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联接试验中为什么螺栓刚度赫兹理论切向刚度值远远大于测量值

产品 求购 企业
注册时间:4年 用户等级:LV5
主营:四工位钳工桌,六工位钳工桌,六角工作台,钳工实训设备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清塘路59号
产品别名实验台
面向地区全国
螺栓综合实验台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螺栓实验台
螺栓综合实验台 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 螺栓实验台的设计紧密结合螺栓组联接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能完成各类螺栓基础实验,包括螺栓组联接中各螺栓应力与变形的测试与分析,也可进行模拟实验,同时具有齿根弯曲应力测试实验演示功能,测试手段可靠,数据稳定、重复性好,螺栓综合实验台 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 螺栓实验台是各类院校较为理想的螺栓基础教学实验设备。
 一、技术参数
1.输入电源电压: AC220V± 10% 50HZ;
2.控制电压:安全控制电压——DC24V,4.5A,带自动短路保护功能;
3.使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防尘防潮);
4.齿形板: z=32, m=16mm;
5.应变片电阻值: R=350Ω;
6.灵敏度:K=2.20;
7.螺栓工作直径:d=10mm;
8.静态电阻应变仪:1台;
9.产品尺寸:长×宽×高=605mm*335mm*560mm;
重:约为65kg 。
二、主要特点   
1、螺栓综合实验台 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 螺栓实验台所有被测试元件采用全桥测试电路,各应变测试机构稳定、重复性好、精度高。
2、采用单相(220V电源)交流电机,启动性能好。
三、实验目的   
1、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2、计算螺栓相对刚度,并绘制螺栓联接的受力变形图。
3、验证受轴向工作载荷时,预紧螺栓联接的变形规律,及对螺栓总拉力的影响。
4、螺栓综合实验台 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 螺栓实验台通过螺栓的动载实验,改变螺栓联接的相对刚度,观察螺栓变应力幅值的变化,以验证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各项措施。
四、实验项目
1、基本螺栓联接静态实验。
2、增加螺栓刚度的静态实验。
3、增加被连接件刚度的静态实验。
4、改用弹性垫片的静态实验。
5、完成螺栓应力与变形的测试与分析实验;
6、渐开线齿根应力测试实验;
7、了解螺栓组在受倾覆静态力矩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规律的分析;
8、螺栓联接中联接与被联接件的应力检测与变化规律。
本公司产品多为非标定制,可以满足各种参数,更多产品请浏览苏州市海川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或致电O512~ 苏州市海川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螺栓综合实验台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螺栓实验台”详细介绍,包括实验台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联系时请一定说明在黄页88网看到的, 谢谢!
联系人:马涛
产品名称 价格 产地
500元 中国
200元 中国
300元 中国
300元 中国
799元 中国
咨询主题:价格发货与交货商品参数其它 *咨询详情: *联系人: *手机号码: QQ号:
黄页88网友用手机一周前在百度搜索访问了本页
浙江杭州西湖网友一个月前在百度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热门城市
“螺栓综合实验台螺栓组联接综合实验台螺栓实验台”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C)2009 - 2017 黄页88网
│ 京ICP证100626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机械基础实验项目一】LSCII螺栓组及单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doc 2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机械基础实验项目一】LSCII螺栓组及单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LSC-II螺栓组及单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
一、工程应用实例
螺纹联接是机器中广泛采用的联接形式,常为可拆联接。在机械设计中大量使用螺纹联接,例如流体传动中液压缸的法兰盘联接、汽车发动机中汽缸盖与缸体的联接等。在日常生活中,螺栓组联接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空调的室外机的托架等等。
二、实验问题的提出
在螺栓承受变动外载荷时,粗螺栓的疲劳寿命比细长螺栓的寿命短,这是为什么呢?另一方面,在机器设计中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螺栓的疲劳寿命,机械设计中介绍了三种措施:(1)提高被联接件的刚度;(2)减小螺栓的刚度;(3)提高螺栓联接的预紧力。也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措施。第(1)(2)种措施将导致螺栓联接残余预紧力的减小,这对有密封要求的联接是必须考虑的;第(3)种措施会导致螺栓静强度的减弱。上述结论正确吗?我们通过本实验来观察、分析螺栓的联接特性。
螺栓联接常成组使用。在外界转矩或倾翻力矩载荷作用下,每只螺栓上承受的载荷一样吗?各螺栓上承受载荷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三、实验目的
现代各类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螺栓组机构进行联接。如何计算和测量螺栓受力情况及静、动态性能参数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实验通过对一螺栓组及单个螺栓的受力分析,要求达到下述目的:
(一)螺栓组试验
(1)了解托架螺栓组受翻转力矩引起的载荷对各螺栓拉力的分布情况。
(2)根据拉力分布情况确定托架底板旋转轴线的位置。
(3)将实验结果与螺栓组受力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
(二)单个螺栓静载试验
了解受预紧轴向载荷螺栓联接中,零件相对刚度的变化对螺栓所受总拉力的影响。
(三)单个螺栓动载荷试验
通过改变螺栓联接中零件的相对刚度,观察螺栓中动态应力幅值的变化。
四、螺栓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螺栓组试验台结构与工作原理
螺栓组试验台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为托架,在实际使用中多为水平放置,为了避免由于自重产生力矩的影响,在本试验台上设计为垂直放置。托架以一组螺栓3联接于支架2上。加力杠杆组4包含两组杠杆,其臂长比均为1:10,则总杠杆比为1:100,可使加载砝码6产生的力放大到100倍后压在托架支承点上.螺栓组的受力与应变转换为粘贴在各螺栓中部应变片8的伸长量,用变化仪来测量。应变片在螺栓上相隔180°粘贴两片,输出串接,以补偿螺栓受力弯曲引起的测量误差。引线由孔7中接出。
螺栓组试验台
加载后,托架螺栓组受到一横向力及力矩,与接合面上的摩擦阻力相平衡。而力矩则使托架有翻转趋势,使得各个螺栓受到大小不等的外界作用力。根据螺栓变形协调条件,各螺栓所受拉力F(或拉伸变形)与其中心线到托架底版翻转轴线的距离L成正比。即:
式中,F1,F2——安装螺栓处由于托架所受力矩而引起的力(N);
L1,L2是从托架翻转轴线到相应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mm);
本试验台中第2、4、7、9号螺栓下标为1;第1、5、6、10号螺栓下标为2;第3、8号螺栓距托架翻转轴线距离为零(L=0)。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
M = Qho =2×2F1L1+2×2 F2L2(N·mm)
式中,Q——托架受力点所受的力(N)
h0——托架受力点到接合面的距离(mm),见图2。
本实验中取Q=3500N;h0=210mm;L1=30 mm;L2=60 mm。
则第2、4、7、9号螺栓的工作载荷为:
第1、5、6、10号螺栓的工作载荷为:
(二)螺栓预紧力的确定
本实验是在加载后不允许联接接合面分开的情况下来预紧和
加载的。联接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其接合面产生挤压应力为:
悬臂梁在载荷Q力的作用下,在接合面上不出现间隙,则最
小压应力为:
图2螺栓组的布置
式中,Qi——单个螺栓预紧力(N);
Z——螺栓个数,Z=10;
A——接合面面积,A=a(b-c) (mm)2;
W——接合面抗弯截面模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螺栓联接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试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曲线(即变形协调图)。 2.掌握求联接件(螺栓)刚度C1、被联接件刚度C2、相对刚度C1/C1+C2。 3.了解试验预紧力和相对刚度对应力幅的影响,以考察对螺栓疲劳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图1―1为螺栓联接实验机结构组成示意图,手轮1相当于螺母,与螺栓杆2相连。套筒3相当于被联接件,拧紧手轮1就可将联接副预紧,并且联接件受拉力作用,被联接件受压力作用。在螺栓杆和套筒上均贴有电阻应变片,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它们的应变来求受力和变形量。测力环4是用来间接的指示轴向工作载荷的。拧紧加载手轮(螺母)6使拉杆5产生轴向拉力,经过测力环4将轴向力作用到螺杆上。测力环上的百分表读数正比于轴向载荷的大小。 1.螺栓联接实验机的主要实验参数如下: 1).螺栓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1=2.06×105N/mm2,螺栓杆直径d=10mm,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1=130mm。 2).套筒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2=2.06×105N/mm2,两件套筒外径分别为D=31和32,内径为D1=27.5mm,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2=130mm.。 2.仪器 1)YJ-26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6
1 L D d D1 图1-1螺栓联接实验机结构图。 1-预紧手轮;2-螺栓杆;3-被连接件;4-测力环;5-拉杆;6-加载手轮
2)YJ-26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3)PR10-26型预调平衡箱。
图4-2 LBX-84型实验机结构图 1-加载手轮 2-拉杆 3-测力计百分表 4-测力环 5-套筒 6- 电阻应变片
8-背紧手轮
9-予紧手轮 三.实验原理 1.力与变形协调关系 在螺栓联接中,当联接副受轴向载荷后,螺栓受拉力,产生拉伸变形;被联接件受压力,产生压缩变形,根据螺栓(联接件)和被联接件预紧力相等,可把二者的力和变形图线画在一个坐标系中,如4-3所示。当联接副受工作载荷后,螺栓因受轴F ΔF F Qp θ0 D0 θn λ λm’ Dn Qp Q λ λb 图4-3 力-变形协调图 λm 向工作载荷F作用,其拉力由预紧力Qp增加到总拉力Q,被联接件的压紧力Qp减少到剩余预紧力Q@p,这时,螺栓伸长变形的增量Δλ1,等于被联接件压缩变形的恢复Δλ2,即Δλ1=Δλ2=λ,也就是说变形的关系是协调的。因此,又称为变形协调图。 知道了力和变形的大小便可计算出连接副的刚度的大小,即力与变形之比Q/λ称 3
为刚度。C1=Q1/λ为螺栓刚度;C2=Q2/λ2为被联接件刚度。C1/C1+C2称为螺栓的相对强度。在力-变形图上,刚度表现为图线的斜率。为了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通常采用降低C1或增加C2的方法以降低载荷的变化值ΔF。 2.主要公式 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采用在试件上贴电阻应变片,并配接电阻应变仪加以测量,通常应变仪测量的数值为微应变, 其可以表示为式:?????10?6
应变片的接线按半桥接到应变仪上。 材料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 ??E???E????10?6
(4-2) 故螺栓拉力为:
F1??1?A1?E???1?10??6?d24
(4-3) 被联接件(套筒)压力为: F2??2A2?E???2?10?6?(D2?D12)4
(4-4) (4-5) 螺栓伸长变形为:
?1???1?10?6?L1
套筒压缩变形为:
?2???2?10?6?L2
(4-6) 轴向工作载荷可由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测出:F?K?S
(4-7) 式中:K―测力环刚度,单位为:公斤/格;S―百分表读数―指针格数; 3.测试系统说明 1)测试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4-4所示,图中R1、R1,为贴在螺栓或套筒上的电阻应变片,即受力应变片;R2、R2,为温度补偿片,贴在与螺栓材料相同的零件上;R1、R1,、R2、R,2共同组成外测量半桥,Z3、Z4为应变仪的内半桥电阻,与R1、R2组成一个全桥。
A R1 Z3 R1’ U R0 ~ R2 ZR2B 放大检波A/D 结果显图4-4.测试系统连接原理图
2)测量前应对电桥调平衡,即在电阻应变片未受力的情况下,其阻值未发生改变,电桥的输出信号值为零。当螺栓和被联接件受力时,则贴在其上的电阻应变片R1、R'1 4
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即电桥的信号输出与受力件的变形成正比,经放大器将其电压信号放大和检波后,经A/D换成与模拟量对应的数字量,显示器显示出螺栓或套筒的微应变量值,经计算后可得到联接副的联接件与被连接件的力和变形的数值。 四.实验步骤 1.用LB-84实验机步骤 1).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上图4-4所示的线路连接原理图,将连线接好。 2).将LBX-84实验机的螺栓联接处于卸载状态,测力环应处于不受力状态,且把百分表小指针调为零。 3).打开应变仪电源,后面板开关打到半桥处。 4).按下“基0”开关,调节“电阻平衡”电位器,使显示为0000。 5).按下“标定”开关,调节“灵敏度”电位器,使显示为-5000,并反复调平衡(零点)和定标(-5000με)。 电桥调平衡:使加载及预紧手轮处于松弛状态,按下应变仪测量铵钮,调节对应的电位器的电阻值,使应变仪的输出值为零。 加预紧力:参照LBX-84实验机结构原理说明,松开手轮6,松开背紧手轮8,拧紧手轮9,使应变仪指示为500με,背紧1,松开手轮9,则完成预紧。 6).施加轴向载荷:顺时针旋转手轮6,通过测力环对螺栓连接副施加轴向工作载荷,最大工作载荷应控制为百分表不超过40小格,在此范围内使百分表分别为10、15、20、25、30、35、40小格进行加载实验。通过切换开关分别记录螺栓、套筒的微应变量数值并记录。 8).测试完毕后,卸去轴向工作载荷,卸除预紧力。 2.用LB-87实验机进行实验 1).将YJ-18应变仪与Pr10-18预调箱联系好。 2).将被测应变片引线A1 BC(螺栓)、A2 BC(套筒)分别于预调箱的1路、2路的A、B、C 连接好,LB-87实验机的两个手轮松开,即螺栓处于无载状态。 3).测试系统调零:按下YJ-18应变仪电源开关,分别按下“Х10”、“Х1”开关,在连接副未受力的情况下,将预调箱切换开关分别打到1路和2路,调节对应的“电阻平衡”电位器,使应变仪显示的数值为零,则仪器调零结束。 4).加预紧力:转手轮1,并将电阻箱切换开关到1路,按螺栓的应变值为500με左右进行预紧。分别将切换开关进行切换到1、2路,记录下应变仪显示的微应变值。 加轴向载荷:拧动手轮6,依次按百分表10、15、20、25、30、35、40小格进行加载,分别测量螺栓、套筒的微应变值。 5).卸载:松开手轮6,测力环百分表读数为零,卸载完毕。 6).卸预紧力:松开预紧手轮1。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给各油杯及螺母端面加润滑油。 2.螺栓最大应变值με≤800,应避免螺栓过载,最小应变值με1
≥400,应避免施加轴向工作载荷后联接开缝,建议预紧力选在螺栓应变值500με左右。 3.特别提醒:在计算受力和变形数值应将微变值应值处以2。 六.思考题 1.求相对刚度C1/C1+C2,并与教材介绍的数值对比分析。 2.考察联接件刚度不同时,对螺栓应力幅的影响,将两个套筒在预紧力相同的F―λ图线画在同一坐标中进行分析比较。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受力和相对刚性系数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受力和相对刚性系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1|
上传日期: 16:05: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7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受力和相对刚性系数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螺栓刚度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