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黄宾虹,傅抱石字画鉴定拍卖的画

黄宾虹死后50年 画才热闹起来_行情观察_新浪收藏_新浪网
黄宾虹死后50年 画才热闹起来
1944年作《拟董巨二米大意山水》
1952年作《山川卧游卷》手卷
1955年作《南高峰小景》
  黄宾虹曾说,“我死后50年,我的画会热闹起来。”对艺术市场来说,资本对黄宾虹的追逐也属于慢热型。今年是黄宾虹诞辰150周年,各种展览不断。灵敏的资本似乎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5月18日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上,黄宾虹《南高峰小景》以6267.5万元成交,创黄宾虹画作拍卖价格新纪录。而在此前一天,黄宾虹《大盂鼎铭文手卷》也以1725万元成交,创下黄宾虹书法类作品的最高纪录。不过在专家看来,相比傅抱石、李可染等其他近现代大师,黄宾虹精品力作的价值仍未被充分挖掘。
  10年前
  开始燃起热度
  近现代山水画家主要有四大家: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具体到黄宾虹,其最初的山水被称“白宾虹时期”,后来变成黑不溜秋进入了“黑宾虹时期”。对于“黑宾虹时期”一般人都不理解,看不懂,长期以来,黄宾虹的画因变法变得怪都难以卖出去。当年只有傅雷独具慧眼指出:“黄宾虹早年绘画虽取法前人,但其仍用自家法,且并没有学到古人最佳处。如果黄宾虹没有晚年的创新,那么,黄宾虹对绘画史是没有重大意义的。”对此,黄宾虹自己也很自信。他多次说,我的画要等50年才看懂。一语中的,从他逝世到2005年黄宾虹作品随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大涨正好50年左右。
  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赵幼强告诉记者,黄宾虹属于慢热型的近现代艺术大师。其真正热起来还是近10年的事情。当时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行黄宾虹展览,达到了全民朝圣的火爆程度,“我觉得黄宾虹创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如今黄宾虹很多的语言、技法还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地解读。”
  时隔13年
  《南高峰小景》涨了100倍
  热度尽管燃起,不过相比傅抱石、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家早已跨入亿元俱乐部的时代,黄宾虹此前的最高价位则在千万元。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中黄宾虹作于1952年的《山川卧游卷》手卷以5290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的黄宾虹个人纪录。
  事实上,黄宾虹的市场总是要滞后。此前,近现代大家的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行进在百万元向千万元跃升的阶段。其中,1996年,以傅抱石《丽人行》1078万元成交为标志突破了千万元级别。但具体到黄宾虹,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完成这一步跨越则要到2008年。当时黄宾虹仍是以1952年创作的《山川卧游卷》在上海朵云轩拍出了1288万元,这是黄宾虹画作首次破千万元。
  今年,在几大近现代名家的顶级拍品都已被充分挖掘的背景下,黄宾虹的精品力作则成为拍场焦点。
  5月18日,中国嘉德大观夜场中,黄宾虹的《南高峰小景》以6267.5万元的成交价,再度刷新了画家拍卖价格纪录。该作品曾于2001年拍出56.1万元。
  而在前一天,黄宾虹《大盂鼎铭文手卷》以1725万元成交,创下黄宾虹书法类作品的最高纪录。
  黄宾虹价位前五位作品
  1&1955年作《南高峰小景》
  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6267.5万元
  2&1952年作《山川卧游卷》手卷
  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5290万元
  3&1955年作《黄山汤口》
  2011年北京翰海春拍&4772.5万元
  4&1944年作《拟董巨二米大意山水》
  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2530万元
  5&《大盂鼎铭文手卷》
  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1725万元
  【市场分析】
  精品仍被低估
  不过,综合今年春拍的整体情况,黄宾虹《南高峰小景》的破纪录并没有使其整体价位立马上扬。一些拍卖公司所拍的黄宾虹反而频频遭到流标。
  这固然一方面源于今年春拍仍处于调整中、买家更趋成熟、理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天价艺术家也只能是其重要作品才能受到市场追捧。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书画部总经理郭彤便告诉记者,黄宾虹是非常重要的画家,此次春拍再度验证了“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是市场中永恒的热点”这一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铁律。
  对此,赵幼强也强调,相比其他近现代大家来说,黄宾虹作品的市场价值是有点被低估。但低估也只是针对精品、罕见的、稀缺之作。而天价效应并不能带动一般之作、应酬之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香港佳士得日春季拍卖:中国近现代书画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齐白石黄胄黄宾虹唐云谢稚柳作&&&&&&者:香港佳士得出 版 社:香港佳士得出版时间:2016
印刷时间:印&&&&&&数:装&&&&&&订:平装版&&&&&&次:开&&&&&&本:16开页&&&&&&数:276页字&&&&&&数:I&&S&&B&&N:品&&&&&&相:九品售&&&&&&价:100.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80.00八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成都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12版:文娱
&&&&&&&&&&
明天下午到成都画院 听大师说中国山水画
&&&&本报讯 (记者 赵斌)明天下午2∶00,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客座教授管苠棡将做客“画院论画”,在成都画院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名为《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公益讲座。&&“画院论画”是成都画院创办的一个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每期邀请业界权威人士做客,通过对艺术品的深入浅出分析,与大众探讨艺术与审美。在本期讲座中,管苠棡教授将从中国山水画起源与发展等视角切入,向听众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解密雄秀神奇的巴蜀山水,缘何养育了张大千、石鲁、陈子庄,成就了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前辈山水画大师,并探讨如何立足四川,开拓山水画的新境界,探索四川山水画的未来走向。管苠棡教授还将与现场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交流。
Copyright 成都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陆俨少是中国最后一位传统绘画大师,没有之一!
我的图书馆
陆俨少是中国最后一位传统绘画大师,没有之一!
文/郑新安在中国画坛上,画山水的画家层出不穷,但说称得上大师的寥若星辰。黄宾虹在新千年以来,被当代画家们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简直可以横扫一切水山画名家,成为宗匠类极别的开宗立派人物。于是,有人就提及陆俨少与之相比如何?这一比不要紧,陆俨少立即变矮了,并被称之为有点俗。其实,在近现代山水画家排名中,并称四大家的就是: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这几位。其他三位的画都好懂,唯独黄宾虹的画一般人都不理解,看不懂。难懂之画是曲高和寡的,陆俨少的画很好看,与之相比是秀美了一些,唯美了一些。但远不至于是俗画。黄画是正宗的传统之画。无论笔墨,线条,用墨用色,树法山法都是传统概念性的那一套。陆画是在传统路子上有些创新的新画法,但若要与当代艺术相比,也是传统型的画。我年轻时第一次看陆先生的画,怎么看也看不惯,总觉得他的画有一股子斜风吹着,就他那留白,看着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山水吗?无感。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才看出点感觉。入传统再出传统,出传统再创新传统,陆俨少是有重要贡献的。你看陆先生的画,几乎80%的画法是来自于传统的东西,剩下的部分才是创新。陆先生早年由'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临过王石谷、王原祁、戴醇士等人的画,在选择中进行学习,具有很强的抓取能力。陆氏的画具有生拙烂漫的笔墨,新奇取巧的构图,看起来比黄画要丰富。但仅就笔墨而言,黄画黑中透亮,沉郁厚重,墨色层级较多,笔墨内涵似大过陆画。反观陆画,墨色层级并不多,透明墨亮的内容看到的极少,表面上的留云,留水,经营位置,在观赏性上比黄画好。黃是老荼需要品,陆是新荼看着就很香。2000年以来,有多位美术论家将陆俨少称之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意即陆氏的画达到了传统绘画样式的另一高峰。确实,若论传统绘画的诗、书、笔墨、精神向度,语言创新,陆画肯定是一个高峰,但并不一定特指是文人画,而应指是传统绘画来得准确些。一般的观点认为,文人画多是些笔墨游戏之作。格局,情趣都比较小,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基本功都有些欠缺的。陆俨少则不同,他的画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丘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从生活中来获取灵感,在自然中搜取形象,再与传统经典的符号化进行对接型概括与提炼。这使他的画,无自怜自营的自缚,却充满着勃勃生机,让人感到清新、隽永、动感。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迈进中,富有强烈时代感,超越了传统绘画中的陈腐味道,有一股子清新之感 。陆俨少的山水画,虽然也不是表现心中的概念山水,很多画都有具体的地方,是实景观察写生感悟得来的画面,但也不是自然的真实描摹。他无论画何种真山真山,都是通过纯熟的笔墨技法,使之幻化成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在传统中创新,用传统来创新,这是陆俨少创作的核心。即便是他创作的勾云、留白、墨块等画法,也是由传统符号技法演变而来,更成为他水山画的形象符号标志。陆俨少的书法极好,称得上是大家。所以,他的画以笔见长,笔笔见笔,笔墨韵律极其丰富自然,苍润兼具,笔力扛鼎,笑傲现代画坛。读陆俨少的山水画,总能感受到一股清新隽永、古拙奇峭、超凡脱俗、行云流水般的意气。他做画,充分发挥笔的效能,善用笔尖、笔肚、笔根等丰富的笔毫变化来塑型。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实为近现代画家中不可多得的人物。陆俨少画画无论多大尺幅,也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墨积于心也!”他作画用一枝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式的神化般使用。注意,这一点是很关键的。一个画中国画的人,特别是传统中国画,能前后只用一支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任其墨色自然变化;由浓到淡,由枯到湿,由黑到白;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这样画出的中国画笔墨超好,气韵最佳。那种用不同的笔,画不同部位的画法,气韵早散了,无论画面画的再好,制作性很强,中国画写的气韵全丢了。传统中国画法,核心在于用笔上,墨由笔生,笔不偏枯,墨自丰腴。用笔考虑到用墨的效果,行笔习惯,提按动作,铺开聚合。陆俨少认为,不紧不结乃见笔法。松忌散,不散宣紧,但紧了又病结,笔与笔之间相犯乃结;笔与笔之间既无情感,又无关联,各自管自,这样虽松而病散;如果各顺其势,情感相通,互不打架,则虽紧不结。如果相生相发,顺势而下,气脉相连虽松不散'。实为方家的至理名言。所以,用笔用墨这个技能是很重要的,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无法领略其堂奥,更无法在作品进行有效的运用。陆俨少深入中国传统中国画之秘境,入而能出,出而能入;法自然,得心源;寻个性,突自我;成为在近现代画史上,即有传统还有创新的绘画大师。无论是他在具体的技法,构图上虽有局部的创新,但从整体审美角度来看,他依然是传统型的绘画大师。现在画山水的,称得上传统大师的没有,称得上是现代大师的也没有。又传统又现代的人倒是不少。现代画家,都处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夹缝中讨生存,都没了自我。一个画山水的,你说他没传统,他肯定不干;你说他陈旧,他也不认。换句话说,现在的山水画,能进入传统的看不见,能出传统的也没有。反而四不着调的很多,这是什么原因?还是和整个社会的气息有关,人们的对传统的思想变了,对创新的观念也变了,整个山水画界处在彷徨寻路之中。急需一个新大师级人物出现扭转格局。《艺术品牌》,关注艺术与生活,乐享幽雅艺术人生之境界;点击右下角订阅关注,交流更嗨!微信号:bf668800公众号:czhen88,尊享订阅,艺术思想资讯乐不停;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鉴定傅抱石的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