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学生心理案例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是什么

城乡中学生学习心理差异阶段性研究报告
城乡中学生学习心理差异阶段性研究报告
篇一:浅谈城乡学生心理差异 浅谈城乡学生心理差异 枫岭头中学
刘跃进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城乡除了经济的差异,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也十分巨大,特别是多年前颇为轰动的“马加爵事件”,我们从中应该已经看到了乡下孩子成长环境对其的影响,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调查,主要研究的是中学阶段城乡学生心理差异及其调整策略。旨在分析中学阶段城乡学生心理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大小、差异的类型以及表现形式,为中学教师针对城乡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规律与差异,组织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调整差异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理不适提供帮助。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人们已经认识到“科技就是生产力”。然而要创造生产力靠的就是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的发展,在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的今天,我们要看到我们的教育在城乡结合地带,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的种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强烈的变化。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调查,主要研究的是中学阶段城乡学生心理差异及其调整策略。旨在分析中学阶段城乡学生心理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大小、差异的类型以及表现形式,为中学教师针对城乡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规律与差异,组织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调整差异对学生所造成的心理不适提供帮助。 一、发现差异我所在的学校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校来自乡下的学生较多,来自城区的学生相对较少。刚上课不久我就发现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有很多的差异。城里的孩子似乎更聪明,更活跃,我似乎也更喜欢聪明而活跃的城里孩子。城乡孩子的差异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 从上课发言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乡下孩子表现较为沉默,而大多数城里孩子发言特别积极;从写作文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乡下孩子写作的材料十分缺乏,看他们的作文经常是反复那么几件事说来说去,而且还经常说不清楚。我不明白都已经是高中的学生了,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作文,他们似乎连城里的小学生都比不了。作文里“大”和“太”分不清楚的事情时常发生。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我经常会给出这样的评语“除了这几件事你就没事可写了吗?”这样的评语并没有改变他们写作的方向,反而更造成他们无话可说,结果到后来很多孩子的作文一开头都是这样写的“今天又是作文课,我真的不知道写什么,怎么老师就一定要写作文呢?考试如果不考作文该多好啊!我真是烦恼啊,我该如何完成今天的任务呢?我不能不写,因为老师可能会告诉班主任的,所以我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写了,然后就有了上面的一段话,不管怎么说,我都要先完成字数再说吧…”接着就是他们连篇的不知所云。而大多数城里的孩子写作材料相对丰富,语言相对生动,就连写字也比大多数乡下的孩子要工整、漂亮得多;从语言训练课上看,大多数乡下孩子能讲好普通话的极少,并且由于他们受方言的影响比较大,他们都不愿意主动开口说普通话,而大多数城里的孩子就大胆很多,在发音方面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能说好普通话的人也相对较多,他们在课堂上发言比较积极……在这些“事实”面前,我“理所当然”地喜欢上城里的孩子,我以自我的心态认为,城里孩子能配合老师上好一堂课,当然应该得到称赞和表扬。我喜欢他们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性格、心理差异 慢慢地我发现这些孩子不仅仅在课堂上有极大的区别,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区别。大多数城里孩子性格较开朗、外向,爱说话,爱与人交流,在课间休息之余喜欢找老师谈心聊天;而大多数乡下孩子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看见老师也是怯生生的,如果你看见他,对他笑,很多孩子也是以腼腆的一笑来回应老师…有个别乡下孩子有极强的自卑心理,表现在不喜欢和成绩好的同学,以及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在我与孩子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往往不愿意和这些同学交往,是因为他们一直主观到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和家庭富裕的同学是不愿意和他们这些“穷鬼”交往的,这就是严重自卑心理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 看到这些种种的差别我不禁在心里产生疑问。我开始和其他老师探讨这个问题,我想知道他们的看法是否和我一样,他们是不是也不太喜欢乡下的孩子,因为他们太沉闷!这个时候有老师站出来说到“你来自城里,你当然不了解乡下的孩子,你以为他们想这样啊,他们也想表现,可是你眼中看到的都是城里孩子的优点,而没看到乡下孩子的优点。你知道你过的是什么生活?而他们又过的是什么生活吗?”一句问话提醒了我。是啊,我不了解他们。我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就应该从了解学生出发。在同事们的鼓励与指正之下,我开始我的调查了解工作,开始通过我的教学工作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我慢慢的发现其实乡下孩子也有很多优点,例如他们很淳朴、善良、好学… 二、分析差异的成因 在与乡下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我的很多看法还是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的,比如他们不够活跃,比如他们不比城里孩子写字好,还比如…通过这些交谈我了解到因为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孩子心理因素。我发现,只要我们能很好的和乡下孩子交流,他们也一样会变成和城里孩子一样开朗的学生。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掌握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心理差异,那么这对我们的教学、孩子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的成长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分析起成因应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能就我所掌握的一点资料做一些浅要的分析。 (一)、经济因素的制约 首先我们应该从经济因素的制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对一个人的发展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然而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种观点似乎应该有所变化了。我看到的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像“马加爵”这样,在穷困中形成了极其自卑心理,并在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极其自私、暴戾、怀疑一切的变态心理;一个是像苑振超(鞍山一中的一名高中毕业生,父亲在他二岁时去世,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哥哥,是母亲靠捡垃圾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对坚强的母子不愿接受资助,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业)那样,在穷困中自强不息。形成了坚强感恩的性格。我所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位同学因为家庭贫困而形成严重自卑心理,但是他自己却从来不承认,他的思想非常偏激,想问题看世界都是以最坏的角度来看,因为贫困,他甚至认为那是父母的错。当然更多的学生表现在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中,来到条件相对家里较好的学校,我们也学会了享受,不愿意回家过清贫的日子。虚荣心比较强烈。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生活在乡下,乡下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仍然盛行,打架斗殴等事情也常常发生,学生很早就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例如我看见很多乡下的孩子吸烟较早,他们对这些不良习气是习以为常,看到这些事情也不认为那是不对的,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竟然可以在大街上摆摊公众赌博。很多未成年人也围观其中。辍学的学生是大大超过城里的孩子,社会风气是能挣钱才叫本事,因此造成很多乡下孩子厌学情绪严重,很多学生成绩比较差,很多人不以为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拜金注意心理尤其严重。篇二:城乡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差异的比较研究 浅谈城乡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差异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两个生活背景下的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心态,联系当今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自身个性特征,从学校、家庭、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进行分析探讨,旨在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提高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乡
学习心理差异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从不同的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差 【1】异心理的个别差异。人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心态是 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并随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个体心态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和改变为基础的。因此,对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城乡学生来说,无疑会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差异。 所谓个体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从事不同的体育学习活动时,人的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体育学习心理就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接受过程。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即感知、兴趣、动机、需要、体验到评价等的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学习心理差异是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差异,它包括个体心理差异和群体心理差异,如个体或群体在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期望、学 【2】习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而体育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现象。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探索其形成的原因。目的是如何开发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信息和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故此,我们对城乡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发展的规律。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中学其中学生200名,男生120人,女生8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课题的论文资料59篇。 2.2.2
座谈访问法 就中学生体育态度、动机等,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直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2.3
理论分析法 依据心理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2.2.4
逻辑推理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制约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因素 3.1.1
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 体育学习心理动力的主要表现是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积极性。体育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和习惯等是体育学习心理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体育教育中,学生参加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时,不单要学习和掌握各项技术、技能,承受一定的身心负荷,同时还要努力克服内外环境造成的困难,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够调动适宜的心理和生理能量,而心理动力的激发和支持正是心理和生理能量调动的动力源。有了这种动力,学生体育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提高,对此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坚持体育锻炼,更大的勇气克服困难,取得的效果才会好。 3.1.2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的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学习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情绪热烈,兴趣浓厚,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肌肉用力准确,运动表象清晰,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技术动作完成出色。而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不振,情绪消极,注意分散,思维不畅,肌肉感受性差,用力准确性降低,动作错误多,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故此,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善于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处于稳定而积极的良好的学习心态。 3.1.3
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由于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在相同的年龄或性别之中,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还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里特征。在需要、兴趣、动机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心理特征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3.2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3.2.1
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方面 小学阶段的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主要以“好玩、能自由活动”为特点,他们对任何体育活动都感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以兴趣为取向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占了优势,对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愿意参加并付出较多的时间和努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就不愿意参加,付出的努力较少。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体育在健身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方面的认识已成为他们体育学习的主要动机,体育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高,但男女生表现有一定差异。 3.2.2
情感、意志方面的特点 3.2.2.1
情感情绪方面 在儿童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明显外露、不稳定、容易变化的特点。而且凡是具有生命的事物,有情节的活动,均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喝专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情绪情感的主导是积极乐观、富有朝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情感的发展逐渐心境化,还不够稳定,缺少自控。随着认识能力和理智感的发展,对活动目的,对事物的认知评价逐渐深化,因此独立感、荣誉感、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较快。 针对儿童时期情绪情感的特点,在教学中随时要注意学生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时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把他们的学习注意和兴趣转移到课堂的教学上;针对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要注意引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乐观积极的动力作用。此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控力较差,喜欢课堂上表现自我,而自尊心又极强,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耐心,注意采取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在提高学生对体育主动参与、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产生需要和兴趣。 3.2.2.2
意志 儿童时期学生的行为活动目的性不强,活动的动机主要产生于他们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青少年时期学生对行为动机、目的和结果的认识更加自觉、深刻,能冷静地思考问题后再采取行动。自制能力较强,能主动地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恒心、毅力、忍耐性,刚毅性品质有较大发展,但在挫折、失败面前还是产生动摇、畏难和悲观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3.3
不同区域的学生的体育心理 由于城乡教育观念、教学条件、生活环境的差异的客观存在,就有可能对城乡不同地方学生的体育学习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乡不同区域的学生的体育心理行为进行比较探讨。 【】表1 不同区域来源(城、乡)学生其体育心理、行为差异一览表3 城市 乡村 tp11.24±1.18 4.57±1.19 -3..29±1.07 3.93±1.16-2.98 0.031 34.26±1.06 1.78±0.96
2..73±1.51 3.76±1.45
0..51±0.93 3.46±0.98
0..44±1.07 2.50±1.08-0..26±0.62 3.64±0.86-0..68±0.68 1.80±0.71
3..79±1.28 1.96±1.31-0.
1.97±0.94 1.92±1.06
2.22±0.78 2.18±0.80
2.47±0.51 2.60±0.65-0.
2.55±0.66 2.80±0.82-0.
2.62±1.35 2.68±1.22-0. 注:1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2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h;3最喜欢的体育项目;4最喜欢的准备活动形式;5最喜欢的体育课教学形式;6最喜欢进行运动的时间;7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地点;8是否相信体育锻炼的价值;9对男女分班上课的态度;10对废除开设体育课的态度;11对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安排;12对任课教师能力的评价;13对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效果;14体育知识、新闻的获得途径。 DD胡好,高亮,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行李差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57-59 从表1资料结果的显示得知,14项调查指标中,城乡学生不同地方学生在每周进行体育活动次数、每次活动时间、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态度4项指标上的测量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10项差异不明显。统计显示,城市学生每周约6-8次,农村学生每周约3-4次。另外城市的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约为100-120min,农村学生约为50-70min. 在最喜欢体育运动项目上,从数据可以推知,城市学生普遍喜欢球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而农村学生一般喜欢田径、武术、排球等项目。 在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态度上,城市的学生大都认为体育锻炼有益身心健康,对体育持相信的态度。而农村学生却不觉得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持否定或中立的态度。3.4
影响城乡学生体育心理学习行为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学生体育活动心理、行为的16项指标经因子分析,取了4个因素,经方差最大旋转后,城市学生的4个因素特征根依次为:5.190、2.843、1.887、1.737,贡献率分别为:34.437%、19.768%、13.041%、12.426%。农村学生的4个特征根依次为:5.325、2.770、1.742、1.408,贡献率分别为:35.297%、13.313%、12.895%、 【3】10.801%。根据表2中各个分量的数据显示,可给各因素命名,影响城市学生体育心理行为的因素分别为:教师素质因素、体育运动能力因素、学校运动设备因素、经济状况因素;而农村学生的因素相应则为:学校运动设备因素、经济状况因素、体育认知因素、运动能力因素。城乡学生相比4个因素完全不一样。 表2
影响学生体育心理行为因素的主成分分解统计结果一览表【3】 城市学生(4个主成分特征向量) 1
34 1 5.55E-02
0.9205.40E-02 9.89E-02 2
0.202 0.928
-1.59E-02
-9.37E-02 3
0.135 0.152
-6.04E-02 0.745 4
0.1666.24E-020.-0.246-0.149
0. 6 1.76E-026.34E-020.2481.46E-02 7 2.69E-02 0.
-0.249 8 1.31E-02 0.E-02 9 2.51E-022.84E-020. 0.107-0.308
0. 0.905 0.1844.15E-02
0.215 12 0.902 0.2342.42E-02
0.184 13 0.936 0.119 0.104 -0.195 14 0.9627.51E-027.07E-02 -0.123 15 0.724 0.2503.51E-02 -0.471 16 0.607 0.373 0.170
7.69E-02 农村学生(4个主成分特征向量) 1
2 34 1 0.90.855 2-2.25E-02-4.27E-02 0.287 0.591 3-4.14E-02-0.178
0.8165.21E-0243.04E-02
-0.671 59.29E-02
-0.299 -0.499 6-0.285 0.829
-0.156 1.57E-02 70..45E-02
1.22E-02 80.790-0.181 -0..742-3.99E-020.234
-7.80E-02 10
0.E-02 0.245 11
0.5 3.46E-02 12
0.6-0.112 13
0.6-0.15914
0.7 6.97E-02 15
4.97E-020.713
0.122 注:1~16项指标具体为:1.身体健康状况,2.自身运动能力,3.对体育的认知程度,4.家庭环境,5.经济条件,6.自身运动装备,7.自由运动时间,8.学校运动场地,9.学校运动器材配备,10.学校体育文化氛围,11.体育教师专业水平,12.体育教师职业道德,13.教师教学服务态度,14.体育教师文化水平及修养,15.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能力,16.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同感。 DD胡好,高亮,安徽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行李差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57-59 3.4.1
城市学生体育学习心理行为的因素分析 3.4.1.1
教师素质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有关体育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产生了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爱好。所以,能否让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体育课的内容和选择、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非常关键,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来实施的。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行为最初、最直接的影响者。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掌握着熟练的体育运动技能,懂得如何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高各种学习、发展的可能。学生从体育教师那里获得对体育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加对参与体育学习的欲望。因此,学生均认为教师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 3.4.1.2
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 由于城市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小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经常引导孩子进行运动,或者参加各种体育技能学习的培训班。故此,城市学生由于自小得到体育锻炼,一般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自信、互助,这种个性特征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体育学习种取得较好成绩。也因为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体育教育,城市学生有较大的身体优势和较强的心理优势,虽然会有一些懒散的行为习惯,但在学习某些技术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表现欲,而且练习也积极主动。 3.4.1.3
学校运动设备 学校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学校的体育发展得到重视,国家对其体育经费的投入自然就有所增加。学校的硬件设施,如篮球场、排球场,运动健身器材等设施比较完备。教学器材充裕,教学条件优越,学校体育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学校场地设施齐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不同的体育的领域中不断发展。 3.4.1.4
经济因素 居民收入是影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条件优裕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体育条件。如购买体育书刊,购买体育器材,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各种体育特长班及户外旅游等。 3.4.2
影响农村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差异的因素分析 3.4.2.1
学校的运动设施 农村中学的体育设施本身就缺乏,加之教育经费的匮乏,体育设施的建设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另外,运动场地被侵占搞基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运动条件受到限制,有许多学校仍然缺乏必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在教学中难以传授和开展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由此也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篇三: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
【摘要】本调查是对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以及教育价值观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个调查了解,通过调查,对城市中学生以及外来户口的中学生的学习心急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本调查也为后进生的转化、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学习心理;素质教育;后进生;教学效率;矫正方法 一、调查时间:―5月24日 二、调查对象:昆三十中高二年级两个班以及初二年级一个班,总共120人。 三、调查对象简况: 昆明第三十中学位于五华区北门街41号,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较高,周边文化环境优良的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昆30中的前身是昆明南菁学校,强调教学做合一,管理严格,教学认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在民主革命时期,南菁学校被誉为坚强的民主堡垒,&一二、一&运动中四烈士之一的于再先生,是南菁学校的地理教员。南菁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南菁学子,南菁风范与长存。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2个、初中20个,在职教职工135人,学生1700余人。学校倡导&笃学、慎思、行端、履实&精神。其办学思想是: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五育并举、依法治教、以德兴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是: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会尊重学生,学会赞赏学生,视质量如生命,以质量求生存。办学目标是:团结实干,提高质量,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该校老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善于教书育人,干部队伍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勇于改革创新。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图书阅览室宽敞明亮,理化生实验室达到一类标准,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齐全。学校配备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交互式教室,校园网建设已具规模。 四、调查目的: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准确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为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后进生的转化提供客观依据。 五、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一)交谈、材料分析 1、调查过程: (1)在调查初期,我们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直面交流的座谈会。会议分为热身、提问、三个阶段。在热身阶段,我们与学生们进行相互的介绍和了解,尽可能的与学生熟悉起来,并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提问阶段,我们分为生生互问、师生互问和调查人员提问三个部分,提问的内容围绕着学习压力、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态度这三个方面展开,被提问的人必须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我们让参与人员对本次谈话做一个简要的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对本次会议的感受、对自己学习心理的概述以及所能接受的对不良心理状况的改善方法。(2)个案调查:通过第一次座谈会的了解,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通过走访调查、材料分析、观察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及其人际关系网等。这些个案的调查研究逼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2、结果分析: (1)在学习压力方面,调查显示,学生中压力过大的有16%,中等压力的有75%,压力过小的有9%,而在这些数据中,高中生的压力比初中生高出2%。压力来源:43%来自于家庭,38来自于学校,29%来自于自己。数据说明,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很大,而多数压力是来自于家庭,原因在于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课内还是课外,不仅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保持优秀,还要求学生在课外的发展上面有所建树。高中生比初中生压力稍大的原因在于高中生思想趋于成熟,对自己未来的考虑和担忧略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的思想多数还是依赖于父母,认为无论如何总会有父母来给自己安排一些事情,因此导致了高中生的压力稍大。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压力过大或过小是一种不健康的学习心态,而合适的压力既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能在学习上保持松弛有度。学生能够合理的调整学习心态对于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很关键。 (2)在学习目的方面,调查显示,在中学生中,6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其中初中生占46%),有28%的学生认为学习是因为家庭的要求(其中初中生占71%),剩下12%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其中初中生占71%)。以上数据说明,多数初中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不清楚或者没有一个正确定义的,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的压力迫使其来到学校学习,而他自身认为学习对于他自己没有任何有益之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么压力过大,要么充满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别人学习,所以自己也学习,而其本身完全没有考虑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对于高中生来说,多数的学习目的大多趋于利益化,认为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赚钱或者在城市找到一个有着丰厚薪水的工作岗位。实际上,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正确而清楚的学习目的可以使学习激发学习动机、使学习的过程变得主动而积极,也能够给自己的学海点亮一盏明灯。 (3)在学习态度方面,调查显示,6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较高,23%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为中等,16%的学生表现出对学习具有恐惧和抵触的情绪。学习态度在学生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而学习态度往往是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好差的关键因素。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查中,对学习表现出负面情绪的学生占有相当的份额,这跟学生的学习目的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92%的学生都有自己讨厌的课程,而这门课程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其本身的实用性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上课有趣、生动,就能够使学生岁本门课程产生兴趣;课程与生活联系紧密,对自己或者周边的生活具有极强实用性的课程,自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反之,则会令学生对课程产生厌恶,而这样的课程是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本原因。 (二)问卷调查 1、调查方法:针对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再结合交谈、材料分析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策略、学习兴趣以及教育价值观这四个方面设计了相关问题组成一套问卷,该问卷有32个客观选择题便于学生作答,另外有两个开放式的主观题便于说明问题,三个主观题是:“你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目前的教学需要做些什么改善?”问卷调查在昆明市第三十中学举行,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接近理想高效的样本数。 2、调查结果分析:较弱的问题,这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上面较其他学生要弱,要想调动这类学生的积极性,必须着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自己以及周围人群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这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对后进生的转化非常有效。师的督促,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主要是思想和谋略方面比较成熟,对前途具有自己的想法的群体,他们更多的认为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因此 能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并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根据以上分析,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目的,并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步骤。龄的增长,对学习的兴趣渐渐降低。根据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性格特征,本次调查结果符合常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自身生理因素的限制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并试图用多媒体等教具吸引学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很有效。他们多数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或者考上中专或大学。相比之下高中生由于涉世较初中生深,因此对于学习的价值理解掺杂了更多物质、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相当数量的高中生认为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而学习就是为了赚钱和拥有一个执政握权的地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是重要的,若存在一个畸形的教育价值观,那么教育的意义在其身上就发生了改变,对于其日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六、调查突显问题: 1、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抵触情绪。2、多数同学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学习目的,导致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以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度不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得过且过的态度。 4、学习动机弱,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 5、相当数量的学生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寻找学习策略的时候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6、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下降,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7、随着涉世的深入,社会及生活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七、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中家长们的思想较为保守,他们认为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才能够算是一个好的出路。于是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再加上家长们总是习惯于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一旦孩子出现失误或者一个小小的差错,家长们就会大发雷霆,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心理阴影。 2、教师及同学的影响:教师与同学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学生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学校里面,与教师、同学的接触十分频繁,在接触的过程中,对彼此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持久而有效。教师的思想滞后、同学的偏激或者极端都在平日的接触中慢慢影响着学生。 3、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课改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 4、社会的发展给学生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各种科技的发达,学生越来越容易与不良信息发生接触,而中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形成,性情较冲动,使中学生在进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等不良思想。 (二)解决对策 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十分复杂,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其进行矫正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共同作用来帮助中学生矫正不良心理状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应积极地帮助当今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一个明确而有意义的学习目的,并做好一个学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目的就像是一盏明亮的灯,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应当有一个的明确目的,才不会使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而一个好的学习计划的形成代表着一种对自我的激励,且能使学习达到一个有序而规整的状态,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做到让学生学一门、爱一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使用有趣的教具、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帮助学生对未来形成一个正确的期待。换句话说,矫正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拜金主义和拜权主义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这样的价值观难免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开设专题讲座、一对一谈话、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价值观,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期待。4.学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课改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具备相当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可用在培训教室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上;另一方面用于为学校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添加先进的设备,或者开设舞蹈室、创建乐队等等能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 5.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习惯、性格都不同,导致其在学习上会适用于不同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我们虽然不能为每一个学生设置学习方法,当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教会他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寿才明.高中生化学学习心理探究及调整策略课题实验. [J]《化学教育》2001年 第5期 [2]. 苏年福.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诊. [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5年 第2期 [3].贾黎斋.谈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 第7期 | [4].吴春梅,余加席.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关系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 第10期 | [5].赵小红.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5期 [6].张维萍,杨正平.学生学习心理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1996年 第3期相关热词搜索:
城乡中学生学习心理差异阶段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心理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