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国全球军事基地首次发现自然铀,有科学和自然军事意义吗

我国首先在自然界发现天然金属铀:世界独家
  铀是核军工的基石,也是重要的核能原料。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变价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 ,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系也是通过四氟化铀(UF4)的钙(镁)金属热还原法来制备 的。
  幸运的是,科研人员打破了这一束缚人类多年的禁锢,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 。
  据科技日报报道,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光电能谱 方法,对产于我国典型热液型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成分和价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沥青铀矿中铀不仅有四价和六价形式,还以金属铀(零价)形式存在 。
  此次研究的沥青铀矿样品采自我国著名贵东330铀矿床和诸广302铀矿床。两矿床均产于广东省北部,属于重要的南岭铀成矿带 。
  在最新的一期权威杂志《地质学报(英文版)》中刊载了这一发现,文章认为天然金属铀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
  资料显示,金属铀和二氧化铀只要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即燃料元件),就可以投入反应堆使用 了。
  考虑到我国已经能够将铀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接下来的可控核聚变乃至无限能源研究很富想象。
责编:陶文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自然》回顾2012年科学事件
“桑迪”飓风
网易探索12月21日报道 在这个对于科学而言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一年,我们见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以及“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但是研究人员同时也
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桑迪”飓风
网易探索12月21日报道 在这个对于科学而言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一年,我们见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以及“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但是研究人员同时也感受到了经费紧缩带来的刺痛。
这个闰年的两项最大突破完全仰仗于惊人的海量数据。在过去5年中,ENCODE(DNA元素百科全书)计划已经生成了15兆兆字节的数据,用于揭示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功能;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今年仅凭借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便已经储存了26千兆字节的数据,以供物理学家证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之需。
然而除了发现,数据也是一个引发争论的源头。例如,关于有潜在风险的流感病毒研究结果是否能够被发表的激烈争论,以及基因会、出版商和研究人员讨论的如何让原始数据——以及同行评议的研究——更加开放地获取。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可疑或是欺骗性的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发现的真实性高于一切。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为我们梳理了发生在2012年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科学故事。
最后的希格斯
掌声、安慰、喜悦和泪水——7月,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物理实验正式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在物理学家终于能够自信地宣布,他们已经看见了一种质量约为125千兆电子伏特的新的玻色子之前,LHC在CERN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已经进行了超过500万亿次的质子碰撞。
差不多50年前,包括Peter Higgs在内的理论学家曾预言宇宙中充满了赋予一些粒子以质量的量子场。迄今为止,作为这种量子场的化身,希格斯玻色子的平凡看起来让人感到失望,因为没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它能够超越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预测。
即便是LHC也未能发现由超对称性理论所预测的额外粒子的证据,这一理论将延展我们对于原子内部世界的认知,同时有助于解释一些神秘的事物,例如暗物质。
在这个奥林匹克之年,科学为自己创造了大量的纪录。在20年的钻探之后,一个俄罗斯研究小组在2月份突破了3.8千米厚的南极冰层,最终到达了沃斯托克湖,后者是被隔绝了数百万年的一个巨大水体。早期的样本分析并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痕迹——之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恰恰是湖中应该具有的。
然而就在这几天,一个希望能够到达埃尔斯沃斯湖——这是南极大陆冰川下的另一个湖泊——的研究小组正在与用来钻透冰层的高压热水射流的技术难题作斗争。
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成为了独自下潜到这颗行星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沟底,大约11千米深处——的第一人。
还有一件扣人心弦的事——虽然缺少些科学价值,特技跳伞运动员Felix Baumgartner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超过390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突破了声速以及从上世纪60年代保持的高度纪录。
但也不是每一个破纪录的尝试都能够成功。在6年的努力之后,斥资35亿美元的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国家点火装置——这也是全世界最大功效的激光——未能实现其“点火”的目标,该目标是一个核聚变发电的里程碑,即用激光轰击氢同位素从而产生大量聚变能。
重新思考能源
随着去年发生在福岛的核事故,日本的能源政策正在持续加以调整,该国的选择包括未来完全不使用核能。这个国家在5月份关闭了最后两座运行的核反应堆,目的是进行维修,与此同时,有大量的公众反对重新启动任何核设施——尽管日本设法在7月重启了两座核反应堆。
在欧洲,对超过140个反应堆的压力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需要广泛的安全升级。其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向一个发电厂颁发了牌照,允许其使用激光提高核燃料中的铀含量,而一些人担心这项技术能够让恐怖分子暗中进行铀浓缩。
为了让汽车能够上路、灯泡能够点亮,各国都在持续探索着非常规的油气资源。美国提出了蓬勃发展的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行业规则,这使得美国的电力工业能够将10%的发电量从煤炭转移到气体。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美国到2020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并且到2035年实现能源自给。
但是寻找新的石油储备也存在着风险。在钻探船受损之后,壳牌石油公司无法开展其在北极海域的钻探项目,而石油公司(BP)在2010年4月的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石油事故后支付了40亿美元的刑事罚金。
羽翼未丰的清洁能源行业也有自己的问题——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的锂电池生产商A123系统公司于10月宣告破产,原因是电动汽车市场仍然过小。
科学是众所周知的能够自我修正的体系。
3月,研究人员已经坚决否定了去年提出的假说,即中微子或许跑得比光快;同时大量实验驳斥了2010年的一项“发现”,即一种细菌能够在其DNA中使用砷。
但是校正并非总是如此迅速:当研究很难被复制时,偏见或错误可能会持续数年。麻醉学家Yoshitaka Fujii和营养学研究人员Eric Smart都因为长达几十年的不端行为直至最近才被发现而在今年受到谴责。
科学家更为普遍担心的是那些无法复制的结果所带来的问题,并设立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
07:28:29 &&
中国国土资源报 &&
作者:于德福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自然界中金属铀的存在。日前,《地质学报(英文版)》封面文章介绍了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研团队的这一重大首创科研成果,引发科学界广泛关注。
据了解,铀通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科学界也形成了自然界中没有金属铀的认识。这一形成了200多年的惯常认识,被中国科学家超越。由首席科学家李子颖带队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铀成矿理论及深部探测研究。&十二五&期间,他们在开展我国热液铀矿成因机理研究中,提出铀可能以低价态来源于深部的思路,并以我国南方典型热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电子能谱方法,精细剖析了天然铀氧化物中元素组成及价态,发现沥青铀矿中铀不仅有四价和六价形式,还以金属铀(零价)形式存在。这一发现,是我国铀基础地质研究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
独家稿件声明
本网站内容中注明来源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国土资源报”。转载本报稿件需经本报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主办: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承办:北京中地世纪文化传媒中心
运维:北京金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编:100034 &&&电话:010-&&&邮箱:铀的基本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铀的基本知识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铀矿储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