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工学院毕业设计的师资力量咋样会计学咋样

您当前的位置: &
安阳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近四年录取分数线
安阳工学院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8个学科门类。今天耶鲁专升本小编为同学们整理汇总的是安阳工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线~
  安阳工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1003人,设置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工科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8个学科门类。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汇总的是安阳工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线。2017年参加河南专升本考试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2016安阳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录取分数线:
  2015安阳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录取分数线:
  2014安阳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录取分数线:
  2013安阳工学院专升本会计学录取分数线:
  会计学考试科目:管理学
  管理学考试题型有:选择题(40&1=40)、填空题(10&2=20)、简答题(5&8=40)、论述题(2&15=30)、案例分析题(2&10=20)。
  管理学复习思路:
  1、专升本管理学的框架
  (1)管理与管理学 (占5分左右)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呈现6个阶段,最早出现的是古典管理理论(约占15分):
  科学管理论-----泰罗(标志着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是标志性人物)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马克思&韦伯
  (2)决策和计划(占30分左右)
  管理学的五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
  计划与决策部分知识点包括:预测和决策、计划工作概述、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计划的基本分类,分为八类。其中计划工作的程序比较难。如例子: 计划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是:预期的外部环境。 (回答时要注意描述准确)
  (3)组织(占55分左右)
  这一知识点常考题型:单选、判断、论述、案例分析。特点:重点多、难度大。
  组织这一章中包含的知识点有:组织工作概述、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组织中的职权配置、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其中,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是考查的难点。
  直线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6个基本组织结构类型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矩阵结构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组织内职权分为三种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这三点看起来简单,但大多同学都不知道其中内在关系。并且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得知,仅靠看书是不能够真正理解,有局限性。耶鲁的老师会明确、针对指出14年专升本的重要考点,同学们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放在老师讲的考试重难点上,认真复习备考,考高分不是问题。专升本是选拔性考试,应尽量提高分。
  注意:人员配备归纳为组织里一部分。
  (4)领导(占35分左右)领导理论是关键。2013年专升本管理学考试中论述题考查了两大知识点,其一就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另一个重要知识点是:沟通理论。在大题中,考查的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常都是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的。所以对于看上去没有联系两个知识点,需要梳理整个的知识体系,找到其内在联系,这在平时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构建知识体系前对知识点一定要理解。另一个重点知识点:激励理论。知识点多,且不易理解。考试中不仅出大题,选择、判断、填空也会出。需要重点看。
  激励内容理论
  三大激励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
  行为改造理论
  领导特性论:心理学与管理学
  领导理论三部分: 领导行为论:管理方格论理解起来有难度。
  (5)控制(占10分左右)
  2、专升本管理学区别于大学中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更多趋向于理解性记忆性为主,而且考察内容相对基础,但近几年开始逐渐在部分题型往理解性上靠拢,所以需要管理学专业老师在真题趋势基础上给大家做足分析,帮助大家应对考试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想随时了解河南专升本较新资讯,请随时关注耶鲁专升本官网:,也可拨打400-099-7300查看,或者咨询QQ。耶鲁专升本,老牌子更专业哦!大家加油加油再加油哦!
  添加耶鲁专升本微信号【hnzsb16或扫下方二维码】
  回复&1& ,可获得河南专升本最新资讯
  回复&2&,可获得助力二本通关宝典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想获得最新的升本信息和备考资料,专属学管师进行备考指导,一对一制定学习计划,请在下面留下您的信息,升本路上快人一步!
联系电话:400-099-7300
姓名:李坤
培训课程:一卡通
考试分数:258分
姓名:陈鑫鑫
培训课程:集训营
考试分数:255分
姓名:翟莉艳
培训课程:VIP
考试分数:259
Copyright @2010 耶鲁专升本&networkxa All Rights Reserved.
总部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明天·财智名座17楼
咨询电话:400-099-7300本网站所有内容未尽允许,严禁转载
技术支持:安阳工学院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教务处
&|&&|&&|&&|&&|&&|&&|&&|&&|&&|&&|&&|&
安阳工学院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的前身安阳大学1983年建校。200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安阳工学院。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现占地90.
,建筑面积5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8余万册, 电子图书45.7万种,中外文期刊888种,电子期刊15000余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883人,外聘教师2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91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22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45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0987人,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工科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8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一个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在机械制造、化学化工、生物食品、自动化检测等学科领域有一定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瞄准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和安阳打造航空运动之都建设机遇,创办了飞行技术本科专业,为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飞行技术”本科专业2012年开始招生,目前是全国第9所、河南唯一一所开办“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培养飞行员的高校。
学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在学科建设及科研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建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阳工学院基地”、“河南省高精密主轴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机床测试与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个安阳市重点实验室、6个安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应用技术研究平台23个。在教学方面,学校现有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2项。有校内综合实验实训中心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3个。学校与国内多家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交流、夏令营等活动。
近几年,学校抢抓机遇,致力于内涵发展,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走“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之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河南高等教育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河南省十大创新创业典范高校”、“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学校秉承“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的校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声誉不断增强。当前,全体师生员工正在为将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安阳工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夯实办学基础,创新办学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筑高水平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和谐校园,形成明显办学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扎实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类型定位: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服务定位: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层次定位: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广泛开展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紧贴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1.明确定位,办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2.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寓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之中,持续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类学生活动;寓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于学生的生活管理之中,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3.需求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带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初步构建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增强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背景,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4.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扩大选修课覆盖面,满足基础、能力和兴趣不同的学生需求。
学校认真研究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三大国家战略和安阳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思路,立足学校办学实际,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紧扣产业集聚区需要,集中力量办好与河南和安阳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全面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工程,跨专业建专业、跨学院建专业,下大力气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贡献度。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25个,管理学专业8个,文学专业3个,理学专业4个,农学专业1个,经济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2个,艺术学专业7个。工学和理学专业占比为56.86%,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其中工科更加突出应用,理科强调“理进工出”,同时打造应用型文科专业集群。具体专业情况如下表:
安阳工学院学科专业情况一览表
本科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汽车服务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汉语国际教育
视觉传达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学校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高精密主轴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987人,其中专科生4016人,本科生16971人。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的的稳步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在稳定的基础上逐年有所提高,生源结构日趋合理。学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4937人,专科生录取1200人。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96.9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队伍,应用型大学的教师要自身定位在实践家,要与企业行业血脉相通。面对学校青年教师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少,高层次人才少,科研能力强的人才不多的局面,我校将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结构转变,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1)生师比。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987人,函授学生2909人,折合在校生21277.9人;全体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883人,外聘教师215人;折合生师比21.48:1。各专业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队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673人,硕士以上教师比例为84.37%;正高职称91人,副高职称224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5.67%;35岁以下328人,青年教师比例为37.15%;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型”教师25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8.99%。
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学校重视发挥教授对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加以约束,确保本科课程主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年度考核、聘期业绩考核中,
教授、副教授需要完成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提出明确要求。学年,我校共开设本科课程3120门次,其中主讲本科课
教授占教授总数的58.33%;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5.51%。
学校坚持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确保本科教学经费投入。2015年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459.95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1225.91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32.33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36.24元。
为保证办学质量,学校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90.
;校舍建筑面积54.15万平方米,其中学校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6.37万平方米,生均
12.56平方米
;实验室面积9.91万平方米,生均
4.72平方米
。各类功能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运动场及体育设施齐备,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
学校对本科教学必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施“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截至2015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530.03万元,生均1.22万元。
图书馆建筑面积2.
,现有馆藏图书148.58万册,生均图书70.80册;电子类图书45.7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38个;中外文纸质期刊15824种。
图书馆局域网是学校校园网的主交换结点之一,全馆共有高性能服务器7台,计算机35台,其中文献检索计算机4台。采用千兆光纤接入,通过教育网和网通双网运行方式,提高了访问速度。购买或自建电子资源均通过校园网向各类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电子资源校外访问系统”,实现了教师在校外访问电子资源,并对所有下载用户进行流量监控和统计。实现了电子资源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
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应用
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围绕提升应用能力这个核心,强化学科的基础支撑作用,突出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政产学研合作,设置以实践性课程模块为特征的课程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是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并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合作单位的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委员会成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的有机联系,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使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是鼓励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动“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安阳工学院“卓越计划”建设项目,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建设效果。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整合不同课程资源,减少重复内容的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是紧扣应用能力培养,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动模块化教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面向应用和实践,及时增加行业、企业领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强调将课堂移至实验室、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校外企业,注重全面推动案例教学,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四是落实就业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落实毕业生跟踪相关制度,深入研究学生就业需求,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通过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开展实质性合作,提高实习实训质量;通过广泛从地方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确保“双导师制”顺利实施;通过规范实验管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狠抓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
五是以竞赛为抓手,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承办或组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衔接,不断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打造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
认真研究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三大国家战略和安阳市重大发展规划、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思路,立足学校办学实际,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紧扣产业集聚区需要,集中力量办好与河南和安阳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全面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工程,跨专业建专业、跨学院建专业,下大力气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贡献度。
一是围绕低空经济和航空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航空和现代物流专业集群。以服务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安阳打造航空运动之都、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需要为目标,开办了飞行技术专业,建成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9所,河南唯一一所培养飞行员的高校。学校实施前两年在学校上理论课,后两到美国等地进行地飞行培训的“2+2”培养模式。相关专业包括: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器方向、民航机务维修方向)、物流管理(航空方向)3个本科专业,目前已初具雏形,其中飞行技术专业目前已有4届共计123名飞行学员,全部实现订单式培养,2015年刚入学的新生就已经被各航空公司预定完毕。下一步我们还将择机建设空管遣派、航空机械、机场运行及管理等专业。
二是服务安阳市装备制造业升级,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专业集群。围绕安阳市做大做强专用汽车、数控机床、数控锻造设备、大型煤炭综采设备、轻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六大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战略,整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传统机械类专业,打造汽车、材料、制造专业集群。
三是围绕安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打造建筑专业集群。学校以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为基础,整合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构建土木建筑专业群。
四是按照安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化学工业发展需要,打造化学化工专业集群。学校依托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河南省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整合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加强与省、市产业集聚区的融合,构建化学化工类专业集群。
五是围绕安阳市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打造电子电器专业集群。学校为服务安阳市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做大、局部做强的发展目标,整合学校现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等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与电气专业,打造电子电气专业集群。
六是围绕安阳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和河南省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打造食品、农产品专业群。学校对接地方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深度合作,整合食品、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等专业,打造食品、农产品专业集群。
除以上六大专业集群之外,要努力寻求服务河南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的切入点,整合电商、经贸、传媒、艺术等现有专业,打造应用文科专业集群。
内培外引结合,打造“双师双能型”队伍
学校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结构转变,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现有教师转型。在“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上,给教学院部压担子,进行硬性规定,力争到2017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在鼓励政策上,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时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倾斜,给深入一线顶岗锻炼的教师免除全额工作量,并给与一定补助。在转型渠道上,拓宽途径,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取得教师系列以外其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专业执业资格;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教师实践锻炼中心,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形式,安排教师接受实践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访学研修,促进知识更新和专业转换;以自主孵化项目为抓手,在学校研究中心、实验室模拟企业环境,通过自主孵化项目,锻炼教师实践开发能力。
二是加大“双师型”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安阳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待遇暂行办法》,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实施人事代理制度,选聘“双师型”人才,充实实验实训队伍。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专家进校园,百名教师下企业,聘用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双师型”教师或兼职教师,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
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学校充分利用安阳当地及其周边的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基地,以区域优势打造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努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和“产业伙伴”,真正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谋发展。
一是政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要进一步密切与安阳鑫盛机床公司、安阳兴亚洗涤用品公司、安阳建工集团、安阳市科技局、安阳市商务局等单位合作联系,管理运作好现有“高精密主轴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机床测试与仿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阳市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阳市结构检测与加固工程中心”、“安阳市制造业仿真工程技术中心”、“安阳市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争取出标志性的应用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合作,创建更多的科研教学平台。
二是进一步融入地方发展,提升服务能力。要把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深入合作提供有效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一方面,学校每年有计划地抽调青年骨干教师到合作单位顶岗学习或挂职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为企业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培训。今后要加大相关工作力度,更多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要积极申报和参与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
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从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出发,从真实的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流程出发,紧紧围绕提升应用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引进行业课程、与行业共建课程、课程外包、课程改造等方式,加强应用类课程建设,构建科学合理、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行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需求开设方向性专业课程模块,形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联动、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真实应用驱动课程改革的相关机制;加快数字化课程建设,加快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改造课程的步伐,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双语示范课、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课程建设,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手段的广泛应用,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覆盖所有专业。
逐步推动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评”为一体规范化教学模式,并采取“标准引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每年遴选一部分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提升学校课程整体教学水平。
拓建综合实习实训平台,营造工程实践环境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实验实训硬件建设方面,要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重点建设应用型教学亟需的融教学、科研、培训、技术支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技术领先、实用性强、实行效果显著的综合实验实训室。
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坚持“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原则,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共建共管集专业教学、学生实训、技术研发和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
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多渠道开展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把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并贯穿整个教育全过程。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加大创新创业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合作企业共设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为师生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将就业创业教育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构建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每年孵化出有影响力的项目60项左右。建立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
拓展国际交流,助推质量提升
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开放办学力度,坚持“全面拓展”和“重点凝炼”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步伐。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师生走出去。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地方项目的支持,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境短期交流和访问,落实“安工国际交流奖学金”等奖励措施,引导和鼓励更多师生进行对外交流学习,从而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进一步加强联系与沟通,不断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巩固与英国提赛德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美国欧道明大学、台湾地区昆山科技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南华大学等优秀应用技术大学的联系,开展实质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与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美国三角州州立大学、美国北密西根大学等其他高校联系,争取开展实质性的联合办学。
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管理效率
一是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制。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理顺学校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的权责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建设,落实各委员会职责职权,健全各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各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作用;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决策由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进一步健全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建设,着力构建融决策、咨询、听证、审议、执行、监督为一体的现代大学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的行业二级学院建设,深化由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参与、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治理结构改革;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和管理学校对外服务、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工作。
三是根据专业集群建设需求,不断整合办学资源,完善并共享实习实训平台,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鼓励支持各二级单位大胆改革、特色发展。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实施教师队伍分类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引入激励、竞争、约束机制,突出应用和实践能力水平以及转型发展业绩贡献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1)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进行专业规划。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科学规划论证,进行专业布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工学25个,比例为49.02%,专业设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并互相支撑带动的学科专业体系。
(2)依据地方产业特点,精心设置调整专业。学校的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度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育专业特色。学校先后立项建设了10个校级特色专业,其中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
(1)明确指导思想,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明确,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科学论证,使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3)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专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拓展,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等。
(4)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严格。学校制定了《安阳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试行)》,就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实施、变更等做了明确规定。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均需论证并填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审批表》,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保证了培养方案的相对稳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学校要求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课程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学校重视精品类课程建设,制定有精品类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构建了省、校、院(部)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4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9门、尔雅通识课200余门,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学校成立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安阳工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安阳工学院自编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了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有特色的实践性教材,积极开展特色教材、实验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在教材选用上,注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90%以上的课程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重点推荐教材、精品教材等。85%以上的学生对教材的整体质量水平评价较高。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上一学年有5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完成结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2016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90项,其中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72项。教师自主研发的“试卷分析系统”和“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广泛使用,效果良好。
.实验教学
(1)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通过实验教学综合评估和实习实训基地综合评估,加大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学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建设工作,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严格实施《安阳工学院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认定的原则意见》,学年开设的717门实验课程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课程达到283门,比例为39.47%。推动落实《安阳工学院实验室开放实施办法》,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达到5800余人次。
(3)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学校通过人事代理加强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任实验管理技术人员43名,专兼职实验指导教师276名。学校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实验课教学效果良好。
.实习、实训
学校充分利用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建立了163个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学校投入实习实训的经费逐年增加,保障了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
实习实训期间,学校选派指导教师现场教学,实习实训单位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或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保证了实习实训质量;根据各专业和实习单位的特点,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修订实习实训指导书;在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按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进行考核,做到过程有监督、考核有标准。实习实训环节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专业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社会实践
学校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增加了各专业社会实践内容,进一步规定了学时学分,从职业素质养成出发,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形式上以“就近就便、小型分散、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为原则,学校分年级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一年级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劳动锻炼、勤工助学等为主,二年级以专业调查为主,三年级以专业实践为主,四年级以毕业实习为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综合训练
学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总数4582个,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数量为3888个,比例为84.85%。
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结果抽查,严格毕业论文查重等手段,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每学年遴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汇编成册。
学校通过通识课平台,引进优秀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将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构建了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学校针对全体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讲授,结合创业大讲堂,开展创业素质教育,激发创业意识。学校制定有《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目前学校已有汽车服务、快递等学生创办企业项目。
1.建立了比较规范、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内容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与运行、质量监督与评价、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涵盖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2.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明确。学校制定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等各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
3.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学校采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教学任务,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严格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调、停课相关规定;实施了开学、期中、期末校、院(部)两级教学检查制度。
1.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由质量决策与指挥系统、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教学组织与实施系统、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质量评估与信息系统、质量分析与反馈系统、条件支持与保障系统等七个子系统构成。
2.初步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实施教学常态监控。一是建立健全了校内教学评估制度,制定了本科教学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评估等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构建了由校、院两级督导专家组、教学质量管理员、学生信息员构成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构成了校院两级、专兼职结合、职责明确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三是建立校、院两级管理的监控模式,在加强统一协调管理的同时,明确责权关系,充分发挥院部自我监控作用。四是建立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制定了教学督导、领导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信息员反馈、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制度,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教学质量考评与评先评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对违反规定或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学校通过采集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掌握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运行状况;通过撰写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分析问题,查找不足,积极整改,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各级各类类科技创新类比赛52项,共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2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0项、优秀奖4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46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学校把毕业生就业率与各学院专业招生计划、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等挂钩,基本形成了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共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工作格局。学校积极发挥教师、校友及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06%,就业率87.85%。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本科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录取率达到7.38%。
为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专项调研活动。调查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等5个模块,17个问题中含有16个客观的单项选择题和1个主观问题,客观题选项分别是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主观题为开放式问题,无固定答案。调查对象为我校本科在校生,包括13个学院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360份,收回有效问卷2262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5个模块中,满意率最高的是模块2 “师资队伍”达到95.36%,最低的是模块5“教学效果”,为90.89%,这说明学生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基础设施等还是认可的;但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的措施学生所提建议较多,这说明我们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我校对201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了解到93.16%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用人单位普遍对我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等多个方面比较认可,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着重加强的项目为:1.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知识面;2.创新能力的培养;3.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
以服务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安阳打造航空运动之都、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需要为目标,开办了飞行技术专业,建成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9所,河南唯一一所培养飞行员的本科高校。学员前两年在我校上理论课,后两年送到美国等地飞行员培训学校培训飞机驾驶。学校航空和现代物流专业集群现已发展到包括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器方向、民航机务维修方向)、物流管理(航空物流方向)3个本科专业,目前已初具雏形,其中飞行技术专业目前已有4届飞行学员,全部实现订单式培养,2015年刚入学的新生都已经被各航空公司订单完毕。下一步我们还将择机建设空管遣派、航空机械、机场运行及管理等专业。
学校肩负有弘扬安阳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和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校党委制定了《关于打造安阳特色文化教育体系的工作意见》并从以下方面组织实施。一是开设安阳特色文化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如《品味安阳历史文化》、《弘扬红旗渠精神》、《周易文化鉴赏》和《安阳地方建筑文化赏析》等。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羑里城、岳飞纪念馆、红旗渠等安阳地方文化资源景观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举办安阳特色文化系列讲座,如“灿烂的殷墟文明”、“《周易》的现代哲学思想”、“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文学作品赏析”、“美丽中国游——从甲骨文故乡开始”、“安阳书法文化”等,弘扬安阳地方优秀文化。三是加强安阳地方文化研究,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引领先进文化的功能,为传承和创新安阳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做贡献。
近一年来,学校继续围绕安阳文化,建设安阳优秀文化网站,开展系列选修课程,拓展教育渠道和受众范围,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是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河南省、安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整合专业设置,打造专业集群,培养地方区域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许多毕业生已经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学校不断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服务社会发展。学校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翔宇医疗设备公司、安阳高新区、安阳吉姆克能源机械公司、安阳市大正钢板仓公司、安阳鑫歌商贸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共建。其中,“棉属染色体与基因组分析及四倍体棉种演化”于201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于2016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生物质燃料设备开发实验室” 2015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立项、“1T级生物质制粒装备”项目2016年获批河南省科技计划产学研项目立项和资助、“重型钢板库卷仓装备制造和相关理论研究”项目于2015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立项等。
此外,学校还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如: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与安阳水务集团合作,开设多期“水务班”,为水务集团开展岗前技术培训;土建学院与安阳建工集团合作,常年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和在校生,常年开展电工电子、食品检测、检验化验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职业技术人员900余人等。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我校现行的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实践教学中,实训、生产实习等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完全落到实处,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还不高;大一统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统一的“规划教材”;培养目标和规格缺少个性,专业地方性特色不强,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特色没有完全凸显。教学实践中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知行分离等状况,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不深,创新意识不强,动手操作上又技能不足,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状况出现。
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偏低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校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而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在人才引进上有过多的条框限制,青年教师基本上出了校门(作为学生)又进校门(成为教师),而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制度层面又不能有效引导教师进行必须的企业实践,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技术技能人才进入学校受到制度的制约。学校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在想办法解决,但结果还不够理想。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仍然偏低,这也制约着学校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开展。
实践教学条件尚显不足
学校近几年来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年,学校投入实验设备的资金大幅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大量的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硬件投入高,教学成本高,工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更高,我校以工科为主干专业,决定了我校较高教学成本的事实。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在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上欠账较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还显单薄,特别是工程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条件明显不足;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还有待大力加强。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还需强力推进
学校近几年来虽然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尝试进行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还需强力推进。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六大专业集群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首先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此,学校紧密结合河南和安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有选择发展,努力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主要做法是:对接河南省、安阳市航空产业发展战略,建设航空专业集群;对接安阳市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专业集群;对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建筑专业集群;对接安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建设化学化工类专业集群;对接安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建设电子电气与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对接安阳市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建设生物与食品专业集群。六个专业集群的打造,不仅优化了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而且凝聚了师资、科研等公共资源,形成了拳头效应。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建立了校企、校所、校地多部门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我校飞行技术专业先后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等3所国内学校和美国塞拉航校、梅希航校等两所国外航校合作,与昆明航空公司、顺丰航空公司等9家公司实现订单培养,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后两年到签约的校外飞行训练学校(机构)进行航空专业理论和驾驶训练。另外,学校与英国提赛德大学联合开办“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与美国三角洲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航空物流管理”本科项目,形成了国际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物技术与棉花工程”学科(棉花工程专业方向),实行“3﹢1”及双导师制,形成了校所共建的协同育人机制。按照学分互认的原则,选派学生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台湾友好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形成了与台湾地区高校校校合作的育人机制。学校与惠普公司、鑫歌商贸公司等企业联合举办“惠普班”和“电子商务精英班”,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尝试,不仅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将为学校深层次领域的综合改革增添活力。
深化双创教育,拓展双创空间
学校成立创业学院,邀请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家举办创业大讲堂活动,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使学生树立不惧创新创业困难的创业精神;设置“校长奖学金”,对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技能竞赛获奖者、学术创新者、自立自强创业者进行表彰;每年开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发现创新创意、创新人才、创新技术,树立创新典型;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仅2015年就投资1.9亿元),目前建有各类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室58个,建有安阳钢铁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阳恒大农业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3个;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设有创业扶持基金,与安阳市人社局联合共建创业大学、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将和安阳市科技局、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园多区”的构想,联合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占地172亩,规划建设一个创新研发区、一个初创孵化区、一个孵化共享区、一个孵化核心区,力争3年时间完成。安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打造,必将为我校双创实践,提供更高更大的平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深化对外交流,助推能力提升
一年来,学校围绕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目标,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国内外、省内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展外部教育资源。学校先后15次组团赴境外、国外考察学习先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3次举办境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训班;让教师走出去,以校内资助形式、以国家留学基金、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和国际人才合作项目形式,先后选送百余名师生赴境外友好学校访问、研修学习;让学生走出去,设立“安工国际交流奖学金”,先后资助5批共104名在校大学生赴台湾合作学校进行研修学习,组织5个暑期大学生境外夏令营活动,促使全校上下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促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今后,学校将与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和师生交流协议,与美英德等国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安 阳 工 学 院&&&
& 下载专区
& 热点文章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点击: )
版权所有:安阳工学院 教务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阳工学院图书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