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祖先图片是什么动物

    版式检索
选报纸类型
老年生活报
> 正文
科学家发现六千万年前大象祖先 大小如兔子
16:55:04 腾讯科技
      
科学家发现6000万年前大象祖先 像兔子般大小
腾讯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之后,地球自然界的物种没用很长的时间便恢复了,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一种生活在6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是现今大象最古老的祖先,但它的身体很小,就像兔子体型一般。
这种远古哺乳动物的学名为“Eritherium azzouzorum”,这项研究证实了在6550万年前地球恐龙等爬行动物
大灾难结束后,大象最古老的祖先至少出现于6000万年前,并且这一远古新物种改变了科学家之前所理解的大象进化演变历程。
法国巴黎国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以马利-格尔布兰特(Emmanuel Gheerbrant)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东部60英里处一个盆地发现这一远古物种的骨骼化石碎片,他指出,这种远古物种虽然是大象的祖先,但它长得有点儿像啮齿目动物和早期灵长类动物,它们生活于6550万-55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
格尔布兰特称,除了一些头骨碎片,我们发现了一些牙齿化石,其中两颗是下前牙齿,这是一种从下颚上长出1英寸左右的牙齿。这是与现代大象相类似的特征。基于头骨碎片,格尔布兰特猜测这种大象最古老的祖先体型很小,从头部到尾部仅50厘米,它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兔子。
他强调称,由于目前只发现该物种的头骨和牙齿碎片,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还原它的真实面目,无法证实它是否长着像现代大象一样的鼻子和耳朵。6000万年前,非洲拥有茂盛的植物,北部与欧洲大陆相分离,这一时期是远古物种进化形成的最佳温床。
类似大象的哺乳动物继恐龙灭绝之后出现,这暗示着该时期应当存在着更多的哺乳类物种,科学家应该更深入搜寻远古物种化石,揭示远古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悠悠/编译)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动物世界十大远古动物的祖先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动物们在漫长的世纪长河里时刻都在进化之中。很多现存的动物,与它们的祖先已经大为不同,开始向着更加适应当下环境的方向发展。下面这些远古生物,其实都能在现在找到它们的后裔,你还能从它们的身上看到其祖先的影子么?
1、古巨龟——乌龟的祖先
乌龟是唯一缺少牙齿的带壳爬行动物,同时它们也是唯一长有脊椎和外壳的动物。乌龟已生存了两亿多年,最早期的乌龟物种并不同于现代,它们体型非常庞大,其中最大的乌龟是古巨龟。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南达科塔州发现一具古巨龟骨骼化石(还是少了一条腿哦!),也是迄今最完整的乌龟骨骼化石之一,从头至尾,长部为4.5米,两侧鳍足之间的宽度为5米,推测体重可达两吨。图片中的人站在古巨龟的骨骼化石旁边都显得那么矮小。
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王八、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主要有三类:水龟(多淡水,小部分海水),陆龟,半水栖龟。乌龟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选几种奇特品种的乌龟请欣赏(明后两天分两集专门介绍乌龟种类)
古巴红腹彩龟
辐射陆龟。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英国库克船长在1777年送给东加王国国王的一只辐射龟,它活到1965年才寿终正寝,足足活了188岁。辐射陆龟又叫放射陆龟,是一种花纹非常美丽的龟类,任何人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都会被它绚丽的花纹所震撼。但它远不止马达加斯加岛上生存的安哥洛卡象龟(陆龟)珍稀。
安哥洛卡象龟的野外数量只有几十只,它们的背上没有星状花纹,在马达加斯加分布的范围要比放射陆龟小得多。
安哥洛卡象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海龟也能上岸旅游。
陆地上最大的大象龟远比不上它的祖先庞大。
最小的乌龟——巴西龟。以前我家也养过,一只生长很迅速,超过我的手掌,放到露天阳台上竟然神秘失踪了,几乎把阳台都拆了也没找到,把楼下的草坪恨不得翻挖一遍也没有它的影子...街坊说,可能是乌鸦或神马大鸟给叼走了,一只害眼病牺牲了,第三只也是永远不长个的那只最老的龟被我儿子拿走养了几年最后也牺牲了...555
2、阿根廷巨鹰——“安第斯神鹰”的祖先
安第斯秃鹫一般指安第斯神鹫又叫康多兀鹫,也有人叫它“安第斯神鹰”或南美神鹰、安第斯兀鹫。体长130厘米,体重达10千克,翼展可超过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飞禽。
安第斯秃鹫雄性喙基部具肉瘤,脸裸露成红色。当地安第斯人把它当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征威严,但西班牙殖民者登陆后大肆捕杀导致濒临灭绝,据估计,秘鲁境内的种群数量在400到4000只之间,安第斯秃鹫寿命很长。是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国的国鸟,也是国旗和国徽上的主要象征之一
安第斯秃鹫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翼展3.05米,可捕捉15公斤重的猎物。然而比起它们的老祖还是相形见绌。
史上最大的鸟类是阿根廷巨鹰,它们非常庞大,翼展可达到7米,体重达到70公斤,请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去冥想吧!阿根廷巨鹰生活在6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化石在阿根廷被发现。也有人相信它们一直生存到25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
小知识:上新世(pliocene
epoch)是地质时代中第三纪的最新的一个世,它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58.8万年结束。上新世是英国地质学家、地质学奠基人C·莱伊尔于1833年命名的。上新世前是中新世,其后是更新世。(老外的计算方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上、中、下、一、再、三,按次序出牌和顺延)
阿根廷巨鹰复原模型阿根廷巨鹰展翅足有一架现代“塞斯纳”152轻型飞机那么大。新的模型显示,600万年前,它们在阿根廷上空滑翔而不是拍着两个巨翅飞行。科学家总结说,飞离地面和降落对阿根廷巨鹰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根廷巨鹰被认为是诸如鹳、兀鹫等现代大型猛禽的祖先。通过对其化石研究,表明阿根廷巨鹰明显具有适于飞行的生理特征。不过,揭开阿根廷巨鹰翱翔天空细节之谜却是困难重重...鸵鸟也算是飞禽中的大鸟了,也曾有过巨大的翅膀最后进化成只能跑不能飞的“鸟”了,至于阿根廷巨鹰是为何灭绝的那就要问老天爷了...那都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领域,咱们只管欣赏和了解。
 3、恐颌猪——猪的祖先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2F00万年前,恐颌猪是史上最大的巨猪偶蹄科动物,它长着巨大的獠牙和颌骨,属杂食性物种,体型颇似犀牛,比现代野猪更加凶残,其命名源自之前的名称Dinohyus,希腊语是“恐怖猪”。
这是“迷你猪”还是小猪仔?
现代的猪猪可以是可爱的家庭宠物,也可以是危险的杀人机器,2010年,微型猪曾成为最流行的家庭宠物,但是它们本性却十分凶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12年,美国俄亥俄州一位农夫被自己喂养的猪吃掉。
(网络资料说的。但不知那位不幸在猪口中牺牲的倒霉的美国农夫养的是巨型猪还是迷你小香猪,听说过有大猪咬死过小孩,饿的。)
4、雕齿兽——现代犰狳(读qiu yu求于)的远古祖先。
犰狳,又称“铠鼠”(意为长有铠甲的大老鼠)。在农间又名冯喜龙。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热带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温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种濒危物种。
犰狳科共有9属21种(有1属1种已灭绝):裸尾犰狳属、圆头倭犰狳属、披毛犰狳属、倭犰狳属、犰狳属、六带犰狳属、大犰狳属、三带犰狳属、小犰狳属。是除人类以外唯一携有麻风病毒的动物。
一窝犰狳。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犰狳在哺乳动物目中,是具备最完善的自然防御能力的动物之一。其防御手段可概括为:“一逃、二堵、三伪装”。
所谓“逃”,即逃跑的速度相当惊人,当它所到处处境危险时,能以极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身体隐藏到沙土里。别看它的腿短,掘土挖洞的本领却很强,它打洞速度非常快,你骑在马上还看见它,但在下马一瞬间,它已钻到土里去了。
所谓“堵”,就是它逃入土洞以后,用犰狳的尾部盾甲紧紧堵住洞口,好似“挡箭牌”一样,使敌害无法伤害它。
所谓的“伪装”,就是前述的蜷曲法,全身蜷缩成球形,身体被四面八方的“铁甲”所包围,让敌害想咬它也无从入手。
犰狳是中南美洲的珍稀动物,2014巴西世界杯的吉祥物——犰狳,名字叫:Fuleco。
犰狳从幼年开始生长盔甲,它是一支远古物种,生活在现今拉丁美洲地区,它们能够卷起身体形成一个坚硬的球体,起到保护作用。其祖先雕齿兽体形庞大,体长1.98米,体高1米,重量可达300公斤。
雕齿兽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犰狳状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南美洲包括从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乌拉圭到巴西一带。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0,000-8,500年前)。并在2千5百万年前北美洲及南美洲因巴拿马地峡的出现而连结时首次出现在美国西南部。它们在约于一万年前灭绝。相信住在它们附近的原住人类猎杀它们及以它们的壳来作为遮蔽的工具。由此相信,雕齿兽是被早期的人类所灭绝。
雕齿兽头骨化石特写。雕齿兽的下颚骨很深及帮助支撑巨大的肌肉来咬碎在河边及湖边的植物。
雕齿兽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就经常大于两米,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管状尾巴,雕齿兽的尾巴有环形骨作为保护。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显然,在这样的坚硬装备与武器之下,再凶猛的肉食动物,也很难对雕齿兽攻击而食。捕猎雕齿兽的有剑齿虎厉害吧,但它要将重1-2吨的雕齿兽反转则显得有点困难,面对卷缩到“钢铁装甲”里的雕齿兽也很难下嘴,连尾巴都降服不了...
星尾兽,雕齿兽的近亲,尾巴尖上有星状硬刺长在尾巴锤上。
雕齿兽近亲种群星尾兽属长有一条一米多长的尾巴,还长有尾锤,但这个尾锤可能更多用于种内争斗。最新一项考古研究显示,一种叫做雕齿兽的远古史前装甲哺乳动物能够像运动员挥动网球拍和棒球棍一样甩摆它的带刺尾部。
甚至这些体积庞大的哺乳动物在其尾部还存在着“击打重心”,它们会利用最大、最锋利的刺状结构击打物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体型界乎于犰狳和大众甲壳虫汽车之间的远古哺乳动物与恐龙具有类似的尾部特征。雕齿兽和恐龙的尾部都拥有着“击打重心”,从技术上它们都有着精确的击打中心,并且没有反作用力。
雕齿兽属于贫齿类动物,雕齿兽属,除下部外整个躯体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壳”内。这个目下包括有食蚁兽、树懒、已灭绝的地懒及犰狳。(图为雕齿兽标本)
5、远古河狸——现代河狸的祖先
河狸在水道里筑巢,它们用坚硬的牙齿咬断树枝构筑圆顶状巢窝,在啮齿类物种中,它们是唯一仅次于水豚的动物。它们的祖先源自冰河时代,体长达到2.44米,体重接近100公斤,但最终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捕猎而灭绝。不敢想象,比现代最高个子的人都高大的河狸鼠多吓人!
6、史前袋鼠——现代袋鼠的祖先
袋鼠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尤其是幼鼠是在育儿袋中成长,红色袋鼠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也是现今地球上最大的有袋动物,体高1.6米,体重90公斤。史前袋鼠Procopodon
goliah是迄今史上最大的袋鼠物种,体高1.98-2.99米,体重200公斤,于4万年前灭绝。
7、叙利亚远古骆驼——单峰驼的祖先
骆驼不管是单峰的还是双峰的,在沙漠地区无处不在,数千年以来担当着沙漠运输工具,驼峰积蓄的脂肪可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存活4-5天。瑞士科学家发现10万年前叙利亚骆驼生活在叙利亚沙漠,它们体高3.65米。英国媒体曾报道,瑞士科学家在叙利亚中部沙漠地区发现了一种巨型骆驼的骸骨。这种生活在1万年前的骆驼高达4米,体型和大象不相上下。
8、鸭嘴巨兽——鸭嘴兽的祖先
鸭嘴兽是生活在澳大利亚隔离岛屿上的独特物种,它们具有特殊的习性,卵生动物,长着类似河狸的尾巴,颇似鸭子的嘴部,身体有毒,同时是一种哺乳动物。远古的鸭嘴巨兽体长91厘米,其历史可追溯至2600万年前。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18世纪后期,外国动物学家收到鸭嘴兽标本,以为是恶作剧的产物。鸭嘴兽的生物名称于1799年命名。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由于鸭嘴兽数量较少且分布较小,故暂未发现亚种。
鸭嘴兽能像爬行动物或鸟类般产卵。它的卵比麻雀蛋还小,卵孵出后,又能像哺乳动物般喂奶水给幼仔,这违背科学家们已有的对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的划分。经过多番争议和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得出结论:这种奇异的生物属于“卵生哺乳动物”。这种动物代表着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一个环节。
鸭嘴兽宝宝
鸭嘴兽无疑是地球上长相奇特的动物之一:肥肥的身体、扁扁的尾巴和嘴巴,那双可爱的小眼睛仿佛在说:“我可从来不会伤害任何人。”
鸭嘴兽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是鸭子似的嘴巴,使它具有灵敏的捕食技巧,能从淤泥中挖出猎物;第二就是在鸭嘴兽腿部后侧有一对15毫米左右的空心骨头。骨头内存有毒性不大的毒素,可以迅速射向敌人、毒液可以杀死小型动物,对人类则不会致命,不过会导致剧痛,而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有在澳洲定居和旅游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在野外河边遭遇鸭嘴兽,绝不能掉以轻心,别看它很好玩,它可是有毒的“野兽”哦!
鸭嘴兽是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与Ollie(笑翠鸟)和Millie(针鼹猬)共同作为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吉祥物。鸭嘴兽Syd(图中间的)表现了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人民的精神与活力。
此外,鸭嘴兽已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常作为全国性活动的吉祥物,而且澳大利亚20分硬币反面图案就是在水里的鸭嘴兽。
鸭嘴兽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充满了神秘感。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但因追求标本和珍贵毛皮,多年滥捕而使种群严重衰落,曾一度面临绝灭的危险。由于其特殊性和稀少,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澳大利亚政府己制定保护法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无危物种。
9、双门齿兽——袋熊的祖先
胖胖的袋熊
澳大利亚生活着许多独特的生物,其中袋熊是最可爱的一种,它是体形庞大、圆圆胖胖的有袋类穴居动物,体长达到1.19米,体重36公斤,然而,比起它们的祖先来还是差老鼻子了,请看下图:
袋熊的祖先物种是双门齿兽,肩高1.7米,体长3.05米,体重达到2500公斤。(图为双门齿兽标本)
双门齿兽标本
双门齿兽生活在一万二千年前的澳大利亚,体形大如河马或犀牛,体长3米体重3吨,臀高2米十分肥重,是已知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其中丽纹双门齿兽是体型最大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
双门齿兽栖息在森林、林地及草原,可能接近水源或河流,并吃树叶、灌木及草。幼小或衰老的双门齿兽可能受到袋狼,袋狮,古巨蜥等动物的侵袭,壮年双门齿兽则少有天敌,当然人类可能除外。它现存的近亲是袋熊及树袋熊。
双门齿兽骨骼化石
双门齿兽的灭绝时间,正值人类到达澳洲的时候,有指它们的消失是因人类猎杀所致,像新西兰的大型动物群般。在双门齿兽的化石中就有被宰杀的痕迹。但是这是否是直接导致这种巨型有袋目动物消失的成因,则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澳大利亚土地贫瘠,所以即便在古代也缺乏巨型哺乳动物,只有双门齿兽、袋犀、袋貘等寥寥几种。而且几万年前澳洲气候逐渐变得和今天一样干旱,庞大的双门齿兽难以适应,遂走向灭绝。人类则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10、远古企鹅——现代企鹅的祖先
企鹅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帝企鹅是现今最大的企鹅物种,但与3600万年前的祖先物种Icadyptes
salasi相比则相形见绌。后者体高相当于现代人类,1.52米,体重达到82公斤。
远古企鹅头骨化石(上)和现代帝企鹅头骨(下)的比较,是不是有点惊骇呢?
地球上的物种进化或灭绝,都跟地球的大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但自从远古时期有了人类活动开始,很多动物就被加速灭绝了。让我们了解这些从远古走来的可爱动物的物种起源,更加珍惜现代的那些珍稀的动物们吧!
(本集图片来自百度,特别感谢!)感谢各位好友分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有礼物进行中
还剩 24 份
抽取花费:5TTB
抽取花费:15TTB
还剩 19 份
抽取花费:10TTB
还剩 20 份
抽取花费:5TTB
还剩 19 份
抽取花费:5TTB
还剩 21 份
抽取花费:5TTB
相关资讯:
论坛精选贴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 备案序号: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蜘蛛的祖先是什么动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