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橡胶厂时候叫开工

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项目开工奠基
&当前位置: 首页
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项目开工奠基
日 00:00:00&&&来源:&&&
&&& &2月23日,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的新厂区内彩旗猎猎,锣鼓喧天,投资59亿元的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开发与应用项目开工典礼仪式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周金中宣布项目开工,副市长戴国华讲话,区委书记王世昆致辞,区长刘永军主持开工典礼。市、区领导徐学清、王金刚、郑新秋、赵汝东、郭磊、时瑞檩、韩玉房、刘广宁、李荣、郑建合出席。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典礼仪式,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
&&& 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开发与应用项目总投资59亿元,是我区实施“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年”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我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该项目建设周期三年,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其合成橡胶产品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可替代天然橡胶,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仅保证了我区橡胶企业充足价廉的原材料,又实现了化工产业与工程橡胶产业的深度融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30万吨橡胶型氯化聚乙烯、30万吨通用型和30万吨专用型橡胶弹性体的年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128亿元,利税近30亿元。
&&& 副市长戴国华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桃城区继续保持抓项目、争项目的良好势头,把项目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超前谋划、科学论证、积极衔接,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开发与应用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标志着桃城区项目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必将有力拉动桃城区经济快速增长。他希望,桃城区以开展“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年”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始终走在衡水市项目建设的前列。同时,对河北精信科技产业园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开发与应用项目的建设,要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项目施工单位要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科学调度、安全生产,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力促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 王世昆在致辞中说,精信集团作为桃城区化工产业中的佼佼者,成立10多年来,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科技创新道路,坚持靠品牌闯市场、靠合作谋共赢,实现了集团的规模扩张,成为全国化工500强企业、中国民营科技500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次,该集团投资59亿元的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项目是我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的氯化聚乙烯改性合成橡胶生产、研发基地,这对进一步提升我区化工产业的整体水平、加快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做大做强主城区经济,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希望,精信集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整合力量,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要立足新的起点,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营销模式,深度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对标”发展,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巩固领军地位,打造“百年企业、百年品牌”,为推动桃城统筹发展、富民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仪式结束后,市、区领导为项目培土奠基。&
版权所有: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桃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衡水市桃城区人民西路568号
电 话:  传 真:能源·重工·建材
最早的管理冶炼的官署石家庄市境内最早由国家统一设置的管理冶炼的官署是西汉时期在常山郡都乡县(今井陉县北部)设置的铁官,管理冶铜、冶铁。最早的小煤窑唐末,井陉北寨村因打井发现煤炭,并开始采用简易方法少量开采,以煤代柴做饭烧水。最早管理井陉煤炭开采的官署北宋早期设置的真定府石炭务,负责管理井陉煤炭的开采。明道元年(1032年)9月,废除了真定石炭务,任百姓自行采煤。最大的煤矿井陉矿务局第一矿,位于井陉矿区矿市镇西北1.5千米处。矿井自东而西划分为三个井田——涧底井田、新井井田和贾庄井田。井田总面积9.8平方千米。可采煤层自下而上为五、四、二、一层。煤田地质储量约6,113.8万吨,可采储量约3,973万吨。第一家中外合资煤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月,井陉县南正村张凤起向县署申请开矿(在今井陉矿务局原二矿位置),5月正式动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0月,& 张凤歧由于办矿资金匮乏,同德国人汉纳根(系德国普鲁士贵族后裔,曾任北洋水师海军提督,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订立中德试办“井陉县煤矿局”合同(草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清政府路矿局批准,将草约改为正式合同,定名井陉县煤矿局。国内最早的炼焦  民国14年(1925年),井陉县张凤起与德国人汉纳根在石家庄兴建废热式(奥陶式)小型机焦炉20孔,日产焦炭40吨。首批列入煤炭部部级专业技术的拔尖人才  1996年,石家庄井陉矿务局黄志军被列入煤炭部部级专业技术人才。最大的钢铁厂  石家庄市钢铁厂隶属于河北省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是冶金部地方骨干企业和河北省利税大户之一。该厂占地面积77.87万平方米,现有职工6,19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4人。从1958年高炉投产起至1990年末的33年中,累计生产生铁290.91万吨;转炉钢177.92万吨;电炉钢48.69万吨;钢材159.2万吨,是集烧结、炼铁、轧钢于一体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厂主要设备有24平方米和28平方米烧结机各一台;15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炼铁炉各一座;6吨氧气顶吹炼钢转炉2座;5吨和30吨炼钢电炉各一座;ф650毫米×1/ф250毫米×3中型轧钢机组一套;ф400毫米×1/ф250毫米×5小型轧钢机组一套;1,500立方米/小时和6,0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各一台,及相应配套的辅助设施。该厂1989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第一座15立方米炼铁高炉  1957年,河北省工业厅投资10万元在石家庄市动力机械厂建成石家庄市第一座15立方米炼铁高炉,12月底,生产出第一炉铁水。第一台轧钢机投产  1959年12月3日,石家庄市新生机械厂年产万吨钢材的轧钢机投产,这标志着石家庄市结束了不产钢材的历史。国内最大的磨球锻轧球基地  位于辛集市南智丘镇的马利达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3年,是磨球生产出口创汇基地,系河北科技星火示范企业,河北省“龙虎计划”中的“虎”企业。该公司固定资产1.2亿元,年产优质钢球5万吨,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磨球锻轧球基地。其主导产品低铬稀土耐磨合金钢球,获国家发明专利及法国巴黎国际发明金奖;1992年“贝氏体钢球”获国家采矿博览会金奖。达国内先进水平的高强度螺纹钢筋  1985年,石家庄钢铁厂在5吨电炉上试炼25mnsiv钢成功,并轧成高强度螺纹钢筋,其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国节能示范项目之一  1992年4月,石家庄市钢铁厂30吨电炉煤氧喷吹助熔技术研制成功,通过了国家能源公司、冶金部的鉴定,该项目是全国节能示范项目之一。专区最早的建材企业  1947年辛集解放后,建立砖厂一家,有24门轮窑一座,职工53人,年产粘土砖277万块,它是石家庄专区最初的建材工业。第一座水泥厂  1958年3月,石家庄市工业部门在市郊土贤庄建成全市第一座水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5万吨。河北省第一根离心混凝土锥形电杆  1962年,石家庄市水泥制品厂安装了第一台离心机、蒸汽管道,并改木模为钢模,试制成功河北省第一根离心混凝土锥形电杆。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最大的石棉制品企业  1964年,桥东区成立以生产石棉保温粉为主要产品的石棉制品厂。1966年,该厂产品扩展为石棉绳、石棉布、石棉橡胶盘根、石棉像胶板等。1974年,该厂投产石棉中波瓦,填补了河北省空白。专区第一家油毡造纸企业  1969年,灵寿县物资局投资80万元辖市筹建油毡造纸厂,它是石家庄专区第一家油毡造纸企业。第一种特种水泥1970年,石家庄水泥制品厂为生产自应力压力管,从河南郑州市购进矾土水泥,从山西省大同市购进硅酸盐快硬水泥,将二者按比例掺合并配入一定量的石膏,配制出硅酸盐自应力水泥。它是石家庄市生产的第一种特种水泥。专区第一条油毡生产线1973年2月,束鹿县搬运公司投资8万元,自制设备,建成一条年产油毡厚纸1,500吨,油毡20万卷的生产线。地区第一条轧花玻璃生产线1977年,藁城县建材厂投资88万元,建成年产能力为400吨的玻璃瓶生产线。1979年,该企业又投资2.9万元将玻璃瓶生产线改为轧花玻璃生产线。地区第一个生产建筑陶瓷的企业1978年,赞皇县陶瓷厂开发陶瓷锦砖,1979年该厂与中国商品基地建设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协定,将陶瓷厂改为工贸联营厂,双方投资47.5万元,增添设备,转产陶瓷锦砖,专供出口。&第一个大理石加工厂石家庄地区大理石储量约49亿吨,品种有平红、风景绿、紫豆瓣、雪花白、灵寿绿、桔红、鸡血红、墨玉等。1983年,平山县建材局建平山县大理石厂,有职工42人,是石家庄地区第一个大理石生产厂。河北省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1990年,石家庄市有特种水泥厂8家,特种水泥年生产能力达32万砘,主要产品有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早强水泥、硫铝酸盐自应力水泥、硫铝酸盐膨胀水泥、ⅰ型低碱度水泥、铝矾土集料白色硅酸盐水泥。石家庄市是河北省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第一条瓷砖辊道窑生产线1991年3月,石家庄市建筑陶瓷厂建成石家庄市第一条年产20万平方米的瓷砖辊道窑生产线。规模最大的县级石英玻璃制品合资企业1995年4月9日,全国同行业中设备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赵宏石英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第一条年产75吨石英管生产线正式投产。赵宏石英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河北省赵县与台湾商人合资兴建的。河北省第一条阳光板生产线1998年1月31日,河北省第一条阳光板生产线在石家庄市阿尔达有限公司投产。河北省最大的日用搪瓷厂石家庄市东兴搪瓷厂是河北省最大的日用搪瓷厂,年产“祥鸟”牌日用搪瓷品2,000万只,搪瓷粉8,000吨,产品畅销全国,并销往韩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
机械·纺织·轻工
最大的棚车修理和制冷产品制造基地石家庄车辆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90多个春秋,现拥有总资产4亿元,占地面积54.03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1,461台,有5,700余名职工,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是全国最大的棚车修理和制冷产品制造基地。该厂主要修理铁路货用棚车和敞车,年生产能力达8,500辆;在引进德国制冷技术的基础上,生产铁路机械冷藏车制冷机组,年生产能力400台(套),并研制开发出公路冷藏汽车用“银狐”系列制冷机组;与台湾合资兴办的石家庄国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已生产出两大系列12个品种的铁路列车空调制冷机组,年生产能力达1,000台(套);与香港合资的石家庄铁龙电子计量有限公司已开发出4大系列18个品种的电子计量产品,年生产能力达500台(套)。晋察冀军区最早的修械所(军工厂)1938年,晋察冀军分区修械所在平山县古道村成立,它是党领导下最早的军工厂。最早的兵工厂石家庄最早的兵工厂是北支那野战兵器厂石家庄分厂,位于石家庄北道岔附近。由日军少校阿贺主持厂务。日军投降后,演变为国民党第七十兵工厂石家庄分厂。第一家全民所有制机械生产企业1946年3月,冀中第十一军分区机械修造所,在辛集筹建了拥有30多名职工、以农具修配为主的“辛集聚隆铁工厂”(辛集市汽缸盖厂前身),它是石家庄第一家全民所有制机械生产企业。解放后第一家军工厂194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修械厂(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2工厂的前身)成立,厂址设在石家庄市新华路295号(现设于建设南大街140号)。第二修械厂当时隶属于华北军区军械处,有员工142名,其中大部分来自抗战初期解放军在晋察冀和冀鲁豫边区组建的修理单位,还有随国民党修械所一起被接收过来的部分人员。厂内有机器设备21部,担负为解放军修理各种枪支、掷弹筒、迫击炮、山炮的任务。解放初期河北省第一家设备比较完善的汽车维修工厂1948年,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的汽车修理机构合并,在石家庄组建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直属交通工厂。有工人300多名,配备有万能铣床、牛头刨床、磨床等大型机械工具60多台(件)。它是河北解放初期第一家设备比较完善的汽车维修工厂,年大修能力20多辆。第一台快装锅炉20世纪60年代,石家庄市红旗锅炉厂生产出石家庄市内第一台快装锅炉。全国最大的系列链轮传动件出口企业石家庄链轮总厂是国务院机电进出口办公室批准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1993年获外贸自营出口权。该厂拥有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及配套设备800余台(套),主要产品有各种标准链轮、锥套、同步带轮、联轴器、齿轮及其它非标准链轮传动件,年产各种规格链轮750万件,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系列链轮传动件出口企业。最大的汽车制造厂石家庄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占地面积572,756平方米,资产总额51,772万元,年产汽车3万辆,所产“征天”、“向阳”牌汽车分别获得92’消费者信得过国产汽车金银奖。“征天”牌汽车还荣获1992年河北省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国内第一辆大型豪华电动大客车问世1996年3月25日,河北客车石家庄分厂与美国西屋电器有限公司等合作研制的国内第一辆yw6120型豪华电动大客车问世。1996年6月14日,该车通过国家科委的技术鉴定。该车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城市电动公共大客车的空白,电动客车在行进过程中设有尾气污染、噪声低,既可节省石油又可利用深夜过剩的“谷电”,起到平衡电网的作用。该车的续航里程为168千米,每千米用电0.8度,比国内无轨电车每千米 1度的用电量略少,可承载120人。生产轴承专用磨床的唯一大型生产厂石家庄市轴承专用设备总厂是石家庄市生产轴承专用磨床的唯一大型专业厂,是机电部重点大型企业。主要生产轴承专用磨床及超精研机、高频焊管冷弯型钢机组、减速机、塑料挤出机等4大类产品。1990年,该厂将国际上最先进的高速磨削、电进给、直线滚动导轨、砂轮自动平衡等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上,以逐步实现机、电、仪一体化和全微机自动控制;同时将服务领域扩展到塑料行业,开发生产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双螺杆塑料挤出机。国内最大的渣浆泵、污水泵和潜水泵专业生产厂石家庄市水泵厂始建于1949年,现已发展成为机械部大型骨干企业,国内最大的渣浆泵、污水泵和潜水泵专业生产厂,国家二级企业。于1984年荣获国家经委“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全优奖”。该厂主要为工矿企业、市政等部门提供配套泵。第一台水泵50年代初,石家庄市工业局工厂(原石家庄水泵厂前身)由李树良、康其光等6位技术员对水泵的形状进行描摹测绘,绘制出了第一张生产水泵的图纸,1955年成功地试制出了石家庄市第一台3寸农业泵,替代了前苏联的同类产品。全国最大的48ⅱ—22型中开式清水泵1960年,石家庄水泵厂试制成功国内最大的48ⅱ—22型中开式清水泵,供电厂循环水用,流量11,000立方米/时,扬程26米,配带电机功率1,150千瓦,泵重17,000千克。杂质泵产品第一次更新换代1965年,石家庄市水泵厂对18个品种的杂质泵(包括灰渣泵、泥浆泵、砂泵、衬胶泵和污水泵)进行设计改造,至1971年,全部完成设计改革。改革后的产品使用寿命提高2~3倍,泵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实现了杂质泵产品第一次更新换代。并试制出18种新产品,形成完整的杂质泵系列。国内最大的32pwl型立式污水泵1969年,石家庄水泵厂试制成功首台国内最大的32pwl型立式污水泵,为解决北京市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内唯一的杂质泵研究所1975年,石家庄泵业集团公司(原石家庄水泵厂)成立了国内唯一的杂质泵研究所,专门从事杂质泵设计理论、水泵性能、磨损机理、耐磨材料和新产品开发的试验研究工作,产品开发设计和工艺编制全部采用了cad和capp新技术,为国家cad示范企业和国家“八三六”计划cism工程示范企业,具有较高的自主开发能力和较快的开发速度。(市水泵厂供稿)国内最大的矿用潜水泵1979年,石家庄市水泵厂自行设计试制成功国内最大的650kq—300型矿用潜水泵,流量650立方米/时,扬程300米。由于叶轮采用对称布置,机组运转可靠,效率达76%。国内最大的潜水电泵1980~1985年,石家庄市水泵厂生产出国内最大的6825型潜水电泵,流量540立方米/时,扬程665米,配带电机功率1,700千瓦,泵效率77.5%。国内最大的渣浆泵1980~1985年,石家庄市水泵厂试制生产出国内最大的14/12st—ah型渣浆泵,流量1,260~2,772立方米/时,扬程13~63米,泵效率77%。国内第一台yzb—50/70型液压注浆泵1981年2月8日,石家庄煤矿机械厂设计员李海涛同邯郸煤炭建设指挥部设计工程师张国栋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yzb—50/70型液压注浆泵,该泵主要用于矿山建井工程、工作面注浆或地面预注浆和隧道工程。河北省生产内燃机零件品种最多的企业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原石家庄内燃机配件总厂),位于和平东路313号,是国家生产内燃机零部件的专业公司,国家大型一类骨干企业,公司下设7个子公司、1个内燃机基础件研究所、1个中央测度室和1个发动机实验室。主要生产活塞、活塞环、缸套、活塞销、气门、轴瓦、电动和气功工具等,为全国50余家汽车和发动机大集团,大公司配套。其维修配件供应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是河北省生产内燃机零部件品种最多,并唯一能同时配套供应活塞、活塞环、缸套、活塞销、发动机磨擦件的生产企业。国内最大的高压试泵站之一1984年12月,石家庄泵业集团公司(原石家庄水泵厂)建成了6千伏渣浆泵高压试泵站,可对5,050立方米/时、总高13米、重30吨以下的大中型泵进行试验。后扩建了污水泵高压试泵站,其测试精度均达到了国际iso—b级标准,为国内最大的高压试泵站之一。(市水泵厂供稿)河北省唯一的大型拖拉机生产企业石家庄市拖拉机厂是国家定点生产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的大型骨干企业,厂区占地面积40.73万平方米。1977年12月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河北—55型轮式拖拉机,年生产能力5,000台,填补了河北省大型拖拉机生产的空白。该厂设铸钢、铸铁、精密铸造、锻造4个毛坯生产分厂;大件、小件、齿轮、车身4个机械加工分厂;两个总装分厂。该厂还设有一个产品设计研究所(含新产品试制车);一个国家二级计量检测中心。第一台12吨蒸汽压路机1953年,石家庄市动力机械厂试制成功石家庄市第一台12吨蒸汽压路机。第一台小型卧式柴油机1957年,石家庄动力机械厂试制出石家庄市第一台小型卧式柴油机。第一批波兰g—45型拖拉机汽 缸盖试制成功1956年11月,辛集农具修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批波兰g—45型拖拉机汽缸盖。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1958年7月21日,石家庄市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在新生机械厂试制成功。第一台轮式拖拉机1958年,石家庄拖拉机配件厂(今石家庄内燃机配件总厂)在10多个企业的协助下,用20天的时间制造并组装了石家庄市第一台轮式拖拉机。该机使用2105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为25马力。第一台100千瓦高频炉1958年,石家庄市拖拉机配件厂添置了石家庄市第一台100千瓦高频炉,使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热处理由简单的小型工件和工具发展到较复杂的大的工件和工具。国内第一台无极变速精密车床1959年3月27日,石家庄市原前进机械厂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无极变速精密车床。第一台手扶拖拉机1959年11月7日,石家庄专区农业机械制造厂试制出石家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程序控制万能铣床1960年,石家庄煤矿机械厂研制成功第一台程序控制万能铣床,可提高工效15倍。在全国新技术展览会上,毛泽东主席观看了该厂张福民操作机床的表演。获1966年全国评比第一名的播种机1962年,石家庄市桥东综合机械厂(今柴油机厂)在旧式棉花播种机的基础上,改制成功通用播种机。该产品远销几内亚,并获1966年全国小型播种机评比第一名。20世纪70年代国内效率最高的变矩器1974年,6411军工厂试制生产了jc35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该叉车采用了先进的液力变矩器结构,使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提高了3倍,克服了机械式传递在货叉推进时易造成发动机熄火的弊病,还可改装成装载机使用。该机液力变矩器经一机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液压研究室试验鉴定,确认该变矩器在国内是效率最高的,4次试验最高效率91.6%,最低达88%。第一台v8—135型柴油机1975年11月26日,井陉县5460厂研制出第一台v8—135型柴油机。第一台拖拉机1976年9月30日,石家庄拖拉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台“河北55型”拖拉机。国内第一台150吨油压起管机1981年2月23日,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助理工程师杨春旺、刘占才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150吨油压起管机。国内最大的小型稻麦收割机生产厂藁城市收割机厂(现河北收割机厂)是国家二级企业。该厂1982年生产的4gl—185型和4gl—160型稻麦收割机在河北省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一。经河北省农机鉴定站评比验收,发放河北省独家生产收割机证书,成为河北省唯一生产小型稻麦收割机的专业厂。20世纪90年代,年产量达2万余台,成为国内小型稻麦收割机最大的生产厂。国内唯一生产内燃机汽缸盖的企业辛集汽缸盖厂(原辛集农具修造厂)是县(市)级中型企业,位于辛集市路南街,是全国唯一生产内燃机汽缸盖的专业厂。荣获得国际金奖的“th系列流态粒子电炉”石家庄市国营太行机械厂生产的“th系列流态粒子电炉”,1986年获“第35届尤里卡世界工业新发明金奖”。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的种子加工车1992年10月,由石家庄市种子机械厂研制并生产的52c—2a型种子加工车,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该产品有良好的清仓装置,能有效防止种子混杂,振动输送机构可使种子破碎率为零,每小时可加工精选种子2000千克以上,填补了国内2吨级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空白,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首次在双翼飞机上加装翼尖帆片成功1995年12月12日,由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首次在y5/y5b系列飞机加装翼尖帆片,获得成功,通过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民用飞机工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技术部订货部的技术鉴定。加装该帆片后,飞机巡航速度提高10%,耗油减少15%,起落滑跑长度缩短10%,载重量增加25%。首批获国家电焊条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工厂石家庄市特种电焊条厂是机械部首批获国家电焊条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工厂。该厂生产的“神力”牌焊条经美国(abs)、法国(bv)、挪威(dnv)、德国(gl)、英国(lr)、日本(nk)和中国(ccs)等7国船级社联合认可,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早的纺织厂民国元年(1912年),获鹿县成立官办振艺工厂,生产提花布、各色花条布和各色爱国布。产品畅销冀晋两省。当时有木机12台、轮机2台、提花机2台,工人40名。解放初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民国11年(1922年),石家庄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大兴纱厂(今石家庄第七棉纺织厂)建成投产,安装2万锭美国纱机和1,000千瓦透平发电机,开创了石家庄市现代机器纺纱的历史。到1953年,大兴纱厂已发展为石家庄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年产棉纱1万包,棉布5,000余包,棉毯4万余条。最早的丝绸生产厂赞皇县丝绸厂的前身是民国29年(1940年)赞皇县抗日政府创办的“裕记合作社”,1948年与“广兴隆丝织厂”合并,生产便绸,是最早的丝绸生产厂。最早的麻纺织工厂1947年,冀中总工会在辛集组建“冀中工人生产合作社”生产毡鞋毡帽,后改产麻袋,易名“河北省总工会辛集福利麻袋厂”,为最早的麻纺织工厂。第一个公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10月25日,公营石家庄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一个拥有1万枚纱锭,300台布机的现代化纺织厂(即现今棉纺六厂)。第一个中型针织企业石家庄市针织厂位于桥东区正东路,是石家庄市第一个中型针织企业。该厂1951年7月筹建,1952年10月投产。总厂占地总面积50,337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各种款式,花色的卫生衫裤、棉毛衫裤、汗衫背心3大类,以及儿童套装、运动衫裤、全印花织物、化纤面料等近60个品种。出口产品主要有:全棉文化衫、涤棉睡衣、全棉睡衣、腈纶薄绒套装等4大品种,远销美、法、西德、前苏联、日本和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私营企业公私合营1954年4月1日,石家庄市最大的私营企业大兴纱厂与地方国营和村纱厂、邯郸公私合营翔丰纱厂合并组成石家庄市公私合营大兴纺织厂(即石家庄市第七棉纺厂)。第一个大型印染企业石家庄市第一印染厂位于石家庄市和平中路11号,属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该厂于1956年筹建,1959年建成投产,是石家庄市第一个大型印染企业,是全国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印染加工出口创汇骨干企业之一。其年生产能力为8,000万米印染布,具有漂白、染色和印花全套设备,实现了棉纺、印染配套协调生产。主要对纯棉、涤棉、涤富等多种纺织品进行漂白、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加工。首家使用轧染机生产硫化青、硫化兰布的工厂20世纪50年代,石家庄市印染厂在国内首家使用轧染机生产了硫化青、硫化兰布产品。在质量上,其乌黑和浓艳程度,均与传统卷染产品相同。第一个大型针织经编企业石家庄市针织经编厂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中路14号,属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石家庄市第一个大型针织经编企业。该厂是1969年5月由河北省针织研究所与石家庄纺织工业学校合并而成。开创国产棉纺设备使用气动技术先例的棉纺厂1977年,石家庄市第三棉纺织厂研制成功气动加压技术在并条机上的应用,开创国产棉纺设备使用气动技术的先例。荣获国家经委金龙奖的棉纺织品1982年,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开发生产的jt/c65×80×70×38.511涤棉巴厘纱获国家经委金龙奖;1983年,该厂开发生产的j100/2×93×79×3911和j120/2×120/2×140×76×3911纯棉高级府绸,又获得国家经委金龙奖和河北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第一个补偿贸易项目石家庄市第一个补偿贸易项目是1979年4月22日,石家庄市棉纺一厂和香港捷兴公司经理洪长锐(华裔荷兰籍)先生签订的。1979年5月28日开始,洪长锐先生提供资金1,400万元港币用于购置织机,细纱等专用设备,引进自动络筒机、针布机等以及用于原料购置的周转资金;国内资金229.32万元,用于土建及设备改造。全部工程历时1年零9个月,先后完成建筑面积14,587.4平方米的场房、仓库,新装设备316台,移装设备277台及供电,供汽、空调滤尘等有关设备、扩大生产能力1,515m—56寸织机256台,纱锭12,480支,1980年7月开始以产品补偿国外资金,1982年全部偿还完毕。该项工程实际投入人民币759万元,补偿期生产棉布1,845万米,利润1,009万元,还清贷款后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56万元,为国家增加固定资产595万元,形成的生产能力为年产棉纱1,280吨,棉布677万米,利润626万元。河北省第一家生产气流纱织物的工厂1984年,石家庄市第三棉纺织厂在省内第一家开发生产的气流纱织物c/t16×16×92×50×38寸雪花条卡,该产品获河北省纺织公司优秀新产品三等奖。荣获1987年全国纺织企业年会唯一“金马奖”的企业1987年3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第八次年会上,公布了全国十佳优秀企业。石家庄市第二棉纺织厂荣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这是全国纺织企业在本届年会上唯一获“金马奖”的企业。纺织系统第一家三资企业1987年,由河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石家庄市第一印染厂和香港大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的明石染厂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年生产3,000万米纯棉色布,总投资634万美元。该公司是石家庄纺织系统第一家三资企业。河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一级企业考评的工厂1990年5月25日,石家庄市第一棉纺织厂成为河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一级企业考评的工厂。全国纺织系统首届青工技术大赛1990年10月17日,全国纺织系统首届青工技术大赛决赛在石家庄市开幕,河北省8名选手参加比赛。首家利用国际商业贷款进行的技术改造的项目1992年6月15日,中国银行冀中分行行长张焕科,石家庄第三棉纺织厂 厂长张锡民分别代表借贷双方在国际商业贷款协议书上正式签字,这是石家庄市首家利用国际商业贷款进行的技术改造项目。它是中国银行利用国家批准的国际商业贷款指标,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转贷给国内企业的一种借贷形式。该项目投资408万美元,主要用于引进万锭生产线,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高档纯棉针织或高档布用纱,年产棉纱1,500吨。河北省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纺织器材生产企业石家庄市纺织器材一厂地处长安区光华路270号,总占地321亩(其中生产占地215亩),该厂1997年先后收购了石家庄市纺织器材工厂和河北印染机械厂,拥有资产达1.5亿元,有职工3,838人,是河北省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纺织器材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木梭、胶毯、皮圈、齿形带等纺织器材、染整设备和毛纺机械设备等。该厂引进美国20世纪90年代先进激光全息防伪商标全套生产线后,主要生产防伪商标,还与新加坡协联工业私人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爱王”系列饮品。压锭第一锤在棉纺二厂砸响在国家纺织工业局压锭监销员和河北省压锭领导小组有关领导监督下,1998年6月17日,石家庄市棉纺二厂销毁了16,360枚落后纱锭,砸响了石家庄市国有棉纺织大型企业压锭第一锤。最早的铸锅业铁厂王兴栈铁厂民国6年(1917年)开业,是最早的铸锅业铁厂。第一家较大的铁工厂育德机器铁工厂,创建于民国12年(1923年),厂址在石家庄桥东电报局街路北。当时是石家庄市第一家较大的铁工厂。经理金梯云,系留法机械专科毕业的学生。初建厂时从业职工人数仅为50余人,“七七”事变前达100余人。当时该厂的机器设备有八尺元车1台,六尺元车2台。该厂主要产品有轧花机、弹花弓、切面机、织布机、石印机、管子水车等。工种有翻砂、铸造、钳工、锻工、车工、刨工等。国内第一台25马力锅驼机1954年4月,石家庄动力机械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25马力锅驼机,它获得当时华北行政委员会地方工业一等奖。1956年春在北京展出时到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表演抽水。国内第一台动力铸铁锅炉1958年,石家庄市动力机械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动力铸铁锅炉。第一台10马力煤气机1958年,石家庄专区农业机械厂(今市柴油机厂)设计制造了石家庄市第一台10马力煤气机。第一只普通灯泡1959年6月,石家庄市桥东玻璃厂灯泡车间,试制出第一只普通灯泡,结束了石家庄不能生产灯泡的历史。试制成功蒸气锅炉的劳动模范1963年,藁城县机械厂职工李延军试制成功蒸气锅炉,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河北省第一台200毫米固定式台风扇1975年,石家庄市日用五金厂试制成功河北省第一台200毫米固定式台风扇。唯一的手表生产厂石家庄市手表厂1978年6月正式投产。该厂能够设计和生产多种规格和型号的手表,年生产机械手表80万只,石英电子手表30万只。最大的食品机械生产厂辛集市王口镇河北民用机械总厂原为社办农机修配厂。1978年研制成功铸铁手摇绞肉机、家用手摇轧面机。后开发了绞肉机、绞磨机、馒头机、多功能切片机等16个大系列180多个规格型号的生产格局,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县(区),远销美、德、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石家庄市最大的食品机械生产厂。首批明星牌摩托车1982年4月23日,石家庄522厂生产的民用摩托——明星50型摩托车下线,该车通过鉴定后开始批量生产。华北地区第一家中型规模的地下工厂1986年4月16日,地下重型帆布厂土建工程开工,该厂是华北地区第一家中型规模的地下工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国内第一条旋具成装流水线1987年,平山县五金一厂拥有国内第一条旋具成装流水线,产品有34个规格230多种,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法、德、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荣获国家经委“金龙”奖的“金束鹿”牌冷藏柜辛集市冷冻机械厂生产的“金束鹿”牌冷藏柜,其主机压缩机质量好、效率高、成本底,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并荣获国家经委“金龙奖”。国内最大的电子装联工具生产厂石家庄市4511厂是国家机电部“八五”期间重点技术改造企业,自1991年起两年间完成了2,000万元的技术进步改造投资,是全国电子行业技改投资额唯一一家相当于企业原有固定资产总和的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后的4511厂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装联工具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汽螺刀、气剪刀、十字刀头等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挤出复合机控制系统研制成功挤出复合机控制系统是塑料软包装生产设备——挤出复合机的高技术关键部件,此部件一旦出现故障,需从国外进口,不仅费钱费时,还严重影响生产,成为塑料软包装行业的一大难题。石家庄市软包装彩印厂科技人员经过数年攻关于1993年12月研制成功挤出复合机控制系统。该 产品为替代进口和挤出复合机控制系统国产化创造了条件。荣获国家银牌的4—726—12#鼓风机石家庄市风机厂生产的4—726—12#鼓风机被评为国家银质奖。它是全国风机行业第一个荣获国家银奖的产品。
电子·化工·医药
&&&&&&& 第一家电子企业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中,石家庄市成立了一家收音机修理合作社(既现在的石家庄市无线电八厂),成为石家庄市第一家电子企业。当时仅有10余人和几把钳子、螺丝刀,加上几块万用表等简单工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先后研制成功了175型和782型电子管交流收音机并投入生产。(市电子局供稿)最早生产半导体器件的企业石家庄市无线电二厂1966年建厂,当年底生产出第一批晶体管。这是石家庄市建厂最早、也是唯一生产半导体器件的企业。“宇航”牌晶体管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为国内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配套,并取得发射成功。(市电子局供稿)河北省第一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969年10月,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修造厂(原石家庄电视机厂),试制出河北省第一台“东方红”牌424型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第一部四管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1969年,石家庄市无线电一厂用手工装配方式生产出石家庄市第一部便携四管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第一台5b1型五管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1970年,石家庄市无线电一厂研制出石家庄市第一台5b1型五管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唯一获联合国援助的电视机生产厂原石家庄电视机厂建于1970年3月,是国内最早生产电视机的定点厂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电视机质量和设计方面给予中国援助的唯一厂家。该厂除可以生产14个品种规格的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外,还可以生产高压抗电强度测试仪、投影电视机等产品。国内第一家现代化显像管联合生产企业1970年,石家庄华北制药厂玻璃分厂大瓶车间试制出国内第一只47厘米彩色显像管。1981年5月,华北制药厂的玻璃厂分离出来组建了石家庄显像管厂。1985年9月,4402厂与石家庄显像管厂合并,扩建玻壳、电子枪、玻管、销钉和阴极帽生产,组建成立了石家庄显像管总厂,成为国内第一家现代化显像管联合生产企业。第一次使用电子束曝光机制成的复合版1974年5月,四机部第十三研究所在国内第一次使用电子束曝光机(db—2型)研制出3gh2·5w和6gh2·1w器件的复合版。在全国率先通过部级设计定型的黑白显像管1975年,华北制药厂显像管分厂开始转产研制黑白显像管。该厂将原彩色显像管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自制了部分31厘米黑白显像管专用设备,同年开始生产31厘米黑白显像管。产品合格率达60%以上。1979年该厂生产的31厘米显像管在全国率先通过部级设计定型。同年,在全国黑白显像管质量评比中获第二名。国内第一个为大型地面卫星接收设备配套的彩色监视器1976年,石家庄电视机厂研制成功彩色监视器,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地面卫星接收设备配套。第一条录音机生产流水线1978年10月,石家庄市无线电一厂开始研制录音机。1979年初定型生产,并建成石家庄市第一条录音机生产流水线,日产量20台。河北省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由石家庄电视机厂和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建成的河北省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1981年6月7日举行了开工剪彩典礼。这条生产线可生产14、20和22寸的彩色电视机,设计能力为年产3万台。电子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1982年6月,石家庄市无线电三厂出资与外方合资成立燕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碱性扭扣电池,该公司是石家庄市电子行业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荣获一等奖的环宇牌37c—2型彩色电视机石家庄电视机厂1986年生产的环宇牌37c—2型(37厘米)彩色电视机,系与日本日立公司共同研制的机型,采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管,显像管采用新式的一字型管。与47c—2型(47厘米)彩色电视机统一机芯,机内采用高压开关电源、快开方式,不需预热、灵敏度高、清晰度好、色彩逼真、外型美观、可靠性能大于2万小时。1987年,在全国第一届彩色电视机行业评比中获一等奖。同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率先打入欧洲市场。亚洲首家生产teb30—teb40液晶显示材料的企业石家庄京华特种材料研究实验厂由石家庄市郊区西三庄村和清华大学于1987年联合组建,1988年成为亚洲独家小批量生产teb30—teb40液晶显示材料的企业。该产品属高科技电子功能材料,又是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表、计算器屏,游戏机屏以及仪器仪表、液晶电视等。受聘于环宇电子集团的美籍华裔社会活动家1990年4月,美籍华裔著名活动家陈香梅女士应聘担任石家庄市环宇电子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国内最大的彩色显像管插座生产线总投资1,021万元、年产能力达400万只的彩色显像管插座生产线,1991年在石家庄市国营850厂建成,同年6月29日通过了部级竣工验收,它是国内建成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一条彩管插座生产线。该产品率先实现了国产化,曾被评为“全国彩电国产化先进单位”,并获1991年“全国电子工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成果三等奖”,它是该项奖励中河北省唯一获奖项目。国内第一个生产防眩玻壳的企业国内第一条黑白玻壳生产线在石家庄显像管总厂上马,其主要设备由美国康宁公司提供,1990年8月,对该生产线进行合同验收,屏线综合合格率高出合同规定4.2个百分点;9月完成煤气置换柴油工程,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城市煤气溶化电真空玻璃的厂家;11月,对防眩屏进行了考核验收,产品合格率高出合同规定1.35个百分点,至此,黑白玻壳生产线全面通过了考核,转入试生产,成为国内生产防眩玻壳的第一个厂家。河北省第一台核子秤1992年,国营404厂石家庄辐射技术开发中心研制的核子秤通过了部级鉴定。核子秤为非接触式称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固体物料连续计量。第一条彩色显像管玻壳生产线投产1995年10月18日,河北省1号工程——石家庄彩色显像管玻壳生产线锥炉点火投产。该生产线引进日本neg公司具有90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直角平面大屏幕、多画面、高清晰度彩色显管玻壳,且可生产25寸玻壳,填补国内空白。年设计能力折21寸fsd408万套。该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其中外汇1.72亿美元。(石家庄日报1995年7月19日)河北省第一条高效节能荧光灯玻管生产线投产1996年8月1日,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公司高效节能荧光灯玻管生产线熔炉首次点火成功,正式投产。荧光灯玻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年产各种荧光灯玻管2,000万支。国内首家生产彩色显像管芯柱的企业由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公司与日本东京阴极研究所合资建设的石家庄宝东电子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生产。宝东电子有限公司是宝石集团的首家合资企业,也是国内首家生产彩色显像管芯柱的企业。(石家庄日报1996年11月28日)最早的化工产品石家庄最早的化工产品,是由井陉矿务局石家庄炼焦厂于民国14年(1925年)生产的氨水、焦油、精苯等8种产品。第一个化工企业1947年冬,束鹿建永华火碱公司(即辛集化工厂),生产硫化碱,年产量约2,000吨,产值达20万元,利润8万元,有职工142人。河北省最大的油漆生产厂石家庄市油漆厂是国家涂料行业的重点企业,也是河北省最大的油漆生产厂家。该厂始建于1956年,下属4个生产车间,4个分厂,1个涂料研究所,5个经营性公司及数十个油漆经销店。生产产品有天然树脂漆、环氧树脂漆等13大类500多个油漆品种和各种建筑涂料以及不同档次的防水胶。产品广泛用于铁路车辆、汽车、农机、轻工产品、机电设备、建筑桥梁、家俱、美术装饰、交通标志等领域,注册商标为“金鱼牌”。1989年通过鉴定的铁路专用醇酸厚浆货车漆,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第一个国营橡胶厂1956年,原华东橡胶厂、建石橡胶厂和长城橡胶厂3家私营橡胶厂合并为石家庄市公私合营橡胶厂,1966年改名为国营石家庄橡胶厂,成为石家庄市第一个国营橡胶厂。河北省第一家中型化肥企业石家庄市化肥厂是河北省兴建的第一家中型化肥企业,筹建于1957年,1964年和1965年分两期工程陆续投产。厂区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尿素、硝酸铵、纯碱、复混肥、甲醇等16种产品。该厂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国内第一台大型氮氢压缩机1964年,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十二建设公司在石家庄化肥厂三期工程施工中,高质量地安装了当时国内第一台大型氮氢压缩机,一次试车成功。国内第一个硬聚氯乙烯塑料硝酸尾气排气筒1965年,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十二建设公司自行设计施工了国内第一个硬聚氯乙烯塑料硝酸尾气排气筒,直径1.4米,筒身高77米。最早建成的氮肥厂石家庄市联碱厂始建于1965年,是河北省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批小氮肥企业。总投资242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最早建成的纯碱厂1971年,石家庄市联碱厂投资260多万元,新建联碱车间,年生产能力为纯碱、氯化铵各5,000吨,成为河北省第一家纯碱生产厂。尿素造粒塔首次使用新型防腐涂料石家庄化肥厂,1966年投产的尿素造粒塔设计使用聚氨基甲酸新型涂料防腐,但1972年检查发现塔内壁漆膜破碎脱落,腐蚀严重。经研究用环氧玻璃钢为衬里,并用环氧改性聚酯涂料防腐,1978年检查塔内防腐良好。国内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已制造、自己安装施工的全循环尿素生产车间1967年5月,国内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施工的石家庄化肥厂全循环尿素车间正式建成投产,并开始生产尿素,设计能力为11.43万吨/年。最早的氯碱厂石家庄市电化厂1969年5月1日投产,当年生产烧碱80吨,工业总产值6.25万元,填补了石家庄市烧碱行业的空白。第一种纺织印染助剂1978年,石家庄最早的纺织印染助剂320东风粘合剂在石家庄市树脂厂投产,产品用于织物印花。最大的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座落在藁城、栾城、正定三县交界处,距石家庄市25千米,厂区占地面积275.6万平方米。1978年3月9日动工,设计生产能力为年加工原油350万砘。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精丙烯、聚丙烯、航空煤油等17个品种,其中0#柴油、2#灯油、70#汽油、聚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获河北省优质产品称号,一10#轻柴油、90#汽油获部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该厂被国家评为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之一,经济效益增长最快10家企业之一。河北省第一个荣获国家银质奖的化工产品1979年,石家庄市黄磷厂生产的工业磷酸产品在全国磷酸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质产品,并被化工部选定赴美国旧金山、纽约、芝加哥等3城市巡回展出。1980年工业磷酸分别被评为化工部磷酸行业第一名、名牌产品和省优质产品,1981年获国家银质奖。河北省最大规模的液态氰化钠生产厂1990年6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元氏县化工总厂正式生产液态氰化钠化工产品,年产量3万吨。1999年提高到8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产量、销售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内首家使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分离氨ⅱ泥工艺1991年2月,石家庄市联碱厂在全国首家采用组合式玻璃钢板框压滤机分离氨ⅱ泥,其工艺操作简单、能力大、回收效率高,曾获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三等奖,被载入世界化学工业年鉴碱工业部分。河北省首批采用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的企业1991年8月,元氏县化肥厂采用二氧化碳汽提法生产尿素新工艺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河北省首批、石家庄地区唯一采用此种新工艺生产尿素的厂家。年产尿素7.1万元吨,产值达1.1亿元。河北省第一条锌盐生产线1992年1月,河北省第一条锌盐生产线在辛集市第二化工厂竣工投产。该生产线属国内首创,辛集二化一跃成为河北省最大的锌盐生产厂。国内最大的钡盐生产厂辛集化工厂是河北省无机盐化工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主要生产硫化钠、硫酸钡、碳酸钡、硝酸钡、硫磺、硫化硫酸钠等6种产品,其中碳酸钡占国际市场流通量的20%,占全国出口量的50%;销酸钡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钡盐生产厂。在全国联碱行业首家使用滤过重碱洗水添加剂的工厂1994年1月,石家庄市联碱厂在联碱行业首家使用滤过洗水添加剂技术,使重碱含水量由原20~22%降至17~18%。被纯碱工业协会在全国同行业中推广使用。首家实现联碱、联碳又联醇的“三联”工艺的工厂1995年,石家庄市联碱厂投资3,000万元,万吨甲醇投产。热电联产年发电近千万千瓦时的发电系统并网发电。合成氨、联碱技改的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在全国同行业首家实现了联碱、联碳又联醇的重大创新。(市联碱厂供稿)荣获全国“八五”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的高效消毒杀菌剂高邑县河北海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氰尿酸系列产品有氰尿酸酯类和氯化氰尿酸类,其中氯化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dcena)为高效消毒杀菌剂,曾获得1995年全国星火计划八五攻关项目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并获省乡镇企业局“名牌产品”称号。第一条块状碳酸镁生产线1997年3月,井陉县氧化镁总厂块状碳酸镁生产线竣工投产。该生产线总投资28万元,采用自动板框压力机、成型磨床及高温遂道等先进设备及工艺,年生产块状碳酸镁3,000多箱,主要出口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微生物菌肥试产成功1998年3月24日,肥力高集团在石家庄市电化厂成立河北石家庄市祥宇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微生物菌肥。同年5月28日正式试车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产品,这是石家庄市氯碱行业首次生产微生物菌肥。国内最先进的天然橡胶瓶塞生产线1999年,石家庄市第一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对天然橡胶瓶塞生产工序进行了设备、工艺改造及生产厂房洁净改造,天然胶塞生产线成为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环境洁度最好的生产线。(第一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供稿)河北省唯一获国际asme标准的企业2000年3月,石家庄市东方石油化工机械厂取得了由美国asme(美国压力容器制造标准即国际通用标准)总部颁发的《asme“u”规范产品授权证书》。这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取得国际asme标准的企业。(石家庄日报2000年3月11日)河北省第一家荣获“全国农化服务中心”称号的企业2000年4月25日,全国化工农化服务办公室授予石家庄化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农化服务中心”称号,是河北省第一家荣获该称号的企业。第一台推料式离心机2000年8月9日,石家庄市电化厂烧碱车间安装使用的新型推料式离心机试车成功,处理能力为15~18吨/小时。与转鼓式离心机相比,推料式离心机具有处理量大、故障率低、易维修、价格低等优点。(市电化厂供稿)首个获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的尿素2001年3月,石家庄化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尿素产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国家质量免检产品”,成为石家庄市同类产品中第一家获此荣誉的产品。(化肥集团公司供稿)规模最大的氯碱厂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石家庄市电化厂年生产能力为:烧碱5万吨,合成盐酸6万吨,液氯4万吨,是石家庄市规模最大的氯碱厂。(市电化厂供稿)河北省最大的氯乙酸生产厂石家庄市合成化工厂是河北省最大的氯乙酸生产厂,产品远销美洲、欧洲等地。国内最大的碳酸钙生产基地井陉县有95家碳酸钙企业,年总产量95万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35%,是全国最大碳酸钙生产销售基地,是名符其实的“中华钙都”。华北地区唯一生产微肥硫酸锌的企业辛集市化工三厂是化工部生产微肥的定点厂,是华北地区生产微肥硫酸锌的唯一厂家,年产量达1,000吨。该厂生产的微肥硫酸锌(znso4·7h2o)为白色晶体、含锌量大于98%,有害元素含量很低,易于溶解。施用后可增产10~20%,对缺锌土壤施用效果更佳。最大的中药制药厂民国24年(1935年),乐仁堂药店成立,到解放初期,中药的加工和制作主要是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为前店后厂,主要加工丸、散、膏、药酒。1958年,石家庄乐仁堂中药制药厂建立,主要产品为银翘解毒丸、虎骨酒等十几种。1972年,以牛黄解毒片为代表的片剂新剂型开始正式投产,开创了中药业有史以来第一个新剂型。第一家市属制药企业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是以生产化学合成原料药和医药制剂为主的综合性制药企业。该厂于1938年诞生于太行山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最早的医药、卫生材料生产单位之一。1954年,工厂更名为石家庄制药厂,成为全市第一家市属制药企业,20世纪90年代并入石家庄制药集团公司。抗战时期的制药厂1940年,晋察冀第四军分区在平山县木口村建立制药厂,职工120人,6头牲口,设置了中药碾粉组、制丸组、包装组、酒精组、纱布组和制肥皂组等。主要加工中成药、伤口消炎药及包扎用品等,供应部队医院和休养所用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厂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医药管理局在石家庄市开始筹建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厂——华北制药厂。它包括由苏联援建的抗生素厂和淀粉厂以及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援建的玻璃厂,系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3座大型企业工厂相继建成,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总投资7,588.3万元。产品主要有青霉素g钾盐、硫酸链霉素、淀粉、葡萄糖、玉米浆、维生素b12等。这3个工厂的建成对发展石家庄市医药工业,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大的肠衣生产厂石家庄市肠衣厂始建于1954年初,厂址在红旗大街与新石北路交界处,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有500吨级冷库一座,主要设备40台(套),年产值530万元,可创利税50余万元。主要产品有猪、羊肠衣,医用羊肠线,医用生物膜、肝素钠粗品等。国内唯一生产纯种发酵维生素b12原药的厂家& 1958年,华北制药厂瞿德庆、陈曙曦等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次从链霉素废液中提取维生素b12获得成功。1975年,该厂在国内首先开始维生素b12的纯种发酵培养。从1982年开始,该厂生产维生素b12原药,包括氰基钴胺素和腺苷辅酶钴胺素2种,当年产量为142千克。该厂在国内独家生产纯种发酵维生素b12原药,约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载入国家药典的中成药1972年,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对民间药方“肝炎草”进行临床实验,试制成功治疗肝炎的中成药——肝复灵片,并于1977年载入国家药典。全国唯一通过gmp认证的软胶囊生产车间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建成第一条软胶囊生产线,1998年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通过gmp认证的软胶囊生产车间,开发出软胶囊系列产品,并以每年1.2条生产线的速度增长,其生产线已占全国软胶囊生产线的18%。荣获首届“神农杯”银奖的医学科研成果1990年9月,河北新乐骨髓炎医院副主任医师谢景龙和助手完成的“中医治疗慢性脓性骨髓炎”的科研成果,荣获首届中国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银奖。国内最大的氨苄原料药工程投产1990年12月4日,河北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年产150吨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工程投产。经检测第一批产品就达到英国药典88版标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在国内均名列前茅。(石家庄日报1991年1月14日)首次将计算机应用于维生素丙的生产过程1991年,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首次在维生素丙的生产技术改造中建立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经1年的调试运行,年可增产184吨,节约原材料127万元,增加利润239万元。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对维生素丙发酵过程实现了全参数优化控制,且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很快在国内同行业中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家中外合资企业1991年5月22日,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信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挂牌营业。华信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是由华通医用器械厂、中国深圳华信电子器械有限公司、香港致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主要生产医疗医用器械。国家四类新药利宝和小儿利宝正式投产华北制药集团合成分厂研制成功利宝和小儿利宝(即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和小儿硫酸庆大霉素颗粒),是治疗细菌性肠道感染疾病的新药,该药于1991年底通过国家鉴定,被列为国家四类新药,1992年正式投产。国内第一座兽用青霉素原料厂1992年2月9日,国内第一座兽用青霉素原料厂在石家庄建立并开始试生产。国家四类新药盐酸地尔硫卓批量投产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研制成功心血管类新药盐酸地尔硫卓(原药),该药物为新型钙拮抗剂,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1992年7月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家四类新药证书,当年批量生产。国家二类新药阿西美辛原料药及胶囊批量投产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独立研制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新药阿西美辛原料药及阿西美辛胶囊,于1992年12月19日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国家二类新药证书,该药与消炎痛疗效相同,但副作用明显减少,1992年底批量生产。国家二类新药盐酸曲吗多及其制剂投产原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共同研制出新药盐酸曲吗多原料药及其制剂盐酸曲吗多注射液,1992年12月19日通过国家鉴定,此药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无呼吸抑制、无心血管反应、成瘾性低。被列为国家二类新药,1993年正式投产。华北制药厂青霉素发酵总容积居世界首位1994年9月21日,华北制药厂“千吨青霉素改造工程”投产,它标志着华北制药厂青霉素发酵总容积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厂家之一。该工程自动化程度较高,发酵、提炼工艺全部由微机自动控制,其青霉素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河北省最大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6年1月1日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其前身华北制药厂是国有特大型医药联合企业,是国内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华北制药集团的核心企业,享有国有资产经营权,下设若干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是国家57个试点企业之一,享有外贸进出口权和外事审批权,组建了财务公司和新药开发中心。国内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部定点生产兽用优质保健品的综合性大型企业。1997年4月通过gmp认证,成为中国兽药行业第一家达到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制剂生产企业。该企业现有职工700余人,生产有文号的抗生素粉针剂、水针剂、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片剂等剂型,计70多种动物保健品,其中“远征”牌兽用青霉素粉针剂和“华北速育精”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兽用80万单位青霉素钾荣获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最高奖—“骏马杯”奖。荣获国际金奖的胆结石治疗仪& 石家庄市 郊区民政局福利企业华行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胆结石治疗仪、风湿病治疗仪分获巴黎和布鲁赛尔国际科技发明博览会金奖,每年创外汇数百万元,残疾职工人均年创收5万元以上。第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荣获金奖的胰岛生丸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院长王钢柱,研究成功用疏肝调气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基本方药——胰岛生丸,在1997年10月的第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新技术产品金奖。这也是全国参展的1,000多项最新发明成果中的唯一一项中药新产品奖。制药行业首个博士科研工作站1998年3月26日,华北制药集团等省内3家大型企业被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11月11日,华药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启动。(华北制药集团供稿)国内最大的链霉素生产企业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胜制药有限公司,投入资金3,800万美元,于90年代后期建成投产。其主要产品链霉素年产1,150吨,占全国年产量的60%以上,是国内生产链毒素最大的骨干企业。(藁城市供稿)华北地区最大的医药基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资金32亿元,建立了主要生产抗生素系列药品的大中型医药企业8家,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医药基地。河北省医药企业创汇大户1999年,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5,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亿元,创汇总额名列河北省医药企业第一名。首家通过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的企业2000年2月,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大容量注射剂荣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成为河北省首家通过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的生产企业。国内唯一拥有四项新技术的大型中药工程2000年5月19日,石家庄市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中药提取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动态逆流提取、反渗透制水、喷雾干燥和超临界萃取四项新技术的大型中药工程项目,该工程年处理中药材可达3,500吨,使神威药业跻身全国大型制药企业。(石家庄日报2000年6月4日)国内最大的抗生素菌种研究所华北制药厂抗生素研究所主要承担抗生素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任务。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洁霉素5大抗生素大部分高产菌种的选育,均由该所研制,不仅应用于华北制药厂的工业生产中,也推广应用于国内各抗生素药厂。该所还研制了新生霉素和万古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新产品,有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和河北省级科技成果奖。
食品·服装·乡镇企业
唯一的卷烟厂石家庄市卷烟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26年(1937年),石家庄市有风行、利民等3家卷烟厂。1953年,3家卷烟厂合并为石家庄卷烟厂。1978年前,石家庄卷烟厂主要生产丙级和丁级卷烟。1978年后,开始生产乙级和甲级嘴烟。1990年,石家庄市卷烟行业只有石家庄卷烟厂一家生产企业,有普通平烟和高档卷烟两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0万箱。解放后第一个公营香烟品牌“三鹿”牌烟是石家庄卷烟厂的前身风行烟厂的老牌名烟,也是解放后公营烟厂手工自制卷烟木床生产的第一个品牌烟。风行卷烟厂是1948年初由军人王友民为首在中山路177号副1号(即原中山路北中和轩饭店后邻的屠宰场)创建的,同年2月7日开始生产白皮“三鹿”烟,日产纸烟80条,畅销河北、山西等省。最早生产冷食的厂家建于民国27年(1938年)的石家庄制冰厂,是石家庄最早的生产冷食的厂家,主要生产人造冰和冰棍。第一家公营酿酒厂1948年1月,石家庄市将5家私人烧锅(恒盛涌、恒源涌、永聚源、福庆源、洪源)和新建1家露酒厂合并成为石家庄公营酿酒厂。当时品种只有白酒、露酒和黄酒3种,年产量分别为417吨、54吨和3吨。河北省最早的大型榨油厂1951年2月,石家庄市建成大型机器榨油工厂——河北省国营石家庄制油厂(今市油脂化工厂)。当时将裕民面粉厂榨油部也合并入该厂。建厂初期有榨油和精炼油两个车间,榨油车间有8台螺旋榨油机,型号有克鲁伯式和安迪生式两种,台产量601千克/时。第一批淡色啤酒1969年,石家庄市制酒厂开始试制啤酒。当时以麦芽为主要原料,用生产罐头的夹层锅代替糖化设备生产麦汁,采用大缸进行主发酵,木桶进行后发酵,试制出石家庄市第一批淡色啤酒。地区第一座糖厂1971年,国家投资18万元,在束鹿县城西北建成一座小型糖厂,日处理甜菜30吨,有职工158人,这是石家庄地区第一座糖厂。居国内70年代领先地位的酿醋工艺1971年,石家庄市副食二厂郭秀学、魏文军等人借鉴外地经验,将原来的液态循环洗淋酿醋工艺改为液体回流循环洗淋工艺,技术水平处于当时国内领先地位,并得到广泛推广,该厂在此工艺基础上建成年产1,000吨醋的生产车间。第一套方便面生产设备1985年3月,石家庄市食品一厂从广东、桂林、天津购进第一套方便面生产设备,每班生产烘干方便面1,500千克。河北省最早引进的国外冰激凌生产线1985年,石家庄市制冰厂投资20万美元在河北省内首家引进意大利马克公司冰激凌生产线,生产能力为4万支/班。国内第一罐现代化工艺高品质酱油1989年,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日本设备,吸收中国工艺精华,自行设计完成了国内第一条万吨高盐稀态酱油生产线,酿出了国内第一罐现代化高品质酱油,迈出了“酱油革命”的第一步,被国内技术权威誉为“中国酱油酿造史上的里程碑”。国内最大的“软蜜枣”加工生产基地1991年,行唐县上连庄乡成为全国最大的“软蜜枣”(又称北方蜜枣)加工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2,100吨,占全国“软蜜枣”生产总量的1/9。荣获中国保健品博览会金奖的赞皇金丝大枣原汁由赞皇华仙食品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的赞皇金丝大枣原汁在1993年中国保健品博览会获金奖及全国发明展览名优新产品最佳奖。规模最大的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1997年1月,由石家庄市食品总公司与石家庄市肉联厂合并重组的石家庄双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市最大的集肉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先进生产加工设备200件(套)。生产各种饲料15吨/时,屠宰生猪能力4,000头/班,加工系列熟肉制品10万吨/年,可充分满足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人民食肉需求。该集团是石家庄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的宫面生产企业藁城市综合食品厂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是最大的宫面生产企业,年产手工、机制系列宫面1万吨。产品行销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该厂“金参面”采用新鲜胡萝卜全果浆制成,国内独创,工艺独特,营养价值极高,获“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最佳展销奖。(藁城市供稿)国内第一家在美国设厂的调味品生产企业1999年5月,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0万元在美国密苏里州兴建了“美国珍极调味品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美建厂的国内调味品生产企业,并获得了国家外经贸部颁发的境外投资批准证书。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酱油酿制工艺魏文军、王公信等人自行设计的酱油连续管道式蒸料机吸取了日本和国内同类型设备的优点,原料处理为2吨/时混合料,蒸气压力0.18~0.2兆帕,后笼送料,蛋白消化率平均为84%,同旧工艺相比,蛋白消化率提高了20%,该设备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起草国家调味品行业标准的企业由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的《酿造酱油》、《酿造食醋》两项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水解液》三项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三项行业标准已于2000年12月20日实施,两项国家标准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调味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企业承担起草,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家。生产规模最大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三九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是深圳三九企业集团骨干企业之一,总投2.5亿元,年生产能力15万吨,创利税8,00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0人。公司于1999年扩建的10万吨纯生啤酒技改工程,在国内北方地区尚属首家,年产量可达20万吨。公司生产线采用一流生产设备,运用先进的atp萤火加膜技术检测手段,发酵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形成了普啤、特啤、精特、清啤、暖啤、冰啤、纯生、传真鲜啤、扎啤等系列“999”啤酒。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最大的皮毛制革厂辛集市皮毛制革厂建于民国35年(1946年),1987年厂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56万元,职工1,027人。主要产品3大类140余种,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北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批布面胶鞋1969年4月,石家庄市长征鞋厂开始试制布面胶鞋。当时土法上马,用旧烧水锅炉改装成硫化罐,生产出石家庄市第一批布面胶鞋——“解放鞋”,产品仅有20双。首家设在国营商场内的服装厂投产1991年12月18日,在石家庄市百货公司丽华商场内,由国营商业开办的首家服装厂正式投产。它的开办,使国营商场实现了从单一销售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的转变。商业办厂具有市场信息反馈及时、产品款式更新快、销售渠道畅通等优势。研制驻港部队军装的军工厂1994年5月,3502工厂受命协助总后勤部研制新军服,并承担驻港部队的军服生产,经3年研制,制定出数10个品种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做出样品服、试穿服、套穿服近万套(件),并为驻港部队官兵逐个量体,建立体型档案。1997年7月1日,驻港部队官兵身着新一代军装,展示了“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荣获“中国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最大企业第一位”的军工厂1998年2月14日,3502工厂获iso9001认证,并荣获“中国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最大企业第一位”称号。首次入选“2000年中国十大真皮衣王”的企业由中国皮革协会选出的“2000年中国十大真皮衣王”企业中,辛集市有两家企业——河北西曼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辛集束兰集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石家庄日报2000年3月13日)唯一的中老年便鞋生产厂英华制鞋厂是石家庄市唯一的中老年便鞋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派瑞特”系列便鞋达50多个品种。最大的服装出口生产企业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53号的河北鸣鹿服装集团公司(新华服装厂)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有职工2,100名,总资产6,500万元,生产设备2,500台(套),年产各式服装200万件,年均出口创汇额600万美元。该集团拥有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 国的先进缝纫、电脑绣花、电脑裁剪、主体熨烫机等设备,是河北省最大的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建立了驻外贸易办事处。荣获首届中国皮革商品博览会金奖的皮装康泰皮业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曼”牌皮装在国内贸易部举办的首届中国皮革商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和 “十大名牌奖”。并获的佩挂真皮标志的资格。河北省第一家钛白粉厂元氏县万上村于1985年建成河北省第一家、全国乡镇企业第二家钛白粉厂,年产量达3,000吨,可生产多品种多用途钛白粉,产品不但供应国内十几个省市的需要,还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生产品种最多的钛白粉生产基地。曾被国务院命名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的工厂华北蓄电池厂是石家庄市正定县二十里铺乡兴办的一家乡镇企业,1989年创汇达5,000多万美元,1990年5月,被国务院机电办命名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乡镇企业创出的第一个国优产品1991年11月30日,石家庄市东华化工厂生产的“沱河牌”工业氨基乙酸荣获国家银质奖,为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创出了第一个国优产品。乡镇企业中最大的三资企业石家庄市乡镇企业中最大的三资企业是石家庄市万明金属再生有限公司。厂址在石家庄市长安区谈固村。该厂建于1991年,总投资460万美元,其中外方投资92万美元,中方138万美元。职工人数50人。主要生产铜粒,年产值1.8亿元,年出口产品交货值6,769万元,年利税1,357万元。首条打字纸生产线1993年1月初,石家庄市郊南高营镇华荣造纸厂的28克打字纸生产线试车成功,该项目填补了石家庄市造纸业一项空白。该项目年收益为80万元。荣获“河北省创业英雄”称号的乡镇企业家1994年9月30日,石家庄市南高营镇柳辛庄的殷丙戍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创业英雄”称号。10月28日,《人民日报》以“滹沱河畔一面旗”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柳辛庄党委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11月13日,在国家农业部召开的全国乡镇企业表彰会上,殷丙戍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11月18日,在河北省企业家协会召开的全省百名杰出企业家命名表彰会上,殷丙戍被授予“河北省杰出企业家”称号。第一个乡镇企业集团1995年5日,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局下发了《关于组建企业集团的通知》,各县(市)区按照市局的布署,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切实解决企业集团组建中资产流动、利益分配、注册等问题。使企业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发展集团。石家庄市南高营企业集团是全国第一个乡镇企业集团。最早的军品展览1945年1月1日,晋察冀边区举办首届展览会。在军工陈列室陈列了晋察冀军区工业部仿制的捷克式步枪,以及自行研制的手枪、枪弹、枪榴弹、掷弹筒弹、手榴弹和各式各样的地雷。河北省第一台机械自动跟踪太阳灶1978年,束鹿县小李庄村民王占为试制成功河北省第一台机械自动跟踪太阳灶。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配合饲料车间1984年,石家庄市配合饲料厂建成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配合饲料车间。该车间全部采用国产先进设备,拥有可达万分之一均匀度的混合机和精确度可达千分之一的pdz—500型电子配料秤以及圆筒筛、永磁滚筒等除杂设备,增加了微量元素混合工艺,猪、牛、鸡的配合饲料全部按商业部部颁标准科学配方,品种达20余种,年产量达万吨。地区第一家生产儿童用品的合资企业1987年成立的新乐县小世界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是新乐县与香港佳强实业公司联营的企业,吸引外资33万美元,年产量100万件,这是石家庄地区第一家生产儿童用品的合资企业。河北省首家工艺雕塑合资企业河北省首家工艺雕塑产品合资生产企业——河北得利工艺雕塑工程有限公司于1991年初在石家庄市成立。该公司是由石家庄市新华区耀华公司和美国tci公司共同投资140万元成立的,产品80%销往美国,20%通过其它渠道销往西欧。新型动物添加剂研制成功1991年3月20日,新型动物添加剂——动物营养液在辛集市兽药厂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该营养液克服了固体添加剂予先不能混合的弊病,获明显经济效益。肉鸡日增重10%,蛋鸡产蛋率提高17%,育肥猪日增重0.75千克。地区首届“鲁班杯”青工比武赛1991年4月15日,石家庄地区首届“鲁班杯”青工比武赛开幕,4月28日闭幕。36名优胜者被团地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河北省首届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1993年举办的河北省首届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有20万名青工参加,其中12,000人参加了100多场市级赛,132人参加了省级赛。经过角逐,选拔出10人参加了“全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其中石家庄市华北制药厂王豪民获木模工类省级金奖,在全国大赛中取得第八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河北省国防工办建筑公司安文华取得全国瓦工类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国家级状元称号,并被团中央、劳动部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还受到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科技扶贫典型1998年4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为在平山县冶金集团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市水泵厂专业技术人员赵建辉记二等功,并重奖人民币10万元。赵建辉在平山县冶金集团开展的科技扶贫工作中,对该公司铸造厂的主导产品磨球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开发研制出14个系列品种,为该公司增收节支800多万元,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畅销省内外。
馆藏&3092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清新高速何时开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