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开题报告每年报的人数多吗

为什么有多人过着不值得过的生活?_心理学_知道日报
&当前位置: &
文:卢悦&| 壹专栏作者
你有过想死的时候吗?
站在窗口或天桥上,晴空万里,白云朵朵,就是这个时刻,也许可以结束一切。
如果一个人连死都不怕,她怕的是什么?
有人怕脑子里不断奔涌的各种思想,就像是烧开水的水壶一样,几乎要爆炸了;
有人怕无人区的荒凉,就算是在人潮汹涌的街道上,也觉得自己像一个鬼影,和这个无关。
有人如置身黑暗的丛林,四处都是绿幽幽的眼睛,不知道从哪里会有猛兽袭来……
有人怕回忆,那么美好的岁月,现在洒落一地,如秋风扫落叶,雨打纷飞去,一切都不复存在……
有人如来到外星球,前一秒还在被窝里,后一秒天翻地覆,如置身永恒的噩梦中。
有人痛苦于无法感觉到自己,有人痛苦于太多的痛苦如癌细胞在自己每一寸肌肤、骨骼中蔓延……
如是,结束生命,也许可以让你永远不用浸泡在这种痛苦的福尔马林液体中,做永远的痛苦的标本。
我的咨询室,就是见证各种黑暗时刻的所在。
很多人到这里,都会把外表的光鲜褪去,把赤裸的痛苦暴露出来,不需要雄黄酒,所有妖精们都现出真身。
很多人都会惊讶甘肃那一家人的自杀,一个绝望的妈妈杀死了四个孩子,一个绝望的父亲杀死了自己。这就像是死神略过了我们所有人的眼帘,那一瞬间,我们都看到了窗外有什么等着我们。
生命很短,很长。短到我们来不及完成欢愉,长到我们必须要拿起“杀时间”。
如果让你放下手机,来到孤岛,你该如何面对漫漫长夜?
每个人来到咨询室,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有一脑袋的问题要问,有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但是真正的问题,都在这些问题之后。
什么时候真正的问题才会出来呢?
当我们无言以对的时候,当我们已经不再想要挣扎着活下去的时候,当我们已经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当我们不再用惯常的问题掩盖真正的问题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刻,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我一个问题: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什么,可以支撑我活下去?
家贫、母弱、父凶,一个男孩从小的梦想是要成为强大的,爱自己老婆的男人;家富、母强、父弱,一个男孩从小的梦想是要成为随心所欲的男人,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操控。
从小在寄养家庭中流浪的女孩,渴望的是长大后可以一世的相拥;总是在争吵中长大的女孩,希望有个暖男来救她出火坑。
创伤的意义,在于它给予了我们梦想和活下去的动力。
我们的前半生要么忙着认同弱者,希望可以有一个世界让我们尽情的弱小下去;要么忙着认同强者,希望从此不会有任何人可以打败自己。前者是希望有一个永恒的母亲,活在她的怀抱里,一切皆休。后者是希望有一个永恒的父亲,战无不胜,做永远挺立的阳具。
往往后半生,就是我们的破灭期。
此时,你会发现遇人不淑,错跟了老板,人性黑暗。你会发现,一切的努力之后,一切都成为泡影。你成为世界上最大冤案里的最惨受害者,而其他人都是幸福的;或者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火坑,你没处逃。
你见过所谓的优秀男人,骨子里都是烂到家的德性;而所谓平庸的男人,又是乏味到家了;或者你奋斗到一定时候,发现了无形的玻璃天花板,也许你一辈子就到这里了;更不用说各种背叛,各种出卖,各种剧情。
于是三个就来到了你身边:无助感,无力感,无望感。无论你跑得多快,跑得多远,在生命中,你总是要和他们不期而遇。
很多人都问我:我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他们说:你是咨询师,你见过那么多人,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办呢?那我付这么多咨询费给你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要有一个人告诉我: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吗?你这不是骗子吗?
我说:到底我是骗子,还是你是骗子?
他们说:我骗了谁?
我说:骗了你自己。
我说:我曾看过一只甲虫,在墙上遇到一个障碍物,每次爬到那里都会掉下去,它努力了一上午。另外一只甲虫却轻松地绕过那个障碍物,只用了几十秒。那为什么那只甲虫不会绕行?对它短促的生命中,一上午已经够漫长了。
他们说:因为它笨啊。
我说:它不笨,它很聪明,它要不断地骗自己:我一定能爬过这个坎,一定能。为什么它要这么骗自己?因为放弃对它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在那些生命的重要关头曾经被别人放弃过,因此造成了创伤。他们就会成为不能放弃的人。
我曾看过一个电影《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个在游轮上长大的弃婴,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游轮,甚至到了游轮要被炸毁的时候,他依然坚持与船同沉。
他不是没有想要离开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他想到外面的世界去找她,但在船梯2/3处,他停下来,久久地看着外面的繁华世界,最后他还是转身回到了那永远的子宫之中。
他傻吗?不是,他内在的资源只够他走到船梯的2/3处。再往前走一步,他都弹尽粮绝了。
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就是我们拼刺刀的时候,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两个声音:一个是自我安抚的声音;一个是自我指引的声音。
1942年弗兰克被纳粹投入集中营的时候,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仅仅因为他是犹太人,他的一切都要被剥夺。
地狱不再是一个象征,变成了现实,你不再拥有任何人的权利:无尽的苦役和虐待,变质而短缺的与蔓延的传染病,你甚至不再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这个时候,你需要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还会继续多久?我还能坚持多久?明天我会病死还是累死或者干脆被随意地枪毙?
如此黑暗的岁月里,会出现三类人:
一种是沉浸在抑郁或焦虑的情绪漩涡,很快被残酷的生活淘汰;
一种是封闭住自己所有的感知器官,成为精神上的死人,这样的人也会被淘汰,因为他们也脱离了现实;
一种则是可以清醒而灵活地活着。
你需要有两种能力:
一个是承受苦役的忍受力;
一个是努力适应非人环境,并和决定你生死的主宰者保持良性关系的能力,因为只是一念之差,你就会被送到煤气室。
这时候,你需要有足够的情绪感知能力,运用你的情绪能力影响周围的环境,还需要有超强的容纳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换句话说,你的内存要超强,才能代谢如此艰苦的环境。
弗兰克做到了,他用了两个方法:
1.给自己足够母性的安抚:他会每天休息的时候,想象自己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是他难得放松的时光;
2.给自己强大父性的支持:他告诉自己,无论自己如何被剥夺,他唯一无法剥夺的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无论他多么不自由,他的内在可以是自由的,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的。
前者给了他安全感;后者给了他掌控感。当一个人能够自我安抚,有了掌控感,那么他就是不可战胜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有被家暴的十几年都无法离开那个施虐的男人?为什么一个男人反复,对一个女人长期冷暴力,她却无法离婚?为什么他总是忍受老板的侮辱,却一直不能辞职离开,哪怕所有人都看到他有足够的能力开创自己的事业?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过着其实不值得他们过的生活?
因为,对他们来说,缺少的就是这两点:安全感和掌控感。
为什么一个女人受了那么多创伤和背叛,却不能离开这个?是因为当年他追她的时候,给了她三个月美好贴心的照顾,这3个月成为她人生最巅峰的高光时刻,为此她可以付出13年,甚至30年的代价,因为她无法相信,离开了这个男人,她是否还有可能拥有这样的时刻——她不相信这温暖可以再次发生,再次拥有,而且可以由她来掌控。
因为她太穷了,她的内在的燃料太少了,不能像弗兰克一样,在完全断绝了外在的供应以后,依然可以自我供给。
如何从黑暗中走出来?
其实心理咨询帮助我们的,就是这两种能力。如果我们的内部燃料不多,是因为我们早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安抚。
此时我会问来访者一个问题:当你挫败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失落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
她说:什么都没有啊。
我说:再细听听,是什么让你那么痛苦?
她的泪水慢慢盈眶:我觉得自己很差。
我说:“我”是谁?你有两个“我”,一个是觉得自己很差的“我”;一个是很差的“我”,这两个人是谁?
她说:一个像是我的妈妈,一个像7岁时候的我。
我说:每到黑暗的时刻,你的妈妈就用指责你的方式陪伴你吗?
她说:是的,我很伤心,在我最需要安抚的时候,她总会用刀子剥开我的心。
我说:是的,痛苦也是一种陪伴,好过什么都没有。
一个是永恒的孤独,一个是被人指责,这两个痛苦你会选择哪个?
很多人宁可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基本就是一种死亡,而我们是需要客体的,是需要有活物的陪伴的,哪怕是一个可怕的伤害我们的人。
但是这种陪伴的代价却会流更多的血。所以,你是否是黑暗中的幸存者,不光取决于你正在面对的艰苦,更取决于你从父母那里学到了什么:是学会了往伤口上再扎上一刀,还是给它敷药?
很多人学会了前者,他们的生命力就会慢慢衰竭下去。学会了后者,你就能坚持到走出隧道的那一刻。那些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的人,大多在前者和后者之间。有些人就这样慢慢地走出去了,有些人则成为徘徊在黑暗中的幽灵。
有来访者说对我说:
谢谢你,在我最黑暗的时候接纳了我,没有你的帮助我很难走出这段岁月。
谢谢你,在我最迷惑的时候给我一条路,让我看清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是的,也许我们可以拥有这样一个过渡的中转站,在踏上下一列列车之前。
小时候我很怕死,因为我很害怕黑暗。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也许黑暗没有那么可怕,也许死没有那么可怕,也许到了老了那一天,我可以平静或欣喜地等待它的到来。
也许那时是我内在真正的自由的时候,是我内在精神的火焰可以永远燃烧下去的时候,我将终于可以免于无尽的恐惧,和这个世界和解了。
& The End &
卢悦,心之助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婚姻与家庭情感专家,公众号:心之助(ID:luyuexinli)。
上一篇: 下一篇:当前位置:& &&
心理学考研的学子看看“过来人”眼中的国内心理学就业【力比多学院】
查看: 40539|
评论: 0|原作者: 心理学考研|来自: 力比多学院
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资讯,或报名心理学考研辅导,请咨询力比多学院-李老师
人就业分析采访实录每年都有很多人准备继续或者进入“心理学”这条路子,做出选择之前先看看几位“过来人”眼中的国内心理学吧。怎么样,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个很重要是途径,最后都要落实到就业上面,你能预见心理学人未来的就业么感谢心理学前辈们的分享杨鹏,PKU临床心理学小硕说下我了解的北大心理学系的状况。笼统来说:一半做学术(高校教师和人员,博士为主)、一半非学术(企业人力资源,用户体验,大学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少量其他,硕士为主;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很少,据个人了解做的多是非心理学直接相关的工作)。具体来说:本科毕业生1/3到1/2左右出国或去香港(主要是美国,也有英国、香港等)读PhD,以基础心理学方向(认知、认知神经、心理统计等)为主,也有一些应用心理学方向(工业/组织、发展/教育、社会、文化,临床一般感觉比较难出国,但也不是没有先例,另外可参考“Chris-纽约客”的博文美国心理学研究生院申请常见问题解答(临床/咨询方向)_Chris-NYC_新浪博客 及其相关微博)。剩下的大多在国内各大高校或科研院所(北大、北师大、清华、中科院等)的心理学专业读硕或直博,也有少数会转专业。毕业直接工作的很少,直接工作的好像多从事非心理学直接相关的企业工作。硕士分为本部和深圳研究生院两个班(但未来深研院的班已经停招,换为本部培养的2年制的专业硕士),毕业后会有些继续去国外读博(基础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方向都有,基础申请难度相对小),或者在国内读博,深研院继续深造的可能会少一些,但也有一批。不过无论哪边都会有很多毕业生开始工作,基础心理学那边不太了解,应用心理学方向主要分三块——组织管理(多去企业从事HR工作,也有的去咨询公司)、发展教育(好像有的自己开了幼儿园,且把教育和科研结合起来了,很强悍,应该也有去其他教育机构的)、临床(以前多是去各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今年我们实验室毕业的有2个去重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做专职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师,1个去某大型国企做内部EAP,1个去某重点中学做心理老师,1个回港澳台地区就业,唯一一个不找工作的会去美国某名校念一个很酷的非心理学但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博士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就读,毕业后应该基本都是从事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像北大心理系这种地方未来基本只收优秀海归了,且多偏重基础心理学方向。总体来说我的体会是心理学的就业面主要有三块:1、学术科研需要读博,最好是出国,国内也尚可,但可能去一线城市的重点高校竞争会很激烈。很考验学术能力和兴趣,需要发论文,少数重点高校会要求发SCI或SSCI。2、企业相关工作(人力资源、用户体验、商业咨询、消费者研究等)硕士为主。这块市场需求不少(主要是人力资源,最近去做用户体验的也越来越多),不过要找到很好的工作当然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3、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至少硕士毕业。因为自己学这个方向所以多说点:这块鱼龙混杂,学历教育和继续培训教育的质量都缺乏保障,大众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也仍然有限,每小时几十到几百的费用也并非一般工薪阶层可以承受——这些在未来都会逐渐改善,但是说不好具体要多少年 (更新:最近了解到一线城市能够承受起咨询费用的人也已经非常多了,一线城市居民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消费能力应该正在提高) 。收入上据说前期以投资为主(高额培训费用),后期看个人发展状况,不同人差别可能很大,做得好的状况很不错(尤其是提供培训收入较高,但能提供培训的都是专家了),做得一般的收入也非常一般,据说养家糊口都不够。不要轻信培训机构宣传心理咨询师是高收入职业的说法——是有高收入的,但终归是少数人 (一个中等水平的心理咨询师能够靠心理咨询获得多少收入,我会向朋友再打听一下) 。这个行业的好处是能够为别人(尤其是学生)提供服务和援助,会有助人的快乐,虽然偶尔也会有无力感。如果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可能工作难度会比学生群体大很多,因为高收费也会带来高期望。这个行业对个人心理健康程度、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真的想做好专业,而不是忽悠人的话),自己心理健康了、专业技能熟练了,才好帮助别人,所以需要不断加强自我成长和专业训练,否则可能对别人的帮助会非常有限,过分的助人愿望甚至可能是心理遇到困难的体现。这个行业的就业也不轻松,去高校或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等比较稳定和有发展的平台,竞争会很激烈,因为这个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也非常多,而这样的岗位数量则非常有限,不像企业的岗位会随企业发展而增加。而且这样的工作一般工资收入低,主要的收入需要靠业余兼职获得,这块就全凭个人能力了。4、其他当然心理学专业学生也有一些从事其他方面工作的,如咨询公司、营销、销售、公务员等等,但还是少数,主要看自己对大学生活的规划和安排了,不一而足。个人建议:如果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么未必要选择这个专业,可以自己读书、旁听课程包括国外公开课、甚至修个双学位或辅修,而且其实每个人学点心理学都多少会对自己的心理成长有帮助——心理学并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特权。如果要选这个专业,最好还是多了解这个专业具体学习的课程和内容,还有之后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状况,而且要适合自己的能力(一般都要学统计学,做基础方向的多要学脑科学、编程、设计实验等,所以北大心理系只招收理科生),以免进去之后才大跌眼镜——心理学专业通常与很多人想象的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方向(临床心理学)的,读研期间在自我成长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不少提升,最后的就业状况也比较满意。以前我对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发展非常悲观,也很不推荐很多人仅凭兴趣就选择这个行业。现在的态度稍微比以前乐观,但也是谨慎乐观。至少从经济状况方面考虑,个人觉得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不适合家庭经济收入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因为参加专业培训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投入,而工作初期收入水平通常不高(想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男生尤其要考虑好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慎重权衡个人兴趣与对未来家庭的经济责任),如果抱着很着急赚钱的心态去做心理咨询与治疗,可能会很影响工作的心态和效果,需要慎重。说明:以上仅是我了解的北大心理学系的状况,如有偏颇欢迎指正。北大的风格比较偏重科研学术,其他高校的状况可能会有很多不同,欢迎其他高校的心理学友人分享更多自己掌握的信息。侴磊,网页游戏行业——网站策划、用户体验、SEO我已经工作好多年了,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困扰着我。我看到说心理学就说心理咨询的话,我会认为他是一个严重的门外汉作为国内高校6成以上的学生,学习的是统计、实验等研究方法毕业这些年,我也一直通过我的努力让别人知道,学习心理学给我们的是根据数据和收集的结果分析的能力。不是用什么山寨心理学,什么色彩心理学蒙人的职业,也不是上来就知道客户想什么的神。但是曾经以为有一个良好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就把路走的宽一些,但是现在从事互联网行业一段时间发现确实举步维艰。1.做数据分析,必须要有运维程序员支持,数据整理的程序至少需要Mysql的基本素质,不然拿着数据,你用Excel和SPSS都搞不定,国内会SAS的也是用少量的方差分析的水平分析功能,建模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起码文献中看到的不多。接下来出来的数据就是一般就是一个饼图或者一个柱状图,老大看了一眼说,花了这么长时间,做出来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我只是很想告诉他,剔除噪音数据,做标准分数,正态化,才有这些结果。所以,如果你要做数据分析必须到一个比如麦肯锡,摩根斯坦利这样的有严谨数据精神的公司,国内的这些渣渣公司,不惜修改数据或者偏差采样都会让客户和高层满意。总之,这条路比较艰难,我想象中,如果你会结构方程模型,多层样本相关分析等等的高级统计方法,就可以出去蒙蒙人了。因为在我们心理学者眼中,统计方法是不分高下的。只能说,现实如此。2.用户体验,个人从事网页游戏行业、客户端游戏行业多年,坑爹的流水线的生产当中,和只关注市场炒作和快速营销的氛围下,用户体验就是个渣,你的几页报告出来,产品开发的人看一眼说,我们马上出下个版本了,又洗了一批新的用户,到时候再做一下调研吧。或者说,你的调研结果出来了,产品策划说,我们还有两周就要出版本了,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是以后改 吧。第三种情况是,你的行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你给出的结论分析本身就很幼稚。我刚入行就是这样,凡事都按照单机游戏和魔兽世界比,最后人家说,我们抄的是征途和传奇,你这些建议能增加人民币玩家付费吗?所以,要做用户体验,要去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百度这种大牛公司,其他的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很重要,如果老板有点新潮很重视这个,你就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如果没有,那么你就自个儿在小房间写写报告,做做表格就行了。3.市场调研,很苦逼活,自己做问卷,自己街头、或者打电话施测、自己统计结果,自己整理录音,自己写报告,自己默默回去改报告。为什么都是自己,因为在国内的氛围下,这玩意儿就是为了老大印证自己的想法用的,不会给你太多的资源。至于国内的调研公司,好吧,行为数据他们都是买的,或者安装插件收集的,自己的调研员上街收数据的,占数据比重不打,除非客户强烈要求。那么也干得是很苦力的活儿,最重要,你不知道你的调研结果有什么毛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我自己没有从事,只是听说同学们都是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干着业务员的工作。心理咨询,专职的就很少有人做,一是来访者数量问题,另外就是你自己能承受多大强度的工作,总之,到处培训兼职咨询的貌似很滋润,但是专职的就很少。而且国内这种咨询师的培养体系,不说了,懂的人都明白。说白了,不如吃,百忧解。最后,我还是觉得,做个公务员和学校辅导员比较好,都是务虚,那就务虚的彻底一点。原来以为,路越走越宽,现在感觉越走需要学的东西越多,越杂越没有出路,本人现在做网页交互设计,学习PS和编程中,唉~~~~~~程毅南,美国经济学+心理学双学位,社会科学向美国心理学本科的来汇报情况上学期我一个大牛教授上课问了这么个问题:“心理学本科毕业后能干嘛?”在座同学你看我我看你,露出那种大家平时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尴尬的笑容。教授说:“我们几乎什么都不能做,我们不能称为医生,我们不会会计,我们不懂工程。。。不过我们还是比学文学的强一点。”大家哄堂大笑。心理学教会了你什么呢?教会了你Critical Thinking,思辨。思辨是什么?是审视一个观点的能力,是评估一个方案的能力,是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虽然我们不能造桥,不能记账,但无论世界变成什么样,我们的大脑依然能正常运行,依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行动,意识清醒地活着。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接受新东西、改进旧东西、发现错东西。你可能发现,Critical Thinking是一个比较虚无的能力。的确,只是有一个好脑子,一些好的认知世界的方法,并不能使你大展拳脚。你还需要博览群书,需要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才能让你更强大。因而,国外的心理学课业并不重,将核心的方法论、基础全面的心理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后,留给学生很大空间去学习别的专业,以增强自己在社会中其他领域的竞争力。因此,除非要走心理学研究的路,一般的心理学本科学生都会选择同时修习其他专业,并且依靠自己多元的经历和知识来寻找工作。心理学的强大之处在于,有人的地方,就能使用心理学。无论你同人工作,抑或你的客户是人,再或者你支配人,都可以用到心理学。所以我常说,对于我来讲,经济学可以帮我找到一个好工作,心理学可以帮助我做得更好。张翀,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影迷。好吧,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觉得前景相当好,但是你活不到那个“前景”里。国内心理学就业大概分为教育培训、监狱公安、医院、个人经营心理诊所等几个方面。可以说这几个一个比一个难度大。我不否认我当初学心理的初衷就是抱着用很少的付出(说话)来换取高额回报。现在才知道非常幼稚。首先说教育培训,高校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学历必须博士才有可能进高校工作,其他私人培训机构需要的是经验和能忽悠的口才。其次公安、医院是很难进的,一个需要考试一个也是需要经验和关系等等,关键还有一个问题,你学心理是为了进这种单位的么?个人经营也可以,但是凭什么要别人来相信和光顾你呢?这个需要时间。其实像很多娱乐节目所说的心理学“专家”大部分不是学心理出身,只是阅人无数,善于表达。真的很热爱的话那就出国,我觉得国外更正规前景更好,更像心理学。想靠心理学的名头做出些成绩,40岁以后吧。采铜,学了九年心理学心理学背景的人最大的麻烦是:“如何落地”。光有心理学还不够,还需要几件好兵刃。如果真的能落下来,战斗力会爆强。能落下来的人不多。曾举臣,爱自己可以救世界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前景可谓是光明一片。现在心理学的发展状态好比是物理学上的牛顿时期,神秘壮阔的上帝羊皮卷才刚刚展开,但其散发出的光芒已使人啧啧称奇。巴普洛夫,斯金纳,米尔格拉姆,以及许多其他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对“人性”,“灵魂”,“意识”的认知。我们能看到几百亿光年外的宇宙影像,我们能用小的超乎想象的质子完成高能对撞。现在,我们已开始深入研究作为观测者感知者的人类自己,研究自己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想想就令人兴奋和激动。因为它的魅力,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人力涌向这个领域。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业已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将持续不断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要和人类相关的学科就离不开心理学,它所蕴藏的价值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无穷大!但是,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我并不看好。原因一: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并不专业(尤其是国内,国外情况太不清楚)。首先,老师水平有限;其次,教材像个屎;再次,学生缺乏强烈学习动机和钻研精神;最后,学的课程博而不精。原因二:所习得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多是外显知识而非内隐知识。在这个年代,外显知识除了利用信息屏障糊弄外行,制造权威感外,最大的作用就是考试升学了。但内隐知识才是你真正获得的知识,比方说,你熟悉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和爱情的原理的相关知识,便想着自己可以做婚姻心理咨询师了。倘若有对夫妇来进行咨询,你打算如何应对?向他们传授男女性别差异的知识?你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买什么书看得了,你不过是外显知识的二道贩子罢了,凭借信息壁垒你可以让他们付费,但是你并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因此你也不会累积声誉,客源和收入必然是惨淡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是你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幸福快乐。How?导致你客户婚姻不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吸毒,游戏成瘾,ADD,抑郁,焦虑,或者缺乏对异性的了解。你必须知道应对每一个不同的状况怎么做可以改善他们的状况并且能够做出相应的举动,这样你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婚姻心理咨询师,这个关于知道该怎么做的知识,就是内隐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才能获得它。而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新鲜心理学“专业”学生,除了满脑子可以Google得到的知识和盲目的自信,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立即产生价值的东西。最后,说说题外话。我对心理学现状和未来的一些看法。在心理学领域大体可以做三件事。一是做研究,这个一般是超级学术精英可以做贡献的领域。二是个体应用,在这儿必须得吐槽下精神分析流派治疗师了,包括国外的得到博士学位的治疗师。很多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师相信自己的那一套是有效的,他们的客户也相信那一套是有效的。我所看到的是一场周瑜打黄盖的闹剧,他们或许是能挣到钱(甚至挣大钱)的心理治疗师,但他们所依据的理论太不够坚实。这种质疑在现在看起来可能是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但想想有几百年像现在一样真切的日子里,欧洲人坚信放血疗法,或许能够消除一下对权威的崇拜心理。我深信,优秀的精神分析治疗师是可以有很好的疗效的,但他们的疗效不是来自于他们的理论,而来自于他们自身健全的人格力量,就像真正优秀的禅师一样,接触和感受对改变的促动力是巨大的。想想看,为什么心理学家们这么急切的要处方权?因为现有的大多数治疗没有达到药物能起的效果。我们需要在探索中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行为和感受疗法为主,思想改变为辅绝对是一个方向,但是这种方法成本很大,不太可能在短时期内普及,其他疗效不太好但成本低的方法也将继续存在。也就是说对于穷人而言,得癌症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去医院进行综合治疗或手术,而最现实的方法是买俩片止痛药。三是群体应用,心理学在预测群体行为时必须要和其他如经济学,运筹学等学科相结合。我个人所预想的一种迷人的前景,是心理学能和概率学、博弈学良好地结合起来,建立模型把人的感知力,行动偏好,影响力量化,从而做到对群体精确的控制和预测。这个前景的实现有赖于无数知名和不知名人类的共同努力。Tiger,心理学 产品新人我就是心理学毕业的,现在似乎应该跨入了新的领域,在做产品。同学中,很多考上了研究生,三年后才会知道如何;其他同学基本没有从事心理学的,干销售的不少,外界都认为学心理学,懂顾客的心理,我觉得外界这种看法太刻板了。心理咨询嘛,一方面咨询师吃不饱,一方面需要咨询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师,倒是矛盾里面有不少亮点。知乎用户,在浙之滨; 不治病不算命的心理学其实前景是由从这个专业里面走出来的人所创造出来的。无疑现在各种电视娱乐节目中得那些“心理学专家”正在一点一点砸坏这个牌子,可能他们是不错的演说家,能够使人心服口服,如果有人有志于向那个方向发展也没什么错,但毕竟就像星座,很多人觉得准,觉得有道理,但那一定不是科学。从我们自身来说,学了心理学专业之后能做什么,除了心理咨询这一方向正正经经地靠一般人所认为的“心理学”吃饭之外,其它方向我们很难就用“心理学”三个字告诉别人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有人去做人力资源,有人去做用户体验或者交互设计,但这些都不是专业心理学所训练的内容(虽然交互设计也曾经牛逼过),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学习,自己领会,可能心理学专业的训练使得你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并不能代替技术或技能。很多人觉得心理学门槛低,又想着有一个好得“前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沈歆,人力资源咨询 心理学觉得还可以再分解一下心理学专业能够进入的职业领域。先说就业前景,如果直接理解为哪些工作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概率大,有以下几类会在招聘要求提到心理学专业背景:1. 人力资源2. 猎头3. 部分管理咨询4. EAP(Employee Assistant Plan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心理咨询5. 用户体验6. 市场调研/Marketing7. 教师/大学辅导员8. 教育机构(早教、智力开发等)我主要说明一下前四类工作。
2016年心理学考研会员套餐
Ψ 力比多学院-心理学考研超值体验入口
快速响应:,预约一对一择校择方向指导
专属小灶:名师直播互动教学,
专属辅导:教研组+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18心理学考研群
心理学考研老师
心理咨询师报名
扫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主页君亲密互动,还有精美礼品等你来拿!
联系邮箱有更好的想法,联系我们吧!发邮件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用心理学是学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