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幼儿说谎的行为假账的成因与对策论文及对策用什么研究方法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幼儿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说谎现象有其内在的原因,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本研究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归类,并从六个方面提出来相应的对策.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幼儿园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
载入中... 'S bLog
《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15:59:00 | By: 邓爱军 ]
&&&&&&&&&&& &&&&&&&&&&&&&&&
&&&&&&&&&&& &&& &&&&&&&&&&&&&&&
&&&&&&&&& &&&&&&&&&&&&
&&&&&& &&&&&&&&SJKY2009003&&&&&&&&&&&
&&&&&&&&&&&&&&&&&&&&&&&&
&&&&&&&& 2010116&&&&&&&&&&
学前儿童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接受集中教育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历经数代人的艰苦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学前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改革探索的道路上又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脱离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学化教育倾向有明显的抬头和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前教育专家的关注。近年来,惠农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非常明显,这种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不容忽视,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虽然在行政手段上明令禁止,但由于社会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实际上却禁而不止,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惠农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结合惠农本地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实践中对惠农地区的这一现象加以扭转。基于此,我们选择了该课题进行研究。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尽力改变家长和社会不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儿童观。
2.提升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尽力扭转惠农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减轻小学化教学对学前幼儿造成的危害,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突破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国外并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存,被迫迎合家长;另一方面是小学一年级采用入学前测试的办法招生,测试内容竟是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个别甚至是小学奥数竞赛的题目,幼儿园为了本园毕业的孩子能通过测试顺利入小学,也不得不实行小学化教学。1. 2. 3. 4. 5. 6. 7. 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许多专业人士呼吁应禁止这一现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解决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问题。我们的研究将基本消除惠农区研究基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减弱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同时形成一系列分析研究报告和探索实践经验总结,一旦研究成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惠农地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可以用几个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给予概括。
选择该研究课题,对于找出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根源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还幼儿教育一片健康发展的蓝天意义重大。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们决定从惠农本地学前教育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切实找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最便捷的方法与策略。
1.国家纲领性文件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2.幼儿心理学理论依据: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幼儿期也是游戏期,幼儿爱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3.游戏理论依据:
A:古代游戏理论
(1)复演说:(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质。
(2)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3)机能快乐说:(彪勒)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4)生活准备说:(格罗斯)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5) 娱乐-放松说:(拉扎勒斯-帕特瑞克)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6) 成熟说:(博伊千介克)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B:当代的游戏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机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4)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4.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理论依据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一书作者张燕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和途径,使教师职业由现在的半专业化、准专业状态或‘形成中的专业’,逐渐发展为专业状态。”“教师专业化首先意味着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要求和条件。教师作为一种独特的专门职业,从业人员首先应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才能适应教师专业的要求。①要有从事教育工作所应该具备的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技能;②要受过较长时间专门训练,特别是经过实地的教育实习,以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③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是接受国家和社会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敬业爱生,公平对待学生。教师要遵守职业规范,严格律己、为人师表;④教师要有主体意识。不断反思自身实践,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将学习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学相长。”
(2)张行涛、郭东岐主编的《新世纪教师素养》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的专业结构及其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关注四个方面:第一,关注环境,将外在因素转化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意识;第二,关注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成熟度,分析自己不同时期专业发展的主题,不断超越自我;第三,关注生活,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融合、统一;第四,关注进步,在专业发展中释放自己生命的活力,享受专业发展的成功体验,巩固自己的专业热情。”
5.幼儿家庭教育理论依据
示雨、禾林主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由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长者通过言传身教,对孩子施以一定影响的教育活动,家庭是进行人生教育主要的、关键的场所。”马克思说:“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为了孩子,我们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幼儿期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
(二)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分析、边研究;
2.适度性原则:课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无论哪个环节都关系到研究的成败,若把握适度,便能使研究顺利完成,否则将给结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课题研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和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及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要求在课题研究中遵循活动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动机,
5.一贯性原则:课题研究不是短期行为,产生的结果也不应是短期效应,在研究中应有坚持性和持久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需要坚持一贯性原则;
6.时代性原则: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指导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新时期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和新的社会形势的干扰,课题研究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时俱进,遵循时代性原则;
7.科学性原则: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行。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不受外力制约的客观规律,在研究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事物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课题研究;
8.创造性原则: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课题研究中要敢于大胆尝试、探索,创造和寻求前人未曾使用过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9.合作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数据采集和积累,基层经验的交流和探究,实践效果的分析,经验的总结,错误的修正,离不开各研究基地的相互合作,因此,课题研究应遵循合作性原则。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负责人邓爱军曾承担过“十五”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幼儿期发展第二语言,对幼儿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可行性研究”已顺利结题,该课题被评为市级科研课题二等奖,其中的研究报告《幼儿英语口语交流的可行性研究》于2008年3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联合评为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赵新春论文《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王会玲论文《读,贵在得法》在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引领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有数篇论文等研究成果已在各类评选中获得奖项。
课题各研究基地主管业务负责人均积极配合并参与课题研究,愿意提供研究时间和本园研究经费,各园有一定的专业书籍,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课题负责人单位愿意提供研究经费。
2.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课题研究基地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各单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寻求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策略,从而消除本单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课题研究最终达到转变家长、园(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他们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人才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削弱惠农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改进学前教育质量,还幼儿快乐童年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选择该研究课题的目标,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研究实践中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予以指导、帮助和协调,在研究实践中促使校(园)长教育理念转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人才观,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引导,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削弱惠农地区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步使幼儿教育步入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轨道。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1.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常见现象调查分析
2.各园(校)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调查分析
3.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基本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4.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主要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文化水平调查分析
5.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现状(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6.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现阶段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7.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现状调查分析
8.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室内外玩教具配备及教师教学资料、参考书、教具配备现状(数量、品种、使用功能)情况调查分析
10.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策略与指导策略探究与实践
11.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幼儿发展情况阶段性评价
12.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情况和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情况评价
13. 各园(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情况调查分析
14. 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观念提升情况(成才观、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调查分析
15. 各园(校)附近社区居民及各园(校)课题研究班级幼儿家长对课题研究后学前教育游戏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赞成度调查分析
16. 各园(校)附近小学一年级教师现阶段和研究后分别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赞成度调查和两种教育方式一年级学生全面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研究对象:各研究基地的四至七周岁的在园(班)学龄前幼儿、幼儿家长或主要监护人和班级教师及部分研究基地附近社区居民,附近部分小学一年级教师。
1.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23232021035
2008.122010.1
3.”课题组 &
2010.2――2011.12
2010220104
2010520117
20117201112
2012.1――2012.7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1]20号
3.蔡国英编著&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4. 张丹&& “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反思”&& 《幼儿教学研究》 2008年第9期
5.吴红娟&&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 《教育科研论坛》& 2007年09期
6.许卓娅& 张晖&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7.姜勇& 庞丽娟& 梁玉华《儿童发展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8.柳茹& 《让研究引领每一位教师的提升与发展》&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9.张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10.袁爱玲& 何秀英&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11. 示雨、禾林 《家庭教育读本》(幼儿版)&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12.张行涛& 郭东岐& 《新世纪教师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2版
Re:《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开题报告
[ <span id="t_2-3-9 21:07:00 | By: jcxue(游客) ]
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强,解决对策有很强的操作性。
个人主页 |
发表评论: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热&&&&&★★★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284
更新时间: 10:08:03
  一、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攻击性行为从意向性上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给别人造成痛苦使自己获得快乐。如:嘲笑、揪女孩儿的辫子等)和手段性攻击(并不想伤害别人,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引起的攻击。如:抢玩具、上楼时推挤等);从方式上可以分为身体攻击(打人、推人、抢东西)和语言攻击(起外号、嘲弄别人);从攻击性行为的频率上又可以分为习惯性攻击和偶发性攻击;从攻击的动机、诱因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无意识的攻击
  这类现象多出现在一些低龄幼儿中间,幼儿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在被攻击对象有所反应(哭、报告老师、还击)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在实习的班上,我班的君君把文文的羽绒服剪了个洞,并把里面的羽绒抽出来玩,第二天文文的妈妈来向老师反映情况,君君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2.精力过于旺盛,行为控制能力差
  有一个叫天天的孩子,他的精力出奇的旺盛,每天蹦上蹦下,总是不停地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会儿打你一下,一会儿推他一把,经常有幼儿哭哭啼啼的来“告状”,教育他时道理都懂,并且保证下次不犯,却总是“屡教不改”,刚虚心接受了批评,一眨眼就忘得干干净净,真是让人上透脑筋。 不同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幼儿精力旺盛,正常的活动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自己找途径宣泄,消耗多余的精力,这类幼儿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算明明知道是不对的,会别人造成伤害,却还是无法控制。
  3.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弱
  美术活动中灵灵向萱萱借黑水彩笔,萱萱因为正在使用就没有借,灵灵伸手就抢,还把萱萱的画撕烂了;建构区里几个小朋友在搭高楼,凯凯走过来要求一起玩,大家没同意,他就把刚搭好的楼房推到把玩具扔了满地。
  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入园很少有跟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独立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有些幼儿自私、霸道、自我中心意识强,造成他们在和同伴交往时缺乏合作意识,从而遭到同伴拒绝或受到同伴的排斥,引起报复性的攻击。
  4.有意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次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大家都听得专心,这时瑶瑶突然哭了起来,原来是浩浩拉她的衣服,拽她的辫子,见大家看着自己,浩浩更得意了,还扭动着身子做起了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实孩子经常会借助各种手段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尤其是一些表现平平,很少受人关注的孩子,在他们内心有着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以此来引起大家对自己的关心,提醒大家对自己的存在。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遗传也是导致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父母性子急,脾气暴躁的幼儿容易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但是生物因素对幼儿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2.环境影响
  生理特征只是符合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它们总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因素综合起来作用。并且往往必须通过环境、文化教育的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
  (1)社会环境的因素。由于政府重视住房建设,是成千上万户家庭居住环境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善。虽然,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儿童的生活环境优化,有利于他们学习和休息。但由于同邻居伙伴交往明显减少,不利于儿童社会化、不利于儿童扩大生活氛围,增长知识。例如,由于当今家庭向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儿童的交往环境大大受到限制,电视减少了儿童在家庭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儿童电视片中的孙悟空、奥特曼、铠甲勇士等成了孩子崇拜的偶像,儿童对电视节目不加选择,缺乏指导,往往会形成“电视儿童”,电视节目的一些暴力行为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大大地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育环境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是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地优良分子。倘使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移、态度成了不易变。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抚养者的教育态度与方法,极大的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难带型”的婴儿,其攻击性行为并不直接由其气质类型所导致,而是由于该类型婴儿的某些特点,使抚养者在教养过程中往往更多地采用规则,要求等控制手段,使得该类型幼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另外,幼儿园教师教养方式是否恰当,也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他们对幼儿过失性行为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很少做细致的分析,长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极少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研究。矫正技术、技能也十分贫乏,往往采用否定性的口语来矫正幼儿的言行,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从反面对幼儿进行限制和干涉的较多,正面教育和引导的不够。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其环境教育的某些因素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它,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加以矫治。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1.认知改变
  认知改变就是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在未形成攻击性行为向全体幼儿进行宣传,或者通过大家讨论、交流来使幼儿明辨是非,知道打人、抢东西等行为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发生攻击行为后在针对个人进行个别强化教育,通过反复教育达到教育目的。 另外,也可以通过心理位移来引导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的思想,减少攻击行为。体验西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还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编排一些情景剧,让那些攻击别人的幼儿表演被攻击的角色,请他们亲身体会被别人欺负的痛苦感受,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同伴友好相处。
  2.榜样示范&
  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的运用攻击性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
  榜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树立榜样,通过故事或生活中的正面典型,调动幼儿积极的学习愿望,主动向典型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幼儿期最富于模仿性,成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幼儿的具体榜样。所以父母教育子女应从自身做起,使幼儿能从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外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矫正的重点不在于训话、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在于及时使孩子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方法,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终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二是以自己为榜样,为他人树立典型。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控制攻击行为。比如,大班开展的“大带小”活动,让小班的幼儿和大班的哥哥姐姐结对子,在分配时,老师告诉幼儿:弟弟妹妹刚入园,很多事都不懂,我们要做好小老师,照顾好弟弟妹妹。在活动中,大家都非常兴奋,争着在弟弟妹妹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不仅没有一个欺负弟弟妹妹的现象,他们还教育起了一些调皮的小弟弟。这样,幼儿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了自我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学会交往技能&
  在工作中经常发现有幼儿来告状,某某小朋友“打”了我一下。究其原因,那幼儿便怯生生地说:我没打他,是想和他玩。多少次我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孩子的心是稚嫩的,是天真的,是友善的,只是他们还缺乏正确的交往方法。现在的幼儿交往合作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交往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幼儿期是一个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互相交流信息和态度,协调彼此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活动情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延续和发展。同时,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社会行为。(1)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体验、感受合作。如:带领幼儿观察小蚂蚁,一只小蚂蚁发现了食物,它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要喊许多同伴一起来?它们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家的?通过引导,幼儿不但认识到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同时掌握一些帮助别人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方法,为其今后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2)有意识提供数量有限的玩具、蜡笔、纸张、皮球等,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别人分享、合作、共同活动。如在晨间游戏中,幼儿有30名,皮球只有15个,让幼儿在活动中思考:人多球少,大家都想玩,怎么办?最后幼儿协商得出好办法:轮流玩、合作抛接球、滚球玩等。
  4.培养爱心
  由于独身子女中普遍存在着自我中心、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等问题,培养爱心也成了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课题。我们班设立了自然角,里面种植了许多花草蔬菜,还饲养了一些小动物。幼儿轮流照顾这些小生命,每天给花浇水,给金鱼喂食,培养幼儿对弱小生命的怜悯和关心,进而学会爱护他人,主动帮助他人。时间长了,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男孩子欺负女孩子的现象逐渐减少,而且还我帮你系鞋带,你帮我纽纽扣,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
  5.家园合作
  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途径积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纠正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幼儿树立榜样,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选择适当的电视节目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的攻击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矫正也不能“药到病除”,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不同情况引起的攻击行为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交替使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冯江平.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4]&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6
  [5]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6]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
文章录入:中一班&&&&责任编辑:实小附幼&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是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校校通链接
本站备案:
主管单位: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本园地址:泰州市海陵区南园新村316号
联系电话:2
电子邮箱:
建  议:浏览器版本8.0 显示器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垃圾的成因及对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