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手术风险长期侧卧会导致腰椎长歪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维新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别让假性腰椎滑脱欺骗了你,你应该知道的真假腰椎滑脱的鉴别...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腰椎椎弓峡部骨不连或由于脊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后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改变所引起腰椎椎体向前的移位。可是,你知道吗,腰椎滑脱也有真有加假?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指出,假性腰椎滑脱多见于60岁左右的女性,以第4、5腰椎为多见。那么,为什会出现造成“假性腰椎滑脱”呢?“假性腰椎滑脱”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盘脱水、变性,使其体积缩小,相应的椎间隙变窄,以致于前、后纵韧带松弛。在前屈、后伸时,无法制约椎体的正常运动,导致上节椎体过度的前移或后移,造成椎体假性滑脱;二、女性月经期或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引起的同时,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与弹性减弱而发生腰椎滑脱,故更年期以后的妇女多见。&&&&&真性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慢性损伤等原因而使腰椎骨一侧或两侧的椎弓根或峡部间骨质连续性中断,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在峡部不连的基础上,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使患椎连同以上腰椎向前滑移,引起的腰椎滑脱叫真性腰椎滑脱。如无峡部不连而由于其它原因所致的腰椎滑脱叫做假性腰椎滑脱。李维新教授特别指出,真性腰椎滑脱多见于30~40岁的成年人,男女发病大致相等。多发于第5腰椎,其次为第4腰椎,个别亦有多发者。&那么,该如何鉴别真假腰椎滑脱呢?李维新教授表示:腰椎滑脱的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可拍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真性腰椎滑脱患者X线检查可见到椎弓根后下方有一由后上方伸向前下方的透明裂隙;假性腰椎滑脱则见不到椎弓根后下方有裂隙。另外,真性腰椎滑脱因其仅有椎体前移,而患椎棘突与其下部椎骨关系保持不变,故脊椎的前后径增加;假性腰椎滑脱因其患椎椎体与棘突同时前移,故脊椎的前后径不变。斜位片为鉴别真、假性腰椎滑脱的最好位置,也是显示椎弓峡部的最好位置。如峡部不连则于狗颈部可见一带状裂隙。如有滑脱,则上关节突及横突随椎体前移,状如砍下之狗头颈,此为真性腰椎滑脱之影像,而假性腰椎滑脱则无此影像。区分真、假性腰椎滑脱主要靠X线片来鉴别。经过李维新教授的介绍,相信读者朋友已经对真假性腰椎滑脱有了一定的了解。李维新教授的介绍提醒读者:真假性腰椎滑脱的治疗存在区别,因此正确区分两者之间不同,了解相关知识更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更有助于康复。除此之外,无论是真性腰椎滑脱,还是假性腰椎滑脱,在出现时请及时到脊柱神经外科就诊。&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2:08
李维新大夫的信息
李维新大夫电话咨询
李维新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李维新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维新大夫提问
李维新的咨询范围:
脊髓肿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颅底畸形、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脑内肿瘤(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等)。
李维新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图文】腰椎滑脱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腰椎滑脱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2.9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腰椎滑脱的的锻炼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腰椎滑脱的的锻炼方法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腰椎滑脱的的锻炼方法
大小:1.5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星火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腰椎退行性失稳与滑脱
吴星火杨操杨述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一、腰椎退变性滑脱治疗进展的循证医学腰椎退变性滑脱, 又称为假性滑脱, 指椎弓完整但由于椎小关节退变性骨引起的椎体滑移统称为退变性滑脱。腰椎退变性滑脱一般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 最常发生于L4-5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尽管目前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着争议, 但普遍的观点认为: 对于症状轻微或病情稳定无进展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如果严格进行了三个月的非手术治疗, 患者症状不见好转, 在无严重的心肺疾患、糖尿病及症等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椎管减压、减压后原位植骨融合、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 PL F) 或后路椎间融合(PL IF) 、前路椎间融合和前后路同时融合等。对彻底的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内固定的看法较为一致,但对复位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 对于滑脱进行融合的方式有两种:原位融合与复位融合。复位融合的方式目前有三种:减压复位固定后行后外侧横突间,椎板间植骨融合;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前路经腹膜外椎体间融合术。目前, 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复位PLF 或PLIF。随着内固定器材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完善,腰椎融合以重建腰椎稳定性获得飞速发展。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间融合术有可靠的强度、理想的复位效果及三维固定等优点, 是获得牢固融合的基础。任何机械固定永远是暂时的, 只有自体骨性融合才能形成持久的有效固定。植骨融合目的是阻止椎体滑脱的趋势、防止后期不稳,尤其在合并有椎间盘病变的情况下。所有的植骨融合方式中以椎间融合为最佳。 最近,有学者采用前柱和后柱同时融合,即前路椎体间融合ALIF加后路后柱融合PLF,或单经后路的PILF+PLF,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称为360°融合或环状融合,提高了融合率,但360°融合增加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植入内固定器械过多,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此方法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多节段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同单节段一样,即充分的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最终目的为解除对神经根的牵拉及压迫,恢复脊柱的生理曲线及腰骶椎的生物力学结构,重建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为减少术后滑脱椎体的复位丢失,建议尽可能增加椎板、横突甚至棘突间植骨,力求达到360°植骨,从而保证脊柱融合永久的稳定性。腹腔镜下前路椎体间隔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但其手术适应范围较局限, 椎管狭窄、后腹膜粘连、妊娠及等均是其手术禁忌证。尽管对于应用内窥镜进行腰椎手术的手术效果已经研究了10余年, 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手术标准。非融合内固定又叫做动态固定系统,就是在不植骨融合的情况下,帮助脊柱运动节段运动和改变负荷传递的内固定系统。非融合固定包括:经椎弓根固定、棘突间固定和椎体间固定(椎间盘关节成形)三大类。Dynesys ( Zimmer,USA)是由有弹性的人工合成物连接的钛合金螺钉,可控制任何平面的活动系统可减少对软组织的破坏, 减少相邻节段疾病。二、 腰椎失稳的诊断腰椎失稳的定义是:在正常的生理负荷下,腰椎运动节段超过正常限制范围并表现出异常反应,即由于脊柱功能单位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在一定负荷下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增加或异常。(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Stokes 和Frymoyer定义:脊柱运动节段的刚度下降,使在生理载荷下,脊柱运动节段上产生的移位大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从而出现脊柱的畸形、神经症状和不能忍受的疼痛。(广泛接受)――――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诊断。(一)临床表现 & 症状 (1) 急性发作,可有慢性腰痛史,发作时常有明显的、非常轻微的外伤史诱因,多数患者没有神经根压迫症状; (2) 疼痛常为双侧性,两侧疼痛可有不同;疼痛由下腰部或臀部向腹股沟及下肢放射,很少波及膝关节以下; (3) 不稳交锁现象强迫体位,特别是由前屈位转为直立位时发生; (4) 疼痛剧烈,持续时间短, 经休息、制动及物理治疗可在3~4 d内缓解,但易复发。体征 (1) 患者出现下腰痛时,脊柱出现畸形,如腰椎前凸的消失或加大、腰椎向侧方移位; (2)腰椎棘突间可见和(或) 可触及台阶感。(二)体格检查脊柱异常运动的检查;椎体间运动的检查;俯卧位腰椎失稳检查;腰椎后部的剪切检查。(三)影像学表现X线征象腰椎正侧位片: (1) 牵张性骨刺:表现为骨刺位于椎体的前方或侧方,呈水平方向突起,基底部距椎间盘外缘2 (2) 脊椎关节病:表现为爪行骨赘或模糊的骨赘; (3) 小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突的增生及关节的半脱位; (4) 椎间盘退行性变:表现为椎间盘高度降低; (5) 骶骨前移:表现为L5 椎体在骶骨上向后滑移≥2 & (6) 退变性脊柱前移:表现为上椎体在下椎体上向前滑移≥2 & (7) 硬化的脊柱表现; (8) 真空现象:表现为椎间隙内出现充满气体的透明裂隙。腰椎动力性摄片(1) 过屈过伸正侧位片: ①椎体向前异常移位,腰前屈时明显; ②椎体向后异常移位,腰后伸时明显; ③椎间孔及椎间隙变窄; ④椎弓根长度异常改变。目前,诊断腰椎节段性失稳主要依据腰椎屈伸侧位片,计算椎体在2 张X 线片矢状位上移位和成角的总和,诊断标准为上椎体在下椎体上向前滑移或向后滑移≥4. 5 mm 或≥15 % ,或者是L1~4 中每两个椎体间的角度≥15°,L4 、L5 ≥20°,L5 、S1 ≥25°。(2) 侧弯正位片 : ①向一侧弯曲程度明显高于另一侧; ②向一侧弯曲程度减低,同时向该侧旋转和倾斜的程度也减低; ③椎间隙高度异常; ④脊突和椎弓根排列异常; ⑤椎体向侧方异常移位。(3) 牵拉- 压缩正侧位片:牵拉时椎体向后异常移位;压缩时椎体向前异常移位。  CT 扫描 CT扫描除可观察到腰椎正侧位片上的表现,如牵张性骨刺、脊椎关节病、小关节病变、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的真空现象等外,还有如下征象:(1) 椎间盘膨隆,部分病例椎间盘有真空现象。(2) 黄韧带增厚骨化,两侧对称呈片状或山丘状,其厚度多超过5 mm ,黄韧带的关节囊部骨化向外延伸导致椎间孔狭窄,对神经根形成了压迫。(3) 小关节突肥大,关节面边缘骨赘,以上关节突更明显;并突入侧隐窝及神经孔,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囊及韧带钙化。(4) 椎管中部狭窄。三、腰椎失稳症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 卧床休息 减轻椎间关节和腰背肌的负荷,如卧床后疼痛缓解,则进行有规律的腰背肌及腹肌功能锻炼。2. 药物治疗 非类固醇抗炎药可减轻神经受压所致的炎性反应并有止痛作用。肌注降钙素可减轻疼痛,增强病人的活动能力。3 理疗 拉力( st retching) 疗法、腰肌强度锻炼和有氧健康训练是有效的理疗方法。用于软组织理疗的方法较多,如热疗、冰疗、超声、推拿按摩、电刺激和牵引等。4. 激素封闭治疗 包括痛点封闭、小关节封闭和硬膜外腔封闭。5. 腰围保护,支具或石膏固定 通过外固定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以减轻疼痛、无力的症状,既是治疗同时又是诊断方法之一。6. 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可以直接剥离瘢痕组织,松解粘连,改善血运,阻断肌肉紧张和疼痛之间的恶性循环,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恢复力学平衡,适用于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是:进行性下肢肌肉无力或马尾综合征。目前有多种方法可选择,但原则和目的是一致的:复位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解除神经压迫,矫正脊柱畸形和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为防止畸形复发,神经再度受压,保持失稳椎体复位后的节段稳定性,坚强的骨性融合是根本。四、腰椎滑脱的诊断与分型腰椎滑脱( Spondylolysis)的定义: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齐,如果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腰椎滑脱的诊断诊断腰椎滑脱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临床症状及体征; 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平卧位时自觉症状缓解明显。② 坐骨神经受累:伴有根性放射痛,滑脱时腰5或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 ③ 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④ 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可表现为腰椎前凸增大,病椎处棘突压痛及台阶样改变等,并在相应受累节段出现神经根的定位体征。如滑脱严重,可因马尾神经受累而出现膀胱或直肠括约肌障碍。 2、X 线是诊断腰椎滑脱的首选方法,包括正、侧及左右斜位,必要时加摄动力位片;①前后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通过仔细观察,可能发现在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减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宽度约1~2 mm。明显滑脱的患者,滑脱的椎体因与下位椎体重叠而显示高度减小,椎体倾斜、下缘模糊不清、密度较高,与两侧横突及骶椎阴影相重叠,称为Brailsford弓。滑脱腰椎的棘突可向上翘起,也可与下位椎体之棘突相抵触,并偏离中线。 ②侧位片:能清楚显示椎弓崩裂形态。裂隙于椎弓根后下方,在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之间,自后下斜向前下,边缘常有硬化征象。病变一侧者侧位片显示裂隙不完全或不清楚,两侧者显示较清楚。侧位片可显示腰椎滑脱征象,并能测量滑脱分度及分级。③斜位片:可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在椎弓崩裂时,峡部可出现一带状裂隙,称为苏格兰(Scotty)狗颈断裂征或长颈犬(Greyhound)征。其前下方常位于骶骨上关节突顶点上数毫米,偶尔可位于顶点的稍前方。 ④动力性X线片:可判断滑移的活动性,对判断有无腰椎不稳价值较高。腰椎不稳的X线诊断准有过伸、过屈位片上向前或向后位移& 3 mm或终板角度变化& 15 o,正位片上侧方移位& 3 mm; 椎间盘楔形变& 5 o。过屈时可使峡部分离,有助于诊断。
3、合并有严重神经症状时,CT、MRI检查椎间盘退变情况以及了解椎管情况;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椎弓崩裂在cT片上可见椎弓局部断裂,并可显示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受压情况。另外,CT不仅能够观察椎体和椎间盘的异常,而且可以清楚显示椎体后部小关节结构和软组织异常。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主要有:①双边征 ②双管征 ③椎间盘变形 即出现滑脱水平的纤维环变形,表现为前一椎体后下缘出现对称的软组织影,而下一椎体后下缘无椎间盘组织。 ④峡部裂隙出现在椎弓根下缘平面,走行方向不定,边缘呈锯齿状。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助于确定减压和融合范围。
腰椎滑脱的分型目前将腰椎滑脱分成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等6种。其中又以峡部裂性及退变性多见。目前常用Wiltse根据脊椎解剖特点及获得性病理情况,将脊椎滑脱分为6型:Ⅰ型先天性或发育不良性, 分3个亚型:ⅠA关节突部发育差, 存在小关节平面轴向水平化。ⅠB关节突部存在矢状位发育不良, 但是椎板通常完整。ⅠC除ⅠA、ⅠB外其他类型先天性椎体连接发育不良。Ⅱ型峡部异常脊椎滑脱, 分为2个亚型:ⅡA峡部缺损, 破坏了关节突关节间的完整, 可单侧或双侧滑脱。ⅡB椎弓峡部延长型。Ⅲ型退变性: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Ⅳ型创伤性: 分为急性骨折和应力骨折2类。Ⅴ型病理性: 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2类。Ⅵ型手术后: 直接手术和间接手术2类。五、腰椎滑脱手术方式的选择――TLIF、ALIF 和 PLIF腰椎滑脱治疗目的是恢复腰椎正常排列、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目前较公认的方式为减压+ 复位+ 内固定+ 融合四大要素。手术方式1.单纯减压。单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是各种融合术式出现之前,早期治疗滑脱神经压迫的主要方式。2.脊柱融合术2.1 原位植骨融合即指在滑脱椎体间直接植骨融合, 而不刻意暴露椎间隙,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适用Ⅰ或Ⅱ级滑脱、滑脱角小于50°患者。2.2  椎间融合术& 由于椎体和椎间盘承受了腰椎大部分载荷, 椎体间融合将使腰椎获得更高的稳定性, 同时椎体间较大的接触面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植骨床。LIF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普遍接受的方法常用以下几种椎间融合方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 该术式的出现充分考虑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特点,腰椎负荷主要由前柱承担,椎间融合即是以此为出发点而出现的。前路椎体间融合(ALIF) 前路经腹膜或腹膜后入路,避免了后路剥离椎旁肌可能引起的“融合病”。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TLIF 作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相对较新的技术兴起并推广应用于上世纪90 年代,它避免了前路和后路手术的并发症,诸如重要血管的损伤,脑脊液漏等。PLIF在国内开展较好,而TLIF和ALIF,特别是ALIF,由于经腹膜外入路,操作邻近大血管,暴露困难,椎间融合物选择等诸多问题,开展得并不理想。2.3 后外侧融合(PLF) 是历史上最常用的融合术式,曾被视为促进腰椎稳定的标准术式。它可以对神经因素直接减压,矫正畸形,但是PLF融合率有限。2.4 椎体环周360°融合术360°融合前柱的重建可以恢复椎间高度,减小滑移,也能为后路融合提供稳定的环境,后路能直接减压融合,提高融合率。3  椎体切除术 ,用于严重滑脱畸形患者。4. 其他类,非融合技术在滑脱的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过早。腔镜辅助下进行滑脱的微创治疗亦有报道。六、腰椎失稳与滑脱前路手术的适应症与手术方式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和材料的提高和改进,腰椎前路手术技术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腰椎失稳与滑脱前路手术的适应症: ①单一椎节段不稳者;②局限节段的椎间盘变性;③伴有根性刺激症状者;④ 退变性椎间盘源性疼痛者;⑤下腰椎失败综合征( FBSS), 由于初次手术破坏了正常脊柱的解剖结构,局部有较多疤痕组织,神经根.马尾神经,硬膜粘连,给后路再手术带来许多困难;⑥后路椎板切除后存在有腰椎不稳和滑脱者;⑦假关节形成后的翻修术;⑧畸形矫正需要前路截骨、椎间盘切除和椎体间植骨。⑨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存在问题,前路支撑以提供额外的稳定。但是单纯的AL IF手术无法解决因椎板、黄韧带、小关节突增生导致的椎管狭窄的问题,所以峡部裂型滑脱以及合并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有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不是ALIF良好适应证。手术方式:前路椎体间融合(ALIF),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无须剥离椎旁肌肉和牵拉神经即可获得椎间融合固定。该技术手术入路有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两种,具体选择和手术医师的经验有关,多数医师习惯选用经腹膜后入路。包括前路植骨融合和前路椎间融合器(前路BAK椎间融合术)的应用。腹腔镜下前路椎体间隔合术: 腹腔镜下腰椎前路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但其手术适应范围较局限, 椎管狭窄、后腹膜粘连、妊娠及等均是其手术禁忌证。七、腰椎滑脱对脊柱矢状平衡和骨盘平衡的影响在矢状位上,躯干平衡于骨盆(骶骨)之上,通过双侧股骨头将重力传至双下肢。骨盆的形态对人体脊柱-骨盆的平衡有重要影响。随着腰椎滑脱程度的加重,人体矢状位平衡被破坏,为代偿这种改变,骨盆旋转,导致骨盆和骶骨逐渐垂直,髋关节向前移位超出腰骶关节,因而腰椎前凸增大,使得重力线仍在髋关节之上,建立新的平衡。腰椎滑脱使躯干重心线由骶骨前向后移至骶骨基底,腰椎明显前凸, L5 椎在矢状面上旋转, 导致腰骶部后凸畸形。L5重度滑脱时,L5椎体后下方位于S1椎体前上方,纵向负荷长期应力集中于小范围区域,将使局部变形。典型表现为腰椎指数(lumbar index,LI)减小,L5椎体楔形变,S1圆顶形改变,导致腰椎倾斜旋转加速,腰骶部后凸畸形加重。另外,由于L5对骶骨近端的压力,骶骨逐渐变得垂直,骶骨倾斜角变小。当患者站立时,由于腰椎过度前凸,易致L4反滑和骨盆屈曲性代偿,绳肌和髂腰肌紧张,加剧骨盆垂直,从而使L5~S1后凸畸形。如仍不足以维持矢状面平衡,患者需屈髋、屈膝,因此重度滑脱患者常由于身高高度丢失,比例失调,影响美观,产生一种特有步态,称为Phalen和Dickson征。八、腰椎滑脱复位的要求、方法和意义近二十年来,随着对滑脱认识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关于腰椎滑脱是否需要复位的争论渐多。复位的要求: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和复位程度有较多争议。从脊柱的稳定,利于融合和预防再滑移方面看,滑脱椎体最好解剖复位,但从消除症状和预防神经并发症方面则不同,因滑脱脊椎内环境、神经通道大幅改变,骨、小关节增生及纤维组织可在不同方向压迫损伤神经,有时强行解剖复位,会造成新的神经损伤症状。我们强调尽量而不强求复位的原则, 滑脱椎体应在充分减压、避免过度牵拉神经根和硬膜囊基础上争取最大限度复位, 重建腰椎稳定性。复位方法:1. 牵引复位;2. 钩-棒撑开性器械复位时,引起矢状面失衡,加速滑脱进展;3. 经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技术,螺钉具有良好的提拉滑脱椎复位的能力;4. 前路L5切除,后路RF复位固定。复位的意义:1. 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2. 增加融合率;3. 减少融合节段,滑脱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腰骶部负重生物力学,融合可以仅局限于病变的节段。原位融合术则经常需要融合包括病变节段在内的2~3个节段。4. 姿态的恢复;5. 复位对神经症状的改善,通过对滑脱椎体的复位,可以恢复椎管的形态和容积,纠正神经孔的狭窄,避免腰骶韧带紧张,保护神经根不被牵拉,有利于神经减压。九、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意义及局限性开放式腰椎术后椎旁肌肉和血管的损伤一直以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康复和功能锻炼。随着手术技术和操作器械的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脊柱外科,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微创手术是应用特殊设计的器械以最小损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尽可能的减小手术本身对软组织的损伤,具有减少术后肌肉创伤、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住院天数、早期功能恢复等优点,为患者的早期康复和积极功能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应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的微创技术主要有:前路小切口腹膜后椎体间融合;前路小切口经腹腔椎体间融合;腹腔镜下前路椎体间融合;通道管下后路椎体间融合:通道管下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经通道管椎弓根钉内固定。但这些技术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学习曲线长,难掌握;对手术者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需要专用器械,增加手术成本;难以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十、重度滑脱:复位的方法与程度,手术方法的选择重度滑脱的复位:重度腰椎滑脱症是指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 临床症状较重, 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一定要遵循首先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 其次植骨融合, 最后复位固定的原则。目前的腰椎滑脱是否需要复位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当在节段不稳或严重的矢状面失衡时可考虑复位。复位仅仅是部分复位,目的在于矫正腰骶部驼背畸形。公认的是滑脱角的复位比矢状面的复位更重要。重度滑脱中,因追求复位而强行粗暴、反复过度复位,极易造成神经根损伤。重度滑脱治疗方式的选择:1.后路植骨融合,牵引、伸展位石膏固定适用于滑脱角大,柔韧性好的年轻患者,特别是不宜内固定的儿童。2. 采用后路逐步器械复位+PLIF+PLF+椎弓根系统治疗。在C 型臂X 线机导向下穿刺并拧入椎弓根螺钉, 先将上、下椎节撑开, 撑开椎间隙,使其恢复椎间原有高度, 然后将上端椎弓根钉向背侧提拉, 使滑脱椎体复位, 椎体达满意复位后, 将螺钉系统旋紧使其固定。 3. 前路骶骨加宽、椎体间融合术,适用于L5 下缘, 、S1 上缘明显变形,无法经后路满意复位或维持复位者  4. 前后路联合手术,适应于骨骼已发育成熟,后路器械复位无法达到目的者。能基本恢复解剖序列,缩短脊柱可保护神经根在复位时免受牵拉伤,因此被广泛用于重度滑脱的治疗。5. 前路L5 切除,后路RF 复位固定治疗V 度滑脱(脊椎脱离)采用后路逐步器械复位+PILF+PLF+椎弓根系统治疗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方式。十一、并发症(神经根损伤)的预防复位中引起神经根损伤的原因: ①腰椎滑脱时间长, 神经根长期处于腰椎滑脱的异常位置并与周围的组织粘连, 神经根已适应了这种异常通道。一旦神经根随滑脱椎体的复位由异常位置回到正常位置时神经根相应受牵拉, 张力增加而易引起直接损伤和血液循环的间接损伤。②重度滑脱中因追求复位而强行粗暴反复地复位也易造成神经根的损伤。③ 患者原有的术前没有足够重视, 螺钉抓椎力太小, 当滑脱椎体复到一定程度螺钉突然失去复位力, 复位的椎体又回到原位造成神经根损伤。 预防措施:1.术中保护神经根,禁忌过度牵拉;2.& 术中脊髓监测及唤醒试验;。3.& 手术中除了要争取最大限度复位外, 纠正腰椎侧凸和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同样重要, 同时解决了对侧黄韧带对硬膜的压迫和被拉长的神经根在椎管内迂曲所产生的新症状。4.& 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有关。原位融合而不减压时很少发生神经损伤。对于重度滑脱,过分强调复位可致神经损伤增加,复位适可而止。5.& 腰椎滑脱可以使椎管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神经根拉长,如强行复位反而会破坏此种已适应了的解剖关系,产生新的症状, 因此主张术前常规动态摄片,观察是否存在动态滑移,使滑移获得可能的复位,避免神经根损伤。6.& 重度腰椎滑脱,除了病椎滑移、神经根受牵拉外,神经根管的结构已发生异常, 因而在复位过程中, 往往发生神经根损伤, 故手术时一定要遵循首先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 其次植骨融合, 最后复位固定的原则。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1:32
吴星火大夫的信息
吴星火大夫电话咨询
吴星火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吴星火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吴星火大夫提问
目前暂不接受新问题
吴星火的咨询范围:
擅长: 脊柱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吴星火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骨科好评科室
骨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滑脱手术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