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美国大选候选人没有性别歧视的人是怎么想的

首场美国大选辩论看点前瞻 希拉里特朗普嘴仗升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贵金属 &正文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汇金网9月25日讯——北京时间周二(9月27日)早上9点,美国大选两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川普将开启首场电视辩论。首场总统辩论将在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进行,这标志着随着美国大选进入最后倒计时,竞选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总统辩论委员会(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 CPD)高级顾问Peter Eyre认为,该场辩论将会得到很多的关注,且这是竞选进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尽管两名总统候选人均不受人喜欢,但是一个是口无遮拦的特朗普,一个是近期身体状况似乎不太好的希拉里,这场嘴仗还是相当引人关注,接下来汇金网将为您梳理关于总统辩论需要关注的一些要点。时间及地点(以下均为北京时间):首场总统辩论:9月27日上午9:00-10:30,纽约州的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主持人:NBC夜间新闻(Nightly News)的主播Lester Holt。本场辩论将分为6个部分,每部分15分钟。目前已经确定辩论的三个主题:美国的方向,实现繁荣和保障美国安全,每个主题两小节。不过CPD也表示,届时可能根据新闻热点对辩论主题做出调整。首场副总统辩论:10月5日上午9:00-10:30,佛吉尼亚州的朗沃德大学(Longwood University)。主持人:CBS记者Elaine Quijano。本轮辩论分为9个部分,每部分10分钟。辩论主题将会在辩论前一周公布,接下来两场总统辩论也是如此。第二场总统辩论:10月10日上午9:00-10:30,密苏里州的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主持人:ABC记者Martha Raddatz以及CNN主播 Anderson Cooper。第三场总统辩论:10月20日上午9:00-10:30,内华达州的University of Las Vegas。 主持人:福克斯周日新闻(Fox News Sunday)主播Chris Wallace只有特朗普和希拉里参加辩论吗?首场总统辩论只有希拉里和特朗普参与,但是此后两轮辩论就不一定了。根据CPD规定,第三党候选人在挑选的5次全国民调中获得至少15%的支持率可获得参加辩论的资格。所谓第三党是指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外的其他美国政党。目前比较大的几个第三党是自由意志党(Libertarian Party)、绿党(Green Party)及宪法党(Constitution Party)。9月16日CPD宣布自由意志党候选人Gary Johnson以及绿党候选人Jill Stein均未获得参加首场辩论的资格。但之后他们或许还有机会。CPD做出决定所依据的5项全国民调分别是由ABC/WAPO,CBS/NYT,CNN/ORC,福克斯新闻和NBC/WSJ进行的民调。扭转情势?1984年里根在总统辩论中被问到,已经73岁高龄的他,当总统是不是太老了一些,里根给出了机智的回答:“我不会让年龄为此次竞选的话题,我不会出于政治目的而利用对手的年轻和经验不足。2000年民主党候选人阿尔·戈尔(Al Gore) 起先在民意调查中领先共和党对手小布什11个百分点,但在电视辩论中,戈尔没完没了的只叹气不说话,引来大量批评,选民认为他太过傲慢,演说也过于生硬,政纲上又处处回避对手,使在选战后期布什在民意调查中后来居上,与戈尔的差距也缩短至单位数字。而正式大选时的一次争议,更使戈尔陷入政治生涯的低点。所以,通过总统辩论扭转劣势并非没有可能。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作为史上最不受欢迎的两名总统候选人,各自有何弱点?他们又会怎样去克服呢?1、希拉里的弱点是什么?希拉里被称作是“骗子”,她最大的弱点在于缺乏选民的信任,尤其是35岁以下的选民,该群体原本应该是民主党的支柱。相当多的选民认为希拉里存在腐败问题,且善于玩弄权术,立场不够坚定。基本上,许多选民就是不喜欢她这个人。最近的民调显示,相对于特朗普,希拉里输给第三党候选人的风险更大。2、希拉里如何扬长避短?想要突然变得受人喜欢起来并非易事。希拉里在2008年为争夺民主党提名候选人资格进行的竞选活动中,简短的人性化的情感展现曾为她赢得不少好感,适当的幽默与自嘲或许也能帮助她走的更远。总之,不要表现的冷冰冰的,希拉里或许经验丰富,但是在大选中施展个人魅力吸引选民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3、特朗普的软肋是什么?特朗普莽撞、口无遮拦的风格吓坏了一些选民,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忠诚的追随者。特朗普缺乏成为总统所必要的知识、经验及气质。许多选民认为特朗普就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主义者,或者两者皆是,还有选民认为相对来说,希拉里更能理解普通人的难处。4、特朗普应如何表现?上文提到,特朗普是个性别歧视主义者,惯好吹嘘自身男子气概,只要他能从现在起避免这一点就算是有个不错的开始了。此外,如果特朗普能够引发众多选民的共鸣,且暗示选民他是个深思熟虑的人,并非表现出来的那么毛毛躁躁,那么白宫的大门还是有可能为他敞开的。5、辩论能决定大选最终结果吗?在双方候选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比如说2000年小布什与戈尔的对决。但是鉴于竞选活动已经进行了如此长的时间,电视辩论很难改变选民的固有观点。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教授John Sides称,甚至“适时的还击”和“不合时宜的失误”也不太可能对选民的偏好带来实际影响。总统辩论很少能够令足够多的选民放弃原来的选择并直接决定最终大选结果。不过就像前文提到的,情势逆转的情况并非没有,且ABC/WAPO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升至44%,希拉里支持率维持在46%不变,如此接近的支持率,也让这场辩论更加令人期待。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美国大选丑闻录:“辱”字当头的美国大选
徐剑梅,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 “辱”字当头,是2016年大选最突出特征。投票日一个月倒计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猥亵和侮辱女性录音方才曝光,他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之间第二次电视辩论又鸣锣开场,消极选战打得更趋白热化。
套用美国“总统和国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丹&麦哈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的点评,“选战低俗程度又创新低”。
10月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希拉里与特朗普之间第二场电视辩论。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打“辱”字当头的消极选战,需要源源不断的“黑材料”粮草供应。但说来也奇,今年美国大选,每月甚至每周都不虞这类曝料,生生把选战演播成口水横飞的电视肥皂剧,严肃政策议题因此失焦。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在很大程度上议题缺失的大选”。
在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这边,私设服务器处理机密公务的邮件门、导致美国驻大使惨死的班加西事件、在华尔街的深厚人脉和天价演讲内容、预选阶段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偏袒、克林顿基金会的外国献金与“曲径通政”、迟迟不肯公开的健康信息……
事情数来数去其实主要就这些,偏偏如同阑尾,割不干净好不利索,拖沓折腾得让人腻味和乏味。不过,“维基解密”声称还将公开更多针对希拉里的“黑材料”,意味着她的白宫之路,仍然埋伏着公众难以预料的“地雷”。
10月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第二场电视辩论。路透社/新华社
但截至目前,和特朗普的“黑材料”相比,希拉里似乎仍有太多理由额手称庆。
进入10月后,这位纽约“地产大王”被曝大钻税法漏洞,申报逾9亿美元年度亏损得以避税18年:特朗普基金会则被发现未按纽约州法律作为年募善款逾2.5万美元的慈善机构注册,因此避开审计监督。
此前,因2013年向支持佛罗里达州检察长帕姆&邦迪的政治团体非法捐款,特朗普基金会已受重罚。邦迪当时正考虑调查特朗普大学所受欺诈指控,在特朗普基金会捐款后决定不予立案。邦迪和特朗普都否认捐款与调查有关,奈何时间点如此契合,美国大量“吃瓜群众”拒绝相信背后没有猫腻。
从宣布参选总统起,特朗普就以“华盛顿政治圈外人”自居,反复指责党内对手和希拉里是老油条政客、高高在上的建制派,利用美国选举政治“作弊制度”捞取利益。正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后,他投放的第一个大选广告就抨击说:“在希拉里&克林顿的美国,制度被继续作弊,以对付美国民众”。
反过来,这位房地产大亨的避税丑闻曝光后,希拉里呼吁立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公布纳税单,并痛批说,特朗普口口声声要变革华盛顿“作弊制度”,但恰恰是他自己利用制度作弊获取巨大利益,“是这一作弊制度的象征和代表”。
10月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第二场电视辩论。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今年美国大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标签战”。总统候选人争相给对手贴标签,媒体推波助澜。在特朗普及其铁杆支持者口中,希拉里是“骗子”“病人”“罪犯”,应当进监狱而不是进白宫。希拉里竞选团队则抨击特朗普是自大狂、煽动家、阴谋论者和专制寡头,拿他涉嫌种族和性别歧视的言论大做文章。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在互相攻击的消极选战方面,对阵双方彼此彼此。
有趣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希拉里和特朗普互贴的标签有不少趋同。比如都攻击对方偏执、虚伪;都声称对方当总统不合格、没有“总统范儿”;都拿华盛顿“作弊制度”说事,互贴并被贴上共同的标签--“作弊制度”的受益者、代表者。
如今,特朗普又把比尔&克林顿的性丑闻拿出来,作为应对其黄色录音丑闻引发的政治风暴的法宝。言下之一,我八两,你至少也半斤。
2016年大选是美国第58次四年一度的大选。以往,每逢大选日前最后一个月,总会发生一些意料事件冲击乃至改变选情,因此被称为“十月惊奇”。
这一回,“十月惊奇”不仅如约而至,目前可能还只是第一季。但新剧情虽令世人拍案惊奇,却也仅止于惊奇,带不来惊喜。互撕人格的选战,注定无论谁入主白宫,都不会是一场激励人心的选举。(记者徐剑梅,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是“政治挂帅”还是性别歧视? 美国为啥至今尚无女总统
发布时间:
14:09:54&&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浏览次数:
【欧洲时报网】4月12日,67岁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过网站和推特宣布,正式参加民主党内部初选,竞选总统。如果她成功当选,将成为第一个美国女总统。
希拉里的竞选让美国舆论再度回到“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的话题。欧洲与亚洲多国均已出现女性担任国家统帅,但美国政商界仍由白种男性挂帅。即使是“美国的后院”——拉美,至今也已经诞生了11位女性总统。
但这并不能说美国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美国是女权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之一,国际妇女节的源头就是20世纪初美国女性劳工走上街头争取自身劳动权益和政治权利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面包加玫瑰”,至今看来仍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口号。在这句口号出炉十余年后,美国1920年正式通过立法赋予女性选举权。
事实上,并不能说女性在美国政坛上没有显露头角。2014年中期选举后,美国众参两院的女议员达到史无前例的101人,其中众议员多达81人,参议员20名。
近年来,虽然绝对人数增长不大,女性在美国国会扮演的角色还是愈发重要。米库尔斯基曾让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汤姆·达施勒保证,每个重要的委员会中都得有女议员。上届参议院,有9个委员会的主席是女性。
只是在总统职位上,女性还没能获得突破。年一共有13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做了16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那么为什么美国却难以产生女总统?
首先,女性候选人或许首先在政治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北京参考消息称,以最近的例子为例,前联邦众议员巴赫曼(Michele Bachmann)是2012年共和党总统初选唯一的女性,前阿拉斯加女性州长培林(Sarah Palin),获麦凯恩(John McCain)提名为副总统搭档。不过两人对国际与美国情势缺乏完整了解,谈话荒腔走板,至今仍是娱乐节目笑柄,反挫伤女性从政的专业形象。
其次,女性角色虽然在国会中越来越重要,但与男性相比仍然差距明显。以女参议员为例,20名仅占参议员总数的20%。事实上,无论是在联邦还是各州的职位上,女性占有率均在20%上下徘徊,这样低的占有率,很难为其他女性政治家代言。考虑到美国总统最终的“驴象之争”需要先经过党内提名、党内选拔再到党内竞选,在女性占有率全线较低的情况下,女总统“出线”较有难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因。思想者网站曾刊发政治学家胡平的分析认为,在美国,总统大选常常很激烈。两党都力求推出最有力的人选,这就要求把争议性降到最低。相比之下,男性出马就比女性挂帅更保险些。因为美国总统最终需要全国公民投票选举而非议会选举,如果因性别原因丢失公民选票则得不偿失——总统将变成“外党人”。这使得各党在推出总统候选人时更容易倾向于保守。
2008年,希拉里在民主党内初选总得票数以48.03%,超越总统奥巴马的47.43%,当时就有评论认为,美国宁愿选择首位非裔的男性总统,而不要女总统。
相比之下,国会议长由国会中多数党的议员担任。这和欧洲议会制里总理(或首相)产生的程序很相似。内阁的高级职位,如国务卿,提名权在总统手里,如果提名黑人或女性得不到参议院的同意,还可以从党内再选其他人,无论怎样,职位还在本党手中。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容易产生女议长、女国务卿而不容易产生女总统的原因。
当然,即使在种种不利条件之下,女性总统仍有“突围”的机会。北京《法制晚报》曾报道,《时代周刊》早在2013年刊文为女总统“支招”。文章认为,女性候选人应当别把总统选举当成“女性议题”,而是能力问题。女性和女孩能把自己视为领袖,打破外界对她们的刻板印象,重视自己的声音和眼光。文章还称,女性候选人要支持职业妇女,“我们需要制定更好的政策,好比更理想的育儿选项、男女薪资平等,才能让兼负额外角色的众多女性领导者感到自在”。
如今的希拉里卷土重来正和《时代周刊》强调的不谋而合。希拉里仍强打平等与性别等社会议题,她公开支持同性恋婚姻与全球女性平权,力挺女性专业之余,也努力拉近与保守派的距离,希拉里近期乐于以祖母身分谈家庭,希望软化刚硬形象。她还得避免说出“我才不在厨房里泡茶,做蛋糕”等让家庭主妇感受威胁的话。
(编辑:陈思科)
Copyright (C) 2008 Nouvelles d'Euro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美国大选带来的隐忧:性别歧视的回头
本届大选在性别领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趋势:性别歧视的回头。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注定将会在多个维度载入史册。希拉里和特朗普都不受欢迎几乎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说着笑着,美国人口中最初的笑话“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已经成了严肃的现实。
  在厌恶他们的人口中,两人的面目都相当可憎。有趣的是,无论希拉里还是特朗普,所收获的负面评价之中,很大程度都和性别议题相关。
  作为美国建国240年来首位主要政党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如果希拉里当选,她将打破她自己在民主党大会上所做的著名比喻——“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这本身便成为她身上所背负的诸多巨大争议的来源之一。
  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从默克尔到特丽莎梅,从昂山素季到朴槿惠,在一个女性政治家崭露头角的时代,美国诞生第一位女性总统似乎并不显得多么惊世骇俗。然而事实上,在保守与开放始终焦灼博弈的美国社会,这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接受。
  在之前的电视辩论中,特朗普质疑他的对手没有“总统相”。这立即引发巨大争议:很多人说,在前43任总统都是男性的社会,一个女人当然会显得“没有总统相”。然而与此同时,这种说法也引起了不在少数的人的共鸣:在今年一次问卷调查中,过半数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男性和女性遵循传统性别分工对社会有益;还有2/3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社会正在变得过于软弱和女性化。而在这段时间软件公司Qualtrics所做的在线调查中,39%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男性能成为更好的领导,只有5%对于女性持相同看法。相反,在希拉里支持者中,16%认为男性是更好的领导,13%认为女性才是。
  这种固有观念也超越党派立场。在千禧一代年轻人眼中,希拉里不受待见。他们觉得她俨然一副高高在上、智商超群、不接地气的典型精英形象,与备受年轻人喜欢的“外来者”——亲切老伯伯桑德斯形成鲜明对比。四年前60%的千禧一代支持奥巴马,而到了桑德斯退出初选时,希拉里受千禧一代欢迎的比例仅有31%。
  有趣的是,身为女性进一步恶化了这个“过冷过硬”的形象。我在两个关键摇摆州——北卡罗来纳和俄亥俄随机跟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选民聊天,请他们说说对于希拉里的印象。无论支持希拉里与否,很多人都提到了几个相同的词:她是个坚强(strong)、硬颈(tough)、顽固(stubborn)、冷酷(cold-hearted)的女人。“很多传统的美国人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在夏洛特市郊一场民主党小型集会上,一个67岁、已经是两个小男孩外婆的黑人女性告诉我。
  于是,女性身份变得分外尴尬和微妙。过于独立和强硬,显然讨人厌;但柔软温和,又会被质疑“太弱”,不足以担当领袖。如何拿捏和平衡,成为了男性政治人物不会面对和遭遇的难题。
  事实上,这并不是希拉里第一次置身这样的处境,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她25年前初进入公众视野开始。1991年,45岁的比尔.克林顿第一次参选总统。由于他的夫人——一个耶鲁法学院毕业、当时已经成为一名出色律师的女人与以往的第一夫人形象迥然相异,她饱受批评。1996年的《纽约客》写道:“简直像赛马一样,无论精英还是草根,大家比赛着谁更讨厌希拉里”。批评的理由中甚至还包括,她之前一直拒绝使用夫姓,这在保守的南方阿肯色州,显得过于独立。
  1992年希拉里在接受著名的《60分钟》采访时说,自己不会像歌手Tammy Wynette那样“站在丈夫身后做个小女人”。
  她那段话顿时广受争议:“我想我可以待在家里煮煮茶水、烤烤曲奇饼,但我决定追求自己的事业——那份比我丈夫更早开始的、进入公共领域的事业”。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之后,公众对于第一夫人的厌恶并没有减少。我在夏洛特皇后大学和一群大学生聊天,一个20岁的男生突然说,“我室友讨厌希拉里,是因为他觉得她作为第一夫人‘干政’。你知道吗?她老公当总统的时候,她才是躲在后面的大boss!”
  这听起来很有点中国人熟悉的“垂帘听政”的宫斗味道。在几十位第一夫人中,希拉里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权力”的一个。原因在于,她的白宫生活真的没有仅仅停留在“煮煮茶水、烤烤曲奇饼”,她在白宫西翼有自己的办公室,她当时着手进行占了经济盘子15%的医疗保险改革。
  在当时看起来惊世骇俗的“曲奇论”和“干政生活”,使得希拉里成为了最具争议的第一夫人,却也奠定了她在经历了莱温斯基风波、丈夫卸任总统之后,一路担任纽约州参议员和国务卿的道路。后来,根据盖洛普公司的调查,希拉里在很多年内都稳居“最受钦佩美国女性”排行榜之上。这也显得奇特,为什么同一位女性,公众形象如此大起大落,时而遭人憎恨、时而备受欢迎?
  在克利夫兰,和俄亥俄州女性投票者联盟(League of Women Voters of Ohio)主席Alison Ricker吃午饭时,我跟这位74岁的乌克兰第二代移民女性聊起这个话题。
  “你记得吗?”她说,“2001年希拉里竞选纽约州参议员,前第一夫人干这个简直破天荒,当时她非常不受欢迎、被批得很惨。但她赢了。到她真的做参议员时,变得很受支持。2008年她第一次竞选总统,非常不受欢迎,被辱骂的程度和今天不相上下。她输了。接着她被任命为国务卿,真正工作四年,到2013年年初离任时,她变得很受欢迎——65%的人对她持有正面肯定看法。”
  我点点头,说:“如今仅仅三年,公众舆论似乎又反转了”。
  “因为她又竞选了,”她笑,“你发现吗?人们不喜欢野心勃勃的女人。”
  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观察到,本届大选在性别领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趋势:性别歧视的回头。在初选一次电视辩论中,希拉里离席使用洗手间,特朗普说这“很恶心”。他曾发推特“如果希拉里连她自己的老公都满足不了,如何能满足整个美国?”他曾攻击共和党初选对手、HP前掌舵人卡莉“瞧瞧她长的那张脸!”他在听到FOX电视台主持人梅根凯丽关于他不尊重女性的尖锐问题时嘲讽她“双眼流血,身上每个地方都在流血”。他著名的以性骚扰为荣的“更衣室男人谈话”就更不需赘述了。
  如果放在以往看,这些言论当然既不礼貌也不体面,任何有修养的男士大概都不会引以为豪一讲再讲。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如今不少人越来越认为这些是“真性情”的表现:既然男人们心里都是这么想、关起门都会这么说,那么当着别人面说说又怎么了?
  在这样的语境下,特朗普支持者的著名标语“战胜那个婊子”和“希拉里糟透了,不是莱温斯基那种哦”便不足为奇了。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展示这些标语的多属于仇恨希拉里的主力军——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男性群体。他们之中过半数对于希拉里观感非常负面,而这个数字比四年前他们完全不放在眼里的奥巴马还高了20个百分点。
  然而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女性——在2012年以6个百分点更支持偏保守的共和党罗姆尼的群体——现在“倒戈”转为更支持希拉里的百分比超过两位数。究其原因,1980年代美国女性开始“回归职场”,在工作场合愈来愈占据重要位置,1990年代反性骚扰运动风起云涌,女性们自主意识觉醒,越来越认同要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做主。这些背景都使得特朗普炫耀自己性骚扰、将女性物化为征服玩物的洋洋自得的语言难以被这些女性忽略和原谅。而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于墨西哥裔、少数群体移民、穆斯林的溢于言表的蔑视、敌视和他著名的“墙论”也使得这个原本传统的共和党票仓群体难以接受。布鲁金斯学会的人口统计学者William Frey分析:“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女性群体现在是美国职场的主流,处于承担责任的位置上,她们明白,这个世界正在变化”。
  如果把样本扩大到整个美国女性选民群体,目前希拉里领先特朗普20个百分点;而在整个男性之中,特朗普领先7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美国大选中出现的最为悬殊的性别鸿沟。依据数据专家Nate Silver的模型,假如只有女性投票,希拉里会赢得538张选举人票中的458张,大胜特朗普的80张。而如果只有男性投票,特朗普取胜也毫无悬念。
  电视新闻中,一些美国分析人士将希拉里在性别议题上潜在的影响力与奥巴马八年前在种族议题上的相提并论。如果她赢了,“什么样的人才算有‘总统相’”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自然得到拓展:十几岁的中学生不会再有总统的形象应该是一位白人男性的印象(因为至少12年来总统都不是白人男性);下一代年轻女性进入政治公共领域的大门也会进一步拓宽。然而反过来说,美国人对于“第一位女总统”的期待其实远远不如“第一位黑人总统”那么高。在加州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华人Lewis Tan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身为女性”并不为希拉里加分,反而可能是劣势:“我一直觉得性别政治从来没有种族政治强烈,和八年前希望少数族裔创造历史的热情相比,人们对于出现女性总统的激动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别忘了还有保守型的人,其中包括女性,并不希望女性登上最高位置”。
  “欧洲很多国家已经高度世俗化,但美国,特别是南部和中西部还有很强的基督教新教的传统,”在关键摇摆州北卡罗来纳生活了六年的中国年轻人Milton说。“但我并不认为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对女性的压迫,相反是很多女性主动去选择一种在外部看来比较弱势的工作或者生活方式。因为对于她们来说,家庭和孩子最重要。”
  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男性不会遭遇的社会传统和性别观念的束缚,对于任何一个女性都是难题——完全不顾忌、彻底我行我素并不现实。吸取八年前参选时的显得强硬和冷静的教训,此次大选中,希拉里多次分享作为两个宝宝外婆的幸福和喜悦;在演说中,她多次强调自己政治生涯中一直注重帮助儿童和家庭;对于未来,她承诺会推进落实女性同工同酬和新生儿父母的产假陪产假。
  然而,嘲讽和质疑并没有减少。有人批评她总是不苟言笑、表情拒人千里,而当她在电视辩论中微笑,又被批“笑得时间不对”。在各种攻击之中,最为屡见不鲜的大概要数:年纪大、身体差、“老态龙钟”了。在我看来,这显然并不公平,68岁的希拉里比她的对手们——75岁的桑德斯和70岁的特朗普都年轻,但男士们却从未遭遇年龄羞辱。
  既然无论如何这样的偏见都挥之不去,不如幽默以对。希拉里在一次集会中自嘲:“我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最健康的女性总统(梗源自特朗普的医生写信说特朗普将成为史上身体最健康的总统)”。
  在爆笑美剧《破产姐妹》中,Max为了通过历史考试,狂背美国宪法历史知识。当她提问东欧移民厨师Oleg:“你知道女人是哪一年可以投票的吗”。Oleg大惊:“什么?你们美国,女人竟然可以投票?”
  这个笑话的背后是美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艰辛历史。在南北战争、废奴运动后,美国宪法十四、十五修正案明确保护黑人的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然而,仅限于男性。1848年,在纽约州塞尼卡福尔斯镇举行了第一届美国妇女权利大会,《观点宣言》发表,第一次提出女性投票权问题。
  这之后,又经过72年的女性平权运动抗争,直至1920年,“女性拥有投票权”被正式写入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
  如果希拉里当选,那么美国人民庆祝这个国家的女性获得平等选举权整整一百周年那一刻,白宫中将有一位女性总统的见证。
位网友推荐了本文
9191&次阅读&&&&1&次回应
所属数据库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暗潮涌动,在这里任您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您还能输入&300&字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时长:8分钟
时长:7分钟
时长:4分钟
美国大选带来的隐忧:性别歧视的回头
您可以添加如下代码,然后复制粘贴到你要引用的网站下
如果希拉里当选,那么美国人民庆祝这个国家的女性获得平等选举权整整一百周年那一刻,白宫中将有一位女性总统的见证。
如果希拉里当选,那么美国人民庆祝这个国家的女性获得平等选举权整整一百周年那一刻,白宫中将有一位女性总统的见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
扫码关注思客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别歧视英语双人对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