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巴格达公章里面的数字是什么用了很多数字它的作用是什么

您的当前位置是:
&->&修改器作用
问题:沙漠风暴2重返巴格达修改器作用是什么?
答案:的修改器,Y无限生命即为打不死;U无限防护即为防御力超强;无限子弹的话,请您尝试下无限存储&I&,即&O&左边的键;
游戏语言:
游戏类型:
游戏大小:
更新时间:
官方网站:
操作系统:
XP系统/WIN7系统
蟹么么温馨提示:
斗蟹上的游戏都是经过相关人员测试可运行的,若你无法运行斗蟹上的游戏,那么请详细的描述清楚,并最
好附上截图予以说明,蟹么么与蟹友将共同为你解决!请一定要支持斗蟹,因为斗蟹有你才会更精彩!
前往提问:
体验更多:
蟹么么推荐专题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一书是唐师曾继《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在海湾战争10周年之际拖着病重的身躯自费重返伊拉克,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伊拉克人民。与前两本书不同的是,本书更多地反映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呼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一&&&&日,我第五次前往巴格达,由于掏自家腰包,我选择最便宜的北京―莫斯科―安曼航线。为我送行的人都很为这条廉价航线的安全担忧。我故作镇静地重复麦克阿瑟1942年撤离菲律宾时的豪言壮语:“I&shall&return(我一定回来)!”&&&&&凌晨2点,图-154跌跌撞撞地在安曼阿利亚国际机场俯冲降落。从机场进城,约旦司机趁月黑风高,开口就要35约第50美元,足足比该付的多一倍。&&&&&日,我在发给新华社的《重返巴格达》一稿中,第一次把安曼―巴格达公路称作“死亡之路”,当时这一带谣言四起,霍乱、伤寒流行,我和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郑达庸、武官曹彭龄作为首批在海湾战争后重返巴格达的中国人,亲身领略了“死亡之路”。沿途,我们不断躲避弹坑、散兵游勇,慌乱中撞坏车门,由于轧上弹片而轮胎爆炸……死神的黑翼一次次掠过我们的头顶。&&&&&从海湾战争到现在,伊拉克已经被封锁了10年,“死亡之路”始终是巴格达联系国际社会的惟一通道。10年来,仅在这条路上死于车祸的冤魂怨鬼就多达千人,其中包括泰国驻巴格达大使、印尼使馆一秘,还有斯里兰卡使馆官员一家四死五伤……多年来,许多国家请求联合国允许使节乘飞机出入伊拉克,可美国人却说:“谁让你们去巴格达的”&&&&&日,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一辆黑色GMC载着外交官从安曼驶往巴格达。在靠近约旦、伊拉克边境时两个轮胎突然爆炸,汽车以160公里的时速翻滚着冲向沙漠,车身扭曲成一团废铁。20分钟后,拥有沙漠独峰驼和效用直升机的约旦警察赶到现场。在“死亡之路”见多识广的约旦警察以专家的眼光朝破车一瞥,立即断定残骸里不会再有活人。他们用切割机分开车身,从扭曲的废铁中拖出6个血肉模糊的中国人……&&&&&二&&&&日上午8∶30,我们的GMC穿过上百辆油罐车组成的长龙,风雨飘摇地钻进巴格达。进城前,我们穿过5道由陆军、共和国卫队、民兵和安全警察设置的检查站。每遇检查,司机巴桑都骄傲地把各种证件递出去,用沙漠民族习惯的招摇方式说:“这是中国记者,是阿拉法特和卡扎菲的朋友。”&&&&&我们下榻的曼苏尔(AL-MANSOUR)饭店位于巴格达市中心,濒临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它和距此不远的拉希德饭店是巴格达两家最好的五星级饭店。海湾战争爆发前,我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派驻另一个文明古国的摄影记者,几次试图靠近曼苏尔饭店、接触被囚的西方人质,都被荷枪实弹的共和国卫队挡回。人生无常,想不到10年过后,我旧地重游以游客身份入住戒备森严的曼苏尔饭店。所不同的是:我不是任何一方的人质,而是自愿穿越铁幕“打洋狗的肉包子”。&&&&&曼苏尔饭店大堂门口至少等了20个黝黑的苏丹人,正张开血盆大口欢迎我这个肉包子。他们争先恐后地扑向我的行李,就像东非草原上掠食的鬣狗。我一个人拎了一路的两只箱子,现在竟然需要6位身高腿长的黑大个抬着走。伊拉克作为富足的石油大国,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埃及、苏丹、也门、约旦、巴勒斯坦、巴基斯坦的廉价劳动力。持续战乱、封锁使巴格达游客锐减,偌大的巴格达已经很难见到我这样的荤腥。&&&&&萧条的曼苏尔饭店标准间一夜90美元,可服务条件还不如中国云南边陲沧源、孟连的县级招待所。环视四周曾经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年久失修,已经失去昔日的浪漫光彩,就像一位落魄的贵妇人。电梯不灵、油漆剥落、地毯破损、灯光不全、电话失灵、冰箱内空空如也、卫生间马桶故障、水龙头锈迹斑斑、肥皂黑糊糊满是杂质、又硬又脏的毛巾早已毛了边……&&&&&我踮着脚草草洗去满身臭汗,饥肠辘辘地从四层找到一层,才发现堂堂五星级饭店只有一层餐厅还勉强营业。一头撞进去,萨达姆画像明镜高悬,虎视眈眈注视着空荡荡的大厅。几十张台子人迹寥寥,坐着一帮面容紧张的外国人。我朝各位逐一打过招呼,知道有6位俄罗斯老毛子、两个日本鬼子、3位韩国人和4位中国同胞,都是铤而走险来发战争财的商人。&&&&&这里名曰西餐,可整张桌子上连一副成套的刀叉都配不齐。早餐只有凉水、干面包、一小块奶酪、4块酸黄瓜和2片西红柿。我找服务生询问饭店内是否还有其他餐厅,回答说10年前有过意大利餐厅、中国餐厅……可所有的外国厨师都害怕轰炸,10年前就卷铺盖走人了,所以不存在换个餐厅的可能性。打开菜单,一日三餐只有那么几个菜走马灯般地移来换去。做法单调,原料可疑。好在我是个不讲吃喝的粗人,即使味同嚼蜡,也狼吞虎咽,而且心怀感念:这已经比海湾战争期间好多了。&&&&&一觉睡到下午,我被沉重的敲门声吵醒,原来是文化新闻部的陪同到了。来人一共三位:前面略微秃顶的是新闻官穆罕默德,紧跟其后的是戴眼镜的哈迪德,走在最后的是司机塔米姆。这三位首先代表礼宾司长哈利德致欢迎词,说哈利德司长还保留着我10年前拍的照片,在此预祝我故地重游能有新的好作品问世。&&&&&英语说得最好的穆罕默德是巴格达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家中有一个老婆五个孩子,每月基本工资1万伊第,加上奖金、加班补助总共4万伊第。如果按海湾战争前的美元汇率,穆罕默德每月收入至少12万美元,可按时下汇率只有区区20美元。他一上来就自称陪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中国人豪爽慷慨,小费一出手就是100美元……穆罕默德刚满32岁,大概因为生活负担较重,所以面相颇老。以后我发现穆罕默德胆小怕事,但工作努力。10年来,伊拉克通讯设施已经被多国部队轰炸殆尽,由于联合国严禁伊拉克进口现代通讯设备,所以巴格达不仅没有无线手机,而且连司空见惯的程控电话都没有。整座城市只有时断时停的老式脉冲电话,靠人工插线的老式交换机勉强工作。连我住的五星级曼苏尔饭店也无法直拨当地市内电话,每次有事都得先要饭店总机,再由总机按先后次序排着队往外打,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每遇这种情况我都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拳把面前的破电话砸了。而穆罕默德却都能平心静气,守着毫无希望的破电话耐心地拨下去,实在不行就跑步赶回街对面的文化新闻部,直接带口信和有关部门协商,工作十分认真。由于生活拮据,穆罕默德上下班都坐公共汽车,只有偶尔特殊情况才敢“打的”,所以总是显得疲惫不堪。&&&&&戴眼镜的哈迪德轮廓分明目光犀利,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位,优雅细长的手指得意地玩弄着奔驰钥匙。他对中国存有偏见,总抱怨中国只会投弃权票,还说中国缺少新闻自由。我不得不纠正他的说法:中国不是“只会投弃权票”,“而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惟一对所有武力解决方案持弃权立场的国家”。说到自由,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人数比伊拉克全国人口还要多。我这次来伊拉克就纯粹是个人自由行为,我自由发表的各种看法还将自由出现在各种自由的媒介上。我客气地告诉哈迪德先生:可能是伊拉克被封锁久了,所以哈迪德先生对外界尽知的事情缺乏了解。说到这儿我想起10年前路过约旦,新华社安曼分社记者杨立勤向我抱怨全安曼分社三对夫妻忙活一年,才有3条新华社消息在约旦报纸刊登。10年过去,看来这种令人沮丧的现状似乎改进不大。&&&&&司机塔米姆开一辆白色雪佛莱,是北部库尔德人,原来在共和国卫队当兵,后来复员到外交部礼宾车队当司机。塔米姆没上过什么学,英语表达很吃力,说话时东张西望目无定睛。他在部队时给首长开车,复员后继续给特权人士开车,所以满脑子都是破坏法规的特权思想,这辈子没学过什么好东西。他开车霸道,总是抖抖擞擞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从不遵守交通规则。对挡他路的车总要故意猛别两下,再在人家前面急刹车,显示自己汽车上的“国宾34号”字样,还指着人家鼻子大骂一通。令我恼火的是他几乎天天迟到,而且把理由全归罪到美国身上,说因为美国封锁了汽车配件才使他的老爷车经常抛锚。塔米姆显然不喜欢背景优越的哈迪德,他几次向我暗示哈迪德有其他背景,说哈迪德是“有肩章的军官”。还指给我看哈迪德停在椰枣树下的本田车,说哈迪德每天都在小本上详细记录我的所有言行。&&&&&我一直把伊拉克人当朋友对待,在当今世界上能够被称作朋友的人还真不多。首先伊拉克人粗犷、豪爽、侠肝义胆的民族性格就与我不谋而合,伊拉克女人的温柔贤淑更令我心仪已久。由于都是文明古国,所以相通之处很多。自1958年建交以来,两国反帝、反修相互支持,伊拉克蜜枣就是那时候传进来的。此外两国尽管不在同一地理区域,但历史发展过程惊人地相似,因而两个民族的价值判断趋向接近。作为一个骄傲的古老民族,伊拉克特别喜欢沉浸在值得夸耀的回忆里,习惯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巴格达作为千年古都,以战争、胜利日命名的建筑物到处可见。比如卡迪西亚广场名称来自战胜波斯人的卡迪西亚大战,七一四大桥源于日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而更多的建筑物则直接以萨达姆命名,如萨达姆医院、萨达姆机场、萨达姆桥、萨达姆村、萨达姆城……&&&&&巴格达还有一些以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和建筑,如海湾战争前扣押西方人质的曼苏尔饭店、海湾战争期间专供外国记者停留的拉希德饭店,都以伊拉克历史上的著名国王命名。10年前海湾战争爆发时,拉希德是专门接待西方记者的指定饭店,各国的亡命记者都集中于此,向世界各地报道海湾战争。如今我故地重游第五次重返巴格达,兴奋中努力辨认当年熟悉的遗迹:厕所、餐厅、拉希德门口喷水的跳舞小人、没收我相机的岗楼……可惜除了玻璃上预防轰炸的“米”字防空条,其他早已物是人非看不出任何的痕迹。以往生机勃勃的老一代革命家悄然逝去,一批陌生的新青年又开始津津有味地重复革命先烈的未竟之业。&&&&&为了表示对海湾战争的仇恨,拉希德饭店把“战争罪魁”――乔治?布什的头像镶嵌在大堂入口的水磨石地板上,下有一行英文字:“布什有罪。”这幅画像做得很大,正好撑足一扇门,任何进出这家饭店的客人都不得不踩着乔治?布什的大脸才能通过,以此发泄对布什总统“发动侵略战争”的切骨之恨。日,海湾战争爆发两周年纪念日,美国空军再次袭击“巴格达以南16英里的伊拉克核工厂”。结果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偏离目标,“误炸”拉希德饭店,当场炸死一名妇女,炸伤十余人,其中一位强壮无比的德国记者被炸个满脸花。炸弹残片上的“加利福尼亚制造”再次激怒走投无路的巴格达人,无数老百姓涌向拉希德饭店狠踏布什总统的老脸。&&&&&几年来我每次进出拉希德饭店都尽量避免踩着布什总统,这倒不是我嫌贫爱富喜欢乔治?布什,而是小时候见到过太多的“把某某打翻在地,再踏上亿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口号,总觉得这一切都滑稽得不堪回首。想不到时光发展到2000年,这种永世不得翻身的做法在有7000年文明史的伊拉克仍然很时兴。&&&&&海湾战争10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记者、游客来去匆匆,布什总统始终仰面朝天龇牙咧嘴,任四山五岳的宾客蹂躏,这使所有站在一边看热闹的伊拉克人十分满足。每天清晨,都有一个清洁工准时来给布什洗脸,目的是让客人更容易看清这张老脸,选择最解气的部位下脚。&&&&&当我这只疲惫的野鸭子结束一天的采访、精疲力竭地回到住处时,再次发现古老文明和现实生活间的巨大差距。曼苏尔饭店大堂里一大帮异香扑鼻的妖艳女郎正簇拥在威严的曼苏尔塑像前,淫声浪语、热力逼人,“10美元就让你干一次”能把保守的阿拉伯妇女逼上开放搞活的市场经济,全仗海湾战争的“累累神力”。难怪《纽约时报》白宫主笔麦克?凯利在《殉难日》一书中把巴格达称作“世界上最廉价的卖淫场所”。假若当年修建巴格达城的曼苏尔大王黄泉有知,非得一口气憋得再死一次不可。&&&&&三&&&&一位被称为“海达妈妈”的老妇人一袭黑衣,闪亮的金项链上挂着一个小镜框,镶着10年前她和儿子海达的合影。想不到眼前这位衣着肮脏、形容枯槁的老妇人,就是照片上那位满脸灿烂的美少妇。陪同穆罕默德介绍:在美国的这次“误炸”中,海达妈妈失去了9个亲人,全家只有她一人幸免。难怪我在巴格达的几天里看到的都是畸形、扭曲、木然的脸,凄苦、无奈又默默忍受。这种表情只有我在北京医院骨穿手术台上才会看到……战争不仅在生理上消灭人的躯体,更在心理上摧毁人的意志。&&&&&日下午4点,海达妈妈因为晒衣服临时离开阿米里亚掩蔽部。就在这时,一枚激光制导的贫铀弹穿透几十米的地面和钢筋水泥墙体,把掩蔽部炸出一个大洞,火光伴随着爆炸的巨大压力把人撕成碎片贴到墙壁上。5分钟后,第二颗激光制导炸弹从刚打开的大洞一直钻入掩蔽部内,这是一枚2000磅的燃烧弹。凝固汽油燃起冲天大火,烧焦的尸体在墙壁上形成人形图案。大火造成4500℃的高温,转瞬间把没被炸死的老人、儿童烧成灰烬。掩蔽部的自动灭火装置为灭火喷出高压水龙,大水和密封的高温交汇成沸腾的开水和滚烫的蒸气,顺着通道流到下面一层,把底下一层炸伤、烧伤的活人全部烫死……只有14人由于外出幸免于难,海达妈妈就是其中之一。&&&&&萨达姆儿童医院现在开设两个急救中心,有370张住院病床,专门救助那些由于遭受贫铀武器伤害的重症儿童。接待我们的巴西姆(BasimA.Abidiili)医生介绍,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许多此前从未发现的奇怪血液病大量出现,至今查不出病因。病的症状是流鼻血、出血不止、瘦弱……萨达姆儿童医院每天门诊超过1100多人,其中1~2人为急重病人。尽管该医院建成时曾经是中东地区设备最先进的医院,现在却只有一个血库,连CT都不能做,并且目前全巴格达只有两台CT机。由于国际禁运,不仅急需的医疗设备不能进口,就是一般治疗用的但要求严格保温条件的医药和血液制品也根本没办法空运进来。现在平均每天都有几个得不到良好治疗的儿童夭折。&&&&&一进病房,一股腥臭夹杂着潮湿的热风扑面而来,挤了十几张病床的病房里寂静无声。夏季巴格达的最高气温接近50℃,由于没有空调,几位身穿黑袍的阿拉伯妇女正摇晃着扇子和硬纸板为各自的孩子降温。嘈杂的风声加强了不安的感觉,连往来飞舞的苍蝇振翅声也突然变大。战乱造成巴格达水荒,连伊拉克传统降温的水风机也无法开动,医院无法保障洗澡用水,甚至没有清洁的饮用水。所有病人都面无表情,像一座座雕塑。病房里一片死寂,只听见机械失灵的鼓风机的不规则转动声。望着他们一个个瘦弱病态的身躯、一双双茫然无望的眼睛,我手足无措不知该问些什么。我把口袋里的钱、食品全掏出来,直埋怨陪同没有提前告诉我今天来这儿,否则我会带更多的东西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自1990年联合国对伊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以来,因缺医少药和营养不良而夭折的伊拉克儿童的人数同制裁前相比增长了两倍多。伊拉克政府把海湾战争以来出现的大量怪胎、先天缺损、白血病和儿童癌症归罪于多国部队的贫铀武器。巴格达官方数字显示:年伊拉克死于腹泻的人数上升了2084.9%;死于呼吸道疾病的上升了1989.9%;死于营养不良的上升了3074.4%。&&&&&敲开巴格达Athamiya区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有婆婆、儿媳和孙子三世同堂,孤儿寡母对我们突如其来的造访显得手足无措。年轻妇人的丈夫在海湾战争爆发以来的某次轰炸中失踪,她的公公、老妇人的丈夫在两伊战争中战死。缩在年轻妇人怀里的儿童叫格桑?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虽然已经4岁但看上去只有一两岁的样子。由于先天没有食道,吃饭得用手指强行把食物直接捅进胃部。据说这是一个受到战争污染生育的怪胎,由于没有医疗器械无法进行手术。&&&&&他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很破旧,但仍然显得很温馨。房间里摆着德文版的文学名著,居室陈设也很有情调,可以看出主人的品位。两代寡妇守着他们的宝贝孩子,一再请求能否呼吁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并留下详细通讯地址:Baghdad&athamiya&haybat&khatoom&314,11,10。希望有看到我文章的好心人给予帮助。我回国后问了一些医生,医生说:这种手术可以做,只是禁运封锁,我们怎么去,而这生病的孩子又怎么出来?&&&&&&四&&&&新华社巴格达分社首席记者顾正龙每次来电话的头一句都是:“今天鼻子流了几次血”连伊拉克文化新闻部部长胡马姆、中国驻巴格达大使张维秋都帮我堵过鼻子。我这个不争气的破鼻子总在人多的时候给我丢人现眼,弄得我“花容”失色狼狈不堪。5年前我眉清目秀满脸灿烂,可这回入境时,伊拉克移民局怎么也不相信我就是护照上的那个英俊少年,任我掏出身上的身份证、驾驶证作为佐证,他们仍然将信将疑:“你们中国人都像烟雾一样变化快吗1996年的护照还不到5年就天翻地覆,连头发都光了。”我说那得赖美帝的贫铀辐射,我大病一场靠中药、藏药才活到今天。我平躺在两位师兄住过的地板上让塞了药棉的鼻血凝固,李景方坐在身旁和我老婆轮流用浸了凉水的湿毛巾为我冷敷,我仰望天花板体会着什么是时光倒转。一时间灵魂出壳,仿佛自己的灵魂正摆脱躯体挣扎着飞向天花板,升到天际偷窥自己扔在地板上的肉身。&&&&&在国际制裁伊拉克10周年前夕,我流着鼻血拖着病躯冒着开除公职的危险,持因私护照重返伊拉克,就是希望用相机和笔让世界了解战后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状况。长达10年的国际禁运已经使伊拉克人民饱受摧残,10年间伊拉克已经有130万人死于制裁导致的食品和医药短缺。当我告别巴格达时,我看到我老婆眼里含着泪水,在她泪水的反光里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悲壮之美。&&&&&这次是我第五次来伊拉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带着照顾我生活的老婆;以后我还会来第六次、第七次,带着梦想中的孩子。那时我一定坐飞机从天上来,不用再担惊受怕走死亡之路。&&&&&(摘自《重返巴格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1月版,定价:20.80元。社址: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邮编:100010)&&&&&&书摘
推荐给朋友: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沙漠风暴2:重返巴格达》攻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沙漠风暴2:重返巴格达》攻略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圈里面的数字怎么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