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描述中国很多长得像欧洲人园林的欧洲人是谁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2014年 湛江一模(第31题)
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中华文化比欧洲文化优秀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欧洲文化源自于中华文化
【正确答案】
【答案详解】
&&&题中讨论的主体是中华文化,而不是文化,排除A;B观点错误,题中只是强调在设计园林方面,中国要比欧洲国家先进,但不代表中华文化比欧洲文化优秀;题中强调中国园林艺术比欧洲更加精湛,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欧洲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并列关系。
相关知识点中华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华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园林网联系。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2【图文】中西园林对比(第一讲 中国园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西园林对比(第一讲 中国园林)
大小:21.6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研究过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外国人及其著作有哪些? - 知乎9被浏览380分享邀请回答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知识点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解析版)
分析与解答
习题“(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图示内容分析归纳,依据图示中的“商路”“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腓尼基”等信息可得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首先通过商路进行交流,其次在与其他文明并存的同时借鉴其他文明。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在东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对东方的认识不断加深,改变了对东方理想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中国衰落的同时欧洲却迅速发展,这便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围绕所给材料及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第一小问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首先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自然环境的阻隔影响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其次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贸易与科技的发展等因素使文明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最后依据材料三中“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可以得出文明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使文明交流就更有意义了;第二小问启示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主旨可以从文明的交流以及文明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主要考察你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与“(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相似的题目: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君主制的盛行小国寡民公民政治的盛行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历史】(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②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③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①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②……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③……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各有何不同?(12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4分)&&&&
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天然的阻隔小国寡民体制城邦间的矛盾奴隶制度的发展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人看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