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电路部分电表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的问题请问:1什么叫满

高中物理改装后电表的量程·······什么叫做量程偏大?
高中物理改装后电表的量程·······什么叫做量程偏大?不过我问的是,误差分析中的量程偏大···也就是说,达到满偏的时候,实际电压是偏大还是偏小···
比如一个电压表,你去测一个电路中电压为0.5V的电阻,但是你的电压表量程是3V,一般测0.5V电压用0-0.6V量程,这种情况就叫量程偏大
与《高中物理改装后电表的量程·······什么叫做量程偏大?》相关的作业问题
选取量程时一般是:待测量大于满量程的1/3,小于满量程的2/3
1、选用的电表有 电压表V2 定值电阻选用20欧2、图我就不画了 直接给你讲 你自己能画 定值电阻R1、变阻器Ro串联后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注意还要有开关哈然后两只电压表串联后,并联在变阻器上,就是将变阻器接成分压式3、电路图画完了你就会发现 整个电路只用了两只电压表,因为V2内阻已知,可以和V1串联当做电流表来使用,读
两个实验的原理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所谓的满偏就是让表中电流达最大值(电流表是最大电流,电压表是最大电压)2)半偏法测表内阻时是先满偏,后半偏,是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关系计算内阻;比如测电流表内阻是并电阻,当电流表电流变为原来一半时,知道分流电阻阻值与电流表内阻相等,实际上如果读数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也可以,这时并联的电阻
BD.这个题目有点绕.要先得到D然后通过D的推理才能得到B.其实道理也比较简单.把甲表和乙表的内阻分别定义为Ra和Rb.R1和电压表是并联的.然后并联一起后再和R2串联.所以根据串联的分压定律,在总电压恒定的基础上,电阻大的分到的电压大.所以RaR1/(R1+Ra)小于RbR1/(R1+Rb).也就是(1/R1+1/R
并同串反!A表增大,V表也增大.划片下移,滑动变阻器有效电阻增大,A、V二表与滑动变阻器都是并联关系,都增大! 再问: 请问并同串反的具体含义是? 再答: 与他是并联关系的电压电流电功率随他一样变化;与他是串联关系的电压电流电功率随他相反变化。
这个好象不行,没办法.除非你再去考一个数学的资格证,物理都能考,数学应该不难吧.
要高考了,给你提一下,电场的一般就是应用类平抛的知识点解答,把力具体化,不要被图像中的电场忽悠了.磁场的的主要就是你的初中数学几何的能力了,图能出来基本就没问题了,出不来,你就OVER了.说到公式,电场的就平抛运动那几个,磁场的,一个是半径公式,另一个是周期公式.其他很少用.最后提醒你一下,电场那块还有可能用到功能关系
等差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等势面越密说明单位距离内电势差越大,因而电场强度越大. 均匀电场场强处处相等,不存在非等差的等势面 .均匀电场中等势面垂直于电场线,且距离分别相等 满意请采纳
当然是先写作业啊,写作业的过程中肯定有自己不懂的,再去看书,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复习.不然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复习.刚开始不要着急,慢慢就会懂得越来越多的,
我有同感,虽然高中也挺努力但是大学却忘记了很多,有时一个孩子来问我初中的数学题目,总共5道,我3道不会做,两道还做错了,貌似有点杯具!但是确实如此,但我觉得无论是学习什么只要是实用的就可以了,毕竟大学与高中学习得能用得到的微乎其微,就像是学的函数解析式,MS平时生活根本用不上,至于记忆力,要锻炼,总是不愿去记东西,就会
碱溶液浓度偏小,因为读数误差,造成读取数据比实际耗酸量要小.
如果是倒好的液体读数时,仰视读时,读出的数比实际的小,俯视时,读出的数偏大.如果是看着某一刻度线加入液体时,仰视时,倒入的液体比刻度线高,俯视时,倒入的液体比刻度线低
你的镀锡层有没做后处理 再问: 有150℃左右的高温烘烤。。。 再答: 150烘烤温度高了些吧,表面还是很容易生成氧化层的,不过锡的氧化层比较疏松,或许被酒精洗掉了,如果没有针对锡层做防氧化处理,建议做下吧,你是哪里的,我可以寄些样品给你试下。再问: 奇怪的是有些产品酒精泡了也没用。。另外氧化层酒精能泡的掉的?对化学不
首先,明确碳酸钠的相对摩尔质量是106,而氢氧化钠只有40,所以在消耗等量H+的情况下,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更大,所以混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在被草酸标定后的浓度比消耗等量酸的纯净氢氧化钠溶液的大.所以在接下来的滴定中,会需要更多的碱液才能将待测醋酸滴定完成,则测出的醋酸浓度结果是比实际值偏大.
滴定前仰视酸试滴定管,会是数值偏大滴定后俯视,会是数值偏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边和量筒相反答案是偏低
首先,要修正下,电流表的原理为铝框磁场转动问题,无所谓正负,没有什么接不接错的问题.然后,为了便于读书,一般情况下,厂家会将指针设在一边,这时就会有接入正负问题.第三,如果指针被设在中间,而两边读书并不相同,也会有读数问题.最后,按照你的提法,推测指针应该设在了中间.如果没错的话,两边的读书也是相同的.于是主要的问题变
1)、此时物体是平衡的,大活塞比小活塞向外的压力大1千克力,也就是9.8牛.等于两活塞的压力差,为内外压强差与两面积差的积,(P-P0)*(Sa-Sb)=9.8N,Sa=0.001平方米,Sb=0.002平方米,P0=10000帕.P=19800帕2)温度下降后,内部压强减小,必须减小体积来保证内部压力,所以两活塞向左
1.天宫一号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还是小?第一宇宙速度是每秒7.8公里,是假设天宫一号贴着地球表面飞,且假设地球表面没有阻力.但实际上是不可能没有阻力的,另外地面表面不一样,还有喜马拉雅山啊,所以不能飞那么低,飞多高呢?最低的高度是200公里以上,所以天宫一号比这个速度要小.2、神八进入轨道后它的运行速度是不是要大于第
我开学高三,其实我比较偏科,喜欢物理,所以成绩较好.但总结一下,高中刚开始我并不喜欢物理.所以我觉得,高一一定要培养兴趣,不管是看科普类的图书还是什么,只要是能提自己的兴趣就好.有了对于物理的兴趣,一切都好说.但一定要记住,高一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听:机械运动、能量、冲量.这三部分在高考中有八九十分呢,高一只要学明白了,高| 按版本查找 | | | | |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资源信息
免费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4《多用电表电路分析与设计》教案含要点分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说课稿详细信息
运行环境: XP/WIN2003
文件大小: 不详
资源等级: 免费资源
资源类别: 免费下载
开 发 商: 不详
资源语言: 简体中文
相关链接: &&
资源属性: &&&&&&&&
下载次数: 本日:   本周:      本月:   总计:
授权方式:
解压密码: 宜城教育资源网
资源添加: 审核:赝青 录入:赝青
添加时间:
免费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3.4《多用电表电路分析与设计》教案含要点分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说课稿多用电表的使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电路张婕一、【教学目标】(宋体小四加粗)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多用电表的简单构造及各组件的作用。(2)学会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3)能正确读出电阻的测量值。(4)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设计内容的学习,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在自主实验活动中,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和模仿实验,感悟一丝不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的愿望。(2)通过学习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领略前人的聪明才智。(3)通过自主活动过程,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教学难点: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多用电表、干电池、电阻、电阻箱、电键、导线等四、【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1)情景1:设问1、什么仪器可以测量电压?什么仪器可以测量电流?设问2、利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电阻?设问3、有没有办法可以将三个测量仪器放在一起呢?(2)活动1:观察多用表的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图(3)分析原理探究实验:探究电流表的电流与待测电阻阻值的关系。(4)多用表测量电阻的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5)活动2:用多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并演示(6)巩固训练:课堂例题C.多用电表的使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第一部分:情景创设:在之前的课上,我们已经学习得了电路的基础知识。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一下的问题。提问1、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电压?测电流呢?学生回答:电压表、电流表提问2、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电阻?学生回答:多用表。在劳技课上,大家已经学过用多用表测电阻的方法,那么有没有想过多用表为什么能够测量电阻呢?测量的原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这节课重点来研究一下多用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一、&多用表的外部结构请大家观察一下多用表的外部结构。提问3、请同学说说看观察到什么?同学回答:有一个大的旋钮和一个小的旋钮,上部有刻度,还有两个可以插表笔的插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屏幕多用表的外部有六个部分组成:1、&刻度盘:标有测电压、电流、电阻的刻度线提问4、仔细看刻度盘从上数下来第1根刻度线,是测量哪个物理量的刻度线?第2根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电阻,电压、电流,每根刻度线的右侧都标有相应物理量的单位。2、&指针:停在最左侧刻度线处我们之前已经用定位螺丝校准过了。3、&选择开关:选择测量物理量,测电阻时打到欧姆档,共五档,每当称为倍率档。4、&调零旋钮:测量电阻时校准电阻零刻度5、&测试杆插孔6、&表笔:红表笔插正孔,黑表笔插负孔。二、&多用表内部结构打开多用表,其内部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一节5号电池,灵敏电流计,可变电阻,串联在一起。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其内部结构现在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个多用表。探究实验:自制多用表器材:1、&一节一号电池2、&灵敏电流计:灵敏电流计与电流表相比,量程较小,测量的电流较小。3、&电阻箱:将电阻箱放在投影仪上提问5、将此电阻箱接入电路,阻值为多少?改变阻值后,现在呢?学生回答:4390欧,9999欧提问6、请大家想想看,问什么我用电阻箱而不用滑动变阻器呢?学生回答:电阻箱阻值大,可以到9999欧。补充:使用电阻箱的优点1、阻值可读,2、电阻箱阻值大0~9999欧,3、灵敏电流计测量电流值小,阻值太小不行。将这样三样仪器按多用表内部连接方式用导线串联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图:(1)&这个变阻箱用R0表示(2)&展示这两个鳄鱼夹就相当于红、黑表笔。演示实验1:(教师演示)1、&两个鳄鱼夹直接接在一起。观察屏幕,灵敏电流计的刻度显示电流值,此时多用表外部电阻为零。2、&再接一个变阻箱在两个鳄鱼夹间,观察屏幕,指针偏转,指在一根刻度线上。3、&改变变阻箱阻值,指针又偏转,指在另一根刻度线上。4、&再次改变电阻箱阻值……多次改编后,我们可以发现,Rx电阻箱不同阻值对应灵敏电流计表盘上的不同刻度,Rx阻值与电流表刻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将电流表每根刻度对应的阻值记在刻度盘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根电阻的刻度线了。这样利用这一简单电路,我们就能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一个欧姆表测电阻了。我们在使用任何一台测量仪器的时候都希望测量的范围越大越好,这个灵敏电流计测量的范围在0~30刻度之间,将电路还原后,现在指针指在10刻度线上,测量的范围较小。提问7、请大家想想看,有没有办法可以使指针偏转到30刻度线处呢?演示实验2:(学生演示)1、通过改变电阻箱R0的阻值,指针偏转到了最大刻度30处提问8、此时,相当与多用表外部接了个阻值多少欧的电阻?学生回答:0欧。2、请学生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做一根电阻的刻度线,在线上表上0欧刻度。3、接着,将电阻箱Rx接入红、黑表笔之间,将阻值打到1000欧、2000欧、3000欧,依次类推,并依次标出相对应的刻度线。4、请同学标出刻度线。(将任一导线断开)现在两位同学已经在灵敏电流计的刻度盘上标记了一根电阻的刻度线,这样,只要再找个盒子将这三个器材放入,露出表头和和红黑夹子,一个简易的欧姆表就做好了。提问9、请大家观察一下屏幕上的两根刻度线,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两根刻度线相反,电阻刻度线不均匀。提问1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请大家试试用已经学过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其中为多用表的内阻,用表示。1、不同,不同,所以电流和电阻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变大,变小;变小,变大,所以电阻刻度和电流刻度相反。3、根据数学知识,和不是线性关系,所以,电流均匀变化时,电阻不均匀变化,这就是电流刻度线均匀,电阻刻度线不均匀的原因。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多用表刻度盘上的刻度线,可以看到,电流和电阻的刻度线是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由此可知,多用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就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三、&多用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生实验:用多用表测量电阻请大家根据劳技课学过的测量知识动手测量一下电阻的阻值。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操作过程,指出其操作上的错误。总结:1、选择倍率档2、两表笔短接,用调零旋钮调零3、阻值=读数倍率提问11、根据自制欧姆表的知识,调零时,调节的是多用表内部的哪个元件?学生回答:可变电阻提问12、因为电阻刻度不均匀,所以指针在中间区域读数较为准确,如果刚才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小,应该怎样处理?学生回答:重选倍率档。提问13、此时应如何改变倍率档?改大还是改小?学生回答:偏转角小,说明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应改大倍率档。教师提示:重选倍率档后,一定要重新调零。总结: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多用电表的外部和内部结构,重点研究了多用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知道多用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测量电阻,并练习使用多用表测量了一个电阻的阻值。请大家完成接下来的练习来巩固课堂内容。四、&巩固练习。例题1、某欧姆表所用表头(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0.5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则表盘中央的刻度值为______欧。在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是满偏角度的1/3,则被测电阻值为______欧。答案:五、回家作业:多用电表的使用(一)练习卷Ⅱ:教案设计说明本设计的内容是: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物理实验室常用的学生电流表为基础,教师通过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以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方法是:教师通过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方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Ⅲ: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并已经基本掌握了物理实验室常用的学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在劳技课上已经接触过多用表,这些都是学习本设计内容所必需的。这节课在老教材体系中强调的是多用表的使用,对操作的要求很高,对于测量的原理不作要求,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对与测量原理的理解的内容,将多用电表的使用这节课从老教材时期的实验课,转变为在实验的基础上与本章节核心知识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联系的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契合二期课改的精神,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本设计的内容是: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物理实验室常用的学生电流表为基础,教师通过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以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是要求学生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方法是:教师通过的演示和学生的模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方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在教学设计时,在新课导入时处理为问题情景设置,由三个简单的问题,"什么仪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将学生从之前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入实践领域,启发学生回忆劳技课上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践后,用一个问题,"为什么多用电表能够测出电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点出本堂的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多用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从教学效果来看,这四个问题用时不过短短的两、三分钟,确实将学生引入了学习的环境,三个简单的问题全体学生都能回答,但是第四个问题提出后可以发现,基本上没有学生在使用过多用表后有思索过测量的原理,可见,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习惯的是被动的学习,很少会主动的思考,提出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我采用的是最基本的观察现象,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教学过程,这是我们物理学科的基本功。在用问题引导到新课后,第一步让学生做的就是观察多用表的外部结构,要求学生观察仔细,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正确说明。第二步转到多用表的内部结构,将学生引入到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关于如何展开,经过思考后,我做了一个创新,本节课书本上对原理的阐述,采取的是剖析的方法,在说明了电表的内部结构后,通过理论推导,填写量化的表格,配以必要的说明,来讲解所用表测电阻的原理,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在理解时不容易理解准确,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在说明多用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用三个实验仪器自己动手做一个多用表,在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引出现象、理论解释,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在表做好的同时,在有了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课后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的理解都比较深刻,对于原理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做出简单的应用。这一教学过程在设计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原本是设计成学生探究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制作多用表,但课前准备时发现在改装灵敏电流计的过程中,最初采用的是滑动变阻器,发现即使只使用一节电池,再串联上1500欧的保护电阻,电流都远远超出电流计的量程,实验无法进行,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决定使用电阻箱效果最好,但这样的话实验室没有足够的电阻箱,所以用一套来做演示,不过在课上,我设计了在仪器展示环节,先说明灵敏电流计与电流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量程小,只能测很小的电流,然后展示电阻箱,特意选择9999欧阻值让学生读数,做好这两个铺垫后,让学生思考我选择电阻箱而不用滑动变阻器的原因,学生说出了一是电阻箱阻值可读,二是电阻箱灵敏,但是就是没有想到要和电流计联系,说明一是铺垫的还不够到位,二是以前课堂上类似的提问不多,多是解题、复习类的问题,不过在我提示后,同学大多都能领会。这一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实验态度。在实验现象上,原本是采用书本上的量化表格,但这样现象不是很直观,后来设计成直接在灵敏电流计的刻度盘上利用电阻电流一一对应的关系,将电流计的刻度线改成电阻的刻度线,这样既直观,现象明显又与多用表实际改装相对应,在改好的刻度盘上,学生成功的观察到了电流、电阻刻度线的两大区别,相反和电阻刻度不均匀,说明改装是成功的,有了现象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大部分学生都能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做出正确的解释,能够正确解释现象,就能准确理解多用表测电阻的原理。最后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用多用表测量电阻的实验,并指出同学操作不规范的地方那个,实际操作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未作重点展开。在设计这堂课的过程中,得到组内很多老师的支持和指点,帮助我把整堂课做了"瘦身",剪掉了很多对突出重点没有很大帮助的内容,例如原本我还设计了测量误差分析的环节,但这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而且占用时间太多。在课后讨论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是设计欠缺,例如,在结束部分,我应该留出时间给学生巩固一下原理,配合例题,当堂测试教学效果,完全可以把测量放在第二课时来解决。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和反思,我获益颇多,注意到了很多平时忽略的教学细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做出改进。(指导者:刘启煌)
期中试卷|八年级( )九年级(
)期末试卷|八年级(
)九年级(
)模拟题|中考(
&&&&&&&&&&&&&&&&&&&&
物理中高考列表
宜城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宜城教育资源网主办 站长:此地宜城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3 mA,内阻为R g =100Ω,若成量程为I=30m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_____Ω;若将改装改装成量程为U=15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 求过程,谢谢!
100Ω÷[(30mA-3mA)÷3mA]=100/9Ω
15V÷0.003A-100Ω=4900Ω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1、关于小量程电流表的改装原理?
  小量程电流表有三个重要的技术参数;满偏电流值Ig和表头内阻Rg,电流满偏时电表两端的电压称为满偏电压Ug=IgRg。由于I...
我个人认为级配、沥青、拌合条件。
稍微提高沥青用量能提高流值,级配偏细也可以,但是级配偏细会影响稳定度。
祝你好运一生一世!点击好评,谢谢您!
满偏电流是电流表的满量程,是电流表允许和能够显示的最大电流,
(1)设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5安时整个电路的电阻是4.5/0.5=9欧姆,此时电路是串联电路流过R1和R2 的电流相...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电流表改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