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职院校排名,想勤工俭学,不懂怎么做?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探讨--《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试图研究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首先通过问卷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勤工俭学与创业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还发现大学生勤工俭学次数和工作智能水平与其创业意向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校内与校外创业环境的方式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717【正文快照】:
勤工俭学也称勤工助学,在不同的时代,勤工俭学的目的、内容及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勤工俭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勤工助学不再是学校贫困生、特困生的“专利”,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提高其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安徽教育;1980年04期
;[J];江苏教育;1980年01期
;[J];江苏教育;1980年01期
;[J];江苏教育;1980年01期
;[J];江苏教育;1980年02期
夏守甫;[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本刊记者;;[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戚海燕;[N];北京日报;2000年
蒋夫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邵莉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彭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张金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本报记者徐敏;[N];解放日报;2002年
记者 肖敏;[N];中国教育报;2003年
本报评论员;[N];中国教育报;2003年
曹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明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盈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吴道友;[D];浙江大学;2003年
李雪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王鑫华;[D];浙江大学;2004年
曲维鹏;[D];浙江大学;2006年
张磊;[D];浙江大学;2006年
李宁;[D];浙江大学;2006年
陈林芬;[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申晴;[D];浙江大学;2007年
吴江;[D];浙江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高职院校面临“洗牌”,做一流才不会被淘汰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去的十年,我国高职教育抓住机遇,实现了规模上的大幅跃升,一举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然而,随着生源的减少,许多高职院校为招不到学生而苦恼,面对困境,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抉择。优秀高职院校办学实践表明,如同产业转型发展,高职教育也需改造升级,提升内涵,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中国吹响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冲锋号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成效显著,但社会认可度、知名度以及影响度远远不如普通本科院校,
不少家长甚至认为高职是“差生集中营”。尽管各种统计表明高职教育就业率不输普通本科,但在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上,高职教育难掩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短板”。如何保障高职教育的质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门及各个高职院校正在寻求破解办法。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指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市今后3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高职院校。这一计划不仅受到诸多媒体的关注,也让高职教育行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曙光。
近期,广东、江苏等省份先后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广东今年将在全国率先启动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江苏省教育厅启动高等职业教育“卓越计划”,遴选建设30所江苏省优质高职院校,重点打造其中15—20所为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跻身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行列;陕西省决定实施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未来3年,陕西将建成3所、培育3所全国一流高职学院,建成50个全国一流高职专业;重点建设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10所、骨干专业150个……
&&高职院校或将面临“大洗牌”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指出,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市今后3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到2017年高职生均拨款力度进一步加大。广东省教育厅也表示,一方面通过财政重点支持的方式,给予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更多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支持建设院校创新发展。
教育部和各省市关于高职院校发展的规划思路,对高职院校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见,入选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学校,不仅会有财政支持,还会获得较大的自主办学空间,这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财政对优质高职投入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或迎来生源“大洗牌”,热门院校将“挤破头”,未来将进一步揽获好生源,冷门院校或“吃不饱”,甚至难招生。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呈三个层次的发展态势: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非示范性高职院校。 从 2010
年开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试行单独招生,在选择生源方面具有“先下手为强”的优势,基本能招满本年度招生指标规定的人数,同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年度招生指标也能比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多。
因此,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非示范性高职院校面临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招生指标优越”的双重冲击,再加上生源总体下降的趋势,必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
在保障生源不减少甚至持续增加的前提下,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将面临多重困境甚至倒闭的危险,由此必然导致高职院校“两极分化”的局面。
&&出路在于“升级”,提升内涵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对于大多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是危机,但更是机遇。所有高职院校都应该有建设一流的决心,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不转型升级只会被淘汰。高职院校要痛下决心、潜心静气、群策群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高职教育“升级版”。
当然,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办学积累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能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在目标定位中进行适当的区域选择,既可以建设地方一流或区域一流,也可以建设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
&&1、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打造核心竞争力
何为核心竞争力?无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与它构建的人才培养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套用营销学里“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流行看法来评判当下的高职教育,示范、骨干、特色学校建设也只能算是品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仅仅停留在“做产品”的三流层面。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没有提升到“做标准”的一流层面,的确值得反思。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升高职办学质量,不能够再扩规模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静下心来提升质量。
纵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不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它们的高职教育首先是制定严格的国家或州一级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统一的职业证书制度。这些标准或证书是由各行业、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改。各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力作用,从而使人才培养标准更贴近市场需求。
& &&2、专业建设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开设涵盖工、经、艺、农、管等职业领域50余个专业,就是一个个压缩版的综合性本科大学!贪多嚼不烂,怎能办好?基于规模的需要什么专业都要上、尤其是投入少、见效快的文科专业更是一哄而上,工科专业由于缺少实训条件也名不副实。
高职院校专业选择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来确定,既可以解决学生就业,又能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每所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学校以这些强项为主,并逐步做大做强这些专业。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今年开始停办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8个热门专业,把招生计划与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特色专业上来。
& &&3、进行“顶层设计”,规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也是教学的“根”。德国有句谚语:“不教青年人学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因此德国的“双元制”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的高职教育也有各具特色的实践训练模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企业、院校有机协调,在法律、政策、制度及细则方面成功解决实践训练经费、组织及各方利益、责权问题。
目前国内大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事实上就是学生自谋出路、教师远程遥控;校企深度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也有,但不占主流,而且存在企业、学校、学生与家长四方混战的局面。很多时候学校想找到可以托付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企业也想找到合适的高职学生解决用工需求,运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事与愿违。如果没有企业愿意接受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会使得高职院校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大打折扣。
显然,要破解校企合作难题,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对校企合作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责任。比如,行业在校企合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教育部推动下,成立了各主要行业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就是有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作为人才培养方,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方式,毕竟从一些办学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当学校办学达到一定程度,校企合作并不是难题。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有30多家企业与教学紧密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职业技能。
&&4、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澳大利亚,没有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职业教育教师的现象,高职教师一般至少有3~5年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此外学校都会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通常兼职专业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兼职专业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授课,同时肩负着给专职教师传授技术经验,指导实践性训练的任务。
事实上在我国大多数高职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只有一小部分有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许多所谓“双师型”教师,也大多是通过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教育部短期双师培训转换而来,他们缺乏丰富的实践技能、经历,也就不可能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这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动手能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企事业单位之间固有的身份、待遇的差别,从企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中聘任兼职专业教师也是困难重重。高职院校应利用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之际,真正舍得投入选拔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很多高职院校舍得重金奖励博士,却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一毛不拔。殊不知一个“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贡献要远远高于博士、教授。
&&5、从重视管理向重视经营转变
伴随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许多高职院校把心思多投入到管理活动中去。表现为管理机构越来越多、管理队伍越来越大、管理副职越来越多、管理层级越来越长、管理制度越来越广、管理文件满天飞、管理会议一个接一个等等。管理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奖旗、奖状、奖杯满天飞,关起门来搞独立王国、自娱自乐。而据报道,德国有一所拥有2300名学生的电子能源学校,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三个半秘书,六个部门负责人,这是何等的精干与高效!
在管理队伍无法分流、精简的困境下,高职院校各级管理者要把高职院校发展当作一番事业好好经营,要眼睛向外,多研究招生和就业;多调查国家、本地区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发展趋势,办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多深入一线,为教师双师型发展找途径,为学生顶岗实习找岗位;多联系工商企业进校园招聘;要既重视管理,更重视高职教育的技术发展、市场研究等经营活动。
国家需要转型升级,作为与行业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作为担负培养国家产业升级转型所需高技能人才使命的高职教育,也需要提升自身内涵,跟上产业发展形势。正如四川省绵阳市原市长林书成所言: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以一个专业带动地方一个支柱产业,需要多少钱政府都可以支持。那些办得好的高职院校就是很好的范例。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抓住一流建设的契机,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迎来新的曙光。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对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_职教论文_职教文章_学海网
您现在正在浏览:&>&&>&&>&对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提要新时期,要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自身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中要有勤奋、吃苦精神,乐于奉献;要突出“六抓”;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道德修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场所,是当今世界国力竞争的前沿阵地。学生管理工作是这个阵地的中心,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心血和智慧,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广大辅导员,他们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基层辅导员,对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   新时期,辅导员在道德、情操、品行、作风、学识等方面也成为学生的楷模,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首先,需要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运用系统、科学、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教育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问题,使学生拥有坚定理想观念;其次,在工作中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风范和工作作风。工作中更多时候靠自身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因而辅导员在言行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教育。   二、“勤”字当先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保证   深入班集体,走进寝室,步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近况和心理状态,必须做到“五勤”:一是腿勤。经常出入学生宿舍,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课堂,增加与学生相处的机会,与学生打成一片,融洽关系,培养师生感情,为做好学生工作打开方便之门;二是眼勤。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里可以捕捉到别人的喜怒哀乐,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学生的眼睛,查找漏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事半功倍;三是嘴勤。勤动嘴,多谈心,掌全局。时常与学生或单独或集体谈心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班级动态。另外,有针对性地配合任课老师对学生开展专业学习方面的辅导工作,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与宿舍管理员沟通联络,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四是脑勤。知识就是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课程,并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理论联系实践,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五是手勤。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办学特色,辅导员均为专职型,管理学生较多,事情繁多细碎,将学生情况详细记录在案成为一种必须,只有辛苦自己的手,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三、突出“六抓”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一抓新生的入学教育。不少新生进入大学后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人生价值去向迷失、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问题,产生自我放松、自我放纵、荒废学业的消极情绪。只有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确定新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二抓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帮助他们全面认识自我,感悟大学精神,重塑人生价值观,及时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来讲,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对于自己终身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抓贫困生的解困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为下一步的解困工作做好准备。1、新生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贫困补助。辅导员需要进一步要核实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真实情况;2、学校设置了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辅导员应积极起到告知义务。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和助学金,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3、学校提供各种勤工俭学岗位,鼓励学生抛开自卑心理,用双手所得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四是抓好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的前提。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以抓好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考风考纪为主要内容的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学习理念。   五抓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塑造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是辅导员选配一个素质过硬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的班风。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因此,辅导员务必重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第一,明确各班委的分工和责任。经过明确的分工能更好地协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第二,加强学生干部教育。学生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必须学习刻苦,上进心强,责任感强,自控能力强,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在班级同学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对于品学兼优、德行兼备的学生干部,学校应予以表彰鼓励,以利于班干部更加积极参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抓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两方面。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在学习、心理、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它的重要意义是提升大学生自助的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笔者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排解了心理问题,帮助他们重树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让多梦的青春充满了阳光和喜悦。心理情景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每年学院都会举办“5.25心理情景剧”。此举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利用舞台效果让心理教育的情境真实而可信,增强了心理教育的效果。   四、利用网络平台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有效途径   20世纪九十年代后网络已普及开来,大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生力军,课余上网自然也成了大学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的便捷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窗口。高校辅导员也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联系。譬如,在班级网页中建设学生工作专栏,用以宣传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聊天和视频软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把正确的观点思想灌输给学生;通过互联网,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2]包涵.包涵心语[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3]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实践与探索[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