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论人类不平等的平等,可能吗

技术会带来社会平等吗?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技术会带来社会平等吗?
(说明:本文原载2016年第11期)
谷歌的围棋软件AlphaGo,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所有讨论文章当中,有一篇的题目起得最好:《机器人赢了围棋,取代你的职业还会远吗》。
(图片说明:世界冠军李世石苦苦思考,依然不敌计算机)
围棋这样复杂的思维游戏,机器人都能超过人类,那么世界上还有多少工作,是机器人不能干的呢?如果工作都由机器人承担了,人不就失业了吗?
AlphaGo团队只有20个人,谷歌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它真正大力投入的人工智能项目,是无人驾驶汽车。
(图片说明:谷歌改装了一辆丰田汽车)
据报道,该项目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处在路试阶段。每天,无人驾驶汽车就在加州的公路上开来开去,测试可靠性。另有消息说,这项技术已相当可靠,推向市场的时间非常近了。
我本来不相信,机器可以开车却不发生事故。但见识了AlphaGo的强大实力以后,我对无人驾驶汽车有信心了。
(图片说明: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设置驾驶位)
真的很可能,机器驾驶汽车比人类驾驶得好。如果这项技术成功,十年以后,就没人去学开车了,驾校也会关门。终有一天,因为人类不如机器可靠,法律规定,人类不得驾驶汽车,只能由机器驾驶。如果你还想开车过过瘾,必须去专门的游乐场,就好像现在骑马只能去马场一样。
这种前景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将来都是机器驾驶,那么现在的这些司机怎么办呢?进一步说,如果将来都是机器人为人类服务,那么现在的售货员、服务员、打字员、装配工、出纳、保安......(你可以列出一大串职业),他们干什么去呢?
(图片说明:技术已经消灭了很多蓝领职位,正开始消灭)
当然,新技术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但是这次似乎与上一次工业革命创造出大量工厂职位不一样,信息技术革命创造出的职位,远远小于它消灭掉的职位。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它们的技术目标就是不需要人的参与!
(图片说明:教师可以被机器替代)
我们一直相信,技术会让生活更美好,但是这一次,技术似乎正在动摇人类社会的结构,将整个社会一分为二:有技术的人与没技术的人。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越拉越大,人类束手无策。
如果你有技术,那么处境就会非常有利,技术将你的优势成倍放大,为你带来大量收入。那些掌握了技术的资本家,尤其如此,他们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控制者。如果你没有技术,那就很不幸了,你的工作会保不住,被机器取代,然后你就长期失业,或者找到一份非常辛苦的、只能糊口的体力活("吃饭可以,享受不行")。
做过一个统计,1978年到2011年,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只增长了6%,CEO的平均收入增长了727%。这就是说,计算机革命出现后,穷人的收入根本不增长,而富人正变得越来越有钱。
(图片说明:技术使得财富快速向资本家集中)
这种趋势将来只会增强,不会逆转。因为它是技术造成的,而技术变革的速度一点都没有放缓。技术正在不断替代劳动力,那些被替代的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补偿。
更可怕的是,社会流动性正在减弱。以前,穷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晋升到更高的社会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以前跟你一起竞争的,是其他的人,只要你比他们努力,就能出头;现在跟你竞争的,是软件和机器人,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会超过它们。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发现,他们能得到的职位,不是因为雇主需要他们的劳动技能,而是因为人工比机器便宜。比如,造出一个会送货、会烧菜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做到,但会很贵,使用真人更便宜。所以,快递员和厨师这样的工作,将会持续地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他们的工资很难增长,一旦成本大幅上升,机器人就会取代劳动者。
由于通过奋斗爬到社会上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教育的价值也正在变小。如果不能学会机器无法替代的技能,那么读不读大学,对你将来的收入不会有太大影响。很可能不读大学,你的处境还会好一些。
(图片说明:高等教育已经不是高收入的保证了,反而可能让你背负债务)
一个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流动性僵化的社会,意味着什么?我很难想象。在经济上,持续繁荣需要购买力支持,必须让大多数人具有购买力;在政治上,不让底层看到翻身的机会,就是政治自杀。这次美国大选,传统风格的候选人都得不到支持,反倒是极端的、大肆批评现行秩序的候选人大受欢迎,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政治动荡的体现。
(图片说明:社会向上的阶梯已经断了)
虽说人类历史一直是等级制社会,但是工业革命以后,多多少少变成了一个"彩票社会"。如果你碰巧是那个幸运儿,抽到了命运的彩票,就能出人头地、翻转人生。这种希望虽然渺茫,但是让底层人民有了期待,愿意遵守秩序。这种希望一旦消失了,向上爬的梯子断掉了,抽中彩票的机会等于零,社会秩序也就瓦解了吧。
说来好笑,技术虽然带来了收入不平等,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等,主要是在享受技术成果方面。比如,普通人完全可以使用跟美国总统或世界首富一样的手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几乎都体现在非技术方面,比如收入、地位、住宅等等。
今年下半年即将登场的VR技术(虚拟现实),更是空前的突破,只要带上头盔,就能进入一个彻底平等的虚拟世界。
(图片说明:生活在VR世界里面是完全可能的)
一个网友在推特上这样。
"如果VR真的能模拟大多数实际生活,而且成本降到每个人负担得起,那人类就离真正的平等不远了。"
"VR技术把材料的触觉和质感的传达,提高到建材的地步,人类也就根本不需要什么实体空间了,大家一起找个床躺着,全部生活都在VR里过是最省成本的了。以后名车美女豪宅飞机都变成便宜的数据,每个人戴上头盔就能拥有的时候,人生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类传统社会必然就崩溃了。"
人类社会究竟走向哪里:忍受现实的不平等,还是在虚拟中重构平等?未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扑朔迷离,令人琢磨不透。
去年,网上流传一则趣闻。
除了人工智能,2016年还有一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人类的影响可能更大。
(说明:本文出自我的新书《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说明:本文原载2016年第35期《财新周刊》。)可怕!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代吗
来源:搜狐读书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原标题:可怕!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代吗?
  按:话说,不平等是千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常态。不说远的,就说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和印度用了几乎百余年的时间,还没能赶上西方发到国家的步伐&&等等,你说什么?21世纪才是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期?我们真的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代吗?有多么不平等呢?“科技发展的不平等将会制造空前巨大的鸿沟,落后国家或将永无机会迎头赶上。”更可怕的是,连死神的公正都将被科技所打破――“在未来,死亡可能只是穷人的问题。”
  这句话出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4月21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他是《人类简史》(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的作者,这本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乃至全球的超级畅销书。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
  那么,赫拉利教授的演讲都说了些什么呢?
  创造不一样的人体
  连死神都变得嫌贫爱富
  在漫长的时日里,人类曾经改变了周遭的环境、生活方式等,我们身处的世界早已翻天覆地,唯一未被改变的只剩下人类自己。而下一步,人类将开始改造自己的身体(body)、大脑(brain)和思维(mind),而改造的途径是通过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算法。赫拉利认为,这一举动将会将促进阶级的转变。对自身身体构造和认知能力的改造,其最大受益者是社会的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因为最大程度地掌握了社会资源,也将优先占有技术的福利。通过技术,他们可以选择获得更强的记忆力、认知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更健壮的身体等等,从而在身体和大脑方面,将没有财力享受这种技术优势的普通人远远甩在后面。
  按照这一方向发展的技术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人类的终极问题:死亡。人有阶级、种族、性别、财富、智力、体力的种种差异以及其所带来的种种不平等,然而,唯有死亡之神悬于我们上方,不曾对任何一人赦免。技术的高度发展,如果可以改变人类身体、大脑和思维,是否也有可能对公正的死神发起革命?
  《时代》:2045――人类获得永生之时?
  YES!在未来,死亡可能只是穷人的问题。在医学上,死亡很可能是因为心脏停止供血,或是一场癌症。那么当技术高度发展时,死亡或许将成为一个可解的医学问题,至少,医学能够不断延长人的寿命。于是,死亡从神定的命运,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掌握社会优势资源的精英阶层,有能力获得技术治疗,从而延长自己的寿命,甚至获得永生。实际上,现今的统计已经证明,富人的寿命高于穷人。而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并没有能力负担DNA检测等前沿科技的高昂费用,死亡和疾病对他们依旧有效。平等的死神将变成嫌贫爱富的社会分化者。
  这一论点也许显得耸人听闻,但事实上,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一本正经地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将希望寄托于Google――一家掌握全世界最多数据、始终追求技术创新的公司。美国《时代》杂志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谷歌可以解决死亡问题吗?(Can Google solve death?)
  这样一来,穷人将对自己的寿命无比焦虑,因为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死亡也对富人网开一面了。而富人呢?他们是否会高枕无忧地享受自己无限延长的生命?赫拉利给予了否定的答案。富人虽然可以在医学上维持健康,但很难抵御意外灾难,如坠机、恐怖袭击等。面对永生不死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富人们将变得更加焦虑,开始选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行为&&
  连司机和医生都换成机器人了
  你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抢走
  在20世纪,大众医疗快速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明显提高。赫拉利教授对此的解释是,20世纪是群众的世纪(the age of masses)。他以德国纳粹为例,纳粹领袖高度重视大众医疗,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经济价值,国家需要依赖群众的力量发展军事和经济。但到了21世纪,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军事价值,政治力量转而更多地依靠技术。
  那么,人们有没有可能失去其经济价值呢?赫拉利指出,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趋势是,越来越智能的计算机和机器人正在将人类从工作岗位上排挤出去。赫拉利举了司机和医生的情况作为例子。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超过百万。如果所有的司机都被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替代,这一巨大数字的人口或可免于灾祸。已有不少专家预测,到2025年的时候,一些城市就将出现自动驾驶的车辆。在未来,某些城市甚至会禁止人类开车,因为人类会违章、酒驾、疲劳;而完善的人工智能是没有这些缺陷的,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连接,迎面驾驶的人类无法知道彼此的想法,人工智能驾驶员却能够信息共享,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而在今天,车祸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各种暴力杀人都多。由此推测,成千上万的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将失去工作,人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如果说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为可见图景,那么赫拉利对医生的革命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医生也可以被AI替代。人类医生只能依据几个迅速的提问和测试来做出诊断,他无法掌握全世界所有的相似病例,也并不知晓病人及其亲属的完整疾病史和DNA,人类医生还会疲劳、生病和生气;与人类相比,未来的医疗AI可以记忆整个医学史、全世界的药品名单、大量临床试验,以及病人本人的病史、家族病史、DNA情况,可以比人类医生更全面、准确地作出判断,又不会出现疲劳、生病、态度恶劣的情况。而且,医疗AI可以随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即使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AI也会贴心地随时关注你的心率、血压等情况,以便及时作出反应。
  IBM正在研发的Watson项目,能够收集全世界的病例,不断更新其庞大的数据库,它能够获取使用者及其亲朋好友的疾病史和DNA数据,并通过精密的数据分析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将一名医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医生需要耗时至少十年,要苦逼地学习各种医学、生物、化学等知识并进行临床实习,但一旦技术成熟,复制医疗AI则会容易许多。这会导致医生的可替代性大大增强。(医学生听到这种话会不会脊背发凉&&)
  有人会问,除了专业技术,我们还需要情感啊。如果一位患者要被告知身患癌症的消息,他会选择从一个温暖、亲切、可以安慰鼓励你的医生口中听到,还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赫拉利考虑到了这一问题,他反问道:“如果是一台温暖、亲切、可以安慰鼓励你的机器呢?”
  其实,AI已经可以识别并回应人类情感。比如有人手机故障,需要打客服电话咨询,那么AI可以通过你的状态来选择回应的语气方式。在技术上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对方打电话的声音(比如有的人很平静,有的人急躁到抓狂),另一种是对方叙述时所选择的词汇(比如有人加了很多要被哔掉的词汇)。如此,AI可以赶上人工服务,甚至超越他们。
  21世纪人类再次分化?
  少数人成为上帝,多数人无所事事
  AI的高度发展会使得很多传统的职业被淘汰,随之带来的是一个新阶层的出现――赫拉利称之为“无工作阶级”(unworking class),这一阶级由“经济无用人”(economical useless people)组成。在人工智能成熟的21世纪,人类将再次分化――极少数人将成为上帝,大多数人则会被AI抢走工作,无所事事。
  这场讲座的点评人之一崔之元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对这一极度悲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引用了爱默生的诗句“A man is a God in ruins”。实际上,每个人都享有上帝的一部分属性,或许未来并不会是一小部分人成为绝对的上帝、大部分人成为无用的人,而是大家都或多或少地作为“上帝”而存在。并且,按照赫拉利《人类简史》一书的逻辑,智人的发展是走向了联合和建立公司,而不是分化。另一位点评人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则提出,赫拉利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可能忽略了文明层面的因素,存在着法律、政治和伦理层面的诸多缺陷。比如,如果AI替代了工人,需要担心的问题不是贫困问题,而是失业问题,这对于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赫拉利承认在法律、政治、伦理上AI替代人类肯定存在问题,他所呈现给我们的这些惊人之论并非预言,而是提供一种设想,一种可能性。在回答现场一个未来宗教为何的问题时,赫拉利称,未来的宗教可能不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它将诞生在硅谷,这一宗教的名字或许是DATA RELIGION――数据将会是新的上帝!
  无需担心人工智能!
  AI有多厉害,正说明人类有多聪明
  巧合的是,就在赫拉利教授弥漫着悲观气息的讲座结束后,一位货真价实的技术科研工作者在清华数学系做了一场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聚合的智能、隐形的智能与自适应的智能”的讲座。他是洪小文博士,现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他的师祖John McCarthy先生正是第一个提出AI这一说法的人。
  人工智能确实很牛,但是洪小文认为,每当AI打败人类的时候,他从不认为AI有多厉害,而是觉得人类有多么聪明。洪小文同样举了无人汽车的例子:无人汽车内部,前后左右都放置了高清摄像头、声呐、激光、雷达等传感设备,对距离的测量可精确到厘米。而人类呢,只有两只眼睛,却同样掌握了开车这门技术。围棋大战也是一样的道理。这难道不正说明了人类的智慧?
  不同于赫拉利的悲观,洪小文告诉我们无须担心AI。他认为计算机领域最伟大的人是图灵,因为图灵在计算机领域对算法的突破。任何可以被计算的(即算法)都可以由图灵机(Turing Machine)来完成。但是算法来自于人类,没有任何一种算法可以自己生产新的算法来解决新问题。拿人脑来举例的话,人的左脑主要负责计算,右脑负责创造。计算机可以算得上是人类最好的左脑,与计算机比拼计算是没有希望的。比如,就算人类使用大家熟知的高斯算法来计算“1+2+&&+9875”,也还是比直接做常规加法的计算机慢一些。但是,这正说明人的算法更强,若算法相同,人类根本无力一拼。
  针对赫拉利教授对于“无工作阶级”的忧心忡忡,洪小文回应说,失业确实是人类社会将面临的问题,但技术革命带来的传统职业的淘汰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旧职业的淘汰也会带来新职业的诞生。同时,人类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这可能是AI无法达到的。比如保姆这样一个繁琐、细致并需要付出关爱的工作AI就很难实现,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师也很难被AI替代。但是洪小文指出,技术发展可能会带来未来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传统蓝领工人从事技术、体力劳动,白领则负责贸易、销售等工作。如果AI成熟,白领的可替代性大大高于蓝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日益凸显。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如何调整对白领蓝领的传统观念也十分重要。
  在他看来,对于未来社会的想象之一,即是《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所谈到的:全世界人由物联网连为一体,省去诸多中间环节,出现“零成本”现象,从而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经济生活,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所取代。但这一蓝图忽略了财富分配的问题,即这些资源由谁来掌握,所以,数据(data)的管制问题――谁能使用数据以及如何使用――在未来很重要。
  站在世纪的开端,我们无法预测21世纪真正的走向。正如赫拉利所言,在中世纪20岁的人可以猜测到自己50岁的生活方式,而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难以预测30年后将是什么样的。唯有时间会带给我们答案。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确定,技术无疑将会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朱利安 UB001)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正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正方)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洛克认识论中的理性主义因素洛克,理性,论述,论洛克,认识洛克,主义认识论,认识论的,主义因素,认识论,理性主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洛克认识论中的理性主义因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