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为什么人好饿,而且血糖

您现在的位置: >
& 糖尿病人总感觉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总话题:11
糖尿病人总感觉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等级1:注册看看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病友“贪吃、贪喝、不忌嘴”是控制力不够。殊不知有时候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血糖波动和营养缺乏的结果。作为糖尿病病人,反应性低血糖会诱使您马上吃糖或淀粉食物,以补充血糖的下降。持续高血糖还会使您经常口渴,因为糖会大量吸水,并且需要通过尿液排出,而造成多尿。另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会使您需要吃各种东西甚至异物,以补充所必需的营养素。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您往往会比普通人吃得多,而瘦得更加厉害,喝得多而皮肤更加干燥。这时您可能听医生的话减少碳水化合物(糖)的摄入,但由于您的身体既不能把糖有效地燃烧,又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脂肪。您开始动用和燃烧体内储存的脂肪、蛋白和营养素,其结果是:日益消瘦和营养不良。无论在糖尿病的早期还是晚期,也无论是胖还是瘦,应该说糖尿病人营养是严重缺乏的。理由有四:第一,由于土壤日益贫瘠,污染日益严重,天然食品的营养素含量每况愈下。第二,现在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食品是经过精加工的,营养丢失严重。第三,糖代谢障碍比正常代谢更容易消耗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锌等),更浪费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第四,某些药物又会使您的营养状况雪上加霜。糖尿病病人的核心问题是血糖高而波动、胰岛劳损、自由基过多而营养素贫乏。所以,对抗糖尿病的关键是切断高血糖来源,补足必需营养,即“稳定血糖,增补营养”,使胰岛细胞得到休养和修复,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接受效率提高。此法应遵循“少碳糖,少刺激,多营养,多运动”的“两少、两多原则”。减少刺激是说您尽量不要喝浓茶、咖啡、可乐和酒,更不要抽烟。因为这些物质会刺激血糖波动。每天适时、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您降低,并稳定血糖。营养食疗法的核心是“少碳糖,多营养”。严格控制淀粉(米、面和土豆等),但您可适当地享受蛋、鱼、虾、鲜豆类、坚果种子、绿叶蔬菜和低糖水果等营养食品;使用降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加工和摄入方法,例如生吃、粗加工、加酸味剂(如柠檬或白醋)、高低血糖指数食物混吃,先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例如先吃肉)。同时,补充糖尿病病人特别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和C、矿物质(如铬和锌),以及抗氧化剂(如原花青素)等。美国哈佛等大学研究表明,这样的饮食营养结构不但可使血糖稳定,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性生殖功能。英美和波兰等国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采用上述营养食疗法,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部分或全部摆脱药物、摆脱饥饿,全部或部分恢复精力和正常生活,并可延长寿命12年以上。
等级1:注册看看
学习是学习,现实是现实,很难做到啊
等级1:注册看看
在大脑有一个“饥饿中枢”,它由一组特殊细胞组成,当您饥饿时,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胞会提醒您及时进食,它反映的是您是否饥饿!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血糖进不了细胞,就会感到饿,而且血糖由于没有去处,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便会带来糖尿病的一切恶果。&糖尿病人不管血糖有多高,因为缺糖,都会有饥饿感。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血糖越进不了细胞,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只要血糖高,每次进餐都会使血糖更高,于人体的危害就更大。
总计: 2条记录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
糖尿病专科医院 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师
您要举报的话题为糖尿病人总感觉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举报地址:
/tangniaobing/322114.html
举报内容:
正确内容:
登录我的病友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0515|回复: 11
人为什么会饿(血糖和饿的关系)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人为什么会饿
我们知道,不论什么时候,胃中总存在一定量的液体和气体。液体一般是胃粘膜分泌出来的胃消化液,量并不太多。气体呢,一般是在进食时,随着食物一起吞咽下去的。这样,胃中的这些液体和气体,在胃壁剧烈收缩的情况下,就会被挤捏揉压,东跑西窜,就象我们洗衣服的时候,衣服中如果包着一定量的空气,在水中一揉一搓,也会发出现吸咕咕的声来,是同一个道理的。
& && && & 人为什么会饿,其直接原因是体内血糖问题.
& && && & 人每天总是在运动之中,而人的生理活动能量直接来源于血液中的血糖,血糖来源于小肠等消化器官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人饿的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会产生正常的生理反应。这个时候应该补充食物(也就是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未及时补充食物(实际上是补充营养),稍微时间长点的话,生理反应(大脑指挥系统)会促使其他细胞去分解肝糖元(来自细胞脂肪分解物,由胆汁完成进程),从而满足人体对血糖的需要,一旦通过分解肝糖元得到血糖,人会感觉饿过去了,反而不饿了,这是人体内一个急救措施,能支撑一个时间,但过后如果不及时得到外来营养补充,长期以往,人体就将受到损害.
对健康人来讲,这种饥饿感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饥饿却可能是疾病带来的,请大家要非常注意.
& && && & 第一种:血液有问题。有的人血液血糖浓度由于特征(遗传)原因,一直会低于正常浓度,这样的结果是一直比较饿,吃东西到撑也不会觉得舒服,人比较虚弱,免疫力也不强,可能经常生病,而且没有力气。(去做血检)
& && && &&&第二种:是消化道功能不好,小肠和胃等消化器官不能正常工作的话,就不能把食物完全的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一直不高,很容易饿,刚吃完饭不久就饿了。(去做肠胃检查,甚至包括口腔,食道,胆,等等)
& && && &&&第三种:还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比较多造成的,会很瘦弱,而且脾气暴躁(俗称甲亢,建议去医院测试甲状腺)。
& && && & 第四种:根据你饿起来会受不了,是“烦心的饿”,有可能是肝功能不正常,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不能做出正确的生理反应,来分解肝糖元来维持正常的活动能量,于是继续消耗血液中不多的糖元,造成越来越重的生理反应。(饿,烦心的饿)。(建议去检查肝胆功能,胆的作用也很大,即使肝功能正常,胆功能不正常的话,脂肪也不能正常的转化成能量物质,也会导致相同的后果,但是人会发胖,吃不了油腻的东西)
第五种:有可能是肾的问题,营养物质都要经过肾的过滤,肾出了问题的话营养物质就不能正常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一直处于营养不量的状态,对外表现为饿。(建议检查肾功能,肾小管和 filter,有可能导致糖尿病。人会比较瘦弱,皮肤不好,有红疹等,尿液颜色不正常)
第六种: 有可能是上述的几种原因的综合表现。人是很精密高级的仪器,往往在比较小的损害的时候,它能靠自身的生理反应来调节,来提示。所以当你感觉很不舒适的时候,身体机能已经下降了比较多的程度了,所以有时候造成一种病症的原因往往是几种混杂在一起。
是神经中枢感觉的反映。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进的饭菜,一般大约经4—5小时,就从胃中排空。这时候,胃就会开始剧烈收缩。胃排空的时间与食物的成分有密切关系。如果纯粹是糖类食物,一般2小时左右排空,蛋白质类食物,大约需3—4小时,而纯脂肪类的食物,约需5—6小时。因此,混合食物平均是4—5小时。
& && && &胃排空的速度还与进食的量成正比例。如胃中有100毫升的食糜,则每分钟排出约5毫升,当胃中食糜容量达500毫升时,则每分钟可排空15毫升。
胃中的内容物排空以后,胃就开始收缩。这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收缩,它起自贲门,向幽门的方向蠕动。这种收缩使人感到饥饿;也就是应该进食的一种信号。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01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学习 学习 在学习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很火头发根部法国vhcgxhyf萤火虫飞过海飞的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3:08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liu_wuling 于
10:46 编辑
营养物质都要经过肾的过滤,肾出了问题的话营养物质就不能正常进入血液循环。
肾的功能是完成清洁工作、排除血液中的废物、以保证人体不中毒。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6&小时前签到天数: 429 天连续签到: 397 天[LV.9]以坛为家II
今天学习了新知识。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看看对饥饿有了更全的了解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贴!学习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常人饿时血糖是低的,要进食;糖人血糖控制良好时,感觉饿也说明血糖不高或低,要进食;而控制不好的糖人,如果一直是高血糖,那么在感觉饿时,血糖可能并不低,这是一个血糖落差的反应。——我的学习感受对不对?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时饿了并不代表低血糖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受教了!反正就是没事别总吃,饮食规律一定注意!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就算饿了,也只能吃一点,不要吃多
Powered by欢迎 登录新浪中医频道
健康提示: []
当前位置: &
糖尿病人总是感觉饥饿怎么办
[文章摘要] 任何人都无法忍受饥饿的痛楚,更何况是糖尿病患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的一多就是多食。
任何人都无法忍受饥饿的痛楚,更何况是患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的一多就是多食。糖友们经常会出现吃的多而且饿的快的现状。有很多患者在临床上反映,经常会出现饿得慌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经常感觉饥饿这是糖尿病患者的正常反应,轻者出现头昏,心慌,饥饿感,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饮食的控制,具体的原则主要如下:
(1)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的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具体情况,算出每日主食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g(6-8两),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500g以上。
(2)少量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3)不要单纯吃素,而要荤素搭配。注意控制动物脂肪但不可少了植物油,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
(4)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餐后还可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饱足感&。
(5)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或者劳动强度大时,患者需要在身边备一些如糖果,饼干和含糖饮料,一旦出现饥饿感时就吃上一两块饼干,喝上几口饮料,既可以减轻饥饿感,避免&饿得慌&,又可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
合理调配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饥饿感,而且对整个治疗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糖尿病症状
糖糖尿病是一种缓慢病,如病况长时间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最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多脂肪,但是体重却往往下降,对于糖尿病这种疾病的控制,最关键的就是控制在饮食上,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
栏目导航:糖尿病控制食量总是饿怎么办_新浪健康_新浪网
糖尿病控制食量总是饿怎么办
  对付糖尿病,有“五驾马车”护航――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以及糖尿病教育。但即便有这么完整的一套办法,依旧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肥胖的患者),因抵抗不了饥饿感,无法很好地控制饮食,经过药物治疗,血糖仍然起伏大,疗效不显著。专家称,这部分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缩小胃囊,减少食物摄入与吸收,并且改变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
  患糖尿病3年,引出多种并发症
  在我国,目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总数超过9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因很多人从来不做健康检查,对自己的血糖状况毫无了解,直到出现身体异常才查出来是糖尿病。
  一年前,广西南宁的张先生来到广州就医,因为勃起功能障碍(ED)对他的夫妻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张先生患有糖尿病三年了。
  张先生身高165厘米,体重却达到了70公斤,其体重指数达到了25.7(属于超重)。肥胖加上糖尿病,使得他不单出现性功能障碍,阳具不能勃起,视力也下降到0.6,腿麻脚痛。还有蛋白尿,肾病已进入3期。其间,他曾住院两次,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都没有办法控制血糖,后来不得不用上胰岛素。
  目前张先生一天用20个单位的胰岛素,他担心自己的病情还会继续发展,因而来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咨询,希望手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血糖,从而阻止并发症进展。
  患者依从性差,大大影响药物疗效
  控制血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糖尿病患者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以及对糖尿病有足够的了解。据统计,在英国,专业的糖尿病内科治疗中心结合各种治疗办法,也仅有1/3的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只有1/10,大部分病人仍持续产生各种并发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教授吴良平说,糖尿病控制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依从性差,医生嘱咐控制饮食、多运动,并且做好血糖监测,坚持用药,但能真正坚持做到这几点的病人并不多,马虎对待疾病的结果就是血糖忽高忽低,很难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见一位姓刘的患者,他说自己身高179公分,体重达126公斤,BMI达到了39.3(属于肥胖),实际上,他正常的体重应该是69公斤左右。对于控制饮食,他表示很无奈,说自己没毅力,管不住嘴,饿了什么都顾不了了,因而糖尿病病情日益加重,餐前血糖竟高达12、13mmol/l(正常值为3.9- 6.1mmol/l)。
  将胃缩小,减少食欲与食量
  那么,除了药物,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血糖呢?近年来,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医生们会采用胃旁路手术帮助超重患者减肥,同时治疗2型糖尿病。
  吴良平介绍,通俗地讲,这种手术就是将胃缩小,降低食物摄入量及吸收率,患者只要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了,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手术需在腹腔镜下操作。“这种手术不仅帮助肥胖患者减肥,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些肠道激素的分泌,让胰岛素更为敏感,帮助改善糖代谢,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吴良平说,早在2009年,世界糖尿病治疗的权威机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将胃旁路手术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术后病人的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皆下降。
  当然,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包括――
  1、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糖尿病病史<10年,年龄<60岁
  3、无胰岛细胞功能衰竭(空腹C肽水平正常,餐后2小时反应2倍以上);
  4、体重指数≥27.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病人已失明、有肾脏受损或曾有心肌梗死、中风病史,则不建议行任何手术治疗。
  另外,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吴良平说,据了解,国内约有3名患者死于这种手术,一例是术后出血,诱发胰腺炎。另外两例是手术吻合不好引发瘘,食物进入腹腔,引流不及时,感染引起败血症而死亡。因而,专家提醒,进行胃旁路手术一定要进行严格评估。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