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雾的读音,这个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是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物态变化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4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14 年全国中考物理 110 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一、选择题3. (2 分) (2014南充)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c 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9. &&&&(3 分) (2014随州)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 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 m 固体和 n 固体. 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m 为实线,n 为虚线) ,在 35min 内 m 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2-1-c-n-j-y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 不会超过 100℃ b. 由图 乙知,m、n 肯定都是晶体 c. 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 (2014 济南)14、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 2014 龙 东 ) 2 . 在 北 方 的 冬 天 常 会 看 到 下 列 现 象 , 其 中 属 于 液 化 的 是 a ( ) a.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b.拿到室内的冰块化成水 c.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树上出现的雾凇 (2014 沈阳)3、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 述中正确的是 c a.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b.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 c.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 d.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3. (3 分) (2014丹东)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 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b 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1. (2 分) (2014长春)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 于( )b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 升华 5. (2 分) (2014锦州)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融化 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5.(3 分)(2014赤峰)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 b. 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c. 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 4.(3 分)(2014聊城)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d a. b. )c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c. d.冰冻的衣服变干阳光下露珠变小树枝上形成雾凇 )c4. (2 分) (2014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 c. d.4. (2 分) (2014巴中)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c. 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 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3. (3 分) (2014眉山)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 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 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 2. (3 分) (2014天津)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 于樟脑片发生了( )b y-com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2014 新疆)3. (3 分)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 雪( )c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 1. (3 分) (2014曲靖)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 感到凉爽,是因为( )c a. 水液化吸热 b. 水液化放热 c. 水汽化吸热 d. 水汽化放热 1.(3 分)(2014贵阳)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 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aa. 液化 b. 凝固 c. 凝华 d. 熔化 (2014 桂林)3.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c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 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 3. (2 分) (2014齐齐哈尔)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 b. c. d.)c冰雪消融 清晨的露珠 寒冬冰雕变小 树枝上的雾凇 2. (2 分) (2014无锡)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 的是( )b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 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液化 c. 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 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 5. (2 分) (2014永州)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 c. 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 4. (3 分) (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a.该温度计是 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 32℃ 2. (3 分) (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b.)c山间形成浓雾冰雪消融 c.d.草叶上形成“白霜” 草叶上形成“露珠” 2. (3 分) (2014安顺)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 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 ,这是因为( )d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来源:学科网] 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4. (2 分) (2014南宁)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 中( )ca.不断放热 b. 温度一直升高 c.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熔化持续了 12min 3. (2 分) (2014南宁)“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 )b a.雾﹣﹣﹣﹣汽化 b.露﹣﹣﹣﹣液化 c.霜﹣﹣﹣﹣凝固 d.雪﹣﹣﹣﹣升华 7. (3 分) (2014广西)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d a.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冰棍上冒“白气” c. 深秋,草叶上有露珠 d.严冬,树枝上挂雾凇 12. (2 分) (2014郴州)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咱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d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 50℃ c.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第 15 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 (3 分) (2014滨州) 生活处处皆物理,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 )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2. (2 分) (2014湖北)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向外冒“白气” ,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遇 冷时( )d a. 升华形成的 b. 凝华形成的 c. 凝固形成的 d. 液化形成的 4. (4 分) (2014梅州)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 的形成属于( )c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3. (2 分) (2014威海)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冰在融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 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9.(2014 泰安)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 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d.汽化 )b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5.(2014 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 头上的水发生了( )b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凝华 (2014 南京)5.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2014 福州)5.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2· 1· c1.(益阳市 201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 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 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 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 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b 出处:b 教育名师】b【版权所有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4. (2014 年甘肃省白银市)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 经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 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 确的是( ) a.[来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源:学 科网 zxxk]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6.(2 分)(2014株洲)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 到的物态变化是( )c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2.(2 分)(2014呼和浩特)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 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c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 d.初冬树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19.(鄂州市 2014)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c.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 d.秋天,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6.(2014 年兰州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非晶体熔化时放热 b.扇扇子是通过加快汗液的蒸发而使人感到凉快 c.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17(邵阳市 2014).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 同谁。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气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b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b2.(昆明市2014年)如图1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b.夏天,草上的露珠 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2、(2014 年广东省)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题 2 图主要用来探究 ( a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4、(山东省烟台市 2014)如图所示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得是( d )a. 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晾干b.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也小,最后“消失”了c. 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来源:学*科*网 z*x*x*k]d. 夏天吃冰棒时,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5. (2014 年苏州市)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打开冰柜看到白雾 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b.深秋草叶上结出自霜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a1.(温州市 2014 年)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 要吸收热量的是( a ) 2、(四川省资阳市 2014)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 珠,如图所示.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d )a.升华b.汽化c.熔化d.液化 a5、(2014 年福州市)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12. (2014 年福建省泉州)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2014 年北京市)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a4.(2014年临沂市)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 塑料外罩 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凝结的水滴 2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污水杯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漏水托盘 洁净水收集杯 7.(2014年临沂市)右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 — 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w.-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3、(四川省广元市 2014 年)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 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b a.较低的凝固点 c.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 d.较高的沸点5 10 15 5、(山东省潍坊市 2014)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 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b )a.b.c.d.4、(山西省 2014 年)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c)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 ab 段是液态 c.海波在 bc 段吸热,温度不变[来源:z,]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8min2.(雅安市二 o 一四年)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这是升华现象 ,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 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5、(浙江省杭州市 2014 年)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5、(浙江省丽水市 2014 年)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 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 )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固 b4. (重庆市 2014 年)如图 3 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树枝上的霜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霜消融1.(盐城市 2014 年)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a.凝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8. (2014 年广西省玉林市)如图 3 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c)6. (3 分) (2014常德)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 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 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 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c【c 来源:cnj*y.co*m】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 1. (3 分) (2014益阳)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 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 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 ,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 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b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2 分)(2014扬州)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a a.小水滴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1.(2014 年陕西)初夏的早晨,院子里的花儿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花朵上的露珠在 阳 光 下晶 莹剔 透, 图示的 情 景中 ,应 用物 理 知识 分 析正 确的 是 ( b ) a.花儿能散发出淡淡清香表明花儿在运动 b.阳光下,露珠的蒸发会加快 c.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d.露珠的形成过程要吸热 17. (哈尔滨市 2014 年)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 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 8. (2 分) (2014株洲)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该物质( )ab 育网a.是晶体,熔点是b.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0℃ c.熔化前后比热 d.t=2min 至 t=6min 过程中内能不变 容不变 6.(2014 年汕尾市)日光灯长期使用后,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钨丝会变细。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a.这些黑斑是钨丝中的钨熔化形成的 c.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比热容变大 b.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电阻变大 d.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熔点变低 · 二、填空题13. (4 分) (2014海南)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357 水银 ﹣39 78 酒精 ﹣11713. (2014长沙)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 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 小 (选填“大”或“小”) , 这是因为酒精在 蒸发 时要吸热造成的. 14. (2 分) (2014凉山州)自然界中雾的形成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该物态变化 要 放 热. 13. (2 分) (2014云南)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 100℃ 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 沸 点 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 液化 现象. 14. (4 分) (2014眉山)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瓦屋山森林公园享誉世界,一场夏雨过后,薄 雾缭绕,茶香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瓦屋人 家沏清茶所用沸水的沸点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 2. (2 分) (2014抚州)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 大量吸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 蒸气经 液化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汽 化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014 桂林)16.如图 9 所示,是 a、b 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a;80. 23. (2 分) (2014齐齐哈尔)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 固体甲第 6 分钟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 别是 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19. (2 分) (2014无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甲 (选 填“甲”或“乙”)所示,若实验环境气压明显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测得的水的沸点会 低于 100℃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14. (2 分) (2014绥化)小明从冰 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 会儿,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发生了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 的名称) ,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 放出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1-c-n-j-y 17. (2 分) (2014威海)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 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10 min;加热至第 10min 时,物质的状态为 固液共存 .23.(2 分)(2014泰安)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 该物质是 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出晶体:教育名师】24.(2 分)(2014泰安)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上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_现 象.液化 15.(2 分)(2014济宁)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 深受喜爱. 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凝固 的物态变化. 与新鲜豆腐相比, 冻豆腐 的密度将 变小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0. (2 分) (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固 体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 .15. (3 分) (2014泰州) 如图所示, 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 发现瓶中水量减少. 这 是由于水 汽化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 温度 较低 ,使水蒸气发生 液化 而形成的. 19. (2014 年广东省广州市) (4 分) (2014广州)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 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汽化 ,此过程 吸热 (选填“吸热”、“放 热”、“不吸放热”) .3.(1 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固 体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22.(2 分)(2014娄底)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 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液化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汽化 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16.(4 分)(2014成都)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 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 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 吸热 (选 填“吸热”或“发热”). 15.(2 分)(2014广安)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 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 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液化 和 汽化 .【 17.(昆明市2014年)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 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 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将32~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则华 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__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_________℃。 f=1. 8t+32 37 11、(2014 年广东省)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 ,温度 的熔点是 3140℃,它的凝固点是 ℃。吸热,不变,3410【来源: ;钨4.(2014 年河南省)如图 2 所示,把少量碘放人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 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 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40. (哈尔滨市 2014 年)(2 分)在“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时,热 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 试管中的水,但不会反过来传递,这说明热量的 传递具有 是 ℃.方向 性;水沸腾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 98 24. (温州市 2014 年) 小红是一个小魔术迷。她把一块棉布手帕 浸泡在医用酒精中, 均匀湿透后取出, 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空中展开, 用火点燃, 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 手帕却完好无损 (如图所示) 。 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 使手帕的温度降低且低于棉布的着火点(第 24 题图)三、作图题22、(四川省资阳市 2014)室内温度为 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象.四、实验探究题14. (8 分) (2014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 1 2 3 4 5 6 7 图象 时间/min 0 90 93 96 99 100 100 100 100 温度/℃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 吸 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 的沸点为 100 ℃. 18. (8 分) (2014抚州)(2014抚州)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① 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 数如图所示,该温度值为 ﹣2 ℃ . ② 该实验应选用 碎冰块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③ 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 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 小华应选用 乙 (“甲”或“乙”) 装置来进行实验. 27. (8 分) (2014娄底)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 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所示;(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计时器和 温度计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 de 段所对应的温度值(选填“ab”和 “de”) . (3)如图甲(a)所示,bc 段该物质的状态为 液态 . (4)oa 段与 bc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 17. (4 分) (2014十堰)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 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15 min. 熔 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增加 (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25. (4 分) (2014绥化)某学习小组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 度,直到两 种物质全部熔化,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48 ℃ , 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 丙 图能反映石蜡 的熔化特点.27. (6 分) (2014衡阳)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判 断出这种物质是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50 ℃ .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 时间为 3 min,该过程中晶体 吸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 17. (3 分) (2014荆州)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 温度 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 (2)b、c 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乙中 b、 c 所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 无问题, 则分析图象可知: 当时的大气压 小 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b、c 组得到 b、c 两种不同图象的 原因可能是水的 质量 不同.22. (5 分) (2014淮安)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 水的内部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 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是实验第 5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现象,判1 2 3 4 5 6 7 8 9 时间/min 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温度/℃ 90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保持不变 (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 减低”) ;停止加热,谁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 吸热 . ( 2014广 州)19. 是 冰 箱 制 冷 剂 循 环 路 线 示 意 图 , 制 冷 剂 在 冷 冻 室 的 管 子 里 发 生 的 物 态 变 化 名 称 是 _______, 此 过 程 ________( 选 填 “吸 热 ”、 “放 热 ”、 “不 吸 放 热 ”) 。 【答案】汽化,吸热 (2014 广州)23.有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设计实验比较哪个杯的保温效果好。 (1)需要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哪个杯保温效果好的根据。 【 答 案 】 ( 1) 温 度 计 , 秒 表 , 热 水 ( 2) 实 验 步 骤 : ① 在 保 温 杯 中 装 满 相 同 温 度 的 热 水 , 并 把 两 个 保 温 杯 放 在 同 一 个 室 内 ; ② 经 过 相 同 时 间 后 , 同 时 用 两 支 温 度 计 测 量 两 个 保 温 杯 中 水 的 温 度 ; (2014 福州)27.(4 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 20 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 填“均匀”或 “不均匀)。 (2)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此时示数是 __ __℃,试管中的物质呈____态。 (选(2014 武汉)24. (4 分)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 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 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遇冷放热液化 而形成的。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吸热温 度保持不变 ,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 方的气压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 标准大气压。 (1)均匀(2)b;3;液 (2014 南京). (5 分) (2014南京)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min …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温度/℃ (1)图甲中 a、b、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b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9 ℃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停止加热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① (填序号) . ① 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 减小实验误差. 20.(9 分)(2014东营)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 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 4min 开始熔化,第 8min 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 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9.5 51 52.5 (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 (3)海波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 48 ℃. 11.(3 分)(2014呼和浩特)小杨同学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画出了冰熔 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1)由图甲可知,冰的熔点为 0 ℃; (2)如果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6 ℃; (3) 相同时间吸热相同, 从图甲中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小于 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 “小 于”或“等于”). .(3 分)(2014广安)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计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 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min 温度/ ﹣4 ﹣3 ﹣2 ﹣1[来 0 源:zxxk 0 0 0 0 1 211 312 4.com] (1)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0 ℃. (3)温度为 3℃时,该物质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 29. (邵阳市 2014)小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 (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 90℃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 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3)从乙图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且温度保持不变。2·1·c·n·j·y (1)温度计与烧杯壁接触(2)98(3)吸收 27. (2014 年苏州市)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 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 a、b 所示.(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 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 com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c 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____________1 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在图 a 中,ab 段与 cd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1)秒表(2)98低于(3)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29.(2014 年北京市)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 实验前小刚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13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 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 时间 /min 温度/℃ 0 -4 1 -2 2 0 3 0 4 0[来源:学+科 + 网] 5 0 6 0 7 0 8[来源:学#科# 网] 0 9 0 10 0 11 1℃ 3012 22013 3[来源:世纪教育图 13网](1)26(2)晶体023. (7 分) (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取温度 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 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5℃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 持不变 ; …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min … … 96 97 98 98 95 98 98 温度/℃ …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 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 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28. (5 分) (2014锦州)如图 1 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 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② 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 2 中的 乙 图,水沸腾时 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 98℃ ,说明当时的气压 小于 1 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 28. (5 分) (2014丹东)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b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 90℃ 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 数据如下表:[来源:] 0 1 2 3 4 5 6 7 时间/min 90 94 96 98 98 98 98 温度/℃ 第 1min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 91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 是 98 ℃ .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2014 沈阳)、(5 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2 甲 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 12 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 但不要碰到 图 12 (2)图 12 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 段 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 a 点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b 点时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 de 段,这段 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 (1)试管底或试管壁 (2)固液共存态 小于 (3)不能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22. (4 分) (2014南充)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当水温上升到 90℃ 时,每隔 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9898 温度/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当时条件下, 水的沸腾点是 98 ℃ ,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小 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吸收热量 . &&&&
22:18:02 22:09:51 22:00:58 21:49:33 21:35:10 21:24:21 21:11:32 20:54:24 04:58:43 14:53: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薄的青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