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小学生教育进行“财商教育”

|||||||||||
最新播报: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财商教育中心
新华网重庆10月30日电(记者赵宇飞)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30日在重庆正式成立,未来三年将在全国城乡600多所中小学开展财商教育课程、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初步掌握经济生活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长期以来,国内财商教育相对落后,青少年独立处理财务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大欠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组已于2011年底发起并开展一系列推广普及财商教育的读书、实践活动,并将财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试点进行推广,受到各地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财商教育中心的三十多名理事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经济界人士,未来三年内,我们将在全国城乡的600多所中小学成立财商教育活动室,开展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并对这些学校予以指导和支持。”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理事长马建华介绍,财商教育是在普及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主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包括了解金融产品、体验劳动创业等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说,财商教育中心的成立及相关活动的推进,能让中小学生初步掌握经济生活的知识,学习必要的理财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同时,在培养中小学生诚信、节俭、助贫等优良品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财商教育走近中小学生
光明日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靳晓燕)“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日前在北京市第二小学百旺校区举行。本次活动读本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主编,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财商伴我成长》(初级版和中级版),该读本用卡通故事方式讲述了三个小朋友学习财商不断成长的经历。活动将持续一年半时间。
为什么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财商教育?与会专家指出:通过科学的财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金钱与财富,纠正他们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行为,这也是塑造我们下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部分。
(本文来源:光明网)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90641条
评论278872条
评论193808条
评论187438条
评论162614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积分
1人评价273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8页
0人评价6页
0人评价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1积分||||||||||||||||
当前位置:&&&&&&&正文
中小学理财教育如何“理”出头绪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网
  这两年,“财商”的说法很流行,甚至开始与智商、情商一样,成为评估孩子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最近有媒体报道,广州36所中小学试点开设金融理财课,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教育纳入地方课程体系的地区。但也有不少人存有疑虑:从娃娃抓起的理财教育是否有必要?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早在10年前,儿童理财教育就走进了公众视野――
  2004年5月,华商报就刊发过一篇题为《理财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你知道如何做吗?》的报道。此后,类似标题不时出现在媒体上,“理财教育”、“财商”等概念也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
  日,中国新闻网发表文章《六一理财从娃娃抓起:看富豪如何教育子女理财》呼吁,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刻不容缓。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
  该文还列举了罗杰斯、洛克菲勒家族、山姆?沃尔顿以及李嘉诚等大富翁如何教育子女理财的例子。
  不过,对于理财教育该不该“从娃娃抓起”,舆论始终有不同看法。
  嘉兴日报发表文章《财教育该不该“从娃娃抓起”》认为,倘若我们承认,现在人人都身处一个风起云涌的经济社会,即将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更有可能随时与金融、理财事务发生关联,那么,让他们提前学习相关知识,让其成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就显然具有某种必要性。
  笔者在蒲公英评论网发表的《试点并推广中小学理财教育很有必要》一文中提出,学校教育注重教授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唯书本”的知识教育是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割裂了学校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譬如,高一学生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政治、经济知识,要掌握有关货币、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还要了解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收入与消费知识。如果这样的教育仅注重书本而不联系生活,学生缺乏切身感受,那么,教育价值就很有限。
  红网署名郑渝川的文章《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别急功近利》则表达了某种担忧。将理财教育等同于金钱教育,让孩子感觉到“金钱可以买到任何服务”、“有钱的人最大,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一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金钱、消费观念,经常带孩子出没购物场所或陪同孩子上电商网站购物,却让孩子对“血拼”产生了浓厚兴趣,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节制,这样的理财教育及训练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现代金报刊文《理财教育不宜强行“从娃娃抓起”》也持批评意见。作者写道,该创新举措或有违教育规律。从小培养手里没钱的孩子们如何去投资理财,如何在资本市场上逢源获利,不晓得孩子们对天书一般的知识是否感兴趣。即便有兴趣盎然者,从小培养孩子们通过资本运作甚至投机获利,从而颠覆勤劳致富、靠科技创新走向成功的传统和主流观念,就真的好吗?
  从教育角度看,培养孩子“财商”确实很有现实意义,但关键在于如何操作。
  也有人担忧,让孩子从小就钻研如何花钱,如何“钱生钱”,很容易把他们导向为赚钱而赚钱的误区。不过,从培养孩子理财意识和能力的现实需求来看,理财教育需要的是能够回应这些顾虑的现实操作。
  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一些地区和学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上海,不少中小学都开发了校本课程。
  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在2011年就开始开设了面向二至五年级的孩子的理财课,学生可以选修,每个年级上的理财课内容不同。老师会给孩子讲如何认识人民币、如何买文具,计算什么手机套餐更合算,如何看外币汇率等。
  而在高中,理财课上得更为专业。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就有一个金融实验室,并开设了系统的专业金融课程。高一年级把金融课程安排在必修课,在全体学生中普及金融知识。高二、高三年级则开设拓展型和研究型的金融课程。财大附中的金融实验室与财大的金融实验室对接,选拔优秀学生到财大的金融实验室继续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上证指数、道琼斯指数等专业的金融证券知识,学习金融理财技能。
  有家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孩子在上了理财课之后不再像以前那么浪费了,而是懂得自己计算好零用钱的开销,出去旅游孩子比家长还会算计。
  在媒体报道广州在36所中小学开展理财教育时,一些网友将其解读为“教学生炒股“。实际上,广州的理财教育同样强调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真实环境的联系。他们的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读本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册:小学册有七个模块,内容包括什么是金钱、金钱有何作用、我们的钱从哪里来、如何合理用钱、钱能生钱吗、家庭保护伞和综合实践活动。初中册则重点讲解一些社会金融机构的设置及相关知识,读本有五个模块,分别是认识银行、认识保险公司、认识证券公司、投资理财和风险意识。高中册所授知识则更加专业化,包括金融市场的主要概念与术语、金融市场的主要活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金融监管、投资和综合实践活动等。
  广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金融理财教育旨在对中小学生金融理财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使中小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财能力和良好的理财习惯,促进中小学生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
  不论是中小学理财教育走在前面的上海还是广东地区,开展理财教育的时间还比较短,教学成效还不是很显著,但不管是从现实需要还是未来发展看,多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有积极意义。不容忽视的是,理财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从目前情况看,家长较少参与中小学生的理财教育。家校如何合作,家长能为孩子的理财教育做些什么,是学校和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理财教育是一门最需要接地气的课程,也是距离现实经济生活最近的课程。只有打破书本教育的局限,融入实践,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对于一些地区和学校试点理财教育的做法,我们不妨乐观其变,静观其效。(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特约评论员马得清撰稿,编辑田贵兴制作)
】【】【】【】【】【】
{编辑:周玲玲}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