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揭示宇宙奥秘该学天文学的奥秘还是物理

[天文航天]人类向解读宇宙奥秘又迈出一大步_科技
你的位置:
[天文航天]人类向解读宇宙奥秘又迈出一大步_科技
[导读]科学家成功地将309个反氢原子“抓住”长达1000秒的时间,打破了迄今为止反物质留存时间最长纪录。位于日内瓦法瑞交界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日前发布新闻称,该中心阿尔法(ALPHA)试验室科学家成功地将309个反氢原子“抓住”长达1000秒的时间,打破了迄今为止反物质留存时间最长纪录。 “如此长的时间足够科学家对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相关属性,尽管目前发现的反氢原子数量极其有限。”该试验室新闻发言人韩斯特先生(Jeffrey Hangst)表示。据了解,该中心科学家曾于去年11月利用反氢原子微弱的磁性,成功地用“磁场陷阱”束缚住了38个反氢原子并使其留存0.17秒。如果说,去年的试验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物理学界的“宇宙对称学说”——确实存在反物质,那么本次试验结果则给人类研究反物质和进一步解读宇宙奥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北京大学钱思进教授对记者形象地解释说,按照物理学对称理论,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而反物质至今才被科学家发现。“如果这种对称理论存在,那么在遥远的宇宙中还存在着与我们当今现实物质世界完全相互对称的另一个反物质世界。”电子具有负电荷属性,按照此理论,一定存在一个正电荷电子;那么同样可以猜想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另一个属性相反的“银河系”及其生存物体,包括千千万万个体存在的属性相反的人类;按照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属性不同的物质世界,但当这两个属性不同的物质世界相遇时则会产生能量(或者说爆炸)并瞬间消失,产生新的物质世界;如果上述能量足够大的两个物质世界的物体相遇时,就会产生地球和人类的灾难。宇宙的神秘现象或多或少引起民间疑惑,普通民众担心类似“黑洞”、“反物质”、“磁单极”和“真空泡”等各类猜想。比如,高能粒子对撞产生的“黑洞”会把现实世界“吞噬”掉;大到犹如地球体积的“反物质”会与地球相遇时相互“湮灭”,并成为一团光等。钱教授对此解释说,“这些担忧完全没有必要。”科学家奋斗了十几年,至今仅制造出如此少量的反氢原子,即使再努力10亿年,所能造出反氢原子数量与当今物质世界相比也微不足道;另外,地球经受了几十亿年的宇宙射线“轰击”,而“微观黑洞”只是一个理论假说,即使存在,它的特性也与星系间的大尺度“宏观黑洞”截然不同,其体积比质子还小,且寿命极短转瞬即逝,不会给现实世界留下任何影响和痕迹。人类还远未充分认识物质世界。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资料介绍,在人类未知的96%的宇宙空间中,有70%的宇宙是由一种新形式的能量——“暗能量”所组成,而剩下26%的部分则是“暗物质”。与正常物质不同,“暗物质”凭借普通技术手段无法观测。而此次科学家发现的反物质并使之留存1000秒则为人类打开探索宇宙奥秘之门提供了钥匙。 该中心的科学家们曾用高频手段“轰击”反氢原子并记录了反氢原子消失的过程,这使人类可以首次尝试了解反氢原子的内部结构。据悉,在发现反物质之后,该中心科学家将在反物质与物质的等量属性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即在浩渺的宇宙中是否存在一个体积、重量、结构、外观等众多指标相同的另外一个反物质世界,以进一步证实物理学对称理论。
、 、 、 、 、当前位置: &
天文学最新发现:类星体演化挑战物理常识
0人看过 0条评论 0人参与
导读:科学家认为类星体与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密切的联系,现在最新的观测发现同一个地方竟然存在三个类星体集群,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奇观。
现在我们知道,大多数巨大星系中心都寄居着超大质量黑洞,我们银河系中心也有一颗占主导地位的黑洞。在宇宙的深处,还有一类由黑洞驱动的天体&&类星体(quasars),当它们吞噬气体物质的时候会发出明亮的光芒,使其所在的星系相形见绌。通常来讲,类星体由活跃状态过度到休眠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远远超过人类的寿命。
因此,当耶鲁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星体仅仅在10年之内光谱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时候,他们感到非常惊讶!类星体的可见光来自于围绕黑洞的炽热吸积盘(accretion disk),在这里气体物质被吸积盘加热并电离发出可见光。
日 21:54:54
日 21:55:25
日 21:54:34
日 21:54:04
日 21:53:34
日 21:53:03
日 21:52:33
日 21:52:14
日 17:47:11
日 17:47:01
日 17:46:58
日 11:33:09
日 09:35:35
日 20:46:55
日 20:47:58
日 20:47:25
日 20:47:56
日 20:46:24
日 20:45:54
日 20:45:24
本周阅读排行榜
| 丨丨丨 |人类在揭开宇宙奥秘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16:20:00&&来源:人民网
[提要]&&这不仅表明澳、新、南非的地理优势把它们推向射电天文学的前沿,更预示着人类正在揭开宇宙奥秘的道路上阔步迈进。射电天文学是通过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到的宇宙天体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研究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一门学科。
  人民网堪培拉5月26日电(记者李景卫)澳大利亚科学研究部长克里斯?埃文斯与新西兰科学与创新部长史蒂文?乔伊斯今晨零时过后喜出望外地联合发布新闻――全球最大的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3国共同建设。这不仅表明澳、新、南非的地理优势把它们推向射电天文学的前沿,更预示着人类正在揭开宇宙奥秘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天文学国际合作项目。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将耗资19亿澳元,由20多个国家和机构共同出资。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跨度为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国,计划总共安装碟形天线3000座,每座直径15米,有效接收面积为一平方千米。整个项目于2024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射电望远镜的3000座碟形天线将与一台超大型计算机组连接,其精确度将比现有射电望远镜高50倍,速度提高10000倍。天文学家们期待通过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探测宇宙大爆炸后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形成时发射的电磁波,揭示磁场在恒星和星系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探测暗能量产生的种种效应,并希望能接收外星生命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以期从射电天文学的角度回答人类尚且不解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根本问题。
  射电天文学是通过射电天文望远镜接收到的宇宙天体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研究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某些产生非热辐射的天体不发出可见光,光学波段探测手段无法发现它们,但这些天体往往发出强烈的射电辐射,这种无线电波能通过光波透不过的星际尘埃。因此,用射电探测方法就能“捕捉”到这些天体。
  射电天文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不仅是光学天文的补充,而且开辟了天文学科中一个崭新领域。在射电天文诞生以后,人类才初步认识银河系星际尘埃遮蔽的广阔宇宙空间。射电观测技术无论在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方面,还是在成像技术方面,都不亚于地面光学手段。20世纪60年代的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等四大天文发现全都是射电天文学的成果。
  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决定由平方千米阵列组织25日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上宣布。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中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等国家为平方千米阵列组织成员。参加项目初期选址的有澳大利亚、南非、中国和阿根廷4国。地理条件和电离层不稳定等原因给中国和阿根廷留下极大的遗憾。澳大利亚始终为花落自家而不遗余力地争取。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之前,澳大利亚已为获得该项目做好4个方面的充分准备,包括建设波西超级计算中心、建造默奇森射电天文观测站、成立射电天文学国际研究中心、与新西兰联手行动。
  澳大利亚的始终不渝以及澳、新两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最终不负两国的努力。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的荒漠到新西兰的南岛,数千碟状天线将为人类揭开宇宙奥秘而仰天矗立。
来源:人民网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景益鹏:揭开宇宙神秘面纱
作者:liuxinyuan2012
热门文章推荐超空洞是宇宙中形成一个低密度区域
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微波背景辐射中的“冷点”是由超空洞引起的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腾讯太空(编译/小五):一个18亿光年宽的巨型超空洞解释了宇宙中神秘的“冷点”现象。天文学家一直在探索这个远超预期大小的寒冷区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证实了上述想法,猜想中的这个超空洞很可能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大的单个物体。这项研究是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开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皇家天文协会月度进展》上。
这个冷点首次发现于2004年,当时天文学家正在研究大爆炸留下的射线测绘图。这个射线图以“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的名称广为所之。在这张测绘图上,宇宙几乎是完全均匀分布的——唯独在发现的这个冷点区域不是。该冷点区域的发现让天文学家感到意外,它的范围很大,其中的物质密度比其他区域小百分之二十。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也发现过密度较小的稀疏区域,但是像这个冷点这么大尺度的还是第一次看到。
之前的理论认为冷点起源于宇宙大爆炸,而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与之相反。之前天文学家尝试在冷点区域寻找超空洞,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超空洞其实位于冷点的前面,距离地球大约30亿光年。
据该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Istvan Szapudi博士说,一旦这个超空洞被证实,它将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单个物体。该研究团队收集数据使用了位于夏威夷毛伊岛的PSl望远镜,以及NASA的广域勘测探测卫星(WISE)。
据天文学家介绍,超空洞并不是完全空的,而是说这个宇宙空间的物质密度比其他空间的低。由此导致经过这个区域的光能被部分吸收了。
然而,超空洞仅仅能解释整个冷点的大约一半的区域,这暗示着很可能同时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科学家们继续分析PSI望远镜观察的超空洞数据,并结合位于智利的托洛洛山天文台的观察,试图进一步解释超空洞和冷点之间的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星天文学的奥秘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