓,适应性强,能抵抗烟尘危害,病虫害少而大苗移栽易活,栽培管理简单。②工矿区绿化树种---依照不同工矿的性质,选用能吸收有毒气体、阻滞烟尘,对有毒气体抗性强的树种。③居住区绿化树种----外围要求隔噪音,吸附烟尘能力强而生长迅速。在居住区内,应选生命力强大,管理简便,而又尽可能结合生产的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及藤木等。④机关绿化树种---除选用若干庭荫树、园景树外,可适当选用观花、观果的小乔木和灌木及藤木树种。学校还可配置若干经济树种。医院可选择一些杀菌力强的树种以及药用乔灌木。⑤花园、公园绿化树种---适当选用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藤木及木本地被,并合理地结合生产。有条件的,可设花灌木的专类园,并与草本花卉搭配好,做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⑥风景区----选准山区、平原及水边风景区的骨干树种,注意大面积风景林和结合生产的树种选择。
Word文档免费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光照对树木枝干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