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曲作者》的作者

《中国梦》词作者:国民党后代 写《春天的故事》成名
作者:刘俊
2007年10月,他创作的《中国梦》在中央台首播(蒋开儒供图)
&我的作品有时好像和理论同步产生,为什么呢?因为人民的愿望和领袖的态度有时候是吻合的。&
捕捉并熟记领袖说过的经典语录,是蒋开儒每天的必修课。
《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走红,让和出场费飙升到几十万一场,但蒋开儒的回报是一年几百块的版税。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歌曲,时代有红》,南巡后唱《春天的故事》,之后有《走进新时代》,现在则开始唱《中国梦》。
自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第一次阐述&中国梦&以来,至少有四个版本的歌曲《中国梦》在各地流传。5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歌唱演员张也演唱的版本&&梦桃源、梦大同、梦一个天下为公&&作词为蒋开儒。
78岁的蒋开儒,是中国最知名的红色歌曲词作者之一。他的前两首成名作&&《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至今仍是各类晚会压轴曲目。前者歌颂邓小平,后者是一首讴歌江泽民时代的作品。
在中国,赞美领袖和国家的歌曲不计其数,但像蒋开儒这样与时代同步写歌并获官方肯定的人,却并不多见。
&我写歌不是拍谁的马屁,不是迎合这个时代,而是从个人感悟出发。&日,蒋开儒在深圳家中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他的创作秘诀,&我的作品有时好像和理论同步产生,为什么?因为人民的愿望和领袖的思想是吻合的。&
熟记领袖经典语录
中央台5月播的《中国梦》,是六年前拍的版本。它的诞生,源自蒋开儒的一次广西钦州之行。
日,蒋开儒受邀给广西钦州的干部讲课。上午,蒋开儒受邀参观钦州,经过一处广场时,看到标语牌上写着:&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这是2006年8月胡锦涛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说的一句话。蒋开儒当时觉得很亲切,就停车拍了照。车上,蒋想起了胡锦涛说过的另一句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捕捉并熟记领袖说过的经典语录,是蒋开儒每天的必修课。
在钦州一个上午参观下来,蒋开儒印象最深的是&钦州人爱做梦&。钦州原本是个农业市,但2003年钦州提出了要建&大工业、大港口、大&,四年后梦圆了。这让蒋开儒想起,&我们国家也好像做了一个梦,而且这梦站起来了&。
他又联想起2500年前老祖宗就一直在做梦,&《礼记&礼运》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蒋开儒说,他的国学功底来自家庭教育,母亲彭群恕毕业于长沙女子师范,父亲蒋冠南是黄埔军校四期学员。
中午,蒋开儒一气呵成,写下一首小诗,取名《中国梦》。晚上,时任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约见蒋开儒,想请蒋给钦州市写一首歌。蒋开儒就拿出《中国梦》朗诵起来:&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在第二段,蒋还提到了领袖们的成就和理念:&梦回归,梦嫦娥,梦一个小康繁荣&&&
蒋开儒写完后很忐忑,心里拿不准。黄道伟听完说了三句话:&《春天的故事》写了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写了中国特色,《中国梦》写了上下两千年。&
两人一拍即合,蒋开儒随即推荐肖白作曲&&肖是《相约九八》的曲作者,《走进新时代》的演唱者张也演唱。之后在北部湾取景拍了歌曲MV,打算在中央台播放。
地方政府掏钱拍主旋律MV在国家电视台播放,当时蔚然成风。除了宣传当地风光,亦可作为礼物献给党。《中国梦》是钦州给&十七大&的献礼作品。《走进新时代》最初也是深圳为庆祝&香港回归&而作。
在钦州市,《中国梦》却引起了不小争议。&有官员担心&梦&会被误解。&当时还有另一个担心:&天下为公&太敏感,这跟当时电视剧热播后的一段争议有关。
中央台播了几次后,《中国梦》这首歌就沉寂了。蒋开儒对副歌部分一直不满意,他一边修改,一边等待这首歌复活的机会。
十八大召开前夕,一个名叫胡晓玲的女歌手找到蒋开儒,想重新演绎《中国梦》,说是给十八大献礼。这次牵头拍摄的是广东惠州市委。日,《中国梦》在人民大会堂首发,人民网报道称,中宣部和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对作品给予了肯定。
十八大召开前一天,11月7日,蒋开儒和胡晓玲还获邀在北大百年讲堂做了一次《中国梦》音乐会。蒋开儒回忆,当时部级领导去了两个,司局级领导有三十多个。
副歌的稿子最终完成,是在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之后。蒋开儒清晰地记得:&总书记上任第15天(日),在参观展览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当时我就感觉,他把中国梦给定义了,中国梦就是复兴梦。&蒋开儒说,习近平第二次提到中国梦的时候,他还看到了中国梦新的定义:&人民梦&。
2013年3月下旬,中宣部相关司局领导在北京约见蒋开儒:&《中国梦》现在有好几个版本,我们希望有一首能得到普遍承认,期待你能把中国梦做得更精彩些。&
去机场路上,蒋开儒用手机修改副歌,后来又觉得太文学化,不够口语。2013年5月,最终副歌改为:&中国梦,复兴梦;中国梦,人民梦;每个人都圆自己的梦,一起放飞东方的龙。&
[责任编辑:曹梅]
相关新闻: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春天的故事》词作者揭秘:曾因“通俗”引争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春天的故事》词作者揭秘:曾因“通俗”引争议
  《春天的故事》差点没迎来“春天”
  词作者之一蒋开儒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揭秘这首新时代红歌背后的创作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新时代的“红歌”――《春天的故事》几乎是人人会唱。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深圳的故事,然而当人们得知其原始词作者竟然是来自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他为何想到了用“春天的故事”来形容创建深圳特区?他为何敢用“一位老人”来称呼一代伟人邓小平?将深圳比喻成“一个圈”,其灵感又是来自何处?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76岁的蒋开儒老人。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1994年
  创作人
  词作者:蒋开儒、叶旭全
  曲作者:王佑贵
  创作地点
  情感酝酿
  “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
  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
  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举例道,他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
  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文革期间”,属于“运动的对象”,因而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表示,那个时候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1979年的春天,蒋开儒经由深圳第一次到达香港。一个分离长达30年的大家庭终于团聚,这次活动是由香港的表妹召集的,蒋开儒的姐姐、姐夫在台湾,姑妈去了美国。
  这是蒋开儒对“1979年的春天”情有独钟的个人原因。他说,要不是改革开放,组织上是不会批准他去香港的。在香港的8天里,一大家人几乎都是在泪水和感慨中度过的,“在亲人的抽泣中”,蒋开儒用长短句记日记。
  “原本想写小说,觉得太生活化;用戏剧表达,又觉得太冲突,所以找了一种诗化的语言”,蒋开儒表示,这其间凝聚了太多的情感,当他把这些日记念给亲人们听后,大家都特别感动。
  时代的变迁就这样集中体现在这一个大家庭之上,后来蒋开儒将这些日记整理出,一共有38首,其中5首集中发表在《香港文学》上,名字就叫《香港留下我的歌》。从香港探亲回来后,蒋开儒又回到黑龙江。1992年,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这和他印象中的13年前的深圳反差巨大。蒋开儒特别好奇,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于是,揣着老伴给凑来的2000块钱,57岁的蒋开儒只身来到深圳。13年之后,再见深圳,蒋开儒的第一感觉是“震惊”,“13年前我是踩着田埂到海关去香港的”,没想到13年之后,映入蒋开儒眼帘的全是摩天大楼,一座生气勃勃的现代化城市。
  激情写歌
  “我一到深圳就有‘圈’的感觉”
  “从一个沿海小村到一个摩登城市,深圳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曾有过的”,蒋开儒连连感叹深圳前后巨变,“我决定赖着不走了!”蒋开儒表示,虽然自己已年近六旬,但为眼前深圳的欣欣向荣景象所感染,因而决定留在深圳不走了,他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一份工作,“有焕发人生第二春之感”。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中,蒋开儒激情写就了《春天的故事》,“至今我记得成稿是12月16日(1992年)的早上”,和此前主旋律歌曲不一样的是,在《春天的故事》中,蒋开儒称呼邓小平为“一位老人”,建设深圳特区被其形象地描绘为“画了一个圈”。
  时至今日,蒋开儒都“特别得意”这两处用语,这也是他本人对《春天故事》整首歌词中最满意的地方。面对本报记者,蒋开儒说,正因为个人身世的背景,因而有了将邓小平表现为“一位老人”的独特感觉――这里面饱含了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也正因为这份情感,使得蒋开儒在表达时采用了平视的视角――以往大多是仰视,这使得《春天的故事》从一开始便让人耳目一新。而开创深圳特区,蒋开儒将其描绘为“画了一个圈”,这是源于蒋开儒对深圳特殊的感觉。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一到深圳就有‘圈’的感觉,我进关的时候深圳是用铁丝网圈的。圈外还是计划经济,而圈内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们过去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是不能够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小平画出的这个圈内,它的蓬勃发展颠覆了这一论断,创造了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奇迹,而这正是这个圈的意义。”蒋开儒说。
  一次,蒋开儒在深圳的公共汽车上,听到了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广播。在广播里,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形容深圳,结果一个学生奶声奶气地回答:“深圳是邓小平爷爷画的一个圈。”这段对话让蒋开儒开心不已:“特别兴奋作家的一个感悟,能够被大众所认同。”
  因为有这两处难得的灵感,其后蒋开儒一气呵成,写就了《春天的故事》,“后面基本上都是技巧,词句的对仗、语句的平仄啊等等,技巧性的东西都好办,可贵的就是灵感”,“灵感一来,便获得了整体”,蒋开儒对本报记者说。
  ■走红背后
  创作大赛上因“过于通俗”引争议
  1994年3月,又是一个春天。广东团省委、省青联和省音协主办了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由蒋开儒作词、王佑贵作曲的《春天的故事》参选,但不幸落选。两人有些沮丧,于是在曲作者王佑贵的联系下,两人找到了当时在深圳词坛已非常活跃的广东省青联常委叶旭全。
  在叶旭全的帮助下,三人合作完成了新的《春天的故事》,因为叶旭全的身份,歌曲得以直接交到了广东青春歌曲创作大赛评委会。令人没想到的是,对于这首歌曲,评委们分成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
  据媒体报道:当时多数评委认为,这是一首政治题材歌曲,唱的是改革开放,是国家领导人,用“画了一个圈”和“一位老人”这样通俗的语句来写,不够严肃,不能选用。但另有两位评委却坚持认为,群众歌曲正是需要这种通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写法,需要清新贴切充满深情的比喻,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 &
  正因为这两位慧眼独具的评委的坚持,《春天的故事》得以从成百上千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广东“94青春歌曲创作大赛”金奖。其后,自信这是一首好歌的叶旭全又张罗将歌曲拍摄成刚刚在中国落地不久的音乐电视――MTV。“他运用市场操作的方法,比较科学的制作了这首歌”,说到这一点,蒋开儒感谢叶旭全让《春天的故事》很快成为流行。
  《春天的故事》MTV的参与者都是大牌,1994年10月,这部由孟欣总创意、策划,张国立总导演兼摄像,董文华演唱的音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而红,12月,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一时间,《春天的故事》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红遍中国。  本报记者 谷岳飞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春天的故事-搜狐读书-挖掘更好看的阅读-搜狐
& 春天的故事
出版社: 定价:29.8元 总点击数:58405
 1977年春天,农村姑娘钟思存担负照顾市长残废儿子的重任嫁到墨家。丈夫墨池因受到过惨痛的创伤,外表冷漠尖刻,内心却极为善良温柔。  恢复高考后,墨池力排众议为思存争取到参加考试的机会,并辅导她考上大学,使她很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也因此发现了思存的纯朴善良。两个年轻人在不断地接触中建立了美好的爱情。  可是在那个信仰爱情的年代,偏偏爱情不是它的主旋律,而这个在春天滋生的故事,却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阅读全部简介
关 键 字:
综合评分:9分
1250 人参与评分
《春天的故事》作品相关
十六岁的思存,雄赳赳气昂昂,带着完成领导分配任务的决心,嫁入了温家小楼。意料中,男主墨池善良而敏感,不忍耽误少女的年华,为了让她远离自己,恶声恶行,无所不用其极。 原来,她不是单纯的普通村姑,原来,她的到来,不过是一场交易。
第一卷如歌岁月(上)
扫把沙沙地划过地面。陈爱华站在楼上的窗前,看着儿媳妇这近乎愚笨的举动。看来,给墨池从农村觅一门亲事还是对了。这个思存虽然不够灵气,却是个实心眼的姑娘。墨池的身体成了那个样子,市委大院里有哪个姑娘愿意守在他身边?
第一卷如歌岁月(中)
“我不冷。”思存低着头说,手更加卖力了。隔着衣服,她都能感觉到那条腿的冰冷。他的腿有些细,能够很轻易地摸到腿骨。思存鼻子一酸,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墨池的运动裤上,深蓝的裤子晕染出一片。
墨池拉过她,心疼地安慰,“没事,天冷了这条腿就是这样的。今年已经比往年好很多了啊,你看,我都能走路了,明年说不定就好了呢!”
“我不是个好妻子,我把治你腿的药全给扔厕所了。”思存对她昨天做的事情深深地内疚着。
第一卷如歌岁月(下)
思存看着他,认真地说:“我就是不嫌弃你,我还崇拜你,爱你呢!我相信呀,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他的岗位。陈小强会找到,你也会找到!是金子都会发光的!”
思存一向是个害羞的姑娘,就连他们之间写信都没写过这么火辣辣的语言。墨池感动了,不但感动,也振奋了。有心爱的妻子的支持,有什么过不去的难关呢?他竟笑了,“我知道。我会做一个好干事,不靠父亲,靠自己的努力发光!”
第二卷风雨彩虹(上)
墨池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汤,笑道:“你别乐,真的是一百年前。据说这里还是一个小码头,有一位老实巴交的马姓市民开了家牛肉蒸饺铺子,一张桌子、两条长凳那种,专门做码头工人的生意。饺子味道鲜美,物美价廉。这位老马既当大厨又要跑堂还兼收款,但他却忙而不乱,把客人照顾得十分周到。回头客越来越多,附近的码头工人干了一天活,傍晚经常三三两两地来吃蒸饺。每当看见客人来了,老板就扯开嗓子,京腔京调地招呼:‘您老二位来了,里边请……’”
选载结束,未完部分待书中见……
 在这个匪里匪气的充满变数的时代,包括爱情在内的理想主义的一切都活得不耐烦起来。
 【上篇】楚北捷VS白娉婷
  对月起誓,永不相负
  她是小敬安王的伶俐侍
 前朝皇子肖子成在师父张嵇的谋划下,变身为大齐国左军都督府世子袁螭。积蕴十年的复
同类作品排行
最新图书榜
月点击排行
连载: sohubook@原创: yuanchuang@书友会: sohubook@听书: 010-坚定脚步,蒋开儒,成为了这个时代见证人之一。他比我们更敏锐更深情的体会到了这种变化,并将它记录下来,写成词,又有人谱了曲,唱遍大江南北,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百姓的共鸣。
&&&&他说着家与天下的关系:只有家好了,天下才能和谐。时代赋予年轻人更多的责任感,不能只想到小我。他还说:想到小岗村看看,看看当年那些勇于改变的安徽人,怎样以一家之变而创造了关系天下的变革。还想写出来,唱出来,给安徽人听听。
&&&&这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安徽商报:《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被选为嫦娥一号在太空播放的曲目,觉得很自豪吧?
&&&&蒋开儒:是的,很自豪。选的时候不知道,入选后才通知我,还给我寄了奖状。
&&&&安徽商报:《春天的故事》包含了许多真情实感。
&&&&蒋:我就是说心里话。以前都是说别人的话,概念的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自己”特别尊重,成了我自己的语言。主要是时代的变革在内心引起强烈反响,所以写出了:总想对你表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就感觉春天来了,声音很遥远,但是很清晰,能够听到脚步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第一个春天,党和政府允许我到香港探亲,我感触很深。以前海外关系是个包袱,现在我自由自在,到了香港之后和亲人团聚,我就感觉春天来了。但是那时候还是家族的春天。到1992年,我到深圳后发现:春天真的来了。深圳从当年的水田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变化太大了。
&&&&安徽商报:当时到香港的亲戚还给你找了工作,为什么不留在那里?
&&&&蒋:留在香港一个月工资3000块,可那时候没有留,我是感恩的。这么多年,党和国家对我有恩,所以我只能报恩,一定要回来。以前我是受歧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感觉把我看成自己人,好多年都是漫长的冬天,现在自己感觉春天来了,所以我一定要回来。
&&&&安徽商报:北大荒的生活经历没有让你的作品消沉,反而充满向上积极的东西。
&&&&蒋:很感谢北大荒的乡亲,他们给我的是温暖,虽然关系很复杂,但同事对我很尊重。始终让我充满热爱。
&&&&安徽商报:当时您到深圳时已经50多岁了,怎么在这个年纪有激情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蒋:我就始终没有老的感觉,一直希望用艺术用文学表达自己的感想。现在可以自由表达了,就感觉刚开始。一开始好奇,深圳不是水田么?小平讲话后会变成什么样?13年后为什么会到处摩天大楼?怎么让这个一穷二白的地方一下繁荣起来起来了?我那时歌颂小平同志的心情很迫切。
&&&&安徽商报:一位老人画了一圈,这个比喻让所有中国人倍感亲切。
&&&&蒋:那是很自然的东西。画了一个圈一开始是很直观的感觉,后来才理解这个圈的含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以前是不能搞市场的,小平把它看成人类两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且有了一个实验的范围,就是深圳,做成功了,就全国推广。一实验就全面成功。这不仅仅是中央的决策,还等于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做了个实验。这个感觉很不得了啊。
&&&&安徽商报:《走进新时代》是《春天的故事》延续么?
&&&&蒋:96年要做到迎香港回归的组歌,前九首都很顺利,到第十首就卡住了,这一首歌,我觉得不仅仅是中国老百姓能唱,海外的华人也能唱。《春天的故事》是一个高度,所以我很难落笔,之后就有个对比。1979年以前深圳就是水田,邓小平理论让这里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深圳的精神是小平带来的。后来小平去世了。我非常难过。
&&&&但《春天的故事》会一直延续下去,开始歌名叫《中国有幸》,然后几经修改,精益求精,就是后来的《走进新时代》。
&&&&安徽商报:《中国梦》是怎样的创作背景呢?
&&&&蒋:这一代领导人非常务实,亲民,关心老百姓。
&&&&一开始我找不到切入点。后来两会期间看到文章,看到了一句话: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两句话震撼了我。
&&&&两千多年就有天下大同的概念,等于两千多年前做了个梦,没有剥削和压迫,让老百姓过安稳和谐的日子,这一届领导人让老百姓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一边创造财富一边享受财富。
&&&&后来我到了钦州,发现这样一个农业城市,当年提出了大工业大港口大旅游的概念,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又被震撼了。就发现这地方像做梦一样。梦想变成现实。我一下就有了灵感,主观和客观的东西碰出了火花。
&&&&后来张也演唱了这首歌。十七大期间,这首歌播出了。
&&&&安徽商报:您的歌词里时代感很强,如何把“天下”浓缩在这短短的词里,是作为时代亲历者有感而发么?
&&&&蒋:这正是我想说的。我到了这里(合肥)以后,给我特别的感受,接待我的这些工作人员,就让感到,这种家和国的关系这么强烈。这是一个文化传统。我虽然是下了飞机后很短的时间,但是冲击特别大,就是家和天下的关系,我到过很多地方,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和成功的关系,赢和亏的关系,是赚了赔了,成功还是失败,讲的全是个人奋斗,但是我到这里后发现,这里更多的是关注家和天下。一下就想到了小岗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安徽这个地方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小岗时期就充分表现出来,家庭来负责任,为谁负责任?为天下。签名就是负责任啊。他们勇于负责任。所以说是家庭责任承包制。
&&&&就因为他们签下了名,集体为未来作出承诺,所以才有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原来是铁饭碗,这个制度一下被打破了,把多少年形成的固有思想打破了。他们知道要搞好天下,首先要搞好家,每个家庭好了,天下才能好。我感觉这是安徽人的传统文化。十七大报告里专门谈民生。给每一个家庭创造幸福,家好了国家就好了。这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观念。
&&&&安徽商报:责任很重要。
&&&&蒋:对,原来说是敢为天下先,现在是敢为天下负责,这是承诺。我才来了不到一整天,在灵魂深处有很大的震撼,这是我们时代最需要的东西。就是创新和责任。有很多人不为社会负责,只想自己,所以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比如音乐,香水有毒,歌也有毒,孩子唱了后世界观受影响,但是没人负责,钱到手就好。你写歌,写小说,将来是给孩子看的,你要为他们负责啊,所以这个责任感不像这么强烈。可我觉得安徽人民是敢负责任的。
&&&&艺术家的责任感也非常重要。我不能写错一个字,有一万人唱我的歌曲就错一万人,一个观念也不能错。我为什么喜欢写阳光的?就希望所有人阳光健康,不给任何人带来消极的东西,要帮助别人,不能害人。
&&&&安徽商报:除了《中国梦》外最近还有什么作品?
&&&&蒋:我还给十七大写了首歌。“我想有个和谐的家,和气生财快乐当家,煎鸡蛋煎出个圆,切白菜切出朵花。”一朵花和万紫千红的关系就好象小家和国家的关系,一朵花不是春天,万紫千红才是天下。
&&&&安徽商报:想过给安徽写首歌么?
&&&&蒋:下次来我想去小岗,我想去看看那里。给中国改革梦一个开始的地方。想把安徽人灵魂的东西用音乐表达,时代需要这种精神,为天下负责的精神。
(责编:实习生 房子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的故事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