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转方式重点在哪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春耕生产热潮掀起进展总体顺利
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成为突出亮点
日09:59&&来源: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郝帅)记者从农业部获悉,全国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省反映,各地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春管春播动手早、行动快、措施实,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有序推进,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今年春耕生产开局良好,有四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面积基本稳定,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86.2%,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比近5年同期平均减少0.7个百分点,但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据种植意向调查,今年结构调整呈现良好势头,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玉米面积调减,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幅度较大,大豆、薯类、杂粮杂豆及青贮玉米、优质饲草面积增加。棉花、油料、糖料面积调减,蔬菜及特色作物面积扩大。三是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两杂”种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化肥、农药、农膜供应均能满足春耕需求,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利于降低投入成本。四是春耕备耕基础较好。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稳定增加,继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并保持基本稳定,提早预拨了小麦“一喷三防”等补助资金。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部署早、措施实。目前,华南早稻和西南中稻进入播种育秧期,西北春小麦陆续开始播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已准备就绪,春耕备耕进展较为顺利。
各地反映,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小麦油菜苗情差于上年,病虫草害发生偏重,再加上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农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春季冬麦区可能发生“倒春寒”,南方可能发生渍涝,东北局部可能发生低温春涝,影响春管春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在“雨水”当天就召开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及早组织发动,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及早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和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灾救灾保丰收预案,多次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主产区,开展分类指导,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全力促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管春播任务,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夏粮丰收的基础,赢得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的主动权。一是稳定粮食守底线。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强化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力争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和指导服务,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全力攻克影响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技术瓶颈,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强化科学防灾减灾,及早做好应对超强厄尔尼诺的技术和物资准备,实施主动避灾,推进科学抗灾,做到及时救灾。强化病虫防控,“虫口夺粮”保丰收。二是调优结构提质量。抓好“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力争到2020年调减玉米5000万亩,其中2016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县到乡。多渠道整合资金,专项支持“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及早落实替代作物的种子等物资。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优质饲草等作物。此外,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三是藏粮于地稳产能。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四是转变方式可持续。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化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加快有机肥替代和新型肥料应用,扶持一批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广精准施药、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减量增效、节本增效。
(责编:郝帅、乔雪峰)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探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江苏先锋网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为何老话“重”提_新浪新闻
  □本报记者 李淼
  2月3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午刚落幕,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下午紧锣密鼓召开,强力推进重点工作贯彻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首当其冲。
  转方式调结构本是老话题,但会上不仅重提,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更用四分之一篇幅浓墨重彩分析,“它更是新课题。农业部门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任务就是转方式、调结构。”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转方式调结构最紧迫
  这几年,广汉种粮大户冷小波明显感到,地租、化肥、人工成本不断攀高,粮价涨起来却有点吃力,利润越来越薄。
  这也是全省农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价格‘天花板’限制和成本‘地板’抬升挤压农业利润空间。”任永昌分析,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两道“紧箍咒”,使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凸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横亘面前,倒逼农业发展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既是倒逼,更是提高质量的需要。我省存在土地流转率低、综合机械化水平差距大等短板。如何有效破解?任永昌指出,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使农业成为有前途、有吸引力的产业。
  转型升级更是建设农业强省题中之义。我省农业在设施装备、新型经营主体、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潜力巨大,但产业大规模扩张空间却较小。“转型发展是当前最好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抢占制高点,就能赢得机会。”任永昌表示。
  会议明确,“转”的重点是推动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上来,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上来。“调”的重点则是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按需生产,调整优化产业、品种、品质和区域结构。
  转型升级“持久战”如何打?六路并进
  转型升级是“持久战”,因此与往年多只部署来年打法不同,本次农村工作会将目光瞄准2020年,六路并进。
  稳粮,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提升成关键。“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选择产量5亿斤以上重点县提质扩面,积极推广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职业经理人等多种模式。”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产量增至800亿斤以上,适度规模经营1000万亩以上。
  农业结构将悄然谋变。看产业,田间继续抓好菜稻茶等优势产业,发展饲用玉米、人工种草;圈内大力发展牛羊兔等,改变“一猪独大”;水中池塘水库稻田养殖因地制宜,名优特大力发展。看品质,优质米菜果茶产量比重将分别提高至80%、60%、65%和60%。看区域,继续打造川西300万亩茶叶、成都平原600万亩稻菜轮作等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看拓展,借力新业态,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将达2000亿元。
  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靠科技、经营创新。近三年新型经营主体年均增2成左右。瞄准适度规模,202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耕地面积1/3,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50%以上。“同时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种养结合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75%,进步贡献率达58%。”任永昌指出。
  产品如何卖?“围着市场转,盯着市场看。”任永昌表示,用好全国农交会等现有平台,积极发展电商等新平台,培育“走出去”农企。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成为与会者共识,“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都有3家—5家大企业或集团作为排头兵,合力打造大品牌。”
  为破解资源环境“紧箍咒”,我省实行最严格耕地草原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适当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严控滥用乱用投入品,净化修复产地环境。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农村沼气普及率分别达85%和70%。
  质量安全放心指数也被明确,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任永昌表示:“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监测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完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原标题: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为何老话“重”提)
林建华面前,同样是一条类似的道路。行政上的事务一流、科研上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期许,高校“去行政化”的标杆样本、以及北大作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路标,每一个,都没有留给他太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将“民意的道德优势”和“权力的决断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似乎有着“民意支持”的道义正当性,有部分民意的支持,有专家的论证,占领着道德高地,一方面突破正当程序和制度规范,绕过舆论和制度的监督,绕过法律,冠冕堂皇地作恶,理直气壮地拍板。
既然婴儿奶瓶和奶粉包装材料都已经不再是问题,打印小票上的双酚A也就更加不大可能成为问题。所谓“打印小票致癌”,也就更加不靠谱了。
安倍晋三突然降低修宪的调门,并不是要改变初衷。他是通过调整修宪的形式,让政坛的各个政党协调接受,让民间的百姓草根愿意接受,让军事盟友美国“大哥”欣然接受。这种修宪的核心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要让日本成为一个“可以参加战争的国家,那就是要突破日本宪法的核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