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一个作文开头,借鉴论文框架算抄袭吗吗

写论文东拼西凑,是借鉴还是抄袭?这不仅仅是一个用词问题
可能对于很多中国学生而言,“天下文章一大抄”,写文章东拼西凑只是“借鉴”,不是“抄袭”,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国外的学生从小学和初中就已经明确,哪怕只是几个字的引用,也会说明来源,否则就是学术不诚实的表现。
&由于教育制度、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留学生有可能会遭遇到论文抄袭(plagiarism)的问题——有些是自己违反了规定还不知道,有些则是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以华盛顿大学为例,学校里有14%左右的国际学生,但是这14%的人却创造了47%左右的学术不诚实行为纪录(包括抄袭、考试作弊等等)。
&虽然抄袭的问题经常发生,但是国外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对于这样的学术不诚实行为处理得很严:第一次可能考虑到你是国际学生,对文献的引用不了解只是警告;第二次可能就会直接0分处理,甚至情节严重会受到开除处理。
&举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我有一个学消费者心理学的同学,自认学渣碰到论文实在不会写,于是斗胆在google上面提问,向广大网友集思广益。最后挑了一两个不错的回答直接复制黏贴放进自己的文章中——结果老师用了反抄袭软件,通过测试你的文章与网络已存在文献有多少相似程度,分分钟“挪用”别人观点的事就暴露了,最后文章也是毫不留情的被fail掉。
&这个同学当时很憋屈,觉得自己只不过在参考别人的观点,又不是通篇照抄了别人的文章,为什么要这么狠心直接把文章挂掉,还说这是不诚信的行为。可能这个问题让很多留学生都曾经感到过困惑:我只是“借鉴”别人的几个观点,文章大部分还是我自己写的,为什么要说我是在“抄袭”?
&简单说来,西方学院派对于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rgrity)的定义是,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和成果,却不给作者应有的承认,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不光全文照搬是抄袭,哪怕是用了几段话、或者几句话,如果没有把原作者的名字标明,就已经属于抄袭的行为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剽窃)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启发和点子。国外大学的写作是很鼓励借鉴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纳的——关键在于要承认别人的成果。“借”而不承认就像偷东西一样,后果严重。不管你的文章来源是网络、纸质文献、很久以前的书本文章等等,都需要指明作者和观点的来源。
&所以,借鉴与抄袭最大的差别在于你承不承认用了别人的成果
&相信很多留学生随着留学时间的增加会培(逼)养(迫)出引用他人、注明出处的习惯。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种很隐晦或者被很多学生自认为很“高明”的抄袭方式——论文拼凑(patchwork)。
&拼凑,就是把不同文章中相似的语句抄过来,保留一些用词,改变一些语法结构,换几个同义词,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同的但是又并不是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的句
很多留学生觉得这样的方法很有效率,只要把不同的作者的话拼凑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可以避免引用和注明出处,因为这句话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作者。
&但是,拼凑并不是国外大学所要求的复写(paraphrase)——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引用的作者的观点。所以严格上来说,拼凑也是一种抄袭,因为对于“借鉴”来重组的观点并没有一一注明出处。
&拼凑一样是抄袭。
&既然还是算抄袭,为什么学生还是对拼凑乐此不疲呢?
&自己的表达好low,拼凑一下也是学习?
&首先,确实有些阅读材料比较难与理解,即便是母语作者都很难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再加上很多留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对自己组织语句表达不自信,觉得还是别人的表达会比较专业全面。
&有一个实验对比了心理学教授所写的两种不同的文章:一个是同辈批阅的专业期刊论文,另一个是比较容易读的心理学导论课本。结果发现前一种文章中,26%的教授直接从原文献中引用了5个字或者更长的语段。而后一种文章中,只有3%的教授直接引用原文。因为期刊文章要比导论教科书深奥复杂,面对的读者也是不同的,所以教授在写文章时会有不同的原文引用量。
&同样的,学生为了想要自己的文章显得更加专业,也会希望多增加一些原文里的直接引用/照搬原文里专业的表达。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才比较像一个学术的表达,像是写给一个专业教授的论文,而自己的表达就太low了。
&甚至有的学生会说,我觉得所有能够表达的方式都被别人用掉了,我真想不出来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说了。。。
&确实,校方也能理解国际学生在语言和学术训练上的不足。所以不少教学学者指出,借用别人的字词来表达,与其说是一种抄袭,不如看作是一种学习,特别是在表达一个陌生的专业学科。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也慢慢加深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所以,对于那些语言水平一般,或者对于学科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从模仿,借鉴别人的原话开始,不失为一种学习的方法。但是,如果滥用语言不好为借口,根本没有想要学习提高的心态,只是为了敷衍了事,那重组别人的话完全学不到任何东西,只是增加了被查处抄袭的风险。
&拼凑的方法很高效,省下时间才是王道?
&另外,很多留学生选择拼凑的方式是因为这样比较效率——在电脑上同时打开很多个文章页面,然后把类似意思的话摘抄出来再重组,用这样的方式一个晚上就可以搞定一篇2000字的论文。
&有的学生认为,即便自己拼凑的“作品”被发现,因为被指抄袭丢了一些分,但是他们却能省下大把读文献做研究的时间,用于应付其他作业,或者去吃喝玩乐。所以总的看起来,拼凑是很“合算”的。显然这样投机取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先不说现在学校对于抄袭的打击力度很大,这样的做法看似节省时间,但实际上学不到任何知识。花了那么多钱去留学只是去做排版编辑的活吗?
&所以,请不要忘了开头说的惨痛教训。对西方论文引用的不熟悉和想要投机取巧心理其实只是在阻碍你的学习。文献很深奥看不懂,一开始可以借鉴别人的表达,从模仿开始,一点点提高。但是写论文是一个功夫活,需要做大量的阅读,思考和修改。
&我原来所就读的大学的学术训练上说过,
&保守的计算,写一篇2000字的论文需要花费40个小时的时间去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整理观点,最后表达成文。而在引用上,过往的数据调查显示平均每200字至少会出现一次引用。也就是说2000字的论文应该至少有10个reference。
&虽然这个过程很耗时间,但是经历过的人都会觉得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如果想要有真正的提高,也不想担惊受怕被抓到抄袭,还是好好静下心来,用自己的话,即便有些简单粗糙,来表达你自己独到的看法。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还是这句话,望与各位共勉。提神留学的价值,拒绝抄袭,拒绝东拼西凑投机取巧。
文章为PECCOS原创,部分内容参考于网络。转载请联系peccos_xiaozhushou。如未经许可转载,保留追究权利。
&全球首家针对留学生的心理服务机构
&留学路漫漫,
让我们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陪你
把路上的种种辛酸,化为成长的勇敢
|烦恼开导
|困扰支招
PECCOS是PscyhologicalEducation
& Counseling
for ChineseOverseaStudents的首字母集合
关注PECCOS公众号——留学心理程,查看更多精彩
&国外大学全靠“自学”?习惯了国内老师讲课划重点的你,hold得住国外大学的的课堂讨论和独立研究吗?学术文化休克,你中招了吗?后台回复“学术压力”,给你看中西学术教育的对比。
雅思,SAT,
SSAT都被曝出学生涉嫌作弊而取消成绩。谁都想要有好看的成绩单申请学校,但是如果有机经有内买答案,自以为得利的作弊者却是损害了整个中国留学生的集体信誉。后台回复“雅思考试”,带你回顾雅思成绩涉嫌作弊扣发的始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抄袭和借鉴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