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极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华的人却品德堪忧?才华和品德真的无关吗

育人无痕――成功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育人无痕――成功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育人无痕――成功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新世纪的人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是第一位的。俗话说,无才无德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才无德。试想一个人极有才华,然而他的才华却用在邪路上,这将给社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呀!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狠抓德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思想品德课就是要教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1年第5 0 O期
成功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薛梅 (河北省唐山市四十六中 030 ) 600
新世纪的人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是第位的。俗话说,无才无德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才无德。试想一个人极有才华,然而他的才华却用在邪路上,这将给社会造成多么大的危害呀!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狠抓德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思想品德课就是要教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高而又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在社会中,对于人的行为要求,法律是最低标准,而道德 .是最高标准。思想品德课,要求从生活中来,注重实际,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感化、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在思想品德课本中很多内容是抽象,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因此,导致“师一言堂,学教生打瞌睡”。所以,要想让学生理解课本中所讲的知识并达到教育的效果,应该从学生中挖掘典型案例。于是我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例举出了多种学生中的事例让学生辨别。例如,讲述从众心理时,我举了这些例子:
( )奇装怪服。社会上流行穿破洞的牛仔裤,挂长长的银 1色铁链。起初一两个男生模仿,进而五六个模仿。这些同学是什么心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从众心理。班内穿这类衣服的同学低下了头,其他同学的目光也聚焦到了他们身上。
( )课堂举手。到了初中,教师问问题几乎无人举手,是 2因为学生们都不会吗?很多学生都在底下说:不是的,因为大家都不举手,自己也就不愿举手了。这也是从众心理,“随大流, 不挨斗”,这种消极心理是不利于学习的,如果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就会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 )在校就餐。班内大部分同学都在校用餐,有那些想出 3去吃、趁机玩玩的同学一看没了市场,也就在校用餐了。
( )生活简朴。学校大多数同学衣着都很朴素,不攀
比、 4 不讲名牌。女同学发饰简单,男同学发型清爽。自行车能骑就
行,不求高档。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从众心理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消极的从众心理会造成不良效果,影响学生们的进步;相反,积极的从众心理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共同进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极力促进积极从众心理的产生,及时阻止消极从众心理的发
2在教学中搜集很多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甚至是学生中的 .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这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交往的艺术,如何正确上网等。这些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信学生,让学生自 . 己组织小品、表演 (时是即兴表演 )、模仿等各种活动。这样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4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 .学这一中心环节。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 (起知识的支搭架)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意义。
5教师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 .
力。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 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
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每上一节课后,我都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 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个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所收获。 因此,思想品德课,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达到“育人无痕”的功效。
途径收集、归纳、分析资料,并把探究成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分享。经过探究,学生不仅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宪法规定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
国民主制度的优劣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探索多种有效途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把“”的知识转化为“”的知识,从复述知识转向灵活运用知死活识上来。如在学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引用了图 ( ) 1“放风筝”:风筝 (民族资本 ),绳子 (自然经济 ),洋人 (外国资本 );在学习“后的日本”时引用了图 ( ),一个被绊战 2
见和看法。
这种方式新颖、独特,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便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多向,学生得以自由思考,发表独立见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益尝试。 当然,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措施和手段还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 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 .赵《北京 07
2周道责.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历史教 .《《学》,20年 3 . 07期 倒的日本人,并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发表意 3屠雪敏 .新课程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科教文汇》, .《《
2 0年第1期 . 08 6
4宗建瑾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 .《《学问》,20年 1期 . 09 4
5回乾坤.简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坛聚焦》, .《《
6宋学红.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学周刊 《学术研究
版》,2 0年2 . 09期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1页,共1页)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参加了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研讨, 观摩了教研组 2 节优质课, 深...《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时深切体会到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 过程...思想品德课的最高追求是“德育为先”、“育人无痕”。当代中学生不再满足教材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思想品德课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心得体会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思想品德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竞赛观摩心得体会 2013 年 12 月 5 日至 6 日,在县教研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多年来, 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关于本学科的教材特点和 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体会泰宁四中 李贵全 职称:中学一级 电话:...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 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体会 中学政治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先”,政治课堂教学不仅是对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榆林市十小 贺新 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通过 这一学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 教育, 本着知、 意行统一的原则, 情、 陶冶学生...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以和谐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新课标 为基础,利用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不断激发学生 学习...注重启发引导,倡导无痕德育,避免灌输说教,让 学生在...教学规范》 中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进行试题...延展性、实践性三种课型,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的 育人...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作者:胡赛武 来源:《新课程学习? 中》2013 年第 12 期 摘要: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教学...形容很有才华的成语
形容很有才华的成语1、风一流潇洒: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2、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3、才识过人: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4、盖世之才: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5、风一流自赏:以卓越的才华和超俗的风范而自我欣赏。6、风一流蕴藉: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7、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8、才占八斗: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9、晦迹韬光: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10、锋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同&锋芒毕露&。1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12、跌宕风一流: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13、风一流藉:风一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14、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15、跌荡风一流: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一流&。16、雏凤清声: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17、弘奖风一流:弘:大;风一流:指才华出众的人。对才华出众的人一大加奖赏或大量任用人才,以鼓励其他人奋发上进。18、单特孑立:孑立:独立。形容独特超群,才华出众。19、当世才度: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20、才华盖世:盖:覆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21、风一流酝藉:风一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22、冯O弹铗: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冯O,即齐人冯谖。23、才藻艳逸:才藻:才情和文采,才华;艳:华美;逸;超逸。才华华美超逸。24、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25、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精一神面貌。26、冯生弹铗: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27、处囊之锥:放在口袋中的锥子(锥尖戳破会露出)。比喻将崭露头角的有才华的人。28、怀珠抱玉: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29、雏凤声清:比喻下一代更有才华,超过上一代。30、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31、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32、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33、风一流倜傥:风一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34、才气无双: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周阅读榜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崇尚中华传统美德,点滴汇聚圣贤智慧。
《论语别裁》南怀瑾——第一章 学而(4)
被忽视的道家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中国文化中间主要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国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关键,身为中国人,这个历史关键是应该知道的。孔孟思想,本来与道家是不分家的,这种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到了唐代,讲中国文化,已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释、道三家了。&释&就是印度来的佛学,代表整个印度文化的精华,它从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一直到宋代。宋朝以后,印度本身已没有真正的佛学,而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思想及婆罗门教等所占据,佛学思想在印度式微了。现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学,只有到中国来。欧洲人乃至日本人讲的那一套是不正确的。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顺
楷书行书草书
  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顺」从川从页。页即面之意,川谓水流意。形容人面之文理如同水流般,温顺自然而丝毫不违逆。    故其本义作「理」解。    按人面乃七情中最易表现之部位;而水流因其有脉络可循,故可井然循之而下。而人心是否温厚顺从,即可从颜面表情而窥见一斑,此乃顺之义也。    刘熙氏以为「顺」循也。循其理也。    徐灏氏以为「人之恭谨逊顺曰顺」。    其义有:    顺理之事曰顺。    例如:「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左传。隐三年》。此六者乃天经地义,顺理之事。    归从、顺从。    不敢违逆    遵循    依从、顺从    承、仰承    服、归服    循其自然    沿着、随着    常言道:相由心生,颜面的表情莫不系之于起心动念上。故子曰:「色难」;人要保持色温而貌恭的确很难,尤其事奉父母最难的亦在于顺亲。仔细想想我们是否父母说一句,而顶了好多句呢?深信,每个人也希望能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因为自古以来孝子是最有福的人。如果我们想一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则当先从事亲开始!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光
小篆隶书楷书
  会意    解:林义光氏以为「古者执烛以入,从人持火」。故以此见光明之意。小篆,从「火在人上」,意即持火在人顶上,则所照必广且远,凡所照及,无不皆明亮。故其本义作「明」解(见说文解字),乃明亮之意。    其义有:    明亮曰光,如与日月同光    光线曰光,如日光、星光、灯光、电光&    明丽之景色曰光,如日月光华    智能、德望曰光,如和光同尘    荣耀曰光,如邦家之光    花用完尽曰光,如花光、用光&    只,仅仅,如不光&    光乃指光明正大,人一生行仪,当光明磊落,如孔夫子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果能光明坦荡行事,则能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一生毫无牵挂。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圣
金文小篆隶书
  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圣」字从「耳」从「呈」。呈之本义作「通」解,(见说文解字)乃指于事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之称。    《白虎通》谓:圣者,通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朱骏声氏谓:耳顺谓之顺,故从耳。    又圣者挺立于世,无不精通事理、通达万物之情,故其能大公无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故曰圣。    其义有:    博通事理曰圣。《尚书&洪范》:[睿作圣]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道德修养造乎极地者曰圣。如:至圣、宗圣、亚圣&&等等。    尊称皇帝的。如圣旨、圣驾。    至高无上的。如圣人、圣者。《管子&内业篇》谓: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精通曰圣。如: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    古人道:读书志在成圣作贤。因为读书能识理、能明辨是非、能变化气质、能克制自己不造罪业。故圣凡之别唯在「觉」「迷」之间而已!何况人生苦短,生命中能清楚的自我掌舵,作个明白的人,确实不易;唯向圣贤学习,亲近仁德之人,契于心,融于行,才能真正做一个通达事理之人。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礼
甲文石文小篆
隶书楷书行书
      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的「礼」,从「示」从「」,亦以「」声。又「示」谓奉祀之神,「」谓奉祀行礼之器,乃盈满祭器而陈以祀神曰礼,本义作「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之实际行为,乃吾人所当笃实践履者。    其义有:    人类行为之规范曰礼。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宧学事师,非礼不亲&&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馈赠财物曰礼。如年礼,贺礼    威仪也。天理之节文也。《礼记内则》礼率初,礼谓威仪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以礼相待之仪式曰礼。如礼仪,礼节。    燕食曰礼。    礼遇曰礼。如礼贤下士。聘名士,礼贤者。《礼记月令》    经名。如《礼记》《周礼》《仪礼》三者合称为三礼。    膜拜,如礼佛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若吾人能多点克制功夫,由自己本分做起,家庭做起,深信社会会更加祥和,有礼的。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人
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楷书行书
                  象形字    解:金文「人」象人侧立曲身垂臂之形,以其为立,古仅见一臂一胫。「人」本义作「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解。而贵乃高意,即天地间之灵性以人所秉赋者较其它万物为最高,故曰人为万物最灵者。    其义有:    万物之最灵者曰人。    与民通,泛指一般人。    贤才曰人。    他人,某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仁」通或「仁」也,仁者人也。易经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天、地、人曰三才,人既能与天地同列,则当效法天地之自然,无有分别,淳心仁厚,宽广无际。如《弟子规》所言:「天同覆,地同载」,故人与人之间,当要和睦相处,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平等对待,共存共荣,才能营造一个真正和平的世界。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仁
小篆隶书楷书
&&&&&&&   
  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仁」,从「人」,从「二」。「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乃亲如一体也。按「二」者有两者相容的仁厚之象,即厚以待人,故能亲。二人能相容相合,故有视人如己之意,本意作「亲」解。孔广居以为:「仁,亲也,人莫亲于父母,故以二人为意。」又「二」象上为天下为地,盖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    其义有:  
  至大至善之道德曰仁。
    爱曰仁。仁以爱人。上下相亲,谓之仁(中庸)  
  有仁德者亦曰仁
    同情爱护曰仁。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仁者人也
    仁者心之本体,性也,理也,觉也。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德教,德化,善政曰仁
  教化曰仁
    人若心中永远包含着两种人,一为善,一为恶,则此人心中必有至爱,当能与人和睦相处,化干戈为玉帛。故古人言:「仁者无敌」;或云:「仁者爱人也」。确实人若有恕人之心,容忍之心,则所到之处,莫不如春风化雨般,处处见一片和煦之气象  
  故「仁」诚为立身处世之根本。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孝
金文小篆隶书
        会意,形声字    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    其义有:    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    2.善事父母之人曰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    3.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    4.奉养、孝顺曰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    5.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    6.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云:「孝乃天经地义」。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故为人子女,欲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在自己的品性上,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润身,奋发向上。勿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乃孝顺第一步。    人之行孝,不能离开敬。孔子曰:「盖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对父母的教诲,是不是恭敬听受?    小时候,父母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我吃;现在,最好的食物,记得请父母先吃了吗?    家中最好的房间是否敬给父母居住?他们的衣食住行经常关心吗?    父母交待的事情,可曾尽心尽力办好?    父母有病时,能不能尽力侍奉,想方设法减少他们的病痛?    远游在外,已经多久没有向家里问候、回去探望了呢?    &&    更进一步,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光耀门楣」,「孝行」至此就更加圆满。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学汉字,了解中国文化——信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解:从「人」,从「言」。意谓人言为信,因言乃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见得人,故信之本义作「诚」解,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  
  其义有:
    诚实不欺曰信,如信义,信用    听从不疑,如相信    函札曰信,如信函    使者曰信,如信使    消息曰信,如信息    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义,皆显明「信义」的重要。如同《弟子规》所言「凡出言,信为先」。此即告诫吾人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
《弟子规》另解——索吉达堪布(19)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第十八课下面讲第七个问题&亲仁&,即亲近仁德之士,也就是佛教讲的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流俗众 仁者稀&同是人,类不齐&:同样在世为人,但品行高低、性格贤劣、贫富贵贱各不相同。如《君规教言论》所言:&泱泱大国之中有,各种各样贤劣士。&在佛教中,佛陀之所以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也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故以善巧方便应机施教。不仅佛教如此,儒教圣贤在教育弟子时,也是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作不同的引导。比如,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你父亲、兄长都还在,他们的阅历与经验比你丰富,应该先问问他们,不要急着动手。&接着,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当然要马上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后,大惑不解,就问:&子路和冉有的问题是同样的,为什么您的答案却不一样?&孔子答道:&子路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经观察,比较草率冲动,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后行;冉有平时遇事畏缩,没有魄力,他需要勇气与胆量,所以我鼓励他不要犹豫,听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动。&可见,智者对不同的两个人,所作的调教截然不同。就算他们犯的错误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样,但也因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异。因此,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对待,不能一概而论。&流俗众,仁者稀&:在不同类别的人当中,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占大多数,而具有仁德、具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麦彭仁波切在格言中也说:&成百上千人之中,具大功德仅少数。&这个规律,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上学读书时,一个班四十多人,能考上大学本科的,只有寥寥数人,考上专科的稍多一点,落榜的则占大多数。在我们学院也是一样,一个班即使有五六十人,但要从中选出法师或辅导员,也相当困难,去年我们在一个班找两三个辅导员,选半天都选不出来。贡唐丹毕准美在《水木格言》中也说:&百人有一勇士,千人有一智者。&所以,在这个世间上,品行一般的俗人比比皆是,品行高尚的仁者极其鲜少。正因为大多数人品德低劣,行持不善业,故死后多半会堕于恶趣,如《四百论》云:&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素质高的人只占极少数,素质低的人到处都是;佛教团体中也不例外,学佛的人虽然多,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形象上,即使偶尔深入一点,也离不开常见、断见等邪分别念。因此,对于高尚之士的行为,大部分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等人听到&道&后,会觉得难以置信,并大声嘲笑,如果不让他们觉得可笑,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道&了。所以,我们的行为越受诽谤、越受讥笑,越说明这不是一般人的行境,故没必要闷闷不乐,而应当以此为荣。现在有些佛教徒说:&我磕大头时,许多人不理解,常常讥笑我。&&我吃饭前念偈颂供养三宝,有人说这跟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样,太可笑了,愚痴!&其实这是他们不懂&道&的甚深之理,如果懂得了,就不会如此排斥了。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水平。有些法师说:&我给下面讲经说法,大多数人都学得不好,我很失望,不愿带这个班了。&这样想不合理。因为在我们娑婆世界,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倘若一个班中大多数都是智者、极少数是愚者,这才是不现实的。包括国外很多教授,我以前在一些场合中跟他们交流时,他们也抱怨大多数人特别笨,为什么已经考上大学了,竟然还是学不会?其实这也是因为凡夫贪嗔痴烦恼重,即使他们刚开始不错,但在外境的种种诱惑下,用不了多久,智慧也会退失的。同样,出家团体中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几年前学习、德行等令人称道,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好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夜之间就全变了,特别可怕。所以,在五浊恶世,真正能深入学习、永恒坚持的人极为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闻思修的过程中,一直在文字表面上划,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胜味,这样学习就很难持久。因此,不管学显宗密宗还是传统文化,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些道理深入骨髓,若能如此,外面的诱惑或违缘再强,也不会让你的信心改变。鉴于此,我要求大家闻思时最好能背诵,而且,你学了一个颂词后,应该把它的内涵领会于心,跟你的血液融在一起,这样有生之年中就不容易退转。否则,只是简单地听听法、修修法,每天坐在闻法的行列中,心却一直在打妄想,效果肯定不会好。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必须要感悟到它的殊胜道理,这极为重要!果仁者 人多畏言不讳 色不媚&果仁者,人多畏&:如果是真有德行、有智慧的仁者,他有很多不共的特点。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说[40],真正的善知识既跟世人相同,因为他要随顺世间;又跟世人不同,因为他的心行已超越了世间。的确我们也看得到,具有殊胜境界的上师,一方面跟世人一样会吃饭、走路、说笑、睡觉,但另一方面,又跟世人完全不同,比如我们觉得电影很好看、东西很好吃,对此会产生贪执,而超越了凡夫境界的上师,也许表面会随顺你,但实际上,他不会把这些看作人生目标。在这样的仁者面前,众人自然会感到敬畏。就像上师如意宝,学院成千上万的弟子都害怕他,但又特别想亲近他、恭敬他,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是上师的德行和修证所感。不像现在有些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和尊重,故意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这种假象只能维持一两天,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识破。所以,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时时流露出一种威严。&言不讳,色不媚&:仁者说话不会扭曲事实、有所忌讳,所讲的都是真诚之语;容貌坦然儒雅,也不会为取悦别人而谄媚求好。虽说儒教对前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对后世的探索一片模糊,但对今生的观察,还是很不错的。此处所定义的&仁者&,尽管不像佛教的善知识,要具有一定修证、对弟子的今生来世负责、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有了这些德相,对自他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当然,这里所讲的道理,在佛教格言中也有。如《水木格言》云:&言少含笑知要,众人悉皆畏之,默默荡漾江河,深度难以估计。&真正的大德语言不多,不会特别啰唆,像乌鸦一样遭人厌恶;面带微笑,不会成天愁眉苦脸;同时,了知世出世间的诸多要诀,这样一来,众人都对他非常敬畏。犹如静静流淌的江河,深度难以估测,所以谁都害怕,不敢随便渡越。但如果是喧哗不停的小溪,一看就知道深浅,因此谁都敢过。就像一些嘴杂的人,想什么就吐出来了,稍一接触就知道他智慧浅薄。所以,真正的善知识有他的法相。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叹自己的老师具有五种美德&&&温、良、恭、俭、让&。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来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他很严厉。像法王如意宝,不但具足这些世间德相,而且,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所讲的出世间德相,上师也无一不圆满,自然值得我们亲近。不但上师该有上师的德相,官员也该有官员的德相。从前,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他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有人劝他:&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如果在现在的领导面前,说自己带了&两袖清风&,那你什么都办不成,只能&两手空空&地回来。)古代有些官员非常廉洁,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领导根本不懂这些,虽不敢说100%都是如此,但相当一部分人整天只盯着钱财和地位,除此以外,什么仁义道德都不讲。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灌输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他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想到别人。古人说过:&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而现在的人不要说君子,连一般的普通人都做不好。当前社会的黑暗状况,大家应该也明白,所以务必要对下一代传播真理,让他们的今生来世有机会趋入光明。在此我们还要了知,儒教所讲的仁者德相,与佛教中的上师法相并不相同。在佛教,小乘上师有别解脱乘的法相,大乘上师有菩萨乘的法相(见《经庄严论》),密乘上师有金刚乘的法相(见《心性休息》)。如果你想学修显宗或密宗,首先要找一位具相善知识,在未结法缘之前详细观察。而一旦你结上了法缘,再去观察上师的话,则会有很大过患。但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先去听法、先去受戒、先去灌顶,之后觉得不对了,又开始抛弃上师,甚至把皈依证上的名字也抹掉,重新加入另一个团体。在新团体中也呆不下来,又换一个上师,再加入一个团体&&这种行为特别可笑,而且有很大的过失!佛法不像世间法,你结上法缘后再舍弃上师,这个果报即生中不一定看得出来,但你的阿赖耶上已种下了黑色种子,将来必定要感受苦果。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所以,尚未学佛的人,必须用清醒的头脑,从各方面来观察佛教;若想要依止善知识,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千万不要着急。如果你急急忙忙随便找个上师,今天听这个法、明天听那个法,过几天又进行毁谤,这是特别愚昧无知的行为。现在这个社会上,这类现象特别多,甚至有些学佛多年的人,也经常换上师、换佛法,这完全没有必要。古代的修行人不像我们一样,那时候科学不发达,各种信息也没有如此铺天盖地、诱惑人心,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什么散乱因缘,所以修行起来也方便。而现在的人,修行确实不好成办,不但顺缘少得可怜,而且违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么多违缘在我们面前一直晃,除了有定力的人以外,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了诱惑,让自己的学佛善始善终。能亲仁 无限好德日进 过日少假如有机缘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而然会进步,过错也会随之减少。依止具有德行的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行为、修行境界会带来巨大转变。这样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不是你今天刚依止,明天就头上起个包,而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甚至有时候你不一定能发觉,好像一两年里,烦恼反而更重了,但实际上,不知不觉中你的功德已经越来越增上了。有些人说:&我以前不学佛时,心很平静;现在一学佛,起心动念越来越大了,特别可怕,所以,还是不学佛好一点。&这种观念不对。举个例子来说,野马没人管的时候,它的行为很温和,而一旦有人为了驯服它,把绳索套在它脖子上,刚开始它肯定乱蹦乱跳、脾气暴躁,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继续调伏,一段时间以后,它就会变得温驯、听话。或者如同一个孩童,你从来不用去管他时,他看起来很乖巧可爱,而一旦让你管他的学习、生活,你叫他好好呆着不动,他总会有许多状况:&我可不可以出去一下?&&我肚子特别痛,想要上厕所。&&哎哟,我好难受啊,能不能吃点东西?&&&这时他的调皮特别明显。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你不去观察它时,它似乎很平静,然而若一观察,刚开始它会很粗猛,但只要时间久了,慢慢就能得以调伏。所以,依止善知识的人,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具有功德、减少过失的,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好人。而且在依止的过程中,对方若是上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上等人;对方若是中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中等人;对方若是下等人,那自己就会变成下等人。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41],普通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同样,若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变成他们那样。因此,依止善知识的时间,要越长越好。有些人说:&我已经得到法了,明天就离开上师。&这种做法不对。我们看前辈的修行人,他们依止上师并非轻而易举,而是经历了无数苦行,不说一般人,即便一些特别伟大的上师也是如此。像无垢光尊者的上师革玛燃匝,他依止大成就者美龙多吉时,条件十分艰苦。他在两个夏天里,通过绘画得到了四升青稞,其中两升青稞用来买纸,晚上撰写经函,两升用来买看书用的酥油灯和生活资具。当时他还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仍一边苦行,一边夜以继日地在上师身边学习。后来,他相续中生起了殊胜证悟,令上师极为欢喜,上师开许他可以利益众生[42]。在藏传佛教中,革玛燃匝是最伟大的一位上师,止贡法王说过,他拥有两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弟子&&噶mb自生金刚、全知无垢光尊者。像这样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尚且要通过苦行依止上师才能开悟,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现在很多人生活太舒适、太奢侈了,包括我们学院,有时候我感觉条件太好了,修行不一定很成功。我刚来学院时,不管是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条件都相当差,那时为了买几斤挂面,要走二十多公里的路去县城。挂面买回来后,一两天煮一点吃,觉得特别香,像天人的甘露一样,但现在根本找不到那种滋味了。品尝佛法的甘露妙味,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修行中吃点苦是值得的。听说个别道友非常拮据,住处、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比较大,家里又不支持,只靠一点点生活费在支撑着。这样的安贫乐道,真的很让人羡慕,你的生活越苦,出离心就会越增上,所以千万不要气馁。与之相比,现在城市里的人,在佛法上没什么压力,生活上却有很大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的脚步一年比一年快,始终停不下来。如果有人停下来了,别人就认为他要么精神有问题,要么是生病了,要么已经痴呆了。而古人不是这样,他们虽然生活简单,但有大量时间用来修身养德。所以,古人重视精神财富的积累,并不太重视物质财富。我们也应给孩子从小灌输这种理念。孩子相当于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进而影响他一生的行为。所以,对孩子必须进行仁德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善知识来引导。不过在大城市里,想寻找一位具相善知识,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古德先贤的书,或国内外一些法师的光盘,其实这就是善知识。因为善知识只是通过语言来教化他人,除此之外,佛陀也并未开许使用神通。以前佛陀在印度时,有眷属就问:&佛陀您有无碍的神通,成千上万的众生又相信神通,您为何不示现神通来度化众生?&佛陀说:&我不喜欢那样做,我喜欢示现的神通只有一种,那就是弘法的神通。&因此,对于上师,无论你怎么亲近,即使把头抵着他的膝盖,也不一定能得到意传加持,最重要的是,上师的教言要融入你心。我十年前看过噶mb的一个教言,他说:&上师不一定非要见到,只要遵循他的教言,让你的行为有所改变,就可以把他当作上师。&现在很多人总抱怨找不到上师,其实上师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如果得到他的教言,让自己断恶行善,改正以往的过错,那上师就已经在你面前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依止上师!不亲仁 无限害小人进 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不管在修行中还是生活中,恶友的影响都非常大。《佛子行》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菩提心也会荡然无存,所以大乘佛子要远离恶友。对凡夫人而言,依止善知识一个月所取得的成就,依靠恶友一晚上就可以摧毁。以前有一个道友,多年以来,在家长和道友的帮助下,他学得还不错。但后来遇到一个坏人,只聊了一个晚上,他从此就像着魔般一路滑下去了。可见,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如《水木格言》云:&纵是圆满之树,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为恶友所毁。&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太自信:&我学佛这么多年了,不会受恶友影响的。上师您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是对我,您放一百个心好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啊!因为你一旦落入恶人群体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交往。如果有人具有傲慢心,贪嗔痴深重,对善知识和圣者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他就是被魔加持了,千万不能与之交往、同吃同住,否则你的行为渐渐会被其同化,远离圣者的行境,最终的下场必定是被引入恶趣。《入行论》也说:&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关于依止恶友的过患,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讲得很清楚,故我们务必要与恶友一刀两断,不可以同流合污。《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这虽然是个世间故事,但在佛教中,许多善知识也同样教诫我们:尽量远离对自己修行无益之人。否则,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你的邪见、偏见会越来越增上,智慧、才能也将全部灭尽。余力学文不力行 但学文长浮华 成何人以上讲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每一个道理都非常好。虽然这里没有讲光明大圆满的风脉明点,没有讲怎么修宝瓶气,也没有讲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观想方法,但是对做人的道理,却分析得很透彻。所以,这部论典不仅世间人要懂,住山的修行人、闭关者也要懂。懂得这些道理之后,自己还要身体力行,付诸于实践。否则,一切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那就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在意义。只会讲而不会做的人,最容易养成虚泛浮华、表里不一的习气,如此又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所以,学以致用很重要,我们既要有学问,也要能行持。其实行持这些并不难。六七个月前,我在成都医院时,给两个孩子讲过《弟子规》。之前他们天天吵架、打架,家人也很烦。但他们学了《弟子规》后,直到现在也没打过一次架,这就是身体力行。很多道友也是一样,以前不恭敬父母的,听了《弟子规》之后,对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也是身体力行。&力行&实际上是一种德,&学文&则是一种才。关于德和才所形成的人的不同类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43]中讲得非常好。他说:德才兼备者叫&圣人&;无德无才者叫&愚人&;德胜才者叫&君子&,才胜德者叫&小人&。依据他这种分法,现在有些大学生,尽管学问不错,但由于没有德行,也不能叫&大学生&,充其量只能叫&小学生&。书中还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意思是,君子持有才能可以行持善法,小人持有才能只会无恶不作。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人虽读过很多书,拿了研究生或博士的文凭,但如果自私自利,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贪污腐败、伤天害理,这种人绝对称不上是&人才&。以上所讲的道理相当重要,我们对此应再三思维,并实际行持。当然,若想真正学有所成,学什么知识很关键。假如你所学的毫无意义,即使花多少时间去努力实行,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学习圣者传下来的教言,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再好的道理光留在文字上,却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有些国家政策,纸上写的是一套,执行时是另一套,这就谈不上什么贯彻了。所以,不管是佛教还是世间,都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古人一直非常重视的,我们也觉得它很重要。要知道,只懂一些知识并不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用于实际行动中。像这部《弟子规》,它的颂词不多,若能将其背下来,做人做事随时用得上,那么在此基础上,再去修持皈依、菩提心及密法的甚深境界,势必会有很大帮助,绝不会有任何危害。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他们一上来就专注于修行,把所有闻思统统撇开:&这都是分别念,学习这些干嘛?应该让心休息。&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你毕竟住在娑婆世界,是具足五欲六情的凡夫,在修行过程中,难免会生起烦恼,难免会与人打交道,到了那时,你该如何面对?这是不得不考虑的。所以,口头上说不需要,实际上不一定做得到。反之,有些人一直在理论上夸夸其谈,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但从来不去实修,这对自相续也没有多大利益。因此,这二者都不合理,大家要避免走极端!&第十八课思考题
80、教育时为何要应机施教?在千差万别的人中,什么样的人多?什么样的人少?懂得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81、你怎么看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82、儒教所定义的仁者,具备什么样的法相?这与佛教中的善知识有何差别?你是如何亲近仁者或善知识的?在此之前你详细观察过吗?83、有些人没学佛时,心平静无波,但学佛之后,各种分别念特别猛烈,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为什么?84、不肯亲近仁者,却喜欢交往恶友,这会有什么害处?你有过这种经历吗?&管宁割席&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85、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怎样定义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你觉得这有道理吗?请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40] 颂云:&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41] 《功德藏》云:&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42] 详见《上师心滴&历史宝鬘论》。[43]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2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6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在这部书中,司马光并非只单纯记载历史,而是对历朝历代的得失兴亡,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以此加强统治。据说毛泽东生前特别喜欢《资治通鉴》,天天放在枕边,共看了17遍。
《弟子规》另解——索吉达堪布(16)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第十五课今天讲第六个问题: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天同覆 地同载此颂讲述了儒教的精华教义:只要是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不分高低贵贱,都需要互相关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居住在同一块大地上。在这个&地球村&,人类就像共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应该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千万不要互相伤害,国家之间也不要发动战乱,而应构建一个和谐大家庭。所以,儒家思想中讲究博爱,要求用和平拥抱整个世界,这是让人非常佩服的地方。与此相反,当今世界强调暴力、战争,人们只想强大自己的民族,而对其他民族相当歧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希特勒。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到:&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的源头、一切灾祸的根子。在这种观点的推动下,&二战&中他下令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民族,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一定要和平共处。不仅是国与国之间需要这种理念,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离不开这种思想。毕竟只要是人,谁都不愿意接受痛苦,而希望获得快乐,既然目标是相同的,那就应该推己及人,把所有人都当作兄弟姊妹。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凡是人,皆须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然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天同覆,地同载&,那就不应该只关爱人类,而应扩展至一切众生。按照佛教的观点,这句话应改为&凡众生,皆须爱&,为什么呢?因为其它众生跟人类一样,也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大地上。而且,它们也同样愿获得快乐,不愿接受痛苦,正如寂天菩萨所云:&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这是个很甚深的道理。所以,人类应像关爱自己那样,维护所有的众生。有位国学教育专家曾说:&我最欣赏《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代表了儒学的精华。甚至在要义上,可以与佛家、基督文化比肩齐美。&可是,说它与基督教的教义相似,都是在关心人类,这还讲得通;但说它与佛教的教义可以媲美,恐怕还要观察。虽然佛教中也提倡帮助人类,但严格来讲,佛教所涉及的范围是所有众生,而不单单只有人类。即便是儒教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未牵涉佛教的甚深意义。因此,佛教的伟大精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才会了知,这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其实不说对所有众生,仅仅是对人类,现在人做得怎么样?大家也可以看看。如今很多国家对自方的人很爱护,不准杀害,否则要被枪毙或判刑;但对于敌人,则鼓励随便杀,杀的人越多,所得的荣誉越高。要知道,儒教提倡&凡是人,皆须爱&,而不是&凡本国的人,皆须爱&、&凡本民族的人,皆须爱&,因此,当今世界的行为与儒教思想很不相应。那跟佛教相比,就差得更远了,因为佛教不但关爱人类,甚至对所有众生,都不分亲怨地平等爱护。佛陀因地时就算为了救护鸽子、老虎,也宁愿舍弃自己的身体血肉、头目脑髓,相比之下,现在人救了一个人、做了一点好事就被歌功颂德,其中的差距简直不可以里计。在佛教中,就算是修行不好的人,也懂得要为了众生而不顾自己。以前曲恰堪布有个特别调皮的出家弟子,表面上看来人格很不好,平时行为也不如法。1994年他身患重病,住进成都某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诊断后,说他体内一器官已全部坏死,若能将狗的相同器官换上,或许有治愈的希望。他哥哥兴冲冲地买来一只狗,准备开膛摘取器官。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强烈反对,说:&狗是无辜的,千万不要因为我而杀死它。&他父亲和哥哥反复开导,最后他急了,横下一条心说:&这狗一断气,我就自杀!&由此保全了狗的性命。很可能是他舍己护生的诚心感动了佛菩萨,他的病居然奇迹般地不药而愈,很快就出院了。可见,佛教的爱,确实是大爱,它不是世间那种自私狭隘的爱,而是用慈悲心来关爱天下一切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徒无论在什么地方,有了菩提心的摄持,给任何众生都会带来安全感,不像世间人那样,对有利可图的人才愿帮助,而毫无利益的人,宁死也不施以援手,这是不对的。比如我们做慈善,不论是什么众生,只要有需要,都应该帮忙。近几年来,我资助过一些大学生,不管他跟我有没有关系,也不管是汉族人、藏族人,只要他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只要我有一分能力,就会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假如帮人还要看关系,这种发心很狭隘。虽然我们还没达到很高的境界,但在修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众生当作父母来对待,他们遭受痛苦时,应该全力以赴地救护。为什么要这样呢?按照儒教的理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天地间;而按照佛教的观点,众生跟我一样希求快乐、不愿痛苦。当我遇到痛苦时,若有好心人帮我遣除,我会感激不尽,所获得的快乐无法形容;同样,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它遭受痛苦时,心态也和我完全相同。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对众生应该平等对待。这样的思想,世间上绝对不会有人否认,除非他不懂什么叫爱。倘若人人都有这种慈悲,不但对飞禽走兽会有一种关爱,而且对身边的草木森林、大海湖泊,也不会轻易损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进一步说,这也是佛陀的大乘教言。在大乘佛教中,时刻强调爱护所有众生,不能伤害;而且在戒律中,严格来讲,出家后连草也不能割。可见,佛陀的教言与现在所提倡的许多理念,是相吻合的。行高者 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行高者,名自高&:品行涵养高尚的人,不必打广告、写介绍,其美名会不宣自扬,自然流布于整个世间。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大德就是如此,当他们修证达到一定境界后,逐渐会广为人知,得到无数人的景仰,甚至他门下的弟子、后嗣的传代也会一直受恭敬。反之,假如没有内在的德行,即使偶尔名噪一时、轰动一方,终究还是会销声匿迹,不可能长久。所以,不管世间还是出世间,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德行。&人所重,非貌高&:倘若没有内在的德行,外貌再好看也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外貌美丑,并不值得赞扬、恭敬。当然,有些没智慧的人,往往是以貌取人,看一个人长相好、动作好、声音好,就特别特别崇拜。像现在有些追星族,为了见一个明星、跟他说几句话,甚至把所有财产、时间、精力都搭上了。如今,国际国内的有些明星,确实也有一些超胜功德。有些人在成名的背后,心地也很善良,为众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而有些明星完全是徒有其表,只是以某些因缘出了名,进而就受到众人的追捧。但不管怎样,假如一味地追求外貌,这不是明智之举。前几年,兰州有个女孩子疯狂地迷上了刘德华,为达成女儿心愿,父母倾家荡产。父亲为给女儿筹款,甚至去卖肾。后来,她如愿见到刘德华后,仍不满足于只是合影留念,要求单独见几分钟。2007年,她父亲无奈之下,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无独有偶,这种过激的追星举动,在1981年也有一例:25岁的约翰&辛克利,为了吸引好莱坞女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竟然去刺杀美国总统。当天,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演讲后,正准备离去,就被约翰&辛克利开枪击中了胸部。这些追星的行为,完全是一种盲目。其实在这个世间,外貌好看不一定有用,只有具足智慧和戒律,才是最庄严的。龙猛菩萨云:&族貌闻虽具全士,然离慧戒非受敬,何人具有此二德,彼无他德亦应供。&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人,就算门第高贵、富可敌国、相貌端严、广闻博学,但若不具足通达万法真理的智慧与断恶行善的戒律,则不堪为应敬处,不应受到人天的恭敬供养。反之,只要具足了这两者,即使没有其他功德,也值得人们尊重。当然,说&戒律&的话,世间人不一定懂,但实际上,所谓戒律就是德行。佛教中规定的断除杀盗淫妄,也就是让身口意三门不做恶事。简而言之,不偷盗,指除了拥有自己的财富以外,不能把公家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不杀生,众生最爱惜自己的生命,故不能杀害任何一个众生;不邪淫,除了法定配偶以外,不破坏别人的家庭;不妄语,没有的功德不去宣扬,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用各种手段欺骗、引诱他人。能守持这些戒律,就是有德行。而&智慧&,则是通达诸法实相,对理和非理具有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既有德行,又具智慧,那就值得众人恭敬。但若只是品德好,却没有智慧,什么都不懂,做事一塌糊涂,别人也不会佩服;若很有智慧,对一切无所不通,但德行极差,那也不值得恭敬。因此,两种功德都具足的人,才值得众人拥戴。否则,光有一副好皮囊,只凭相貌、个头就觉得了不起,这是相当愚痴的。春秋时代的晏子,是齐国丞相,他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然而,晏子的个子很矮,长相也很不起眼。而他有个车夫,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所以每次出门,车夫就特别傲慢,坐在马车外面,特别不可一世的样子。车夫的妻子见此情景,回家跟他闹离婚,说:&在这么有德行的丞相面前,你不但不惭愧,还这样傲慢,我真是看错人了!&(汉地有些夫妻吵架,跟其他民族不同。如果在藏地,说&我看错人了&,这并不是很尖锐;但在汉地,假如说了这句话,就会很伤人心。)车夫听后深感惭愧,从此便改正了自己的行为。所以,长相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德行,这才会对社会起很大作用。当然,我也并不是否定所有明星,说他们做得不好,而是在告诉大家:过分希求外在的美貌,却从来不管内在的德行,确实有点糟糕。既然德行如此重要,那就一定要从小抓起。最近我看了一张光盘,是讲汕头菩提学会的儿童读经班,看完之后觉得很不错。的确,孩子从小应该学这些,如怎么样磕头,怎么样用转经轮、怎么样放生、怎么样恭敬父母师长&&甚至给别人鞠躬,也要从小开始培养,否则,你从来都不对人弯腰,脊椎慢慢就&强直&了,很容易得&强直性脊椎炎&。(众笑)因此,提倡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这个不能放弃,每个人都有责任。而在此基础上,可慢慢令其接受佛教理念。其实他们学这些很容易,比如一讲不能去打仗的地方、不能去聚会的地方,孩子的脑海中马上就记下了,而且会终生难忘。所以,我们要求中小学的孩子一定要背诵《弟子规》。学院的&文殊小学&今年也必须背,到时我会一个一个抽查,谁背不下来的话,就在全体僧众面前点名。老师们也一定要认真负责,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相信应该没问题。还有大学生,不管佛教大学还是世间大学,都应好好学习这部论典。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虽说当今大学缺乏这种理念,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这些进行学习、深入观察。可能有人认为:&小孩子学《弟子规》是理所当然,但大学生应该不用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大学生也要上这门课,因为里面的每一个问题,对他今后步入社会都至关重要。如果缺少了这些,那他与社会各阶层的人交往时,恐怕会格格不入,做任何事情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总之,一个人的德行极其重要。有些人也渴望有德行、有学问,但如今社会风气不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知不觉就卷入其中了。因此,现在有机缘的时候,大家应当好好珍惜,尽量结合佛教与世间的甚深教言,以此来提升自己。才大者 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有真才实学的人,自然会有名望。人们敬重有才华的人,而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刚才讲的是德行,这里则是讲智慧。要想获得智慧,除了天才以外,大多数人都需要经过一番努力、苦行,否则很难如愿以偿。因此,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屈服,务必要坚强面对。&才大者,望自大&:一个人若有了智慧,人们自然会恭敬他。《格言宝藏论》云:&设若具有真知识,众人自然会集聚,犹如香花虽远方,蜜蜂环绕如云集。&对于学识渊博的人,众人必定如群星捧月般集聚在他身边,如同在香花绚烂的地方,无论花丛有多远,都会引来蜜蜂如云团般环绕。像法王如意宝等善知识,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不需要去邀请谁,也不需要去找弟子,无数徒众总是纷然云集。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虽不会开口说话,但它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人们都来摘取,树下自然就走出了一条小路。因此,智者不愁没有弟子,不论他到哪里,住在寺院也好、在山上搭个帐篷也罢,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徒众。反之,假如你没有智慧,就算建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寺院,天天吆喝:&弟子们,过来啊!&别人也不会理睬,反而躲得越来越远。当然,我并不是在说谁,而是提醒大家:要想弘扬佛法,必须有充足的资粮。如果没有一点德行,也没有一点智慧,即便你想得再美,结果可能也比较可悲。学院有些道友,刚一出家,就急着下山弘扬佛法。我总劝他们:&还是先学几年吧,不着急。&&不行不行!我既然出家了,就要马上回家乡建寺弘法。堪布您不知道,我的志向很广大,我的愿比什么什么都大。&可除非你是圣者再来,不用学什么佛法,以偶尔的因缘就恍然大悟,之后弘法利生也很容易。但如果你不是这种根基,就必须先&充电&,对基本佛理一定要学,不管是出离心、菩提心还是无二慧,都要生起不被他夺的稳固境界。那时候,无论你处在什么人群中,显现上随顺他们,一起说笑吃饭,但实际上你有你的定解,不可能跟他们同流合污。达到这种境界时,不论弘扬佛法还是闭关修行,都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否则,外面的世界非常散乱,你很容易被这些所诱惑,即使暂时有一点境界,也会像雨中的字迹一样,一下子就被冲掉了。所以,大家找到很好的佛教团体后,应该长期呆下去,只有这样,道心才不容易退转。虽说对业力深重的人而言,不管在什么上师座下、什么道场里,都阻挡不了他退失信心,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要耳濡目染久了,慢慢地,相续中的定解就会得以稳固,这是很有必要的。&人所服,非言大&:对具有才华的人,人们会相当佩服,他所承办的事业也能成功。而有些人只是嘴巴会说,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但真正让他落到实处时,常常令人万分失望。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史记》中记载:他年轻时就熟读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人能胜过他。即便是父亲赵奢跟他辩论,也不能驳倒他。然而父亲从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其中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做,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但后来以种种原因,赵括还是当上了将军。在与秦军作战时,赵括的军队一败涂地,不但赵括本人被射死,四十多万士兵也被秦军全部活埋。尽管历史上已有诸多教训,但现在有些领导还是喜欢听花言巧语,认为这种人有思想,却不知他只会耍嘴皮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若有这种人,则千万不可重用。以前汉文帝刘恒,有一次与大臣张释之到上林苑视察,发现有个人能说会道,便想提升他为上林苑主管。张释之深知此人只会卖弄嘴皮,就向文帝进言:&过去秦国重用的谋士,个个能言善辩,却没几句实话,害得皇帝听不到真情。陛下若只看他口才好,就提升他,我怕天下那些扯顺风旗的人,以后也光耍嘴皮子,却不干实事了。&文帝听取了他的意见,取消了任命。佛教中也有类似的人。有些人一张口就是:&我见到本尊了,通达了什么境界&&&乍听之下,会觉得这个人了不起,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汉地就有这样的居士,尤其是不相信因果的,什么话都敢说。对这种夸夸其谈的人,若不经观察就轻易相信,自己肯定会上当受骗。其实真正有境界的人,本着对佛教和众生负责的态度,为人处世非常低调,就算有功德也不随便说。因此,看人要看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修学佛法、依止上师,就更需要如此了。实际上,认识一个人并不容易。比如,你和别人谈生意,至少要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是什么,资产有多少;如果想跟他合作,还要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倘若你什么都不了解,只是在飞机上遇到了,和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决定马上合作,一下飞机,就在机场签了合同,那别人会觉得你太冲动了。同样,佛教中建立师徒关系,也不能过于草率。有些人听说来了一位上师,就赶紧跑去依止:&啊,您给我灌顶可不可以?&&来来来,我马上给你灌,嗡&&再给你取个法名,你就是我的弟子了。&&好,从今以后,我的根本上师就是您!&这样仓促依止上师,根本来不及观察,结果不一定特别好。如果是世间的合作,不成功也只是经济上的损失,不会影响来世什么;但依止善知识上没做好的话,不仅对你今生有极大影响,还会破坏生生世世的求法缘起。因此,大家务必要谨慎!己有能 勿自私人所能 勿轻訾一旦自己有能力,切莫自私保守,对无关的众生置之不理,而应毫无保留地为他人服务。一旦别人有能力,自己则要赞美肯定,不要心生嫉妒,甚至大肆诽谤、诋毁。可见,在《弟子规》中,也讲到了佛教《君规教言论》的甚深道理。以前上师如意宝特别强调人格,尤其是讲《君规教言论》时,引用了大量世间的精彩故事,讲述国王、大臣、百姓之间的人际关系,因为它是宣讲世规的一部论典,故用世间语言跟大家沟通比较方便。因而,我们这次也效仿这种风格,结合你们所了解的历史故事来讲授,这样比较容易接受。&己有能,勿自私&: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不要一味想着自己,这也是大乘不共修行之理。从一般的宗教来讲,&自私&指只顾自方,而利他,则是利益其他人类;但在佛教中,利他的对象,不仅指其他人类,而且包括所有众生。若能平等利益一切众生,这种行为必定打动人天,你自己的利益也会自然成办。现在有些人心力非常大,帮助众生的心也很强,在他的世界里,除了众生的事以外,没有自己的事,众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他自己的利益也会无勤成就。上师讲《胜利道歌》时说过:&生火之后,不用特意去求,灰就会自然产生。同样,一个人若有强烈的利他心,不用故意去勤作,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一个人有能力时,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作为出家人,懂得一些佛法时,要尽量传播给有缘众生;作为一个领导,有了地位以后,不能只重用自己的亲人;作为一个商人,有一定财富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与亲友享乐,而对孤苦伶仃、濒临饿死的人,甚至连斜眼都不看一下。我们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倘若自己有点能力,譬如有一些钱,应该想到世间上的无数可怜众生,想办法去利益他(它)们,比如为其建学校、修寺院或放生,若能如此,那些钱也有价值。否则,即使你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可无常一旦到来,什么也带不走,只能留给怨敌享用了。因此,大家时时要发广大愿,利他心一定要扩展开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人所能,勿轻訾&:一旦别人有本事、有才华,自己也不要嫉妒、甚至陷害他。战国末期,李斯和韩非本是一对好朋友。李斯在秦国得到秦王的赏识,而韩非满肚子学问,却没有人肯重用,于是他关起门来写了一本书&&《韩非子》。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见了十分欣赏,就派人将韩非请到秦国。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前途不利,便向秦王进谗言:&韩非这个人不可用,他常诽谤大王。&秦王听了,不问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将韩非关押起来。事后,李斯偷偷来到监狱,假传秦王的旨意,给韩非一颗毒药丸。韩非只好服毒自杀了。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过:&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因此,为了兴盛佛法,大家应该互相赞叹。勿谄富 勿骄贫勿厌故 勿喜新对富人不要阿谀奉承,对穷人不要心存轻贱。对老友不要厌恶嫌弃,对新友不要一味喜爱。&勿谄富,勿骄贫&:现在的社会上,很多人不但喜新厌旧,而且更是嫌贫爱富,一见到有权有势的人,就拼命巴结、卑躬屈膝,这样很不好。人应该要有志气,不能放弃自己的人格。法王如意宝接近圆寂前,曾给我们留下教言说:&不弃自本质,不害他众心。&意即不管在任何人面前、任何环境中,都不能舍弃自己的本质,也不能伤害其他众生的心。这两句话中,涵摄了佛法与世间法的许多甚深内涵。《朱子治家》也有一句格言:&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到富贵的人,便作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就摆出骄傲的姿态,是鄙贱不过的。因此,我们当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何时也不改本来面目,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勿厌故,勿喜新&:当今,许多人一有钱、一有权,行为就彻头彻尾变了,尤其在很多家庭中,时有喜新厌旧的现象发生。所以,现在人很需要这样的理念。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如果每个细胞都紊乱不调,那么人体就不可能健康。同样,倘若每个家庭不和,社会也绝不会安宁。因此,要想达到国泰民安,必须先从家庭做起。以前我讲《入行论》时一直强调家庭和合,有些准备离婚的人,后来又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了,所以很多人都感谢我。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喜新厌旧,否则,不管你出家还是在家,人格都好不到哪里去。杜甫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可能也是当前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勿厌故,勿喜新&这句话,很值得现在人深思。东汉初年,宋弘是光武帝刘秀的近臣,人品相貌很好,为建立东汉也立有大功。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见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就想嫁给他。刘秀准备为二人撮合,就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屏风后,故意试问宋弘:&俗话说:飞黄腾达时,应换掉原来的朋友;发财富贵时,应换掉原来的妻子。这是不是人之常情?&宋弘答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只好放弃初衷。后来,此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因此,不喜新厌旧,是人人都应恪守的本分。作为出家人,不能看到新法,就舍弃旧法;而作为在家人,不能看到新人,就舍弃旧人,与自己有不共因缘的家人亲友,应当加以爱护、珍惜,这是这句格言的精髓所在,也是学习佛法的意义所在。所谓学佛,除了让众生究竟成佛以外,暂时还要让他们离苦得乐。而离苦得乐的方法有很多,此处所讲的,也就是其中之一。&第十五课思考题6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65、现在社会上,人们所重视的是&行高&还是&貌高&?对此现象你有何体会?应当如何正确引导下一代?66、你怎么区别&才大&与&言大&?纸上谈兵的公案对你有哪些启示?现实生活中有这类现象吗?67、如果自己有才能,应该怎么做?如果别人有才能,又该怎么做?你平时做得如何?68、当今时代,人们喜新厌旧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社会安定有何影响?你对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哪些感触?&
《弟子规》另解——索吉达堪布(15)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第十四课前面也说过,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有些知识分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于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惟德学 惟才艺不如人 当自励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么人家的品行那么高尚、学习知识那么快,而我这么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么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32]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么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后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后,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后还是要继续努力。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么?&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后,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后,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么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别人得奖,我为什么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么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若衣服 若饮食不如人 勿生戚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现在有些学校,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虽没上过大学,但在读书时,学习气氛也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社会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个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贵,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这些完全是愚者之举。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如今,攀比行为在偏僻地区的牧民、农民中也蔚然成风,比如在节日里,他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装饰品如何华贵&&听说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令人咋舌。其实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么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论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现在人一样,天天换来换去。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应在智慧上、德行上进行比赛。在我们智悲学校,我就要求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德行上更要争先恐后,谁的德行好,就给谁发奖,以此鼓励他们对人格的重视。在古代,人们讲究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其中虽没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没有深奥的空性意义,但做人的基本架构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内,人人都应学习古代的优良传统。要知道,这些知识是现在学不到的。我看过很多小学、中学的课本,里面有些内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极为有害。也许是编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欢什么,就认为孩子将来也需要这些,却不明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对他以后真正有帮助。古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过节俭的生活,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时候生活贫困艰难,饱受了种种痛苦,现在长大后有钱了,怎么享受也经得起;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人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始终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但后来自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变得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以后的生计而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当然,人生的无常变迁,很多人可能还没感悟到。但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遇到这些,对此也没有那么执著。就我而言,刚出家时算是一种苦行,生活虽然艰苦,可在上师座下闻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尽管各方面条件好多了,但我还是向往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不留恋现在的地位、财富,更不会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对&俭&与&奢&所带来的苦乐,与世间人还是有点不同。其实,一个人若受过良好的人格教育,对他一生都特别重要。当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后,还应让他接受佛教的教育。虽说现在世间有各种宗教,大多都提倡博爱、平等、真诚等理念,可是单靠这些,解决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要认为只学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后,还认为它和佛教一样,这完全是没有深入闻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个深、哪个浅,大家一定要搞明白。总之,修行人也好,世间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对房屋、衣服、饮食等,也不要特别耽执,唯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德行和学识。以前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当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从小以身作则,在利益众生心念的推动下,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完全超越了世间很多名人。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个发了菩提心者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发心与行为,要在人格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否则,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还敢说大话&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恐怕是有点悬。因此,在座的道友们,从现在开始,应在做人的基础上,依靠善知识的教言及传承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默默发愿:&哪怕能对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我也要尽心尽力去做。&有了这样的发心,做任何事必定会顺利。因为一切失败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这种心态,以利他心做什么都会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绝不会有任何过错。闻过怒 闻誉乐损友来 益友却倘若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就生气,听到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不会虚心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只会让损友日益亲近你,良师益友渐渐远离你。&闻过怒,闻誉乐&:佛经论典中常说,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当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般人都会&闻过怒、闻誉乐&,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当我们受到赞扬时,应当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种功德?&而被指出过失时,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过错。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如《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故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损友来,益友却&:世间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损友两种。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所以,择友要从这些方面观察。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如果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不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则,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会逐渐远离你。这里有一则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现在,天天做军事演习,武器时刻瞄准某个国家,害怕敌人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众人进谏也不接纳。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貌极丑却极有才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