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IM可以改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产业的通病

先进全面的软硬件设施
为你提供完善的教学后备保障
选择专业:
请选择专业
BIM软件工程师
BIM项目总监
BIM技术经理
Rhino软件培训课程
轨道交通BIM战略总监课程
企业BIM能力提升课程
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
ICM国际BIM资质认证
全国BIM应用技能考试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选择您所需要的课程
BIM技能培训
BIM考试取证
BIM企业内训
北京BIM工程师4月7日开课 欢迎免费试听!
手机号码:
BIM与REVIT有什么关系
时间:    来源:中国BIM培训网     编辑:wang
& & & &BIM与REVIT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乍看起来跟笔者之前写过的REVIT就是BIM吗?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些类似,且不说那边文章的内容,光看这个问题,感觉就是初学的认识被现在关于BIM宣传有些误导的嫌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从一张来看一下。
& & & &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来两者的关系,BIM与REVIT用代数的说法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以3D设计概念为基础的,可以把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信息,进行建筑模型的相关建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3D模型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包括构件的信息,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可以说BIM是一种理念、流程或者浅显的说是一种实现3D可视化工程管理的一个工具。同时,BIM可以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既然可以贯穿全生命周期,那就是不可能应用一款软件就能完成的(这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所以说BIM包含REVIT,因为REVIT是实现BIM理念的工具之一。
& & & &既然说REVIT是实现BIM理念的工具之一,那REVIT就具有可视化的能力,可以建立3D模型,把工程项目添加到模型中,反映出项目各阶段的进度、成本。方便进行管理与协调。另外,笔者在之前写过的REVIT的历史中提到过,REVIT具有5大特点:1、使用Revit可以导出各建筑部件的三维设计尺寸和体积数据,为概预算提供资料,资料的准确程度同建模的精确成正比;2、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用Revit建模生成的平立图完全对得起来,图面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很小,而对建筑和CAD绘图理解不深的设计师画的平立图可能有很多地方不交接;3、其他软件解决一个专业的问题,而Revit能解决多专业的问题。Revit不仅有建筑、结构、设备,还有协同、远程协同,带材质输入到3DMAX的渲染,云渲染,碰撞分析,绿色建筑分析等功能;4、强大的联动功能,平、立、剖面、明细表双向关联,一处修改,处处更新,自动避免低级错误;5、Revit设计会节省成本,节省设计变更,加快工程周期。而这些恰恰是一款BIM软件应该具有的特点。
& & & &综上所述,关于BIM与REVIT有什么关系?各位应该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现在很多培训机构以点带面,可以夸大了REVIT的功能,让许多人尤其是初学者误以为BIM就是REVIT,,希望各位通过笔者的文章可以做个清晰的判断。在这里也很佩服REVIT的东家欧特克公司的宣传公里。虽然是他们提出了BIM概念,但是REVIT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BIM中所有的工作。
本站所载作品版权归作者及原出处共同所有。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BIM培训网”的所有作品、文章,版权均属于本站,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应注明“来源:中国BIM培训网” 或 “摘自:中国BIM培训网”。
标标签: 
关键字:BIM问题
BIM与REVIT有什么关系
REVIT就是BIM
 品牌课程
地点:北京
开课时间:
地点:北京
开课时间:
地点:北京
开课时间:2017-5
 考试取证
 学习必备
400-012-8696(工作日:9:00-18:00)<div class="mn"
链接: /s/1hs9inmW 密码回复可见
密码:****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案例作品]
[Tekla软件]
[BIM装修设计]
[BIM装修设计]
[Revit软件]
[Archicad软件]
国内最大住宅产业化项目首次应用BIM技术
摘要:由合肥市重点局组织建设的滨湖润园拆迁安置小区项目于10月23日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该项目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成片住宅小区,探讨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应用好。据合肥市重点局了解,由合肥市重点局组织建设的滨湖润园拆迁安置小区项目于10月23日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该项目是合肥市打造住宅产业化千亿产业的一个重要示范性,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成片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住房约5500套。据悉,本次开工建设的滨湖润园项目位于滨湖新区迎淮路与天津路交口,其中,按建筑产业化模式建设的34栋高层住宅楼(18—33层)均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预制率达50%以上,另有商业楼(8栋)、幼儿园、养老中心、社区综合楼、地下车库等配套建筑采用传统工艺建设,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为护航滨湖润园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面对如此大的工程体量,合肥市重点局着力从前期工作深化和技术支撑两方面严把质量安全控制。包括多次组织业内顶尖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项目结构安全、户型设计、细节功能进行充分论证优化,同时结合项目特点,提前编制项目策划书,对现场管理、工序、后期维保、违约处罚等方面一一明确流程与规定,抓好工作“提前量”。“针对建筑项目中的一些质量通病问题,从技术、工艺等层面着力破解。”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例如:外墙、外窗采用“企口”构造,改变渗水途径,在厨卫间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反台,实现结构自防水,有效增强了建筑防渗漏能力;采用保温集成化工艺,将保温层与外墙结构板提前在工厂内集成加工,可有效解决外装饰层或保温层脱落的问题;该项目全面推广使用新型立体防护体系,并在结构深化设计阶段同步设计,防护实施的固定节点在预制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件上提前预埋,不仅安全性能更佳,与传统外脚手架相比可节约钢材70%以上。结合住宅产业化项目存在大量拆分的特点,滨湖润园工程采用BIM()技术,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这也是BIM技术在合肥市大建设住宅类项目中的首次应用。(来源:合肥在线)延伸阅读:BIM技术在PC住宅产业化的应用〈作者:熊诚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本文有删减改动〉1、序言&&随着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BIM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能够在建筑中利用协调一致的信息,对建筑物进行分析、模拟、、统计、计算等工作,从而帮助用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住宅产业化在国内也是一个新兴的、并被国家大力推广的课题。住宅产业化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促进住宅生产现代化,旨在提升住宅建筑的生产手段,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降低建造过程的成本,节省能源并减少排放。我们可以发现,BIM技术与住宅产业化的目标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应用好BIM技术,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2、预制装配式住宅(住宅产业化)&&PC是预制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Concrete)的英文简称。PC住宅产业化简单地说就是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预制装配式住宅。PC住宅的主要构件在工厂生产加工,通过运输工具运送到工地现场,并在工地现场拼装建造成完整的建筑。形象的说法就是“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造的住宅,具有以下的特点:2.1出色的强度、品质和耐久性 住宅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均在工厂环境下生产,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有良好的成品养护条件,使得产品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而且,建筑物的门窗及外饰面都可以在工厂内安装完成,降低了现场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住宅构件,强度、品质、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均大大高于现场浇注的混凝土结构。2.2建造速度快 由于大量的预制构件已在工厂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只要进行拼装工作,而且门窗、外饰面已在工厂内完成,所以建筑物可实现内、外装修和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在建筑物基础施工时,结构所需的预制构件已经在工厂进行预制了;在三层楼面的结构进行拼装施工时,二层楼面的已经在进行管线安装了;而一层楼面已经可以开始装修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建筑先土建、后设备、再装修的施工工艺,从而使建筑整体的建造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据有关统计数据,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的建造速度相比传统施工工艺可提高30%~50%左右。在国内,将BIM应用贯穿于建筑的整个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案例很少。3、BIM在住宅产业化中应用的优势 BIM源自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源自制造业(制造业很早就有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PDM)。我们看到,目前很多建筑业的BIM软件最早都来源于机械、航空、造船等制造业的PDM软件。对于制造业的PDM,其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单个“零件”,传统的采用现浇方式的建筑,其“零件”的概念不是很明晰,而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由预制的“柱、梁、板、楼梯、阳台”等构件组成,实质上这样的建筑物是被“零件化”了,所以产业化的住宅是最接近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一种建筑产品,也非常适用于采用类似制造业的方法进行管理,所以BIM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有天然的优势。工业化的住宅具有房型简单、模块化等特点,采用BIM技术可比较容易的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构件的零件库,这使得BIM建模工作的难度降低。产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也要求实现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而这种生产和管理方式又与BIM技术所擅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谋而合。另外,在产业化住宅建造过程中也有对BIM技术的实际需求,如住宅设计过程中的空间优化,减少错漏碰缺、深化设计需求、施工过程的优化和仿真、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控制等。总之,BIM技术非常适合在住宅产业化中推广应用,而且相对投入的成本较低,应用产出的效能较高,通过BIM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产业化住宅建设过程整体的管理水平。4、BIM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实践 4.1BIM在PC住宅设计、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进行、以及设备设计,同时利用BIM模型可以进行建筑物的性能分析,如:日照性能分析,采光性能分析,能耗性能分析,结构性能分析等。深化设计阶段是产业化住宅生产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预制件是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预制件设计和生产的精确度就决定了现场安装的准确度,所以要进行预制构件设计的“深化”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构件到现场都能准确的安装,不发生错漏碰缺。但是,一栋普通PC住宅的预制构件往往有数千个,要保证每个预制构件到现场拼装不发生问题,靠人工进行校对和筛查显然是不可能的,但BIM可以很好的担负这个责任,利用BIM模型,我们可以把可能发生在现场的冲突与碰撞在BIM模型中进行事先消除,深化设计人员在用BIM软件对建筑模型进行碰撞检测,这种检测不仅可以发现构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和碰撞,还可以检测构件的预埋钢筋之间是否冲突和碰撞,根据碰撞检测的结果,可以调整和修改构件的设计并完成深化设计图纸。4.2基于BIM技术贯穿PC深化设计、生产、建造环节的管理系统的建立除了在设计、深化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手段解决传统的二维设计不擅长解决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外,将BIM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也是BIM应用的重点,通过构建基于BIM的多方参与的工程建设管理集成平台,使参与项目的不同组织(如业主、设计、制造、施工等)能够同时加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来,通过BIM进行信息的沟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用BIM进行项目管理将开创工程项目管理革新的新纪元。基于BIM技术贯穿PC深化设计、生产和建造环节的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动态掌控PC住宅构件预制生产进度,仓储、物流情况以及现场施工进度。该管理平台集成了一个中心数据库和四大子系统:即PC工程的BIM模型中心数据库以及深化设计子系统、PC构件生产阶段管理子系统、现场子系统、工程远程监控子系统。PC工程的BIM模型中心数据库用于存放具体PC工程的全生命周期BIM模型数据;深化设计子系统将构件深化设计的所有相关数据传输到中心数据库中;PC构件生产阶段管理子系统从中心数据库读取构件深化设计的相关数据以及用于构件生产的基础信息,同时,将每个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信息、质量检测信息返回记录中心数据库中;现场施工管理子系统通过读取中心数据库的数据,可以了解本工程构件的生产进度情况以及每个构件的具体信息(重量、安装位置等)。同时,将构件的安装情况返回记录在中心数据库中;工程远程监控子系统通过读取中心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实现远程动态显示PC工程的建设进度。考虑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在每个预制构件中都安装了RFID芯片,并为每个构件进行唯一编号,同时将芯片的信息写入BIM模型,通过手持读写设备实现了PC住宅工程在构件制造、现场施工阶段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问题。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贯穿PC深化设计、生产、建造环节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PC住宅产业化工程项目可以通过BIM平台充分共享建造过程中的数据,工程项目的动态进展情况也可以通过BIM模型进行远程的查询,并以三维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5、BIM技术在PC住宅产业化中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BIM技术在PC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根据进一步的应用需求,BIM技术在PC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和研究。5.14D/5D仿真模拟BIM模型代表的是一座虚拟的建筑,通过这个虚拟建筑,可以把工程现场要解决的问题搬到实验室,在计算机里面进行模拟和分析。4D是指在BIM的3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的维度,通过对建筑物不同建造工序方案的仿真模拟,可以对施工工序的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同时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寻找到最佳方案。5D是指在4D模型的基础上PC构件生产阶段管理子系统加成本的维度,通过BIM5D模型可以实现精细化的预算和项目成本的可视化,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5D仿真模拟,可以动态的比较多个可能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别,通过分析和优化,选择成本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5.2数字化制造由于PC住宅采用工业化的方式进行生产,所以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充分利用BIM模型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制造。可以实现数字化制造的有:1)模具设计自动化,BIM模型可以提供预制构件模具设计所需要的三维几何数据以及相关辅助数据,可实现模具设计的自动化,如果结合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还能实现拼模的自动化。2)钢筋加工自动化,利用BIM模型中的钢筋数据模型输出钢筋加工数控机床的控制数据,实现钢筋的自动裁剪和弯折加工,并利用软件实现钢筋用料的最优化。3)构件检测自动化,利用BIM模型中的尺寸数据并结合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预制构件成品检测的自动化。4)施工现场自动定位放样,基于BIM模型的空间信息以及全自动全站仪等设备,实现基于BIM模型数据的施工现场自动定位放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温馨提示: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注册会员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论坛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6、内容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或协助删除。
04-0704-0604-0604-0504-0704-0604-0604-06
用心服务每一个人
产品与服务
扫一扫关注我们您的位置:&>&&>&&>&
住建部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
时间: 10:01:36  能源世界
【能源世界导读】: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此举旨在贯彻《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部署、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附意见全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介绍,此举旨在贯彻《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部署、推进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的应用。
共识:近年来,BI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步兴起。同时,BIM在部分重点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管理中陆续得到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推进BIM应用,已成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识。
问题:缺少顶层设计;BIM应用目前只停留在各企业和项目的自发层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路径;项目应用中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完全割裂,没有充分体现BIM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优势等。
原则:企业主导,需求牵引;行业服务,创新驱动;政策引导,示范推动
目标: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应用:《指导意见》强调BIM的全过程应用,指出要聚焦于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普及和深化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规划和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运营维护单位的特点,分别提出BIM应用要点。要求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制订BIM应用发展规划、分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研究覆盖BIM创建、更新、交换、应用和交付全过程的BIM应用流程与工作模式,通过科研合作、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相关人员掌握BIM应用技能,全面提升BIM应用能力。
7项保障措施:宣传BIM理念、意义、价值;梳理、修订、补充有关法律法规;建立BIM应用标准体系;自主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BIM应用软件;培育BIM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产业联盟;培训BIM应用人才;研究基于BIM的工程监管模式。
预期:《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BI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支撑建筑行业技术升级,变革生产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随着《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建筑领域将进一步掀起BIM应用的热潮,不断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意见原文如下】:
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关于印发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现就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的应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
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
BIM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
目前,BIM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本土应用软件不成熟、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建筑领域普及和深化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优质、安全、环保、节能。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导,需求牵引。发挥企业在BIM应用中的主体作用,聚焦于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2.行业服务,创新驱动。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组织优势,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创新并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应用软件,建立BIM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培养研发和应用人才队伍。
3.政策引导,示范推动。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引领作用,研究出台推动BIM应用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坚持试点示范和普及应用相结合,培育龙头企业,总结成功经验,带动全行业的BIM应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四、工作重点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BIM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扶持和推进相关单位开展BIM的研发和集成应用,研究适合BIM应用的质量监管和档案管理模式。
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BIM应用发展规划、分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合理配置BIM应用所需的软硬件。改进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建立适合BIM应用的工程管理模式。构建企业级各专业族库,逐步建立覆盖BIM创建、修改、交换、应用和交付全过程的企业BIM应用标准流程。通过科研合作、技术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相关人员掌握BIM应用技能,全面提升BIM应用能力。
(一)建设单位。
全面推行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BIM应用,要求各参建方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便于集成、管理、更新、维护以及可快速检索、调用、传输、分析和可视化等特点。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基于BIM标准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质量管控和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的需求。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建立基于BIM的可视化信息模型,提高各参与方的决策参与度。
建立BIM应用框架。明确工程实施阶段各方的任务、交付标准和费用分配比例。
建立BIM数据管理平台。建立面向多参与方、多阶段的BIM数据管理平台,为各阶段的BIM应用及各参与方的数据交换提供一体化信息平台支持。
建筑方案优化。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要求各方利用BIM开展相关专业的性能分析和对比,对建筑方案进行优化。
施工监控和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促进相关方利用BIM进行虚拟建造,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期,对物料、设备资源进行动态管控,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投资控制。在招标、工程变更、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利用BIM进行工程量及造价的精确计算,并作为投资控制的依据。
运营维护和管理。在运营维护阶段,充分利用BIM和虚拟仿真技术,分析不同运营维护方案的投入产出效果,模拟维护工作对运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先进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
(二)勘察单位。
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工程勘察流程与工作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开展BIM示范应用。
工程勘察模型建立。研究构建支持多种数据表达方式与信息传输的工程勘察数据库,研发和采用BIM应用软件与建模技术,建立可视化的工程勘察模型,实现建筑与其地下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融合。
模拟与分析。实现工程勘察基于BIM的数值模拟和空间分析,辅助用户进行科学决策和规避风险。
信息共享。开发岩土工程各种相关结构构件族库,建立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三)设计单位。
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工作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开展BIM示范应用,积累和构建各专业族库,制定相关企业标准。
1. 投资策划与规划。在项目前期策划和规划设计阶段,基于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项目规划方案和投资策略进行模拟分析。
2. 设计模型建立。采用BIM应用软件和建模技术,构建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设备、消防等多专业信息的BIM模型。根据不同设计阶段任务要求,形成满足各参与方使用要求的数据信息。
3.分析与优化。进行包括节能、日照、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交通、抗震等在内的建筑性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全生命期成本,进行优化设计。
4.设计成果审核。利用基于BIM的协同工作平台等手段,开展多专业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各专业之间数据信息的无损传递和共享,进行各专业之间的碰撞检测和管线综合碰撞检测,最大限度减少错、漏、碰、缺等设计质量通病,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四)施工企业。
改进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建立基于BIM应用的施工管理模式和协同工作机制。明确施工阶段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流程和成果提交内容,明确人员职责,制定管理制度。开展BIM应用示范,根据示范经验,逐步实现施工阶段的BIM集成应用。
1.施工模型建立。施工企业应利用基于BIM的数据库信息,导入和处理已有的BIM设计模型,形成BIM施工模型。
2.细化设计。利用BIM设计模型根据施工安装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指导建筑部品构件的生产以及现场施工安装。
3.专业协调。进行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以及管线在施工阶段综合的碰撞检测、分析和模拟,消除冲突,减少返工。
4.成本管理与控制。应用BIM施工模型,精确高效计算工程量,进而辅助工程预算的编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动态成本进行实时、精确的分析和计算,提高对项目成本和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
5.施工过程管理。应用 BIM施工模型,对施工进度、人力、材料、设备、质量、安全、场地布置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和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
6.质量安全监控。综合应用数字监控、移动通讯和物联网技术,建立BIM与现场监测数据的融合机制,实现施工现场集成通讯与动态监管、施工时变结构及支撑体系安全分析、大型施工机械操作精度检测、复杂结构施工定位与精度分析等,进一步提高施工精度、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7.地下工程风险管控。利用基于BIM的岩土工程施工模型,模拟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对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8.交付竣工模型。BIM竣工模型应包括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内容,在三维几何信息的基础上,还包含材料、荷载、技术参数和指标等设计信息,质量、安全、耗材、成本等施工信息,以及构件与设备信息等。
(五)工程总承包企业。
根据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过程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BIM应用内容,分阶段(工程启动、工程策划、工程实施、工程控制、工程收尾)开展BIM应用。在综合设计、咨询服务、集成管理等建筑业价值链中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型的环节大力推进BIM应用。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协调各阶段工作,缩短工期、提高质量、节省投资。实现与设计、施工、设备供应、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单位的无缝对接,优化供应链,提升自身价值。
1.设计控制。按照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总包管理需求,逐步建立适宜的多方共享的BIM模型。使设计优化、设计深化、设计变更等业务基于统一的BIM模型,并实施动态控制。
2.成本控制。基于BIM施工模型,快速形成项目成本计划,高效、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等,有效提高成本管控能力。
3.进度控制。基于BIM施工模型,对多参与方、多专业的进度计划进行集成化管理,全面、动态地掌握工程进度、资源需求以及供应商生产及配送状况,解决施工和资源配置的冲突和矛盾,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质量安全管理。基于BIM施工模型,对复杂施工工艺进行数字化模拟,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对复杂结构实现三维放样、定位和监测;实现工程危险源的自动识别分析和防护方案的模拟;实现远程质量验收。
5.协调管理。基于BIM,集成各分包单位的专业模型,管理各分包单位的深化设计和专业协调工作,提升工程信息交付质量和建造效率;优化施工现场环境和资源配置,减少施工现场各参与方、各专业之间的互相干扰。
6.交付工程总承包BIM竣工模型。工程总承包BIM竣工模型应包括工程启动、工程策划、工程实施、工程控制、工程收尾等工程总承包全过程中,用于竣工交付、资料归档、运营维护的相关信息。
(六)运营维护单位。
改进传统的运营维护管理方法,建立基于BIM应用的运营维护管理模式。建立基于BIM的运营维护管理协同工作机制、流程和制度。建立交付标准和制度,保证BIM竣工模型完整、准确地提交到运营维护阶段。
1.运营维护模型建立。可利用基于BIM的数据集成方法,导入和处理已有的BIM竣工交付模型,再通过运营维护信息录入和数据集成,建立项目BIM运营维护模型。也可以利用其他竣工资料直接建立BIM运营维护模型。
2.运营维护管理。应用BIM运营维护模型,集成BIM、物联网和GIS技术,构建综合BIM运营维护管理平台,支持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建筑物业、设备、设施及其巡检维修的精细化和可视化管理,并为工程健康监测提供信息支持。
3.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综合应用智能建筑技术,将建筑设备及管线的BIM运营维护模型与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通过运营维护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运行和排放的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支持设备设施运行的动态信息查询和异常情况快速定位。
4.应急管理。综合应用BIM运营维护模型和各类灾害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各种可预见灾害模拟和应急处置。
五、保障措施
(一)大力宣传BIM理念、意义、价值,通过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工程创优评优、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评价等工作激励建筑领域的BIM应用。
(二)梳理、修订、补充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范本的条款规定,研究并建立基于BI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监管流程;研究基于BIM的产业(企业)价值分配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工程各方应用BIM费用标准。
(三)制订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应用指南,建立BIM应用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公共建筑构件资源数据中心及服务平台。
(四)研究解决提升BIM应用软件数据集成水平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鼓励BIM应用软件产业化、系统化、标准化,支持软件开发企业自主研发适合国情的BIM应用软件;推动开发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系统。
(五)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造价咨询以及工程档案管理等工作中的BIM应用研究,逐步将BIM融入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六)培育产、学、研、用相结合的BIM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产业联盟;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行业,建设BIM应用示范(试点)工程。
(七)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于BIM应用的相关培训,在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必修课中增加有关BIM的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企业和人员的BIM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
更多行业信息请登录: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能源世界”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能源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雨水回用技术在绿色建筑
大数据解析中国绿色建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工程通病防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