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问在一定条件下,Z氧气是单质吗与W的常见单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试卷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试卷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1:01: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试卷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
关注微信公众号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115所
24小时更新:3453
总量:5744623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模拟训练:第5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模拟训练:第5专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时间: 15:16:51
下载量:5040次
大小:121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高二全国期中考试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资源简介:
约69950字。
  高二全国期中考试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一、选择题
  44.(学年广东省揭阳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下列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
  A.O2 B.CH4 C.HCl D.NaOH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分子中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C原子和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HCl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确定化学键,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2016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2.(2.5分)(2015秋•福安市月考)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C.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 短周期元素中,W只有﹣2价,则W为O元素,Z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O元素相近,二者应同周期,故W为N元素;X、Y的化合价分别为+2、+3,分别处于ⅡA族、ⅢA族,原子半径与N、O相差很大,应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Y为Al,结合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中,W只有﹣2价,则W为O元素,Z有+5、﹣3价,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O元素相近,二者应同周期,故W为N元素;X、Y的化合价分别为+2、+3,分别处于ⅡA族、ⅢA族,原子半径与N、O相差很大,应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Y为Al.
  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Mg>Al,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氧气与氨气反应可以生成氮气与水,故B正确;
  C.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不能直接得到二氧化氮,故C错误;
  D.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故D错误;
  故选:B.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0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A.X.Y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C.Y的氢氧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半径/pm
主要化合价
+5、+3、-3
A、X、Y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C、Y的氢氧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Y与Z、W的原子半径相差比较大,应处于不同的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Z、W处于第二周期,W化合价为-2价,故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则Z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处于Ⅱ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ⅢA族,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
解:X、Y与Z、W的原子半径相差比较大,应处于不同的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Z、W处于第二周期,W化合价为-2价,故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则Z为氮元素;X化合价为+2价,处于Ⅱ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ⅢA族,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Mg>Al,故A错误;B.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可以化合生成NO,故B正确;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能溶于弱碱氨水,故C错误;D.氧气的氧化性强于氮气,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与水,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难度中等,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与半径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由此推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
A、Br2>Fe3+>I2B、Fe3+>Br2>I2C、I2>Br2>Fe3+D、Br2>I2>Fe3+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正丁烷B、异丁烷C、2-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丙烷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糖类,且都是多糖B、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通式都是(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D、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3.2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32g/molB、64C、64g/molD、4g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D、F、G、I、J是气体,F、G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碱性气体.A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E是一种黑色氧化物,H是紫红色金属单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省略)请按要求填空:(1)A物质的化学式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3)反应①中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F,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4)检验溶液A中阳离子的方法是;(5)反应②中氧化剂是.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B、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a2++2ClO-+CO2+H2O═CaCO3↓+2HClOD、向NH4Al(SO4)2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至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科目:高中化学
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砷原子为白色球).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砷和镓都属于p区元素&&&B.第一电离能:Ga>AsC.电负性:As>Ga&&&&& &D.半导体GaP、SiC与砷化镓互为等电子体(2)下列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CH3)3Ga分子中Ga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的是.(填序号)A.CH4 B.CH2=CH2 C.CH≡CH&&&&&&D.HCHO&&&&&&E.(3)Ga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4)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反应得到,该反应在700℃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预测砷化镓可能的晶体类型为,简述理由.
科目:高中化学
碳酸钠、明矾都是重要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用途.结合化学用语和适当的语言叙述回答下列各题.(1)用碳酸钠溶液清洗油污,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力:.(2)明矾[KAl(SO4)2?12H2O]可以用来做净水剂的原因是:,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7(填“>”、“<”或“=”),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与水发生剧烈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写出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必修2第一单元练习题集_甜梦文库
必修2第一单元练习题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组微粒的半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①F<F-<Cl②O2-<Mg2+<Al3+ ③Na+<Na<Rb ④P<S<Cl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俄罗斯科学家在杜布纳的联合核研究所会同美国科学家一起合成了门捷列夫周期表 中的第 114 号元素,该元素的质量数为 289。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①第七周期;②第八周期;③主族元素;④副族元素;⑤ⅦA 族;⑥ⅣA 族;⑦ⅣB 族; ⑧ⅤA 族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⑤ D.①④⑦ 3.1898 年,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国际纯 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建议用 1~18 列代替原周期表中主族、副族序号,请问原第 IVA 族应该在第几列? A.第 4 列 B.第 14 列 C.第 5 列 D.第 15 列 + 4.X、Y、Z 三种主族元素,X 和 Y 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原子核内质子数 ― ― 比 Y 原子核内质子数少 9 个,Y 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 YZ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YZ3 中的电子数为 41 B.化合物 XYZ 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C.X、Y、Z 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D.Y 属于第ⅤA 族元素 5.短周期元素 X、Y、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X 最外层电子数为 2,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Z 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X 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 2mol D.Y 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 Z 的氢化物稳定性 6.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稳定性:HF>HCl>HBr>HI B、沸点:HI>HBr>HCl>HF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2+ 27.A.B 均为原子序数 1―20 的元素,已知 A 的原子序数为 n,A 离子比 B 离子少 8 个 电子,则 B 的原子序数是( ) A.n+4 B.n+6 C.n+8 D.n+10 8.下列元素属于第 VIIA 族的是 A.钾 B.铁 C.磷 D.氟 9.某元素 A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2A,则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AO3 B.HAO3 C.H2AO4 D.H3AO4 10 . 下 列 各 组 微 粒 具 有 相 同 质 子 数 和 电 子 数 的 是 ( ) + A.H3O 、NH4+、Na+、HF B.OH-、F-、O2-、Ne C.CH4、NH3、H2O、HF D.O2-、F-、Mg2+、Al3+试卷第 1 页,总 36 页 11.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SO3 互为同分异构体 B.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组成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 + + + - 13.已知 A、B、C、D 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 18,它们的离子 aA(n 1) 、bBn 、cC(n 1) 、dDn - 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a>b>c>d + + + + - - B.离子半径:A(n 1) >Bn >C(n 1) >Dn + + + + - - C.离子还原性:A(n 1) >Bn ,离子氧化性:C(n 1) >Dn D.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 14.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 16 18 215. 8O、 8O、O 、O2、O3 是: ( ) A.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B.五种氧元素 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氧的五种同位素 16.氡是放射性稀有气体元素,氡气吸入体内有害健康,氡的核电荷数是 86,相对原 子质量是 222。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放射性矿物分解放出的“锕射气”,是由质子数 86, 质量数 219 的原子组成,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 A.氡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约是 19.82g?L B.氡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因此对人体有害 C.氡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8 个电子 D.“锕射气”是氡的同位素 17.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第 n 周期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种数均为(8-n) B.SiCl4、PCl3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C.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酸 D.ⅠA 族和ⅥA 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 1∶1、电子总数 38 的化合物,是有共价键的 离子化合物 18.下列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2 He 和 2 He3 4B.SO2 和 SO3C.CH4 和 C4H10 D.CO(NH2)2 和 NH4CNO 1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X 160 +2 Y 143 +3 Z 70 +5、+3、-3 W 66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 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 单质与 W 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ZW2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Z>W>X>Y 1 2 20.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 4d 5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 3 个电子 B.该元素位于第 5 周期ⅡA 族试卷第 2 页,总 36 页 C.该元素原子核外第 N 层上共有 9 个不同状态的电子 D.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有 5 个空轨道 21.X、Y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b- A.由 mX 与 nY ,得 m+a=n-b 2- - B.X 的还原性一定大于 Y C.X、Y 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 X 的原子半径大于 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X 一定大于 HnY 22.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某原子 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 M 层上电子数为 L 层上电子数的 4 倍 C.某离子 M 层上和 L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K 层的 4 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3.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 116 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位于第 7 周期 ②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有 6 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氧族元素 ⑥属于锕系元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24.元素 X 的原子,其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同;元素 Y 的原子,其 M 层上有 7 个电子。 X 和 Y 所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0 B.95 C.88 D.80 25. O 和 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 18 A. O2 与 O2 互为同位素 16 18 B. O 与 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16 18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O 与 O 间的相互转化 16 18 D.标准状况下,1.12L O2 和 1.12L O2 均含有 0.1NA 个氧原子 26.已知 1-18 号元素的简单离子 aA2+、b B+、cC-、dD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a-2= d B.原子半径: B&A&C&D C.离子半径: dD3- & cC-& bB+ & aA2+ D.单质的还原性: B&A&C&D - + 27. 短周期的两种元素 A 和 B,它们的离子 A 和 B2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 A.原子序数 A>B B.电子总数 A>B C.离子半径 A >B2 D.原子半径 A>B 28.下列表示式错误的是( ) 。 A.Na 的轨道表示式+ 16 18B.Na 的结构示意图: 2 2 6 1 C.Na 的电子排布式:1s 2s 2p 3s 1 D.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 29.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3,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 X A.Y 的氢化物比 R 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Z&Y&X试卷第 3 页,总 36 页+YZ C.Y、R 形成化合物的化合物 YR2 能使 KMn O4 溶液褪色 D.X、Z 可形成化合物 XZ3,且该化合物属离子化合物 30.已知 1~18 号元素中,元素 X、Y 最外层分别有 n 个和(m-5)个电子,次外层分 别有(n+2)和 m 个电子,据此可推断元素 x 和 y 能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X3Y2 B.X2Y3 C.X2Y D.XY2 31.已知 16S 和 34Se 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Se&H2S&H2O B.原子半径:Se&S&Cl 22C.酸性:H2SeO4&H2SO4&HClO4 D.还原性:S & Se &Br 32.根据钫(F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 Fr2O B.在已知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33.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某原子 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离子 L 层和 M 层上的电子数均为 K 层的 4 倍 C.某离子 M 层上的电子数为 L 层上的 4 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34.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 Y、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Y 的单质,而 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 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X<Y<Z B. W、X、Y、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20 C.W 与 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有 W 与 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W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35.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B.电负性是以氟为 4.0、锂为 1.0 作为标准的相对值 C.元素电负性越小,元素金属性越强 D.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非金属性越强35 37 36.已知氢有 3 种核素: 1 H ( H )、 1 H ( D)、 1 H (T ) ,氯有 2 种核素: 17 CI、 17 CI ,则123HCl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可能有几种 A.1 种 B.5 种 C.6 种 D.1000 种 3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CH3COOH 的球棍模型+n288B.第三周期简单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表示为 C.HIO 结构式为 H-I-O 37 D. Cl 中的 37 代表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8.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2 2 A.1s 与 2s 的元素 B.M 层上有 2 个电子与 N 层上有 2 个电子的元素 C.2P 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 3P 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L 层上有一个空轨道和 M 层的 P 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39.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错误的是试卷第 4 页,总 36 页 A.Be、Mg、Ca B.Be、B、C、N C.He、Ne、Ar D.Li、Na、K m+ n+ nm40.X、Y、Z 和 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 aX 、bY 、cZ 、dR 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 同,且 m&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c=mCn B.bCd=m-n C.a&b&c&d D.a&b&d&c 41.在 X―O―H 型化合物里,X 是除 H 以外的一种元素,则此化合物( ) A.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X 的化合价一定是+1 价 C.一定是一种强碱 D.一定是一种酸 4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 A.NaF B.KBr C.CaI2 D.MgI2 43.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137 133 A.第 I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 Cs 比 Cs 多 4 个质子 B.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共十六个族 C.第 Ⅶ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4.X 元素的阳离子与 Y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 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45.短周期元素 Q、R、T、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 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Q 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B.T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 III 族 C.Q 和 R 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比后者稳定 D.原子及简单离子半径均是 T>W 46.下列对铯及其化合物的预测正确的是( ) A.铯的熔点很高 B.在自然界中,铯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氯化铯易溶于水 D.铯只有一种氧化物 Cs2O 47.下列说法不符合 ⅦA 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最高价都为+7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8.第三周期元素 R,它的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 差,并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则关于 R 的正确说法 ( ) ①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 R 的氧化物都是酸酐; ②R 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受热分解。 ③R 元素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④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⑤R 的氢化物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4 价 R 的氧化物 ⑥R 的单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⑦R 的含氧酸根都不能稳定存在于 c(H ? )/c(OH ? ) ? 1012 的溶液中;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②⑤⑦ D.③⑤⑥⑦ 49.a-5X、b-3Y、aZ、bW、a+4T 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2 倍。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试卷第 5 页,总 36 页 A.Z、T 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X、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 1∶1 和 1∶2 C.X、W、T 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W 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 T 的氢化物 D.Y、T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 X 和 Z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 50.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熟悉的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①Be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③At 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④Li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 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SrSO4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⑥H2Se 是无色、有毒、比 H2S 稳定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试卷第 6 页,总 36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51. (2 分)在 Li、 N、Na、Mg、 Li、 C 中和互为同位素。52.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请回答下列问 题:A B C D E(1)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E 两种元素中非金属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 (3)B、C 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 (4)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 B 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8 分)在短周期元素中: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 属是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在 11~18 号的元素中,③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④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中既 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该氧化物是________. 5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 0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周期 二 三 四 ③ ⑨ ④ ⑤ ⑥ ① ② ⑦ ⑩ ⑧?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 (3)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 的是 ,两性的氧化物是 ,该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4) 写出⑤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5. 有以下物质: ①HF ②Cl2 ③H2O ④N2 ⑤C2H4 ⑥C2H6 ⑦H2 ⑧H2O2 ⑨ H-C≡N (1)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只含有非极性键的 是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2)只含有σ 键的是 ;即含有σ 键又含有π 键的试卷第 7 页,总 36 页 是 ;含有由两个原子的 s 轨道重叠形成的σ 键的是 ; 5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五种短 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 0.089 nm)。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A 0.16 +2 B 0.143 +3 C 0.102 +6,-2 D 0.099 -1 E 0.074 -2(1)用元素代号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对应位置(以下为周期表的一部分)。(2)B 元素处于周期表中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 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C、E 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7. (16 分)X、Y、Z、W 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 素 X Y Z W 相关信息 X 的基态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2 倍 Y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p Z 存在质量数为 23,中子数为 12 的核素 W 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n n+2?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X 的电负性比 Y 的 (填“大”或“小” ) ;X 和 Y 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 是 (写化学式) ?写出 Z2Y2 与 XY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在 X 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 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 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 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58.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1) 短周期某主族元素 M 的电离能情况如图 A 所示。 则 M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 2 )图 B 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 c 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 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 了两条折线――折线 a 和折线 b,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a”或“b”)。试卷第 8 页,总 36 页 59. (8 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 。 (2)C、N、O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肼(N2H4)分子可视为 NH3 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 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N2H4 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 N2O4(l)+2N2H4(l)===3N2(g)+4H2O(g)△H=-1 038.7 kJ? mol 1 若该反应中有 4 mol N-H 键断裂,则形成的 π 键有 mol。 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 N2H6SO4,N2H6SO4 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 N2H6SO4 的晶体 内不存在 (填标号)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60. (14 分)A、B、D、E、F 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 A 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 同,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 2 倍。B 在 D 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 + 2- 物 BD2。E 与 D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 在 F 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 ( 1 ) A 在 周 期 表 位 置 ________ 写 出 一 种 工 业 制 备 单 质 F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 (2)B、D、E 组成的一种盐中,E 的质量分数为 43%,其俗名为_______其水溶液与 F 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组成和结构信息 含有 A 的二元离子化合物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 1∶1 化学组成为 BDF2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c 的电子式为________, d 是________晶体 (4)由 A 和 B 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是 沼气的主要成分,其与氧气在酸性电解质溶液 中组成燃料电池消耗标况下 11.2L 氧气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61.已知 X、Y 和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42。X 元素原子的 4p 轨道上有 3 个未 成对电子, 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2p 轨道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 X 跟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3, Z 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 (2)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3)X 与 Z 可形成化合物 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4)已知化合物 X2Y3 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 XZ3,产物还有 ZnSO4 和 H2O,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 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 说明理由____。 62.元素 A―D 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单质是热和电的良导体,熔点 97.81℃,沸点 882.9°C,在氧气 中燃烧得到淡黄色固体。 原子核外有 7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俸,原子的 L 层有一个未成对的 p 电子。 +2 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试卷第 9 页,总 36 页 (1)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轨道表示式是 , D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式 是 。C 和 D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A、B、C、D 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 & &(用元素符号表示) (3)D 单质在 B 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A 和 D 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 个实验事实 。 63.A、B、C、D、E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均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 A 是非 n+ (n+1)+ 金属元素, 其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 和C 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n- (n-1)- 构,且 C 是两性元素。D 、E 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 写 出 E 单 质 与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 较 A 、 B 、 C 、 D 、 E 的 半 径 大 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11 分)元素 A、B、C、D 均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性质 结构 信息 A 单质制成的高 压灯, 发出的黄 光透雾力强、 射 程远。 B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 态空气获得其单质。 原子的最外层未达 到稳定结构。 C 单质常温、 常压 下是气体, 原子 的 M 层有一个 未成对的 p 电 子。 D +3 价阳离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 与氖原子相同。(1)上表中与 A 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D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 布式为 ; (2)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 ;C 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 (3)对元素 B 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B 元素的最高正价可能为+6 b.常温、常压下 B 单质难溶于水 c.B 单质分子中含有 18 个电子 d.在一定条件下 B 单质能与镁条反应 65. (12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4)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 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 (均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66.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 A 原子中无中子,A 与 D 同主族。B 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与 E 同主族,D 与 E 同周 期,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两个内层电子数之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D 元素的名称: ;比较原子半径 B C(填“&”或“&”) ; (2)由 A、C、D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试卷第 10 页,总 36 页 (3)化合物 A2C 的电子式为 ; (4) 物质 M 由 B 元素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 则 M 属于 晶 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 (5)由 A、C 形成的化合物和 C、E 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只生成强酸,其化学方程式 为 。 67.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T X Y Z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能形成双原子分子,原子间存在 3 对共用电子对 M 层有 3 个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 2 倍,其最高氧化物 是一种固体,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最高正价为+7 价(1)写出元素 Z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 Y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化学键 Y―O 的物质的量与 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填数字) 。 (2)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烧碱反应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 ▲ 。 .. (3)Z 的非金属性比 T 元素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4)XT 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可由 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T 的单质及焦炭反应生成, 逸出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 68. 【物质结构与性质】 M 是原子序数&30 的一种金属,常用于航空、宇航、电器及仪表等工业部门,M 原子的 最外层有空轨道,且有两个能级处于电子半充满状态。(1)M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属于 区元素。 (2)M 的堆积方式属于钾型,其晶胞示意图为______(填序号) 。 (3)MCl3?6H2O 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异构体 A、[M(H2O)6]Cl3 B、[M(H2O)5Cl]Cl2?H2O 和 C、[M(H2O)4Cl2]Cl?2H2O。为测定蒸发 MCl3 溶液析出的暗绿色晶体是哪种异构体,取 0.010 mol MCl3?6H2O 配成溶液,滴加足量 AgNO3 溶液,得到沉淀 2.870 g。该异构体为 (填 A 或 B 或 C) 。 (4)MO2Cl2 常温下为暗红色液体,熔点-96.5℃,沸点 117℃,能与丙酮(CH3COCH3) 、 CCl4、CS2 等互溶。 ①固态 MO2Cl2 属于________晶体; ② CS2 中碳原子和丙酮 (CH3COCH3) 羰基中的碳原子分别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____ 杂化和 ________杂化。 2(5)+3 价 M 的配合物 K[M(C2O4)2(H2O)2]中,配体是______,与 C2O4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 子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 69.A、B、C、D、E、F 六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 为原子半径最小 的元素,A 和 B 可形成 4 原子 10 电子的分子 X;C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 3 倍; D 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E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 元素的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6。试卷第 11 页,总 36 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E、F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A 和 C 按原子个数比 1:l 形成 4 原子分子 Y.Y 的结构式是________。 (3)分子 X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D 可以在液态 X 中发生类似于与 A2C 的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证明,熔融的 EF3 不导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 的单质可溶于 A、C、D 形成的化合物 Z 的水溶液中。拉曼光谱证实此反应生成的 阴 离 子 主 要 以 E (CA)4 ? 的 形 式 存 在 , 写 出 E 溶 于 Z 溶 液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品 Z 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 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开始后, 阴极附近溶液 pH_________________ (“增大”、 “减小”或”不变”) 。 ③除去杂质后的 Z 溶液从液体出口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A”或“B”)导出。 70.(14 分)含 A 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 A 元素的一种化合物 C 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 与烧碱反应生成含 A 元素的化合物 D。 (1)在元素周期表中,A 位于第____族,与 A 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 A 小的元素 B 的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为 ____________ , A 与 B 在 原 子 的 电 子 层 结 构 上 的 相 同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易 与 C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酸 是 __________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 C 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D, 同时还生成 B 的最高价氧化物 E; 将少量的 E 通入 D 的水溶液中,生成含 A 的化合物 F。 ①分别写出生成 D 和 F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不可选用的是( )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铁坩埚 (4) 100 g C 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100 g 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7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 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 实验现象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试卷第 12 页,总 36 页 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②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 制的氯水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④镁带与 2mol/L 的盐酸反应 ⑤铝条与 2mol/L 的盐酸反应小,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燃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 E.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 1 ) 实 验 的: 。 (2)实验用品:仪器、材料: 略 药品: 略 (3)实验内容:用序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A B C D E 不填 不填 不填 有关离子方程式目(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12 分)本题包括 A、B 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 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 A 题评分。 A. 尿素 (H 2 NCONH 2 ) 可用于制有机铁肥, 主要代表有 [Fe(H 2 NCONH 2 ) 6 ](NO 3 ) 3 [ 三 硝酸六尿素合铁 ( Ⅲ)] 。 ?基态 Fe 3+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C、N、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 。 ?尿素分子中 C 、 N 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 ?[Fe(H 2 NCONH 2 ) 6 ](NO 3 ) 3 中“H 2 NCONH 2 ”与 Fe( Ⅲ) 之间的作用力是 。与 NO 3 ―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 ?CO2 和 NH3 是工业上制备尿素的重要原料, 固态 CO2 (干冰) 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1 个 CO2 分子周围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 CO2 分子有 个。 ②铜金合金的晶胞结构与干冰相似,若顶点为 Au、面心为 Cu,则铜金合金晶体中 Au 与 Cu 原子数之比为是 。B.脱氢醋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低毒、高效广谱抗菌剂,可由乙酰乙酸乙酯经脱醇缩合 而成,反应原理为:O O H3C C CH2 O C O C2H5 … … … … H3C HC C O C CH C O O C CH3试卷第 13 页,总 36 页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反应器中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少量催化剂和数粒沸石,在瓶口安装分馏装置。 ②低温加热(不超过 85℃)60~70min;然后大火加热蒸出乙醇。 ③将反应液趁热倒入烧杯中,冷却到室温,有柠檬黄色晶体析出。 ④将柠檬黄色晶体转移至圆底烧瓶 B 中,加水 15mL,滴入 1 滴硫酸,进行水蒸气蒸馏 (如图所示) 。从水蒸气蒸馏液中经抽滤可分离出脱氢醋酸,再烘干即得成品。旋A塞 水B步骤①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 步骤②中,在 60~70min 内低温加热的目的是 ,然后大火加热蒸出乙醇的目的 是 。 步骤④中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烧瓶 A 的作用是 ,玻璃管的作用是 。 用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可以检验所得产物是否纯净,测得相对分子质量通常采用 的仪器是 。 73. (18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A 二 B C D E F 三 G H I J 回答下列问题: ? 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的符号:F__________、J__________。 ? G 元素与 E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 __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 表格中十种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 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 。 ? 只含有 A、C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____________,这些化合物中: ①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 ② 分 子 中 含 有 双 键 , 但 原 子 数 最 少 的 是 _____________ , 其 电 子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它 与 HCl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 H 单质与 C 的一种单质(导体)按如右图装置连接, 该装置名称为_____________。 其中 C 极为______________,试卷第 14 页,总 36 页 在该处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右图上标出电子流动方向。 74. (8 分)现有 A、B、C、D 四种元素,A 元素形成的―2 价阴离子比氦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多 8 个,B 元素与 A 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 A 的单质;C 为原子核内有 12 个中子的金属元素,当 2.4 克 C 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 准状况下放出气体 2.24L,C 形成正二价阳离子;D 元素原子的 M 层上有 7 个电子。 (1)写出 B、C 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B ,C ; (2)画出 A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指出 D 在周期表的位置: (3)写出 B 的呈淡黄色的化合物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比较 D 的气态氢化物与 H2S 和 HF 的稳定性: (5)用电子式表示 C 与 D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7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2-, ; ; (用化学式表示)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__,⑧__________ (3)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列表述 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第三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填序号) ,跟它同周 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填序号) ,它们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 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下: (5)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该元素可以与⑧形成一 种 AB4 型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填分子式)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76.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 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 再向反应 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2.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 水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 2 mol?L-1 盐酸反应 5.铝条与 2 mol?L-1 盐酸反应 6.向 Al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A.浮于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 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 B.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 红色 C.反应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燃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试卷第 15 页,总 36 页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讨论:①请从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请你补充一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 ,证明此周期中另两种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77.(9 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 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的递变规 律。 实验方法(Ⅰ) 1、钠与冷水反应 2、向 NaOH 溶液中滴加酚酞 3、向新制 H2S 饱和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5、NaI 溶液中加入溴水和 CCl4 6 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 加酚酞。镁与 2mol/L 盐酸反应。 7、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8、NaBr 溶液中加入氯水和 CC l4 9、铝片与 2mnol/L 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Ⅱ) a、溶液变红色 b、产生白烟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溶液变成[ 浅红色。与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可以燃烧 d、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 e、下层溶液变橙色 f、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 g、下层溶液变紫色 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i、生成淡黄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 写符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 。 1、 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 的递变规律 Ⅰ Ⅱ (2)实验结论(表示元素具体的强弱顺序) :金属性:______ ______________ 非金属 性: (3)上表(Ⅰ)中实验方法 9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表(Ⅱ)中实验现象 e 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78. (8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 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 1 装置来一次性完成 N、C、Si 三 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 2 装置来验证卤族元 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 三处分别是沾有 NaBr 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 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2、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 的递变规律试卷第 16 页,总 36 页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 B 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8 分)为测定 Cl2、Br2 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 溶液、NaBr 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实验步骤如下: 由上回答下列问题: (1)2ml 试剂是 ,加入少量 试剂,再加入 试剂 (2)现象是 。 (3)此实验可以证明 Cl2 的氧化性 (填强于、弱于)Br2 的氧化性,此反应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8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探究 Cl2、Br2、I2 的氧化性强弱。 查阅资料:① 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② 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 生华;③ 淀粉溶液遇到碘单质变蓝色; ④ 溴、碘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从稀到浓)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水 溴 碘 黄→棕 深黄→褐 四氯化碳 橙→橙红 紫→深紫实验方案:该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完好)试卷第 17 页,总 36 页 实验过程: Ⅰ先打开弹簧夹,再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 Ⅱ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黄时,加紧弹簧夹 Ⅲ当 B 中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 a Ⅳ …… 回答以下问题: ?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 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 ,写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由实验得到的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你认为实验中为什么要加过程Ⅲ 这一步操作,请简述个人观点 81. (12 分)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索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请你选用下列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只要求填写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① [来源:学科网 ZXXK] 填试剂序号 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另一 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 白色沉淀消失 ② 填试剂序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论金属性:Mg>Al非金属性:试剂:① 镁条、② 铝条、③ 氯 水、④ AlCl3 溶液、⑤ MgCl2 溶液、⑥ NaBr 溶液、⑦ 氢硫酸、 ⑧ 水、⑨ NaOH 溶液 82.)X、Y 和 W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和 Y 同主族,Y 和 W 的气态氢化 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一般情况下 X 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1)写出实验室制取 W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 YX2 和 W2 的性 质。试卷第 18 页,总 36 页 ①分别通入 YX2 和 W2 ,在装置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 填“相同”或“不相 同”) ;若装置 D 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 W2 时 D 中观察到的现象 为 ;若装置 D 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 YX2 时,打开 K 通入适量 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 ②若装置 B 中装有 5.0mL 1.0×10 mol/L 的碘水,当通入足量 W2 完全反应后,转移了 - 5.0×10 5mol 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将足量的 YX2 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 入过量(填字母) ,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4)若由元素 Y 和 X 组成-2 价酸根 Z,Z 中 Y 和 X 的质量比为 Y∶X=4∶3,当 W2 与含 Z 的溶液完全反应后,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写出 W2 与 Z 的溶液完全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8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 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 1 装置来一次性完成 N、C、Si 三种非金属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 2 装置来验证 卤族元素性质 的递变规律。图 2 中 A、B、C 三处分别是沾有 NaBr 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 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 甲 同 学 设 计 的 实 验 中 所 涉 及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分 别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乙 同 学 的 实 验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 B 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某同学想探究硫和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比较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试卷第 19 页,总 36 页 a b c(1)仪器 a 的名称是 ,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 (填序号) 。 A.稀硫酸 B. 亚硫酸 C. 氢硫酸 D. 盐酸 (2)仪器 b 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 (填序号) 。 A.碳酸钙 B. 硫酸钠 C. 氯化钠 D. 碳酸钠 (3)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看到仪器 C 中的现象是 ,即可证明 比 酸性强(填化学式) ,得电子的能力 比 强。 85.(8 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 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②NaBr 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 碳层颜色 ③KI 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 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 到弱的顺序: 氯、溴、碘 实验结论实验药品:KBr 溶液、KI 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CCl4 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 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86.X、Y 和 W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和 Y 同主族,Y 和 W 的氢化物具有 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 X 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 W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 YX2 和 W2 的性质。①分别通入 YX2 和 W2, 在装置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 若装置 D 中装的是铁粉, 当通入足量 W2 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 若装置 D 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 YX2 时,打开 K 通入适量 X2,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 -3 ②若装置 B 中装有 5.0mL 1.0×10 mol/L 的碘水,当通入足量 W2 完全反应后,转移了试卷第 20 页,总 36 页 5.0×10 mol 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同学将足量的 YX2 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 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F.硝酸银 87. (共 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 a、b、c、d 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mL 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 、镁(Mg) 、铝(Al) 、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同 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_______(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D、钾; ③写出 a 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 .. ④实验中发现 b、c 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 择下列合适的方法 。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 强。他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 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 A 是强酸,其浓 溶液在常温 下可与铜反应;B 是块状固 . .. 体;烧杯中盛放 C 的水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 中可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生成。-5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 ; C、 。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碳、氮、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88.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 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 放入试管中, 加入少量水后,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 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出“嘶嘶”声, 随之消失, 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 Na2S 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⑥向 A1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D.反应开始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锭。试卷第 21 页,总 36 页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 A~F) 实验② 实验③ (2)实验结论: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题型注释) 89.2.8g 某单质 A 能从盐酸中置换出 0.1g H2,同时生成 ACl2;另一元素 B,它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BO3。在 B 的氢化物中,B 的质量分数为 94.1%。 计算 A、B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90.(9 分)用下列数据求氧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Mg(s) Mg(g) Mg(g) Mg2+(g) O(g) Δ H1=141 kJ?mol-1 Δ H2=2 201 kJ?mol-1 Δ H3=247 kJ?mol-1 MgO(s) MgO(s) Δ H4=-3 916 kJ?mol-1 Δ H5=-602 kJ?mol-1①②③④⑤⑥, ; 。1 2 O 2Mg2+(g)+O2-(g) Mg(s)+1 O2(g) 291.(8 分)已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5,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氯元素有 两种天然同位素,35Cl 与 37Cl,求 29.25 g 氯化钠晶体中含 37Cl 多少克? 92.完全电解 19g 含有重水(D2O)的普通水时,共产生气体 33.6L(标准状况).求 (1) 所得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 产生的气体中 O2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3) 如果得到的氢气只有 H2 和 D2 两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93. (6 分)0.15 mol 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作用后, 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5.04 L H2 和 25.65 g 该金属的硫酸盐,若该金属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一个,试通过计算 推导该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4. (7 分) (1)A、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 x,A 和 B 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分别为 m、n。如果 A 和 B 同在ⅠA 族,当 B 在 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当 B 在 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如果 A 和 B 同在ⅦA 族,当 B 在 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 B 在 A 的下一周 期时,B 的原 子序数 为_____________。 (2) A、B 两元素同周期,A 位于ⅡA 族,B 位于ⅢA 族,A 的原子序数为 x,B 的原子序 数为 y,则 y-x=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_。95.将 0.2 mol 金属 R 的一种含氧酸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 R 的氧化物 RO 和 CO、O2 的混合气体。已知: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18,其试卷第 22 页,总 36 页 体积为 8.96 L(标准状况);金属 R 的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 4 个。测得 RO 的质量比 原含氧酸盐质量减轻一半。通过计算,求出该盐的化学式。-1 96.某原子 A Z X 的氯化物 XCl2 1.11g 配成溶液后,需用 1mol?L 的硝酸银溶液 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试计算: (1)X 的质量数。 (2)若 X 的核内中子数为 20,求 22.2gXCl2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97. (7 分)已知 A、B、C、D、E 是短周期中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A 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C、D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E 元素与 D 元素同主族;E 的单质为黄色晶 体,易溶入 CS2 (1)请写出元素符号:B ;C ; (2)画出 E 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 (3)A 单质和 C 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 9gB 单质在足量的 D 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 1L 1mol/L 的 NaOH 溶液中,完 全吸收后,溶液中(除 Na+外)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 98. (10 分)现有 A、B、C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与 C 的质子数之和 为 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 5;0.9g 单质 B 与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 1.12L(标准状 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B、C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的顺序是(写 化 . . 学式 ) .. 。 (3)A、B 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 。 (4)将 B 单质与石墨按如右图装置连接,石墨电极的名称为 ;该电极反应 式为: 。(5)C 的一种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防止大气污染,某化工厂用 NaOH 溶液、 石灰和 O2 处理含 C 的上述氧化物的尾气,使其转化为石膏(CaSO4? 2H2O) 。假设在转化 3 过程中 C 元素不损失,每天处理 1120 m (标准状况下)含 2%(体积分数)上述氧化物 的尾气,理论上可以得到多少千克石膏(请写出 简要的 计算过程 ) 。 ... ... .... 99.9.6g 元素 A 与 4.2g 元素 B 含有相同的原子数,A 和 B 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 等,已知 A 元素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的含量是 40%,在其氢化物中含量为 94.1%。推 算出 A、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100 . X 元素的一种核素,其氯化物为 XCl2 ,取 1.11g 该氯化物配成溶液后,需用 1mol/LAgNO3 溶液 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 X 核素中有 20 个中子。 (1) 试写出 XCl2 与 AgNO3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直接用 XCl2 代入方程式书写, 注意 X 的化 合价) 。 (2)X 的质量数为多少?(3)指出 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6 18 18 16 101.由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O 和 O 所形成的两种气体单质 Om 和 On,在同温同压同 18 16 体积时,中子数之比 为 5:6。求: ?m:n 值为多少? ? Om 对 On 的质量比是多少? 102.9.6 克 A 原子与 4.2 克 B 原子含有相同的原子数,A、B 原子核中各自的质子数和试卷第 23 页,总 36 页 中子数相等,已知 A 元素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40%,在其氢化物中的质量 分数为 94.1%,试通过计算确定: (1)A、B 的元素符号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A、B 的相对原子质量。 103.(5 分) A、B、C 为 1~20 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B 和 C 的单质都能与水剧 烈反应,B 为电负性数值最大的元素。B 单质与水反应产生 A 单质,0.25molC 单质跟水 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5.6LH2,此时 C 转化成具有氩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问: (1)A、B、C 各是什么元素? (2)写出 B、C 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104.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一个 B 原子核的原子受到 α 粒子的轰击得 到一个 A 原子的原子核和一个 C 原子的原子核,又知 C、D 元素同主族,且能发生下面 两个反应,如下图: A、B 化合物 +B、C 化合物 ????? B 单质 +A、C 化合物物质的量 2:1A、D 化合物 +D、C 化合物 ????? D 单质 +A、C 化合物物质的量 2:1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 B、C 原子半径大小;画出 D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分别写出上述两个反应方程式。A 105. 某元素的核素为 Z X, 其氯化物 XCl2 1.11 g 配成溶液后, 需用 20 mL 1 mol? L 1 的 AgNO3-溶液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 X 核素中有 20 个中子。 (1)计算 X 的质量数为多少? (2)指出 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评卷人 得分 五、简答题(题型注释) 106.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1)第 4 周期ⅥB 族; (2)第 5 周期ⅠB 族; (3)第 5 周期ⅣA 族; (4)第 6 周期ⅡA 族; (5)第 4 周期ⅦA 族。 107.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 与 W 可形成四面体形的共 价化合物,该化合物常用作灭火剂。Y 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 和的 2 倍,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W 的最外层电子数。 (1)用化学符号表示 X 的一种核素 。 (2)写出 Y 的单质与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Z 的单质在 W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 构的分子为 。 (4)用电子式表示 Y 与 W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 (5)XW4 的电子式为 。 (6)W 的氢化物 R 是实验室一种常用试剂的主要成分,该试剂可用于实验室多种气体 的制备,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①R 作氧化剂: 。 ②R 作还原剂: 。试卷第 24 页,总 36 页 108.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F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 层数之和为 13。B 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D、 E 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 F 为同周期半径最小的元素。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D 与 E 以 1∶1 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 。F 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B、D 形成的化合物 BD2 中存在的化学键为 键(填“离子”或 “共价” ,下同) 。A、C、F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A4F 为 _____ 化合物。 (3)化合物甲、乙由 A、B、D、E 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则甲、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A、C、D、E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 表示) 。 (5)元素 B 和 F 的非金属性强弱,B 的非金属性 ____ 于 F(填“强”或“弱” ) , 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 。 109. (18 分)(1)I.短周期某主族元素 M 的电离能情况如右图(A)所示。则 M 元素位于 周期表的第 族。电离能 (kJ/mol)
7733 沸点 (C) 100 80 50 20 0 -90 -120 -150 I1 I2 I3 I4 I5 1 2 3 4 5ab c6 周期序数图A图BII.图 B 折线 c 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 a 和 b, 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______(填 “a”或“b”) III.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硝基苯 酚OH NO2OH NO2OH烃CH4CH3CH3CH3(CH2)2CH3NO2沸 点 /℃-164-88.6-0.5熔点/℃4596114根据物质结构理论,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相关结论是(至少写 2 条): , 。 (2)COCl2 俗称光气,分子中 C 原子采取 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含有 ________(填字母): a.2 个 σ 键;b.2 个 π 键;c.1 个 σ 键.1 个 π 键。 (3)金属是钛(22Ti) 将是继铜.铁.铝之后人类广泛使用的第四种金属,试回答: I.Ti 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 排布式为 ; .... II.已知 Ti3 可形成配位数为 6 的配合物。现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含钛晶体,其组成均为 TiCl3? 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 体的样品配成溶液;b.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 AgNO3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 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产生的沉淀质量关系为:绿色晶体试卷第 25 页,总 36 页+ 为紫色晶体的 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16 17 18 110. (附加题 10 分)由 H、D、T 与 0、 O、 O 构成的具有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 多少种及式量范围。 111.(14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族 周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1)写出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④、 ⑤、 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 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其中 A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请回答:( 1 ) 写 出 固 体 A 与 液 体 X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2)气体 Y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可用溶液 B 吸收,当 B 与 Y 物 质的量之比为 1:1 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 D 的溶质为 (填化 学式)。 (3)写出气体 C 与气体 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2. (10 分)1965 年合成了催化剂 A,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烯烃加氢。 5-1 A 是紫红色晶体,分子量 925.23,抗磁性。它通过 RhCl3?3H2O 和过量三苯膦(PPh3) 的乙醇溶液回流制得。画出 A 的立体结构。 5-2 A 可能的催化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 16e 表示中心原子周围总共有 16 个电子) :画出 D 的结构式。 5-3 确定图中所有配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氧化态。 5-4 确定 A、C、D 和 E 的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试卷第 26 页,总 36 页 5-5 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推测 C 和 E 显顺磁性还是抗磁性,说明理由。 113. (13 分)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的用途。 (1)氯气的电子式是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工业上用 H2 和 Cl2 反应制 HCl,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用平衡 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 施可行的是______。 a.加少量 NaOH 固体 b.加 CaCO3 固体 c.加 NaCl 固体 (5)“氯胺(NH2Cl)消毒法”是在用液氯处理自来水的同时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 Cl2+NH3=NH2Cl+HCl。NH2Cl 能与水反应生成可以杀菌消毒的物质,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 价不变。 ①NH2Cl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在 Cl2+NH3=NH2Cl+HCl 中,每消耗 11.2 L Cl2(标准状况下) ,转移电子______mol。 114.(8 分)A、B、C、D、E 五种短周期元素,A 与 D 同周期,A 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 又可与 NaOH 溶液反应,B 的单质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C 元素的离子不含电子, 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4,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 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1)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E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3)A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加热条件下,D 的单质与足量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生成 D 的最{价含氧酸,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化合物甲由元素 A、B 组成,具有良好电绝缘性。化合物甲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化 合物乙。乙分 子中含有 10 个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5. (14 分)I(1)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 (b)中温度降低,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__其生成 物的总能量。 (2)下列反应:①氢氧化钠与硫酸,②一氧化碳与氧气,③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 ④金属铜与硝酸银。其中(用序号填空) :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 27 页,总 36 页 II(1)有下列几种物质 A.金刚石和石墨 B.C2H6 和 C5H12 C.C2H4 和 C2H6 D.CH3CH2CH2CH3 和 CH3CH(CH3)2 35 37 E. Cl 和 Cl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__ ;属于同系物的是 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 (2)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III:(1)C7H16 名称 (2)指出下列反应的类型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 116. (15 分)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 列问题:(1)在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属于强酸的是 (用化学式表 示,下同) ;碱性最强的是 。 (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有两种离子化合物,均由①、④、⑤、⑧四种元素组成,这两种物质可在水溶液 中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请写出涉及上述有关元素的两个置换反应(要求:同一反应中两种单质对应元素 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 ;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无机化合物 A、B、C、X 有以下转化关系:若 A、 B、 C 含同一金属元素, X 为强电解质,且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 B 的化学式 为 。 X 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 。 117. (14 分)如下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 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1 2 3 ④ ⑤ IA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② ⑥ ⅦA ③ ⑦ 0(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 1:1 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试卷第 28 页,总 36 页 将 Fe 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 B、C、G 是单质,B 为黄绿色 气体,D 溶液显碱性。2+①写出 D 溶液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检验 A 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 -1 ③常温下,若电解 1L0.1 mol?L 的 A 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 pH 为 12(忽略溶液 体积变化) ,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④写出过量的 E 与 F 溶液中溶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②、④、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W(在酸性溶液中发黄,W 还原性较强) ,在溶液 中易被⑦的单质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评卷人 得分 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118.A、B、C、D 均是短周期元素,A 和 B 同周期, B 和 C 同族,A 元素族序数是周期 数的三倍,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B 与 A 能生成化合物 BA2,C 与 A 生成化合物 CA2, A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相同,D 的单质与 A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D2A 或 D2A2。请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 A: ,B: ,C: 。 (2)D2A 的电子式 ,BA2 的结构式 。 (3)D2A2 的化学式 ,灼烧这化合物火焰呈 色。 (4)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5)比较 A、B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原因 。 119.A、B、C、D、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B、E 的位置如图所示,A、B 两种元素 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E 的核电荷数,E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1molC 的单质跟足 量盐酸反应,可置换出标准状况下 22.4L 的 H2,这时 C 转变为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 结构的离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D 最小。请回答: A E (1)用电子式表示 B 和 C 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 离子的电子式是 , A 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 E 原子的化学符号 ; (3)与 E 同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填氢化物化学式) , 原因是 ; (4) B、 E 可能形成 EB6 型化合物, 试从化合价角度说明该化合物能否燃烧 。 120.(10 分) A、B、C、D、E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 同主族,A 元 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C 元素原子的电 子层数为 n,最外层电子数为 2n+l,A、B、C、E 每种元素都能与 D 元素组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常见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元素符号 :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 (2)A 和 C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 为 ... 化合物的结构式 为 ... 。试卷第 29 页,总 36 页B,A 和 D 按原子数 1:1 形成的 (3)已知: BA3DA(g)+A2D(g)=BD2(g)+3A2(g) △H= +49.0kJ/mol BA3DA(g)+3/2D2(g)=BD2(g)+2A2(g) △H = 一 192.9kJ/mol 试写出: 气态 BA3DA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A2D 的热化学方程式(用推出的元素符号写, 下同) 。 利用该燃烧反应设计成的燃料电池正逐步得到推广, 请写出该燃料电池负极 电极反应式 .. (电解质溶液为 KOH ): . . . 。 121. (9 分)甲、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 + H2O → 丙 + 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 若甲是一种钠盐,丁为两性氢氧化物,则甲的化学式为 ,丁的酸式 电离方程式为 。 ② 若甲是由 N 和 Cl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丙具有漂白性。则甲 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是 ,丁与 H2O 有相同的电子总数,则丁的电子式为(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是 。 ②若 丙 和 丁 都 可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还 原 CuO , 此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122.已知 A、B、C、D、E、F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B<C <D<E<F。其中 A、B、C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DC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 C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 为非极性分子。B、C 的氢化物 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 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 数最多的元素,ECl3 能与 B、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2∶1, 1mol 配合物与足量的 AgNO3 溶液反应能立即生成 3molAgCl。 F 原子的一种 核素的质量数为 65,中子数为 36。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时要用元 素符号表示) (1) B 氢化物与 HCl 反应生成的含有 B 元素粒子的空间构型是 .F 元素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为 个。 (2)B3 离子分别与 AC2、由 B、C 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 B、C 组成的化合 物化学式为 ;B3 离子还可以和一价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这阴离子电 子式为 ,这种阴离子常用于检验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金属阳离子,这金属阳离 子符号为 (3)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 (4)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 形成的六配位的配合物化学式 为 。 (5)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 D 的单质反应时,B 被还原到最低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在 F 的+1 价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F 为 球(“黑”“白”)试卷第 30 页,总 36 页 123.已知:A、B、C、D、E、F、G 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 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 A 原子在基态时 p 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D、 E 原子核外的 M 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 B 相同,其余各 层均充满。B、E 两元素组成化合物 B2E 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F 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ll575;C 与 F 能形成 原子数目比为 1:3、熔点为 190℃的化合物 Q。 (1)B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 ;E 元素的最高价氧 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F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是 ,F 的高价离子与 A 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 为 . (2) 试比较 B、 D 分别与 F 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3)A、G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3。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a g/cm ,其晶胞的边长为 cm。 5 (4)在 1.0l×10 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 53.4 L/mol,实验测得 Q 的气态密度为 5.00g/L,则此时 Q 的组成为(写化学式) 。 124.X、Y、Z、W、Q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 表中 Y 与 X、Z、Q 相邻,Q 与 X 最高能层上的电子数相同,W 原子核外有七种不同能级 的电子,且最高能级上没有未成对电子,W 与 X 可形成 W2X 和 WX 两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 1) X 能与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 1 的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 为 。 2+ (2)W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Z 单质能溶于水,水液呈 色,在其中通人 Y 的某种氧化物,溶液颜色褪去,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4)Y、Z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Y Z(填“&”、“&”或“=”) 。 X 与地壳中含量第 二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 (5)已知 X 分别与元素碳、氮形成化合物有如下反应: -1 2CX(g)+X2(g)=2CX2(g) △H=―566.0kJ?mol -1 N2(g)+X2(g)=2NX(g) △H=189.5kJ?mol -1 2NX(g)+X2(g)=2NX2(g) △H=―112.97kJ?mol 写出 NX2 与 CX 反应生成大气中存在的两种气态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 。 (6)Y 与磷原子形成 P4Y3 分子,该分子中没有 π 键,且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 8 电子结 构,则一个 P4Y3 分子中含有的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个数分别为 个、 个。 125.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滴入无色酚酞变红,Y 元 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Z 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He、Ne、Ar 除外) 。 (1)写出 X 的元素符号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 (2)元素 Y 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 。 (3)Z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 子 式为 。 (4)X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试卷第 31 页,总 36 页 为 。 ( 5 ) Y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 Z 元素的过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126.X、Y、Z、T、W 五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 X Y Z T W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1)sn(n+1)pn+2 与 Z 同周期,元素最高价是+7 价 原子序数为 Y、T 元素之和,不锈钢中含有该元素(1)元素 X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W 元素基态 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 Z 与元素 T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溴单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