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背景在唐朝的文言文夹白话文文言文转换器小说,求书名

寻一部,写的是一个人穿越到了唐朝,成了李元霸,最开始隐居在一个山村,后面不知道了,求书名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这中玄虚的小说还是不要看了,会混淆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建议看一下唐代历史,实在不行看一下贞观长歌。
《隋唐演义》里面没有李元霸,只有李玄霸,而且早卒。
《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如今却说唐公李渊,自从触忤隋主,亏得那女婿柴绍,不惜珍珠宝玩,结交了隋主一班佞臣,...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摘:文言文与白话文
肯定不是!!
古人说话也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
古人的口语和我们现在的口语习惯差不多,只是基本词汇和发音有所不同;&
古代的书面语分为文言文和古白话,比如《西游记》里的语言,文言文则是我们经常所接触到的古文,例如:《师说》里面的用语。&
再日常生活中,古人不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用语。&
现在我们所讲的普通话和古代的语音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方言当中还保留着一些古音。例如:古音当中的入声在现代语音中已经消失,但是仍然保留在南京话,广州话等一些方言当中
古人先秦用文言,唐代以后用白话文,白话文在唐代形成。所谓白话文,就如同今天简体字,官方有官话,繁琐难懂,民间发明了白话,简单明了,当然在文采上,被官员认为是低俗的,没文化的。白话文的出现以传奇为标志,看看唐代的柳毅传,它已经没有诗词押韵了。文言在清灭亡以前一直都在官方流行,奏折中题奏中,布告中,有严格的文言格式。官员私下里当然也用白话文交流了。文言文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不适应快节奏,所以故作高深迂腐不化的学究才用,人民群众是肯定不用了。现代的白话文和古代的白话文略微有所不同,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就是古代白话文的,看起来还有不少文言词汇。而今天的白话文,就是普通话,文言词汇最少了。
我记得就这些。具体有出入,楼主可以看王力的著作,那里说的准。普通话在唐代就形成,这是无疑问的,而且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所谓清代形成普通话,那是发展,不是最初。
当然不是,古代人一般说的话还是很通俗易懂的,读一读古代的白话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除去一些方言,基本上还是很好理解的。当然文人士大夫在交流的时候和一般的下层百姓说话方式肯定会有区别,比如林如海、贾雨村,他们说话时是半文不白的,引经据典,和婆子丫鬟很不一样。另外,古代的语言也在一直发展变化之中,上古时代非常通俗的口语,到了近代就变成了不易理解的“文言文”,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诗经中的民风。白话文就是当时的口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像《论语》就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但在们看来却是文言文,在他们看来就是大白话。&
直到后来才开始有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化,但是古代的口语和现在的口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
们的表述方式是不一样,举个离们时代近点的例子,像《红楼梦》就是用当时的白话文写的,可是依旧和 们现在讲的有很大区别
文言文其实是上古(诗经前后)的口头语言;中古时期有中古白话,就是唐宋笔记那种;近古有近古白话,参见四大小说~~~
从古到今,语言都是在不断演变的。同一语系内,会发生同样的语音演变现象,比如藏语、汉语,都在发生音节简化、词汇多音节化。上古时期,表达一个意思的复杂度其实和现代汉语差不多,区别仅仅是上古字少音节复杂,而现代反之。而且有个规律,就是随着物质、社会的发展进步,所有的语言无一不发生音节简化、词汇量增加的现象,这两者同时又互相影响促进,区别仅仅是各个语言的变化速度可能不一样,可以参考不同的藏语方言。
排名第一的答案来自知友徐薛胤,大体讲得不错。稍作扩展补充:
第一要明白:口头语言的变化是缓慢的,除了时间的影响外,还受到人口流动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第二:现在所说的“文言文”,来自于先秦口语。欲知先秦人如何说话,请看《论语》。
第三:唐代之前的口语白话,只能从古籍中窥见一二,许多具体情况无法确知;唐人口语,保存最多的地方是敦煌俗讲、变文和王梵志诗,其次是唐人笔记和唐传奇(不是一回事)。
第四:宋代到明代,民间口语已经与今天的口语很接近。欲知宋人口吻,请看话本《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和《朱子语类》;欲知元人口吻,请看元杂剧;欲知明人口吻,不必读“明四大小说”(不是四大名著),只要翻翻朱元璋和朱棣的圣旨,如《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遇恩录》、“齐黄家属待遇诏书”,便一目了然。
第五:清代口语基本等于今天的口语,见清代皇帝的批示。
PS:想听溥仪北京话的,可去找NHK的《东京审判》纪录片。
附上个人认为古今第一牛叉的皇帝诏书:明太祖亲笔的《谕西番罕东毕里等诏》&
奉天承运的皇帝教说与西番地面里应有的土官每知道者:
俺将一切强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有为这般,上头诸处里人都来我行拜见了。俺与了赏赐,各分教他依旧本地面里快活去了。似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止有西番罕东毕里巴一撒他每这火人,为甚么不将差发来,又不与俺马匹牛羊?今便差人将俺的言语去开与西番每知道:若将合纳的差发认了,送将来时,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将差发来呵,俺著人马往那里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俺听得说,你每释迦佛跟前,和尚每跟前,好生多与布施么,道那的是十分好勾当,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的福。有俺如今掌管着眼前的祸福哩,你西番每怕也不怕?你若怕时节呵,将俺每礼拜着,将差发敬将来者,俺便教你每快活着,不著军马往你地面里来,你众西番每知道者!
(网络唯一手打无错完整精校版,据《高皇帝御制文集》)
所谓文言文,就是指秦汉之间的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之作。先秦两汉时期文白不分。这时候人们说话就是“文言”风格的。然而毕竟书面语和口语是有区别的。就好比现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一样。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语言绮丽,写文章讲究骈偶,书面语和口语渐趋殊途。唐宋古文运动兴盛,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学习秦汉古文。从此,“古文”即“文言文”成为统治中国的书面语言,直到清末白话文兴起。所以魏晋开始,中国人说话就渐渐不是“文言文风格”了。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从秦汉到清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甲骨吉金时代,尚书时代,是汉语雏形。春秋战国时代是汉语发展成熟期。两汉进一步发展,最后成为中国中世纪的标准书面语。魏晋文不同于唐宋文,唐宋文亦不同于明清文。
而口语,自两汉后也一直发展。它表现在文本上就是白话文。一些非正式的文本经常使用白话文写作。比如:皇帝可以用白话批奏章,但不能用白话发圣旨。宋元以来的话本、白话小说、语录,也保存了大量白话文。敦煌卷子也是保存白话文的重要资料。当然,白话文也是不断变化的。古白话并非就是今白话。
因此,先秦两汉人说话是文言文,魏晋人说话类似于《世说》,唐朝人说话类似于敦煌变文,宋朝人说话类似于宋话本、宋语录,元明清人说话类似于白话小说。
一、书面语和口语的双轨发展:从合拍到脱节再到合拍
首先,我们厘清四个概念:口语、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
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的,文言文和白话文都是书面语。只不过前者建立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而后者则建立在近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
1、先秦时文言和口语基本一致中古汉语口语研究尚不足
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与现在倾向使用双音节词不同,当时的汉语里单音节词占据上风。《论语》《孟子》这类,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当时说话,就是这么个腔调。
但是由于书面语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为载体的儒家著作经典地位的确立,以及汉字对于汉语的巨大影响,文言文和口语很快就进入了漫长的双轨发展时期。
大约在两汉时期,口语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中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汉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除了以通语解释方言以外,还注重以今语解释古语。《方言》卷一就记录:
假、炽、怀、摧、詹、戾、艐,至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3]
(大意为:假、炽、怀、摧、詹、戾、艐这些词,都是“至”的意思……是从古语分化出来的不同说法,现在有些地方已经通用了。)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书影
虽然文言文和口语都在发展,但前者远远跟不上后者的速度,距离越拉越大。可惜由于反映当时口语文献远没有文言文献那么丰富,中古时期汉语口语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
2、唐代出现白话文宋代文言彻底脱节
这种情况在唐朝出现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佛教的大发展。由于潜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于方便传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译的佛经和佛教故事多使用当时的口语,成为早期白话的重要来源。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当时的读书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宋吕本中《轩渠录》记述了这么个故事:
族婶陈氏顷寓岩州,诸子宦游未归。偶族侄大琮过州。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儿要劣妳子,以阋阋霍霍地,且买一把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儿肐胝儿也。”
(应为开封地区方言,大意为:要给孩子买把小剪刀,剪去脚上的硬皮和老茧。)
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4]
宋朝的文人和学者们有时也使用白话文。譬如苏轼最爱用“呵呵”,在给挚友兼亲家文与可写信时、在给同事和文友鲜于子骏写信时、在给“河东狮吼”男主角陈季常写信时,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5]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点评史书时也是一口白话:“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6]宋人的日常对话,就是这么通俗。
为苏轼配音:“呵呵。”
3、皇帝也爱说大白话:成吉思汗和朱元璋的圣旨
到了元代,由于汉语并非统治者的母语,很多时候连皇帝的诏书也直录当时的口语。《长春真人西游记》记录了一篇成吉思汗写给丘处机的诏书,全文如下: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起身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7]
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诏书[8]
其实“么”这个现当代汉语常用的语气词,早在唐就出现了,来源是“无”。敦煌写本中写作与“无”语音相近的“磨”“摩”,宋代以后写作“麽”“末”,慢慢地演化成“么”。至于“么”变成现代更常用的“吗”,那是清代的事情了。[9]
明清,白话小说诸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等,不胜枚举。皇帝批复奏章用大白话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听说沿海有倭寇来犯,怒而下诏: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10]
相比之下,雍正对年羹尧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显得柔肠百折了许多。
4、五四白话文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书面语和口语发展的双轨发展,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终结。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等,吹响“白话文运动”的号角,终于让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了汉民族的共同书面语。
这里有个段子:胡适和黄侃打赌文言文和白话文谁更简洁。胡适对学生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学生们绞尽脑汁拟定了电报,挑出字数最少的一份,写的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11]
二、对古人的误解源于重文言、轻白话
梳理了从先秦到五四,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最早在唐宋时,当时古人的口语就和我们现在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我们总有一种错觉,觉得古人说话都是那么佶屈聱牙呢?
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白话文出现时间晚,且被传统社会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虽然使用先秦口语的“十三经”到了后世已经成了难懂的文言,连汉人的批注对唐宋人来说也很古奥。可是,儒家经典是士子必修,要想参加科举就不得不学。除了功利的需要,正史、正式的文章、书信,也都必须使用文言文。
语录体的《朱子语类》里,朱熹说着一口大白话,可是到了学术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他还是用上了文言文。还有朱元璋,别看平时下诏那么随便,登基诏书说得可是“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12]
二是古文教育重文言。文言文和口语脱节太严重,不论是散文还是骈文,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基本无法诵读理解。我们从小接受的古文教育,自然是重文言轻白话的,这让我们误以为古人说话也是如文言文一样咬文嚼字。
[1]图片来自网友文在兹的相册《如是我闻》,出自《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2]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3](汉)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卷一
[4]引自《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P171
[5]此处参考《网友议网络语气词“呵呵”辞源翻出苏轼书信》,新华网,日
[6](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四
[7](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附录
[8]图片来自网友文在兹的相册《如是我闻》
[9]此处参考王力《汉语史稿》(1958)、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1958)相关章节
[10]引自袁腾飞讲座《这个历史挺靠谱》第11集
[11]此处参考刘继兴《胡适黄侃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上的较量》,《羊城晚报》,日
[12]引自《剑桥中国明代史》,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著,张书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3章:洪武之治
总而言之,最晚在唐代的时候,人们的日常交流已不再是“之乎者也矣焉哉”了。如果大家细心阅读研究文献,一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萌句”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发布时间: 来源: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谈谈对中国白话文文言文翻译器文化的理解
三千字左右
网友回复:
三千字左右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的五千年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的数据,能够准确推定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与它的悠久历史相对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时代,中国就有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在那个遥远时代诞生的一大批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世界影响力,比如《道德经》《诗经》《春秋》《论语》等。
中国古代诗词非常发达,有较早记录周朝诗歌的《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一度繁荣,在唐朝和宋朝,中国诗歌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是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包括了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等人。中国画也十分著名,当代的中国画著名画家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则有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人,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多部中国古典名著。
五四运动之后, 白话文运动兴起,白话文开始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主流行文形式。著名的白话文小说家有鲁迅、老舍、茅盾、巴金、钱钟书、张爱玲、丁玲、沈从文等人。用白话文创作的诗人、散文家有郭沫若、朱自清等。著名的作品包括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等。
中国现在共拥有31项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文化遗产或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莫高窟、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云冈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家宫殿、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兵马俑、青城山与都江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庐山(文化景观)。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
此外,中国的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舞以及和蒙古国共同申报的蒙古长调艺术。
法定假日与民俗节日 日期 名称 来由 法定假期
1月1日 元旦节 公历新年 放假一天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 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 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 不放假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 放假三天
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不放假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 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 纪念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不放假
8月1日 建军节 纪念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不放假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日本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 不放假
9月10日 教师节 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 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 国庆节 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新年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不放假
农历二月初二 春农节 又称“农头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 不放假
农历节气清明 清明节 扫墓祭祀 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 不放假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 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 不放假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不放假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登高,老年节 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 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 小年 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不放假
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 除夕 岁末,守岁 不放假
回历10月1日 开斋节 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回历12月10日 宰牲节 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在中国,吉祥符号、图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似乎没有人说得清,中国的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而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人很重要的一面。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这是天津杨柳青印木版年画的老艺人曾经流传的口诀。对年画有如此的要求,是因为年画不仅仅是用来看画儿,还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春节时必不可少之物: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甚至牛廊马厩都不能落下。年画如此铺天盖地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年画是喜庆、吉祥之物,能给年带来好兆头。除了年画,还有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红衣裙、红窗花、红福字等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让人感到欢欢喜喜。
其实细想一下,吉祥文化岂止只在过年时。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比如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第十届全运会的吉祥物“金麟”,是一只金麒麟,既是古都“金陵”的谐音,同时也是传统吉祥物麒麟。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虽然采用的是中国印,但仍然使用了吉祥色中国红。而2008年奥运会的一组吉祥物福娃更与传统吉祥符号有密切关联。
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什么中国人的吉祥观特别强烈?为什么“鹿”、“蝙蝠”、“牡丹”、“大象”等等、从动物、植物到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甚至语言文字之类,都可以成为吉祥符号?为什么有不少传统文化已渐渐消失抑或死亡,而吉祥文化却从未衰退甚至还有新发展?多年来我徜徉在民间文化的海洋里,常常会思考这些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有的似乎可以解答,有的也许未必。
按图索骥它们为什么是吉祥符号?
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说白了,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因此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追求吉祥。趋吉避害,人皆有此心。而吉祥符号、吉祥物、吉祥图案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借以传达心声的道具。
其实灯笼、绳子、鞭炮之类的东西本是客观之物,它们与水、电、火之类一样,都是没有是非善恶的物质,怎么就有了吉祥之意?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
众所周知,“中国结”是近几年非常时兴之物,很多人把它作为礼物赠送。其实从绳结的角度看,类似的东西早就存在,只不过不叫“中国结”。例如女孩儿头发上系的蝴蝶结,中式服装用的盘扣,都是结的一种。结与吉祥有何关联?用绳子就必定要打结,在文字出现之前,古人要记录某些值得纪念的事情就以“结绳记事”,并且是“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后来,古人喜用锦带绾成连环回文式的结子,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取了个美妙的名字叫“同心结”。梁武帝诗词有云:“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唐代温庭筠《织锦词》云:“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问深。”唐代教坊乐曲竟有《同心结》这一词牌名,看来当时的人比现代人还要罗曼蒂克,用结表达同心的情感与愿望。
结是什么?《说文》说“以两绳相勾连也”。看来问题的本质就在这里,“相勾连”,也就是结在一起永不分开。那么但凡希望某种关系永不分开、中断,就都会联想到“结”。比如两人相好定终身称“结发夫妻”、两国友好称“结盟”,还有“团结”、“结婚”、“谊结同心”等等,概出此意。
一根可以随意弯曲的线绳,捋直了就是一条直线,中间没有间断,来路清晰,缠来绕去,自始至终环环相扣、顺理成章、连绵不断,这不正是生命应有的图像吗?周而复始,同心永结,永不中断。对于追求生命无限延长的人类而言,这样的意象自然极其美好。所以由一根绳子编结出来的图形,都有了吉祥的含义,比如盘长。其实盘长就是中国结的俗称。小时候姑姑教我用一笔画“盘长”,姑姑说盘长又叫“盘肠”,像盘起的肠子,但这个称呼不吉利,所以改叫“盘长”。盘长有8个环节,所以又叫“八结”,“结”与“吉”谐音,故又叫“八吉”。佛教法物有“八吉祥”,都是神佛所佩戴,其中也有盘长,并附会说“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其实盘长的花样相当丰富,可衍生出万代盘长、百吉盘长、四合盘长、梅花盘长等等。
在陕北,窑洞的门窗称“窗格格”,上面的装饰有“羊盘长”、“蛇抱十颗蛋”。这“蛇抱十颗蛋”就是盘长纹,因其线条走势颇似一条蜿蜒缠绕的蛇,中间的10个空白处就是十颗蛋。而且不管窗格格的外形如何,都有严格的中心点,这个窗心陕北人认为是人的“心窝窝”,不能用铁钉钉,他们说“人不能钉心,钉心会死的”。陕北秧歌又叫“阳歌”,而脚底下走秧歌的脚印连起来竟也是各式各样的盘长图,所以有专家叫它阳歌、阳图。与此类似的还有陕北转九曲,又叫转灯场,它的轨迹类似迷魂阵,有些走的也是盘长图。
类似于盘长这样因为其意象美好而成为吉祥符号的在中国有很多,如方胜、如意、元宝、寿字、龟背、喜字、八卦、古钱、银锭、万字等等,数不胜数,并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释迦牟尼胸前的万字,称“瑞相”,佛经译为“吉祥海云相”,这是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唐代慧范《华严音义》称万字“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其实远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饰有不少连贯的万字。在民间,老百姓习惯称之为“喜相逢”、“推磨式”、“万字流水”、“万字不断头”,并创造了无数生生不息、回旋不断的吉祥图案。
叹为观止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由一根直线演绎成吉祥符号,其间的过程如此有趣又合情合理。透过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了什么?应该是这个民族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将万物与美好都勾连在一块儿的联想力吧。其实何止于此,在创造各种吉祥符号时,中国人将比喻、比拟、隐喻、暗示、谐音、象征、借用、双关等等手法运用得是如鱼得水,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象征的手法各民族皆有,但似乎没有中国来得丰富、普及和深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有一头挺身崛起、劲头十足的公牛塑像,据说象征股市的“牛市”,也就是涨市。牛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就是个吉祥物,不过中国银行的门前左右却是两头狮子。在中国,狮子与钱无关,却与威严、权贵有关。这很有趣,掌管金钱、金融的机构如果门前摆放的是财神爷,似乎更合适,而安放狮子,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
在中国古代,有太师、少师这样的职位,他们分别是辅佐皇帝、太子的大官,官位显赫,官高禄厚。因为“狮”与“师”谐音,狮子也就与官爵相连。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常有画了一大一小两只红狮子的帽筒,帽筒是以前用来放官帽的,“大”与“太”、“小”与“少”音相近,大小两只狮子又叫“太狮少狮”,也就是“太师少师”,那么这种帽筒也就成为象征富贵和权势的吉祥物。
狮子不仅仅与加官晋爵有关,在陕北,更多的与镇宅祈福有关。在神木的栏杆堡不仅狮子多,雕刻狮子的石匠、安放狮子的“平事”即阴阳先生也多。狮子的造型五花八门:有回头狮子、直面狮子、村头狮、山头狮、墙头狮、大门狮及炕头狮。用哪一种造型也很有讲究,因为窑洞面对的方向不易调整,那么就用狮子来破解。比方窑洞正北面向壬字、癸字,坐字没有子字,那么就将狮子做成回头状,用来疗破补救,才能保平安;如果窑洞面向石崖,狮子就要雕成直头,为震威狮子。安放狮子时,还要将震邪之物用黄纸包好,以黑字书写吉语,点上朱砂,镇压于狮子座下。震物包括十二味精药和七种名香,十二味药是避殃砂、鬼见愁、鬼箭草、雄黄、砂根、细心、远志等;七种名香是丁香、沉香、藿香、木香、檀香、安息香、金香。放好震物后还要念安狮符咒、元始安震咒。至于陕北窑洞旁的狮子拴马桩、炕头的拴娃狮子更是千姿百态,随心所欲。
自然中的狮子、老虎虽然一般人不常见,其习性却为人所知,因此其威猛凶悍便成为人们将它作为趋吉避凶的吉祥物的一个因素。小时候我就曾听爷爷说,人若随身带一块虎骨可以避邪。这就是一种借用的手法了。借用的手法不仅用于现实存在的动物,而且还会被用于传说、想象中的动物身上。比如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兽麒麟。
麒麟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动物。它有鹿身、牛尾、马蹄、鱼鳞。而这四样动物皆为中国人的崇拜物或吉祥物。有人说,把自己珍爱的动物的优点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出来的动物身上,说明了中国人“集美”的思想和心中强烈的愿望。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性情温和,它武而不危害百姓,勇而不践踏生灵,猛而不折损树草,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为了表现麒麟的仁性,麒麟还与圣人孔子关联到一起。在民间传说中,孔子降生时有麒麟降临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即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还传说孔子生活的年代礼崩乐坏,有人看见麒麟在荒郊野外为人残害,孔子慨叹麒麟“出非其时”,所撰写的《春秋》也就此绝笔,因而《春秋》有“麟经”、“麟史”之称。
作为仁兽象征的麒麟被赋予了什么样的吉祥含义呢?《毛诗义疏》说:“王者至仁则出。” 《太平御览》引《春秋感精符》说:“王者不刳胎、不破卵,则出于郊。”“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则麒麟臻其囿。”这些意思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麒麟只有在有德之王创造了太平盛世的时候才会出现,否则,麒麟不为世人所见。那么由此推理,古人之所以创造麒麟与期望太平盛景有关。在这一点上,麒麟和凤凰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神学家看来凤凰是盛乱兴衰的晴雨表。所谓:“王者上感皇天则凤凰至”,“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
联想到中国漫长的历史,似乎可以找到麒麟、凤凰这样的祥瑞与太平盛景之间的关联:因为经受了太多的战乱、灾荒、饥馑,所以中国人才特别向往太平祥和的生活环境,于是便创造了一个不曾有的神兽、神鸟来表达老百姓内心的愿望,也提醒统治者:只有你是个有德的统治者,天下太平,仁兽才会出现啊,否则即是王无德。写到此,忽然有些感慨,对于不掌握话语权的平民百姓来说,也只能借用暗示、隐喻的手法来传达心声了。
当然麒麟、凤凰也还有其他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见的麒麟送子图和“麟吐玉书”,都是寓意祥瑞降临和圣贤诞生。意即麒麟出现,会给那些积德而无子嗣的人家送子,而麒麟送的童子长大以后必是贤良忠臣,能辅佐帝王治国。所以有时,在麒麟送子图上还附有一幅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
东借西用无可厚非的实用主义
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他国家可比。例证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人们对数字“8”的痴迷,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境地。而数字“4”因与“死”谐音,不吉,就多被人冷淡。实在躲不过去了,便变通一下,借用音符念“发”。利用语言中谐音的特点,“葫芦”可以变成“福禄”、外貌不那么好看的“蝙蝠”也变成了“遍福”。
莲花,在日本是高洁之物,它总是与佛界相连。但是在中国,莲却有多种含义。因为“莲”与“连”谐音,便诞生了众多与“莲”有关的吉祥符号和图案。莲的“华实齐生”、莲蓬多子、一蒂两花的特点,被演绎成了“连生贵子”、“连中三元”、“喜得连科”、“一路连科”、“一品清廉”等等意象。
去过山东长清灵岩寺的人一定知道,在大雄宝殿的前面,有两棵长在一起的大树,一棵是三四人才能合围的柏树,另一棵是柿子树。树的年龄我没有查证,按柏树的粗细判断,千百年不在话下。到了秋天,柿子成熟的季节景色宜人,平时看去两棵树除了粗大之外并无引人之处,但树下总断不了照相的人影,奥秘在于他们都想沾染一些大树的吉祥之气。因为柿子树与柏树合植在一起谐音“百事(柏、柿)如意”!
我曾经在广东佛山祖庙旁看到一棵粗大的橘子树,树上挂满了一条条火红的布条,每个布条上还拴了一张纸符,景象好不壮观。因为不得其意,询问当地人后才知道,因为橘子树的“橘”谐音“吉”,橘树便成吉树。在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有一大院落,跨进门槛,脚下就是一块长约2米、宽1米有余的巨石,石上雕刻了鹭鸶、莲花之类的图形,使人不忍落脚,而其意也在谐音,为“一路连科”。
用谐音表达吉祥的愿望是吉祥文化的一大特点,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花瓶中插如意为“平安如意”,百合花和柿子或狮子、灵芝在一起叫“百事如意”,万年青和灵芝在一起的为“万事如意”,童子持如意骑大象的叫“吉祥如意”,盒子与荷花、如意或灵芝组合在一起的是“和合如意”,瓶中插月季花是“四季平安”,鸡立石上叫“室上大吉”等等。其实这些图形的组合大多数没有内在逻辑关系,有些甚至有些滑稽,比如马上蹲坐着一只猴子,叫“马上封侯”,蝙蝠倒着画,叫“福到了”,喜鹊落在梅枝上叫“喜上眉梢”。说句笑话,照这样的方法联想开来,很有可能会出现驴唇对马嘴的景象:比如鸡骑在大象背上是不是意味着“吉祥”呢?
但是有谁会指责这样的联想呢?如果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这些吉祥符号的组成关系,可以看到的是中国人朴素、乐观、诙谐以及善于变通的生活观。这一点我们从关公形象的演变过程就可以明了。
关公为人正直、讲义气、守信用,深得后人敬仰并被奉为神灵。清代时关帝爷还是被封为“武圣人”的,而将他奉为圣人,说明了中国人崇尚的处世之道:忠义。而对于买卖人而言,生意场上最看重的是守信用、讲义气,而这正与关公的做人之道相吻合,于是关公就成了与忠心耿耿的文财神比干一样的武财神,被供在生意场所的门厅里,终日香火缭绕。有的年画更有趣: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关公,下面是文财神,所谓“上关下财”,也即“上官下财”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代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中国过去淘汰的文化。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来的。只不过中国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区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政府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国人则还在我们的周朝时期。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规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代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中国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学习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倒退,没能什么新意。
究竟应该用哪些原则、从哪些方向去理解国学和整个中国文化?笔者以为这当属解疑国学及中国文化之惑的“纲”。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整体或可喻为“一锅老汤”。如果能以对待“一锅老汤”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中国文化,可以发现,许多文化方面的困惑将迎刃而解,许多争论也将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统一的平台。
的确,如果“形象思维”一下,可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锅已经煲了数千年的“老汤”――这锅“汤”,从久远的诸子百家时代便已经“开煲”,其“底料”中杂糅了儒释道墨等各家之说,佐以古今中外先贤智者之论,内中纲常礼教、阴阳八卦、厚黑谋略、魏晋风度、唐宋文章等诸般“味道”兼备;这锅“汤”,在“天朝大国”的集体荣耀时代曾无数次沸腾,在割地赔款国耻连连时分也曾一再被几乎扑灭了底火。不过,虽是历经波折,这锅“汤”数千年来却从未被彻底倾覆,薪尽火传,绵延至今。
这锅“文化老汤”非常值得珍惜,因为其丰富的内涵、醇厚的味道正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坚实基础。在文化成为重要“软实力”的今天,应该进一步有效发挥这锅“老汤”的优势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传播,为经济发展助势。
不过,在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这锅“老汤”也面临着诸多必须接受的新理念、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众所周知,但凡“老汤”都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甚至,对经几十年上百年反复熬煮的老汤之健康性,存在着一定的疑虑和争议。其二,“同化”的能力极强,再新鲜的东西放进去,都会变成了老汤本身的滋味。其三,其种种复杂滋味究竟何来,不好解释;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往往成为招牌,成了自傲的本钱。
“老汤”如此,中国文化亦然,不妨一一对照来说:
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的低效、低质文化概念和行为,在中国文化整体中存在仍然较多。譬如现在仍被一些人念念不忘、声言要发扬光大乃至申遗的“国粹”,于现今之意义委实寥寥,却偏偏有人乐此不疲。
而且,如同对待“老汤”的态度一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产生了很多疑虑和争议。比如对儒学,有人认为这是强国的文化利器,是“一项更适合人类进化的文化选择”,现代社会应该重新接受儒家文化的启蒙,重新发现孔子的价值。但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儒家文化是误国的文化包袱,要承接和发展现代文明,“孔子的思想枷锁必须被打破”。是故,小到对儒学、对读经,大到对国学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掘,有人不遗余力地添柴加火,有人则大泼冷水。
虽然有些问题和争议本身一眼即可见其荒诞性,但要更好发挥传统文化“这锅老汤”的作用,却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争议的存在。
其二,如“老汤”一样,中国文化亦有着巨大的同化力量――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一点。应该承认,这种同化能力使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保持了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的观念和价值统一,但这种同化力量也易形成保守、迟滞、活力不足的一面。现在看来,对外来或内生的新的文化现象一味“同化”,很快便让其失去自身特色,这未必全是优点。从有利文化发展和丰富的角度出发,保持某些文化质素的新鲜、活力和营养,或亦有其进步意义。
其三,如同中国人对“老汤”的说不清道不明一样,对许多文化现象及其内在逻辑、肌理等国人往往也缺乏解释能力,却偏偏又要以其“博大精深”作为招牌,作为自信的基础。作家曹文轩曾经写道:“假如说西方人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话,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一切都作出了高得不能再高的解释。……解释意识和解释能力的双重缺乏,使我们根本无法继承我们的遗产,也根本无法正视当下的实践。”可以说,这几句话点中了当前对中国文化理解和传播方面的软肋。我们有些人,对中国文化洋洋得意充满自信,不遗余力地赞美,然而对其“可解释之处”往往又很茫然。以己之昏昏,当然不可能使人昭昭,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注定很虚妄。
有鉴于此,面对愈发激烈的文化竞争之势,对中国文化这锅“老汤”,我们应该细细品味,努力去理解去分析,真正搞清其价值所在,精华所系及糟粕所存,对其进行适度地改造,从而能让其能真正适应现代节奏,发挥更好的现实功用。到那时候,当前有关国学的一些争议,也便会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讨论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下面具体来分析
中华文化的文化根基和主要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上古的时期,由黄帝等祖先在经过实践探索并在后代逐渐形成,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两大典籍之中,其一是黄帝内经其二是易经,这两部经典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其内涵所体现的主要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其中黄帝内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方面和人体生命的养生方面,其内在的思想对中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养生学方面,它主要对中国的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对道家和医家气功的养生修炼起到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对后世形成气化论经络论等重大生命科学理论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另外,中国文化的内求方法学的形成跟这两大典籍也有直接的关系.
天人整体观的思想,主要的体现就是讲求人和自然和社会的整体的共存共生的关系,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目前,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我们现实社会的具体体现.
易经做为中华文化的最古老的经典,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乃至后来传到中国的佛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先后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先哲,其中就以老子,孔子等最具有代表性,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都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而老子和孔子在阐述天人整体观方面都分别在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对天人整体观予以展开阐释.所以,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两面体,二者和而为一,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的代表.
中华民族的文化因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完全断绝它坚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所遭受了100多年的历史耻辱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是不可磨灭的.其实,也正是在遭受了100多年的耻辱的时候,中华文明和世界的文明进行了交融,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在历史的文化冲击中进行调整和重新的整合以及对中华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并再创新.虽然这个过程我们经历了所不愿意经受的磨难,历史也给了我们很深的伤痛,这些都是不能忘怀的,但是,历史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必然,一个民族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回报,历史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前进,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百年耻辱以后,文化的的融合将使中华文化更加成熟.未来的世界,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全球变暖,文化冲突,人炸,能源危机,核战危险,水源短缺,等等,这些都跟人类跟自然和社会的不和谐所致,而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都将会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开辟全新的有发展前景的思路.对解决世界性的各种危机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做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延续不断,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文化方面具有极大的合和精神和极大的包容性,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永远向前发展的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做为中华文化的创始民族--汉族,曾经不只一次的被外族侵略和统治,但都没有使自己的文化灭亡,反而是统治汉族的其他外族被汉族的文化所同化,并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使中华文化更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另外,因为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的影响,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医家等思想都将会成为人类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敲门砖,将会为未来人类的生命自由开辟新的思想观念.比如,在人体生命科学方面,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将会用中国独特的内求方法学的方法来研究并开发人体的潜能,并使人的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世界声的很多问题都会解决.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过程.但这最起码是一个有希望的前进的方向.中国的古人,在上古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有很多的人在探索研究人体生命的领域,但因为发展的观念和思想传播的限制,有很多的人还只限于独善其身,也有很多有成就的人,但是,因为人类对他们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认识和理解,暂时难以接受他们的这种成果,所以,在未来,中国文化还必须要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开发,对传统文化,不以现有的知识框架来加以区分和理解.这样,必将能够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找到另人惊喜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真正要发掘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工程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人,能够积极的投身其中,并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文化群体,什么样的文化群体,就产生什么样文化观念和思想,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就会主导这个文化群体的行为.当今世界,以西方为主的西方文化思想,所体现的就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文化大家作为文化的主要内涵,而对西方世界的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和生存竞争法则,以及现在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人类本能的基础之上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本身就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性和不和谐性.首先,残酷的竞争思想就意味着暴力和掠夺,这就是在近代历史上,为什么西方的国家在世界上扮演了掠夺者的不光彩的角色.其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也是建立在人的本能和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民主和自由,本能的东西跟动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有就会产生暴力的竞争,现代的战争,很多的时候就是这种竞争法则的具体体现.物质的基础,是吸引人类本能欲望的极大的诱惑,世界的物质是有限的,象能源,水,等等,这些物质的基础一旦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时候,人类的自相残杀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谈不上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所以,西方的这些思想和理念已经使我们的世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而在目前,按西方的这些思想和观念又不能解决问题,比如,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就是,他们到处发动战争,想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本过的战略利益,但是,事物发展都是有其平衡的规律的,美国因为违反了这个规律,所以美国在世界上就,越被动.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因此,我们中华文化,在这个方面将能够给整个人类开创一个全新的发展观.这点就是一个重大的启迪.
在未来,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将是不可限量的,首先,中华文明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就可以让世界变的更加和谐.其次,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发展将有可能促进世界各个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其三,是中华文化将有可能在人类生命科学领域里,摘得桂冠.解决人类生命自由发展的难题.其四,是中华文化将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世界文化的先进文化,并成为人类文化的领头者.
这是我对中华文化的一点认识和理解,有些东西还可以在展开,但限于篇幅,多不赘述,只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学些中国文化,都实践,这样自然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了.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
1,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际和国内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并要高屋建瓴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创新并能代表世界和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2,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要结合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发掘,并要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3,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善于去粗取精,并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坚决的同社会上的低俗文化做斗争,决不能让低俗的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并影响人民的思想.
4,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会上的具有文化性质的社会单位和个体进行规范,坚决对低俗文化进行治理,并以高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做引导.
5,政府要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并成立专门的分门别类的文化研究机构,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予以继承并发扬.
6,允许文化界的百家争鸣,进行有意义的学术讨论,鼓励文化的积极创新,对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进行推广.
7,积极开展国内,国外的各种文化交流,并同时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在国内和国外对普通的大众进行推广.
8,政府鼓励民间的文化团体和机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推广,但要予以积极的沟通和引导.
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是具有可以对人思想和观念进行改造力量。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想及理念,是中国人不具侵犯世界发动战争的文化根源所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兵家思想,无不体现“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维,因此,在21世纪,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文化的向外输出,把中华文明的文化理念向世界推广,并化育世界上的未开化的人民,以及通过文化的交流,同西方的文化相互的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从而对产生世界性的先进文化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的文化向外输出的过程,会逐渐的加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认识和理解了,世界上对中国的误解就会减少,这样对中国在世界上 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会有帮助。这样的话,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希望了。
中国的文化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儒家和道家,佛家是舶来品,但是这个舶来品已经被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给同化了,因此你会发现,佛家也谈儒家的观点和道家的观点,用这两家的观点来证明佛家的观点和中国的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观念的一致性,只不过儒道佛各家所谈的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谈的而已。当前中国的文化发展就是一种儒道佛三家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家相得益彰,相互还有矛盾还有支持,在矛盾和相互的支持的过程中向前发展。历史上,这三家也是不断地进行争斗,但是,谁也没有把谁给灭了,反而到了现代呈现出了儒道佛三家相融的趋势。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展的现象。
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没有被外族所同化,反而把外族的统治者给同化了。但是,在历史朝代的更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导致了文化成为了政治的附庸,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进而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失去了文化的根本意义。特别是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把中华文化在中国进行了僵化的运用,如“八股文”、“文字狱”以及“不谈国事”等等政治的一些运用等等,致使到了近代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形成了批驳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的政治原因导致的中华文化的没落,一方面因为中国要想向西方世界学习先进的科技及文化。所以就一棒子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打倒。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东西也被连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中华传统文化,成了当时那个历史时代的牺牲品!倒是中国建国以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潮,有使当时的中华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当时出现了“批林批孔”的名词,把批林彪和批孔子放到一起。成为了一段历史的黑色幽默。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建立了国家,是得益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但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是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运用了东方的智慧的同时结合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建成的新中国。这里首先应该确立的就是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身上都具有很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只是在建国的初期,国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摸到门路,才走了一些弯路。时至今日,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世界的价值,所以,才有了政府向世界推广“孔子学院”以及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实现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必须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因里面去挖掘和寻找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历史上很少有侵略其他国家的例子,(当然,在历史上民族融和过程中的相互的战争是不算的)中国在古代的时候,讲求国家的同志的过程中要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这也是之所以提出,中国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的文化渊源。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好几个朝代都是被外族统治的,但是,尽管如此,外族的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让中华的文明从此在世界上中断,反而使外族的统治者因此而被中华民族所同化,如南北朝时大批的鲜卑族汉化,以及元朝的蒙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而因此的改变。清朝的满族人更甚,因为他们全部融入了汉文化的里面,因而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最终致使他们的民族淹没于中华民族的里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些,都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段时间,在和讯网上,看到有人质疑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3500年,在3500年以前都是神化史。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不时五千年,只要从现在算起,你的民族的文化还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即使是3500的文字历史,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这个文化的魅力可以对世界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够了。
中国政府,现在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只有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里面去发掘并结合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的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华文明实现伟大的复兴。从网络上以及目前的整个学术界来看,中华文明的历史魅力正在世界上如火如荼的展开,比如中国的《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世界性的研究机构,很多的人在研究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经典。还有,目前在电视上,“百家讲坛”的栏目,很多的学者都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近风靡一时的于丹教授在以“我读经典”为题目的里面所讲的“庄子”和“论语”就受到了国人的极大认可和推崇。这说明国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很热爱的,在加上于丹教授的这种创新性的发扬,使大家进一步的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亲近的认识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复兴的一种现象的体现。
当然,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要以行政和法制的手段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社会的的人们都能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从个人做起,把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的责任担当起来,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有希望了。因此,我在这里呼吁所有的爱国的同胞,都能以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自身做起,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去。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吧!
文化彰显思想,思想嵌于时代。
以其海纳百川的态势,得以博大精深,常思常新,渊源流传几千年。儒家遵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深得历代封建时代统治者的青睐,实在是御民的不二法宝;而对于普通民众即个社会阶层来说,照儒家思想或男耕女织,或做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对于那个时代这个词一点不含贬义)或学而优则仕,都是很知足的事情。所以儒家在中国封建时代很有它发展的土壤。
谈到儒家,就不的不提两晋南北朝时代,虽然有五代十国相继登台,但人们世族思想依旧很浓,士族风范,也就是贵族思想。做官很讲出身,士族阶层的时代。而文人也讲求风流倜傥,出了不少文人,竹林七贤,更有广零散等美谈。经过隋到唐朝开国,由于历史原因就不讲那一套了,任人唯贤。此时科举兴起,儒学又得到另一个发展时期,另一种延续。此时,佛教在唐朝得到很好的发展。
当然,儒家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例如,俗话有讲:百无一用是书生。儒之害,非一日只功。我们现在都说的礼教害人云云,毕竟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独尊儒家,可惜了法家。秦得李斯而强国,后才有六王毕,四海一。
我想佛教作为外来事物,传入中原之初一定很灰黄。古代中国人好称自己是中原人。据其宣扬的精神,最初吸纳的必是精神或生活落魄者,暗合人性内心深出的一种精神宿求。不论国内,国外和什么时代都有它的发展空间,但不是也不会是主流。
百丈高楼平地起,起于平民,迹于贵族。它的发展还需要贵族的加入,在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靠统治者的推崇,它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一时佛塔俱立,大量佛经被翻译,“唐僧”很多。
谈及道教,就从它的logo,太极标致说起。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再六合,八卦。暗合事物发展规律,什么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就连宇宙,也是从大爆炸开始。生命也是。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很有点意思,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养生学,医学方面也有影响。很多词汇也原自道而融入了生活,如玉皇大帝、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个人认为作为学说它部分揭示自然规律,但还带有蒙昧;作为宗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个最早,在古代中国文化这算冲破蒙昧的第一步。易学,讲究象,即符号。而且各象有不同的符号表示。九宫图很有意思,传说最初是在龟背上发现的,图如下:
这是一阶九宫,还可衍生出很多种,阶越大数字方阵也越大。
八卦,被道教吸收了。易时代久远,了解的不多。
它试图把占卜系统化逻辑化,符号化数字化如九宫八卦,数字推理。它试图把占卜系统化逻辑化,符号化数字化如九宫八卦,数字推理。有些东西至今看来还还很有道理,甚至价值。至少在今天看来它与文化品位联系起来,是可以很有价值地。
虽高于占卜,毕竟源于占卜。
还想补充点,几千年的文化的进化对于人的生物进化而言是基于相同的生物智力的。一句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家各有其舞台。
这个问题太大了,可以写无数篇论文,如果在百度上能够弄得清楚的话,也不要这么多汉学家和国学大师。所以建议同志你还是参考一些好的书籍,而且我觉得中国文化存在于每一个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人的血脉之中,外国人一看就知道 啊 这是中国人。那种气质和形象,并不是简单几万字就能写完。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罢了。你平日间看得见的,听得到的,哪一个不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和沉淀。其实讲究太多反而觉得违反了中国文化的顺其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最深意义了。
中华文化的源流和未来初探
一、 对中华文化源流的体认
中华文化的源流悠长,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文明。她的一个根本核心也正与此有关,中华文化中保留了先民在氏族社会中的道德至上的认知,所以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温和的现世的道德主义。历经数千年而不坠,在应用的层面上也许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时代印记,但其核心却无疑是先民的道德主义。把她说成是封建的东西,有点不恰当地增加了她的现代性和先进性。
在欧洲和中近东的文明古国,历经三次日耳曼人的大迁徙和多次毁灭性的兵隳,虽然结果也不至于全民尽墨,但人们由于经常遭遇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之痛,难以再保持中正平和的心境,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走向两个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西方的极端现世主义,这才是诸古文明尽皆失落的根本原因。和这两者相比,中华文明明显处于一个执其两端、用其中间的状态。西方文明在其早期也一样具有这样的道德主义至上的时代,如所谓的荷马时代。后来诸古文明的湮灭,其原始社会的黄金时代的宝贵遗产荡然无存。所以,说西方要向孔老二或者向中国人学习,是一种不恰当的专美之辞,人家本来也是有的,只不过后来失落了,更恰当的说法是主动抛弃了。 孔老二并非中华文明的缔造者和开路人,他自己也说是述而不作,确实他所做的也只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他先秦诸子也多是述而不作,如墨子和老庄。所以在先秦诸子中,言必称先王、言必称尧舜的人所在多有,甚至是进步的和激进的法家都未能免俗。真正又述又作的是法家的几位如韩非先生。《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实际上诸子是同源而殊路,都从先民的生活基础出发,从自己认为最重要最对未来有启示意义的途径入手,治学的方式方法都差不多---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有诸子的目的倒是相当一致---经世致仕,连庄子都当了一回漆园小吏的职务。
三、 世界大同与世界统一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现世道德主义的催化之下,在中国民众中较早地形成了中华一统(对内)和世界大同(对外)的理念。在这种思维的框架中,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将没有任何市场。所以郑和虽然七次下西洋,但并不趁机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
1582年---1610年,意大利的利马窦曾定居中国,对此感到难以索解这一点似乎很出人意外,在一个几乎可以说其疆域广阔无边、人口不计其数、物产多种多样而且极其丰富的王国里,尽管他们拥有装备精良、可轻而易举征服邻近国家的陆军和海军,但不论是国王还是他的人民,竟然都从未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他们完全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热望着征服。在这一方面他们截然不同与欧洲人;欧洲常常对自己的政府不满,垂涎别人所享有的东西。现在,西方诸国似乎被称霸世界的念头消磨得筋疲力尽,它们甚至不能象中国人那样在长达数千年的时期里所做的那样,保持其祖先留下来的遗产。而在西方哪怕是军力失去平衡,都被视为一件极端危险的事情。这是一种典型的强盗之间需要相互设防的心态,所谓均势战略就是适应强盗的安全需要。
从字面理解,中国的大同理想和西方的世界统一目标倒是非常一致。值得指出的是,正是在表面相同之下存在着根本差异。世界大同是没有人拥有和需要航母,而世界统一是有人有航母而另外的人没有。在最终目标世界大同未能实现之前,和平共处、相互尊重是其合理的第一步,而单级世界、党同伐异则是世界统一的决定性一步。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时,所根据的并不是共产主义的某一项原则,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现世道德主义或者是作为孔老二不自觉的信徒。作为共产党人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虽然用语粗俗,倒不失当年中共的本色---多半都是乡巴佬出身。正是因为它体现的是意识形态,所以就不能够长期有效,最终随着意识形态而消失。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必定会随着中国人而代代相传,我坚信:无论以后中国是什么人什么党派当政,如果世界大同的理想无由实现,那么和平共处的调子一定会被中国政府唱到地老天荒。
四、 百年屈辱再回顾
根据老毛的总结,从1840年到1945年的105年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者都打过中国,除了最后一次日本帝国主义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之下投降以外,其他无不以签署不平等条约告终。有人说是因为政治制度腐败(其中不少是希望取而代之的革命家),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技术落后(其中很多是想开工厂挣钱的),都有道理但都没有击中要害,关键在于当时中国政府和民间均不知道西方强梁是何等样人,缺乏合适的坚决的应对措施,正是因为如此上下没有能够形成共识,投降派和汉奸能够大行其道,主战派不能够凝聚全国的力量与敌对垒。 在西方帝国主义者到来之初,中国皇帝还希望他们成为恭顺的朝贡者。不过也还算是头脑清醒,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鸟,为了防止他们赖在中国不走,还曾下令禁止番妇来华,不让你们带老婆,看你们能赖多久。等到他们翻脸开打的时候,中国人才发现国防四处漏风,军队完全不知道如何对敌,茫茫然陷入了历史上最不知己不知彼的战争,其结果可想而知。许多人只说中国当时如何腐败落后,却全然不顾中国完全是措手不及的尴尬处境。而西方则经过长期的周密的了解和准备,孙子曰以有虞备不虞者胜,难道是说瞎话吗?
今天很多人谈论当时朝廷应对多所谬误,决心迟迟动作缓缓。殊不知当时朝廷除了知道他们是坏蛋以外,完全不知道他们如何坏法以及坏到何种程度。所以在应对措施上,始终没有适当的尺度。直到本世纪上半叶,冯友兰先生还希望采用打进来、赶出去、请进来的简便方法。不管怎么说,只要是政策已定,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一点,至少是不用瞻前顾后。国民党打东洋鬼子打得不怎么样,长沙大火河南大水无不叫国人上气,但也还是打到了最后的胜利;而共产党在朝鲜打西洋鬼子,就打得很不错嘛。可见就算是落后,洋人船坚炮利,只要不是被他们出其不意暗算,事情尚有可为。国民党政府难道很清廉,共产党志愿军难道武器先进,可见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有资料显示,在183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占29.8%(西方为31.1%);1860年,中国仍然占19.7%(西方占53.3%),鸦片战争失败完全不是综合国力落后的原因。在领土和人口方面,西方诸国也完全不能与中国匹敌。在战略上西方是劳师以袭远,竟然能够战而胜之,这就不是一个船坚炮利的武器优势所能抵消的,也不是落后和腐败所能够解释的。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时,发现民众是一盘散沙,缺乏民族主义精神;鲁迅也常常怒其不争;这其实是中华文明的世界大同理想的曲折映射。把西方强盗看作是某种可以怀敌附远的良民,把强盗的子孙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本主义在新时代的顽固表现。实际上直到1989年,大陆还有许多人(也包括我本人)相信只要中国实现了西方式的民主,美国就会愿意与中国和平共处了。实际上,中华文明的核心---温和的现世的道德主义比我们所能够想象的,要深沉有力得多。世界大同只要向前迈出一小步,就是汉奸主义;要回头走好几大步,才会到达正当的民族主义的边缘,许多的中国人走了几辈子,也没有能够形成中华种族主义。而美国的所谓鸽派都称得上是白人民兵(如克林顿),相对我而言,美国人用词要不客气得多,如诺姆斯基先生就说克林顿、布莱尔之流是黑手党老大。从这里一黑一白的差别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是多么的不同。
文明的差距实在是非常之大,日本人受西方毒化之后,变成世界上道德最败坏的屠夫之国;而中国人被杀几千万,许多中国老百姓在自己孩子都挨饿的情况下,还收养日本冷血父母的弃婴。日本人除了学会用汉字以外,完全没有接受任何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而且在学会汉字以后,写出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源氏物语》,就在程度上就远超《西厢记》直追《金瓶梅》;如果让那些鸿儒耆宿看到,非气得吐血不可;更为难得的是作者紫式部还是个女的。日本实际上是继承了西方极端现世主义文化中最为歹毒的部分,但它的面子上偏偏还保留着中国的风格。我的一些朋友从日本回来以后还盛赞所谓的汉唐古风,这些披着羊皮的狼真他妈的会骗人。
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的苦难中,囿于无处不在的道德主义的影响,长时间不能硬起心肠向死敌下毒手,这才是多灾多难的中国深溺苦海而长时间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正如孙中山先生在挽宋教仁的对联中所说的: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而国共两党带领中华民族自觉地向西方学习了一点东西,虽然不多但已经足以拯救斯民出水火了,这个过程是由国共两党接力进行,终于在共产党手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五、温和的现世的道德主义
我认为从通俗的原则出发,说中华文明的核心是现世的道德主义,这个说法更为易于为人们所理解。中华文明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蹒跚走来,道德至上的感召力普遍存在,几千年来从未失落,而是深入到现实中个人的心灵深处。只有这样,文明的延续才是真实的。文化典籍的保存只不过说明你有几本书而已,不能说成是文明没有中断。正如北京图书馆虽藏有西方上百万册图书,却不能说中国已经完全西化了一样。
与中国情况相反,埃及虽然存在,但早已不是法老的埃及了,甚至不是其后裔或者是变种;希腊也仍然独立,却作为东罗马帝国的余荫普照的东正教国家,不再具有古代的人文和理性精神。在西方和中近东战乱连绵的年代,人们普遍需要心灵安慰和救济,这是宗教大行其道的良机,宗教的原教旨势力雄厚,上帝主宰欧洲达1000年之久,到今天中近东还有许多政教合一的国家。
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多地服从先民道德主义的指引,所以能够在春秋战国的乱中趋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安享和平的时间和范围比较多。所以宗教在中国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也没有多少宗教迫害。晚清的许多教案,实际上是阶级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国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宣泄,是国人和洋人矛盾的总爆发。
在温和的现世的道德主义中,集体主义或者说家族集体主义占有相当的地位,从根本上讲这种道德主义的表象之下,其实是结合了现实主义的私货。对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有相当程度的遏制,这一点也不断地被中外论者所反复发现。鲁迅曾经说过:在中国没有失败的英雄,没有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这就是集体主义遏制个人主义的一般表现,失败的英雄和叛徒,无论在人格和个性上有多少可取之处,也必须为现实的正面和领袖人物让路。由于非主流人物易遭抛弃,所以内战往往比较迅速分出胜负,战乱更容易走向和平,中国历史上少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内战,往往是到了决战阶段,几个回合就分出了胜负。其实这也体现出集体的现实主义态度,孟子所强调的“以天下之所助,攻亲戚之所叛”的局面,经常在历史上重演,最近的一次就是国共两党在四十年代末的内战。如果不是美国出于冷战和遏制中国的目的,开来第七舰队死保,恐怕台湾也不是那么固若金汤,老蒋说不定早就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与杜律明廖耀湘这样一些著名的老部下为伍了。
据说一个英格兰国王曾经在失败六次之后,终于在民众的支持之下,在第七次反败为胜,而中国就没有可能产生这么幸运的国王。蒋介石政权不过在执行“三大政策”时,从“联俄联共”到“靠美反共”,从“扶助农工”到“保甲连坐”,犯了两次大的错误忽视了民众的愿望,就迅速被中国民众所完全抛弃。今天台湾民众在选举中所采取的“西瓜靠大边”策略,轻易舍弃自己的最爱,大致上也是这种历史意识的翻版。
实际上没有现实主义的根基,道德主义就不可能持久;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道德教化的感召力,现实主义就不容易落到实处。他们的有机结合而又互为促进,形成威力无边的现世道德主义,几乎是无孔不入,即便就是在最残酷的改朝换代的暴力中,现世的道德主义一样在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起码是缩短了战争的进程和规模。柏杨先生说中国历史就是一本战争史,那是对着西方今天的和美国的历史,来有选择地得出他想要的结论。如果他肯去读一读欧洲的历史,结论会是什么样子呢?对着百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十字军东征、八次反法同盟、两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西方国家还合伙越界杀人,柏杨先生会想些什么呢?不过柏杨先生把中国人说得残暴无比,很明显会有热心
1、2、3、4、5、
白话文文言文翻译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