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判断幼儿园区域计数是否掌握了计数的重点和依据

当前位置: >>
幼儿计算教学法教案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 教学的意义、任务 和内容课题1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意义、任务 一、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 门学科。 1.有助于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正确认识 周围客观事物,表达思想。 2.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为幼儿今 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数学打下基础。v小学生 数学能力发展与初入学的水平相关w 3.适当教幼儿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可以促使幼儿 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4.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1、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 初步知识10以内的数,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学习量的比较,如 长短、粗细、高矮、胖瘦等;初步认识一些 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获得简单的方位和一 些时间观念技能,如计数、对应、加减、测 量等。?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 ?2、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计算教学不仅仅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更需要 发展他们的智力。传授给幼儿初步数学知识,需要幼儿具备 一定智力水平;传授给幼儿初步的数学知识,能够丰富其知 识量拓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发展,其中尤其 是逻辑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严密 的逻辑性。比如“5‖可以表示5个桔子、5朵小红花、5个小 朋友,还可以表示一个小朋友5岁了。 幼儿智力的发展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能力等。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年龄越小的幼儿, 越需要直接兴趣来激发学习动机。 ? 4、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 计算教学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 还需渗透德育教育。?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 教学的意义、任务 和内容课题二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内容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 ? ? ? ??1、选择内容的原则 ① 选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和为入小学做准备所需数学初步知 识。 ② 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DDD最近发展区 2、具体内容:数量、形、时间、计算(参看教材第15-16页) ① 物体的分类、排序:物体的分类、物体的排序、物体数量 的比较,每组不超过10个 ② 1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基数、序数,1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读、书写阿拉伯数字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3、10以内数的加减法 ? 4、简单的几何图形 ? ①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 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 ? ②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 体 ? ③等分几何形体:二等分、四等分? 一、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选择5、量的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 薄、宽窄、轻重、容积、远近等。 ? 6、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 7、时间: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 天、今天、明天、一星期七天的顺序、认识 时钟(整点、半点)? 二、幼儿园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 ?????1、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前后知识要保持连贯和系统,前面的内容为后面打基础,后 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发展和提高。例如:认识10以内数的 顺序应该先基数后序数 2、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从具体到抽 象,从简单到复杂,多借助直观教具,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3、注意个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和配合 例:分类、排序活动离不开对数量、形状、大小的感知,数 形要结合。
第二章 幼儿园计 算教学的方法课题一 幼儿园计算教学 的基本方法 一、演示法?? ? ???1、定义: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口头讲解把 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的呈现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 2、特点:讲解与演示相结合;感性经验丰富,能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 3、注意的问题: ① 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② 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③ 演示的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且为幼儿所熟悉。 二、操作法?? ? ??? ? ? ? ? ? ?1、定义: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 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方法。 2、特点: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及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3、形式: ① 分与合的操作活动:“1‖和“许多” ② 比较性的操作活动:“比较多少”、“认识相邻数” 4、注意的问题: ① 明确操作目的。该方法以幼儿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加强幼儿的 主动探索。 ② 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材料。 ③ 保证充足的操作时间。注重过程,不走形式、不要怕乱。 ④ 提前说明操作目的、要求、方法。 ⑤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班,提出相应的要求 ⑥ 最后要讨论操作结果。 三、游戏法? ? ??? ? ? ? ? ? ? ?1、定义:幼儿在数学教学游戏中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一种 的方法。 2、种类: ① 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该类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 节,体现所要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② 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如帮物体找家 ③ 运用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 ④ 口头数学教学游戏 ⑤ 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看谁分的对又快 ⑥ 数学智力游戏 3、需注意的问题: ① 设计游戏:要突出数学知识,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② 游戏中尽可能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 ③ 游戏种类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年龄班确定。 四、引导发现法:??? ? ? ? ?1、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数学知识 教给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 础上,去发现和掌握数学初步知识。 2、特点: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 极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探 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的问题: ① 引导发现法应与操作法相结合。 ② 教师要善于提问。 ③ 让幼儿在独立操作中发现问题、接受问题。 ④ 面向全体,个别对待。
第二章 幼儿园计 算教学的方法课题二 计算教学中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 ???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例:教幼儿学习几何图形或比较实物的大小、长短 时,可以用操作法;教学相邻数,可以用引导发现 法,引导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发现10以内的每一个数 都比前一个数多1,比后一个数少1。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小班要更多地运用游戏法; 中班更多地选用演示法和操作法; 大班: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发现法。 3、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二、在计算教学中,注意调动幼儿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给幼儿提供更充足的操作机会 ? 2、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幼儿注意力 ? 3、运用启发式教学 ? 4、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学习上的进步? 三、在计算教学中,注意选择合适的 教具? ? ? ?? ?1、制备教具时,应尽力就地选材,做到物美价廉。 2、制备的教具,尽量一种教具多种用途。 3、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接受能力选用合适的教具 4、使用直观不能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应该引导幼 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5、使用教具时,要注意发挥语言的调节作用。 6、不能滥用教具,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四、在计算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幼 儿,又要注意个别差异要从大多数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并符合一般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 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 求。稍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第九章 幼儿计算 教学的组织课题一 幼儿计算教学的 组织形式 一、计算课??? ? ???(一)特点: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教学要求,深 思熟虑的教学过程。 (二)种类:(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 的不同为依据) 1、综合性的计算课 (1)有数、形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课。 例如:认识基数4时,还可能涉及几何图形,如 正方形有4条边,分类时,也要涉及到量的知识。 (2)新旧知识相联系的综合课。 例如:教幼儿4的加法时,可能还要复习4的组成 的知识做基础。 (二)种类:(按教学内容、教学要 求、教学方法的不同为依据)2、复习性的计算课 ? 教师利用操作活动或游戏活动使幼儿对学过 的某一部分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得到加深理 解和巩固,并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 (三)上课应注意的问题? ? ? ? ? ???1、认真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了解各年龄班的教学要 求及教学任务。 2、认真备幼儿: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 3、确定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计算课的教学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 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课的开始部分:提出学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激励幼儿学习 的欲望及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课的基本部分: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幼儿认 知的特点来安排幼儿学习活动的顺序,设计数学活动的方法, 既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又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的结束部分:教师简要地小结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评 价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表扬积极认真学习的幼儿, 鼓励学习上有进步的幼儿。 4、准备教具:教具、学具 二、在其他学科中联系计算教学如: ? 语言课:认识有关数、量、形、时空的词汇, 学会使用,“顺口溜” ? 美术课:物体外形特征,线条、大小、位置 ? 体育课:空间方位、序数 ? 音乐课:数字歌、“九只小蝴蝶”、“几何 形体歌”? 三、在各类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 ?? ????(一)在建筑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形状、大小、空间方位 幼儿在“建筑”各种形象时,必须选择不同形状,大小,长 短,粗细,宽窄,厚薄的积木。同时,幼儿在“建筑”的过 程中,也必须辨认空间方位,如,把长方体的积木放在下面, 把圆柱体的积木放在上面等。 (二)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娃娃家(数量、方位) 例如,在做“娃娃家”“幼儿园”等游戏中,幼儿要清点 娃娃的数量,幼儿的人数,玩具的多少,设计摆放的位置等。 在“食堂”游戏中,幼儿要清点餐具和饭票等。通过这些活 动,可以复习10以内的数和加减运算等,培养幼儿学习数学 的兴趣。 (三)在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运动次数、第几名、空 间方位 (四)在智力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相反游戏、连线游戏、 找图形、时间 不仅巩固了数学初步知识,还发展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 敏捷性。 四、在日程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 意观察事物的数量变化,运用已学到的数学初步知 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例如,在分发食物 和糖果时,幼儿要知道自己拿到了多少。在收拾玩 具时,要清点玩具的数量。 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进行计算活动,有利于培 养他们学习计算的兴趣,并初步培养他们运用所学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 连减及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 教幼儿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3、 通过反复练习计算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 不进位加法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 教幼儿学习相同数相加,为以后学习乘法 做准备。 5、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多少来目测数群以 使幼儿快速又准确的看出物体的数量。 6、 教幼儿学习等量代换,平均分配了解“平均”的含义,为 以后学习除法打了基础。 7、 教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8、 引导幼儿学习100以内的整10加法、减法。 9、 帮助幼儿认识个位、十位、百位。 10、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式加减、竖式加减法。 11、认识圆锥体,区别圆锥体与圆柱体。 12、认识椭圆体,区别椭圆体与球体。 13、认识时钟,巩固对一刻钟和45分钟的认识。 14、复习以主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5、引导幼儿通过数格子、涂格子,感知面积的守恒。 三、具体措施 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 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 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 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 学知识。 四、教学进度表 【附2】 大 班教学进度表月份 数学 音乐 美术与手工《雪娃娃》 《大家一起来玩雪》九月份 《数一数》《比一比》 《谁饿了》 (9月3日到9月28日) 《1到5的认识》《认 《卡通的歌》 识& &或=》 《春雨沙沙》 《1到5的分解与组成》 《表情歌》 《5以内的加减法》十月份 (10月8日到10月31 日)《0的认识》《序数》 《小红帽》 《认识图形》《认识 《亲亲我》 物体》《分类》《6、 7的认识和加减法》《快乐的圣诞节》《买菜》 月份十一月份 (11月1日到11 月30日)数学《8、9、10的认 识和加减法》 《10以内的连加 减》 《10以内的加减 混合》音乐《欢乐颂》 《泥娃娃》 《月亮婆婆喜欢 我》 《下雨天》美术与美工《美丽的窗花》 《我的愿望》十二月份 (12月3日到 12月31日)《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 位加法》《9 加几》 《8、7、6加 几》《5、4、3、2加 几》 《总复习》《画妈妈》 《精美的包装 《娃哈哈》 纸》 《蜗牛和黄鹂 《节日的焰火》 鸟》 《大猫小猫》《八只小狗抬花 轿》 《大红灯笼》元月份 (1月1日到1月15日)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一 有关集合、对应 的基础知识 一、集合【导语】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 ? ㈠ 集合的概念 ? 1、概念:把一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就形成一个集 合。其中每个对象都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 2、特性: ? ① 确定性: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是确定的,就是说 给定一个集合,我们就可以判断任何一个对象是不 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 例如,由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我们可 以判断4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而7不是这个集合的元 素。 ? ② 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一样的 ? ③ 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无顺序 ㈡ 集合的表示方法?? ? ? ? ? ? ?1、列举法:把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 “{}‖里 例如:小于7的自然数集合A表示为 A={0,1,2,3,4,5,6}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 里 例如:由0,1,2,3,4,5,6,7,8,9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小于10的自 然数} 3、文氏图法:把集合中的全部元素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 来。例如: 小于7的自然数集合 1 2 3 4 5 60 ㈢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 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就是 集合B的子集。 ? ㈣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 作?。? 二、一一对应??1.单值对应:设A、B两个集合,若按照某种对应 法则,使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 唯一元素和它对应,这种对应叫单值对应。 2.一一对应:设A、B两个集合,如果有一个单值 对应,使集合A的所有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 象;反过来,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 原象,这个单值对应就是从A到B的一一对应。 应用:幼儿在数数和比较数量的时候, 都渗透着一一对应思想。? ??12345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二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一、分类及意义概念:把具有某共同属性的东西归算在一起。 ? 意义:①分类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 ? ②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数和学习计数的基础。 ? ③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性思维能力的 发展。? 二、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 ? ?? ????㈠ 幼儿分类能力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1、三岁左右的幼儿不能按某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他们在摆弄实物或玩具时,往往先把自己喜欢的实物或玩具 放在一起,把不喜欢的实物或玩具扔在一边。以后逐步能按 颜色或大小选择实物或玩具,但是还不能把颜色精确地区别 开来。对几何图形也不会进行分类。 2、四到五岁的幼儿能按明显特征分类。 例如,会按物体的基本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但特征 之间的区别必须是明显的。 3、五到六岁的幼儿除了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外进行分类, 还能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 例如,幼儿做游戏时,会把青菜、萝卜、芹菜等放在一起, 做菜给“客人”吃,但幼儿这时期的分类活动,还离不开具 体的情景。 4、6岁以上的幼儿已能开始按实物的某些本质特征来分类。 ㈡ 幼儿在分类时往往受生活经验和情 绪的影响。幼儿的分类活动不仅受到思维水平的制约, 而且受到生活经验和情绪的干扰。 ? 例如,教师要求幼儿把同类的实物画片放在 一起。结果有一半的幼儿把画有小白兔和萝 卜的画片放在一起,把画有小猫和小鱼的画 片放在一起。因为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 欢吃鱼。? 三、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 ? ? ? ? ? ? ? ??㈠ 小班 1、找名称相同的物体:例如,把苹果放在一起 2、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分 类:每次分成一类或两类,每一类数量不超过4个 ㈡ 中班 1、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颜色、大小、长短、形状、粗 细、高矮、厚薄)分类,每次分成两类或三类。 2、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每类不超过5个 ㈢ 大班 1、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每次分成两类到四类。 2、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3、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每一类不超过10个 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每次不超过三类,每一类不超过3个 物体。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三 物体分类的教学 方法 三、教学方法? ? ??㈠ 教幼儿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 1、教幼儿学会从一堆物体中,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名称的 物体,并放在一起。 教师可以先摆出教具,边演示,边提问,这堆物体各叫什么。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名称的 物体。最后反复强调说几遍,加以巩固。 例如:教师往桌子上摆放幼儿熟悉的物体,边提问:“请小 朋友看看,桌子上都摆了什么?”幼儿边看边说:“有小棒、 小盘子、小碗、小铲子……‖然后教师从这些实物中,拿出 一个小碗,并问幼儿:“我拿的是什么东西?”幼儿回答: “一个小碗。”教师把碗放在事前用红色粉笔画好的大圆圈 里,再让幼儿像老师一样把小碗找出来放在大圆圈里,直到 把所有的小碗全拿出来为止。最后让幼儿反复说几遍:“它 们都是小碗”。 ㈠ 教幼儿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2、教幼儿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等的干扰,拿 出一样名称的物体。 教师可以边摆放物体,边说明,在这堆物体中, 有哪些是同样的,但是大小不同或颜色不同。然后 启发幼儿看看,比比,有哪些物体大小或颜色不同, 而名称相同,最后仿照老师拿的物体把相同名称的 物体都找出来,放在指定的地方。 3、指导幼儿按要求独立地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同 名称的物体。 例如,教师事先在玩具橱里,有意识地摆好幼儿熟 悉的大小积木、小人书、各种球、电动玩具及各种 娃娃等。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橱里都有些什么玩 具,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娃娃拿出来。同时启发幼儿 看看,说说:“有布娃娃,有塑料娃娃,有男娃娃, 有女娃娃……‖幼儿把所有的娃娃拿出来放在一起后, 再一起说:“它们都是娃娃。” ㈡ 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 ??1、按颜色分类 (1)在小班教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教师可 以供给幼儿形状相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2)在中班,教师可以供给幼儿形状、颜色不完 全相同的物体,要求幼儿能排除物体的形状的干扰, 正确地按物体的颜色分类。 (3) 在大班,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大小、形状不同, 颜色也不完全相同(包括混合色)的物体,要求幼 儿能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 的颜色(包括混合色)进行分类。 ㈡ 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2、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1)在小班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时,可以供 给他们颜色相同而形状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2)在中班,可以供给幼儿颜色不同而形状不完 全相同的实物,让他们能排除实物颜色的干扰,正 确地按实物形状进行分类。 (3)在大班,可以供给幼儿颜色、大小不同,形 状不完全相同的物体,让他们能排除物体大小、颜 色的干扰,正确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㈡ 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 ?? ? ? ?3、教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分类。 (1)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分类 教学时,可以选用大小、长短差别较明显的物体进行分类。 先教幼儿按大小或长短把物体分成两类,每一类物体不超过 4个。 (2)教中班幼儿按物体的粗细、厚薄进行分类 开始教学,可以教幼儿按物体的粗细(或厚薄)分成两类, 进一步还可以教幼儿分成三类,并能排除颜色的干扰。 (3)教大班按物体的宽窄进行分类。 方法同上。 ㈡ 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4、教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 随着幼儿分类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提高分 类的教学要求。在中班末期或大班,可要求 幼儿同时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㈢?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分类,可以和认数结合 起来,既提高幼儿分类的能力,又加深对数 的认识。 ㈣ 教幼儿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在幼儿学会按实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外部特征 及数量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各种活动,可以 进一步要求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但供 给幼儿的物体必须是幼儿熟悉的。 对某些智力发展比较好的幼儿,还可以试教他们按 物体的某些本质特征进行分类,进一步提高幼儿的 分类能力。 例如,给幼儿一些小动物卡片,让他们分别放在两 只笼子里,并说说哪只笼子里的小动物是家禽,那 只笼子里的小动物是家畜。或者让幼儿把蔬菜和水 果进行分类。 ㈤利用各种活动教幼儿进行分类的练习? ?? ?1、通过游戏教幼儿进行分类练习 通过游戏教幼儿分类,用以激励幼儿对分类的兴趣, 可以训练幼儿分类动作的迅速、敏捷。 2、通过日常活动教幼儿进行分类练习 例如,幼儿在每次游戏结束后,应立即收拾玩具。 可引导他们按玩具的种类,分别把玩具整理好、放 好。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也培养了 幼儿的条理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四 比较两组物体多 少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1、教幼儿一一对应地摆放物体,积累有关一 一对应的感性经验。 ? 2、在学会一一对应地摆放物体的基础上,让 幼儿理解,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 “多些”、“少些”等词汇。? 二、教学方法?㈠重叠法:?定义:所谓重叠法就是将第一组物体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逐个一对一 地叠放到第一组物体的上面,然后比较两组物体 多少的方法。例如,可以给每个幼儿5个小塑料玩具盘子和5张画着苹果的 卡片,指导幼儿把小盘子一个一个地摆放好,然后在每个小 盘子里放上一个苹果。再引导幼儿一个对一个地用手指指着 盘子和苹果,边观察,边说:“一个盘子里放一个苹果,苹 果放完了,盘子也用完了。苹果和盘子一样多。” 幼儿在开始摆放和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时,如果有困难,教 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再引导幼儿自己摆放比较。 ?在“一样多”的基础上,再教幼儿了解“多些”、 “少些”的含义。引导幼儿说:“一个盘里放一个苹果,盘子用完 了,苹果还剩下一个。苹果和盘子不一样多,苹 果多,盘子少,这个苹果只好放在盘子外面。” 在用重叠对应进行比较时,还可以采取有情节的 活动。 例如,通过小朋友“找座位”的游戏,可以比较 小朋友和凳子是一样多,还剩不一样多。 ㈡ 并放法含义:把第一组物体一个一个地排成一横行(或竖行), 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对一个地分别摆放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 (或右方),然后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D一只兔子一根萝卜,兔子和萝卜一样多”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摆放物体一般是横排,让幼儿用右手从左 到右摆好; ? 2、比较过程中,先比较一样多的物体,再练 习不一样多的; ? 3、比较物体的数量不宜过多; ? 4、不要求幼儿说出数词; ? 5、重叠法和并放法可与游戏相结合。?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五 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及其年龄特 点? ? ? ? ?? ?㈠ 幼儿排序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 顺序:大小长短排序→实物数量排序→数字排序→ 规律排序 ㈡ 幼儿排序的一般年龄特点 1、3岁左右:基本不会排序 2、4岁左右:能很快找到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 在成人的启发下,才能将实物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会按递增的顺序排列,递减顺序排列 感到困难。 3、5岁左右:可以进行6以内的排序,具备一定的 目测能力。 4、6岁左右:可以进行10以内的排序,目测能力提 高,会运用一些简便方法。 二、对幼儿进行排序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幼儿对量的感知 ? 2、有利于加强幼儿对数的理解 ?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以 及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有利于幼儿逆向思 维的发展。? 三、排序教学的要求? ??? ? ? ? ??? ??㈠ 小班 1、对大小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进行排序 2、对长短差异明显的3-4个物体进行排序 ㈡ 中班 1、对数量在6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长短、粗细进行排序 2、对数量在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3、使幼儿能按数字所表示的多少顺序,从1排到6或从6排到 1 ㈢ 大班 1、对10个同类物体按量的差异排序 2、对10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3、对10以内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序 4、初步教幼儿发现物体排列顺序的某些简单规律
第三章 物体分类、 排序和比较多少的 教学课题六 排序的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粗细、 厚薄、宽窄)的差异进行排序1、教小班幼儿按大小、长短排序 ? (1)教幼儿给大小差别较明显的物体排序 ? 开始可引导幼儿从3个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 小的,然后再进行排序。教师指导幼儿按从 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时让幼儿学说:“某 某最小,排在前面;某某大些,排在它的后 面;某某最大,排在最后面”。? ?(2)教幼儿给长短差别较明显的物体排序? ?方法与上面的基本相同 。教学时,注意让幼儿学会 把物体的一端对齐,以便区别物体的长短。 例如,教师拿出3根不同长短的小棒,请个别幼儿 找出最短的一根和最长的一根,放在桌子上,教师 再把剩下的那根放在中间,让幼儿边观察边比较, 并说:“前面的小棒最短,中间的小棒长一些,后 面的小棒最长。”然后教师给每个幼儿三根不同长 短的小棍,让他们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 排列,并说出哪根小棍最短,哪根小棍长一些,哪 根小棍最长。 2、教中班幼儿按高矮、粗细、厚薄排序? ?(1)按高矮排序: 例如,给幼儿6张画着不同高矮的小树卡片,让他 们观察、比较后,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列。同时 让幼儿数一数:“第1棵、第2棵……第6棵”。或 者教师任意拿出一棵,摆在桌上,指导幼儿以这棵 为中心,,把其他5棵按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的顺 序排好,看谁排得对,排得快。第1 第2……………第6(2)教幼儿按物体的粗细排序 (3)教幼儿物体的厚薄排序:例如,不同厚 薄的书本 3、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教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时,可以和比较物体宽窄 的教学结合着进行。12345在幼儿能按物体的宽窄排序之后,还可以让 幼儿按着顺序编上号码,然后让幼儿说出:“第 2个比第1个宽”,“第3个比第2个宽”,等等。 二、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多少排序在大班教幼儿按物体数量多少(不超过10个) 排序,可以按数量逐一增加或逐一减少的规 律排序,并按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 ? 1、实物数量排序:圆点卡片 ? 2、抽象数字排序:数字卡片? 三、指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1、按指定规律排序(人为的、自然规律) 形状规律:圆形、方形、三角形、圆形、方形、三 角形……颜色规律:红、绿、黄、红、绿、黄…… 数量规律: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三角形、 圆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自然规律:种子、发芽、小树苗、参天大树 2、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规律后按规律排序 例:圆形、三角形、圆形、圆形、三角形、圆形、 圆形、圆形、三角形
例案一课题:按物体的形状分 类 (中班) (一)活动内容: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 (二)活动要求: ? 1、教幼儿能排除物体颜色和大小的影响, 正确地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不同形状分类。 ? 2、复习5以内数数。 ? (三)活动准备: ? 给每个幼儿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圆形塑料片各5个,每种形状的塑料片要 有不同颜色,其中2个是大的,3个是小的。? ? ? ??? ? ? ?(四)活动过程 1、观察 教师课前发给每个幼儿四种形状的塑料片各5个。 上课时先让幼儿摆弄和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 的塑料片都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按形状分类 先让幼儿把圆形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堆。 再依次把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塑料片分别找出 来,各放一堆。 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帮助。 然后让幼儿看一看把塑料片分成哪几类,指定幼儿 回答。 ?? ? ? ? ? ?? ?(四)活动过程: 3、引导幼儿数数 先让幼儿数一数把塑料片分成了几堆。 再让幼儿数一数每种形状的塑料片有几个。 最后让幼儿数一数每种形状的塑料片有几个大的, 几个小的。 4、拼摆游戏 让幼儿拿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 和两个圆形,任意拼摆成一种东西(如可拼摆成汽 车)。教师巡视,对拼摆得好的,给予表扬。然后 让幼儿说说是用哪几种形状的塑料片拼摆的,一共 是几个。 如有时间再另拿出不同形状的塑料片进行拼摆。 5、小结(略)
例案二课题:比较多少 (小班) ??(一)活动名称:比较多、少、一样多(小班数学) (二)教学设想: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 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平时生活中 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 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是我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在本活动中采用盖瓶盖 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再通过练习解决 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分 点心”对所学知识予以巩固,层层递进。游戏中采 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可爱的小羊形象, 贴近幼儿,能更好的调动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 ?(三)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两群物 体)的多、少、一样多。(感知目标)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 的问题。(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情感目标) ?(四)活动准备: 1、瓶子三组。 (1)三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红、黄、蓝, 三组。每一组的瓶身与瓶盖的颜色相同(即如红色 组的凭身为红色,瓶盖也为红色)。 (2)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 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点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饼、青草沙拉 若干分。 (四)活动过程:?一、操作活动:盖瓶盖 出示瓶身,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瓶子,可是这些瓶子的盖子都没有 盖好,请你们帮它们找到盖子子,给他们戴上吧。 1、第一次操作:请帮红色的瓶子盖上红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多,并学习说 “盖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请帮蓝色的瓶子盖上蓝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少,并学习说 “盖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请帮黄色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与瓶子一样多,并学习 说“盖子与瓶子一样多”。 该环节采用幼儿操作导入,〈纲要〉提倡幼儿动手操作,在 “操作中学习”,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让幼儿动手 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事半功倍。 (四)活动过程:?二、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1、请幼儿观察红色组的瓶子,观察后提问: 师:请你们看看,红色的瓶子和瓶盖都找到自己的 好朋友了吗? 幼:没有,盖子多出来了。 师:盖子多出来了,它没有朋友了,好孤独啊,它 会哭的,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多出来的盖子的问题。 幼:可以再找来和红盖子一样多的红瓶子,这样就 可以一样多了。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以小红花奖励, 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比瓶子少” 的问题。 ?三、游戏:分点心 1、师:今天,青青草原上的小羊们来我们班做客啦,快来看看都有 谁? 出示小羊,分别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 羊,一一介绍。 2、师:小羊们从那么远的青青草原来,肚子都很饿了,我们给他们分 点心吃吧。 请幼儿按要求给小羊们分点心: 第一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香草蛋糕,沸羊羊对香草过敏, 请不要分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本环节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象,能够更好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 第二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巧克力草饼,懒羊羊最喜欢吃巧 极性。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 克力草饼了,请分两块块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 越是接近孩子喜欢的形象越容易带动 样? 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给自己喜欢的角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份青草沙拉,分好后说说蛋糕和小 色分点心,既能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 羊比怎么样? 的印象和巩固,又有效的贴和了孩子 幼:蛋糕和小羊一样多。 的心理,课堂气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中。 四、师:小羊们都吃饱了,他们很开心,邀请我们到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 吧,我们一起排好队出发喽!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一 有关自然数的一 些基础认识 一、自然数的产生?没有数概念―〉一一对应的比较―〉形成多 少概念(集合)―〉标准集合―〉抽象的数 概念 二、自然数列及其性质? ? ? ??1、定义:由依次排列着的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叫做自然数列。 2、性质: 有始:自然数列最前面的一个自然数是“0‖ 有序:自然数列中的每一个自然数后面都有一个唯 一的后继数,并且,除“零”以外,每一个自然数 都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先行的数(即紧挨在它前面 的一个数)。 无限: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数数1、原理:除零外的自然数列与集合元素建立 一一对应的关系。 ? 2、数数的特点 ? (1)结果唯一,它与数事物的次序无关。 ? (2)数一种事物可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代 替,结果不变。 ? (3)只要有物体可数,数数可永远进行。? 四、基数和序数1、基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数字, 叫基数; ? 2、序数: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时 的数字,叫序数。 ? 例:我的电影票时8排15号 ? 1989年我曾经乘坐4路车? 五、认识零1、零也是自然数,是自然数列中的一个数 ? 2、零的含义 ? (1)可以表示“没有” ? (2)数量的界限:摄氏零度,数轴上正负 数的界限 ? 3、零可以表示没有,不能说“零就是表示没 有”? 附1??我是零我是有理数、整数,是没有数的数。我是无中 的有,又是有中的无。我是内在的有,又是特定的 无。我最贫寒,几乎一无所有!但我又最富足,多 少数能填满我的空腹?我是有的遁行,是无的显露。 有为哲人说:揭示零的本质,需要深奥的思考,因 为零比任何数的内容都丰富。我在正与负之间,是 唯一的公正数。我虽然小于哪怕任何一位正数,但 我有我的哲学:拼命发挥长处。 首先我是万数之奴,我心甘情愿地为一切数的 运动与发展服务。不然,我的存在有何用途?我又 是万数之王,王冠耀目。零乘任何数都为零,我可 用乘法否定一切数。 ?外在的我,含蓄又充实;内在的我,热情又朴 质。我发挥我不可取代的作用:勤恳、忠实、严肃。 在平面与立体坐标系中,我稳局中心,一切量从我 这儿去运演奇幻多彩的魔术;我是数论的基础,是 任何等量算式的保姆。我是出色的软工具,在计算 机世界,我顶半边天。我为方程式、图论做支柱; 我把变量带进数学,为极限、为导数、为函数、为 无穷幂级数当公仆。 酸概率、求集合,我豪不含糊。我在小数点前 后,精确的洞察,模糊的近似,成为宏观与微观世 界之父。用我的有与无,论证一般与特殊。把信息 与联系的法则一层层的表述。结构世界的次序,从 零出发滋生参天大数。 ?我是现实的有,是无价的财富。在有关领域, 显示我的有,勤勤恳恳,献上全身解数。我用圆圆 的眼睛观天测地。我走向厂矿、农村、市场,默默 地提供交换的媒介,义无返顾。我限定水的型态。 是沸腾还是凝固。我平衡物体的电位,我标示的静 合与起伏。就是聪明的耗散理论,也以我为出发点 和归宿。在人间竞争的交响乐中,我是极有感情的 音符。我为攀登喊出兴奋的开始,我为失误筑一座 悔叹的陵墓。月转星移,我忙碌;人事沧桑,我关 注。时间推移,我是新旧交替点,新的白昼,从我 这醒来;旧的黑暗,在我这结素。时空与历史的排 序,有我来显其筋骨。 ?我的历史,真是不堪回顾。曾几何时,我诞生于印度, 再传入阿拉伯,今日才递次走进各诸侯的领土。我一出世, 就横遭非难,说我是个惑众的怪物。发现我的人,竟被绞死, 只因他借我否定“上帝创造了万物”第一个使用我的人,也 被钉在十字架上,只因真理使邪恶感到恐怖。零的出世,是 数学界的革命。零的面前,也有一批批“狼孩”驻足。我怜 悯 ,我也冷酷;我乐天,但也痛楚。我为亡灵祭祀。我为不 平哭诉。我幼小的生命里,有血染的倒退与耻辱;我发展的 过程里 ,有泪浸的文明与进步。一时间,我“独钓寒江雪”。 尽管周期表上赐给我一串没有化合价的零族元素,我依旧憔 悴,更比黄花瘦;尽管有各种音响旋律中,常赐给我一点短 暂的休息,我又岂能让那些自以为是的生灵,欺凌我,践踏 我,丢弃我,奚落我,说我空洞,讲我虚无!我追求完美和 最大的摩擦系数。大肚能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普度众生, 零成为数的“佛祖”。真善美的就能存在,管他多数还是少 数!我在理解我的人中求知音,科学和献身科学的人,永远 不可征服。零的美和美的零岂显示给无知之徒。 ?圆圆的太阳毕竟是辉煌的,闪光的还有 那迷一样的亿万星宿,都还是一个无。我虽 然日趋成熟,却还打着多层埋伏,就和宇宙 里还有“黑洞”,零的无限世界里,每依个 层次与结构都有需破译的密码与天书。谁能 打开我更深一层的暗箱,找到我新的功能与 用途,谁一定惊呼:零的方法原来是点金术! ?我是智慧之母,我第一个高唱:用我们的智慧筑起我们 新的长城;我是策划之斧,头一个将空无变为实有、鲜花与 粮票。探索里只有乐趣,奥秘中有内幕。别人爱说有,我们 偏偏探无。为直觉搭起阶梯,为创造点亮蜡烛。每一一空白 里都堆满珍珠。幻化胀缩,我智商超群,是智谋之库。我钟 情于探索者,期待着您的“悟”。我祭起法宝,否定束缚。 君不见,在零的基石上,已站起并正在站起多少风浪人物。 从零开始,堆挫折,不能服输;新的管容,属于新的智能结 构,新的未知,需要新的武器于头脑去征服。整数的零赐幂 都为“1‖,方法堆头,人皆可为梁柱。我是零,我是自由。 我是黑洞,我是汗珠。我知道,我是渺小的,无限小,小到 无。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满足,我是万数之王,我是万数之 奴;我是谋略之父,我是策划之母。亲爱的朋友呵,请您续 写我的历史,愿我们永远互助。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二 幼儿对数的认识 和特点 一、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3岁左右的幼儿对集合(多数物体)的感知是 模糊的,不准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 幼儿能逐渐提高对多数物体的感知能力? 二、幼儿计数的特点????1、口头数数:“顺口溜”―〉D一、二、三、四、 五”―〉D七个阿姨来摘果” 2、按物点数: (1)3―4岁的幼儿按物点数时手口不一(原因: 一是由于幼儿不理解数词的实际含义,不知道点数 实物时,必须把被数的物体与自然数列里从“一” 开始的自然数数词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由 于按物点数时,要求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使两种信 号系统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而这对3~4岁的幼儿 来说有一定困难的。) (2)4岁以后的幼儿基本都能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 二、幼儿计数的特点? ??3、说出总数: (1)3―4岁的幼儿往往不能说出总数(因为这需 要在掌握点数的基础上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它 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把数过的 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数群来把握。由于幼儿的理解 和概括力较差,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才能 逐步掌握。) (2)4岁以后的幼儿能说出10以内物体的总数,并 能按数取物 4、掌握数守恒: ? 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目不因其体积 大小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数的守恒本 身并不是数的概念,而是一个逻辑概念。 ? 4~5岁的幼儿判断物体的数量时,往往受到 物体大小或排列形式等的干扰;他们往往不 是根据物体的数量,而是根据物体的大小或 排列的疏密来确定物体的多少。 ? 例如,给幼儿看两行分币,一一对应地排列, 他会认为两行分币同样多。但是,如果把第 一行分币的位置改变,幼儿虽然亲眼看到成 人没有添加也没有拿走任何分币,却认为两 行是不相等的。? 4、掌握数守恒:? ?? ? ? ?这个时候的思维特点:第一,幼儿的思维受知觉的支配,而 不像成人那样受逻辑的支配。 第二,幼儿思维特点具有中心性,即在同一时间里,注意集 中在一种关系的某一方面。如果幼儿的注意集中在分币的密 度个,就说较密的那行分币比较多;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分 币的长度上,就说较长的那行多些。 第三,幼儿的思维特点具有不可逆性。幼儿不能对物体的操 作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再现它们最初的状态。 (1)四岁前的幼儿只有少数能理解数的守恒; (2)4―5岁幼儿数守恒能力有所发展,约有半数能理解; (3)5―6岁幼儿基本上能做到数守恒 三、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特点数的序列,一是指数序(自然数的顺序), 即每个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相邻数之间 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序数。 ? 1、认识数序的特点 ? (1)4岁以下的幼儿大都没有对数排序的能 力; ? (2)4―5岁幼儿对数排序的能力明显提高; ? (3)5―6岁幼儿能进行10以内数的排序。? 三、幼儿认识数的序列的特点? ? ? ? ? ?2、幼儿认识序数的特点 (1)对序数的理解比基数晚 (2)具体的年龄的特点: A、2―3岁幼儿不理解序数; B、4―5岁幼儿序数概念有发展,多数能指出5个 以内物体的排列顺序; C、5―6岁幼儿大多数能理解10以内的物体排列 顺序,理解序数。 四、幼儿认识数的组成的特点? ? ? ? ? ? ? ? ?1、对数组成的理解晚于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2、年龄特点: ①5岁以下幼儿几乎不能理解数的组成; ②5岁以后的幼儿多数能借助教具和实物初步理解 数的组成,但还不能掌握抽象数的组成; ③6岁左右的幼儿能理解数的组成。 五、幼儿形成数概念的标志: 1、认识10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10以内相邻数的关系:“多一少一” 3、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本节知识,预习“认识‘1’和‘许 多’的教学”。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三 认识“1‖和“许 多”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1、使幼儿会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初 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 2、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1个”和 “许多”等词汇; ? 3、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一)区别“1‖ 和“许多”个物体(通过观 察和比较) ? 主要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幼儿发现 哪种物体是一个,哪种物体是许多个,理 ? 解“1‖和“许多”表示物体的数量 ? 例:一个鱼缸、许多条鱼;一朵红花、许多 黄花;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二、教学方法? ? ? ? ? ? ? ? ?(二)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通过分合操作活动) 关系:一个、一个……合在一起组成许多;许多可以分成 一个、一个…… 方法:在区别“1‖和“许多”的基础上,利用分合操作活 动,使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例如:《小白兔拔萝卜》 (1)教师分配角色:兔妈妈(1个)、小白兔(许多) (2)分发头饰:兔妈妈(1个)、小白兔(许多);许 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拔萝卜:同理有许多萝卜,每个小白兔拔一个; 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4)放萝卜:拔萝卜放进筐中,每个小白兔放一个;一 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5)收头饰:一个小朋友放一个头饰;一个、一个…… 合起来是许多 二、教学方法? ??? ? ?(三)运用感官感知“1‖和“许多” 教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感知“1‖和 “许多” 1、看一看:一个足球、许多乒乓球 2、听一听:老师敲了一下鼓还是许多下鼓 3、摸一摸:《奇妙的口袋》、一个乒乓球、许多 纽扣 4、动一动:跳一下、跳许多下 二、教学方法? ? ? ? ?(四)利用寻找活动加深幼儿对“1‖和“许多”的 认识 1、让幼儿从自身寻找:一颗脑袋、许多头发; 一顶帽子、许多扣子; 2、在准备好的环境中找:一个书架、许多书; 一个篮子、许多苹果; 3、在自然环境中寻找:活动室有一扇门、许多 扇窗;一棵柿子树、许多柿子; 4、在幼儿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记忆进行寻 找:幼儿园的转椅;马路上的公共汽车;家里;动 物园。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知识,预习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四 (一)认识10以内 基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一)小班 ? 1、初步认识4以内基数的含义,会手口一致 地点数数量在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 2、会按数取物(4以内); ? 3、会用感官感知数量在4以内的物体。? 一、教学要求(二)中班 ? 1、认识10以内基数的含义,会正确点数10 以内物体总数,并说出总数; ? 2、会按数取物(10以内)能用感官感知10 以内的物体; ? 3、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等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一、教学要求(三)大班 ?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在10以内的 物体; ? 2、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相邻数; ? 3、会10以内的倒数,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 顺序。? 二、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按物点数 1、小班:教师先做示范,保证手、口、眼协调 一致。示范时,强调先把要数的物体排成一行,从 左往右数;然后要求点一个物体说一个数,最后让 幼儿说出总数(讲解演示法)。 2、中班:在幼儿掌握按物点数后,可以让幼儿 用眼不用手点数物体并说出总数(中间可以先教幼 儿用点头动作帮助他们眼睛点数进行过渡)。 3、大班:要求幼儿不用外部语言(默数)就能 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教学方法(二)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计数(在复习中 使用) ? 1、运用听觉感知物体数量:铃声、鼓声、 拍手 ? 2、运用触摸感知物体数量 ? 3、运用运动觉感知物体数量:跳一跳,蹦 一蹦? 二、教学方法(三)教幼儿按数取物 ? 在幼儿按物点数,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 础上,可以进行按数取物的活动以巩固幼儿 对数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应注意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 ? 例:幼儿会点数“2‖后,先找桌上数量是2的 玩具---然后找自己身上数量是2的东西---再找 教室里数量是2的东西。 ? 能够迅速完成这个活动是衡量幼儿对基 数含义理解程度的标志。?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四(二) 认识10以 内基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 ???(四)运用比较法加深幼儿对基数含义的理解 1、在小班,结合幼儿按物点数,可以把两组物体一一对应 摆放,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在中班,可以进一步教幼儿进行不对应的比较,即把两 组物体不规则地摆放,然后让幼儿边数边比较。不对应比较 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对应的能力。练习时,只限 相邻数的两个数进行比较。 例如:教幼儿进行3的点数时,可以先摆上两个茶杯盖和两 个茶杯,然后让幼儿数一下各有几个,然后当场在添上一个 茶杯盖,再让幼儿数。这样有利于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进 行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幼儿理解两个相邻数的关系。 3、在中班或大班,可以结合点数10以内的数,进一步使幼 儿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初步知道物体数量的多少不因空间 排列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五)教幼儿认识相邻数(3个)??? ??? ??? ? ? ?1、相邻数的关系:“多一少一”,即比前一个数多1,比后 一个数少1 2、教幼儿认识三个相邻数的方法 一般先进行两个相邻数的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相邻 数的比较 例如:认识3的相邻数 (1)在绒布上贴出对应的两排图片2和3,让幼儿明确3比2 多1,2比3少1 (2)在3的下面贴出第三排图片,再进行3和4的比较 (3)连续比较:以3为中心比较―〉D多一少一” 3、教幼儿认识相邻数,不必从2到9逐个进行教学,可以引 导幼儿发现规律运用规律 举一反三。 4、复习巩固对三个相邻数认识的方法 (1)卡片游戏:扑克牌游戏―〉找朋友 (2)口头游戏“找邻居”:5的邻居是几和几 (六)教幼儿理解数守恒数守恒是中班的主要教学要求,是重点,数 守恒一般在幼儿掌握基数基础上进行 ? 1、大小不同,数量相同 ? 2、颜色不同,数量相同 ? 3、大小、颜色相同,排列方式不一样,比 较物体多少? (七)教幼儿学习倒数定义:按与自然数列顺序相反的方向数数 ? 1、结合实物进行倒数 ,使幼儿知道倒数时, 一个数比一个数少1。 ? 2、幼儿理解倒数的含义以后,可以连续数数 法练习,即先顺数,紧接着倒数。 ? 3、数字卡片的倒数。? (八)在游戏与各种活动中认识基数1、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 “小猴摘桃”―〉练习按数取物 ? 2、在各种活动中进行,使幼儿在富有意义的 情景下学习 ? 例如,让幼儿数一数语言教学图片上有几 个人;数一数用来绘画的彩色蜡笔有几支等。? 布置作业?预习教材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写 预习提纲。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五(一) 认识10以 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1、使幼儿初步认识序数的含义,会用点数的 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并正确运用序数 词; ? 2、会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 上到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排列顺序。? 二、教学方法? ??(一)运用讲解演示法教幼儿理解序数含义 一般来说,先教幼儿认识5以内的序数,然后在 此基础上进行10以内序数的认识。 例:设计一个小动物(5只玩具动物)赛跑的游 戏情景,如“森林运动会”,小狗、小猫、小兔、 小羊参加赛跑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一看谁是 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第三名,谁是第四名。 然后让小朋友按照先后顺序排列4个小动物,第一 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二、教学方法? ??? ?要点1:教幼儿运用点数的方法确定顺序 刚开始教幼儿认识序数时,幼儿通常不能很好 的说出物体在第几个位置上,所以教师应该让幼儿 用点数物体的方法来确定,点一个物体说一个数字, 第一、第二、第三。 要点2:教幼儿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顺序 物体排列 的位置会因其方向不同而不同,所以教幼儿认识序 数及排列物体时必须明确排列方向。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要点3:开始学习序数时,可用不同种类、不同形 状或不同颜色的差异较大的物体进行排列,使幼儿 比较容易区别和记住物体的位置;以后,再选用种 类、大小、形状、颜色都相同的物体进行排列。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五(二) 认识10以 内序数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 ? ???(二)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进行练习 主要通过游戏法和操作法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 中加深对序数含义的认识 例:“小动物坐火车”:发给幼儿10张卡片(动 物),和一列10节的火车。先引导幼儿给火车从头 排上数字,1――10,然后让动物坐火车,XX动物 在第几车厢? 例:“小动物分房子”:5层的楼房,让5只小动 物住进去,请小朋友先给房子从下往上排上序号, 然后让小动物按顺序住进去。 例:“开商店” ????(三)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教学活动中练习序数的 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往往 能收到很好的巩固效果。(在家里,家长跟小孩子 一起洗脚,看看谁最快,小孩子自己说出“妈妈第 一,我第二,爸爸第三”洗完脚后,擦脚,小孩自 己说出“现在我第一,妈妈第二,爸爸第三”。) 例:体育课上的排队就可以让幼儿理解序数:第一 位、第二位是谁?XX在第几个位置上? 例:问小朋友自己的家住在几楼上?是怎么知道的? 小一班的教师在几楼?从哪开始数的? (四)教幼儿区别基数和序数 ? 主要方法是让幼儿明白“一共有几个?” 这样的问题和“第几个?”的问题是不一样 的。“一共有几个”问的是总数,而“第几 个”问的是排列的顺序。 ? 例:拿出三个动物玩具小狗、小兔、小猴, 让幼儿先数一数,告诉老师“一共有几个小 动物”:小狗第一、小兔第二、小猴第三, 最后可以找幼儿回答问题“小兔排在第几的 位置上?”?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六 认识10以内数的 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 ? ?1、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知道2以上各数可 以分成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数。 2、初步理解一个数和它分成的两个数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 3、初步理解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互补、互换。 使幼儿会按顺序将一个数分成2个数 4、会用语言表述数的组成: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二、教学方法(一)运用讲解演示法教幼儿理解数的组成 ? 首先,让幼儿操作实物分合,积累分合经 验后过渡到数的分合 ? 比如:“分金鱼”的游戏 ? 给幼儿提供两个鱼缸(红黄),3条金鱼, 让小朋友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1、2;2、 1。? 二、教学方法? ? ? ? ? ? ? ? ?(二)引导幼儿发现分合规律 1、教幼儿3以内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理解等量关系 比如:3的组成。就是让幼儿明白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和 原来的数一样大 3条金鱼(分前数一数有几条),分完后再合起来数一 数有多少条 2、教4――6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理解互换关系 如:“小猴分桃”的游戏 5的组成 黄猴和黑猴去摘桃子共摘了5个,如何分?1、4;2、3; 3、2;4、1 3、教7――10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理解互补关系 规律: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 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原数。 二、教学方法? ? ? ? ? ?(三)运用多种方法巩固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1、操作法: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动 手演示练习数的分合 2、游戏法: (1)“拍手歌”的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 以分成1和几?” (2)“找朋友”的游戏:“数字卡片头饰,要 求两个数合起来是5的是好朋友” (3)“填空”游戏
第四章 认识10以 内数的教学课题七 认读书写阿拉伯 数字 一、教学要求(一)中班:教会幼儿认读阿拉伯数字,并 能用数字表示10以内的数 ? (二)大班:教幼儿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 二、教学方法? ? ? ? ?? ? ? ?(一)中班教幼儿认读数字可以结合基数教学同步进行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幼儿掌握数 字特征,加深记忆 如:“1‖像小棒;“2‖像小鸭子;“3‖像耳朵;“4‖像小 旗;“5‖像钩子 “6‖像哨子;“7‖像锄头;“8‖像不倒翁、葫芦;“9‖ 像勺子;“0‖像鸡 2、教幼儿认读数字时,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数字与周围事物 的联系,以加强记忆理解效果:1个脑袋、2只手、5个指头 等 3、多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如:(1)听声音找数字:教师给幼儿提供数字卡片,让 幼儿听教师敲了几下鼓就找出数字几来 (2)看物体摆数字:用数字来表示物体数目 (3)按数画物:看到一个数字就画出相应数目的物体 二、教学方法?? ? ? ? ? ? ? ? ??(二)教大班幼儿书写数字(可结合数的组成进行) 1、教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1)教师做示范:如何推笔,如何坐,手如何放 (2)运用“儿歌”帮幼儿理解掌握写字姿势 小朋友,要记牢,写字姿势很重要; 写字时,脚放平,头不歪来身坐正; 手离笔尖两指头,胸离桌面一拳头; 眼离本子一肘远,写字姿势才好看。 2、教幼儿掌握笔顺,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3、随时提醒幼儿耐心、书写认真 幼儿学习写字以分散进行为好,每节课的前后抽几分钟 让幼儿学习写字,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使幼儿不至 于疲劳。
例案三课题:认识“1‖和“许 多” 课题:认识“1”和“许多”? ?一、教材分析 《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 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在生活 中,孩子们也会常常接触到“1‖和“许多”这样的物体,但 对这些现象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地理解“l‖和“许多”之 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能够进一步地掌握和理解“1‖和 “许多”,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 认识“l‖和“许多”是 幼儿认识数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 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我选择了 “帮小兔拔萝卜”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 教材。(并帮助他们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而且其中 的活动简单,过程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 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粗浅的数概念。 ? ?二、设计意图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设计指 导思想: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 规律,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 挑战性。首先在教法上,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 丰富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其次在内容上,创设帮助农民伯伯摘果实的情境, 贴近幼儿生活,本次活动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 ?? ? ? ?三、活动目标 依据教材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目 标: (1)、会区分“1‖和“许多”个物体,能理 解“1‖和“许多”的关系。 (2)、知道“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一个 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3)、培养幼儿爱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会区分“1‖和“许多”个物体, 活动难点 :知道“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 ??? ?四、活动准备: 1、“许多”红萝卜(一个大萝卜,“许多”小萝 卜), 2、蘑菇房子,有一扇门,门里面有“许多”只小 兔,“1‖只兔妈 妈, 3、桔子“许多”,托盘,小碟,餐巾纸人手一份 4、小兔子乖乖音乐,轻音乐一曲 五、活动过程: ? 一、引出问题 ? 出示蘑菇房子,这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 子,小朋友猜猜里面住着谁?打开门(小兔 子,有多少只兔子?(许多)它们长得一样 吗?(不一样)? ?? ?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合操作活动,感知“1”和 “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物体可以分成一 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 个物体。) 小兔子们肚子饿了,兔妈妈要去拔萝卜了,(师把 蘑菇门关好,请小兔子在家里别开门。) 1.观察萝卜,感知“1”和“许多” 老师指着菜园问:“这里有多少萝卜?(“许多” 萝卜)这些萝卜都一样吗?(不一样)有一个大的, 许多小的。 ????2.拔萝卜,体验“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萝卜太多了,兔妈妈忙不过来,兔妈妈请小朋友帮 忙每人拔一个萝卜,愿意吗? 要求说“我拔了一个萝卜”拔完后再问幼儿:“菜 园里还有萝卜吗?” 兔妈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菜园里有“许多”萝 卜,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拔走了,菜园里没有 了萝卜,我们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 3.送萝卜,体验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 幼儿唱歌请小兔子开门,开门后幼儿把萝卜 一个一个地送给小兔子,要求说;“我送你 一个萝卜”,小兔子们有了许多萝卜,他们 说“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说“不用谢!” ? 兔妈妈小结:小朋友们把萝卜一个一个送给 小兔子,我们就有了“许多”萝卜,一个一 个合起来是“许多”。? ??? ?? ?4.小兔请客 兔妈妈:“谢谢不朋友们给我们送萝卜,我请你们 吃桔子。你们知道我有多少桔子?(许多)把桔子 一个一个送给小朋友们,兔妈妈没有桔子了,“小 朋友们你们有几个桔子?(“1‖个) 你能想办法把一个桔子变成“许多”吗? 幼儿想出可以把桔子一个一个合起来就变成了 “许多”。还有的幼儿把桔子剥开变成“许多”瓣 桔子。 三、结束活动 天黑了,兔妈妈和兔宝宝要睡觉了,我们和它们说 再见,明天见。悄悄走出教室。 再见 例案四课题:学习5的组成 ? ? ????(一)活动内容:学习5的组成(大班) (二)活动要求: 1、使幼儿知道5可以分成4和1,3和2,2和3,1和4;4 和1,3和2,2和3,1和4合起来都是5。同时知道5有4种 不同的分法。 2、培养幼儿的归纳能力。 (三)活动准备: 用纸剪的小兔5只,纸圈2个,小棋子5个;给每个 幼儿准备圆形塑料片5个,其中4个小的和1个大的, 3个红的和2个黄的;一张作业纸和一支铅笔。 (四)活动过程: ? 1、教学5组成 ? 教师在绒版上贴2个纸圈作为兔笼,请幼儿把 5只兔子分别关在2个笼子里。引导幼儿边关 边讲:左边关4只,右边关1只;左边关3只, 右边关2只等。然后,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 5只兔子关在两个笼子里,有几种关法?最后, 教师小结5的4种分解方法,并用数字表示:? 2、分圆形片,练习5的组成 ? 给每个幼儿5个圆形片,启发幼儿先按大小分 类,把1个大的放一堆,4个小的放另一堆。 随后说出:一共有5个圆形,1个大的,4个小 的;1和4组成5。然后让幼儿把两堆调换位置, 引导幼儿说出:4和1也组成5。再启发幼儿按 颜色分类,把2个黄的放一堆,3个红的放一 堆。随后说出:一共有5个圆形,2个黄的,3 个红的;2和3组成5。然后让幼儿把两堆调换 位置,引导幼儿说出:3和2也组成5。? 3、玩“猜小棋子”游戏 ? 教师手拿小棋子,让幼儿数数有几个,然后 分放在两只手里,给幼儿看右手中小棋子的 数量,要求幼儿猜出左手中小棋子的数量。? 4、练习 ? 出示点子卡片两张,让幼儿看图说出几和几 组成5。 ? 分给每个幼儿一张纸和一枝铅笔,启发幼儿 把左边的三角形和右边的三角形能组成5的, 用线连起来。? 5、小结 ? 引导幼儿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使幼儿明 确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5。 ? 对本节课幼儿学习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对 认真学习和学习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再见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的教学课题一 有关整数加、减 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幼 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 一、有关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一)整数加法 ? 1、含义:把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合起来,求 一共是多少的运算 ? 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加法 ? 2、理论基础:几何中的求并集的理论 ? 3、表达式:a+b=c 读作:“a加b等于c‖? ?理论基础:几何中的求并集的理论常用文氏图表示:2+1=3 设A、B是两个不相交的有限集合, 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b,如果集合A与 B的并集是C,那么并集C的基数c就叫 做a与b的和。 ? ????? ?(二)整数减法 1、含义:已知两个数c、a,要求一个数,使b与 a的和等于c的运算 从一个数中去掉一个数,求还剩下多少的运算 2、理论基础:集合中特殊的一类求差集的运算 3、表达式:c-a=b 读作“c减a等于b‖,c叫做被 减数,a叫做减数,b叫做c与a的差,符号“―‖叫做 减号。 如果a+b=c,那么c-a=b。 因此,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理论基础:集合中特殊的一类求差集的运算常用文氏图表示如下:或3 C 1 =2 已知有限集合C、A,集合A是集合 C的一个子集,它们的基数分别是c、a, 求C与A的差集B的基数b的运算叫做减 法。 二、幼儿学习加减法的特点? ? ??? ?(一)从具体到抽象 1、具体水平的加减运算。借助实物或图片等直 观材料为工具进行运算 例如:原来草坪上有3只小兔玩,后来又来了2只 (出示贴绒教具),现在是有几只? 2、表象水平的加减运算。借助头脑中事物的表象 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不出示事物或图片,只是用语言来描述, “原来有3只,又来了2只,共有几只了?” 3、抽象水平的加减运算。直接进行的加减式题运 算,高水平的运算 ?? ?? ??(二)从按物点数到抽象数目的计算 1、3~4岁的幼儿大都不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如果问幼儿“2加1等于几?”幼儿不理解,对问题也不 感兴趣。若问“妈妈先给你2颗糖,后来又给你1颗糖,一共 给你几颗糖?”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说,“一共给我3颗 糖。” 2、4岁以后逐步学会利用实物进行加、减计算,但必须 依靠直观动作,大都用逐一点数的方法求出得数。 3、到5岁左右,在成人的教育下,有时可以不用逐一点 数,而用眼睛看看之后就能说出得数。但往往说出得数以后, 再用手指逐一点数,才能放心。以后逐步能在表示第一个加 数的那组物体后面接着数第二组物体的个数,求出它们的总 数。 4、5~6岁的幼儿,由于抽象思维出现了萌芽,在成人的 教育下,多数能够脱离逐一点数实物,进行抽象数目的加、 减计算。 ? ??? ? ???(三)易受应用题中的情节影响 例:“小红有5块糖,分给小明4块,还剩下几 块?”(小红怎么这么傻呀!) “原来草坪上有3只小兔,后来又来了2只,共有 几只?”(我家喂了小兔的。) (四)幼儿掌握减法比掌握加法难 1、从计数方法看:加法用的是顺数,而减法用的 是倒数 原来有三个(1、2、3)又来了2个(4、5)共有五 个 原来有五个(1、2、3、4、5)又走了两个(5、 4)还剩下3个 2、从思维特点看:幼儿逆向思维发展较晚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的教学课题二 教幼儿10以内的 加减法(一) 一、教学要求? ? ?1、使幼儿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使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 3、使幼儿认识加减算式,并会进行加减运 算?4、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应用题, 培养初步分析能力 二、教学方法? ? ?? ??(一)教幼儿理解加减法含义 1、要用讲解法向幼儿讲解加减法含义 教师在讲解演示过程中,可以先使用实物,然后使 用直观教具,有利于幼儿直接观察到合并及去掉后 的结果,从而较好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1)加法: 含义: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的运算。 像“又飞来了”“又拿来了”“又跑来了”“又买 了”等运算都是加法 举例:小明有两辆小汽车(老师出示两辆),小红 有一辆小汽车(出示一辆),小明和小红合起来一 共有几辆车(将所有的放在一起) ???(2)减法: 含义: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 像“飞走了”“跑走了”“吃掉了”“拿走了”等 运算都是减法 举例:老师有3个苹果(出示苹果图片),老师 现在吃掉了1个,老师还剩下几个苹果?老师立即 在1个苹果上画条斜线,表示被吃掉了。使幼儿理 解3个苹果,吃掉了1个,就要去掉1个,还剩下2个。 ? ??? ? ???2、教幼儿看着实物计算5以内的加法 (1)加法 ①教幼儿看着实物,用逐一点数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 算。 ②幼儿学会用逐一点数的方法求和以后,可以教给幼儿从第 一个加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样可以教迅速地算出得数。 (2)减法 ①教幼儿看着实物,用逐一点数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 算。 例如,教师出示一棵树上有4只小鸟的图片,并说:“树上 有4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下几只小鸟?”让幼儿想 该怎么算。引导幼儿说出:“从4只里去掉1只,再数剩下的 是几只。”然后教师演示飞走1只,让幼儿数出剩下的小鸟 是3只,并一齐说:“还剩下3只小鸟。” ②开始可以着重练习从5个以内的实物里去掉1个,再练习去 掉2个、3个、4个。 ?? ? ? ??? ?? ?3、运用操作活动及幼儿感官加深幼儿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1)加法 ①操作活动:请小朋友先拿出2块积木,又拿出一块,共拿 了几块? ②感官活动:先摸出2个乒乓球,又摸出1个,共摸出几个乒 乓球? 老师先敲了2下鼓,又敲了1下鼓,老师共敲了几下鼓? (2)减法:操作活动 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操作,并口述成减法应用题 例如,教师让小红拿出4本书,让她送给小卫1本。教师随机 说:“小红有4本书,送给小卫1本,小红还剩几本书?”引 导幼儿说出“从4本书里去掉1本,剩下的书是3本。” ②教师指导全体幼儿操作,同时口述成减法应用题。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既看到从实物 的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过程,又看到去掉一部分后的结果。 ? ? ?? ?(二)教幼儿认识加减号、等号及加减算式 1、加号、等号及加法算式(5以内的数) 教师先演示直观教具,同时创编应用题让幼儿解题,理解 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出示数字,符号及算式,并向幼儿说明 各数字、符号及算式的含义。 例:花丛里有3只蝴蝶,后来又飞来一只,现在一共有多 少只? 花丛里原有3只蝴蝶,用数字“3‖来表示(在黑板上写3), 又飞来1只蝴蝶,用数字“1‖表示(在黑板上写1),要算一 共有几只蝴蝶,就要把原来的3只蝴蝶和又飞来的1只蝴蝶合 并起来(同时演示),就是加起来,加可以用符号“+‖来表 示。随后在3和1的中间写“+‖,说明把它叫做加号。“3+1‖ 就表示把3只蝴蝶和1只蝴蝶合并起来了。“3加1得几呢?” 幼儿回答后说明用“=‖来表示“得”(出示“=‖),我们叫 它“等号”,等号像一双横放的筷子。在等号后面写“4‖, “4‖表示花丛里一共有4只蝴蝶。然后告诉幼儿“3+1=4‖叫 做加法算式,读作“3加1等于4‖。 加号等号 2、减号、等号及减法算式(同上) ? 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的演示,说明从一个数里 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再出现 “减法”这个术语,教幼儿认识减号以及每 个数在减法算式中的意思。 ? 教学方法和加法基本相同。? ? ??? ?3、指导幼儿用数字卡片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算式 在教过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后,分别进行一些用数字卡片摆 算式的练习,可以使幼儿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并且加深对加、 减法含义的理解。 例如,教师边说边演示,“我右手拿2朵红花”。要求幼儿 找出数字“2‖。再演示,“左手拿1朵红花”。让幼儿找出 数字“1‖。然后问:“我两只手一共拿了几朵红花?”先引 导幼儿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算,再找出计算符号“+‖,放 在2和1之间。这时对于摆错的幼儿要帮助改正。教师再问: “2加1等于几?”再让幼儿找出等号和得数,摆出完整的算 式。最后让幼儿把算式读一遍。 用同样方法,教幼儿摆减法算式。 开始练习时,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摆算式,以后可以逐步 让幼儿独立摆算式。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的教学课题二 教幼儿10以内的 加减法(二) (三)6以上的加减法的教学:?? ?通过实物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幼儿进一步理解 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看着实物图和操作过程列出 加、减法算式。 1、6以上加法的教学 例如,教幼儿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计算时,用6辆玩 具小汽车作教具。教师边演示边说,停车场有5辆 小汽车(出示5辆小汽车),又开来了1辆小汽车 (又出示1辆小汽车),然后问:“现在停车场共 有几辆小汽车?”启发幼儿思考,该用什么方法计 算这道题。引导幼儿说出,要求一共有几辆小汽车, 就要把原来的5辆和又开来的1辆合并起来,应该用 加法算。再引导幼儿思考,口头列出算式,教师再 在黑板上写出或让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5+1=6‖ 接着可以指导幼儿边操作边摆算式。 ? 还可以指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 ? ?2、6以上减法的教学 例如,教幼儿学习6减几时,教师出示6架玩具飞机, 边演示边说:“飞机场上有6架飞机,有1架飞机飞 到北京去了,飞机场上还剩几架飞机?”启发幼儿 想,用什么方法算这道题。引导幼儿说出:“要从 6架飞机里去掉1架,还剩下的是几架,应该用减法 算。”在引导幼儿思考,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引导 幼儿口头列出算式,教师再在黑板上写出或让幼儿 用数字卡片摆出“6―1=5‖。然后在问:“如果6架 飞机中有5架飞到北京去了,那么还剩几架 呢?”“怎样列算式?”引导幼儿说出“6―5=1‖。 然后让幼儿明确说出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接着可以指导幼儿边操作,边摆出减法算式。 ? 还可以指导幼儿看图列出算式。? (四)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法 ? 在幼儿初步掌握了5以内加法、减法的运算 后,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少运用看实物 点数的方法,要进一步训练幼儿联系数的组 成来进行加减法运算,使幼儿逐步摆脱数实 物,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1、先复习数的组成 如学习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就可以先复习5的组 成,列出分合式 2、在数的组成与加减法之间建立联系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分合式,并且试着用加减算式 来表示分合式,使数的组成真正为幼儿学习加减法 服务 例如:教幼儿得数是5的加法。首先让幼儿列出分 合式,然后让幼儿把每一种分合式用加法算式来表 示:5可以分成4和1,4和1合起来是5,用加法算式 可表示为4+1=5。同理可以写成1+4=5,2+3=5, 3+2=5。配合实物演示,使幼儿知道把相加的两个 数调换位置,加得的数不变。 ?例如,练习6减几时,发给每个幼儿6个木块,让幼 儿把这些木块分成5个和1个。然后问:“你们把6 个分成了几个和几个?”幼儿回答以后,让幼儿有 右手捂住右面的1个,说明表示去掉1个,算一算, “6个木块去掉1个还剩几个?”让幼儿说出减法算 式,教师把“6―1=5‖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幼儿 用左手捂住左面的5个,说明表示去掉5个,再算一 算,“6个木块去掉5个还剩几个?”让幼儿说出减 法算式,教师再把“6―5=1‖写在黑板上。然后可 以结合幼儿的操作,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把6个分 成5个和1个,6个减去1个就剩5个,6个减去5个就 剩1个。 (五)在故事中学会10以内加减法 ?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 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 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 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 运算来非常轻松。 ?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老师编了一个这样的 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 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 ? ? ??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 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 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 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 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 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 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 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 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 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老师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 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 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 ? ??(六)复习巩固10以内加减的方法 1、游戏法: (1)送信:教师做好许多信封,每个信封上写着 一道10以内的加减式题,然后再准备10个信箱,分 别标上1――10的数字号码。游戏时发给幼儿一个 人一个信封,让幼儿先看信封上的式题,然后根据 式题进行运算得出得数,把信封投到与得数一样的 信箱中。 (2)给动物找家:让小朋友扮演小动物,各种小 动物头饰分别有一个式题,要求把小动物送到式题 得数与门牌号相同的家中 ? ? ?? ??2、运用感官进行练习 (1)视觉――看一看、算一算 如:出示一张挂图,水中有2只鸭子,岸上有3只, 图中共有几只? 连线题:一排式题,一排得数 (2)听觉――听一听、算一算 先敲几下,后敲 几下,总共几下? (3)触摸觉――先摸出几个,后摸出几个,共摸 出几个? 3、教幼儿学习两个相同数相减等于“0‖的计 算 ? 例如,“小明有1块糖,他吃了1块,还剩几 块?” ? 引导幼儿列式:1―1=0,表示1块也没有了。 ? 举了一些例子以后,可以启发幼儿发现规律: 两个相同数相减,得数都是0。? ? ? ? ?? ?(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的教学 1、教师口述加减应用题。引导幼儿分析题意, 选择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1)求两数和的加法应用题: ①一是在原有物体的数量上增加一个数量,如: “小红有4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1本,小红共有几 本书?” ②二是把两组物体的数量合并在一起,如:“小芳 有5本书,小琴有3本书,他们共有几本书?” 教学时要引导幼儿分析题意。如“题目告诉了什么? 还告诉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求一共有多少,该 怎么算?” (2)求两数差的减法应用题: ? ①教幼儿解答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 ②教幼儿解答求两数差的减法应用题? 2、教幼儿试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 刚开始可以提供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试编, 以后可以让幼儿根据算式创编 ? 注意几个问题:幼儿往往凭兴趣,愿望来编 题;应用题结构不完整?
第六章 认识量的 教学课题一 有关量的一些基 础知识,幼儿对量的感 知特点 一、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一)量的概念 ? 1、量: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 或测定的属性 ? 2、常见的量:如长度、体积、质量、时间 等? (二)量的计量? ??1、计量单位: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 位 2、进率:在同类的两个计量单位之间较大的计量 单位是较小的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叫做两 个单位间的进率。例如,计量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比米大的单位是十米、百米、千米,比米小的单位 是分米、厘米、毫米等,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是10。 3、量数:用一个计量单位来计量某个量,结果得 到这个量含有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倍数九叫这个 量的量数。 ? ???4、计量方法 (1)直接计量法:把要计量的量同计量单位相比 较得出量数的方法 (2)间接计量法:通过直接计量其他有关量,并 借助公式算出量的结果的方法,例如,长方形的面 积。 (3)自然测量:在幼儿园只教幼儿初步学习直接 计量,而且,不教他们用通用的计量单位来计量, 一般是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如用小棒、纸条、手 指等物作为计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这种计量方法 通常叫做自然测量。 二、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一)、3――4岁的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 1、能区分物体的大小和长短,并会用简单 词汇来表示 (小的球、大的球) ? 2、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等属 性的认识不准确。具体表现为幼儿往往会把 长的、粗的、厚的、宽的物体说成大的;把 短的、细的、薄的、矮的、窄的说成小的? 二、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二)、4――5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 1、能区别大小、长短、厚薄不太明显的物 体。会用重叠、并放等方法进行比较 ? 2、缺乏对物体守恒的认识,常常受位置和 形状变化的影响。 ? 如:等量的水放在粗细不一的杯子中,等 长的棒没有对齐摆放? 二、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 ??(三)、5――6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1、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宽窄等特征, 掌握了一些简单词汇 2、部分幼儿能够理解物体量的守恒现象,能不受 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改变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的大 小、长短。 3、有了初步的计量观念,知道物体的长度,质量 是可以测量的。但大多数幼儿自己还不会测量长度、 质量,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逐步学会自然测量。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课题二 认识量的教学 (一) 总体要求?幼儿主要依靠直接感知来判断物体的大 小、长短、粗细等特征。所以在教学时,应 充分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边动手操作,边 触摸、边观察、边比较,同时配合语言表达, 教幼儿使用相应的词汇。 一、教学要求(一)小班 ? 1、能区别和说出大小、长短比较明显的两 个物体 ? 2、能在一堆(不超过3个)大小、长短比 较明显的物体中,找出和说出最大、最小, ? 最长、最短? 一、教学要求(二)中班 ? 1、能区别和说出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 ? 2、能在一堆物体(不超过6个)中找出并说 出最粗、最细、最高、最矮的。 ? 3、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描述自己所熟悉的 比较粗、比较细、比较厚、比较薄、比较高、 比较矮的物体。? 一、教学要求(三)大班 ? 1、学会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 的长短、高矮、宽窄、轻重、远近等。 ? 2、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宽窄、远近、 轻重等词汇描述物体。? 二、教学方法? ? ? ? ? ?(一)教幼儿比较物体的大小 该方法主要在幼儿园小班进行,步骤如下: (1)首先在形状相同,大小差别明显的两个物体 间进行 (2)然后在三个物体中选最大的、最小的(延伸 教育中让幼儿按量的差异排序) (3)最后教幼儿认识“一样大” 注意:在各步骤中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大、小、最大、最小、一样大 (二)教幼儿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 等 ? 1、该方法体现在幼儿园三个年龄班:小班比 较物体的长短;中班可以比较粗细、厚薄、 ? 高矮;大班可以比较物体的宽窄、远近 ? 首先进行两个物体的比较,再进行两个以上 物体的比较,体会物体的长短、粗细、厚度 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 2、在教幼儿对物体进行比较时,除了使幼儿 正确地感知哪个长些,哪个短些,哪个粗些, 哪个细些等,还要使幼儿逐步学会正确使用 这些词语来表达这些不同形式的长度。? 3、具体方法: ? (1)用感官进行比较: ? a、目测比较:“强调一端对齐” ? b、用手触摸比较:在“魔袋”里摸最长的、 最短的(3根)? ? ? ? ??(2)利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对物体长短、粗细、 厚薄等进行描述性比较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寻找,回忆、描述自己 所熟悉的各种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等。 例:电线杆比筷子长、粗;书比纸厚;树比画高 幼儿在描述实物的长短等特征时,对“比”这个词 如何使用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小班幼儿更感困难。 所以应先让幼儿学习说出长短、粗细、厚薄等词汇, 然后再使用“比”这个词。 例如,先教幼儿会说“红铅笔长,绿铅笔短”,再 教幼儿说“红铅笔比绿铅笔长”。在大班还可以让 幼儿连续地说出“红铅笔比绿铅笔长,绿铅笔比红 铅笔短”,以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智力游戏进行比较 ? 智力游戏比较符合幼儿的特点,既能为孩 子所接受,又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调动 孩子的积极性 ? 例:给幼儿两个粗细不同的绳子,先让幼 儿比较谁粗、谁细,然后让幼儿动脑思考如 何才能使细的绳子变粗(对折几次绞成粗 的)。 ? 注:教幼儿对物体的量进行比较时,可结 合分类和排序进行。?
第六章 认识量的 教学课题二 认识量的教学 (二) 二、教学方法? ???? ?(三)教幼儿比较物体的质量 1、适用范围:大班(因为教幼儿比较物体质量需用肌肉感 觉,比认识长短、大小、粗细、高矮要难一些) 2、步骤: (1)首先给幼儿两个轻重差别较大的物体,让幼儿比较 (掂一掂、提一提、端一端),获得不同的肌肉感觉,从而 体会到它们有不同的质量,并了解“轻”“重”这些词汇的 含义。 例:给幼儿两个小桶,里面放上质量不一样的东西,让幼儿 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哪个轻,哪个重?(提起) 给幼儿两个用鸡蛋和鸡蛋壳做的猫头鹰,让幼儿想一想有哪 些方法能够知道哪个是鸡蛋壳做的,哪个是鸡蛋做的?(掂 一掂) ? ? ???(2)让幼儿了解大小、材料对物体重量的影响 (让幼儿用手掂一掂,获得肌肉感觉,进行比较) 相同材料,大小不一的物体,大的重,小的轻 大小相同,但材料不一的物体,质量也不一样, 有的重,有的轻 (3)给幼儿多个质量不一的物体,让幼儿进行比 较并排序 例如:给幼儿三个水果,如苹果、草莓、梨,让 幼儿先两两比较,找出最重的、最轻的、然后进行 排序(从轻到重,从重到轻) ????(四)初步发展幼儿有关长度、面积、体积的守恒 观念 1、长度守恒:借助绳子、木棍、火柴棍等的变化, 摆出长度的多种变式让幼儿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区域计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