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时间了,生物现在什么都不会,不知道的生物怎么去学,一点头绪都没有

阅读下面的短文。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肖 如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当海洋生物学家在分析美国海军跟踪潜艇的记录时,意外捕捉到一段低沉、重复的与人类了解的鲸鱼的规律相同的声音。从声音分析,这是一头须鲸。因为身处一片无尽的深蓝中,须鲸们没有灵敏的嗅觉,但它们会“千里传音”。如今,已知的海洋中鲸目有两大类:一种是靠牙齿吃饭。以捕食为生的齿鲸亚目,如抹香鲸、虎鲸(逆戟鲸)、海豚等;另一类是靠嘴里梳子一样的鲸须吃饭。以滤食为生的须鲸亚目,如蓝鲸、灰鲸等。齿鲸们通过头上的鼻孔“哼”出各种声音,从短促的叽喳声到超声波,它们精于回波定位的捕食之道。而须鲸们的取食方式使它们没有精确回波定位的需求,它们也不哼超声波,而是通过喉部唱出低沉的歌。全世界不同海域的须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因为须鲸的喉部并没有声带一样的结构,所以人类至今还不能确知它们是如何做到的。科学家开始追踪这只唱歌的须鲸。在追踪它十二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地。它的行踪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毫无头绪,但它又从不留恋某处,也从不长期驻足某地。这么多年来,它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孤独状态,独自闷头在海里游来游去。它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不属于任何族群。后来,科学家终于找出了这头鲸孤独的原因。原来它歌声的频率很特别。鲸鱼们相互联系的频率一般是15~25赫兹,而它的频率是52赫兹(50~52赫兹的频率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所以,它发出的信号严重跑调,同伴们永远也接收不到。虽然这么多年它一直在歌唱,然而在同伴们的眼里,它就像是个哑巴。再后来,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但可惜的是,由于海域的不同,就算海豚接收到这种频率,它们也没办法立刻见面。于是,蓝色的海洋成了这只鲸鱼上演独角戏的舞台,它独自在广阔的水域旅行,自己给自己唱歌,只有自己懂自己的感觉。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孤单但是却一直在找寻和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与世界接不上轨,与他人断了联系……还好一切只是暂时,当在不同波段的人群中寻找到那个与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会瞬间消失。而今,这只鲸鱼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从发现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它的频率也在渐渐降低。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4期) 小题1:标题说这是“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读完文章后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3分)小题2: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小题4:文章结尾说“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你认为这只鲸鱼会幸福吗?为什么?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5分)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面的短文。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肖 如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当海洋生物学家在分析美国海军跟踪潜艇的记录时,意外捕捉到一段低沉、重复的与人类了解的鲸鱼的规律相同的声音。从声音分析,这是一头须鲸。因为身处一片无尽的深蓝中,须鲸们没有灵敏的嗅觉,但它们会“千里传音”。如今,已知的海洋中鲸目有两大类:一种是靠牙齿吃饭。以捕食为生的齿鲸亚目,如抹香鲸、虎鲸(逆戟鲸)、海豚等;另一类是靠嘴里梳子一样的鲸须吃饭。以滤食为生的须鲸亚目,如蓝鲸、灰鲸等。齿鲸们通过头上的鼻孔“哼”出各种声音,从短促的叽喳声到超声波,它们精于回波定位的捕食之道。而须鲸们的取食方式使它们没有精确回波定位的需求,它们也不哼超声波,而是通过喉部唱出低沉的歌。全世界不同海域的须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因为须鲸的喉部并没有声带一样的结构,所以人类至今还不能确知它们是如何做到的。科学家开始追踪这只唱歌的须鲸。在追踪它十二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地。它的行踪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毫无头绪,但它又从不留恋某处,也从不长期驻足某地。这么多年来,它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孤独状态,独自闷头在海里游来游去。它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不属于任何族群。后来,科学家终于找出了这头鲸孤独的原因。原来它歌声的频率很特别。鲸鱼们相互联系的频率一般是15~25赫兹,而它的频率是52赫兹(50~52赫兹的频率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所以,它发出的信号严重跑调,同伴们永远也接收不到。虽然这么多年它一直在歌唱,然而在同伴们的眼里,它就像是个哑巴。再后来,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但可惜的是,由于海域的不同,就算海豚接收到这种频率,它们也没办法立刻见面。于是,蓝色的海洋成了这只鲸鱼上演独角戏的舞台,它独自在广阔的水域旅行,自己给自己唱歌,只有自己懂自己的感觉。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孤单但是却一直在找寻和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与世界接不上轨,与他人断了联系……还好一切只是暂时,当在不同波段的人群中寻找到那个与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会瞬间消失。而今,这只鲸鱼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从发现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它的频率也在渐渐降低。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4期) 小题1:标题说这是“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读完文章后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3分)小题2: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小题4:文章结尾说“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你认为这只鲸鱼会幸福吗?为什么?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肖 如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当海洋生物学家在分析美国海军跟踪潜艇的记录时,意外捕捉到一段低沉、重复的与人类了解的鲸鱼的规律相同的声音。从声音分析,这是一头须鲸。因为身处一片无尽的深蓝中,须鲸们没有灵敏的嗅觉,但它们会“千里传音”。如今,已知的海洋中鲸目有两大类:一种是靠牙齿吃饭。以捕食为生的齿鲸亚目,如抹香鲸、虎鲸(逆戟鲸)、海豚等;另一类是靠嘴里梳子一样的鲸须吃饭。以滤食为生的须鲸亚目,如蓝鲸、灰鲸等。齿鲸们通过头上的鼻孔“哼”出各种声音,从短促的叽喳声到超声波,它们精于回波定位的捕食之道。而须鲸们的取食方式使它们没有精确回波定位的需求,它们也不哼超声波,而是通过喉部唱出低沉的歌。全世界不同海域的须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因为须鲸的喉部并没有声带一样的结构,所以人类至今还不能确知它们是如何做到的。科学家开始追踪这只唱歌的须鲸。在追踪它十二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地。它的行踪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毫无头绪,但它又从不留恋某处,也从不长期驻足某地。这么多年来,它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孤独状态,独自闷头在海里游来游去。它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不属于任何族群。后来,科学家终于找出了这头鲸孤独的原因。原来它歌声的频率很特别。鲸鱼们相互联系的频率一般是15~25赫兹,而它的频率是52赫兹(50~52赫兹的频率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所以,它发出的信号严重跑调,同伴们永远也接收不到。虽然这么多年它一直在歌唱,然而在同伴们的眼里,它就像是个哑巴。再后来,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但可惜的是,由于海域的不同,就算海豚接收到这种频率,它们也没办法立刻见面。于是,蓝色的海洋成了这只鲸鱼上演独角戏的舞台,它独自在广阔的水域旅行,自己给自己唱歌,只有自己懂自己的感觉。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孤单但是却一直在找寻和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与世界接不上轨,与他人断了联系……还好一切只是暂时,当在不同波段的人群中寻找到那个与自己频率一样的人,孤独感会瞬间消失。而今,这只鲸鱼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从发现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它的频率也在渐渐降低。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4期) 小题1:标题说这是“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读完文章后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3分)小题2: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科学家又发现,这只鲸鱼的音频其实和海豚相同,所以它掌握的是一门外语。小题4:文章结尾说“如果有一天,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会不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你认为这只鲸鱼会幸福吗?为什么?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5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问题,阅读全文,找到相关的文段即第五段,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点分析概括。小题2:试题分析:抓住本段 “已知的海洋中鲸目有两大类”一句和““千里传音”一词概括内容要点,联系全文所要重点说明的事物“一只唱歌跑调的鲸鱼”,从铺垫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形象生动”。小题4:试题分析:从“它遇见一只唱歌同样跑调的鲸鱼”来理解如果这样它的幸福的,再联想到人类生活,表达自己的理解。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颠覆世界观的现代科学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1234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1234人类的终极问题也许只有两个,生命的奥秘是其中之一。1234仰望星空,广袤而神秘的宇宙让人目眩神迷,轻易地就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和想要探个究竟的好奇。然而宇宙最大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它的浩瀚,而更在于其中竟然能够诞生出具有自主意识的生命。1234在生命的所有特征中,精神是最为神秘的。精神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了人们太久太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精神和其它所有存在的东西都不一样,它具有一些很奇怪的特征。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只要是存在的,比如空气、辐射、电磁场这些以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在都可以进行计量和测量了。唯独精神,我们虽然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却无法对它进行感知和测量。1234正是因为精神的这一特征,人们在对于它的认识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在哲学上唯心与唯物的争论由来已久。唯心论一般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精神创造了物质,在决定着物质;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唯物论,通常以“意识”这个词来代表“精神”,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在决定着意识。1234生命为什么会有意识呢?这个古老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早在6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人死之后会在另一个世界——阴间复活,所以要把尸体制作成不会腐烂的木乃伊,以便让它在地下与灵魂重新结合。这说明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灵魂来解释意识的存在了。1234相信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生物身上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一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躯体,另一种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灵魂。造物主在创造生命时,同时创造了它们的躯体和灵魂,灵魂是生命拥有意识的缘由。1234类似这样的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二元论”,因为它认为世界上同时存在着精神和物质两种东西;而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认为只存在一种东西,另一种是由它派生出来的,所以都叫“一元论”。1234人类存在灵魂的说法,在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只是在最近几百年间,科学的兴起促使人们逐渐否定了这样的说法。1234十七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就开始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和动物,都是由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甚至连人类的意识也是由人脑中的分子运动产生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J.O.拉美特里更是直接提出了人就是一台肉体机器的思想,他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说,就像人的脚有肌肉可以行走一样,人脑也有肌肉可以用来思考。1234工业革命后,机器的构造变得复杂起来,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于是一些人想,也许当机器的结构复杂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意识这样的功能。到了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论者就根据这一逻辑,说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机器的功能),思想与脑袋的关系就像是尿液之于肾脏、胆汁之于肝一样。1234人的意识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人脑这台复杂机器的正常功能,还是因为灵魂的存在造成的?假如是前者,那么只要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进行科学验证的。但假如是后者,那么科学无法进行验证,因为感官感知不到灵魂,我们无法证明它存在与否,只能通过思维推导来进行判断。1234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真的有可能产生智能吗?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已经破产了。科学发展到现在,在解剖学和各种扫描仪器的帮助下,人脑的细部结构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然而在意识如何产生的问题上,科学家们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假如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智能,那么人脑这台复杂的机器结构,我们已经大致掌握了啊,为什么还不知道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1234这似乎足以让人怀疑,机器无论复杂到何种程度,都是不可能自动产生意识的。1234然而在另一方面,复杂机器能够具有智能的观点,现在似乎又已经被证实了。电脑就具有很多人脑的功能,甚至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比人脑更强大。1234电脑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存储器、输出设备。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输入,电脑在工作之前,需要我们通过输入设备,比如说键盘、光驱,来进行信息输入;然后CPU对数据进行加工,这实际上是一个计算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都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上;最后输出结果信息,它可以是屏幕上的一组数据、一张表格、一篇文章,也可能是打印机打出的一张图片,或者音箱播放的一首歌。1234仔细一想你会发现,电脑的工作流程和人脑极为相似。人脑的输入设备是感觉器官,包括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和听觉,比如说眼睛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一旦光线打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蛋白会产生电流信号,把外部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大脑是CPU和存储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并且能够以记忆的形式储存;而输出结果可以是用手画一幅画,嘴巴里哼一首歌,说一段话,或者脸上做出一个表情。1234尽管电脑与人脑在功能上还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工作流程却很近似。有时候机器的功能会让人产生很奇妙的感觉,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以为收音机里传出的美妙声音,是里面藏着的人在唱歌。1234计算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项功能,而由机械组成的没有生命的电脑,也能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甚至会下棋的电脑还能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也许就像计算能力只是电脑的机能一样,思维也不过只是大脑的机能而已,意识是在大脑对感官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不需要用灵魂来解释意识的存在?1234电脑的出现,难道已经能够证实“意识只是人脑机能”的论断了吗?1234不。请再用脑子想想,你会发现前面我们遗漏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刚刚分析的电脑工作流程,其实说得并不全面,因为只提到了硬件,没有考虑到软件。1234我们知道,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做“裸机”,而裸机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它需要安装两种软件,一种叫“系统软件”,比如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等;另一种叫“应用软件”,比如办公软件WORD、网页浏览器IE等。1234原来再复杂的机器,也不可能直接产生智能,它还需要软件的支持。并不是像人们原先预想的那样,机器变得足够复杂之后,就会直接产生出智能来。1234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来了,对于电脑来说,仅有硬件是不够的,需要有软件的支持才能正常工作,人脑难道不需要吗?1234生物体是由没有生命的无机物构成的,但为什么无机物毫无生命迹象,而由它组成的生物体却如此不同呢?它们之间为什么会那样的界限分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来?假如想通了电脑原来需要软件支持这一点,这个问题就非常好理解了。1234有些人在受到重大刺激时,一下子突然就疯掉了,成为精神病人。这有些奇怪,因为从硬件上来看,此时他的大脑结构并未受到物理性损伤,与之前还是一个正常人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突然间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呢?1234这个事实在提醒着我们,人脑的正常运转也是需要软件支持的。精神病人之所以会精神失常,并不是出于硬件的原因,而是因为强烈的刺激,让大脑中软件的运行出现了逻辑错乱,导致了系统的崩溃。1234任何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身上应该都带有一个类似于系统软件那样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这种东西称作生命的“灵魂”。1234从这一点来推导,我们认为,灵魂应该是存在的。否则我们不可能在对人脑结构已经有如此深入的了解之后,对于意识如何形成的问题仍然一无所知。假如不存在灵魂,人体这台机器为什么能够自动运转就无从解释,人类为什么能够拥有意识的问题就无法回答。1234有人会把“灵魂”与“意识”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1234我们人类拥有自主意识,它在控制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当我们感到饿了,就会去找东西吃,感到渴了,就会去找水喝。这种现象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之下完成的,但如果真这么想那就完全错了。1234实际情况是,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身体反应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晚上睡觉时,意识消失了,但我们仍在有规律地呼吸着,身体各部分机能仍在正常运转;即便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我们的身体也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反应,有意识的行为只占少数,比如我们的意识没有指挥心脏的跳动,但它却一直在跳着。1234由此看来,灵魂与意识是不一样的。灵魂就像是我们身体的系统软件和驱动程序,它掌控了我们的整个身体;而意识只是灵魂的一项功能,它只在比较高的层面上起作用。这就好比是在操作电脑听音乐时,你在播放器中点击那首歌,这相当于是意识主导下的行为;接下来那些读取歌曲文件、调用解码器解码、把信号传送到音箱去之类的工作,并不需要你逐项发出指令,操作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这相当于是在非意识主导的状态下,灵魂这个驱动程序作出的自动反应。1234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就相当于电脑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关系。意识相当于是在软件运行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对外界和自我的认知,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意识应该是灵魂的产物,而不是物质。正因为生物体最重要的生命现象,不是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灵魂,所以生物体看起来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之间才会如此的不同。1234软件的运行必须依赖于硬件,它不能独立存在,也不能独立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灵魂需要依赖于肉体存在,一旦肉体消亡,它也就跟着不见了。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是硬件在决定着软件。就像唯物论者那样,认为是物质在决定着意识,更有甚者认为意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物质的附庸。但其实灵魂和肉体是两种互相独立的东西,就像软件和硬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一样,对于生命而言,这两者同样的重要,缺一不可。1234软件虽然需要依赖于硬件才能运行,但却并不代表着它就完全受制于硬件。首先是硬件的功能必须在软件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否则它就只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对于生命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了精神,生物体就只是一堆不会动的死肉。其次是软件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硬件,比如某些病毒程序可以攻击硬件系统,使硬件遭到损坏,同样的道理,精神对于肉体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精神的愉悦对于身体的健康起着积极作用,而在精神受到重创时,也会严重损坏身体的健康。1234灵魂无法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所以我们无法通过感官确定它的存在,很容易误以为它不存在。有人说,我是外科医生,经常打开人的大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灵魂。但你可以想想,当你修电脑的时候打开主机,能看到软件的存在吗?1234当然,灵魂是个软件只是个比喻而已,因为软件只是虚无的代码,而灵魂却有可能是活的。1234在把人类看作是一台肉体机器的年代,有一个问题很难解释:人为什么需要睡眠呢?有人说,那是因为身体这台机器需要休息。但实际上,机器是不需要休息的,你可以看看我们的心脏,它一辈子一直在跳着,并不需要休息。而且从进化论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睡眠会减少觅食的时间,睡着了不醒人事时还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这显然是不利于生存的。1234那人类为什么还需要睡眠呢?假如灵魂是活的,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原来不是肉体需要睡眠,而是灵魂需要休息。1234对于灵魂我虽然也有些研究,但这已经偏离帖子的主题太远,所以只好就此打住。1234我们的终极问题是: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人有灵魂吗?1234现代科学无法回答。1234宇宙的“实相”是什么?1234看完前面10个问题,世界观颠覆了吗?你是否还在相信,世界就是你眼中看到的那副模样?你是否还能期待,科学能够帮你解开所有未知的谜团?1234科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可验证,而这种验证建立在我们的感官知觉基础上。但我们无法感知的东西太多了,远的有暗物质、暗能量,近的有我们自身的灵魂,我们对这些东西的认知不能靠感官来验证,而只能依赖于我们思维的推导。但这种推导很容易被斥责为“空想”,基本上无法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往往还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1234其实科学界并不总是那么坚持原则的。进化论虽然有一个理论体系,但实际上完全是猜想,谁见过猴子进化成人?或者某个物种进化成另一物种?连过渡的东西都没有,还谈什么证据确凿?但它却也能被当作真理长期在学术界占据垄断地位。弦理论更离谱,连一个象样的理论体系都还没有建立,没有人讲得清楚弦理论究竟是什么。验证?那就更别提了,连一个成型的理论、一个核心方程都没有,还验证什么?但就这样一个甚至还算不上理论的东西,却已经红遍了物理学界。1234也许正如摩根·弗里曼说的那样:“宇宙让人类来把握实在是太大了。在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将不得不从我们知道什么,转向我们相信什么。”相比前面的这些,有一种东西也许更加无法验证,那就是宇宙的实相,因为我们的视野实在是太狭窄了,感官的功能也太有限了。1234既然无法验证,那么科学就不可能给你答案。我们还是开动脑筋,以思维来推导事实真相吧。1234大爆炸理论带给人们最大的困惑是: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外面是什么?假如把宇宙想象成一个大气球,那么这个气球它自己又身处何方?难道是被上帝放在花园里供天使们观赏?1234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宇宙并不是唯一的。我们的这个宇宙大气球所在的那个世界,应该是另一个宇宙。1234在科学兴起的初期,尤其是唯物论盛行的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这种认识潜在的推论,就是只存在着一个世界。但随着宇宙大爆炸理论揭示了宇宙是有开端、有界限的之后,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存在“多元宇宙”的可能性。马丁·里斯这样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宇宙,可能只是全体成员中的一个。可能还存在不计其数的规律不同的其它宇宙,我们所在的宇宙属于与众不同的子集,在这个宇宙中允许复杂的事物和意识得以发展。”1234霍金在《大设计》中说,宇宙生成的场景,就像是沸水中蒸汽泡的形成一样,生成的不仅仅是一个宇宙,而是一个无限的宇宙群。我们的宇宙就是其中一个气泡,另外还有无限多个其它宇宙。1234假如存在很多个世界,那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排列的?1234关于这个问题,有2种不同的答案。1234第一种回答是,这些世界是平行的,并列的。1234美国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平行宇宙》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可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宇宙的海洋上,每个宇宙都像是漂浮在海洋中的肥皂泡。”1234第二种回答是,这些世界是一层包含着一层的。1234在1999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异次元骇客》中,呈现了一种奇异的多层级世界。在影片中男主角道格·霍尔和他的老板汉农·富勒开发出了一种奇怪的电子系统,可以在网络中制造出30年代的洛杉矶来。但后来他们才发现,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其实同样只是未来世界的人们制造出来的虚拟世界。甚至影片最后的场景表明,那个未来世界似乎也是更高层级世界中的虚拟世界。1234不同宇宙之间到底是平行还是相互包含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维度空间”这个概念了。12340维空间是一个点,它没有方向;1维空间是1条线,它只能有2个方向,那就是前和后;2维空间是1个平面,它可以有前后和左右4个方向;3维空间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立体空间,它可以有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1234从数学上看,空间完全可以是4维、5维甚至更多维的。但在现实中,目前我们只了解自己所在的3维空间,至于更高维空间是否存在,目前物理学界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来证明。甚至对于2维空间和1维空间究竟存在于何处这个问题,也没有看到有人提起。1234谈起2维空间,有一个问题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2维空间它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所处的3维空间中能够看到2维空间的存在吗?不管是再薄的平面,它都总还会有一个厚度,因而严格点讲它并不是2维的,那么到底在哪里才能找到没有厚度的平面呢?1234只要想通了这个问题,你就会明白不同空间之间关系的真实含义了。电脑显示屏上的游戏世界,就是一个标准的2维空间,因为它是一个只有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平面,并且没有厚度。电脑中游戏世界所在的空间,与我们所处的3维空间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原来它们在我们眼中只是虚拟空间,是一个虚拟世界。1234高维空间与低维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怎样的物理意义呢?原来所谓的2维空间,就是3维空间中的虚拟空间;依此类推,我们所在的3维空间,可能只是某个4维空间中的虚拟空间;而这个4维空间,又可能是某个5维空间中的虚拟空间……1234这样一来,关于我们这个宇宙大气球处于何方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可以设想,假如人类有遭一日能够使我们制造出来的游戏人物产生意识,拥有智慧,那么人类实际上就成为了那个游戏世界的造物主。假如你是生活在2维空间《仙剑奇侠传》中的景天,拥有了自主意识,那么从你的角度来看,游戏中的世界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跟你的世界处于2维空间同一层级的,还有《传奇》、《魔兽世界》等无数的其它游戏世界,这些就是你眼中的平行宇宙。1234对于景天来说,造物主就是生活在3维空间中的人类程序员,是这些人创造了他赖以生存的宇宙。他处在人类的电脑主机之中,当他思考着“造物主是谁,他们在哪里”的问题时,他的造物主们——人类正在屏幕前默默注视着他。他们之间近在咫尺,但对于处在2维空间中的景天来说,咫尺就是天涯,他永远也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3维空间中的人类。1234接着往下推,既然存在游戏世界的2维空间和现实世界的3维空间,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存在4维空间呢?景天是2维空间中的生命,我们是3维空间中的生命,难道4维空间中就不能有生命吗?由此看来,最有可能的是,我们的宇宙只是四维空间中的一个虚拟世界。12344维空间在哪里呢?如同景天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触手可及,但他却永远也见不到我们一样,也许我们此刻就在四维空间生物的眼前。但他们可以看见我们,我们却永远也发现不了他们。1234四维空间中不太可能只有我们这一个虚拟世界,应该还有无数其它的世界,它们就是我们的“平行宇宙”。1234由此可见,在众多世界是“平行的”还是“相互包含的”这两种答案中,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从纵向来看,不同维度的空间是相互包含的;从横向来看,同一层级中的不同宇宙之间是平行的。1234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前面的问题了:宇宙这个大气球处于何方?宇宙之外是什么?你只要想一想游戏地图处在何方,地图之外的情形又是如何,就什么都明白了。1234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想,我们的感官根本无法印证这样的说法,所以科学对于这样的“空想”是不予认可的。但是也许你不知道的是,这些想法并非完全无法印证,只是证明的渠道可能会完全出乎你的预料。1234我们来看看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是怎么说的。12342012年12月,朱清时教授作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学和佛学的宇宙本体》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科学与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而存在的客观实体,不论谁去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结果都应该相同。这就是‘可重复性原则’;佛学认识真理的方法,是‘循业发现’,就是指根据自己业力的大小,认知能力的高下,发现宇宙的相应层次的真理。”1234朱教授说,通过进入禅定状态提高认知能力,就可以感知到常人无法获得的宇宙真谛,这是逻辑推理加实验的科学方法之外,人类认识世界的另一途径。1234佛陀就是从这一途径出发,认识到世界多如恒河沙粒。这些世界分为“三界六道”,三界从低到高依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从低到高分别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1234“三界”与“六道”的搭配有点复杂。“六道”中,其它五道都在欲界之中,只有“天道”中的诸天遍布三界,其中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共有二十八层天。1234每一层天可以看作是一个高维空间,每一道可以看作是一种类型的生命。佛陀说,欲界众生以欲望的满足为快乐,层次比较低级;色界众生已经没有了欲望,但却还有身体形态;而无色界的众生不仅摆脱了欲望的束缚,也不再具有身体形态,是以纯精神状态存在的生命。最惨的是“地狱道”中的众生,都是一些前世作恶多端的人投生在这里,他们在此要历经几十万亿年的痛苦煎熬,才有机会脱离苦海。1234佛陀说,三界六道其实都是虚幻的,众生在六道中轮回,“涅盘”之后才能跳出轮回,见到宇宙的实相。但实相是怎样的?佛陀说他无法用我们能听懂的语言来描述。他说的法分为两种,一种叫“世俗谛”,另一种叫“胜义谛”,也叫“真谛”,但这种语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听不懂意思的。1234这种对于宇宙之外其他空间的描述,在禅修、瑜伽、练气方面有成就的人口中也时有耳闻。但他们说的是真的吗?这很难判断。1234通过这种途径认识世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各人的能力和层次不同,认识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因而不像建立在人类正常感官经验基础上的科学方法那样,对每个人都适用,并且可以进行重复验证。每个人修行的境界不同,他们观察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修行人不是以感官而是以灵魂来观察世界的,所以他们很难向普通人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就像你很难跟盲人解释清楚色彩是怎么回事一样。对于没有类似体验的人来说,他们的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理喻。1234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人在以科学的方法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如今年6月刚刚卸任台湾大学校长的李嗣涔教授,还有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的沈今川教授,他们就各自在从事着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还合作进行过一些实验。在李教授的研究中,参加实验的儿童经常能够接触到高维空间的生命,李教授把这些高维空间称为“灵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李嗣涔教授的两个演讲视频,分别是《人体身心灵科学——儿童潜能开发》、《人体身心灵科学——寻访诸神的网站》,其中内容绝对颠覆你的认知。1234好了,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又太远了,就此打住。1234我们最后的终极问题是:宇宙的实相是什么?1234现代科学根本无法回答。(完)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的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