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与靖康之变和靖康之变 哪个更惨

203&靖康之耻VP土木堡之变,宋高宗VP明代宗,岳飞VS于谦
我始终觉得靖康耻和土木堡之变非常相似,靖康耻中是徽钦二宗被抓走了,土木堡之变是英宗被抓走了
靖康耻后有钦宗的弟弟作了皇帝,土木堡之变后有英宗的弟弟作了皇帝,靖康耻有岳飞,土木堡之变有于谦
历史演绎地如此相近,但是结果又是相差如此之远
虽然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都可以被当作是当时王朝的一个转折点,但是靖康之耻后,北宋就结束了
——而南宋偏安一隅,我一直以为南宋的偏安其实也是一种妥协型的战略政策,以土地换取和平也是可以的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根本就不对,从某种角度来说南宋根本就是不是中华正朔
汉唐宋明清,中的宋把南宋包括进去,可能只是因为面子问题
而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并没有立刻马上变得衰败不堪,至少大明王朝还是统一的,英宗后面还有成弘之治
同时,这一切也导致了岳飞和于谦冤死的性质以及冤死之后的完全不同
虽然两位大将最后都是被冤死的,并且将他们冤死的皇帝们也心知肚明,他们是被冤死的
并且都被后面一朝的皇帝给平反了,但是其中区别是很大很大的
比如岳飞是被自己的老板给干掉的,他冤在我是替老板卖命,结果还被老板给干掉了
而于谦是被干掉自己老板的老板给干掉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干掉自己老板的老板当年还间接是被自己干掉的
所以相比之下,岳飞更冤,所以虽然两人同葬杭州,岳飞坟门票25元一张,还香火缭绕,游客盈门
一湖相隔的于谦墓,不要门票(是不是不要门票啊?我都没去过)结果还没什么人去,比如我就没去过
所以满江红家喻户晓,石灰咛的背诵率远不如满江红(我就背不出石灰咛,当然石灰咛的确写得不如满江红好)
所以岳飞名气要比于谦大很多,岳飞被后人称为岳爷爷,好像并没有听说第二三个叫岳飞的
而德云社里郭德刚的现任搭档就是于谦,俗称谦儿哥,不知谦儿哥的爸爸是不是为了纪念于谦给儿子起名于谦
前几天看明史讲义中的一句话,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过程如此雷同,结果却截然相反的真谛
那就是宋高宗虽然口口声声要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但是他就是不肯打胜仗,
即便当时南宋有赢金的可能,他都宁可割地赔款,十二道金牌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迎回二圣的口号是要喊的,但是仗是不能赢的,赢了仗口号就要兑现,二圣就要回来
明代宗后来只接回来一个皇帝哥哥就被夺门了,他要接回来俩,一个哥哥一个爹,他的位子还怎么坐得住
所以宋高宗口号归口号喊,至于二圣其实他只是要他爹的尸骨,连活着的爸爸都不要,更不要说他的哥哥了
而到了他儿子就不一样了,爷爷大爷都死了,所以失地可以真的收回了,岳飞也可以平凡了,只是时机不对了
但是明代宗的做法就和宋高宗不同,或者让我觉得明代宗人品更好一些,虽然结局不好
虽然明代宗明明知道土木堡之变完全就是因为他哥哥的错误造成的,他被抓有百分之七十是咎由自取,是活该
虽然在打仗的过程中代宗从来不喊迎回英宗的口号,虽然事实上他也的确不想把他哥哥给接回来
虽然一旦他哥哥被接回来他就很有被下岗的可能,明朝那些文武百官哪是省油的灯呀
虽然一旦他哥哥被接回来他自己就会有死无葬身之地的可能(代宗在一朝庙号都没有,坟都不给他)
但是他为了祖宗社稷,为了大明江山和百姓,他还是很不情愿地把他哥哥给接回来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啊!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品,什么样的精神,和宋高宗比,代宗档次高了不是一点两点了
所以说“英宗被掳而明犹全盛,景帝之不负祖业,不涉阴险,实明总社之福矣。”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嘴巴上说的,并非他们的本意,不说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不会去做
同时有时候如果要成全大义,就要牺牲自己,要苟全而立,就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
有时候站着赚钱的确很难,但是有时候该站着的时候还得站着,只是有时候要聪明的站着,别傻站
做岳飞一定会被冤死,做秦桧一定会被骂死,做于谦就要想办法让代宗活得长一点,谁让代宗自己没儿子呢
如果碰到了明英宗……那就知道看着办了
宋高宗,谥宪孝皇帝;明英宗,谥睿皇帝;明代宗,谥景皇帝
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同为华夏耻辱,被俘的两朝皇帝为何命运不同
我的图书馆
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同为华夏耻辱,被俘的两朝皇帝为何命运不同
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堪称华夏5000年文明之最大耻辱,堂堂天朝上国的皇帝,竟被少数民族俘虏北去,成为阶下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令人唏嘘的是,同为少数民族阶下囚,宋朝的皇帝最后死无全尸,而明朝的皇帝不但全须全尾地回到了南方,并且还又一次当上了皇帝。地下的徽钦二帝要知道自己成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死在蛮夷之地的皇帝,会气得活过来。公元1127年,围城的金军趁着大雪一举攻破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平时娇生惯养的二帝哪见到过这种阵势呀,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吓得尿了裤子,后宫嫔妃、宫女一路被奸杀的无数,朱皇后不堪忍受此种侮辱,当夜自尽,徽钦二帝连女人的骨气都没有。一路上唯唯诺诺,见着机会就哀求金人放过他们。这样只会让金人更加看不起他们,少数民族都是崇尚英雄的,你越软骨头,他们越轻视你。最后,金人册封二人昏德公和重昏侯,徽宗身子骨弱,不久被折磨致死,没有全尸,尸体被烧焦。钦宗苟延残喘至1156年,最后被乱马踏成肉泥而死,连个全尸都没留下。爷俩也算是中国最可怜的皇帝了。大明明英宗就不一样了,骨子里留着大汉魂。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中,带去的20万大军全军覆灭,英宗自知回天乏术索性端坐在战场中,闭上眼睛,静待事情发展,也先的部队可能被这种帝王出生就有的气势给镇住了,只是围住他,并不杀他,觉得是个人物。英宗缓缓睁开眼睛,问了一句:也先何在?看,这才是帝王气势。英宗被俘虏到蒙古后,朱祁镇并没有低声下气哀求蒙古人放过他,而是不卑不亢,靠着自身强大的气场和亲和力,和许多蒙古人成了好朋友,受到很多特殊照顾,甚至很多向往大明的蒙古人主动替他卖命。比如最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就是英宗的脑残粉。他派卫队保护朱祁镇,见朱祁镇时态度非常恭顺,经常让自己的侍女服侍英宗。后来朱祁镇和帖木儿分别时在边境哭的一塌糊涂,也先的大将昂克亲自送来一只刚打到的獐子。其实除了大明尚武,远胜于宋朝的文弱以外,两个字起了决定性作用-情商。英宗的情商徽钦二帝捆一块都不是个儿,英宗懂得如何在敌营中求生存,而徽钦二帝只会一味求饶,历朝历代求饶的人有几个好下场的,反倒是有骨气的人可以活下来。
馆藏&17515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评论随笔]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的比较和架空
作者:烟雨酒旗风 回复日期: 14:59:57 
冷兵器时代,禽兽总能战胜文明。这是过早进入文明时代民族的不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
作者:烟雨酒旗风 回复日期: 14:59:57 
冷兵器时代,禽兽总能战胜文明。这是过早进入文明时代民族的不幸。————————————————————————————据说现在西方在学孔孟以拯救自己,真是讽刺,
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2:07:51 
蒙古是个异类,唯一被赶回老家而没被同化的民族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2:09:52 
在被赶回老家81年后,蒙古人再次有能力威胁北京政权。这是个怎样的民族啊?——————————————————————————三点意见,1,蒙古的血缘相对中国其它的附庸国,是要“纯种”些。但仍属“同文同种”的范畴。2,蒙古有个最致命的劣势,即便在最辉煌的大元时代,也是一成不变。那就是——人口!听说外蒙古现在才250万,300万人不到,可测元末明初,蒙古人败北时,可能人口不过100万!中国先人就是怪,千年习惯难改,一旦逾过长城就水土不服,所以才屡留祸患。3,后来的永乐大帝?似乎有学武帝之志?奈何运气又不占边。永乐大帝?之后,我汉人至今,再无逐日之志!
楼上:把也先和参合坡之战前的北魏比较一下,那时的北魏有什么政权建设和攻城能力?============================================================额,北魏,拓跋珪是在四川长大的,他6岁的时候就被苻坚流放到蜀地去了,应该是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所以他复国之后才想要到中原发展,否则以拓跋鲜卑当时的发展程度,估计也还是作为边境的一个最强大的部落存在,如同他的祖父一样,参合破之前,北魏或许叫代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部落,称不上一个成熟的政权,但慕容宝那么废,把后燕的家当几乎都败光了,白给北魏送了大礼,慕容跟拓跋家都是鲜卑还是亲戚,那群部落支持谁地位都差不多,所以北魏很容易的就接手了后燕的基业,北魏的野战还算不错,攻城水平确实不行,无论是拓跋嗣攻河南,还是拓跋焘攻淮北,表现都很糟糕。
蒙古是个民族共同体,元之后整个北方草原就只有蒙古族,这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但可惜各部落混战,他们的总体力量是强过女真的,直到乾隆时代,蒙古对汉地的威胁才彻底消除,胜利者靠的是汉满蒙三者的力量,尚且不很不顺利。
我觉得明的政治制度有大问题,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皇帝在太监煽动下亲自北征,整个朝野竟然没有势力可以制衡?这比靖康时的北宋更糟糕
专制制度到明代登峰造极,刘瑾魏忠贤那样势焰滔天的宦官,一个年轻皇帝一道手令,立即让他们一败涂地,
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3:46:53 
楼上:靖康时的北宋也有坚城,有号称百万的禁军,而金军才6万,不照样拿下了?############################################################北宋哪还有什么百万禁军,都在太原打空了。还有一点,金军南下一路把河北27个州县全打破攻占,金军后勤根本不是问题,所以金人可以放心大胆的围困开封一个月。而瓦剌根本没这个条件,只是在长城防线破了个紫荆关的小口子,在北京打一个月是不可能的。更不可否认的是,明军的战斗力比北宋时期要强很多。
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2:52:49 
我觉得明的政治制度有大问题,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皇帝在太监煽动下亲自北征,整个朝野竟然没有势力可以制衡?这比靖康时的北宋更糟糕############################################################明代皇帝和宋代是不同的。明英宗以前的四代皇帝,太祖布衣立国,太宗靖难北伐,仁宗靖难时守御过北平,宣宗参加过太宗北伐,亲征过汉王叛乱,都是军事上过得硬的主。英宗要承祖宗基业,出兵亲征也不是没道理。当然,事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又是另说了。究土木之变的原因,不是在英宗亲征这点上。而是京营大军组织混乱,导致战斗力下降。而京营组织混乱又和仁宣时期三大营的兵员流动训练体制有关系。所以土木之变后,于谦把三大营的兵力抽出一部分组成常备军制的十团营,在卫所兵制崩坏之前,明军再未有过像土木之变这样的败仗。
楼上:也先给了明整顿的机会,而金就没给宋机会。假如也先也学金,连番猛攻,会怎样?
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3:00:19 
专制制度到明代登峰造极,---------------------------满清呢?也先给了明整顿的机会,而金就没给宋机会。假如也先也学金,连番猛攻,会怎样?-----------------------------------也先没攻吗?宋是自己放弃了整顿的机会
作者:金妹妹 回复日期: 22:48:57 
楼上:也先给了明整顿的机会,而金就没给宋机会。假如也先也学金,连番猛攻,会怎样?############################################################金军打破开封是第二次围开封时期,距离第一次谈判撤退之间相隔9个月,怎么能叫没有给北宋整顿的机会?太原是被围250天后才被金军攻克,宋军在这段时间3次援救太原未果,反而前后折损甚多。到了第二次开封保卫战,金军东西两路合围有15万,而守军仅7万人。居然比第一次保卫战的局势还要差。真不知道北宋朝廷在整顿什么玩意?反过来看明朝,从土木丧败到北京保卫战仅仅相隔2个月,就能重新编练22万军队,动员能力比北宋实在高出太多。
宋军救援太原折损太重,加起来已超过土木之变。北宋末主要依靠西军。金军第二次围东京时,宋再次在陕西动用军队,走到一半时东京已经陷落。北宋灭亡后,南宋很快又练兵二十万。富平之战,据称宋组织了十八万军队。
所谓明军的战斗力比北宋时期要强很多也是搞笑。有明一代,真能与金军战斗力能相比的也只有后金,而后金军队人数少于金军,明军连一场像样的野战胜利也没有。
富平会战的西军是新兵?
第二次东京之围,动员的西军是原乡兵为主了。靖康元年六月,枢密院都承旨折彦实上奏:“西人(西夏)结连女真,为日甚久,岂无觊觎关中之志?即今诸路人马皆空,万一敌人长驱,何以枝梧?言之可为寒心,朝廷似未深虑也。河东、河朔之患已形,人故忧之;陕西之患未作,人故忽之。若每路先与十万缗,令帅臣招募土人为保护之计,责以控扼,不得放令侵入,仍须朝廷应副。漕司乘时广行储蓄,以为急务。”
赵宋王朝是从沙陀人政权演化而来,赵氏兄弟自小在沙陀兵营长大,众所周知,沙陀人以骁勇著称,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皆乱世英雄.而到了宋,突然变的如此文弱,真不可思议.
关键时刻,有没有有能力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多尔衮,也许就没有清朝了.没有于谦,也许明朝当时就亡了.没有徽钦二帝,很可能就不会有靖康之耻,据我所知,赵构的能力很强.
大家还在看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的比较和架空!
导读:这两件事情,起点和过程颇多相似,结局却完全不一样: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土木之变,明却能化险为夷,其中因果,颇多蹊跷。
  靖康之变时北宋立国167年,土木之变时明朝立国81年,按照“国无三百年之运”的极限,两者都是青壮年时代,都无亡国迹象,起码比崇帧时代好的多,而且宋的内政较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国家富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宋的外交和战略非常糟糕。澶渊之盟后,先是无视西夏这个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企图效仿攻灭十国的先例灭之,结果元气大伤后才承认现实。接着联金灭辽,自毁藩篱,灭辽后又出卖降将,逼得郭药师投金
这两件事情,起点和过程颇多相似,结局却完全不一样:,北宋灭亡;土木之变,明却能化险为夷,其中因果,颇多蹊跷。时北宋立国167年,土木之变时明朝立国81年,按照“国无三百年之运”的极限,两者都是青壮年时代,都无亡国迹象,起码比崇帧时代好的多,而且宋的内政较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国家富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宋的外交和战略非常糟糕。后,先是无视西夏这个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企图效仿攻灭十国的先例灭之,结果元气大伤后才承认现实。接着联金灭辽,自毁藩篱,灭辽后又出卖降将,逼得郭药师投金南下,爆发第一次东京危机,在花钱消灾,答应割让三镇后金人北撤,宋又突然反悔,拒绝交割三镇,并命令种大帅率军追击金军,结果惹火女真人,当年八月秋高马肥,金军再次南下,轻易攻下开封,二帝被俘。直到这时,金人仍然公开宣称不想占领中原,并勒索钱财准备北撤(跟一样),立张邦昌为帝,这时宋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若穿越到这时,必不会放过这征服全中国的机会(实际上金的中原本位心理是很久后才形成的),到金熙宗时甚至曾主动归还河南陕西(接着就后悔了),这种矛盾心态导致金人视中原为鸡肋,十余年中,屡立傀儡,却没有自己建立基层政权,因为他们随时准备回老家(所以也不重视对中原的争夺,不想下血本,稍遇挫折就想北还),不然的话也不会出现岳飞的好手气。金一直到完颜亮时代才放弃黄龙本位主义,迁都北平,到宣宗时代才很不情愿的迁都开封(哪象一拿下北京就车驾入关以老大自居,哪象蒙古人发现国家就想征服),终金一朝,对全中国感兴趣的仅完颜亮一人而已。赵构政权的建立,很大程度是金人故意网开一面,从金兵当年追击赵构直到温州的凶悍程度,我认为他们是有能力消灭赵构政权的。再说明朝,土木之变,主力覆灭,皇帝被俘虏,当时的形势是亡国在即,若把也先换成拓拔珪、多尔衮或忽比烈,明会怎样下场?土木之变前,也先能够动员的据称可达十二万,这跟窝阔台、多尔衮征服中原时的本部兵力一样多,比金占开封的兵力(6万)还多,这支军队从战力上比明军高的多,土木之战前,也先仅以三万骑兵,消灭郭敬率领的明军四万,又让成国公朱勇数万人马全军覆没,接着又在土木堡全歼明军主力,生得明帝。对手都是明的正规军,而也先打的很轻松,可见取胜绝非偶然。就单个战役而言,土木之战是上空前绝后的大败仗,紫禁城的宝坐其实已经在等着也先了,如果也先在北京城下再使点劲,或者象金国攻开封一样,增兵再攻北京,北京已经筋疲力尽了,所谓的勤王军只具有理论上的威慑力,全中国甚至全东亚这时都已经没有也先的对手了。但是,兴许是胜利来的太突然,兴许是没有祖先那样远大抱负,兴许藏传佛教真的让蒙古人变乖了,兴许他对统治中原根本没有兴趣(又一个),他竟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就撤军放人,回了草原。综上所述,提出两个假设:一、鉴于金很久没有中原本位心理,如果宋战略思想恰当,北宋能否避免灭亡?二、如果土木之变时也先麾下有式的汉臣,效法祖宗南下夺明江山,中国会否出现第二个蒙古皇朝?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靖康之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