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示

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确是人类的老师。只要留心观察,你就能从中有所发现并得到启示:
1.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不要张扬。
2.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3.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持 。
4.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5 .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一、从本组课文中抓重点,学方法
①通过描述观察中发生的一件事,揭示自己得到的启示。
《自然之道》通过描述“我们”为了救出幼龟结果倒害了那群幼龟的故事,启示:如果我们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②通过收集资料研究一自然现象,揭示自己得到的启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通过阐述黄河2000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揭示了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③通过发明创造,揭示人类从中得到的启示。
《蝙蝠和雷达》写了科学家们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写。
&三、佳作赏析:
蝉发音的秘密
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
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
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
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
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捏这个地方,蝉就叫了。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我们身边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自然现象,但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问号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数我发现了含羞草怕羞的秘密。
去年,妈妈买了一盆含羞草,长得很茂盛,我非常喜欢,而且我觉得他的名字很有趣,像我一样内秀吧。我很想知道它是怎样怕“羞”的。有一次,我轻轻去摸它的叶子,结果,它的叶子马上合拢,我很好奇,就用手去摸其它的叶子,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我走到一旁,不再去动它。过了一会儿,没想到它的叶子又慢慢的舒展开了。而且,我还发现在雨天和强风时,它的叶子也会合拢。
“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会合拢呢?”“它在雨天和强风时为什么也会合拢?”“难道它真和人一样会害羞?”我百思不得其解,怀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去找答案。”
&我就去查资料,查了好久,终于查到了原因:原来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含有很多水,当你用手触摸它时,叶子上的水便流到其它地方,所以叶子便向上卷曲。相反,叶柄被手碰时,下面水流走得多,整个叶子便向下垂。在雨天和强风时它的叶子下垂,是它保护自己不被狂风暴雨折断的方法。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含羞草并不是真的怕羞啊!
&我此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在科学的园地里我又摘到了一朵小花,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又捕到了一条小鱼,我将永远不忘记这件事。
四、编写写作提纲:
(一)写作提纲一般范式
文章中心:文章通过记叙
&&&&&&&&&&&&&&&&&&&&&&&&&&,抒发了&&&&&&&&&&&&&&&&&&&&&&&&&&&&&
2.具体叙述一个事例(或者两个)
3自己受到了启示:
(二)写作提纲特殊范式
1.教你列提纲《我的发现》
开头:直接点题(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中间:具体描述一个故事,你是怎样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现象的。
(首先写在草地上观察到蝗虫跳得高的现象,然后做了个小试验发现是蝗虫的后腿使它跳得高的,经过问大人,上网查资料,多方面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对的。)
谈谈你受到的启示。(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结尾:点题(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2.例文:
捉蝗虫的启示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夏天,我来到姑婆家玩,只见草木茂盛的坡地上,有许多蝗虫在活动,我想捉一只蝗虫拿回家观察。可正当我准备用手遮盖住一只蝗虫时,它嗖地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哇,它竟然能跳得这么高,是什么力量使它跳得这么高?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迷惑不解,我决定好好观察一下蝗虫。
我捉了一只蝗虫,把它带回了家,观察了起来。只见蝗虫有一双翅膀和六条腿。它的后腿又长又强壮,看起来很有力,可它的两条前腿却很短很小。我再一次把蝗虫放在地上,并用放大镜来观察,它的后腿先朝地上一蹬,接着就是一跳,它跳的高度大约有40厘米。这么说来,是蝗虫强健的后腿使它跳得这么高,我断定是这样的。后来我又问了大人,上网查阅了资料,结果都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又联想到我们所折的纸青蛙,它的后腿同样又大又长,我们一按纸青蛙,它就能跳出去很远。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更有待我们去探究。
2.教你列提纲《我的发明》
首先说出你观察到了什么,要把观察、发现的过程写具体;
然后写出你受到什么启发,准备发明什么;
再写出你发明东西的样子、作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最后说说你为了实现你的发明,准备做一些怎样的努力。
“吸盘鞋”
许多动物都有脚,但壁虎的脚却与众不同。 
壁虎的脚上是有吸盘的,轻轻一吸墙壁,壁虎就能在墙上任意行走了。壁虎在捕食的时候,靠这双脚就可以轻松捕获食物了。
  我们从壁虎的脚上得到启示,可以解决很多难题。&
根据壁虎脚上的吸盘,给鞋底装上一个,就能向壁虎一样走在墙上,这就是“吸盘鞋”。
有了“吸盘鞋”,在救火时,消防员穿上这种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救火工具送上楼,迅速灭掉火。进行攀岩比赛时,选手可以穿上“吸盘鞋”戴上“吸盘手套”,就能牢牢扒住岩石,即给选手们减少了难度,又保证了安全,真是两全其美。粉刷墙壁时,粉刷工穿上“吸盘鞋”,再刷起来就省事多了。
大自然就像人类的老师,给我们以启发,等待我们去发明创造。
五、精彩题目早知道
向&&(一花一草)致敬
&&(一种自然现象)你是我的老师
感悟&&(一种自然现象)
由&&(一种自然现象)想到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热门搜索: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作者:吴逸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吟诵着自己的感慨,举杯邀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到了,陶渊明自己的悠然自在。西方人从一粒沙中看到了世界,中国人从长江流水看到时间的流逝。大自然用其固有的魅力,为世界奏出华朽的篇章。我们从自然中得到启发,驱使我们探索术真的脚步。读大自然,我们学会了探索。一只小鸟从天空飞过,让人们憧憬起来了飞翔。从远古神话中,中国古代的飞天梦想起源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蜡制成了翅膀,带儿子伊卡洛斯逃出弥诺斯的&海上笼牢&,重获自由。人们开始了实践的脚步。春秋期间,墨翟带领着三百多个弟子专心研究,三年后制成了一直会飞的木鸟,古书叫做&木鸢&,15世纪达&芬奇设计出被称为&螺旋桨&的飞行机械。终于经过数百年之后,人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加加林的月球之旅;中国的神舟飞船。大自然激发着我们的灵感,圆了我们的梦想。读大自然,驱赶着我们发展的脚步。鲁班因被草割伤发明了锯;蝙蝠的飞行启示发明雷达;观察乌龟又造出了薄壳建筑;看到长颈鹿解决了宇航员的失重现象;通过萤火虫又发明了台灯&&人类探索的脚步一刻没有停息,大自然给人们的启示也一步没有终止。读大自然,我们也学会超凡脱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不满足于官场生活,在官八十多天,宁愿家里过的拮据点,也要退官归隐,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远离官场的黑暗与罪恶。引觞自酌,品味着大自然,咏诵着自己做的诗。&仰天大笑我们有着无数的想象;面对着大自然,我感慨着世界万千。我们读大自然,那叮咚的泉水,那和熙的阳光,那蓝天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的李白,后来也因。从自然中他读到了自己出在的位置,懂得了自己的人生。面对着大自然,官场的不满黯然离去。怀着一颗独爱江水的心,尽情的陶冶在青山绿水之中白云,我们从大自然中懂得很多!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起探索的脚步,来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热门课程推荐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你真正懂得多少?(组图)
(原标题: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你真正懂得多少?(组图))
科莫多巨蜥虽有剧毒,也能为人所用 图/东方IC人类根据鲨鱼皮的特殊构造已做出不少创新设计 图/东方IC根据蜂巢为模型设计的博物馆外观 图/东方IC  浮德 整理
  编者按
  杰伊·哈曼曾依据仿生学原理,曾设计了包括制冷系统、涡轮机、轮船、风扇、搅拌机、水泵等多种工业设备。如今他已是全世界最为优秀的仿生学设计大师之一,同时他也是位自然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杰伊·哈曼倡导“自然简洁原则”,这也是将自然界的超高效能转化为工业应用的指导理论。而他所著的一本名为《创新启示》的书,正是结合他多年来的兴趣与研究,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如何能够激发灵感、驱动创新,并使之快捷高效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美结合的过程。
  大自然是神奇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在大自然的洗礼中不断地优胜劣汰,不断地创新着自己的构成形式、工作模式及生存之道等,而这个过程,必能给人类带来无数启示。
  鲨鱼的启示
  ——节能涂料、速游泳衣
  鲨鱼的皮肤上满是细小的垂直鳞片,我们称之为盾鳞,也叫肤齿。有了它,鲨鱼总是能更有效地避开水的阻力——据说在砂纸发明之前,木匠都是用鲨鱼皮打磨木材。
  德国的研究人员由此开发出了一种高节能涂料。鲨鱼的皮肤虽说很粗糙,不怎么光滑,但它却能够避免大量的水吸附在鲨鱼身上,也就不会阻碍其向前的游动效率。所以说,鲨鱼其实是在通过拍打身旁的水流,尽可能减少海水在身上附着,从而提高速度的。而德国有科学家研发出的一种能显著降低航空阻力的涂料正是模仿了鲨鱼的这一特性。他们在配方中使用了微小纳米粒子,这种东西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吸附在复杂的三维结构的表面,用这种材料采用漏板技术进行喷涂,就能制作出类似鲨鱼皮的结构。
  这种涂料有很多优点,比如能用作飞机最外层喷涂处理,不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并且能极大地降低维护成本。德国研究人员通过造船设施做了个测验,结果发现能减少超过5%的船体摩擦力。对于一艘航行了几千海里的大型集装箱货轮而言,这种技术仅仅推行一年,就能节约2000吨燃料。如果应用到全世界的飞机上,每年就能节约50多万吨的燃料,同时还能消除由于额外燃烧这些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顶级竞赛泳衣的设计商速比涛(Speedo)则成功地制作出仿鲨鱼皮泳衣。这种泳衣的面料使用了专利技术,上面有细小的矩形凸起。与鲨鱼皮一样,穿在运动员身上,它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在水中遇到的阻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或刷新世界纪录的25名游泳选手当中,就有23人当时都穿着这款泳衣。这些高科技泳衣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运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还应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风洞实验室的设备,澳大利亚运动研究院因此投入巨大,最后每件泳衣的成本已高达600美元。
  菌类的启示
  ——修复受污染土壤、人工智能自我教育网络
  菌类不仅仅是我们在熟透的树莓上发现的那些呈花朵状、令人生厌的霉菌,它还包括我们用来制作面包、葡萄酒、奶酪的酵母,等等。菌丝体对大自然的循环稳定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保罗·史塔曼兹是菌类领域的顶尖科研人员,长期致力于研究如何仿效菌类的方法解决人类的问题,他认为,菌类最有价值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巩固人类的免疫系统,同时也能巩固环境的免疫系统,这样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就有效地抑制病菌。
  “所有菌丝体都具有抗病毒、抗菌的特质。”保罗解释说,“青霉素仅是其中的一例,还有很多其他品种,甚至能治愈更复杂、更顽固的疾病。它看起来甚至能抑制从禽流感到天花的各种病毒。科学家发现,还有一些菌菇对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有明显效果,能帮助临死的病人最大限度地放松下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从而平静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保罗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菌丝体不仅能降解林地上的所有垃圾,同时由菌丝体发展出来的菌类和霉菌还能解决一系列难题,从恶臭的污染物、石油泄漏、重金属沉积、化学杀虫剂到放射物的污染和医源性感染等。
  保罗的研究还发现,菌丝体还能强有力地修复受碳氢化合物(石油)污染的土壤。直接应用菌类的方法,或者说应用涉及菌丝仿生综合体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来说,清理有毒废物场所都能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
  菌丝界最大的特色之一,可能还在于它能够演化出综合有效的网络。这也是菌丝仿生学中一种价值无以估量的模式。菌丝通过放射性的增长方式形成这种网络。一种蘑菇的孢子发芽之后,最初会长出一种被称作萌发管的假根,之后萌发管再生长,长出像手臂一样的分支,也叫桡骨;每个桡骨又会再次生长并长出分叉。通过不断地分支分叉,菌丝体快速扩散,随着萌发管各层分支不断几何级生长,它们就会彼此相遇,最后形成一个环形。如此一来,分支的外端就会连接到一起,这样营养成分就能轻松地到达每个有需要的地方,养分没必要每次都沿着线性的通道从头来一次。保罗因此确信,未来的人工智能进行自我教育,能够模仿菌类的自然网络。他的研究表明,这些有机体有意识、能反应、有感情,只不过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它们的表现方式。
  有人因此认为这些有机体可能是太过“聪明”了,这种情况真让人们有点儿不安。但不论菌类能否思考,它们在医学应用方面都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蠕虫的启示
  ——骨折胶黏剂、人造肌肉
  我们可能听说过一种“放血疗法”,也叫“水蛭疗法”,这种疗法属于生物疗法范畴,已经沿用了上千年。其实蛆也能治疗创伤,促使伤口自愈,因为它们能吃掉死细胞和腐烂的细胞,且非常精准,丝毫不会触及健康的细胞组织。据说澳大利亚土著人和玛雅人都使用蛆清洁伤口,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期间,军医也极大地肯定了蛆的积极作用。
  当然,有些人对于这种疗法仍会感到不安,但水蛭疗法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许可,并且也开始在当代医学机构中推行,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手术,比如手指或脚趾移植的手术,都开始应用这种疗法。在康复过程中,血流在血管狭窄的地方有时会堵塞,这时水蛭就可以用于消除无法通过常规路径排出体外的积血。
  很多仿生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还在研究水蛭的神经元,他们通过控制水蛭的活动和心跳频率来寻找优化控制系统的线索,比如心脏起搏器。水蛭的心脏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前后跳动,另一个是左右跳动。这两部分心脏大约每跳20次就会互换一下跳动方式。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数学建模来了解并还原这种无缝转换技术。
  此外,萨克勒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院的医学教授乔尔·温斯托克博士发现,吞食猪鞭虫虫卵或者猪大肠中的鞭虫,可以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甚至无须再使用类固醇或环孢霉素这两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另外,蚯蚓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都在食用这种蠕虫。对人类来说,或许最具吸引力的正是蠕虫独有的那种口感,吃起来黏糊糊的,还有点儿胶质感,这种东西就是蛀船虫在水下建造住所使用的胶。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人工合成了具有蛀船虫特性的胶黏剂,可使用这种胶黏剂治疗骨折,这种胶黏剂不仅高效无毒,还能生物降解。
  除了蠕虫的黏合性,其蠕动方式也是一个研究领域。目前,英国雷丁大学的仿生学中心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科学家期望通过研究蠕虫蠕动的方式,研发出一种可靠的人造肌肉。蠕虫的皮肤上有一层螺旋纤维,长度恰好跟蠕虫的体长一致,它的形状就像个由相互交错的线条做成的管道,正是这种纤维,能让蠕动的家伙不断变换身形,通过伸长和收缩身体的三维结构钻过泥土,所以它的效率在生物机械工程领域具有超凡的意义。
  爬行动物的启示
  ——低成本节水管、快速反应机器人
  地球上有近3800种蜥蜴。北美洲有一种蜥蜴叫吉拉毒蜥,全长约2英尺,每餐食量惊人,但就餐次数很少。大自然赋予它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能在两餐之间控制体内的血糖,它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刺激胰岛素的荷尔蒙。制药公司已经人工合成出这种荷尔蒙,并将其用到药品中,即艾塞那肽(这种药使用的商标叫百泌达)。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缩氨酸,虽然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不同于胰岛素,但对于某些类型的糖尿病,疗效非常显著。
  当今世界,水资源变得越发稀缺,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棘蜥可以从任何水源处获得水分,包括湿地、反重力的地方以及没有泵的水源地。它是用毛细血管来吸取水分,然后通过皮肤上的细沟纹接至嘴里。他们模仿棘蜥,使用这种特性来为严重缺水地区的人们提供低成本的集水之道。
  而壁虎进化出的一种特殊的皮肤,在任何表面上都能产生高效的胶黏剂,也在被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研究中。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俄亥俄州和佐治亚理工学院资助的研究项目,都在研究壁虎的这种反地心引力的能力——壁虎的脚趾上长满了管状毛,非常细小,每个脚趾上约有10亿条,长宽只有几纳米。每条小管状毛都受到范德华力的挤压,吸附到物体表面上,所以从壁虎身上着手研究黏性显得顺理成章。这个机制同时还具有自洁性,因此其市场价值巨大。
  不过这种技术的产品还未全面推广,只是在无化学成分的医用绷带和医用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变色龙会用具有黏性的舌头来抓捕臭虫,佳能公司的工程师亚丽克西斯·德布雷经过对此的研究,也仿造出了与变色龙舌头的加速抓捕能力相当的设备,最终希望能开发出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快速反应机器人,比如高速的苍蝇拍。
  鸟类的启示
  ——防热追踪导弹的武器
  尽管人类在技术上已经取得卓越成就,但比起生物的飞行来说,还不足为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黏性流体部门的仿生学研究员,对鸟类非常感兴趣。
  鸟类是一种“冷飞行家”,正如其字面意思,它们在空气中飞过时不会产生热量,因此热追踪导弹无法追踪。它们的翅膀非常灵活,不会噼啪作响,也不会跌落。它们反应灵敏,还不受风速变化和空气密度变化的干扰,也就不会失衡而导致失控,以致最后摔死。它们的翅膀在休息时能完全折叠起来,出于储存和安全的考虑,这绝对是优势,尤其对航母来说更有价值。
  鸟类身上还能开发出很强的地面效应。我们都知道的飞机和直升机,就像鸟儿一样,不管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水面上,只用一个翼展就能增加爬升力、降低拖力。
  大多数鸟类在起飞时都不需要跑道。它们只需纵身一跃便能起飞,如果把这种技术运用到商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上,将带来巨大改观。
  克拉伦斯·科恩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兰利中心的一位生物学家,20世纪60年代早期,他发布了一项针对翼尖羽毛设计的研究报告,表明鸟类是如何降低25%以上的阻力的。现在,许多商用飞机都开始使用这项技术。你很可能已经注意到,你乘坐的飞机翼尖是向上弯曲的,这其实也是学鸟儿飞翔的结果。
  蜜蜂的启示
  ——节能外窗、偏光导航
  对环境和人类的福祉来说,蜜蜂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蜂蜜可以食用,还能被当作防腐剂使用,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药膏,具有杀菌功能。几个世纪以来,蜂蜜一直被用作伤口的敷料,这种做法很可能已经沿用了上千年。当代有一种新型商用药物名叫“蜂蜜药膏”,就是用蜂蜜治疗疮伤和皮肤病,人体不会产生任何耐抗生素的风险。
  蜂蜡与石蜡混合后,还能当作润滑油使用,或是当作外科手术使用的药引。此外,它还能用于书桌的抽屉滑轮,让抽屉更容易推拉,或者是给冲浪板打蜡,确保冲浪者站在上面不会滑倒。
  亚历山大的帕波斯是公元三世纪时的几何学家和天文学家,正是他第一个找出了蜜蜂在六边形的蜂巢中储存蜂蜜的原因——这种形状可以用最小的空间,储存最多的蜂蜜。自那以后,养蜂人、数学家和工程师就开始全面地分析蜂巢。实践数据表明,要想使用最少的材料,填满或者说铺满一个既定表面时,六边形的效率是最高的。
  Panelite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该公司还仿照蜂巢的六边形结构,制造出了具有热绝缘效果的玻璃,还采取了中空的设计方式。这种玻璃的透亮无影设计能控制太阳射入建筑物中的热量,还不影响射进建筑物中的光照。它的视觉效果也很有趣,因为内部结构很独特,所以从室内看出去,像素会很虚,影像还会拉伸,这样就从视觉上改变了室外的景象。肯尼迪国际机场新建的捷蓝航空公司停机坪就安装了这种玻璃,很多大学和其他地方的建筑物也使用了这种玻璃。如今蜂巢结构已被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师广泛采用。
  MAD Architects建筑公司在中国天津设计建造的中钢大厦,整面外窗都是蜂巢状,大厦能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节大楼内的光线和温度。在设计阳台时人们也受到蜂巢壁的启发,斯洛文尼亚伊佐拉港就采用了这种设计,并由此获得了创新奖。虽然当地的住房密度非常高,但采用蜂巢壁设计的阳台具备高效能,既能遮阳又能保护个人隐私。
  还有,蜜蜂的眼睛能覆盖300度的视角,几乎是全方位视野。它们还有一种惊人的识别能力:能使用偏光。当它们从蜂房飞出来后,能够通过太阳的位置导航。蜜蜂拥有的一种光学里程仪,或称内部测距仪,在飞行时,也能通过追踪景观图像在它们眼前通过的速度来测量距离。瑞典隆德大学的玛丽·达克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曼戴亚姆·史利尼瓦桑,他们都致力于学习蜜蜂的特征,来优化全球定位系统和跟踪装置。
  (节选自《创新启示》,杰伊·哈曼 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本版统筹 易芝娜
  易芝娜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800字_高中高二作文 - 作文库
没有作文库帐号?
作文库帐号直接登录
&年级作文导航
&作文类型导航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江河奔流入海,人们看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千世界花草树木,佛教之人看到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月圆月缺,古人看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自然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在给我们带来美丽享受的同时,也蕴含了许许多多引人深思的道理。
  李清照看到细雨梧桐,点点滴滴,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叹。龚自珍笔下的落花入土,化泥护花,也表现了人像花儿一样所有的奉献精神。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引发了无数人的联想,也蕴含着无数道理。
  春去秋来,大自然告诉我们&逝者如斯去,不舍昼夜&,而我们应该明白&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落日无边,江水不尽,是在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此身此日更须忙&。大海无边际,壁立无顶峰,从中感受到的宽阔胸怀非同一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人们了解了不要放过任何一点瑕疵,这些人生哲理,蕴含于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有美丽了我们的心灵。
  人类根据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苍蝇眼照相机;蝙蝠在夜间飞行,帮助人们发明了雷达;看到鸟儿在空中飞翔,人们萌发了飞的愿望,发明了飞机;鱼儿遨游水中,帮助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就连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也是一个苹果掉落在他头上后引发的思考&&&&&&千千万万的大自然现象,无时无刻不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帮助人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跨越。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面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发出了无限感慨。杜甫登泰山,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李白见黄河,发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绝唱;东坡游赤壁,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吟咏;王羲之有兰亭,《兰亭集序》横空出世,王勃登滕王阁,《滕王阁序》千古流传。大自然不仅给了我们无限遐想,还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文学作品,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自然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许许多多的财富。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珍爱自然,珍爱这万物之母。
  邢台市二中北校区文科高二:耿康宁
原创作文每篇0.5元-2.0元
作文库推荐
网友正在看(来碗炸酱面)
(塔罗占卜师)
(来碗炸酱面)
(来碗炸酱面)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