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算出来输入abaqus中,提交作业,中断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abaqus中混凝土损伤因子的设置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abaqus中混凝土损伤因子的设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5|
上传日期: 15:59:0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abaqus中混凝土损伤因子的设置
官方公共微信ABAQUS混凝土损伤云图,为什么在abaqus中输入10版规范混凝土的损伤因子总是出错
来源:网络
关键字: abaqus混凝土 云图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ABAQUS混凝土损伤云图》,免费提供的有关abaqus混凝土 云图和为什么在abaqus中输入10版规范混凝土的损伤因子总是出错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获取更多与《》相关的知识。
网友0的回答
为什么在abaqus中输入10版规范混凝土的损伤因子总是出错abaqus中的损伤因子与10规范中的损伤演化系数不是同一个参数,不能直接套规范得出的结果写入aba网友1的回答
abaqus中,怎样将下面真个云图表更清晰显示出来?视口注视口选项设置标签字体,把里面要调整字体的勾选出来就可以了。 ABAQUS 是一套功能强网友2的回答
abaqus查看应力云图在 最后的 visualization 窗口 点击形变按钮网友1的回答
abaqus 显示应变云图如果你用的是Abaqus后处理,把&Plot Contours on Deformed Shape&网友0的回答
abaqus 里面云图怎么显示应变从菜单的resultfield output进入选择即可(U,E,S分别代表位移,应变,应力)仔网友1的回答
ABAQUS 后处理中应力云图只有红色是蓝色,请问是怎么回事儿?是说明应力都一样吗?前处理模型设置的问题吧 检查一下单位、边界条件或者载荷网友2的回答
abaqus 如何输出特定方向的应力云图2感谢您的帖子《abaqus 如何输出特定方向(和总体坐标系不一致)的应力云图》,八面体剪应力 网友1的回答
abaqus应力云图怎么找极值点点击contour点击limit然后点击显示最大值 多看看论坛 推荐中国设计与仿真论坛(网址 mec网友0的回答
最满意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回答问题赢iPhone 6混凝土损伤因子的定义 BY lizhenxian27
核心提示:充其量是带强度硬化的塑性模型。且在abaqus中用户需要输入的只是单轴下的,相应的损伤因子与开裂应变(或开裂位移)文中单指拉伸强化。混凝土受拉时,主要表现为脆性,具有较小的不可逆变形,因此工程上常把它视为...
1 损伤因子的定义
损伤理论最早是1958年Kachanov提出来用于研究金属徐变的。所谓损伤,是指在各种加载条件下,材料内凝聚力的进展性减弱,并导致体积单元破坏的现象,是受载材料由于微缺陷(微裂纹和微孔洞)的产生和发展而引起的逐步劣化。损伤一般被作为一种“劣化因素”而结合到弹性、塑性和粘塑性介质中去。
由于损伤的发展和材料结构的某种不可逆变化,因而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损伤定义。一般来说,按使用的基准可将损伤分为:
(1) 微观基准量
1,空隙的数目、长度、面积、体积;
2空隙的形状、排列、由取向所决定的有效面积。
(2) 宏观基准量
1、弹性常数、屈服应力、拉伸强度、延伸率。
2、密 度、电阻、超声波波速、声发射。
对于第一类基准量,不能直接与宏观力学量建立物性关系,所以用它来定义损伤变量的时候,需要对它做出一定的宏观尺度下的统计处理(如平均、求和等)。
对于第二类基准量,一般总是采用那些对损伤过程比较敏感,在实验室里易于测量的量,作为损伤变量的依据。
由于微裂纹和微孔洞的存在,微缺陷所导致的微应力集中以及缺陷的相互作用,有效承载面积由A减小为A’。如假定这些微裂纹和微孔洞在空间各个方向均匀分布,A’与法向无关,这时可定义各向同性损伤变量D为
D= ( A- A’ )/ A
事实上,微缺陷的取向、分布及演化与受载方向密切相关,因此材料损伤实际上是各向异性的。为描述损伤的各向异性,可采用张量形式来定义。损伤表征了材损伤是一个非负的因子,同时由于这一力学性能的不可逆性,必然有
定义Cauchy有效应力张量
一般情况下,存在于物体内的损伤(微裂纹、空洞)是有方向性的。当损伤变量与受力面法向相关时,是为各向异性损伤;当损伤变量与法向无关时,为各向异性损伤。这时的损伤变量是一标量。
3等效性假设
损伤演化方程推导一般使用两种等效性假设,一种是应变等效性假设,另一种是能量等效性假设。采用能量等效性假设可以避免采用应变等效假设而使得各向异性损伤模型中的有效弹性矩阵不对称的问题.以下对两种假设进行简要的介绍。
(1) 应变等效性假设
1971年 Lematire提出,损伤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与无损单元在定义的有效应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相同。在外力作用下受损材料的本构关系可采用无损时的形式,只要把其中的Cauchy应力简单地换成有效应力即可。在一维线弹性问题中,如以表示损伤弹性应变则
(2)能量等效性假设
Sidiroff的能量等价原理,应力作用在受损材料产生的弹性余能与作用在无损材料产生的弹性余能在形式上相同,只要将应力改为等效应力,或将弹性模量改为损伤时的等效弹性模量即可。
无损伤材料弹性余能:
等效有损伤材料弹性余能:
于是得,则进一步可以得到
4单轴情况下损伤演化方程的介绍
因为abaqus中用到的损伤塑性模型,在帮助文件中并没有给给出如何定义损伤。如果用户没有自定义损伤因子,充其量是带强度硬化的塑性模型。且在abaqus中用户需要输入的只是单轴下的,相应的损伤因子与开裂应变(或开裂位移)文中单指拉伸强化。
混凝土受拉时,主要表现为脆性,具有较小的不可逆变形,因此工程上常把它视为弹性材料。从1980年开始,各国学者用损伤理论分析混凝土受载后的力学状态,提出了各种损伤模型,并首先应用于研究材料受拉的情况。建立损伤模型可以用能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几何的方法,而最简单又实用的是用半实验半理论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关于混凝土材料主要的损伤模型。
(1)经典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损伤变量计算方法:
D=1-Es/E0其中Es为应力应变曲线上任一点的割线模量。(经过分析,该公式为弹性损伤模型,计算的损伤变量偏大,不适合ABAQUS塑性损伤计算,输入后会报错)
(2)Loland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应力值以前(),裂纹仅在体元中萌生和扩展,且保持在一个很小的限度内;在应力峰值以后()裂纹主要在破坏区内不稳定扩展、开裂。
1.时,混凝土损伤材料损伤演化方程为
式中E为初始弹性模量。
2.时,混凝土损伤材料损伤演化方程为
由边界条件:、、可以定出常数、、:
在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前,Loland模型假定有效应力和应变之间为线性关系,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而在峰值应变之后,有效应力为常数,并由此得到损伤变量与应变为线性关系,与实际情况不符,是一种近似的模拟。
(3)Mazars模型混凝土损伤变量计算方法:
式中:A,B为材料常数,由实验确定,对一般混凝土材料0.7&A&1, 104&B&105,εf为对应于σf的应变。(计算公式较复杂,但有实验数据说话,可信度高,可以参考)对于一般混凝土单轴压缩时公式类推其中1&A&1.5, 103&B&2×103 。
5基于规范推荐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推导的单轴损伤演化方程
损伤演化方程的推导由于选取不一样的假设前提而得到不同的方程。往往在应用abaqus算混凝土损伤时,需要输入参数多,在其帮助文件中又没有给出具体损伤的定义,有时输入数据容易出错(During the conversion from crushing to plastic strain abaqus foundnegative and/or decreasing values of plastic strain. Verify that thedegradation data under *concrete compression damage is correct)。在工程应用中并没有现成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这时可以根据其对应的相应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近似的简化。在达到极限应力时假设其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此阶段没有损伤,在极限应力峰值后采用规范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能量等效原理得出abaqus输入的数据。
上式是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规范简化而来的,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需求。
混凝土单轴受拉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在计算中前半部分认为线弹性,损伤只发生在峰值后)。
同理混凝土单轴受拉的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采用上文中提到的能量等效原理可得出:
单轴受拉损伤方程:
单轴受压损伤方程:
其它各种损伤可参考相关损伤力学书籍。
*MATERIAL,NAME=a0_baduan
2.31E10,0.2
*expansion
*ConcreteDamaged Plasticity
0.1, 1.16,
*CONCRETE COMPRESSION HARDENING
6.45E+6, 0.445E-02
2.63E+6, 0.104E-01
1.26E+6, 0.210E-01
0.82E+6, 0.315E-01
*CONCRETE COMPRESSION DAMAGE
*CONCRETE TENSION STIFFENING
1.780E+6, 0.0000
*CONCRETE TENSION DAMAGE
此混凝土可通过abaqus损伤塑性模型检查。作为交流附上相关的fortran子程序。望大家共同进步,紧供参考。
lizhenxian27
武汉 珞珈山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摘要】: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用于模拟低围压情况下反复荷载作用时的混凝土力学行为,引入损伤因子,描述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刚度的变化。主要介绍该模型的理论,同时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建议的混凝土单轴本构关系,给出各参数的确定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528【正文快照】:
0前言目前,复杂或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在设计中更准确地把握其结构特性,往往需要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中采用的材料模型对结果影响较大。其中的混凝土材料,在拉压过程中,因塑性的积累、刚度的退化,性能变化极其复杂。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引入损伤概念,能较好地描述混凝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勇,李伟兴,黄鼎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何林,肖承波,吴体;[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徐晓阳,马宏伟,张兴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周定松,王莺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米健,王晓波,崔苗,刘国银,陈哲;[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李平先,毕苏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盛光复,任迎春,赵艳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傅光耀,何颖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王文炜,赵国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李清,李思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秀根;剧锦三;张丽莉;;[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Jianwei Yue and Peng B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300072 C[A];第一届工程科学与力学中的计算方法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许超;李克非;;[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陈显;;[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刘书智;崔宝霞;;[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苏琪;苏琳;;[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郑宏;杨飞颖;张维刚;;[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周宁;鲍宇清;钱选青;;[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周文松;姚晓征;张继文;;[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胡长青;陈尚建;侯发亮;;[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曙光;[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蒋东旗;[D];浙江大学;2002年
曲晨;[D];浙江大学;2002年
傅剑平;[D];重庆大学;2002年
任慧韬;[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范颖芳;[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陈周熠;[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曾志兴;[D];天津大学;2003年
史庆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徐善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成访;[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陈静茹;[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林涛;[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刘伟;[D];郑州大学;2002年
张伟红;[D];郑州大学;2002年
陈平友;[D];重庆大学;2002年
李欣;[D];重庆大学;2002年
李平昌;[D];重庆大学;2002年
陈曦;[D];重庆大学;2002年
雷汲川;[D];重庆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瑞英;刘玉;;[J];大家;2011年09期
杨桂新;吴瑾;叶强;;[J];工程力学;2011年02期
梁松;杨医博;莫海鸿;陈尤雯;;[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孙家枢;[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1年01期
杨俊悌,陈弘;[J];玻璃;1991年02期
罗梅;张彩霞;;[J];甘肃科技;2006年04期
银建中,王炎炎;[J];化工装备技术;1999年02期
张云莲;李家康;周宏凯;;[J];混凝土;2006年02期
李静;王林富;刘震;姜琳;;[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3期
王岩;尹海丽;;[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鹏;冯德成;沈新普;荆儒鑫;;[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占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aqus混凝土损伤因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