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缺什么最缺什么

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百度百家
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政治一直在干涉教育,强奸教育,结果由于教育的一味顺从与善解人意,强奸也变成了顺奸。教育老前辈曾说过,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可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猾奴,就是愚奴。教育如果不再求真,即使我们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我觉得,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真;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心。
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
看朱永新老师的《中国的教育缺什么》,颇受启发,朱老师认为,中国教育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特色,缺理想……确实,中国的教育,缺的可不少!不过在我看来,除了这些东西,目前我们的教育还缺一个最关键的:“真”!或者说,其它缺都在其次,惟有“真”最根本。这方面,老前辈早已有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我们呢?千教万教,教人求假; 千学万学,学做假人!
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在造假。
首先假在教育内容。我是75年开始自己的读书生活的,上课时,我们唱祖国象花园,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下课后,看到的则是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上课,睁着眼睛瞎唱歌;下课,饥寒交迫无人理。从感情上来讲,这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饶是如此,作文里还不能诉说,还必须与社论保持一致,所以小时候我最拿手的作文,开头必是在以某某某为首的英明的党中央领导下,抓纲治国,全国上下,形势大好,结尾必是奔向美好的未来2000年。
如今,跌跌撞撞的走过2000年了,也没发现啥美好。课堂上虽然用不着瞎唱了,可有些课的内容仍是有点高蹈。我很庆幸,我教历史而没教政治,否则,课堂上净给学生讲些自己早已不信的堂而皇之的东西,耽误时间、浪费生命、误人子弟倒在其次,可怕的是,假的东西,孩子们迟早会自我发现,等发现后,他们是什么感觉?
有一阵子我迷上了与马克思同时期、同知名度的一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o韦伯。他的真知卓见让我震惊,更让我震惊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政治课中只有马克思而没有马克斯?难道就因为二马的观点不一致?但是,真理不是愈辨愈明,真金不是不怕火炼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马克斯o韦伯?现在,我知道了,但是这更增加了我怀疑一切的禀性。犹如我一个同事,她打麻将时,来了一个诈胡,被人发现了,却导致同事们怀疑她以前所有的“胡”都可能是诈胡!在这方面,西哲笛卡尔说:怀疑就是方法。中国诗人北岛呼喊说:我不相信,天空是蓝色的。总之,我们有理由怀疑一切!
如今我教历史,每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我都会告诉学生,这是我的个人私下看法,至于公开看法,书上写得好好的,考试时你背下来就行,人家若出个“试谈谈你对某某伟大人物的看法”的题,那是跟你客气,千万不要自作多情信以为真,真把自己的看法端出来, 那就坏菜了,学生就笑。
作文里,学生依然写不得真话作文。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写日记,一提作文就头疼,倒不仅仅是因为日记里可以写隐私,而是因为日记里可以说自己的话。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例数了春天的种种不好和自己不喜欢春天的诸多理由,可是结果却被老师认定思想不健康而被判为不及格。春天,估计已成为某些伟大事物伟大人物的象征物,所以,想不喜欢春天,没门儿!
假内容的教育,著名教育者李镇西把之称之为玫瑰色教育。这种教育,只能把人都培养成色盲。著名大导演谢飞在给北大学生做讲座时说了自己的两个笑话。一是老先生在厦门用望远镜望海峡对岸,结果吓了一大跳,他问身边的士兵,为什么台湾也用我们的红旗。兵告诉他,台湾的旗底色也是红的,只是左上角有青天白日。谢大导演说:我以为,台湾只能用黑旗或者蓝旗呢。二是老先生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与一个台湾人合住一室。评价起双方的领袖,谢飞认为一提老蒋,就想起一个尖嘴猴腮无情无义的老头,那台湾人说,哪里,我们印象中,老蒋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相反,一提你们的老毛,就想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这就是玫瑰色教育的结果。玫瑰色很漂亮,但他致人色盲,如此教育,教育岂不在变相害人?
第二,是教育各种常规指标在达标检查时的造假。一是几年前流行的普九检查。为此我曾和一位乡村中学的教导主任聊过,他说普九标准多多,而乡下学校处处不够标准。一、要求生均图书15册以上,谁有啊,各学校自想高招,有的去借外校兄弟单位的,有的让学生从家带书,当然,检查完毕后还要各归其主,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实在凑不够,学校再掏钱去废品收购站买一部分,摞到那里显得堆大数量足。二、上级要求生均公用事业费要每年有两个增长点,别说增长了,好多地方早把这个取消了,不是没增长,而是干脆没有。为应付检查,需造两个条子, 第一个条子,是乡里的拔款条,公用事业费增加多少多少;第二个条子支出条 ,学校在这方面已花去多少钱云云。三、初中教师大专文凭达标率需达到80%以上,就把小学、中学里的有大专文凭的教师全编到一个花名册上以备检查。四、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儿,辍学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可实际情况是,好多农家孩子根本不上初中,怎么办?一个法子,借学生。让小学五年级的混到初一里,让初一的一部分混到初二去,再让初二一部分支援初三去……
除了普九检查,比较热闹的还有中央下达减负令之后各种形式的“减负检查”。其实,具体减负了没,大家都心知肚明。检查团临来之前,老师就交待孩子们了,问作业“多乎哉”,大家统一要说“不多也”。为防有记者暗访,学校更是格外交待孩子们,一旦有生人(记者同志)问“晚上几点钟睡觉”,大家要异口同声的说“八点就睡”,问“作业少了大家高兴不高兴”,大家要统一说 “高兴”!孩子们乖,与学校配合得很默契,这情境,常让人想起老电影里,村口站岗放哨的红缨枪们,碰到可疑之生人(特务汉奸坏蛋们)问路问情况,他们随口编瞎话编得倍儿顺。没想到,战争时期培养起来的“革命优良传统”被我们教育界给继承过来了。
孩子们长期浸淫其中,将学到什么,已经学到什么,不言自明。小时候,我们学过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也学过华盛顿砍伤樱桃树的故事,可诚实并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扎下根来,这才是最令人悲哀的。
第三,教育界各种考试的真实性与各式文凭的含金量以及学术的纯净,在人们心中早已大打折口。连续揭露出来的高考集体舞弊事件,更是打击了教育的最后自尊。我们常常指责各式持假证者,可是各种正式考试,职称考试,自学考试,函授考试,以及各正规院校经济利益驱动下办的各式长短培训班,其真实性又能有几何?社会上戏言,假文凭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假文凭,一种是假的假文凭。真的假文凭是从正规学校买来的,假的假文凭是从假证贩子手中买来的。唯一的区别是,前者花钱多点,后者花钱少点;前者供各式党政干部和有钱的主购买,后者供平民百姓购买,有些基层干部,酒虫饭袋,按摩写成暗摸,可手里却大都持有硕士文凭,与其说是硕士,还不如说是硕鼠。这般情形之下,真的假文凭与假的假文凭也就五十步百步之别,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持假文凭者?
文凭掺假,学术也掺假。学术腐败除了已发现的,还有好多不易被发现的。比如同仁同学之间的传帮带,我发一篇文章,加上你的名,你掏个亮相费;我发你一篇文章,你给个版面费,否则没你的立足之地;而某些学术期刊更是沦为某些小圈子的阵地,外人想插进一足,何其难也。有些堂堂的大学讲师,为了评职称,更是不惜使用调包计,把别人发在刊物上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名字复制一下,再制作到原来的刊物中,就理直气壮的交上去邀功请赏了。
试问,连教育的殿堂都变成了造假的车间,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还能希望什么?
第四,说一下我们的教育理想。朱老师说,我们缺理想。其实,我们缺的是小理想,从来不缺的是大理想。道德与理想方面,我们更是高蹈,学生们在老师的暗示与规定下,只能有高尚的大理想,不能有渺小的小理想,如果有个学生写作文说自己的理想是长大了拾垃圾,既使你嚷嚷自己是为了搞环保,那也不行,你看老师怎么批评教育你。结果导致孩子们高的达不到,低的也不做:嚷嚷着长大要当科学家,却无意于关上身边的水龙头;嚷嚷着长大要为人民服务,回家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皇帝般的日子。
至于老师们,更是在社会舆论的耸怂下,找不到自己正确的位置。教师本是门职业,爱岗敬业即行,当作事业做也行,可是犯不上寻死觅活的拚命进而连累妻儿老小?生命本是有限的,而利他主义则是无限的,用一己之不足却补社会之大余,即使勉做到了,却是以牺牲自己家庭利益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用孔家的话来讲,乃是过犹不及。这方面,我比较赞同茅于轼的观点,他说,人与人是等价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与损人利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我不赞同教师作为牺牲被抬上道德的祭坛。再说了,从没听说西方的教师夜半还亮着红烛改作业,可人家的教育并不比我们落后。而且, 老师夜半还在改作业,肯定是布置作业多了,应当批评他的。
可是我们听惯假大空了,偶而听个真话,神经还真受不了,尹健庭事件就是个明证——2001年湖南株洲二中语文教师尹健庭,因在教学论文《入学教育课》中提出“读书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这一命题及其论证,被同事告密,《中国青年报》以《某重点中学一语文老师这样讲入学教育课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为题作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尹健庭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新闻人物,最后被所在学校株洲二中解聘。我现在特想知道那个告密者是谁,有没有遭到报应!
我不明白,为人师者,如果因为戴着一顶社会愣是栽赃给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帽,就说不得读书为自己的话,那真是我们教育界的集体悲哀。教育没有自主权,教师人格不独立,结果便是教育沦为政治的婢女。政治把很可笑的一些东西弄成神圣,教育不但不去揭穿,反而帮着粉饰,结果,教育里原来很神圣的一些东西也复变得可笑起来。这里我想问的是,书不能为自己读,那饭能不能为自己吃?如果我说我吃饭为了国家,喝水为了国家,甚至睡觉也是为了国家,大家有何感觉?所谓的真理,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真理若被某些权威人士操纵在手,就更可怕了,它会封住所有人的口。如果皇帝说自己的衣服最漂亮是真理的话,那么凡是说皇帝没穿新衣的,那可能就要被打成反革命现行了,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就是这样对待布鲁诺同志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才有了个“言论中性”规定。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言论对错,你有说出的自由与权利,听不听则在大家。大狗叫,小狗也叫,不能因为小狗叫得不对,就不让叫,更何况,大狗叫得也不一定对。教育本是求疑求异,可我们却是求忠求同。尹健庭也许说得不对,但是,没有讨论的余地吗?
政治一直在干涉教育,强奸教育,结果由于教育的一味顺从与善解人意,强奸也变成了顺奸。教育老前辈曾说过,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可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猾奴,就是愚奴。教育如果不再求真,即使我们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我觉得,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真;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心。
教育没钱,影响的可能是教学质量,可教育中没了真,影响的却是生命质量与人的质量!失却了做人的根本,我们何以立足?
阅读:1160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6602
本文是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的原创文章,首发百度百家
阅读:44万
阅读:16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命运多舛”的济南美猴王主题乐园,最近有了新动作。
百度新闻实验室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0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
blogAbstract:'&
目前,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是奉献?是鼓励?是爱心?我看都不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最缺的是的信任,是正视,是良好的环境!
也放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奉献、鼓励、爱心?说实在的,中国教师的奉献精神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中华民族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赶得上。对于鼓励学生、热爱学生,已是近年来中国教师的共识。“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这种爱与鼓励在我们的教育中不但不缺乏,相反,我们的鼓励和爱太多了!也许是素质教育的影响,也许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也许因为教师是弱势群体,家长动不动就去找老师的麻烦的缘故,很多地方,很多学校,有的老师对学生的爱已变成了溺爱,对学生的鼓励已演变成了吹捧,以致有的学生天天生活的成功中,沉浸在喜乐里而沾沾自喜,对自己',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3,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中国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木虫的思想家园--凤凰网博客
开启民智 思考现实 感悟人生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中国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木虫,沉思者。出版诗集《奔跑的石头》、《垂直的蓝》。本博文章均为原创,版权为木虫所有。公众号:muchong777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中国教育到底缺少了些什么?_教育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正文
中国教育到底缺少了些什么?
  一位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先生对我说:“以前,我总觉得中国人比我们聪明,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中国父母永远在逼孩子读书,他们的职责是教育出学业最优秀的子女来,甚至连孩子的暑假也不放过。美国父母呢?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运动,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变得放任自流了。”
  几个嫁了美国丈夫的中国太太也跟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抱怨过这个问题:“我老公从不帮助孩子做功课,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错,他也不给孩子正确答案,他会让孩子再想想,他认为,人哪有不犯错误的,不出错,怎么提高?而且,我如果是老师,孩子学校的老师做什么?”
  华裔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这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理念有差异。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着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比如,在上大学前被家里管制惯了,进入大学之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失控了。有的会大玩特玩,有的一下子没有人安排日常生活,不知如何是好。
  中国家庭教育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为什么一旦进入美国社会,那些学业优异的华裔孩子,除了从事科研,做个高级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呢?其中原因有许多,部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提高不是永久性的,即使初期超逾别人,但是当大家都起步后,前者的优势就消失了。因为被强压后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是被动的。
  二、中国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被支配、被指责得太多,会变得脆弱,他们最怕犯错误,最怕失败,所以为了避免错误,反而放弃了提出问题的机会,放弃了在失败中学习的过程。长大后,孩子不仅失去了创造和想象的能力,而且会变得患得患失。
  三、中国父母不是爱孩子的真实,而是爱他们希望孩子所要成为的样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而是别人怎么做,孩子也要怎么做的盲从产物。兴趣对于大人和孩子同样重要,想做的事,别人不让做,他也想做;不想做的事,只会事倍功半。
  四、尊重孩子,把他看作一个平等的人,与你享受平等的说话权利,批评权利,反抗权利,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更不一定会有出息。
  不是美国父母好,中国父母差,而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彼此借鉴,有益无害,美国父母还在向中国父母学习如何管教孩子呢!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
&当前位置: →
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
[日期:]&&来源:&& 作者:黄宾连&& 阅读: 次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8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